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中文字幕在线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男攻调教双性男总裁,热热涩热热狠狠色香蕉综合,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黃庭堅《跋子瞻和陶詩》譯文及賞析

時間:2024-06-08 05:01:29 煒玲 黃庭堅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黃庭堅《跋子瞻和陶詩》譯文及賞析

  賞析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shù)作品的形象、內(nèi)容的制約,又根據(jù)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jīng)驗、藝術(shù)觀點和藝術(shù)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黃庭堅《跋子瞻和陶詩》譯文及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跋子瞻和陶詩》

  宋代:黃庭堅

  子瞻謫嶺南,時宰欲殺之。

  飽吃惠州飯,細和淵明詩。

  彭澤千載人,東坡百世士。

  出處雖不同,風味乃相似。

  譯文

  蘇子瞻被貶官到嶺南,當宰相的想要把他殺死。

  他飽吃了惠州的飯,又認真地和了淵明的詩。

  陶彭澤是千古不朽的人物,蘇東坡也是百代傳名的賢士。

  蘇的出仕與陶的歸隱,情況雖有不同,但兩人的風格和情味,卻是多么相似啊。

  注釋

  跋(bá):文體的一種,多寫在書籍和文章的后面。

  子瞻:即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和陶詩:和陶淵明的詩。

  嶺南:地區(qū)名,指五嶺以南地區(qū)。

  時宰:當時的執(zhí)政者,指章悖。

  飽吃惠州飯:哲宗紹圣元年(1094年),蘇軾被貶官,至惠州安置,時達三年。惠州:現(xiàn)今廣東省惠州市。

  彭澤:地名,在今江西九江東北部。陶淵明曾在此地作縣令,因不愿“為五斗米折腰”而辭官歸鄉(xiāng)。這里以彭澤指代陶淵明。

  處:隱居田園。

  創(chuàng)作背景

  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蘇軾病逝常州。崇寧元年(1102年),詩人知太平州,九天即被罷官。當時趙挺之為相,仇視詩人,欲置之死地。詩人聯(lián)系自身遭遇,寫下這首詩來表達對蘇軾的深沉憶念和崇敬。

  賞析

  詩題“跋”字表示詩人對蘇軾的尊敬。首二句“子瞻謫嶺南,時宰欲殺之。”分量極重,也切合事實。“時宰”章悖貶東坡于惠州,自以為東坡在那里既無自由,又不服水土,必死無疑。孰料東坡泰然處之。詩人平淡中概括了蘇軾先貶惠州,再貶儋州,已至天涯海角之絕地的經(jīng)歷!皶r宰欲殺之”五字,有回攔橫截之力,寫出詩人對執(zhí)政者妒能嫉賢、殘酷打擊的無比憤慨。尤其用一“欲”字點出其用心之狠,而為蘇軾抱無盡之同情。狀況如此淪落,詩人再用“飽吃飯”與“細和詩”兩個生活細節(jié),生動而具體地再現(xiàn)了蘇軾超邁灑脫的精神境界。前兩句用力之重,恰恰成為后二句的鋪墊,造出跌宕懸殊的強烈效果。

  “飽吃惠州飯,細和淵明詩”急轉(zhuǎn),在“時宰欲殺之”的情況下既不乞憐,也不憂傷,而是“飽吃惠州飯,細和淵明詩”。這是對“時宰”迫害的極大蔑視,也是胸襟開朗、人品卓絕的具體表現(xiàn)。蘇軾之所以如此喜愛陶詩,自然不僅由于藝術(shù)上的向往,更主要的還在于心靈上的契合。第四句入題。一般的詩人至此,就容易針對《和陶》的內(nèi)容褒贊開來,而詩人點到即收,忽然跳出,借陶淵明人品贊蘇軾,大開大合。

  “彭澤千載人,東坡百世士”說得非常鄭重懇切。從開始的“子瞻”到“東坡”,“淵明”到“彭澤”,從稱呼上加以變化。陶淵明見機而作,彭澤令只做一百多天就去官歸隱,前人多視他為處士。而蘇軾卻一生都在宦海浮沉。拿陶淵明喻蘇軾,從形跡看,兩人截然不司,而他們不以貧富得失縈懷,任真率性而行,則是共同的。所以“出處雖不同”又一反,著一“雖”字以為轉(zhuǎn)折,“風味乃相似”以“乃”字一合作結(jié)!帮L味”二字含蓄不盡,由讀者自去領(lǐng)會。

