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邊城》節(jié)選教材設計
《邊城》是沈從文的名著,沈從文主要貢獻在于創(chuàng)造了一種描寫特殊民情的鄉(xiāng)土文學,并受廢名影響,取其抒情筆調,發(fā)展了新文學中抒情小說的文學形式。大部分小說是以湘西生活秋背景,對故鄉(xiāng)人民有不可言狀的同情與溫愛。下文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摹哆叧恰饭?jié)選的教材設計。
邊城(節(jié)選)教學設計.
一、 教學目標:
1、 通過故事情節(jié),鑒賞淳樸的人情和人物內心的孤寂之情;
2、結合作家談創(chuàng)作的文章和文章的題目,分析和理解文章的文化內涵,深入了解文章的主題;
3、鑒賞散文化的語言、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描寫及其表達效果。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通過誦讀,了解小說的情節(jié),概括選文三個部分的內容;鑒賞淳樸的人情和人物內心的孤寂之情;鑒賞散文化的語言和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描寫及其表達效果。
難點:分析探討文章的文化內涵,深入理解小說的主題。
三、教學方法:
1、讀書指導法;
2、討論法;
3、講解法;
4、誦讀法。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了解小說的情節(jié),鑒賞人物淳樸的人情和孤寂的內心世界;感受散文化的語言及其表達效果;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了解小說的情節(jié);借助情節(jié)和環(huán)境,鑒賞人物形象;
難點:結合情節(jié)和景物描寫,分析人物的內心世界
(三)教學步驟及內容要點:
1、導入新課:
小說是一種敘事文學,但也可以有散文一樣的美的語言和意境。今天我們來學習沈從文以湘西生活為題材的一篇小說《邊城》。
2、 明確目標:
我們知道,學習小說首先要了解它的情節(jié),其次要根據情節(jié)和環(huán)境,鑒賞小說的人物形象。這節(jié)課,我們的主要人物是:了解小說的情節(jié),鑒賞小說的人物形象。
3、學生迅速瀏覽課文,結合課后注釋,復述小說情節(jié),并筆頭概括文章三個部分的內容。
學生對小說情節(jié)的復述可能不夠全面,教師可根據全文加以補充,尤其是王團總用碾坊作陪嫁,要把兒子嫁給儺送,儺送卻不為所動;爺爺后來憂郁而死等情節(jié)。
課文三個部分的內容概括:
翠翠情竇初開,爺爺為翠翠講父母的故事;
翠翠夢中聽歌,爺爺為翠翠打聽婚事;
爺爺和翠翠談儺送的心意,翠翠和爺爺在月光下、高崖邊談未來。
4、鑒賞人物形象:
提問:沈從文在創(chuàng)作談中說,他寫這篇小說,是要通過幾個凡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牽連在一處時,各人應得的一份哀樂,為人類“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那么本文寫了幾重人物之間的愛?這些愛各表現在什么地方?
明確:祖孫之愛;手足之愛;戀人之愛。
祖父關心翠翠的生活、婚姻;翠翠對爺爺的依戀,為爺爺燒飯。天寶退出對翠翠的追求,儺送因為天寶的死亡而遠走他方。翠翠和儺送之間,天寶對翠翠純潔、真誠的愛情。
討論:請結合課文的情節(jié)和環(huán)境,尤其是某些關鍵性的句子,談談翠翠這以人物形象。
學生討論,教師點撥,對學生的說法不要輕易否定,只要能自圓其說就行。
參考:
情竇初開,“在成熟的生命中,覺得好像缺了什么。……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渴望新的生活,“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于是胡思亂想:”下桃源縣,過洞庭湖。深深的依戀爺爺,擔心爺爺會離她而去。當她設想到爺爺要搭下水船去殺了她的時候,就嚇怕起來,“一面銳聲喊著祖父,一面從坎上跑向溪邊渡口去”喊爺爺,看見爺爺依然后,小“小心子還跳躍不已。”朦朧中渴望著愛情。聽父母的故事,神往傾心。間或吸氣,釋放心中被壓抑的“分量沉重的東西”。對儺送一見傾心,但又含蓄而不善表白。在夢中聽到儺送唱的歌,夢見自己摘到了平常摘不到的虎耳草。當爺爺提及到儺送向她攀交情的時候,先是“吃了一驚”,然后借故走開。天真而幼稚。爺爺在溪中渡船,她一個人坐在懸崖上,覺得很悲傷,看見螢火蟲閃著藍光,便又想“看你飛得多遠”便把眼睛隨著那螢火蟲的明光追去。可以說,翠翠是淳樸的邊城一個天真、善良、溫柔、清純的女孩形象。她過著自由的生活,關心爺爺,也被爺爺寵愛關心;但她已經到了情竇初開的年齡,祖父并不能真正理解她,她的內心是清純的,同時又是孤寂的。
提問:天寶、儺送、爺爺又分別是怎樣的形象?
