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紅樓夢》人物對話英譯的言語行為分析論文
[論文摘要]本文運用言語行為理論,選擇《紅樓夢》人物對話及其英譯作為研究對象,選取楊憲益、戴乃迭譯文和霍克斯譯文作為分析文本,抓住《紅樓夢》中具有典型性的對話實例作深入分析,分析了譯者如何翻譯人物對話中的言外之意。
[論文關鍵詞]對話翻譯;言語行為理論;會話含義;語篇分析
本文運用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方法,選取楊憲益、戴乃迭合譯的ADreamofRedMansions(以下簡稱楊譯)和霍克斯(DavidHawkes)所譯的TheStoryoftheStone(以下簡稱霍譯)中既有代表性又有普遍意義的例子,在比較宏觀的視野范圍內(nèi)對人物對話的英譯進行比較和分析。筆者從人物對話言語行為的語用力量人手,分析譯文命題內(nèi)容的語用效果。接著,分析命題內(nèi)容的變異現(xiàn)象,比較譯者的翻譯策略。最后,結合語用力量和命題內(nèi)容兩方面,分析楊譯和霍譯翻譯施事句中的行為動詞顯隱化處理的策略。
一、對話英譯的語用力量分析
《紅樓夢》的兩個譯本(楊譯和霍譯),綜合文化語境與情景語境構建的言語環(huán)境,分析了譯者如何處理言語行為,體現(xiàn)原文對話的語用力量。
1.文化語境在言語行為翻譯時的體現(xiàn)
“語境可以指語篇內(nèi)部的環(huán)境,即‘上下文’(1inguisticcontext,CO—text);它可以指語篇產(chǎn)生時的周圍情況、事件的性質、參與者的關系、時間、地點、方式等,可稱之為‘情景語境’,(situationalcontext);它可以指說話人所在的言語社團的歷史文化和風俗人情,屬該言語社團的人一般都能理解其在語篇中的意義,可稱之為‘文化語境’(culturalcontext)”。按照語境的分類,譯者在翻譯言語行為時,既要著眼于大的文化語境,又需綜合對話的情景語境,以便正確理解對話內(nèi)容中的言語行為;谶@個基礎,譯者盡量在譯文中重構一個與原文大致對應的言語環(huán)境,將原文的言語行為比較充分地加以翻譯。
例如原文對話中“阿彌陀佛”一詞,從文化語境角度看,它表現(xiàn)出漢文化歷史環(huán)境中經(jīng)過佛教信仰的潛移默化,人們在思想和行為上受到的影響。原文主人公在表達強烈情感時會發(fā)出“阿彌陀佛”的感嘆。楊譯和霍譯因讀者群取向和文化意識的差異,在翻譯上呈現(xiàn)出不同的文化傾向。
楊譯把“阿彌陀佛”多直譯成AmidaBuddha,霍譯采取歸化處理,譯文帶有西方基督教文化色彩,如HolyName,Blesshisholyname等。霍譯對“阿彌陀佛”的歸化處理,按照對應的言語行為,取了西方人表達情感的口頭語形式,但在某些語境造成了不易調和的矛盾。例如文中有兩處主人公念了“阿彌陀佛”,都被聽者拿來取笑做文章的情節(jié)。一處在第二十五回黛玉保佑寶玉康復,一處是第五十七回一向不信神佛的寶玉,為了林妹妹早日康健,也忍不住“病急亂投醫(yī)”地“阿彌陀佛”。
例1:聞得吃了米湯,省了人事,別人未開口,林黛玉先就念了一聲“阿彌陀佛”。薛寶釵便回頭看了他半日,嗤的一聲笑。眾人都不會意,賈惜春道:“寶姐姐,好好的笑什么?”寶釵笑道:“我笑如來佛比人還忙:又要講經(jīng)說法,又要普渡眾生,這如今寶玉,鳳姐姐病了,又燒香還愿,賜福消災,今才好些,又管林姑娘的姻緣了。你說忙的可笑不可笑!(第二十五回)
霍譯:“1wasthinkinghowbusyHeoftheHolyNamemustbe,”Bao—chaisaid.“Apartfromworkingforthesalvationofallsentientbeings,Hehastoprotestthesickandhastentheirrecovery—nottomentionwatchingoverplightedcouplestomakesurethattheymarryandlivehappilyev—erafter.WhatalotHehastokeepHimbusyIDontyouifndthethoughtratheramusing?’’