  蘇軾針對陶淵明寫的和詩有一百零九首,風格內(nèi)容多種多樣。詩人卻緊緊抓住“風味乃相似”這個特點,專寫蘇軾胸懷。言為心聲,其人如此,與陶淵明相似。這是詩人以簡馭繁,遺貌取神,探驪得珠之處。而八句之中上下聯(lián)系數(shù)百年,至少有四次轉(zhuǎn)折,這是詩人古體詩短篇的刻意求精之作。詩人崇尚“平淡而山高水深”的風格,這首詩就具有這樣的特點。

  作者介紹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人物履歷

  家世背景

  黃庭堅的遠祖是西漢循吏丞相黃霸,他的十世祖黃翰是唐朝中期的進士,九世伯祖父黃保仁是大唐進士,八世祖黃榮為大唐副相右仆射,七世祖黃浩為晚唐進士,六世祖黃玘為晚唐舉人,六世叔祖黃璞為南唐進士。五世祖黃贍為南唐進士,歷著作郎,知分寧縣。四世伯祖黃元績?yōu)槟咸七M士,是分寧黃氏自浙江金華遷居江西修水后的第一位黃氏進士。四世祖黃元吉為舉人,藏書萬卷;三世祖黃中理為大宋舉人,在修水創(chuàng)辦了芝臺書院、櫻桃書院,是當時馳名豫章的一位大教育家。祖父黃湜為大宋進士,黃湜十三兄弟,十人進士及第,時稱十龍。父親黃庶,為大宋進士,著名的詩人,康州太守。修水黃氏,詩書世家,書香越過十代,傳至黃庭堅,以致鼎盛。

  在黃庭堅(雙井七世)這一輩之前,修水雙井黃氏在宋朝,就已經(jīng)有了18位進士;在黃庭堅中進士之前,修水雙井黃氏有22位進士。黃庭堅的曾祖父黃中理,在生前為雙井黃氏立下了《雙井黃氏家規(guī)》,其后裔稱為“黃金家規(guī)”,其中第八條,就是讀書家規(guī)。讀書乃誠身之本,而顯揚宗祖之要務也。吾家自今修譜之后,必歲延名宿,教育后生,務期典籍精通,文章曉暢,更且敦勵行誼,以成大器,斯真讀書矣。其供應俸儀,俱不可茍,若以供俸非輕為便,浪延村學,僅圖識字,致茲鄙陋,反墜先聲,為父兄者尚其念之。

  其大意是:讀書是修養(yǎng)身心的根本,也是光宗耀祖最重要的途徑。一定要延請有名望的老師,教育后生晚輩,務必使后生晚輩精通中華典籍,所寫文章明白曉暢;更應該陶冶情操,砥礪品行,以成為有用之才,這才是真正讀書了。給教師的供應禮儀,都不可以隨意。如果僅僅為了圖方便,給教師的薪俸低廉,導致貽誤村學,家長僅僅希望子女認識幾個字罷了,導致子女滋生鄙俗淺陋的習氣,反而敗壞祖宗的聲望。家族的長者,一定要高度重視這個問題。

  雙井黃氏,在黃中理制定的黃氏家規(guī)指導下,讀書家風甚美,賢才接踵摩肩,為豫章甲等文化望族。黃庭堅家學淵源有自。南宋袁燮贊道:一門兄弟,共學于修水上芝臺書院。道義相磨,才華競爽。黃庭堅中進士后。雙井黃氏又有25位宋朝進士,這樣一來,僅宋朝,雙井黃氏就有四十八位進士。如今修水雙井村被譽稱為“華夏進士第一村”。

