關于記承天寺夜游教學實錄
關于記承天寺夜游教學實錄有哪些精彩的內(nèi)容呢?老師是如何教學的呢?關于記承天寺夜游教學實錄有助于老師對于記承天寺夜游一文教學進行反思和修改不足之處。歡迎閱讀小編整理的關于記承天寺夜游教學實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一、導入新課
師:我們的每一天都是時空坐標系上的一個點。這一天,有可能是一個決定命運的拐點,也可能是一個進退維谷的難點,還可能是一個跌入低谷的冰點,當然,最好不要是人生旅途的污點。我們一起來畫出今天,在時空坐標系上的位置。今天是公元2012年11月22日,農(nóng)歷十月初九,一個很普通的日子;地點,岳陽縣八中,一個只有在岳陽縣城關鎮(zhèn)的地圖上才可以找到的地方;但是,因為我們今天的學習,也許,今天會成為我們生活里的一個重點。沿著坐標系的時間軸上溯,我們來到了921年前的一天,也就是公元1083年,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地點是承天寺,在這一普通的時間和這一普通地點的交點上,站著一個不普通的人——蘇軾。
投影:蘇軾小像。
師:這一天本來是一個普通的日子,但是因為在那個有月亮的晚上,睡不著的蘇軾和朋友張懷民夜游了承天寺,并且寫下了84個字的日記《記承天寺夜游》,所以這個這個普通的夜晚,和那輪永恒的明月一起,凝成一個焦點,在中國文化史的天空,熠熠閃光!
師:說到蘇軾,我想用兩個最字短語來形容,他是中國文人里邊,最有才華的一個人,也是中國文人里邊,最倒霉的一個人。
師:先說他的才華,請看大屏幕。
投影: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表現(xiàn)方面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
其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代很有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
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
其畫:學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
指名學生讀,中間穿插背誦蘇軾的《題西林壁》和《飲湖上初晴雨后》。學生讀畢,出示——
投影:
他是中國文化史上罕見的全才!
師:請你們通過朗讀,體現(xiàn)出你們從剛才的資料介紹里得到的關于蘇軾的關鍵信息。
生:他是中國文化史上罕見的全才!(重讀加點字)
師:我們再來說說他的人生境遇,請一個同學來朗讀大屏幕上的資料。
投影:
蘇軾21歲時參加了禮部的考試,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卻因歐陽修誤認為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蘇軾見到新法對普通老百姓的損害,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上書反對“王安石變法”,所以不容于朝廷。于是蘇軾自求外放,調(diào)任杭州通判。后歷任密州(山東)、徐州(江蘇)、湖州(浙江)等地,任知州縣令。政績顯赫,深得民心。
1079年,有人故意曲解蘇軾的句子,誣陷他攻擊新法,導致蘇軾入獄,他坐牢103天,幾次瀕臨被砍頭的境地。
出獄以后,蘇軾被降職為黃州(湖北黃岡)團練副使(相當于現(xiàn)代民間的自衛(wèi)隊副隊長)。這個職位相當?shù)臀,并無實權,蘇軾到任后,心情郁悶,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覽,寫下了《赤壁賦》、《后赤壁賦》、《記承天寺夜游》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以此來寄托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于公余便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他在這時起的。
神宗死后,哲宗即位,司馬光重新執(zhí)掌相位,盡廢新法。生性耿直的蘇軾對舊黨執(zhí)政后,暴露出的腐敗現(xiàn)象進行了抨擊,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勢力的極力反對,于是又遭誣告陷害。蘇軾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黨,又不能見諒于舊黨,因而再度自求外調(diào)。到杭州當太守。蘇軾在杭州修了一項重大的水利建設,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邊筑了一道,也就是著名的“蘇堤”。
此后的日子,貶謫對于蘇軾來說,簡直如影隨形,最高紀錄是兩個月連貶三次,最遠被貶到了海南儋州,為古代儋州的文化教育做出卓越的貢獻。據(jù)說在宋朝,放逐海南是僅比滿門抄斬罪輕一等的處罰。
1101年大赦,復任朝奉郎,北歸途中,于1101年8月24日卒于常州(今屬江蘇),享年六十六歲,御賜號文忠(公)。
故有“歷典八州,行程萬里”的榮譽之稱。
師:看完蘇軾的資料,你想說點什么?
