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中文字幕在线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男攻调教双性男总裁,热热涩热热狠狠色香蕉综合,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漢字的起源

時間:2024-03-12 21:47:38 好文 我要投稿

漢字的起源[精]

漢字的起源1

  文字的使用,是人類文明一大進步。漢字以象形文字為特征而在人類語林中獨樹一幟,它在文字、語言上的優(yōu)點,也正在為使用表音文字的人們所認識和接受。漢字起源于何時,又是誰創(chuàng)造的,至今并沒有一致的說法。

  《荀子》、《呂氏春秋》、《韓非子》等古文獻,都說漢字是在黃帝時代由倉頜、沮誦兩人創(chuàng)造的。許慎《說文解宇》試圖作出比較圓通的.解釋,認為伏羲作八卦“以垂憲象”,啟發(fā)人們根據(jù)不同事物去作不同的符號。神農(nóng)氏時代“結繩而治”,但庶事繁多,終于不能滿足。在黃帝時代就出現(xiàn)了倉頜,“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并說倉頜初造書契時,“依類象形”謂之文,后來形聲相益謂之字。經(jīng)過長期演進發(fā)展,總結成構成漢字的六種方法,稱為“六書”,即“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zhuǎn)注、假惜”!对穭t說,倉頜仰觀星象圓曲之勢,俯察龜紋、鳥羽、山川,甚至手掌紋路等,都是他據(jù)以創(chuàng)作文字的基礎。在近代文字學建立以前,《說文解字》有關漢字起源的學說,無疑是最權威的。

  然而,《尚書孔傳》和《拾遺記》則說伏羲造書契以代結繩,文籍也在他那個時代興起,這顯然要比黃帝時代早得多了。而后來《經(jīng)學六變記》提出另一種看法,認為漢字實際上是孔子親手制定的。幸好此書流傳不廣,而且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迅速粉碎了這種神化孔子的說法。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也動搖了《說文解字》有關文字起源的傳說,對傳說的“六書”理論也提出了各種質(zhì)疑,河南學者董來運先生對這個問題的闡釋是非常精辟的。

  隨著仰韶文化陶器記事符號的發(fā)現(xiàn),我認為那些應該是具有漢字性質(zhì)的符號。根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二里頭文化中出士了一大批帶有記事符號的陶器,有些確實非常接近于文字,特別是大漢口文化陶符圖形被釋讀為斤、戌、炅、炅山或斧、錛、旦等,所以我認為中國文字起源于陶器刻符這種說法是有依據(jù)的,也比較可靠。然而,平心而論,現(xiàn)有陶符接近漢字的還不多,而且能釋讀的更少,漢字起源于陶刻符號的結論并不非常具有說服力,不過陶刻符號的發(fā)現(xiàn)和釋讀,應該說對于漢字起源有巨大貢獻,畢竟這些是非?煽康恼鎽{實據(jù),而須對為學著作中提出的漢字演變應該說都由作者主管想象的成分,且據(jù)漢字產(chǎn)生的年代久遠,說服力畢竟有限。

漢字的起源2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于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關于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xiàn)代學者認為,成系統(tǒng)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chuàng)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后發(fā)布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出現(xiàn)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可以說,它們共同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jù)。

  通過系統(tǒng)考察、對比遍布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學文化的100多個遺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xiàn)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作為專業(yè)工作者,他試圖通過科學的途徑比如綜合運用考古學、古文字構形學、比較文字學、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進一步對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從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漢字發(fā)生、發(fā)展的一些頭緒。

  然而情況并不那么簡單,除了已有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該遺址近年先后發(fā)現(xiàn)10余例商代早期朱書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號則零星分散,彼此缺環(huán)較多,大多數(shù)符號且與商代文字構形不合。還有一些符號地域色彩較重、背景復雜。

漢字的起源3

  爸爸所給我講的是漢字的起源,漢字非常有趣,有形聲字,象形字,還有會意字。像漢字“休”,感覺是一個人在靠著一棵樹休息,“本”像一棵樹,“一”指那個點,就是人指出來的,所以,人造出來的字是很有道理的。爸爸說:“有些知識爸爸不太清楚,你還是上網(wǎng)查一查吧!”我就上網(wǎng)看了看,就查出了下面這段文字: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于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漢字的來歷演變起源發(fā)展歷史

  關于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xiàn)代學者認為,成系統(tǒng)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chuàng)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漢字的來歷演變起源發(fā)展歷史,從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后發(fā)布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

  上面的那段話我還不能完全看懂,爸爸說等我長大了,學習的知識多了就明白了。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我也要向這些人學習,我一定也會寫出這樣的研究漢字的起源文章的。

漢字的起源4

  第一節(jié)漢字的起源

  教學目標

  (1)了解漢字的起源

  (2)了解漢字的造字方法和字體演變

  教學重點

  理解漢字的起源、造字方法和字體演變

  教學難點

  對漢字的起源、造字方法和字體演變的理解并能正確地解決在生活實踐中遇到的問題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悠悠中華五千年,中國有著太多太多讓外國人仰慕的東西,包括四大發(fā)明,文字等等,而漢字則是見證中國悠久歷史的重要載體,今天句讓我們一起走進漢字,走進中國,《語言文字應用》第三課教案。

  二、推進新課

  北京奧運會將要舉行,圣火傳遞儀式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那么我們首先來看看奧運會的會徽。

  1、漢字的起源

  (1)結繩記事說(2)八卦說(3)書畫說(4)倉頡造字說

  課堂活動:文字游戲

  2、漢字的造字方法

  (1)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文字描摹實物的形狀)

  (2)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文字由指示性的符號構成)

  (3)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匯合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構成一個新字)

  (4)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5)轉(zhuǎn)注轉(zhuǎn)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授?肌⒗鲜且。

  (6)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

  課堂活動

  3、漢字的演變

  (1)甲骨文(2)金文(3)小篆(4)隸書(5)草書(6)楷書

  課堂活動:書法欣賞

  三、課堂小結

  四、課外延伸

  課后"小試身手"

