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杜甫《野望》譯文及注釋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古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還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杜甫《野望》譯文及注釋,歡迎大家分享。
原文:
《野望》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
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
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
譯文
西山終年積雪,三城都有重兵駐防;南郊外的萬里橋,跨過泱泱的錦江。
海內連年戰(zhàn)亂,幾個兄弟音訊阻隔;彼此天涯海角,只我一人好不凄愴?
惟將遲暮的年光,交與多病的身軀;至今無點滴功德,報答賢明的圣皇。
我獨自地騎馬郊游,常常極目遠望,世事一天天蕭條,真叫人不堪想象。
注釋
、盼魃剑涸诔啥嘉,主峰雪嶺終年積雪。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縣)、維(故城在今四川理縣西)、保(故城在理縣新保關西北)三州。戍:防守。三城為蜀邊要鎮(zhèn),吐蕃時相侵犯,故駐軍守之。城:一作“奇”,一作“年”。
、颇掀郑耗辖纪馑叺。清江:指錦江。萬里橋:在成都城南。蜀漢費祎訪問吳國,臨行時曾對諸葛亮說:“萬里之行,始于此橋。”這兩句寫望。
、沁t暮:這時杜甫年五十。供多。航唤o多病之身了。
、热眨阂蛔鳌白浴薄
作品賞析:
這首詩在藝術上以質樸自然見長。全詩寫的是秋色中的山野,在閑適的情趣中,也透露出詩人彷徨無依的莫名苦悶。
《野望》寫的是山野秋景,在閑逸的情調中,帶幾分彷徨和苦悶,是王績的代表作。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邊地。東皋,指他家鄉(xiāng)絳州龍門的一個地方。他歸隱后常游北山、東皋,自號“東皋子”!搬阋小笔桥腔驳囊馑肌!坝我馈保貌懿佟抖谈栊小分小霸旅餍窍,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現(xiàn)了百無聊賴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寫薄暮中所見景物:“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迸e目四望,到處是一片秋色,在夕陽的余暉中越發(fā)顯得蕭瑟。在這靜謐的背景之上,牧人與獵馬的特寫,帶著牧歌式的田園氣氛,使整個畫面活動了起來。這四句詩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圖,光與色,遠景與近景,靜態(tài)與動態(tài),搭配得恰到好處。
然而,王績還不能象陶淵明那樣從田園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說:“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說自己在現(xiàn)實中孤獨無依,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和伯夷、叔齊那樣的人交朋友了。
讀熟了唐詩的人,也許并不覺得這首詩有什么特別的好處?墒,如果沿著詩歌史的順序,從南朝的宋、齊、梁、陳一路讀下來,忽然讀到這首《野望》,便會為它的樸素而叫好。南朝詩風大多華靡艷麗,好象渾身裹著綢緞的珠光寶氣的貴婦。從貴婦堆里走出來,忽然遇見一位荊釵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樸素美就會產(chǎn)生特別的魅力。王績的《野望》便有這樣一種樸素的好處。
這首詩的體裁是五言律詩。自從南朝齊永明年間,沈約等人將聲律的知識運用到詩歌創(chuàng)作當中,律詩這種新的體裁就已醞釀著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問手里律詩遂定型化,成為一種重要的詩歌體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績,已經(jīng)能寫出《野望》這樣成熟的律詩,說明他是一個勇于嘗試新形式的人。這首詩首尾兩聯(lián)抒情言事,中間兩聯(lián)寫景,經(jīng)過情──景──情這一反復,詩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層。這正符合律詩的一種基本章法。
【杜甫《野望》譯文及注釋】相關文章:
王維《新晴野望》譯文及注釋08-15
杜甫《蜀相》譯文及注釋07-02
杜甫《贈李白》譯文及注釋08-30
杜甫《石壕吏》譯文及注釋09-25
《野望》杜甫07-20
杜甫《望岳》原文賞析及譯文注釋10-26
杜甫《百憂集行》譯文及注釋07-20
杜甫《天末懷李白》譯文及注釋10-04
杜甫《旅夜書懷》譯文及注釋10-06
杜甫《野望》鑒賞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