  名字由來

  1045年6月,黃庭堅出生在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雙井村。當時修水有嬰兒“抓周”的習俗,黃庶遵其俗讓自己的次子繩權(quán)(黃庭堅的乳名)進行抓周。在弓、矢、紙、筆等物件中,小庭堅一手拿起毛筆就不愿放下。眾人齊贊肯定“黃家又出了個讀書種”。黃庭堅的父親黃庶在《伐檀集》記載了這件事情:楚俗,子生周一年,其日,陳食、飲、硯、墨、金帛之具,從兒戲弄,聚家人觀以為樂,繩時先弄墨?吹酱巫拥淖ブ芙Y(jié)果,黃庶自然很高興,曾經(jīng)賦詩《教繩權(quán)學書偶成》回憶道:文字有緣曾弄墨,見來官小免咨嗟。喜將筆硯傳生計,不失詩書作世家。字識姓名能指點,寫因梨栗不傾斜。著鞭莫落時人后,三十塵埃監(jiān)汝爺。

  黃庶從古書中選擇遠古時期的賢能之士的字給長子取名,他給長子取名“大臨”。大臨來自遠古時期的“八愷”,八愷出自《山海經(jīng)》、《左傳·文公十八年》和《史記》等。八愷者,蒼舒、隤敳、梼戭、大臨、尨降、庭堅、仲容、叔達。黃大臨一歲時,黃庶在1042年進士及第。受此激勵,黃庶為次子繩權(quán)取名為庭堅,庭堅者,八愷之一。庭堅是遠古時期圣賢皋陶的字,皋陶是舜帝的良佐,中華民族的司法鼻祖,為人正直而有智慧。黃庶給予次子以極大的厚望。黃庭堅六兄弟,四兄弟的名來自八愷:大哥大臨、二弟叔達、三弟蒼舒,還有兩位弟弟的名來自“八元”:大弟叔獻、四弟仲熊。八元者,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

  黃庶很仰慕北宋大臣魯宗道,魯宗道在天禧元年(1017 年)為右正言。他任職后,對于如何考察官吏、整頓吏治,向宋真宗提了許多意見和建議。宋真宗對他頗感厭煩。魯宗道見真宗如此,對真宗說:“陛下你任用我,哪里是僅僅為了收到納諫的虛名呢。我以身居其位而不實際干事為恥辱,請皇上罷去我的官吧!闭孀跒樗母矣谥毖运袆,在金殿的墻上大書“魯直”二字,讓大家向他學習。為此,黃庶為黃庭堅取字“魯直”。

  童讀春秋

  幼年便聰穎過人,讀書數(shù)遍就能背誦。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書問他,他沒有不知道的。李常非常驚奇,認為他的學業(yè)一日千里,進步神速,是千里之才。

  黃庭堅年五歲,已誦《五經(jīng)》。一日,問其師曰:“人言《六經(jīng)》,何獨讀其五!崩蠋熢唬骸啊洞呵铩凡蛔阕x!秉S庭堅曰:“既曰經(jīng)矣,何得不讀!笔粘烧b,無一字或遺。其父黃庶喜其警悟,欲令習神科舉,黃庭堅聞之,乃笑曰:“是甚做處。”黃庶尤愛重之。

  宋皇祐三年(1051年),作牧童詩:“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岸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guān)用盡不如君”。

  宋皇祐四年(1052年),作詩送人赴舉:“萬里云程著祖鞭,送君歸去玉階前,若問舊時黃庭堅,謫在人間今八年”

  游學淮南

  1058年10月,其父黃庶病逝在康州太守任上。母親李氏是北宋藏書家龍圖閣學士李常的姐姐,是一位大家閨秀,曾是聞名鄉(xiāng)里的美女,而且識文斷字,能詩善詞。她決定送黃庭堅跟隨其舅舅李常游學,讓其舅舅管教黃庭堅的學習。黃庭堅在1059年,從雙井明月灣起航,踏上了淮南游學之路。母子臨別時,母親李氏將自作的一首《浣溪沙》抄下,放入黃庭堅的行囊。這首詞寫得美極了:“無力薔薇帶雨低,多情蝴蝶趁花飛。流水飄香乳燕啼。南浦魂銷春不管,東陽衣減鏡仙知。小樓今夜月依依!