  五、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規(guī)矩方圓--漢字的簡化和規(guī)范

  學習目標

  了解什么是異體字和異形詞。2.了解對漢字的使用進行規(guī)范時哪幾種字不能隨便寫。

  3.了解漢字簡化和規(guī)范的原因及方法。

  教材正文全解

  引子解釋

  孔乙己賣弄"茴"字有四種寫法,確實不錯。不同時期,同一漢字,寫法不同,就造就了"茴"字的四種寫法("茴"字四種寫法見"教師用書"P78)。古代的漢字屬于表意性文字,字形結構的表音表義傾向,使得漢字的筆畫、結構日益復雜起來,或者是因為一個字從單義變成了多義,因此,出于從字形上分化區(qū)別意義的需要,往往也在原有的漢字上增添成分。例如"云",本來就是表示云彩的象形字,后來表示說話的"云"(如人云亦云)也用這個字表示,為了區(qū)別字義,于是人們在原字基礎上增加偏旁"雨",構成形聲字"云"表示云彩的意義,原字"云"表示說話的意義,如"古人云"。有些字結構上疊床架屋,越來越復雜,越來越繁難。

  俗話說物極必反,漢字結構繁化到登峰造極的時候,其不便使用的弊端也充分暴露出來了,于是人們又在使用過程中開始簡寫漢字,省改筆畫,形成了一大批簡化字。實際上,漢字簡化是伴隨著漢字發(fā)展始終的,從復雜到簡單,這也是世界文字發(fā)展的共同規(guī)律,也是漢字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這種發(fā)展趨勢是不可阻擋的,是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從金文到大篆,從大篆到小篆,從小篆到隸書,再從隸書到草書、楷書,漢字每一階段的發(fā)展變化,都伴隨著筆畫結構的簡化。

  活動解說

  1.用字不規(guī)范現(xiàn)象何其多(課本"你認識這些字嗎?"補例"教師用書"P78)

  當你走在上學的路上,或節(jié)假日上街時,你也許會注意到這樣一個現(xiàn)象,許多商店的招牌用的是外國文字或繁體字,許多廣告、招貼之類的錯別字、生造字隨處可見。如賣家具的大字招牌"家俱店",網(wǎng)吧門口是"一網(wǎng)情深",服裝店門口是"衣衣惜別",飯店門口是"食全食美"。你有沒有想過,這種用字混亂的現(xiàn)象將對社會造成什么樣的`惡果?對你使用漢字會產(chǎn)生怎樣的不良影響?

  2."繁"帶來的麻煩

  亂用繁體字常常會帶來令人啼笑皆非的"麻煩"。究其原因,一種情況是沒有搞清楚繁體字的意義和簡化字的來源。有些簡化字其實并不是由繁體字形簡化而來的,而是很早就已經(jīng)有了,有自己的音和義,后來才又借來代替另一個繁體字。對這些簡化字,應當認真辨析原來的意義和代替繁體字后的意義;另一種情況是沒有搞清楚一個簡化字對應多個繁體字的情況,致使混亂。對此,應當根據(jù)意思判斷究竟簡化的是哪一個繁體字,不能張冠李戴。另外,使用簡體字和繁體字時一定要遵守社會規(guī)范。目前,在祖國大陸,只有簡化字才是法定的規(guī)范字,繁體字即使用的是本字,也是不規(guī)范的,更不能將繁體字和簡化字混雜使用。

  要點解析(課本P46"漢字該怎么簡化")

  1.漢字簡化的方法:

  《漢字簡化方案》規(guī)定漢字簡化的方法,-是"省",二是"并",三是"又并又省"。

  "省",即簡省字的筆畫;"并",即把某幾個字合并,保留其中一個筆畫少的字。"又并又省",即不但合并某些單字,而且造-個新字形來表示。

  2.三種字不能隨便寫(課本P46-47):

  (1)不寫繁體字;

  (2)不用異體字;

  (3)不寫不規(guī)范的簡體字。

  3.漢字簡化和規(guī)范的原因:

  (1)簡化字減少了字符的筆畫,容易書寫,節(jié)約了書寫的時間,有利于人民群眾掌握文化,也符合漢字發(fā)展的總趨勢。

  (2)使用簡化字符合國家的法律規(guī)定。

  (3)繁體字難學、難認、難寫、難用,也難以適應現(xiàn)代社會對漢字機械化、信息化處理的需要。

  (4)使用異體字和不規(guī)范的簡化字會造成漢字使用時的混亂局面。影響正常的交際和交流,減小了它的"工具"的功能。

  4.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使用繁體字和異體字。

  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有些場合可以使用繁體字,如書法作品中;有些場合可以使用異見"教師用書"P78課本P46體字,如翻印古籍、姓氏等特殊情況時但絕不能因此而濫用繁體字和異體字。

  課后練習:1.(小試身手)一、二、三。

  2.補充練習:見講義。

  第三節(jié)漢字的結構--方塊的奧妙

  教學目標

  1、掌握漢字三種構件的定義及區(qū)別

  2、掌握漢字架構的方法和拆解的規(guī)則

  3、了解漢字架構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構件的定義與架構拆解的規(guī)則

  教學設計

  1、方塊的奧妙

  漢字由各個部件構成,構成字的部件都合理地安排在方框內(nèi),相互平衡,使得每個字從視覺上看都疏密得當,重心平穩(wěn),結構對稱,肥瘦適中。這就是方塊的奧妙。

  2、漢字的構件--筆畫

  漢字中最小的單位就是筆畫。

  筆畫指構成漢字字形的各種形狀的點和線,按寫字時從下筆到提筆計算。

  現(xiàn)行漢字的五種基本筆畫是:

  橫一豎丨撇丿點丶折乛

  3、漢字的構件--部件

  部件是漢字基本的構形單位。

  部件是由筆畫組成的具有組配漢字功能的構字單位。

  一方面,不管筆畫多復雜,只要串在一起分不開,都可以作為一個部件看待,如"事、串、重";

  另一方面,只要能夠拆開作為獨立的結構單位,就可以都看作是部件,如"燃、涃"。

  4、漢字的構件--偏旁

  偏旁是構成漢字的最直接的單位。

  偏旁是對字中表義或表音成分的分析,而部件是對現(xiàn)代漢字內(nèi)部結構系統(tǒng)分析的結果。

  一般說來,偏旁是指合體字(包括會意字和形聲字)中的表音或表意單位,獨體字(象形字和指事字)不能再拆分,也就沒有偏旁一說。

  5、補充:部首

  部首是具有字形歸類作用的偏旁,是專為漢字分類檢索而設立的部目,即字典、詞典中各部的首字。

  部首不等同于部件,如"鼻、黑、麻、鹿"等都是《新華字典》中的部首,也都可以再分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基礎部件。

