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原文注釋及賞析
引導語:岑參的《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這首詩是寫登佛塔回望景物,望而生發(fā),忽悟佛理,決意辭官學佛,以求濟世,暗寓對國是無可奈何的情懷。
《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
作者:岑參
塔勢如涌出,孤高聳天宮。
登臨出世界,蹬道盤虛空。
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
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
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
連山若波濤,奔湊如朝東。
青槐夾馳道,宮館何玲瓏。
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
五陵北原上,萬古青濛濛。
凈理了可悟,勝因夙所宗。
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
【注解】:
①薛據:荊南人,《唐詩紀事》作河中寶鼎人。開元進士,終水部郎中。晚年終老終南山下別業(yè)。慈恩寺,在今陜西西安市。本唐高宗為太子時紀念其母文德皇后而建,故曰慈恩。浮圖:原是梵文佛陀的音譯,這里指佛塔。慈恩寺塔,即大雁塔,高宗永徽三年(652)僧玄奘建,今為西安名勝。五陵:指漢代五個帝王的陵墓,即高祖長陵、惠帝安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及昭帝平陵。
②出世界:高出于人世的境界。
、鄣诺溃核'石級。
、芡回荷裰荩和回,高聳貌。神州,猶中國。
、輱槑V如鬼工:崢嶸,也是高聳貌。鬼工,意謂非人力所能建成。
、匏慕堑K白日:意謂塔高到擋住了太陽。四角,塔的四周。
⑦七層摩蒼穹:塔本六級,后漸毀損,武則天時重建,增為七層。摩蒼穹,可與青天相摩擦。
、嘞赂Q指高鳥:對飛鳥本應仰看,這里卻是下窺,其塔之高可知。
、嵛辶辏罕局笣h代五個皇帝陵墓,即高祖長陵,惠帝安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皆在長安北面。這里指長安附近地帶。
、鉂鳚鳎荷n潤貌。
、蟽衾砹丝晌颍簝衾,指佛理。凈土之凈。了,了然,明白。
、袆僖颍荷凭。
、謷旃冢恨o官。
⒁覺道資無窮:覺道,佛道。梵文“佛”的原意本為“覺者”。資,應用。
【評析】:
公元752年(唐天寶十一年)秋,岑參自安西回京述職,相邀高適、薛據、杜甫、儲光羲等同僚詩友,出城郊游,來到慈恩寺,見寶塔巍峨俊逸,拾級而上,觸景生情,遂吟詩唱和以助興。慈恩寺是唐高宗作太子時為他母親而建,故稱“慈恩”,建于貞觀二十一年(647)。塔是玄奘在永徽三年(652)建的,稱大雁塔,共有六層。大足元年(701)改建,增高為七層,在今西安市東南。
開篇第一聯“塔勢如涌出,孤高聳天宮”用“涌”和“聳”兩個字化靜為動,一下把我們的視線從地下拉到了天空,讓我們嘆服于塔的高危和詩人的奇想。接下兩聯繼續(xù)寫登塔,渲染塔的險峻。
詩的第二層從“四角礙白日”到“萬古青蒙蒙”,寫到塔的上下東南西北。上下東南西北稱六合,也就是佛教所說宇宙的“宇”。同時這幾句又蘊涵了時間宙:有現在的“連山若波濤”,將來的“秋色從西來”,到過去的“萬古青蒙蒙”。登臨出世界——這個塔仿佛成了宇宙的原點,在時間的空間上鳥瞰宇宙。
最后四句總結中心思想,又是明白了佛理,要辭官歸隱。
【岑參《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原文注釋及賞析】相關文章:
《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岑參11-27
岑參:《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10-29
岑參《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詩詞賞析09-04
岑參《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賞析05-08
岑參《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翻譯及賞析12-29
岑參 《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11-29
《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 岑參11-28
《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岑參11-27
岑參《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