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白居易《有木詩八首選一首》賞析
在生活、工作和學(xué)習(xí)中,大家都接觸過古詩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那么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白居易《有木詩八首選一首》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白居易-有木詩八首選一首
其七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標(biāo);偶依一株樹,遂抽百尺條。
托根附樹身,開花寄樹梢;自謂得其勢,無因有動搖。
一旦樹摧倒,獨(dú)立暫飄飖;疾風(fēng)從東起,吹折不終朝。
朝為拂云花,暮為委地樵;寄言立身者,勿學(xué)柔弱苗。
譯文:
有一種植物名叫凌霄,生來本沒有獨(dú)立的風(fēng)標(biāo)。
偶然攀上高大的樹木,這才抽出百尺的長條。
根子附在大樹的身上,花朵寄在大樹的梢頭。
自以為得到優(yōu)越的地位,再沒有發(fā)生危險(xiǎn)的因由。
有朝一日大樹倒了,暫時東搖西擺地掙扎。
一陣大風(fēng)從東方刮來,不到半天便把它吹垮。
早上是高拂云霄的花兒,晚上是堆在地上的柴草。
告訴打算自立的人們,不要學(xué)習(xí)柔弱的花苗!
鑒賞:
《有木詩》是一組寓言詩,借樹木喻人事,一共八首。詩人在序中說:“余讀《漢書》列傳,又見附麗權(quán)勢,隨之覆亡者。其初皆有動人之材,足以惑眾媚主,莫不合于始而敗于終也。因引風(fēng)人騷人之興,賦《有木》八章,不獨(dú)諷前人,欲儆后代爾!”這段話是寫詩人在閱讀史書時,看到很多佞臣,或無所可否,曲意奉迎;或蠱惑上下,離間君臣;或依附權(quán)勢,飛揚(yáng)跋扈;或表里不一,色仁行違。開始無不具有出眾之材,足以迷惑眾人,諂媚主上,以致囂張一時,最終卻免不了身敗名裂。詩人有感于此,因而作《有木》詩八篇,不僅諷刺前人,更是警誡后代,以免重蹈覆轍。這里選錄的一首專意諷刺“附麗權(quán)勢,隨之覆亡者”,假借凌霄花來比喻那些通過各種卑劣手段竄踞高位而免不了以失敗告終的人。詩的首句點(diǎn)明所詠是凌霄,此花不能說不美麗,且高高在上,挺拔突出,但并非傲視群芳,昂然獨(dú)立。而是“偶依一株樹,遂抽百尺條”,詩人用一“偶”字來修飾“依”,說明凌霄花不擇良莠,只要有靠山,就會趨炎附勢,順藤而上,抽繹出長長的枝蔓來。這四句刻畫凌霄花攀附它枝的本性。下四句對這種本性進(jìn)一步表現(xiàn),說它的根部附托在樹干上,花開在樹梢上,緊緊依附,一旦得勢,便得意揚(yáng)揚(yáng),自我陶醉,以為今生今世再沒有什么力量能使它動搖了。第三小段則寫一旦樹被摧倒,凌霄的生命連一早上難以維持,即使能自立,也是暫時的,搖擺不定的。這就是依附于他物的必然下場。最后四句是總結(jié),感嘆曾幾何時還高攀入云的凌霄花,轉(zhuǎn)眼之間,竟成了棄之于地的柴草。詩人諄諄告誡人們,千萬要以此為戒,切勿做柔弱不堪、依附于人的小苗。
這首詩的主題很鮮明,但詩人是通過形象的刻畫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巧妙地隱含在形象之中。雖然最后一句“寄言立身者,勿學(xué)柔弱苗”直接勸誡人們應(yīng)自立、自強(qiáng),不可攀附高枝,免得隨其覆亡,但全詩的大部分筆墨用于描繪凌霄花的各種形態(tài)。對凌霄花的刻畫句句吻合這種花本身從生長到衰落的特點(diǎn),同時又恰到好處地用以象征那些依附權(quán)勢、攀附高位,一得小利,便洋洋自得,而最終又自取滅亡的小人,從而曲折地反映出詩人的褒貶傾向。比喻貼切,不露斧鑿痕跡,讀來形象躍然,富有教育意義。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鄭,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后遷下邽(今陜西渭南東北)。貞元進(jìn)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806~820年)任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后因上表請求嚴(yán)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quán)貴,貶為江州司馬。長慶初年(821年)任杭州刺史,寶歷初年任蘇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xué)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yùn)動的倡導(dǎo)者。其詩語言通俗,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和元稹并稱“元白”,和劉禹錫并稱“劉白”。有《白氏長慶集》傳世。
白居易生平
白居易(772--846),漢族,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和并稱元白,和并稱劉白,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負(fù)有盛名且影響深遠(yuǎn)的著名唐代大人和文學(xué)家,與、齊名,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他的詩在中國、日本和朝鮮等國有廣泛影響。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其曾祖父遷居下邽(音guī)(今陜西渭南北),其祖父白湟又遷居河南新鄭。唐代宗大歷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新鄭城西的東郭宅村(今東郭寺)降生了。白居易晚年長期居住在洛陽香山,號稱香山居士。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死于洛陽,葬于洛陽香山,享年75歲。他去世后,唐宣宗寫詩悼念他說:綴玉連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謚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在文學(xué)上積極倡導(dǎo)新運(yùn)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對后世頗有影響。是我國文學(xué)史上相當(dāng)重要的詩人。 元和時曾任翰林學(xué)士、左贊善大夫,因得罪權(quán)貴,貶為江州司馬,晚年好佛,因而人稱詩佛,又自號樂居士。他一生作詩很多,以諷喻詩為最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zāi)芙狻⑹略娭小杜眯小、《長恨歌》等極為有名。
白居易的詩在當(dāng)時流傳廣泛,上自宮廷,下至民間,處處皆是,其聲名還遠(yuǎn)播新疆和朝鮮、日本。白詩對后世文學(xué)影響巨大,晚唐、宋代偁及清代、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詩的啟示。白居易的詩歌在日本的影響最大,他是日本最喜歡的唐代詩人,在日本的古典小說中常?梢砸姷揭盟脑娢,可以說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國唐代詩歌的風(fēng)云人物。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長恨歌》《琵琶行》《賦得古原草送別》《錢塘湖春行》《暮江吟》《憶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憶元九》《直中書省》《長相思》《題岳陽樓》《觀刈麥》《宮詞》 《問劉十九》《買花》 《自河南經(jīng)亂關(guān)內(nèi)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
白居易早年熱心濟(jì)世,強(qiáng)調(diào)詩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樂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確實(shí)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盡規(guī),與杜甫的三吏、三別同為著名的詩史。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則代表他藝術(shù)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場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長別,世事從今口不開,但仍寫了許多好詩,為百姓做過許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著紀(jì)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寫過一些小詞。贈劉禹錫詩云: 古歌舊曲君休聽, 聽取新詞《楊柳枝》,可見他曾自度一些新詞。其中《花非花》一首,頗具朦朧之美。
【白居易《有木詩八首選一首》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有木詩八首選一首》全詩鑒賞01-04
《有木詩八首選一首》唐詩原文及鑒賞01-04
白居易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12-13
白居易詩《秦吉了》賞析06-08
白居易的詩有哪些03-27
白居易的詩有哪些12-11
白居易《寓意詩五首》賞析04-20
白居易《詠竹》全詩賞析06-22
池上白居易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