  6、小結

  部件是漢字外部結構分析得到的結構單位,是字形結構中的構字成分,如"云"中的"二、厶","豎"中的"刂、又、立",都是部件。

  偏旁是會意字和形聲字的組成部分,或表音或表意。

  一般地說,部首是表義的偏旁。部首也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偏旁與部首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7、漢字的架構

  特征:都是有方有隅的方塊形,所有部件都以占方占隅的形式進入這個方塊形。

  在方塊形中建構符號的各部件以占位、排列的方法表音表義,是漢字書寫的思維方式。

  例如品字第一個口占了上方,第二個口占了左下隅,第三個口占了右下隅。

  同樣是三部件建構的唱字就不一樣,口占了左方,第一個日字占了右上隅,第二個日字占了右下隅。

  8、筆畫組合的原則

  既講究組合的位置,又講究書寫的順序。

  筆畫的組合位置:

  彼此分離→"二、八",

  彼此連接→"上、廠",

  彼此交叉→"十、力"。

  -9、筆順的基本規(guī)則

  ①先橫后豎:十②先撇后捺:八

 、蹚纳系较拢毫軓淖蟮接遥捍

  ⑤先外后內(nèi):回⑥先中間后兩邊:辦

  第四節(jié)《咬文嚼字--消滅錯別字》

  教學目標

  了解古今漢語中存在錯別字的現(xiàn)象和原因

  教學重點

  古今漢語中存在錯別字的現(xiàn)象和原因,做練習鞏固知識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學會如何讀準字音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生活中的諧音現(xiàn)象

  1、"錯"字招牌:

  課文中舉的例子

  課外的例子

  2、錯字"百出":

  一是亂早簡化字

  二是濫用外文字

  三是生造網(wǎng)絡字

  3、概括"錯字"與"別字"的區(qū)別

  4、為什么會寫錯別字:

  A、誤用聲旁相同的字

  B、誤用和混淆同音詞

  C、不了解成語或典故的意義和用法

  補充課堂活動:最常見的別字

  (見課件)

  完成課后"小試身手"

漢字的起源5

  漢字從形態(tài)到內(nèi)涵,不僅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符號,而且是一種形象生動,有社會文化背景、生命意識、民族思想、生活智慧的文化元素。走進漢字的文化寶庫,走進漢字的奇妙世界,方能領悟中國古漢字的神妙話語。今天,我們舉幾個例子,大家感受一二。

  國(國)

  甲骨文中的“國”(國)字由“戈+口”組成,其含義是“軍隊、人口”?梢岳斫鉃椋河扇丝诮M成軍隊,由軍隊來保衛(wèi)人口,這就是國家。在金文、隸書、楷書中,“國”字多了一個四周的“囗”,表示國家有邊境四周;隸書、楷書中的“國”字還多了“一”,表示“土地”。這就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國家。

  在古漢字中,“國”字的組成中有外面一個大囗和里面一個小口,這兩個口,意思是不一樣的。外面的大“囗”,表示的是國家有四方疆域;里面的小“口”,表示的是人口;而“一”,則表示土地;此外,還要執(zhí)有“戈”矛的軍隊來保衛(wèi)國家的土地、人口和邊疆。上述的大“囗”、小“口”、“一”還有“戈”等因素,構成為國家的“國”字。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具有的共同特征。

  可以說,古漢字在幾千年前就已經(jīng)深刻地解釋了國家的幾個基本特征,或者說構成國家的幾個基本要素——邊境、疆域、土地、人口、軍隊等。

  家

  家是宀+豕!板病,房屋的象形字;“豕”,豬的象形字。“家”字的本義是:上層住著人、下層養(yǎng)著豬的房屋,這就是人的食宿生活的地方——“家”。

  古時中國以男子耕田為主的農(nóng)業(yè)社會,社會整個生產(chǎn)力低下,農(nóng)業(yè)很重要,同時又必須有飼養(yǎng)業(yè)做補充,人們才能夠生活得好一些。即使是有錢的人,比較富裕的人,養(yǎng)殖業(yè)對于他們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家畜對于家庭的經(jīng)濟影響很大,是家里的重要財產(chǎn)之一。因此,家家戶戶都會飼養(yǎng)牲畜,特別是豬(豕)。那么怎樣飼養(yǎng)呢?就是養(yǎng)在家里,一來豬等家畜不會被人偷走;二來可以防止猛獸吃掉家畜,遇到猛獸來,人們可以立即拿起武器驅(qū)逐猛獸,使家畜免遭損害;三來,房子下層飼養(yǎng)家畜,雖然豬屎馬尿等味道臭點,但是對家庭衛(wèi)生無根本性大礙。這種房屋上層住著人、下層養(yǎng)著豬的做法,即使在當代,在中國一些貧窮山村里依然或多或少能看見。

  在古代,養(yǎng)豬成為家庭的一個基本特征。沒有養(yǎng)豬的家庭是令人驚訝的。家以是否養(yǎng)豬,而不是以是否養(yǎng)羊來標識。這也表明中國中原地方已經(jīng)擺脫了以往游牧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比較徹底地進入了農(nóng)耕社會。

  “家”字!墩f文》:“家,居也!薄缎氯A字典》:“1、家庭的住所。2、學術流派!