生1:我覺得蘇軾是一個生性耿直的人,他上書反對當權派,其實他知道反對的結(jié)果必然是被貶,但是,他還是這樣做了。他是耿直到有一點傻的人。
師:而且,是一次又一次,所以,他既不能容于新黨,又不能見諒于舊黨,兩邊都不是人。我想起一個故事,有一天飯后,蘇東坡捧著肚子踱步,問道:“我肚子里藏些什么?”侍兒們分別說,滿腹都是文章,都是識見。惟獨他那個聰明美麗的侍妾朝云說:“學士一肚子不合時宜。”蘇軾太耿直,不懂得見風使舵,曲意逢迎,所以不合時宜。
生2:我補充一點,我覺得蘇軾的不合時宜,是因為他是一個有想法有擔當?shù)娜耍蕴煜聻榧喝,為國家為人民著想,所以才仗義執(zhí)言。
師:我想起一句話,用來形容蘇軾——人,生兩個肩膀,是用來擔當?shù)。這就是蘇東坡。我們平常了解蘇東坡,大多是從是從詩詞中了解的,而《記承天寺夜游》這本書選自《東坡志林》,(出示實物),這本書類似于蘇軾寫的日記。日記,是文人眼中的另一個世界,也我們眼中的另一個文人。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知道蘇東坡的生活細節(jié),感知蘇東坡的喜怒哀樂,可以聽到到一千年前,蘇東坡夜游承天寺的感慨和嘆息!
二、說夜游之事
1、 自由朗讀課文,按照屏幕的提示,用原文說說:那個有月亮的晚上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投影:
時間:
地點:
人物:
起因:
經(jīng)過:
結(jié)果:
師:從這六要素看,這篇文章體裁是——
生:記敘文。
師:記,就是記敘的意思,我們還學過類似一篇,《桃花源記》,如此看來,這篇文章的標題和《桃花源記》的標題還可以換一種說法——
生:承天寺夜游記——記桃花源。
根據(jù)學生回答,依次投影:
時間: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地點:承天寺
人物:蘇軾 張懷民
事情的起因: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事情的經(jīng)過: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事情的結(jié)果:看到“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的自然美景,悟到“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的人生哲理。
2、 體味文章的字約義豐
師:全文不過84個字,卻把一件事情記敘得清清楚楚,而且有記敘,有描寫,有議論,誰能用一個詞語來概括這一種寫作特點?
生:言簡意賅。
師:其實,還有一個詞語也是表達同樣的意思。
投影:
字約義豐
師:作者是如何讓最少的文字發(fā)揮最大的表意功能的,請同學們用“咬文嚼字”的方法,重點品味文章的記敘部分,體會本文“字約義豐”的特點。你也可以以這樣的句式說話:
投影:
從“ ”一詞,我品味出 。
生:從“欣然”一詞,我可以知道蘇軾的心情很愉快,他并沒有為睡不著而氣惱。
師:在月夜里醒著的人,都是詩意而高貴的靈魂。蘇軾不忍心辜負了這良辰美景,所以欣然起行。蘇軾欣然起行,我們在月色與入戶之間加一個帶“然”字的詞語,變成六個字,仍然使這個句子具有對稱美。
生:月色悄然入戶,蘇軾欣然起行。
生:從“念”字,我可以品味出蘇軾當時的心理變化。他在想,這么美麗的月色,被貶后的我,到底可以和誰一起共賞呢?他肯定想了很久,想來想去想到了張懷民。
生:從一個“亦”字,我可以知道張懷民和蘇軾很合得來。
師:用成語,成語是最言簡意賅的。
生:心心相通,志同道合,心心相映,心意相投,惺惺惜惺惺。
生:我覺得“尋”字,也可以說明這一點,因為蘇軾是去尋找的張懷民,而不是事先約好的,可見他們兩個人是想到一塊兒去了。
師:這就叫心有靈犀——
生:心有靈犀一點通!
師:不如叫心有靈犀,不點自通!提示一下,還有兩個詞語,他們長得有點像,但是意思完全不同。找找看!