例2:正值黛玉才歇午覺,寶玉不敢驚動,因紫鵑正在回廊上手里做針鑿,便來問他:“昨日夜里咳嗽可好了?”紫鵑道:“好些了。”寶玉笑道:“阿彌陀佛!寧可好了罷!弊嚣N笑道:“你也念起佛來,真是新聞!”寶玉笑道:“所謂‘病篤亂投醫(yī)’了。”(第五十七回)
霍譯:“ThanktheLordofrthat!”saidBao—yufervently.“Ifonlyshecouldshakeitoffalto—gether!”Nightingalelookedupathimwithamusement:“It’SnotoftenwehearyoucallingontheLord.”Bao—yuretunedhersmile:“Anydoctorwilldoinanemergency.”
以上兩例,如來佛譯成了主和上帝,霍譯把原文的漢文化背景處理成西方基督教文化,置換了原文語用力量依存的文化語境。
針對霍譯的“變佛祖為基督”的歸化傾向,已有學者作過論述。如崔永祿認為不能對一個民族獨有的文化特征作再創(chuàng)造或改變,否則就會產(chǎn)生文化信息遺失。因為,改變原文的文化特征往往會揭示出兩種文化的相對關系。這種改變也使譯文讀者失去了解原文文化、做出反應的機會。該文指出“基督教的上帝就取代了佛教的‘阿彌陀佛’和中國儒學傳統(tǒng)的‘天’。急難時呼佛、做事情靠天,正說明了佛教和儒學是中國文化的兩大支柱。翻譯時不去傳達這些東西,而統(tǒng)一地代之以西方人的信仰,要基督教的上帝來解決問題,那中國文化的位置又在哪里呢?”這些評論客觀上反映了譯者在處理文化內(nèi)容時因讀者群的不同產(chǎn)生的問題。霍克斯在論及譯者的職責時說“譯者的忠實是多角度的。他要對作者負責,要對讀者負責,還要對文本負責。此三者不可能同一,通常很難協(xié)調。”
2.情景語境在言語行為翻譯時的體現(xiàn)
譯者考慮文化語境是一方面,同時綜合對話的說話者、說話對象、事件緣由等因素考慮情景語境又是一方面!鞍浲臃稹痹谏舷挛恼Z境中表達了不同言語行為,譯者要根據(jù)這些語境調整譯文的表述。
據(jù)統(tǒng)計,《紅樓夢》前八十回中直接出現(xiàn)在人物對話中的“阿彌陀佛”共有27次,發(fā)語人15位。譯者根據(jù)不同說話對象、事由和“阿彌陀佛”表現(xiàn)的言語行為,調整表達形式。表1歸納了“阿彌陀佛”出現(xiàn)的章回、說話者與說話對象、發(fā)語事由、言語行為,結合楊譯與霍譯的對照,作直觀比較說明。
表1統(tǒng)計表明,楊譯有AmidaBuddha,BuddhabePraised,GraciousBuddha,MercifulBuddha四種表述;霍譯有HolyName,ThanktheLord,Godblessmysoul,Blessyou,BlessUSandsaveUS,BlessHisHolyName,BlessednameoftheLord,Blessmysoul八種表述。楊譯處理感謝、稱快、贊同等言語行為,多用Buddhabepraised,一般人或信佛者的口頭語多用AmidaBuddha,體現(xiàn)文化特征,也表現(xiàn)發(fā)語詞傳遞的言語行為。比如王夫人對襲人和晴雯說的“阿彌陀佛”懷有完全不同的心情,對前者大加贊同,對后者言帶諷刺,譯者根據(jù)情景語境的差異變換命題內(nèi)容形式,楊譯分別譯成GraciousBuddha和AmidaBuddha,可以幫助讀者分辨不同言語行為。
即便翻譯簡單的口頭語,譯者既要從文化接受角度考慮文化語境,也要在原文基礎上分辨情景語境中不同的言語行為,在譯文中構建相對完整的言語環(huán)境,調整命題內(nèi)容來表達語用力量。
二、對話英譯的命題內(nèi)容變異現(xiàn)象分析