  善

  不論在甲骨文中,還是在金文、隸書、楷書中,“善”字都與羊、與羊的嘴巴相關。在隸書、楷書中,善:羊+口+廿。“善”,羊頭加上羊嘴。試想,羊的嘴巴只吃草,不會咬人,也不會咬其他動物。羊嘴,善之極矣。

  “善”字揭示了多么深刻的人生哲理啊。羊?qū)τ谌祟愑兄姸喾矫娴摹懊馈钡谋举|(zhì):羊吃進去的是草,但是擠出來的是羊奶,提供給人類的是渾身的寶:肉是鮮美的食物,羊毛可以紡成毛線做衣服,羊皮可以做成皮衣,連羊糞蛋也可以肥田。羊?qū)θ祟愂峭耆瞰I,真是善莫大焉!羊不象牛馬豬等大型的、比較兇惡的動物那樣,對人有時有生命危險,羊?qū)θ俗顬闇仨,因此,羊最早被人類馴化,對人類的進步所做出的貢獻也最大。

  牛馬豬等大型牲畜,也有許多善,但是,牛會抵人,馬會踢人,有時還會致人死命;而羊即使偶爾發(fā)點脾氣,也很難致人死地。因此,中國古代先民把善與羊聯(lián)系在一起,是最準確、最科學的造字方法。

  惡(惡)

  亞(亞)+心。“惡”字本義:鱷魚在心中,或者是心如同鱷魚般殘忍。

  惡字的上半部分是“亞”字,“亞”是鱷魚頭部的象形字!皝啞弊值闹虚g部分是鱷魚張開的大嘴巴,在嘴巴的左右兩點,是鱷魚眼睛,此外部分則是鱷魚頭部上下沿的樣子。

  “鱷”(鱷):魚+噩!柏弊质趋{魚的頭部象形字,代表鱷魚。在中國古代,人們因鱷魚的肆無忌憚和瘋狂而深受其害。因此,古漢字中,對鱷魚的描寫都是與丑惡、兇殘、瘋狂相聯(lián)系的。

  貧(貧)

  分+貝。一個“貝”(錢)幾個人來分,自然貧了;貧是缺乏錢財,擁有很少量錢財?shù)囊馑。“貧”字本義是:缺少錢財,家境貧寒。世界幾乎所有國家的古代文明考古中,貝殼都是最為原始的錢幣。因此,古漢字中“貝”就代表金錢。

  古漢字中許許多多的與“貝”字相聯(lián)系的字,也都與金錢的交往相結合。比如,賬目,就是金錢來往的記錄。寶:宀+玉+缶+貝。能夠稱為寶的東西里面,貝就是其中之一,而貝就是錢。實:宀+貫!柏灐敝傅氖潜淮饋淼你~錢等貨幣。

  窮(窮)

  穴+身+弓!案F”繁體字是“窮”,這個字上方是“穴”,下方是“身+弓”。

  中國古代歷史傳說指出,我國先民經(jīng)歷從樹上居。ā坝谐彩稀本褪悄切┰跇渖现C居住的先民),到洞穴居住 (“穴居氏”),而后到住房居住的`轉(zhuǎn)變歷史。

  在古漢字形成時期,人類生產(chǎn)力已經(jīng)比起遠古時期有了一定的發(fā)展,在平原地方居住的人們,已經(jīng)不適應穴居生活,因為,平原地方雨水下來就直接奔向挖出的洞穴里,不僅洞穴里的東西會被淹沒,而且,洞穴也會被浸軟垮塌。這樣,人們就從穴居轉(zhuǎn)變?yōu)樯w茅屋居住了,有勢力的部落酋長還居住在大房子里,那里干爽,生活的舒適程度遠遠好于居住于洞穴之中。人們的生活好壞的主要標志,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住房,因此,用房屋來說明人們的貧窮富裕,是一個最為簡便易行,并且最有說服力的事例。居住在洞穴里的“窮”字,就成為了窮人的標志了。

  即使是當代,住房問題也是一件人生大事,只有家像個家的樣子,才能夠擺脫“窮”的形象。

  富

  宀+一+口+田!案弧弊值募坠俏、金文與隸書、楷書是不同的。在甲骨文、金文中,有兩樣東西,房屋和房屋中的酒壇子,講的是房屋和酒壇子這兩樣靜態(tài)的、具體的財富。而隸書和楷書的“富”字,既有靜態(tài)的財富,如房屋和田地;同時,主要的是動態(tài)的財富:這主要是人口(“口”)和田地(“田”)結合后,就能夠創(chuàng)造出新的、更多的財富來!案弧弊峙c“窮”字相比較,富字的上邊不是“穴”字頭,而是“宀”(寶蓋)頭了。富了以后,就可以離開“穴居”生活,在平地上蓋起房屋,這是一種上方有了房頂居住比較舒適的家。富字上面的“宀”加上“一”,表示不用“穴居”了,已經(jīng)有大屋頂?shù)姆孔幼×恕?/p>

  總之,“富”字的含義是三者合一:有供人居住的房屋,有不斷繁衍的人口(勞動力),有可耕種的田地。

  思

  田+心。漢字告訴人們,思想的思,心中有田就是“思”。這種思很純正,不是叫人癡心妄想的思,不是歪門邪道的思,而是干正經(jīng)事情的思,即務農(nóng)的思。

  在篆文中,“思”字,上有人頭部的“囪門”,下有人的“心臟”。古代人把握住了人的頭腦和心都有思想、思考的功能。誠然,現(xiàn)代醫(yī)學只承認頭腦才有思考的能力。在隸書、楷書中, “思”字的上部 “囪”被 “田”取代。篆文的 “思”,解釋的是人的什么器官有思考的功能;而在隸書、楷書中的 “思”,則告訴人們什么叫做“思”,通過人們耕田的實踐及其整個思索過程來揭示 “思”是什么。

  貿(mào)(貿(mào))

  卯+貝。什么是卯,在中國古文化中,有十天干、十二地支之說。在十二地支中的第四位是卯,卯代表乙木,乙木指的是荊棘、灌木叢,而荊棘、灌木叢不是可以做棟梁之材的參天大樹,而是一些低矮的枝枝丫丫 (卯的象形字)的、難以做成大材的木材,只配砍下來做燒柴。在古漢字中,與“乙木”相對應的是“甲木”,“甲木”就是那些偉岸、高聳的喬木。灌木絕大多數(shù)只能夠用來做燒柴 (或者做小型的家具、生產(chǎn)輔助用具),而喬木則主要用于做房屋、橋梁等建筑的棟梁之材或者板材。

  “貿(mào)”字是由“卯”和“貝”組成,其含義是用燒柴(卯)來換錢,或者用錢(貝)來買燒柴,這就是貿(mào),也叫貿(mào)易。中國這個 “貿(mào)”字,是十分傳神的,緊緊地抓住了事情的關鍵——貿(mào)易過程中買賣雙方的貿(mào)易行為及其基本表現(xiàn)。

