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前赤壁賦》賞析
蘇軾《前赤壁賦》賞析【一】
此賦通過月夜泛舟、飲酒賦詩引出主客對話的描寫,既從客之口中說出了吊古傷今之情感,也從蘇子所言中聽到矢志不移之情懷,全賦情韻深致、理意透辟,實是文賦中之佳作。
第一段,寫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懷抱之中,盡情領略其間的清風、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興之所至,信口吟誦《詩經·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體態(tài)嬌好的美人,期盼著她的冉冉升起。與《月出》詩相回應,“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氣一貫。“徘徊”二字,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柔和的月光似對游人極為依戀和脈脈含情。在皎潔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霧氣籠罩江面,天光、水色連成一片,正所謂“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游人這時心胸開闊,舒暢,無拘無束,因而“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乘著一葉扁舟,在“水波不興”浩瀚無涯的江面上,隨波飄蕩,悠悠忽忽地離開世間,超然獨立。浩瀚的江水與灑脫的胸懷,在作者的筆下騰躍而出,泛舟而游之樂,溢于言表。這是此文正面描寫“泛舟”游賞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二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作者飲酒樂極,扣舷而歌,以抒發(fā)其思“美人”而不得見的悵惘、失意的胸懷。這里所說的“美人”實際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這段歌詞全是化用《楚辭·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恍兮浩歌”之意,并將上文“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的內容具體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見,已流露了失意和哀傷情緒,加之客吹洞簫,依其歌而和之,簫的音調悲涼、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竟引得潛藏在溝壑里的蛟龍起舞,使獨處在孤舟中的寡婦悲泣。一曲洞簫,凄切婉轉,其悲咽低回的音調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驟然變化,由歡樂轉入悲涼,文章也因之波瀾起伏,文氣一振。
第三段,寫客人對人生短促無常的感嘆。此段由賦赤壁的自然景物,轉而賦赤壁的歷史古跡。主人以“何為其然也”設問,客人以赤壁的歷史古跡作答,文理轉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陳其事,而是連用了兩個問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問道:“此非曹孟德之詩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勝問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兩次發(fā)問使文章又泛起波瀾。接著,追述了曹操破荊州、迫使劉琮投降的往事。當年,浩浩蕩蕩的曹軍從江陵沿江而下,戰(zhàn)船千里相連,戰(zhàn)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滿,趾高氣揚,在船頭對江飲酒,橫槊賦詩,可謂“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這類英雄人物,也只是顯赫一時,何況是自己,因而如今只能感嘆自己生命的短暫,羨慕江水的長流不息,希望與神仙相交,與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所以才把悲傷愁苦“托遺響于悲風”,通過簫聲傳達出來。客的回答表現(xiàn)了一種虛無主義思想和消極的人生觀,這是蘇軾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個方面。