我們在實際翻譯中因文化信息的缺失或在另一種語言中找不到完全等值的對應,導致譯本在內(nèi)容上出現(xiàn)與原文的差異。對話英譯的命題內(nèi)容出現(xiàn)變異的現(xiàn)象,基本有三種情況:1)因字詞理解差異造成譯文變異;2)譯者解釋性增譯使命題內(nèi)容增加;3)不同補償策略的運用造成命題內(nèi)容變異。
1.因字詞理解差異造成的譯文變異
這種情況緣于譯者對某些字詞意義的理解出現(xiàn)了分歧,導致譯文命題內(nèi)容與原文不同。
特別是漢語的一字之差,不說嚴重時造成毫厘千里的差別,就是混淆了一個字的本義,連帶引申義或比喻義都會出錯。
例如: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里有句“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林興仁在其《(紅樓夢)俗語概說和匯釋》一書中對“死而不僵”的“僵”作了正名,他認為“過去的紅注和一般讀者常常把‘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僵’,字解為‘僵尸’、‘凍僵’的‘僵’,誤以為是僵硬、直挺挺、不靈活的意思,F(xiàn)在紅學家們探求了它的原義或本義,就迎刃而解了。原來‘僵’作‘仆倒’解!掇o!返慕忉專骸值牡谝涣x就是‘仆倒’。百足之蟲,雖然死了,但不‘仆倒’,是因為有許多足扶持著它。原義或本義明白了,再聯(lián)系到雖已衰敗,但財產(chǎn)厚、聯(lián)絡有親、依傍多、扶者眾的賈府,比喻義就一目了然了。”這句俗語還出現(xiàn)在第七十四回,探春譏諷熙鳳合著王善保家的來搜抄,引了古人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說明“這樣大族大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必須先從家里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涂地呢!”楊譯正確理解了字義,把“僵”字用“仆倒”意思翻譯出來,譯為:
“Acentipedediesbutneverfallsdown.a(chǎn)stheoldsayinggoes.’’
而霍譯可能取了過去紅注的解釋,把“僵”字理解為僵死,故譯為“Thebeastwithahun—dredlegsisalongtimedying”。
此例說明譯者在理解原文對話時,因某些字義理解差別而導致譯文出現(xiàn)差異,也導致命題內(nèi)容的語用力量發(fā)生變化。
2.譯者解釋性增譯使命題內(nèi)容增加
霍譯的增譯造成譯文命題內(nèi)容與原文在量上的差異,尤其形成了典型的解釋性增譯。他的增譯一是考慮譯文讀者理解的需要,二是因為不同版本的差異迫使譯者調整改動內(nèi)容。大多數(shù)情況下霍克斯的增譯以解釋性的說明為主。
例如:劉姥姥在第六回中第一次上賈府“打秋風”,被周瑞家的領著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見鳳姐,
在劉姥姥準備說明“來意”時恰巧被闖進的賈蓉打斷,鳳姐一句“不必說了”掐了她的話頭。等賈蓉走后劉姥姥再次鼓足勇氣想陳明意圖的時候,“鳳姐早已明白了,聽他不會說話,因笑道:‘不必說了,我知道了。”’