漢字的起源6

  (一)漢字的起源

  1.漢字的起源

  中國人對自己文字的起源,大概在戰(zhàn)國時期就注意到了。有人認為結繩是漢字的起源。但不少人表示異議,結繩是上古用以記事的方法,差不多一切原始民族都曾用過。它即便是記事,也畢竟不能算是文字。也有人認為中國的文字源始于八卦。此外,尚有“河圖、洛書演進為文字說”。中國古代最通行之說是倉頡(jié)造字,這至少在戰(zhàn)國末年已經(jīng)在廣大學者中流傳。一般說來,文字的發(fā)展有一個從多頭到單頭,從簡單到復雜再到簡單,從表形至表音的過程。因此有不少人提出,中國的文字是由勞動人民集體創(chuàng)造,經(jīng)“巫”和“史”整理并發(fā)展而成的。至于“巫”和“史”又是什么人呢?這又有各種不同的猜測。目前,中國史學界較普遍的一種說法是:中國文字源始于殷商。不過稍有異議的人也不乏一例,根據(jù)一些人的看法,殷商時代的甲骨文已很成熟。而任何事物總有一個從發(fā)生到發(fā)展?jié)u趨成熟的過程。因此中國文字的發(fā)生始年還可前推。至于推多少年呢?有的主張至少上推一千年;有的主張推至夏末;也有的主張推至夏以前,各執(zhí)己見。在考古學家那兒,中國文字之源始又有分歧。其中提出最不同凡響之見的當推郭沫若。他在《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fā)展》一文中指出:“漢字究竟源始于何時呢?我認為,這可以從西安半坡村遺址距今的年代為指標。”“半坡遺址年代距今有六千年左右!薄鞍肫逻z址是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典型”,“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類似文字的簡單刻劃,和器上的花紋判然不同!薄半m然刻劃的意義至今尚未闡明,但無疑是具有文字性質(zhì)的符號!薄翱梢钥隙ǖ卣f就是中國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國原始文字的孑(jié)遺。”如按此說,中國文明則應算成近六千年。中國文字之源始,究竟在何時?最古老的文字產(chǎn)生于什么時代?分別代表什么含義?至今還尚在百家爭鳴中,看來還有待于大量的材料來佐證說明!目前世界上公認最早的文字,是出現(xiàn)在古代中東地區(qū)的楔形文字,距今5000~6000年,然而,在河南賈湖發(fā)現(xiàn)的一些刻在龜甲上的符號,距今卻達8000年。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wǎng)站發(fā)表了一則驚人消息說:“在中國河南賈湖發(fā)現(xiàn)的烏龜殼上的符號,很可能是迄今為止人類所知最早的文字。”如果這則報道內(nèi)容被確認屬實,那將是一個世界級的發(fā)現(xiàn)。

  2、漢字的始祖

  相傳漢字是黃帝時期一個叫蒼頡的人創(chuàng)造的。

  在我國的陜西關中有個叫倉頡的人,他生有四只眼睛,眼睛里總是糊滿了眼屎,但這兩雙迷迷蒙蒙的眼睛中總是放射出異樣的光芒,觀察事物特別清楚。他披著長發(fā),留著長須,身穿獸皮,坐在一張兇猛野獸的皮上,手里經(jīng)常拿著一支土筆,與坐在他對面的人交談,似乎又在思索著什么。他的頭形也不同于一般人,頭頂高高地隆起,像個奇形的頭陀,顯得特別聰穎過人。

  他經(jīng)常騎著毛驢,在陜西的黃土高原上四處奔波,跋山涉水,跨州過郡,去了解民間風俗習慣,收集民間流行的語言符號。那時沒有紙,他就把收集的資料寫在蘆葦?shù)娜~子上,裝在口袋里,讓毛驢馱著。他收集的不少,裝了好多袋,毛驢走到現(xiàn)在的陜西省岐山縣就累死了。

  倉頡帶著這批資料,沒有毛驢不能再行走了,就索性找了一間草棚住下來。倉頡不斷觀察天象,抬頭仔細看月亮時圓時彎的變化,還觀察山水風雨演變的現(xiàn)象,辨識鳥獸的各式各樣的腳印,或野獸、車輛經(jīng)過后留下的痕跡,分清和區(qū)別各種紋理的異同,并開始創(chuàng)造文字。

  其實,文字的形成是一個漸生的過程,絕非一時一人所能勝任。文字應當是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chǎn)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造、發(fā)明、發(fā)展、完善下來的符號。數(shù)量也是從少到多積累起來的。

  漢字的數(shù)量很多,但是到底有多少,恐怕沒有人能說出它的準確數(shù)字。我們只能從古今字典中,知道它的大概數(shù)目。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共收字9353個。曹魏時李登的《聲類》共收字11520個。南梁顧野王的《玉篇》共收字22721個。唐朝時顏真卿的《韻海鏡源》共收字26911個。宋朝時的丁度等所著的《集韻》共收字53525個。清朝張玉書等所著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個。當代的《漢語大字典》收字54678個,這是目前收字最多的字典。

  讀完小學階段我們要累計識字3000個,其中2500個左右要會寫。

  3.漢字的演變

  中國文字的演變,大體經(jīng)歷了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幾個階段。這是符合文字的發(fā)展由繁到簡,由不規(guī)范到規(guī)范的規(guī)律的。甲骨文、大篆、小篆可以合稱篆書。那么,篆、隸、楷、行、草書便構成了中國書法的五種字體。漢字發(fā)展到了今天,楷書和行書還在應用著,而篆書、隸書、草書,特別是篆書已不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只作為一種書法藝術存在了。

  4.漢字六書

  說漢字的來源,就要說到漢字的六書。

  六書就是漢字的六種造字方法。人們依據(jù)不同的造字方法,造出了許多漢字供人們記錄信息,傳遞信息使用。

  六書是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和轉(zhuǎn)注。

  象形 象形就是描畫事物形狀的一種造字法。用這種方法造的字,就叫象形字。比如,日、月、燕、網(wǎng)等。

  趣談“瓜”字

  瓜是一個象形字。“瓜”字中,兩撇表示藤,中間豎鉤表示瓜,捺表示葉。你們看古人造字多精妙。

  “葫蘆科植物的統(tǒng)稱”就是“瓜”的本義。

  “形狀像瓜”,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東西像瓜形的,比如,“瓜皮帽”是帽子的一種;“瓜皮船”是船的一種。