第四段,是蘇軾針對客之人生無常的感慨陳述自己的見解,以寬解對方。客曾“羨長江之無窮”,愿“抱明月而長終”。蘇軾即以江水、明月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的認識。如果從事物變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過是轉瞬之間;如果從不變的角度看,則事物和人類都是無窮盡的,不必羨慕江水、明月和天地。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須臾”了。這表現(xiàn)了蘇軾豁達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他贊成從多角度看問題而不同意把問題絕對化,因此,他在身處逆境中也能保持豁達、超脫、樂觀和隨緣自適的精神狀態(tài),并能從人生無常的悵惘中解脫出來,理性地對待生活。而后,作者又從天地間萬物各有其主、個人不能強求予以進一步的說明。江上的清風有聲,山間的明月有色,江山無窮,風月長存,天地無私,聲色娛人,作者恰恰可以徘徊其間而自得其樂。此情此景乃緣于李白的《襄陽歌》:“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進而深化之。
第五段,寫客聽了作者的一番談話后,轉悲為喜,開懷暢飲,“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照應開頭,極寫游賞之樂,而至于忘懷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這篇賦在藝術手法上有如下特點:
“情、景、理”融合。全文不論抒情還是議論始終不離江上風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通篇以景來貫串,風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輔之。作者抓住風和月展開描寫與議論。文章分三層來表現(xiàn)作者復雜矛盾的內心世界:首先寫月夜泛舟大江,飲酒賦詩,使人沉浸在美好景色之中而忘懷世俗的快樂心情;再從憑吊歷史人物的興亡,感到人生短促,變動不居,因而跌入現(xiàn)實的苦悶;最后闡發(fā)變與不變的哲理,申述人類和萬物同樣是永久地存在,表現(xiàn)了曠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寫景、抒情、說理達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
“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此文既保留了傳統(tǒng)賦體的那種詩的特質與情韻,同時又吸取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的對偶等方面的束縛,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筆勢筆調,使全篇文情郁郁頓挫,如“萬斛泉涌”噴薄而出。與賦的講究對偶不同,它相對更為自由,如開頭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參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飭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韻,但換韻較快,而且換韻處往往就是文意的一個段落,這就使本文特別宜于誦讀,并且極富聲韻之美,體現(xiàn)了韻文的長處。
意象連貫,結構嚴謹。景物的連貫,不僅在結構上使全文儼然一體,精湛縝密,而且還溝通了全篇的感情脈絡,起伏變化。起始時寫景,是作者曠達、樂觀情狀的外觀;“扣舷而歌之”則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樂甚”向“愀然”的過渡;客人寄悲哀于風月,情緒轉入低沉消極;最后仍是從眼前的明月、清風引出對萬物變異、人生哲理的議論,從而消釋了心中的感傷。景物的反復穿插,絲毫沒有給人以重復拖沓的感覺,反而在表現(xiàn)人物悲與喜的消長的同時再現(xiàn)了作者矛盾心理的變化過程,最終達到了全文詩情畫意與議論理趣的完美統(tǒng)一。
蘇軾《前赤壁賦》賞析【二】
北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蘇軾因“烏臺詩案”謫為黃州團練副使,其間,他縱情山水,兩賦赤壁。世人稱夏歷七月十六所作為《前赤壁賦》,十月十五所作為《后赤壁賦》,是為一時名篇,千古力作。
主客問答的辭賦結構
賦是介乎韻文與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自荀子《賦篇》創(chuàng)其名后,歷史上先后有鴻篇巨制的漢賦、駢偶講究的駢賦、格律嚴謹的律賦。至唐,科舉考試中仍要按聲律平仄寫賦。杜牧的《阿房宮賦》可稱濫觴,宋歐陽修《秋聲賦》已趨成熟。蘇軾才華橫溢,他擺脫了堆砌典故、拘守聲律的束縛,在句法自由、結構自由、韻律自由中,既保持賦的形體,又含詩味的濃郁,且與散文亦迥乎有別。因此,《前赤壁賦》行走自由、似詩如畫,可以說是散賦中杰出的代表作。