“不必說了”的話語命題內(nèi)容兩處相同,說話人和聽話人沒變,只因為時間導致語境因素改變,從而語用力量也發(fā)生了變化。第一句因賈蓉前來,熙鳳打斷劉姥姥,第二句是熙鳳早對劉姥姥的意圖心領神會,所以讓她不用說,其中自然摻雜了不同的情感信息。譯者通過不同命題內(nèi)容表現(xiàn)語用力量的變化。第一處楊譯直接把語用力量翻了出來:“CuttingGrannyLiushort,Hsi—fengasked,‘whereisMasterJung?’’H第二個“不必說了”譯為:“Don1sayanymore.Iunde~tand.”|8霍譯兩處都譯為“Thereisnoneedtotellme.”為傳遞話語的情感細節(jié),霍譯增加了一些內(nèi)容:“ItwasabundantlycleartoXi—fengthattheoldladywastooembar—rassedtogoon,andsheputheroutofhermiserywithagracioussmile.”這句增譯說明了劉姥姥的窘態(tài)和鳳姐的心領神會。但是譯文中的熙鳳讀起來似乎比原文的更善解人意,特別是霍譯在Thereisnoneedtotellme.之前添加了一句It’8quiteallright.讀來覺得熙鳳對劉姥姥態(tài)度很友好。或許是霍譯的個人理解使然,這些增譯改變了原文命題內(nèi)容的語用力量輕重。
3.不同補償策略的運用造成命題內(nèi)容變異
Newmark認為補償主要用來彌補譯文在語義、聲音效果、修辭及語用效果等方面的缺損,而且譯文可以在不同于原文的語句中再現(xiàn)這種效果!都t樓夢》對話中包含很多帶有諧音或一語雙關的詞句,翻譯時造成了形式與內(nèi)容無法同時譯出的問題。譯者需要通過各種補償策略,如加注的異化補償和歸化手段,盡可能地傳遞語用力量。
例如:第十九回里寶玉用“香芋”故事逗趣黛玉的例子里,因為“芋”與“玉”在原文中的音義結合無法在譯文中得到完美融合。楊譯采用了加注的補償策略,注釋中說明:Thisisanuntranslatablepun.TheyuinTai—yu’snamehasthesamesoundasyumeaning“taro”.…霍譯為“ThedaughterofourrespectedSaltCommissionerLinisalsoasweetpotato.Sheisthesweetestsweetpotatoofthemla1.”l霍克斯把“香芋”直譯為sweetpotato,省略了諧音。
這種情況下,譯者較難在英語中同時表現(xiàn)“芋”和“玉”,語用效果未能在譯文中完整體現(xiàn),不可避免。
可見,譯文因字詞含義的.不同理解、解釋性的增譯和不同補償策略的運用使對話命題內(nèi)容與原文產(chǎn)生了差異的現(xiàn)象。譯者須通過語境等各要素,敏銳地把握語用力量的輕重,采取增譯和各種補償策略,盡量還原原文對話的語用力量。在此基礎上,有助于客觀地評價不同譯文的命題內(nèi)容,同時,譯者各自的處理辦法也能為類似問題提供借鑒。
三、施事行為動詞的英譯分析
譯者在理解階段首先要識別對話內(nèi)容包含的不同施事行為,翻譯時考慮到譯文讀者的理解需要,可通過不同方法將句子中的施事行為表現(xiàn)在英譯中。原文施事句分兩類情況,一類說話行為的語言表達式是顯施事句時,施事行為或言語行為力量由具體施事動詞表現(xiàn)。另一類句子中沒有具體施事動詞,施事行為不是“顯明”,而是“隱化”的,構成了隱施事句。針對第二類施事句,譯者需要把隱化的施事動詞顯明,幫助譯文讀者理解施事行為。奧斯汀認為,對于隱施事句的施事行為(一個或多個),總可以找到適當?shù)氖┦聞釉~和顯施事句,把所做的施事行為明確地點出來。譯者的困難在于如何翻譯隱施事句,首先要正確理解隱含的施事行為,其次是如何在翻譯中將施事行為顯化,涉及到施事動詞顯化的種種策略。分析發(fā)現(xiàn),將原文的隱施事句在英譯中作顯化處理,通過添加施事動詞表明具體言語行為及施事力量,是《紅樓夢》對話英譯的一大特色。尤其是在英譯中把表示說話動詞的施事行為顯化,楊譯和霍譯呈現(xiàn)出截然不同的特點。筆者將選取第四十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令”中的具體實例,通過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的方法,研究“說”、“笑”及相關表示說話動詞的英譯,分析楊譯和霍譯不同的翻譯策略。