生:無與和相與。從“無與”到“相與”兩個詞,我還能體會出蘇軾的心情從失落到欣喜的變化,開始是沒有人一起享受月色,后來是和張懷民和并肩漫步。
三、賞夜游之景
師:念,亦,尋,無與,相與,這都是很普通的詞語,可是,在蘇軾的筆下,卻有了豐富的意蘊?梢娢淖衷谔K軾的筆下,真的就是一群聽話的綿羊,而蘇軾就是那個指揮若定的牧羊人。他只不過把普通的文字重新排列組合一下,就立即顯出與眾不同的味道。
再讀課文,用原文說說:在那個有月亮的晚上,蘇軾和張懷民看到了什么景物?
投影: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師:請一位翻譯一下這個句子。
生:院子中的水清澈透明,水中的藻荇交錯縱橫,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
師:大家對他的翻譯有什么意見?
生:院子中并不是真的有水,而是月色如水,他忽略了一個“如”字,如,是好像的意思。
師:月亮是個會撒謊的孩子,他把蘇軾給騙了,他太清澈了,使蘇軾誤以為,地上的竹柏影,是水中的水草。請問這位蘇軾同學,你在水中游泳的感覺怎么樣?
生笑。
師:按照平常的說法,這個句子還可以怎么說?
生:庭下如積水空明,竹柏影也如水中藻荇交橫。
師:注意,也作為一個語氣組詞,只在句末出現(xiàn),這里就可以省略,變成這樣:
投影:
庭下如積水空明,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橫。
師:月色如水,是一個非常普通的比喻,并不是蘇軾的獨創(chuàng)。早就有人寫過,唐朝的趙嘏《江樓感舊》就是一首流傳很廣的詩歌。
投影:
江樓感舊
趙嘏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師:蘇軾這個寫月亮的句子有何妙處?
生:我覺得顯得月色很皎潔很輕柔,像水一樣。
師:但是,這不是蘇軾的首創(chuàng),最起碼唐朝就有人寫過了,蘇軾不可能沒有讀到過趙嘏這首詩。
生:我覺得是這樣的,月色如水,地上的搖曳的影子給了蘇軾一種藻荇交橫的錯覺,然后他抬頭看看天,發(fā)現(xiàn)一輪明月高懸,立刻恍然大悟,哦,原來這是竹柏的影子啊。所以,“蓋”字有一種恍然大悟的味道,說明蘇軾當時真的被月亮騙了,也說明月色太像水了。
師:說得真是太好了!我們一起讀出這種恍然大悟的味道。
生讀。
師:把“蓋”字讀得長一點,似乎在思考一樣。
生再讀。
師:一個蓋字,就傳達出一種恍然大悟的意味。
投影:
一字傳神——蓋
“蓋”作虛詞用,屬副詞類。常用來表示對事物帶有推測性的判斷或委婉的判斷,或者表示對原由的解釋,一般翻譯成“原來是”。
師:你還在以往學過的文言文中見過這種用法?
生說。
投影:
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也。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師:老師給個情境,同學們來做個文言文仿句練習。陶傲文上課看小說正入迷,我來了,把手一伸,陶傲文就乖乖地把小說送到我手里了。請同學們用文言文把這個情境描述出來,要求用到“蓋”字。誰來?
陶傲文:還是我自己來吧。余上課看小說,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悄然而來,蓋盧老師也。手一伸而小說被沒收也。
眾笑。
師:“蓋”字從詞性上來講,是一個副詞,但是,詞義雖副,卻有實實在在的作用,我剛才的講述是否使同學們聯(lián)想起一個詞語?
生:名副其實!
師:思維敏捷!文言文的副詞,往往都具有這樣名副其實的效果,用得好,就能達到“只著一字,盡得風流”的效果。我們剛才分析的“亦”也是這樣一個副詞,一個“亦”字,就寫出了張懷民和蘇軾彼此心意相通,是真正的朋友。事實也確是如此,我們來了解一下張懷民。
投影:
張懷民,名夢得。宋神宗元豐六年貶黃州,初時寓居承天寺。曾筑亭于住所之旁,以縱攬江山之勝概,蘇軾名之為“快哉亭”。蘇軾之弟蘇轍亦有《黃州快哉亭記》,謂張懷民雖屈居主簿(各級主官屬下掌管文書的佐吏,低級事務官)之類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絕不罣礙(guà ài佛教語。謂凡心因迷成障,未能悟脫)于遷謫之事,公務之暇,以山水怡情悅性,處逆境而無悲戚之容,是位有過人自制力和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四、品夜游之悟
師:請用原文說說:在那個有月亮的晚上,這兩位心意相通同病相憐的文人,明白了什么道理?