明確:天寶是一個敢作敢為的人,同時又是一個胸懷寬廣的人。她愛上了翠翠,便請人去提親;知道弟弟也愛翠翠之后,便相約去決斗;忍痛割愛、成全弟弟之后,便外出闖灘。這都說明他敢作敢為,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而決斗時讓弟弟先唱歌,最終放棄了追求翠翠,都說明他是一個胸懷寬廣的人。
儺送是一個心底善良,敢于追求,蔑視權財、責任感強的人。他和翠翠一見鐘情,不走車路,執(zhí)著的為翠翠唱歌求愛。對王團總陪嫁的碾坊,他毫不動心,敢于追求自己的最愛。當知道哥哥闖灘而死的時候,他心懷愧疚,舍棄一切,遠走他鄉(xiāng)。
爺爺是一位勤勞、善良、堅強的老人。他經受了女兒女婿雙雙徇情的悲慘人生,但依然懷著強烈的責任心在溪上擺渡。他對孫女關心備至,關心她的生活,也關心她的婚姻。為了把翠翠托付給人,解除她死后的遺憾,她親自上街打探消息,并啟發(fā)翠翠去戀愛去響應儺送的愛慕。晚上,他常常帶翠翠來到懸崖邊、月關下給翠翠講故事,跟翠翠說話,從來都和善安詳。
討論:有人說“《邊城》里的人物都流露著孤寂的色彩”,你覺得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學生討論,教師點撥。
參考:確實如此。
翠翠從小失去了父母,盡管爺爺對她關愛備至,但并不能真正理解這個青春少女的內心世界。“她看天上的紅云,聽著渡口飄來鄉(xiāng)生意人的雜亂聲音,心中有些薄薄的凄涼。”因為沒有人能夠理解這位思春少女的情懷,所以她感到“這日子成為痛苦的東西了”。她為這無可奈何而痛苦。而爺爺只能說“不許哭,做一個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能哭。要硬扎一點,結實一點,才配活在這塊土地上。”天寶和儺送為她而決斗,她卻毫不知情,只能在夢中暫時得到愛情的實現。天寶闖灘而死,儺送遠走他方,爺爺為她的婚事而憂慮,她卻并不能了解這一切的前因后果,只能苦苦等待心上人的歸來,而她要等的人,“也許永遠回不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外公因為女兒女婿的悲劇,在他心里留下了永遠不可磨滅的傷痕。她希望把翠翠交托付給一個實在的人,但天寶和儺送分別遠遠離開,他對于翠翠的婚事無能為力。感到翠翠渴望著愛情,他“又憂愁又快樂”,“溫和悲憫地笑”,這都說明了他內心的矛盾,既愛孫女,希望她有一個好的歸宿,又擔心翠翠離開他,擔心翠翠在愛情上走了父母的老路。對這一切,他也無能為力,只能帶著孤單和遺憾撒手而去。
天寶和儺送也都是有追求,有責任心的青年,但他倆的結局也是悲劇性的。一個心懷遺憾闖灘而死,一個遠走他方,毫無音訊。
5、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小說的情節(jié),分析了人物形象。這些人物的總體特點是淳樸、善良,體現了人性中最美的一面。但他們的內心世界似乎都又是孤獨的,寂寞的。課后請大家思考:造成人物孤寂的內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四)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鑒賞散文化的語言、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描寫及其表達效果;結合作家談創(chuàng)作的文章和文章的題目,分析和理解文章的文化內涵,深入了解文章的主題。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鑒賞散文化的語言、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描寫及其表達效果
難點:合作家談創(chuàng)作的文章和文章的題目,分析和理解文章的文化內涵,深入了解文章的主題。
(三)教學步驟及內容要點:
1、學習環(huán)境描寫對表現人物內心世界的作用。
大家知道,環(huán)境是小說人物活動的場所,環(huán)境對表現人物、表達主題具有重要作用。下面請大家朗誦幾段自己認為寫的好的環(huán)境描寫的語段,說說它們對于表現人物內心世界有什么作用?