  在舅舅李常身邊的三年時間里,黃庭堅博覽群書,不僅精心研讀百家經(jīng)典,也廣泛涉獵前人和今人的詩文著述,打下了深厚的學術(shù)根基。通過李常引薦,黃庭堅在揚州認識了著名的文學家和詩人孫覺。在孫覺與王平甫的一場詩歌爭論中,孫覺發(fā)現(xiàn)黃庭堅的才華,十分欣賞這位聰穎少年,并將女兒(孫蘭溪)許配給他。在李常、孫覺等人的幫助下,黃庭堅學業(yè)大進。黃庭堅后來回憶云:“長我教我,實惟舅氏”。

  兩次科舉

  黃庭堅小時候讀書的書院(高峰書院)

  1063年,黃庭堅參加鄉(xiāng)試,為鄉(xiāng)試第一名(鄉(xiāng)元)。

  1064年,黃庭堅進京參加科舉考試。放榜沒有黃庭堅的名字,第一次科舉失敗,黃庭堅沉穩(wěn)堅強面對。

  1065年,黃庭堅回到修水雙井,繼續(xù)在芝臺書院、櫻桃書院讀書深造。

  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鄉(xiāng)試,再次榮登榜首獲鄉(xiāng)元。主考官李詢看到黃庭堅的詩文,擊節(jié)稱絕,謂“此人不惟文理冠揚,異日當以詩名擅四海”。

  第二年,即1067年,黃庭堅再次參加科舉考試,二戰(zhàn)成功,考中進士,為三甲榜首(進士第31名)。

  初官葉縣

  1067-1071年,黃庭堅在葉縣任縣尉,他的第一任夫人孫氏(孫覺之女,因誥贈蘭溪縣君被尊為孫蘭溪)病逝于葉縣。1067年,黃庭堅,被任命為汝州葉縣縣尉,葉縣是黃庭堅仕途生涯的起點。

  1068年,黃庭堅到達葉縣,便賦詩一首,名為《初至葉縣》:白鶴去尋王子晉,真龍得慕沈諸梁。千年往事如飛鳥,一日傾愁對夕陽。遺老能名唐郡邑,斷碑猶是晉文章。浮云不作苞桑計,只有荒山意緒長。

  黃庭堅在葉縣迎來了詩文創(chuàng)作的第一個高峰。據(jù)統(tǒng)計,在葉縣4年多的時間里,黃庭堅創(chuàng)作了一百多首詩作。黃庭堅上任后不久,遇上河北地震,震后又發(fā)生大澇,難民紛紛涌入葉縣。黃庭堅積極組織救援,主持賑濟工作。懷著“邑有流亡愧俸錢”的自責,他賦詩《流民嘆》,記錄災民流離失所的悲慘圖景:朔方頻年無好雨,五種不入虛春秋。邇來后土中夜震,有似巨鰲復戴三山游。傾墻摧棟壓老弱,冤聲未定隨洪流。地文劃劙水觱沸,十戶八九生魚頭……

  教授北都

  1072-1079年,黃庭堅在北京大名府掌管“北京國子監(jiān)”教育。黃庭堅在熙寧初參加四京學官的考試,由于應試的文章最優(yōu)秀,擔任了國子監(jiān)教授,留守文彥博認為他有才能,留他繼續(xù)任教。在北都教授期間,續(xù)娶北宋詩人謝景初之女謝氏(因誥贈介休縣君被尊為謝介休)為妻,生育了女兒黃睦,家庭幸福美滿。八年的學官生涯,黃庭堅勤耕文壇,潛心專研。蘇軾有一次看到他的詩文,以為他的詩文超凡絕塵,卓然獨立于千萬詩文之中,世上好久已沒有這樣的佳作。由此,他的名聲開始震動四方。

  1078年,黃庭堅主動和蘇軾通信,開始了蘇黃神交生涯。文彥博給予黃庭堅八年教授生涯的考評是“卓異”,并推薦他參加吏部參加選官。黃庭堅為官清廉,“但愿官清不愛錢”是他終身實踐的信條。

  主政泰和

  泰和縣快閣(黃庭堅《登快閣》)

  1080-1083年,36歲的黃庭堅為泰和縣長。黃庭堅為此寫道“又持三十口,去作江南夢”。在泰和期間,續(xù)娶石氏(因誥贈宜人被尊為石宜人)為妻。黃縣長主政泰和,以平易治理該縣。當時課頒鹽策,其他縣都爭著占多數(shù),太和縣獨不這樣,縣吏們不高興,可是該縣的老百姓都喜歡。