投影: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師:以蘇軾和張懷民的當時的心境和處境為出發(fā)點,用“閑”字組詞,說說,閑人是什么樣的人?你從“閑人”這兩個字里品味出了蘇軾的什么心情?
生:清閑的人,他當一個小官,沒有什么事情做。
生:空閑的人,團練副使嘛。
師:清閑和空閑,其實都是因為他是一個貶官,貶官用一個帶閑字的詞語來說,就是賦閑。從賦閑的人,你品出了蘇軾什么樣的心情?
生:悲涼,他其實并不想這么閑。
生:有閑情逸致的人。他在有月亮的晚上,半夜里跑出來和朋友賞月。
師:半夜,你們一般在做什么?
生:睡覺?措娨。上網(wǎng)。做夢......
師:而且是深秋的晚上,按農(nóng)歷來說,也就是星期天的晚上,如果那天有月亮,你們一定要出來看看,而且要想一想蘇軾。所以,老師給你一個建議,有月亮的晚上,不要總是睡得太早,以免辜負了如水的月色。
生:我覺得說成是閑情雅致更好。我認為半夜賞月,是一件很高雅很文雅的事情。
生:悠閑的人,他們在庭中散步,可能還邊走邊聊文學啊,人生啊的話題呢。
生:我覺得蘇軾在庭中散步的時候,可能覺得自己就和那輪月亮一樣,不管有沒有人欣賞,都沒有關系。即使被貶官了,也覺得很快樂。就像我們學《老王》時候說過的一樣,無論怎么樣,日子都要過得像鮮花,一朵一朵綻放!
生鼓掌。
師:在221班上課,最讓我期待的一點就是,我常常能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精彩。是啊,做人,就該像月亮一樣,不管有沒有人欣賞,也要放射出最皎潔的光芒;做人,就該像蘇軾一樣,不管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都要活出最精彩的人生。這樣一種人生的態(tài)度,就是閑淡,淡泊名利,淡泊明志!我們把剛才的討論總結(jié)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閑人是一個無比豐富的內(nèi)涵。
投影:
賦閑之人——貶謫的悲涼;
悠閑之人——漫步的自在;
閑適之人——賞月的欣喜;
閑淡之人——人生的感慨。
師:我們前面說過,蘇軾是最有才華然而最倒霉的文人。
投影:
最有才
最倒霉
師:不過,歷史上有才華而倒霉的文人,屢見不鮮。杜甫不得志,哀歌致死;李白不得志,轉(zhuǎn)而求仙訪道;但是,蘇軾與他們都不同,蘇軾是無論在什么樣的境況中,始終都活潑潑華麗麗地生活著。所以,蘇軾還應該添上一最——他是中國文人里邊最樂觀豁達人。
投影:
最豁達
師:他被貶在嶺南這樣的蠻荒之地,隨時有可能感染瘴氣,卻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再比如,有一天晚上他在山間行走,已經(jīng)十分疲勞,而離家還很遠,他突然悟到,人本是大自然之子,在大自然的懷抱里,何處不能歇息?于是倒地就睡,感到自己像掛在鉤子上的魚,忽然得到了解脫。這個最有才,最倒霉,最豁達的人,自己稱自己是一個——
投影:
閑人
五、尋人生之美
師:當然,誰也不希望攤上蘇軾那樣一個倒霉的人生,我也是。但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如果我們像蘇軾那樣,擁有一種“閑人”的心態(tài),那就能在最尋常的地方發(fā)現(xiàn)最稱意的風景,在最不幸的日子里品咂幸福的味道了。我們凡人怎樣才能擁有這種“閑”的心態(tài)呢?
投影:
凡人怎樣擁有閑人的心態(tài)?
