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成都府》原文賞析及譯文注釋
1、作品介紹:
《成都府》的作者是杜甫,被選入《全唐詩》的第218卷第44首。
2、原文:
成都府
作者:唐·杜甫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
我行山川異,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見故鄉(xiāng)。
大江東流去,游子去日長。
曾城填華屋,季冬樹木蒼。
喧然名都會,吹簫間笙簧。
信美無與適,側(cè)身望川梁。
鳥雀夜各歸,中原杳茫茫。
初月出不高,眾星尚爭光。
自古有羈旅,我何苦哀傷。
3、注釋:
①成都府:即今四川成都市。《元和郡縣志》劍南道成都府:“天寶元年,改蜀郡大都督府。十五年,玄宗幸蜀,改為成都府!
、隰梏:朦朧貌。桑榆日:落日。《初學(xué)記》卷一引《淮南子》:‘舊西垂景在樹端,謂之桑榆!眱删浠萌罴对亼选吩:“灼灼西隤日,馀光照我衣!
③未卜:很難預(yù)料。
、艽蠼:指岷江。
、萦巫:杜甫自稱。去日:全詩校:“一作日月。”
、拊:指成都的大城、少城。曾,重疊。華屋:華美的房舍。
、唛g:全詩校:“一作奏。”
、嘈琶:確實好。無與適:猶說無著落,無可稱心。王粲《登樓賦》:“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岽:橋。
4、《成都府》翻譯:
黃昏時暮色蒼茫 ,夕陽的光輝籠罩在我身上,
一路行程山河變換 ,一瞬間就天各一方。
只是不斷的遇到陌生人, 不知何時會再見到故鄉(xiāng),
大江浩蕩東流去, 客居異鄉(xiāng)的歲月會更長。
城市里高樓林立, 寒冬時樹木蒼蒼,
人聲鼎沸的大都市啊, 歌舞升平吹拉彈唱。
無法適應(yīng)這華美的都市生活, 只好側(cè)身把遠(yuǎn)山遙望,
夜幕四合鳥雀歸巢, 戰(zhàn)火紛飛的中原音訊渺茫。
月兒斜掛天邊 ,天空繁星閃爍。
客居他鄉(xiāng)自古有之, 我又何苦獨自哀愁悲傷。
5、《成都府》賞析:
這首五言古詩,是杜甫由同谷赴西川途中所寫的十二首紀(jì)行組詩的末篇。7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十二月一日,詩人舉家從同谷出發(fā),艱苦跋涉,終于在年底到達(dá)成都。此詩真實地刻畫了他初到成都時喜憂交并的感情,風(fēng)格古樸渾成,有漢魏遺風(fēng)。全詩并沒有什么驚人之語,奇險之筆,只是將詩人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迤邐寫出,明白如話,然而卻蘊含了深沉的情思,耐人咀嚼。
抒情的深婉含蓄是這首詩最大的特色,它表面上只是一般的'紀(jì)行寫景,讀者吟詠再三,就可感到平和外表下激蕩著的感情波瀾。這里有著喜和憂兩種感情的摻和交融,內(nèi)心微妙的變化,曲折盡致。杜甫舉家遠(yuǎn)徙,歷盡艱辛,為的是尋找一塊棲身之地,如今來到富庶繁華的成都,“我行山川異,忽在天一方”,眼前展開一個新天地,給了他新的生活希望,欣慰之感溢于言表。“但逢新人民,未卜見故鄉(xiāng)”,快慰之情剛生,馬上又想到了夢魂縈繞的故鄉(xiāng),何時再見,未可預(yù)卜,但見大江東去,他自己只能做長年飄泊的游子了。下面接寫成都的繁華、氣候的溫和,又轉(zhuǎn)悲為喜。但成都雖美,終非故土,鳥雀天黑猶各自歸巢,而茫茫中原,關(guān)山阻隔,他不知道自己何日才能回去。詩人又陷入了痛苦之中。當(dāng)時中原州郡尚陷于安史叛軍之手,一句“中原杳茫茫”,包含著數(shù)不清的憂國傷時之情。詩人遙望星空,愁思悵惘,最后只能以自寬之詞作結(jié)。讀者可以看到,全詩寫喜,并不欣喜若狂,訴悲,也不泣血迸空,在舒緩和平的字里行間,寓含著一股喜憂交錯的復(fù)雜的感情潛流。
作為紀(jì)行詩,這首詩用“賦”來鋪陳其事,而“賦”中又往往兼有比興,因而形成了曲折回旋,深婉含蓄的風(fēng)格。詩一上來就直道出眼前之景:夕陽西下,暮色朦朧,詩人風(fēng)塵仆仆地在歲暮黃昏中來到成都,渲染出一種蒼茫的氣氛。它既是賦,又兼比興,桑榆之日正是詩人垂暮飄零的寫照。同時它也興起了深沉的羈旅之情。下面寫“大江東流去,游子日月長”,“鳥雀夜各歸,中原杳茫茫”,都是賦中兼興。最后寫“初月出不高,眾星尚爭光”,暗寓中興草創(chuàng)、寇亂未平的憂思。詩人妙用比興手法,筆下的自然景物都隱含深摯的感情。全詩一一閃過山川、城郭、原野、星空這些空間景物,同時也使人覺察到由薄暮至黃昏至星出月升的時光流逝。這種時空的交織使意境呈現(xiàn)出立體的美,烘托出感情上多層次的變化,達(dá)到情與景的自然交融。