  “像切瓜一樣”,瓜的命運是要被切分的,由此引申出此義。人們用“瓜分”表示分割或分配。又指若干強國聯(lián)合起來分割弱小或不發(fā)達國家的土地。

  “傻瓜”,表示不聰明,這一詞來自古代的“瓜子族”,春秋時期生活在瓜州(甘肅敦煌一帶)姜姓人被稱為“瓜子族”,他們十分勤勞,受人雇傭時總是一刻不停地干活,可是有些人把他們這種老實的習俗看作“傻”,于是就有了“傻瓜”了。

  指事 用象征的符號,或在象形字上加上符號來表示某個詞。比如,“刃”,在刀口上加一點,表示這里最鋒利,這就是刀刃。

  指事字的來源

  指事字是一種抽象的造字方法,也就是當沒有、或不方便使用具體形象畫出來時,就用一種抽象的符號來表示,例如“上”、“下”、“兇”……等等!吧稀、“下”兩個字是用橫線“一”為界,在橫線上用一點或較短的短線指出上方的位置,寫成“二”,也就是“上”字;而在橫線下面畫符號為“ ”,則是“下”字!皟础弊质侵傅厣嫌幸粋深坑,走路的人沒看見而踏空掉進坑里,“ㄩ”代表深坑,中間的“×”就是象征掉下坑的那種驚嚇的感覺和危險的情形。

  象形字和指事字一般都是獨體字。

  會意用兩個或幾個字組成一個字,把這幾個字的意義合成一個意義。比如,“休”,“人”和“木”合在一起,一個人靠在樹上,表示休息。

  簡說會意字

  會意是為了補救象形和指事的局限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造字方法。和象形、指事相比,會意法具有明顯的優(yōu)越性:第一,它可以表示很多抽象的意義;第二,它的造字功能強。直到現(xiàn)在人們還用會意的方法創(chuàng)造漢字,例如“灶、塵、國、孬、歪、甭”等。會意字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形體組合而的,組合的方式多種多樣,交叉錯綜,這就是會意的方法所以“高產(chǎn)”、會意字所以多于象形字和指事字的原因。拿“人”和“木”說:“人”和“人”可以組合為“從、眾”等,“人”還可以和其他形體組合為“保、伐、戍、付、伍”等;“木”和“木”可以組合為“林、森”,“木”還可以和其他形體組合為“析、相、采、困”等。因為會意字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形體的會合,所以可以表示許多抽象的、用象形或指事的方法難以表示的意義。

  下面是幾個會意字例:

  (1)“莫”字。甲骨文“莫”字的寫法是:上下都是草,中間是個太陽,意思是太陽已落入草叢之中,天色已暮。是“草”和“日”兩個象形字的會意字。以后簡化為“莫”!澳钡谋玖x是日落的時候,后又引申出“不”、“不要”、“沒有誰”、“沒有哪一種東西”,以及表示揣測或反問等詞義,如:莫如、一籌莫展、莫不、莫不是等詞。作為本義日落時候的“莫”,后又被新創(chuàng)的“暮”字所替代。

  (2)“盥”字。盥洗、洗手的意思。甲骨文的寫法下部是一只盆子的形狀(皿),上部是一只手伸入盆內(nèi),表示在洗手,是“皿”和“手”兩個象形字組合而成的會意字。金文和小篆表示得更為明白,左右雙手在盆(皿)中洗,盆中還有水,是“皿”、“雙手”和“水”三個象形字組合而成的會意字,F(xiàn)在已不再象形,盆的形狀已寫成“皿”字。

  疊羅漢式會意字

  有些會意字是兩個或幾個同樣的字重疊組成的。二字重疊的多是左右的并列結構,三字重疊的多是塔型的上下結構,看起來像體操活動中的疊羅漢。例如三個“人”組成“眾”;三個“火”組成“焱”;三個“木”組成“森”;三個“日”組成“晶”;三個“直”組成“!保蝗齻“水”組成“淼”;三個“口”組成“品”等。

  破體會意字

  會意字由于字形的變化太大,現(xiàn)在已看不出它們的字源了。

  例如婦女的婦字,為什么在女旁加個歪山呢?正確的字源分析只能從繁體字“婦”中才能看出。這個“婦”字左邊的“女”旁指婦女,女旁的“帚”是掃帚,前后合在一起的意思是婦女拿著掃帚在家里勞動。“女、帚為婦”和“力、田為男”是符合當時的“女內(nèi)男外”、“男耕女織”的社會情況的。

  這類不容易看出字源的字相當多,人們叫作“破體字”。

  形影相隨,“從”善相親

  在人的一生中,總有自己崇拜的對象,喜歡跟從他,學習他。就如右圖(李樂毅《漢字演變五百例》)所示:

  一老者在前頭走著,一后生在后跟著,形影相隨,觀察模仿著老者。這就是“從”字。

  “隨從、跟隨”,這是“從”的本義。學習某人,必定要“跟隨”而學。子路、曾皙、冉有等為了學習孔子,跟隨著孔子周游列國,邊走邊問,增長才智。

  “順從、聽從”,要學習別人,就要有一個良好的態(tài)度,要謙虛,因此就引申出“順從、聽從”的意思。作為解放軍戰(zhàn)士,就要服從命令聽指揮。小學生要聽從老師的正確指導。

  “侍從”,這是由“跟隨”引申出來的意思。我們知道,在古代老師的地位是很高的,在倫常中有“天、地、君、親、師”之說,還有“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之說,這些都表現(xiàn)了老師的崇高地位。因此,學生對老師除了要“跟隨”學習之外,還要侍奉老師,也就是“侍從”了。

  “參與、從事”。要侍奉老師,就要參加到老師所做的事情當中,并和老師一塊動手動腦做。因此“從”字就有“從事、做”的意思,F(xiàn)代漢語中有“從事、從軍”等詞,其意思都是“做”。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跟在后面的后生,顯然是學習者,要看前面的人做事,于是,“從”字就有了“副、從屬的、次要的”之意。在法律上,有兩個詞語最能體現(xiàn)這個詞義:主從關系、從犯。