1.對話中“笑”類動詞英譯的歸類與分析
《紅樓夢》中表示“笑”的動詞在原文對話中多數(shù)以隱施事形態(tài)出現(xiàn),譯者對待簡單的“笑道”,可以簡單直譯也可以選擇不同下義詞具體描述。就言語行為分析,這些表示“笑”的動詞含有豐富的“施事”成分,譯者要根據(jù)不同的主人公以及表現(xiàn)動作的不同方式和程度,使用不同的行為動詞。比如一個笑的動作,可以細化為表示不同程度的下義動詞。表2將楊譯和霍譯對不同人物的“笑”做了歸類和比較。
表2說明,譯者英譯“笑”時,運用多種笑的下義詞作顯化處理,使動作具體化,表現(xiàn)出人物笑的不同程度、不同方式。
例l:出身卑微的劉姥姥,在眾人圍觀說笑問表現(xiàn)得倒不拘束,她深知這樣能取悅大家,也任憑鳳姐一伙捉弄逗樂。對于她的出身和層次,即便同是“笑道”,自然和大觀園各位主子的笑有高下之別。原文中鳳姐見賈母有興致讓劉姥姥戴花,她便故意在她頭上“打扮”起來,“將一盤子花橫三豎四的插了一頭”,引得“賈母和眾人笑的了不得”,這時一連出現(xiàn)了三個“笑道”:
劉姥姥笑道:“我這頭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兒這樣體面起來!
眾人笑道:“你還不拔下來摔到他臉上呢,把你打扮的成了個老妖精了!
劉姥姥笑道:“我雖老了,年輕時也風流,愛個花兒粉兒的,今兒老風流才好!
霍譯把三個“笑道”都譯成了said,沒有譯出笑的意思,相對楊譯來說比較單一。楊譯將第一個“笑道”翻成了“cackledGrannyLiu”!癱ackle”本身指人是高聲談笑(ofaperson)talkorlaughnoisily,此處用于形容劉姥姥這個村婦很合適。第二個眾人的“笑”譯成“gasp”,帶有急促呼吸之意,表現(xiàn)出眾人笑得喘不過氣的樣子,使讀者能想象出劉姥姥當時被“打扮”得如何怪誕可笑。第三個劉姥姥的“笑道”,楊譯為“chuckle”,該詞意義是輕聲發(fā)笑,帶有高興和滿足。楊譯把原文籠統(tǒng)的“笑道”顯化為不同的下義詞,表現(xiàn)了不同情景中各個人物笑的程度和方式。
2.施事動詞英譯時由隱轉顯的表達法
楊譯和霍譯在施事動詞由隱轉顯的策略上各有特色。統(tǒng)計說明楊譯在“說”和“笑”選詞上體現(xiàn)出一定的豐富性和靈活性,通常用一個詞表現(xiàn)具體言語行為;糇g一般以短語形式作為伴隨狀態(tài),對具體說和笑的詞加以修飾。兩種譯文選擇了兩種表達法,即楊譯偏向綜合型表達法,霍譯偏向分析型表達法!皩τ谕瑯右粋在語義上較為復雜的概念,如果可用一個詞來表述,這種表述法就叫綜合型表達法;如果需用一個短語來表達,這種表達法就叫分析型表達法。綜合型表達法是一種詞化了的表達法。一種語言的詞化程度與該語言的形態(tài)發(fā)達程度有密切的關系。”楊譯的綜合型表達法特色鮮明,英譯中說話詞變化率之高也體現(xiàn)了英語在動詞詞化程度上所達到的水平。在“說”詞英譯上,霍譯的詞化表述在25個左右,在詞化式“綜合型表達法”上沒有楊譯豐富,但是霍譯在非詞化表達法或“分析型表達法”的運用上構成了一大特色。經(jīng)歸納整理,在不直接用“說”的動詞和引號的情況下,霍譯運用了如下幾種分析型表達法:
表達法1:用副詞修飾動詞,用添加的副詞表現(xiàn)人物情感,比如smilingly;teasingly;SCOFn—fully;hurriedly;regretfully;laughing;approvingly;reassuringly等詞。
例1:劉姥姥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方笑道:“這哪像個小姐的繡房,競比那上等的書房還好!