參考:第一處,首段“天已快夜了……心中有些薄薄的凄涼。”第二處,第一部分“翠翠坐在溪邊……就忽然哭起來了。”第三處,第三部分“她在月光下坐了一陣……翠翠的心被吹軟了。”第四處,第一部分“月光如銀子……便仍然閉著那小小眼安睡了。”
第一處,世間萬物都生機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卻“太平凡”了。在成熟的生命中,好像缺了什么,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她內心騷動不安的愛情,不能象雀子、草木那樣熱烈勃發(fā),所以,有點“薄薄的凄涼”。景物描寫襯托了人物的內心。
第二處,翠翠滿腔心事,卻無人能理解?粗先擞崎e安逸的神態(tài),更使翠翠感到孤獨寂寞,因此哭了起來。景物描寫恰當的表現了人物的內心世界。
第三處,“對溪除了草蟲的輕音復奏以外,別無所有。”說明翠翠等待的人沒有來,翠翠對愛情的期待,已經變成了悲劇。不善表達的翠翠,拿出蘆管去吹,而爺爺那抒情的曲調,使翠翠的心變的安靜起來。景物描寫含蓄的寫出了人物內心世界復雜的變化。
第四處,溫柔的月光,天籟般的蟲鳴,這一切是那么自然,那么安詳,那么淳樸,翠翠和爺爺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說故事,自然的美和人性的美合成一副優(yōu)美的生命形式,這正是作者所說的“優(yōu)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全文類似這樣的景物描寫很多,它與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必然有著密切的關系。
講解:景物描寫不僅為人物的活動提供了場所,不僅形象的表現了人物的內心,而且襯托了人物的美。環(huán)境美、人性美,這是相得益彰,相互表現的。
2、 探究文章的文化內涵和主題。
討論:作者在創(chuàng)作談中說,他要表現“優(yōu)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你認為這篇小說所表現的這種人生形式究竟是什么樣子?
參考:《邊城》描寫的確實是一種人生形式,所有的小說也只能描寫一種人生形式。《邊城》所表現的人生形式確實是自然的,這里的人生善良、勤勞,質樸、真實、自然,毫不嬌柔做作,毫不急功近利,體現了人性中最美的一面。這種人生形式是優(yōu)美的,他們含蓄而毫不伸張,溫情而毫不暴烈,他們的人生是優(yōu)雅的,安詳的。這種人生形式是健康而不悖乎人性的,他們有愛、敢愛,愛的深沉,愛的徹底。
討論:作者以“邊城”為題有什么用意?
“邊”有邊緣的意思,和“中心”相對。邊城的人生形式,和處于中心的人生形式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以“邊城”為題,意在說明這種人生形式的流逝,而與之相對的庸俗、腐化、淺薄、金錢至上的人生形式正在膨脹,正在風靡。
講解:本文寫于1934年,從湘西農村走出來的沈從文,看到了都市文明掩蓋下的傳統(tǒng)美德的衰落,看到了現代文明物欲橫流、金錢至上,看到了質樸真誠的淡退、腐化淺薄的流行,于是寫下這篇文章,表達內心的痛心和推崇傳統(tǒng)美德的心意。
傳統(tǒng)文明是一種封閉的農業(yè)文明。農業(yè)文明種有很多美德,需要我們去繼承,但農業(yè)文明也必然有它的缺陷。那些含蓄、優(yōu)美、勤勞、淳樸的可愛的人們,由于不善表達,不善爭取,因此也不免打傷孤寂的色彩。
固守傳統(tǒng)還是擁抱現代,怎樣把傳統(tǒng)美德和現代意識更好的結合起來,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也是一個長期困擾人類生存的問題。比如過年吧,我們既希望它象幾十年以前那樣神圣、熱鬧,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提高,現代意識的發(fā)展,無論如何,我們再也找不到象《祝!防锩鑼懙哪欠N過年的味道了。
【《邊城》節(jié)選教材設計】相關文章:
邊城節(jié)選教學設計11-08
語文《邊城節(jié)選》教學方案設計06-29
高中語文邊城(節(jié)選)教學設計08-20
《邊城節(jié)選》說課稿08-16
《邊城》節(jié)選賞析06-13
《邊城》節(jié)選的解讀07-16
邊城節(jié)選 教案09-04
《邊城》節(jié)選教案11-10
邊城節(jié)選教案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