  漢字的獨特神韻

  中國的方塊字以其獨特的構造、深遠的意境而特立獨行,如果不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很難領略其神韻和精髓。老師講解“臭”字,會說:“自大一點就是臭!币源私逃覀円t虛謹慎,不要自滿;老師剖析“偽”字會說:“人為和起來便是偽。”以此區(qū)分自然和雕琢的.高下,要我們寫文章和做人都要有真情實感。

  這實際上玩的是“拆字”游戲,但也讓人過目不忘,回味無窮。比如“富”和“窮”兩個字,所謂“富”,過去很大程度上可以說就是有田的人,一大片沃土只喂養(yǎng)一張嘴、一個人,自然綽綽有余,也就“富”了。而“窮”呢,只有靠用“力”打工了,八為十以內(nèi)的最大偶數(shù),也就是說,窮人是那些耗盡力氣打工的人。只有力氣,當然“窮”了!百v”字也很有趣,“賤”的繁體是“賤”,左邊為“貝”即錢,右邊兩個“戈”即兩個兵器重疊交叉、相互較量在一起,為錢而爭,為錢而斗,自然是“賤”的了。

  當然,不是所有的漢字都蘊含了事物的本質(zhì)。我們在讀漢字的時候若對字形加深一層思考,有助于我們更多地了解漢字所具有的獨特神韻。

  形聲利用形旁和聲旁組成的新字。在形聲字中,跟讀音有關的偏旁稱為聲旁,跟字義有關的稱為形旁。比如,“崗”字,下面的部分表音,表示這個字讀“gang”,上面的“山”表示這個字的意思與山有關。

  形聲字的形旁和聲旁有三種組合方式:

  左形右聲:指、詩、估、格

  左聲右形:救、歉、劍、欽

  上形下聲:空、露、花、嶄

  上聲下形:盂、貨、娶、基

  內(nèi)形外聲:聞、問、悶、瓣、辮、辯

  內(nèi)聲外形:園、囤、病、衷、閣、匣

  東坡問字

  王安石寫了一部書叫《字說》。

  有一次,蘇東坡寫了個“坡”字,去問他什么意思。

  王安石回答說:“坡就是土的皮!

  蘇東坡說:“難道滑就事水的骨嗎?”

  王安石無話可說。

  在漢字的結構中,偏旁是比筆畫大的構字部件,是構成漢字的基本單位!捌隆敝械摹捌ぁ笔潜硎咀x音的偏旁,王安石的解釋是不對的,難怪蘇東坡以“滑”字相問,王安石就無話可說了。

  秀才識字讀半邊

  有個流傳很廣的說法:秀才識字讀半邊。

  說的是秀才遇到不認識的字,或懶得查字典,或怕丟面子,有個竅門是讀半邊字。例如:碰上“坷”讀“可”音,碰上“鑼”讀“羅”音。這類的字都讀對了?墒沁@個辦法有時又不靈。如挽救的“挽”不讀“免”音,剛愎自用的“愎”不讀“復”卻讀“bì”。

  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原來,有些形聲字,隨著漢字的改革表音部分的讀音有了變化,已經(jīng)不起表音的作用了,如果再讀半邊就要鬧笑話,F(xiàn)在“秀才識字讀半邊”又成了對“秀才”們讀錯字的諷刺。

  “她”字的由來

  “她”是現(xiàn)代漢語里常用的一個人稱代詞,專指第三者的女性。我國古代沒有這個字,只是到了19世紀20年代才出現(xiàn)了它。

  在古文里,作賓語的第三人稱用“之”字表示。后來白話文興起,用“他”字做第三人稱代詞,可以代男性,也可以代女性及一切事物。

  “五四運動”前后,有的文學作品也用“伊”字來指女性,如魯迅時期作品中就是如此。1918年,我國新文化運動初期重要作家、著名詩人和語言學家劉半農(nóng)在北大任教時,第一個提出用“她”指代第三人稱女性。一時轟動全國!八弊忠怀霈F(xiàn),就遭到封建保守勢力的攻擊和反對,但卻很快得到人民的承認、稱贊,并被廣為使用,各種字典也都收錄了這個字,此事在當時文化界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

  劉半農(nóng)創(chuàng)造了“她”字,結束了以往書面語言中第三人稱的混亂現(xiàn)象,從而純潔、豐富了祖國的語言文字。魯迅高度評價劉半農(nóng)的創(chuàng)造精神,說“她”字的創(chuàng)造是打一次“大仗”。

  六書之中,除了上述的象形、指事、會意和形聲之外,還有轉(zhuǎn)注和假借,因為它們離我們的生活遠一點,所以不再細說。

漢字的起源7

  漢字的其源有種種傳說,但多數(shù)說法說漢字是倉頡創(chuàng)造的。不過無論誰創(chuàng)造,早起的漢字十分形象。因此我覺得了解一下漢字的起源,就可以了解漢字的構造,減少錯別字的產(chǎn)生。雖然現(xiàn)在的一些字失去原來的形態(tài),但是追溯起源,總能找到漢字起源的`蛛絲馬跡。

  我首先了解了“月”的由來:天空中最明顯的事物就是太陽和月亮,古人很早也留意到了,所以想把月亮寫出來。太陽是圓圓的形狀不會變,古人就用“⊙”來表示,但是月亮也用“⊙”表示不是分辨不出來了嗎?幸而,月亮的形狀是會變化的,有新月、滿月、半月等形狀,既然不適合用滿月的形狀,就用新月的形狀造了“月”字。甲骨文中的月字不是剛好像一彎新月嗎?中國傳統(tǒng)的歷法,如把月亮的圓缺周期稱為一個月,所以與月有關的字還有“期”、“望”等等。

  了解了“月”的來歷,我覺得很有趣,讓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漢字無窮的魅力。除了“月”字,我還了解了“船”、“日”、“書”、“羊”。的來歷,是我牢牢記住這些字的筆畫,像一年級小朋友看圖識字一樣,增長了知識,也感受到了其中的樂趣。

  這次活動讓我感受到古人聰明的才智,讓我十分敬佩。

漢字的起源8

  漢字詞語"竹竿"和漢字詞語"豬肝"的搞笑故事

  新上任的知縣是山東人,因為要掛帳子,他對師爺說:"你給我去買兩根竹竿來."

  師爺把山東腔的"竹竿"聽成了"豬肝",連忙答應著,急急地跑到肉店去,對店主說:"新來的.縣太爺要買兩個豬肝,你是明白人,心里該有數(shù)吧!"