霍譯:Asthoughincredulous,GrannieLiustudiedDai—yuattentivelyforsomemomentsinsi—lence.“Itdoesntlookatalllikeayounglady~room.”shesaidifnally.“Itlookstomelikeaveryhi一classyounggentleman’Sstudy.”
例2:賈母笑道:“我才說來遲了的要罰他,不想姨太太就來遲了!
霍譯:“Wewerejustdiscussingwhatsortofifnetoimposeonlatearrivals,”saidgrandmotherJiateasingly.“Wedidnthaveyouinmind.ofcourse!”
例3:姐兒卻知是說的是劉姥姥了,也笑說道:“咱們今兒就拿他取個笑兒”。
霍譯:ButXi—fengknewimmediatelythatshewasreferringtoGrannieLiuandgleefullya—rgeeingthattheyshouldhavesomelaughsattheoldwoman’Sexpense,...
表達法2:用動名詞短語修飾“說”、“笑”,翻譯成伴隨狀態(tài)。
例4:劉姥姥也覷著眼看個不了,念佛說道:“……”
霍譯:GrannieLiuwasparticularlyimpressed,utteringawholeseiresof“HolyNames”asshesubjectedittocloseandcarefulscrutiny.
例5:鳳姐忙答應了,仍令人送去。
霍譯:Xi—feng,havingifrstpromisedthatshewoulddoallthesethings,toldtheservantwhohadbroughtthesampletotakeitbacktothestoreroom.
表達法3:用敘述和描寫來避免引號或說話動詞。
例6:賈母聽了,說“很是”。
霍譯:GrandmotherJiawasmuchtakenwiththisproposa1.
例7:鴛鴦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劉姥姥說道:“別忘了!
霍譯:Fly—whiskinhand,F(xiàn)aithfultookupapositiononherownanddartedaquestioningglanceathervictim.
表達法4:用turnto,pointto,turnbackto等姿勢型用法表達語用含義。這些姿勢型的指示詞語被作者用來伴隨語言特征一起使用,比如用手指、轉身回頭等動作。“要正確理解姿勢型的詞語就非得親臨其境,既聞其聲,又見其人。因此,姿勢型指示詞語的理解完全依靠原來的真實交際情景。”
例8:(李紈)又回頭向劉姥姥笑道:“……”
霍譯:She(LiWan)tunredtoGrannieLiu.(此處沒有翻出“笑”)
例9:劉姥姥聽了,喜的忙跑過來,拉著惜春說道:“……”
霍譯:GrannieLiujumpedupandgoingovertoXi—chun,tookherimpulsivelybythehand.
通過以上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歸納和比較,分析了楊譯和霍譯說話動詞英譯的不同處理。在施事動詞的顯隱化處理上,譯者需要準確識別不同語境中施事行為的變化,選取不同的表達法來翻譯。
四、結語
言語行為理論能夠幫助譯者理解人物對話內(nèi)容,也識別話語的言外之意。理解原文階段,譯者需要結合語境,正確識別對話內(nèi)容中的言語行為。翻譯時為確保語用力量的傳遞,譯者要適當調整對話內(nèi)容,采取不同翻譯策略。
【關于《紅樓夢》人物對話英譯的言語行為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韋應物人物分析01-27
楊玉環(huán)人物分析11-01
白居易長恨歌人物分析12-08
關于人物的好句08-23
魯迅《祝福》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08-08
《詩經(jīng)》英譯本的比較04-18
關于和徐志摩的對話優(yōu)秀作文07-27
關于紅樓夢的閱讀筆記10-09
關于人物描寫的段落07-04
關于人物勇敢的好詞好句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