歷來游記以游賞山水為題材,大多用記游寫景抒情為常法。蘇軾游記赤壁,推陳出新。首先,他記敘之體是虛擬的主客對答的結構形式。主客對答是賦體中的傳統(tǒng)手法,主與客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在《前赤壁賦》中,客的觀點和感情是蘇軾的日常感受和苦惱,而主人蘇子所抒發(fā)的則是他超脫地俯察人與宇宙的領悟,而這一切則是通過嗚嗚洞簫、主客設問引起。其次,辭賦行文多用排比、對偶,即所謂韻文,此亦是賦的主要特點。但《前赤壁賦》每段首句或開頭幾句又多為散句。如首段“舉酒屬客”“少焉”為散句,第二段開頭“于是飲酒”是散句,第三段客曰散句更多,第四段則以散句為主?梢,全文散句成份多處。但是,既然是賦,則應該用駢句或近乎駢句為主!肚俺啾谫x》以四字六字為多,幾同于“四六文”。讀之于整飭中見參差,整齊中顯自由。這樣既顯示了傳統(tǒng)賦體那種特質和情韻,卻又做到保留而不拘泥,講究又不為束縛。最后,辭賦講究聲韻美。《前赤壁賦》多處押韻,卻換韻較快。每段一韻或幾韻不等,而且換韻處往往是文義的一個段落。如第一段的“天”“然”“仙”,第二段的“慕”“訴”“縷”“婦”,第四段的“鹿”“屬”、“粟”“窮”“終”“風”,以及末段的“主”“取”與“色”“竭”“適”等。總之,《前赤壁賦》以文為賦,藏韻于不覺;借客設問,嘆人生之如寄。用辭賦之語言形式,卻又棄尋常之套路,以至象“若夫”“爾乃”“是以”等等也拋而不用。這是大家的蘇軾兼取散文和辭賦的優(yōu)點、手法作賦,是蘇軾此賦出新處,亦是絕妙處。
詩化的景情融合
讀《前赤壁賦》,我們感到蘇軾寫的景美。你看,一葉扁舟浮在茫茫江面,月色水光與天宇合一。以至于江動還是船移,御風還是乘云,是實景還是虛象,說是又不是了。然而,文章寫得卻是常景,正如清代文學家方苞所說,“所見無絕殊者(沒有什么特別與眾不同的地方),而文境邈不可攀”。文章寫的是常景,是山水,是風月。但是,為什么又有如此感人的魅力呢?答曰:它的景是詩化的景情融合所致。
文章通篇以景貫串,“風”和“月”是主景,山川、江水輔之。首段“風”和“月”開卷。“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和“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幾句,極凝練簡潔點出風月,寫出江景。接著,文章反復再現(xiàn)“風”和“月”形象。如歌中的“擊空明兮沂流光”,客引曹操的“月明星稀”及“抱明月而長終”、“托遺響于悲風”
,蘇軾答對的“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都緊緊扣住了“風”和“月”。這種景物的連貫,不僅在結構上使全文渾然一體,而且還溝通了全篇的感情脈絡。你看,秋江的清風,澄凈的星空,月移船行。無邊的風月渺渺入懷,人好像在仙界飄。正當主客陶然其中正感到一個“樂”字時,扣舷而歌卻又引出了纏綿悲涼的洞簫聲,剎那間情緒轉向了莫名的惆悵。這是借景生情,景是情的外觀;情由景生,情是景的內涵。文章接著下來,由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句,再從客的口中,用曹操這個歷史人物來抒發(fā)感情。當然,這中間,蘇軾是借景物、地點的關合。最后,仍從眼前的明月、清風引出議論,即人們常見的山川、風月的變與不變、有窮無窮來感嘆人生?梢姡“風”“月”這慣常的景色,起始寫來又極似閑筆,在《前赤壁賦》中卻因為“空明”“流光”之景,生出“樂甚”“愀然”之情,而讀者則是在不知不覺中為這常景打動,為這感情的抑揚起伏所吸引。因為,這景這情,有歷史人物的業(yè)績,有古戰(zhàn)場的空寂,有作者的曠達和惆悵。文章正是這樣由于景物的反復穿插,悲喜之情的不斷消長,作者情感的痛快吐納,使景情融合達到完美統(tǒng)一,使常景產生如此感人的魅力。
達觀的人生境界
歷來稱《前赤壁賦》有《莊》《騷》文法,所謂瀟灑神奇,出塵絕俗,此論固然不錯。但是,文章留名千古,歲月遺芳,不僅僅是蘇軾的文筆,還有他文章中深含的思想和哲理!肚俺啾谫x》體現(xiàn)了作者什么思想和哲理呢?
有人認為,“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感嘆人生短暫,是文章的主要思想。甚至有人還會說,蘇軾不過是在此文中主張“及時行樂”而已。我們認為此論有誤。蘇軾詩文浩繁,但是,象《前赤壁賦》這樣充滿思想、深含理趣的作品,應該說亦不算多。《前赤壁賦》以“風”“月”為主景,則文章思想和哲理亦包含在“風”“月”之中。我們知道,宋神宗元豐五年,也就是蘇軾謫居黃州的第三年初秋,他與朋友駕舟黃岡赤壁下的長江中賞月游玩。蘇軾當時政治上失意、仕途上受挫、生活上落魄,使他陷入苦悶與迷惘,這對一個封建社會的文人士大夫來說,是很自然的。但是,月夜美景和大江泛舟給他帶來了舒暢心情,酒酣耳熟后凄愴的洞簫聲扣舷而歌,使他從水的流逝、月的盈虛中領悟到物的變與不變。“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虛盈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水在流逝,月有盈虛,是變;但是前浪雖去,后浪再來,流水仍在,月也始終沒有盈虧,這又是不變,也沒有變。而隨著水與月的長存無窮,每個曾經伴著長江與明月的生命也一樣都會長存,都屬無窮。這就是所謂的“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讀文至此,我們難道不覺得文章的意蘊是積極的,揭示的人生境界是達觀的么?