  他整吏治,抗鹽稅、察民情,被百姓稱為“黃青天”。公事完成之余,登快閣,留下“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著名詩句。泰和百姓感念其德,有很多公路、學校、商店等以黃庭堅的字號“山谷”命名。他堅持平易寬簡施政理念,關(guān)注民生疾苦,呵護百姓利益,倡導“當官莫避事,為吏要清心”“不以民為梯,俯仰無所怍”的從政為官主張,深受百姓愛戴,并親書《戒石銘》用以自警。

  為官德平

  黃庭堅在蕪湖

  1084年1月-1085年5月,在德平鎮(zhèn)任職。泰和縣縣長黃庭堅,莫名其妙地被降為鎮(zhèn)監(jiān),他的主要任務卻是管理集市、監(jiān)督稅收與治安。德州通判趙挺之迎合上級思想,想在德平鎮(zhèn)推行“市易法”,身為德平鎮(zhèn)監(jiān)的黃庭堅認為,德平地小民窮,集市太小,若實行“市易法”,集市聚集起來的民眾必然星散而去。

  仕途受挫,自拓文途。黃庭堅雖然降職在德平鎮(zhèn)任公職,時間很短,半年不到,但創(chuàng)作了《送王郎》在內(nèi)的數(shù)篇優(yōu)秀詩文,最有名的代表作《寄黃幾復》: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黃庭堅在魯西北也曾留下書法墨寶。據(jù)1987版《濟陽縣志》記載,在濟陽縣垛石鎮(zhèn)挖渠疏河時,還發(fā)現(xiàn)黃庭堅所書的刻石一塊。黃庭堅在德平書寫的《朝奉郎劉公墓志銘》,《續(xù)德平縣前志》曾予以收錄。

  京師編史

  1085年-1093年任職京師。

  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以秘書省校書郎召入京師。五月,兒子黃相出生。

  宋元祐元年(1086年),哲宗即位,在司馬光的推薦下,黃庭堅校定《資治通鑒》。不久,被詔任《神宗實錄》檢討官。

  宋元祐二年(1087年),遷著作佐郎,加集賢校理。《神宗實錄》修成后,提拔為起居舍人。

  1093年,遭母喪。黃庭堅性情至孝,母親病了一年,他日夜察看顏色,衣不解帶,及死,筑室(永思堂)于墓旁守孝,哀傷成疾幾乎喪命。

  1093年6月,喪服解除后,任秘書丞,提點明道官,兼國史編修官。后人尊他為“黃太史”。

  蘇黃唱和

  黃庭堅與蘇軾對弈

  熙寧五年(1072年),蘇軾對孫覺說:此人(黃庭堅)如精金美玉,不即人而人即之,將逃名而不可得也,何用我稱揚。然觀其文以求其為人,必輕外物而自重者,今之君子,莫能用也。

  元豐元年(1078年),34歲的黃庭堅寫了兩首古風投寄給蘇軾,以表仰慕之意。蘇軾隨即復書和詩,對黃庭堅極表推獎。從那時開始,蘇、黃之間有了唱和活動。從黃詩《次韻子瞻春菜》、《見子瞻粲字韻詩和答三人四返不困而愈崛奇輒次韻寄彭門三首》和蘇詩《往在東武與人往反作粲字韻詩四首今黃魯直亦》等可以知道,他們的唱和注重在押險韻等方面爭奇斗巧?墒怯捎趦扇瞬辉谝坏兀纸(jīng)常改變官所(蘇軾在元豐二年遭遇“烏臺詩案”),所以還未能頻繁地唱和。

  1079年,蘇軾因“烏臺詩案”下獄,被用來攻擊蘇軾的詩文里,便有蘇軾與黃庭堅的唱和之作,當時情況尚未明朗,挺蘇的有,倒蘇的也不少,還有急于撇清關(guān)系的。官微言輕的黃庭堅,無法為蘇軾做些什么而自己也要接受別人的審問,兩人當時還未曾相見,他完全可以說“我跟蘇軾不是同黨”免罪,可他偏要說:蘇子瞻是最了不起的文人,蘇子瞻是忠君愛國的。因此黃庭堅受到“罰金”的處分。

