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王之渙《登鸛雀樓》閱讀賞析
作者背景
王之渙,688-742,字季凌,祖籍晉陽(今山西太原),五世祖隆遷居絳州 (今山西新絳),盛唐詩人。
家族排行第七,曾以門子調(diào)補(bǔ)冀州衡水主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被誣謗辭官,家居十五年。晚年補(bǔ)文安郡文安縣(今禹河北)尉,在職以清白稱,終卒于官舍。
為人慷慨有大略,善作邊塞詩,與高適、王昌齡、崔國輔等唱和,名動一時。靳能為作墓志,稱其“歌從軍,吟出塞,皎兮極關(guān)山明月之思,蕭兮得易水寒風(fēng)之聲,傳乎樂章,布在人中”。常擊劍悲歌,且與王昌齡、高適交往頗深。
《全唐詩》存絕句六首,皆歷代傳誦名篇。其詩以描寫西北風(fēng)光的最有特色,故“傳乎樂章,布在人口”,名動當(dāng)世。其中三首為送別或宴詞,但他卻因有《登鸛雀樓》、《涼州詞》這兩首代表盛詩風(fēng)的傳世名作而成為著名的盛唐邊塞詩人。
注詞釋義
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浦州(今山西永濟(jì))西南的黃河邊上。
盡:落下。
欲:想。
窮:盡。
更:再。
古詩今譯
太陽依傍山巒漸漸下落,
黃河向著大海滔滔東流。
如果要想遍覽千里風(fēng)景,
請再登上一層高樓。
全詩賞析
王之渙的詩不僅刻畫了祖國的壯麗山河,而且寫出了登高遠(yuǎn)望的胸懷。
向西遠(yuǎn)看,夕陽貼著高山落下,黃河滾滾流向大海。要想看到千里之遠(yuǎn),就得再登上一層高樓。
后二句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yuǎn)”這一生活哲理,成為不朽的名句。詩人登上高高的鸛雀樓,眺望遠(yuǎn)遠(yuǎn)近近的山川景色。扶欄西望。一輪白日正巾近山梁,徐徐下落,下落,終于隱身到西山背后去了;腳底下的黃河流水,波濤滾滾,為投入大海的懷抱而奔騰不息。
多么雄渾的景象,多么壯闊的大自然“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是詩人登樓過程中的具體感受,但它給予我們的啟示卻深刻得多。
站得愈高,看得愈遠(yuǎn),人生也是這樣。只有不斷攀登,不斷進(jìn)取,不斷以更高的標(biāo)準(zhǔn)要求自己,才能在思想上達(dá)到愈來愈高的境界,人生就像登樓,這不是很有教益的生活哲理嗎?
名句賞析——“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那是一個日落的傍晚,詩人登上鸛雀樓,映入眼簾的首先是一輪落日,在連綿起伏的群山中漸漸西沉;而黃河自遠(yuǎn)方奔騰而來,又滾滾地向大海奔去。詩的前兩句一寫天空,一寫河流,有靜有動,從大處寫起,筆筆入神,真是景象壯闊,氣勢不凡。詩寫到這里,雖只兩句,似乎筆力已盡。誰想作者卻又翻空出奇,把讀者帶入更高的境界。“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詩人并不滿足于對眼前景物的流連,還想探究更遠(yuǎn)的景色,從這里可以看出詩人不斷進(jìn)取的精神。
【王之渙《登鸛雀樓》閱讀賞析】相關(guān)文章:
登鸛雀樓的王之渙06-08
王之渙的登鸛雀樓07-18
登鸛雀樓王之渙06-08
王之渙《登鸛雀樓》07-21
王之渙《登鸛雀樓》的全文06-26
《登鸛雀樓》作者王之渙10-21
王之渙古詩《登鸛雀樓》09-13
登鸛雀樓王之渙譯文09-17
王之渙《登鸛雀樓》拼音08-05
王之渙《登鸛雀樓》古詩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