胡應(yīng)麟論東漢末年時的《古詩十九首》說:“蓄神奇于溫厚,寓感愴于和平;意愈淺愈深,詞愈近愈遠(yuǎn),篇不可句摘,句不可字求!保ā对娝挕罚┒鸥Υ似^承了《古詩十九首》的這一風(fēng)格。而在思想感情上,它又突破了《古詩十九首、》多寫失意飄泊之士苦悶憂傷的小天地,它運用喜憂交錯的筆法,寫出了關(guān)懷祖國和人民命運的詩人豐富復(fù)雜的內(nèi)心世界,其高處正在于此。
6、作者介紹: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杜審言父親)起由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盛唐時期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他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yuǎn),被后世尊稱為“詩圣”,他的詩也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是因為在杜甫所作的詩多詩風(fēng)沉郁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fēng)格多樣,以“沉郁頓挫”四字準(zhǔn)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fēng)格,而以沉郁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dāng)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巨變,表達(dá)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qiáng)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并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guān)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流傳下來的詩篇是唐詩里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詩人之一,對后世影響深遠(yuǎn)。杜甫作品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杜甫善于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并加以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fā)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復(fù),標(biāo)志著我國詩歌藝術(shù)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現(xiàn)出顯著的創(chuàng)造性,積累了關(guān)于聲律、對仗、煉字煉句等完整的藝術(shù)經(jīng)驗,使這一體裁達(dá)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著作有《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春望》、《絕句》、《望岳》等等。
7、繁體對照
成都府
杜甫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
我行山川異,忽在天壹方。
但逢新人民,未蔔見故鄉(xiāng)。
大江東流去,遊子去日長。
曾城填華屋,季冬樹木蒼。
喧然名都會,吹簫間笙簧。
信美無與適,側(cè)身望川梁。
鳥雀夜各歸,中原杳茫茫。
初月出不高,行巧袪幑狻。
【杜甫《成都府》原文賞析及譯文注釋】相關(guān)文章:
杜甫《望岳》原文賞析及譯文注釋12-17
杜甫《望岳》原文及注釋譯文02-03
杜甫《無家別》賞析及譯文注釋09-23
杜甫《兵車行》譯文注釋及賞析09-12
李商隱《鸞鳳》原文賞析及譯文注釋12-24
杜甫《月夜》原文譯文賞析12-30
沙丘城下寄杜甫原文、注釋及賞析10-15
杜甫《喜晴》唐詩原文注釋及賞析10-31
杜牧《盆池》原文賞析及譯文注釋12-14
杜牧《山行 》原文賞析及譯文注釋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