  1086年春,蘇軾和黃庭堅這對相知相慕、朝思暮想、心神兩契的詩星至友,終于盼到了展晤之期。黃庭堅和蘇軾在京師首次見面。蘇黃步入了終生最為快意的一段翰墨友誼生活。蘇黃在京供職相處三年有余,政暇雅集,講道論藝,酬唱贈答,切磋詩文,鑒書賞畫,大暢平生師友之情。據(jù)今傳蘇、黃詩注不完全統(tǒng)計,其間唱和幾達百篇之多,全都情調(diào)高雅,意味雋永,情趣相似,且主題意外地集中、統(tǒng)一,幾乎全是圍繞友誼和林泉志趣。黃庭堅和秦觀、晁補之、張耒等,雅集蘇門,比肩奮進;鳴鶴應和,遵從內(nèi)心。黃庭堅的詩詞和書法煥然一新,又進入了一個嶄新境界,時人開始將其與蘇軾作比,并稱“蘇黃”。但黃庭堅依然保持對蘇軾最初的仰慕之情,堅持以弟子之禮相待。在蘇軾被貶的期間,乃至逝世后,始終保持不離不棄,始終保持弟子禮儀。演繹了千古師生情誼,蘇黃情義,萬代流芳。

  種德西南

  天降大任,勞其筋骨。1095-1100年,去國六年,貶謫巴蜀黔戎。宋紹圣初,黃庭堅出任宣州知州,改知鄂州。

  章敦、蔡卞與其黨羽認為《神宗實錄》多誣陷不實之辭,使前修史官都分別居于京城附近各處以備盤問,摘錄了千余條內(nèi)容宣示他們,說這些沒有驗證。經(jīng)院受考察審閱,卻都有事實根據(jù)。

  黃庭堅在《神宗實錄》中寫有“用鐵龍爪治河,有同兒戲”的話,于是首先盤問他。黃庭堅回答道:“庭堅當時在北都做官,曾親眼看到這件事,當時的確如同兒戲。”凡是有所查問,他都照實回答,毫無顧忌,聽到的人都稱贊他膽氣豪壯。黃庭堅因“鐵龍爪案”被貶為涪州別駕、安置黔州(今重慶市彭水縣)。攻擊他的人還認為他去的是好地方,誣他枉法。后因避親屬之嫌,于是移至戎州(四川省宜賓市)。黃庭堅對此像沒事一樣,毫不以貶謫介意。陸游的《敘州無等院山谷故居》詩云:文章何罪觸雷霆,風雨南溪自醉醒。八十年間遺老盡,壞堂無壁草青青。

  黃大臨不遠萬里送黃庭堅到達黔州,兄弟情深,為此,黃庭堅寫下著名的贈別詩《和答元明黔南贈別》。

  1096年,黃叔達帶領(lǐng)自己全家和嫂子(黃庭堅的夫人石氏)、侄子黃相等親人,從蕪湖千里迢迢來看望黃庭堅,一直到第二年才到黔州。兄弟見面時,黃庭堅寫下了著名的詞《謁金門·示知命弟》。黃庭堅兄弟,情義振千古。

  種德西南,詩藝大進。黃庭堅在仕途上再次受挫,但并沒有由此消沉,于是化危為機,積極耕耘文途。他整天從事教學生讀書,寫詩作詞,研習書法,品評朋友的詩作,受朋友之請題寫銘文等文化工作。在神奇的巴蜀大地,他化腐朽為神奇,其詩詞書法藝術(shù)進入了新的境界。

  親辦私塾,授課講學。黃庭堅在黔州(彭水)修建茅屋(俗稱山谷草堂),辦私塾(時稱摩圍私塾),教育侄兒(侄子韓十、兒子黃相)和彭水學子(王云、王霖、王雩、譚大、譚二、劉瑜、陳斌老、楊皓、竇敷等),黃庭堅在《與七兄司理書》說:(私塾)日為之講一大經(jīng),一小經(jīng),夜與說老杜詩。黃庭堅開辦的摩圍私塾,是彭水歷史上最早的私塾,他也是授課學歷和水平最高的老師,巴蜀人們紛紛把自己的子孫送到摩圍私塾讀書學習。他還經(jīng)常被邀請到郁山為大人講學,所講學的地方被黃庭堅題為“萬卷書堂”(后演變成丹泉書院)。巴蜀的士子都仰幕他,柔意和他親近,紛紛來聽課求教。他講學不倦,凡經(jīng)他指點的文章都有可觀之處。明代官至禮部尚書的當?shù)孛恐芎橹內(nèi)允①?:州以涪翁重詩書,禮樂之澤漸漬至今。