雖然,文章中也有“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等語,但這對一個壯志未酬、歲月蹉跎的已近垂老之人來說,是共有的悲哀,也是世俗的悲哀。從這一點再去看“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就可以理解了。那可不是“及時行樂”啊,雖絕無驚世豪情,卻乃尋常生活。諧寫景、抒情、議論于一體,熔社會、人生、自然于一爐,俯察人與宇宙,充滿人事滄桑與吾生有涯的感嘆,凡此種種,皆為《前赤壁賦》使人們歷久彌新愛讀之原因,文章千古不絕之魅力。
賞析: 先論一下蘇軾。蘇大胡子縱情豪邁、風流文章,這個大家都熟知了。我的印象中,除了下棋,他在琴、書、畫、詩、酒、茶上都有很深的造詣,而且精通《易》。所以他的文章,奇巧方面,略有欠缺,眼界之高,著實令人嘆為觀止。
現(xiàn)在來說說這篇《前赤壁賦》。文章的結構沒什么新意,很傳統(tǒng)的“揚——抑——揚”的格式,由景而入情,逐級升華,最后達到哲理的高度,這也是唐宋時期常用的行文方式。
文章高明的地方還是在于境界。“清風徐來,水波不興”,這是極為清幽的環(huán)境了,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蕩舟于赤壁之下,看見“白露橫江,水光接天”,換了是你,會有什么樣的感慨?“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好個蘇子!飄飄然乘風而起,頓時把什么曹操啦、周郎啦,統(tǒng)統(tǒng)地不放在眼里了。數百年前的那場廝殺,于蘇子眼中、于這江明月、于這崖清風,實在并沒有改變改變什么,仙去了吧,就在這樣的秋夜。
且慢,還有美酒不曾痛飲,還有美人不曾承恩,還有知己不曾暢談,那么緩一緩吧。“今朝有酒今朝醉”,乘著酒興,唱一曲古風盎然:“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功名算什么?利祿算什么?世上有佳人,當在絕北方。蒹葭又黃了么?白露又降了么?駕著扁舟去尋求吧,縱然知道城將傾、國將除,城與國,又那里比得上美人一笑呢?
朋友的意境,那就要差得多了。“此非曹孟德之詩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一代英豪也湮沒在這明月清風里了,何況你我二人?千百之后,又有誰會想得到,這樣一個夜晚,這樣一只小船,你我兩個在這里做“漁樵問答”?天地靡遠,人生其間仿佛滄海一粟;歲月靡久,百年也不過蜉蝣一度,而今的我們,面對的卻是同古人一樣的悲哀啊。
“不是那樣的。”蘇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讓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天地與你我,千年與一瞬,相同而又不同,不過是藏在‘有無’之間的一個變數。況且萬物各有其主,也許我們本來就不是功名利祿的正主,所以有也沒什么好珍惜的,沒有也沒什么好企羨的。而暢快的心境,那是完全取決于你我自身的,既然是這樣,我們還是快活起來吧!”
就象先頭說的,蘇軾精通《易》,而在這篇文章中,與奔放的文字相輝映的,正是蘊涵其中的義理。前面的寫境是畫龍,體現(xiàn)的是不凡的風骨;后面的論理是點睛,凸示出超群的智慧,風骨與智慧結合,蘇子就這樣進入到神仙一般的境界。
【蘇軾《前赤壁賦》賞析】相關文章:
蘇軾的《前赤壁賦》賞析06-08
蘇軾前赤壁賦賞析03-22
蘇軾 《前赤壁賦》 賞析03-22
蘇軾前赤壁賦賞析11-16
蘇軾前赤壁賦的賞析03-22
蘇軾《前赤壁賦》原文、翻譯及賞析12-01
蘇軾的《前赤壁賦》03-25
蘇軾:前赤壁賦04-17
蘇軾赤壁賦賞析08-11
蘇軾 《赤壁賦》 賞析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