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結(jié)構(gòu)
地球是一個近似橢圓的球形體,半徑約為6370千米。它分為三個圈層:地殼、地幔、地核。
地殼
地殼是固體地球的最外一圈,主要是由富含硅和鋁的硅酸鹽巖石所組成的'硬殼。地殼厚度變化較大:大洋地殼較薄,平均厚6千米,最薄處不到5千米;大陸地殼較厚,平均厚35千米,最厚處可達70千米(我國青藏高原)。整個地殼平均厚33千米。地殼具有雙層結(jié)構(gòu):上層叫硅鋁層,主要化學(xué)成分為硅、鋁,密度為2.7~2.8克/厘米3;下層叫硅鎂層,主要化學(xué)成分為硅、鎂、鐵和鋁,密度為2.9~3.0克/厘米3。大陸地殼硅鋁、硅鎂層都有,而大洋地殼缺失硅鋁層,只有硅鎂層。
地幔
地幔厚2900千米。以1000千米深度為界,地?煞譃樯稀⑾碌蒯。上地幔主要由含鐵、鎂多的硅酸鹽物質(zhì)組成,平均密度為3.5克/厘米3。由于隨深度增加溫度升高,大約在離地表100~150千米范圍內(nèi)溫度高,近于巖石的熔點,地幔物質(zhì)處于塑性流動狀態(tài),稱為“軟流圈”。地震波通過軟流圈時,波速隨深度增加而降低,故該圈又稱“低速帶”。它是巖漿活動的發(fā)源地。下地幔成分比較均一,與上地幔相似,但隨深度增加,鐵的含量增加,平均密度為5.1克/厘米3。
地核
地核厚3473千米。據(jù)推測地核物質(zhì)由鐵、鎳組成,溫度和壓力非常高,密度大,可達9.98~13克/厘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