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 《湘中》
韓愈的《湘中》描寫了詩人借屈原的故事,烘托出心頭的迷惘惆悵,情景交融,寂寞悲涼。
【原文】
湘中
猿愁⑴魚踴⑵水翻波,自古流傳是汨羅⑶。
蘋藻⑷滿盤無處奠,空聞漁父扣舷歌。
【注釋】
⑴猿愁:猿哀鳴。
⑵踴:往上跳。
⑶汨羅江:汨(mì),汨羅江在湖南岳陽,為湘江在湘北的最大支流。
、忍O藻:蘋泛指沒有根的浮水植物;藻泛指生長在水中的植物。
【白話譯文】
山猿愁啼,江魚騰踴,水波翻滾,
這里自古流傳著汨羅江(屈原)的故事。
江邊到處飄浮著可供祭祀的綠蘋和水藻,可是屈原投江的遺跡已經(jīng)蕩然無存,連祭奠的地方都無從找尋,
唯有江上的漁父舷歌依然,遙遙可聞。
【賞析】
前兩句,寫詩人在政治上突如其來的打擊,在詩人心底激起了無法平息的狂瀾,從而形成了詩中起調(diào)那種突兀動蕩的氣勢,語調(diào)拗折,句法奇崛。這里詩人運用倒裝句法,突出了山猿愁啼,江魚騰踴,湘波翻滾,一派神秘愁慘的氣氛,以為詩人哀憤的心境寫照。首句又連用“猿”、“魚”、“踴”等雙聲字相間,以急促的節(jié)奏感來渲染詩人激動不平的心聲。因而,詩人雖然沒有直抒見到汨羅江時所引起的無窮感慨,卻自有不盡之意溢于言外。
后兩句,韓愈借屈原跟漁父相遇有感而歌的故事,感慨自己就像當年的屈原,因此那悠閑的歌聲似乎永遠在嘲弄著一代代執(zhí)著于改革政治、不肯與世同流合污的志士仁人。這里暗用楚辭《漁父》的典故,情景交融,渾成無跡,構(gòu)成清空孤寂的境界,與前兩句激切哀愁的氣氛在對比中達到高度的和諧,生動地表現(xiàn)了詩人面對茫茫水天悵然若失的神情,含蓄地抒發(fā)了那種無端遭貶的悲憤和牢騷。
全詩不寫與屈賈同病相憐之苦,而是寫英魂無處憑吊之情。不正面用典,而是以神秘空靈的意境烘托心頭的迷惘惆悵,這就更深刻地表現(xiàn)了世無知音的寂寞悲涼。全詩寓激憤哀切之情和排奡跌宕之勢于清空的意境和深長的韻味之中,將探怪求新的特點和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方法揉為一體。
拓展閱讀:韓愈的文學主張
他主張學古要在繼承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新,堅持“詞必己出”、“陳言務(wù)去”。
他善于揚棄前人語言,提煉當時的口語,如“蠅營狗茍”(《送窮文》)、“同工異曲”、“俱收并蓄”(《進學解》)等新穎詞語,韓文中較多。韓愈散文氣勢充沛,縱橫開合,奇偶交錯,巧譬善喻;或詭譎,或嚴正,藝術(shù)特色多樣化;掃蕩了六朝以來柔靡駢儷的文風。
韓愈在文學上反對魏晉以來的駢文,提倡古文,主張文以載道,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由于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倡導,形成了唐代古文運動,開辟了唐宋以來古文的發(fā)展道路。他的古文眾體兼?zhèn),舉凡政論、表奏、書啟、贈序、雜說、人物傳記、祭文、墓志乃至傳奇,無不擅長,可大致概括為論說與記敘兩類。
其論說文氣勢雄渾,結(jié)構(gòu)嚴謹,邏輯性強,名篇如《諫迎佛骨表》、《原道》、《原毀》、《爭臣論》、《師說》等;記敘文則愛憎分明,抒情性強,名篇如《送李愿歸盤谷序》、《送董邵南序》、《張中丞傳后敘》、《祭十二郎文》、《柳子厚墓志銘》等。韓文雄奇奔放,風格鮮明,語言上亦獨具特色,尤善錘煉詞句,推陳出新,許多精辟詞語已轉(zhuǎn)為成語,至今仍保存在文學語言和人們的口語中。韓詩成就雖不如其散文,在中唐亦占有重要地位,對宋詩影響頗大。
后人對韓愈評價頗高,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韓文與杜(甫)詩并列,稱為“杜詩韓筆”;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
【韓愈 《湘中》】相關(guān)文章:
韓愈《湘中》閱讀答案03-23
韓愈《湘中》全文及鑒賞07-30
湘中韓愈鑒賞11-25
韓愈 《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06-30
韓愈《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05-26
韓湘子與叔父韓愈的故事(精選12篇)06-16
春雪韓愈中的妙處07-31
韓愈《師說》中的教育思想06-14
韓愈《師說》中的教學思想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