  涪陵北巖“鉤深堂”(黃庭堅書)

  1097年,他前往涪州(今重慶涪陵區(qū))迎接胞弟黃叔達等家人,因堂弟黃嗣直(黃叔向)為涪陵尉而停駐了一段時間。這期間,他多次到涪州北巖講學,為程頤的講學堂題名“鉤深堂”。在宜賓市期間,黃庭堅收集杜甫在巴蜀創(chuàng)作的詩文,把所收集的300余首詩全部書寫成文;在四川省眉山市丹棱縣人楊素(南宋史學家李燾的岳祖父)的資助下,全部刻成詩碑;楊素在丹棱老家建造高堂廣廈來陳列這些詩碑。

  在1100年竣工之際,黃庭堅欣然命名“大雅堂”,并作《刻杜子美巴蜀詩序》和《大雅堂記》敘其事。今成都的杜甫草堂中的《大雅堂》因此而來。

  短期復職

  宋元符元年(1100年),徽宗即位,起任黃庭堅為監(jiān)鄂州稅,從巴蜀返回江南。十月,告復奉議郎簽書寧國軍判官。

  1101年正月,告命舒州知州,四月,又以吏部員外郎召用,他都推辭不就,請求為郡官。

  1102年六月,得任太平州知州,上任九天就被罷免,主管玉龍觀。

  絢爛宜州

  宋崇寧二年(1103年)十一月,以幸災謗國之罪除名,羈管宜州。黃庭堅在河北時與趙挺之有些不和,趙挺之執(zhí)政,轉(zhuǎn)運判官陳舉秉承他的意向,呈上黃庭堅寫的《荊南承天院記》,指斥他對災禍慶幸,黃庭堅再一次被除名,送到宜州管制。

  崇寧四年(1105年)八月,詔令轉(zhuǎn)到永州,黃庭堅未聽到詔令,九月病逝在宜州(廣西宜山縣),享年六十一歲。十二月,廢除元祐黨人禁令,詔令黃庭堅官復原職。

  歸葬雙井

  大觀三年(1109年)二月,好友蘇伯固(蘇堅)、蔣湋(蔣彥回)護其靈柩從宜州歸葬修水雙井,黃相和親朋好友把黃庭堅葬在雙井黃氏祖塋之西。

  身后榮光

  1111年,黃庭堅的弟子任淵,編輯《山谷詩集注》,在1155年,在許尹的支持下,刊行發(fā)行。

  1111年,呂本中作《江西詩社宗派圖》,以黃庭堅為江西詩派開山之祖。

  1126年,宋欽宗錄黃庭堅后為官。

  1128年,胡直儒公開為黃庭堅征集遺稿,支持洪炎刊刻《豫章黃先生文集》。

  1129年—1131年,宋高宗多次下詔元祐黨人及其子孫,與州郡自述,盡還當?shù)枚鲾?shù)。

  1131年,宋高宗追贈黃庭堅為龍圖閣大學士,官補子孫各一人。

  1265年,宋度宗追贈黃庭堅謚號為“文節(jié)”。后人尊稱他“黃文節(jié)公”。

【黃庭堅《跋子瞻和陶詩》譯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黃庭堅《清明》譯文及賞析03-26

黃庭堅古詩《牧童詩》賞析09-15

水調(diào)歌頭·送楊民瞻譯文及賞析10-29

黃庭堅《登快閣》原文|譯文|賞析07-09

《黃庭堅論書法》原文和譯文06-16

黃庭堅詩04-09

黃庭堅《秋思寄子由》原文及賞析09-14

陶淵明 《雜詩》譯文及賞析07-28

牧童詩黃庭堅08-24

有關(guān)黃庭堅的詩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