師:老師給出四則探究材料,都是蘇軾貶居黃州時的作品,請同學們?nèi)芜x一則材料,小組合作探究,說說你們的感悟。
投影:
材料一:蘇軾《臨皋閑題》
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
材料二:蘇軾《浣溪沙》
游蘄(qí)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材料三:蘇軾《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帲瑲w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材料四:蘇軾《臨江仙》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生:我們組探究的是第二則材料,休將白發(fā)唱黃雞,我覺得要有閑人的心態(tài),就要像蘇軾一樣,珍惜時間,熱愛生活,即使年紀很大了,也要很樂觀很豁達地生活。
師:這也類似曹操的“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味道。
生:我們組探究的是第一則材料,閑者便是主人,對于江山風月,我們要抱著一種閑的心態(tài),而不是一種占有的心態(tài),這樣就能欣賞到更多美景。
師:想想,我們以前學過一篇什么類似的文章。
生:周國平的《白兔和月亮》,當白兔占有了月亮,心情就不再閑適了。
師:是啊,不占有,也就不會失去,也就不會患得患失了,就能得閑了。
生:我們組探究的是第一則材料,我覺得,要擁有閑人的心態(tài),必須“自閑”,也就是把自己的心放空,才能心容天地!
師:這種感覺,就是莊子所說的“獨往天地精神相往來”!
生:我又想起了周國平的一篇文章,他說,現(xiàn)在的人,總是很忙,沒有一刻空閑的時間,喝茶也忙,吃飯也忙,喝咖啡也忙,我覺得,擁有閑者的心態(tài),必須有自己獨自的生活空間,有自己放松的地方。
師:是的,忙這個字,從字面上來看,就是忘心啊。擁有閑者的心態(tài),必須有自由的時間,以及由自由的時間所決定的自由的心靈。
生:我們組探究是是第三則材料的最后一句,也無風雨也無晴。這句詩既是對這首詩的總結(jié),也是蘇軾對自己人生的總結(jié)。他覺得,在以后看起來,人生現(xiàn)在的風風雨雨,貶官也好,升官也好,都是過眼云煙。
師:這,會過去;這,也會過去,一切都會過去,不必太在乎,這就是閑淡,這就是淡定。同學們,我們今天的思考都很深入,而這些思考,都是由“閑人”蘇軾引發(fā)的。我們來做一個選詞填空,進一步理解蘇軾,理解閑人。
投影:
清閑 空閑 閑逸 安閑 閑淡 閑情
其實,蘇軾一點都不閑:他是中國文學史罕見的全才,詩詞書畫樣樣精通,他肯定不空閑;他一生數(shù)次被貶,歷典八州,輾轉(zhuǎn)萬里,他肯定不安閑;他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肯定不 清閑 ;但是,在這樣坎坷不平的人生之中,面對仕途得失,他閑淡處之;一生輾轉(zhuǎn)萬里,他不輟 閑情 ;生活窮困不堪,他閑逸自在;這樣的人,命運打不到,挫折折不彎,即使時間的流轉(zhuǎn)千年萬年,也黯淡不了他的熠熠光輝。921年前的昨天晚上,也就是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那個有月亮的晚上,蘇軾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篇字約義豐的日記,更是一種審美的人生態(tài)度!
師:有了這樣的審美態(tài)度,即使在茫茫黑夜,我們也能在俯仰之間,獨獨在乎那一縷月色,而忽略那無邊的黑暗!
投影:
春江月色圖,畫面明亮。
閑——一種審美的人生態(tài)度!
人類最美好的情感總是相通的!
表達人類普遍情感的作品是永生的!
《記承天寺夜游》的藝術魅力在此,
所有文學作品永恒的生命活力也在此!
師:今天,是公元2012年11月22日,一個普通的日子,我們在岳陽縣第八中學多媒體教室上了這樣一堂課。這個時空坐標系上的這一點,也會成為歷史,那么,這一點,將會成為你人生中的重點,拐點,還是焦點,還是什么也沒有留下,這些,留給你自己思考!。
【記承天寺夜游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記承天寺夜游》教學實錄04-20
記承天寺夜游教學實錄04-11
《記承天寺夜游》教學實錄10-23
記承天寺夜游課程實錄04-08
記承天寺夜游課堂教學實錄03-24
《記承天寺夜游》課堂教學實錄04-20
《記承天寺夜游》課堂實錄12-28
記承天寺夜游02-20
記承天寺夜游教學反思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