  店主是個聰明人,一聽就懂了,馬上割了兩個豬肝,另外奉送了一副豬耳朵.

  離開肉鋪后,師爺心想:"老爺叫我買的是豬肝,這豬耳朵當然是我的了……"于是便將獵耳包好,塞進口袋里.回到縣衙,

  向知縣稟道:"回稟太爺,豬肝買來了!"

  知縣見師爺買回的是豬肝,生氣道:"你的耳朵哪里去了!"師爺一聽,嚇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 "耳……耳朵……在此……在我……我的口袋里!"

漢字的起源9

  結繩說:

  《北史·魏本紀》說:北朝魏的先世“射獵為業(yè),淳樸為俗,簡易為化;不為文字,刻木結繩而已!庇涗浟艘恍┰忌鐣柯,在文字出現(xiàn)之前,以結繩記事的方法,把戰(zhàn)爭、獵獲、會盟、選舉、慶典、聯(lián)姻、生育、疾病和災害等大大小小的事件記錄下來。

  過去亦有學者據(jù)《周易·系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的論說,推斷“文字起源于結繩”。

  八卦說:孔安國《尚書》序(屬偽作,但年代甚古)里說:“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河圖說:

  《易·系辭上》: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逗訄D·玉版》:倉頡為帝,南巡狩,發(fā)陽虛之山,臨于元扈洛之水,靈龜負書,丹甲青文,以授之。

  揭開此說的神秘面紗,不難發(fā)現(xiàn),它真實的核心就是算數(shù),能對照“九宮”算法。所謂“九宮”,在讖緯家來說,是八卦加中央,合為九(“五”位于中央,還可以和五行聯(lián)系起來);在術數(shù)家眼中,則其數(shù)橫、豎、斜偏、相加得數(shù)恒為15。

  倉頡造字:

  傳說倉頡是黃帝的史官,黃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聯(lián)盟的領袖,由于社會進入較大規(guī)模的`部落聯(lián)盟階段,聯(lián)盟之間外交事務日益頻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盟聯(lián)共享的交際符號,于是搜集及整理共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倉頡的手上了。

  “倉頡造字說”在戰(zhàn)國時即已流行!秴问洗呵铩ぞ亍氛f:“倉頡作書,后稷作稼!钡搅饲貪h時代,這種傳說更加盛行。許慎《說文解字·敘》 :“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

  現(xiàn)代學者認為,成系統(tǒng)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chuàng)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圖畫說:

  現(xiàn)代學者認為:漢字真正起源于原始圖畫。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劃的圖形,很可能與文字有淵源關系。

  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xiàn)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對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從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漢字發(fā)生、發(fā)展的一些頭緒。 然而情況并不那么簡單,除了已有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該遺址先后發(fā)現(xiàn)10余例商代早期朱書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號則零星分散,彼此缺環(huán)較多,大多數(shù)符號且與商代文字構形不合。還有一些符號地域色彩較重、背景復雜。

  王蘊智認為,漢字體系的正式形成應該是在中原地區(qū)。漢字是獨立起源的一種文字體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種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單一的,經(jīng)過了多元的、長期的磨合,大概在進入夏紀年之際,先民們在廣泛吸收、運用早期符號的經(jīng)驗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明了用來記錄語言的文字符號系統(tǒng),在那個時代,漢字體系較快地成熟起來。

  據(jù)悉,從考古發(fā)掘的出土文字資料來看,中國至少在虞夏時期已經(jīng)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考古工作者曾經(jīng)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壺上,發(fā)現(xiàn)有毛筆朱書的“文”字。這些符號都屬于早期文字系統(tǒng)中的基本構形,可惜這樣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大約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遺址等仰韶文化遺址的陶器外壁,已經(jīng)出現(xiàn)刻劃符號,共達五十多種。它們整齊規(guī)劃,并有一定規(guī)律性,具備簡單文字的特征,可能是我國文字的萌芽。

  在距今約四五千年的大汶口文化遺址晚期和良渚文化遺址的陶器上,發(fā)現(xiàn)有更整齊規(guī)則的圖形刻劃,是早期的圖形文字。

漢字的起源10

  [教學目標]

  1、了解漢字的起源;

  2、了解漢字的造字方法;

  3、了解字體的演變過程,明確隸書在漢字的規(guī)范和最終定型上的重要地位。

  [教學重、難點]

  1、了解漢字的造字方法;

  2、了解字體的`演變過程。

  [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教具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 以倉頡造字傳說導入

  《淮南子本經(jīng)訓》: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

  二、 看圖識字

  學生辨識課文中的甲骨文圖片,了解漢字起源于圖畫;

  2、 總結造字方法(結合許慎《說文解字》中的闡述及例字甲骨文講解)

  A、象形: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隆⒅甘拢阂暥勺R,察而見意,上下是也;

 。、會意: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

 。摹⑿温暎阂允聻槊∑┫喑,江河是也;

  引申——兩種用字法:

 。、轉(zhuǎn)注: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B、假借: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

  三、漢字字體的演變(結合多媒體圖片展示講解)

  1、流變過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

  2、隸書的地位

  隸書化小篆圓轉(zhuǎn)彎曲的筆道為平直的筆畫,它的出現(xiàn)大大方便了書寫和鐫刻,在文字演變史上跨上了一個新的、關鍵性的階梯,對于漢字的規(guī)范和最終定型至關重要。

  四、課外延伸——利用漢字結構巧猜字謎

  1、孔子上山(岳);

  2、千里姻緣一線牽(重);

  3、日落香殘,了卻凡心一點(禿);

  4、江邊點起兩盞火(淡)。

  五、布置作業(yè)

  探討并完成小試身手一、二、三題。

漢字的起源11

  【教學目標】

  1、了解漢字來源的幾種傳說,能簡單概述不同傳說對于漢字來源這一問題的觀點。

  2、了解漢字傳統(tǒng)構形理論“六書”的相關內(nèi)容,掌握“日”“上”“武”“江”等典型字形的構形方法及理據(jù),并能試著根據(jù)六書理論分析漢字的構形方法。

  3、能通過對古文字形的推測與理解,增加對漢字的熱愛,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學準備】

  1、了解傳統(tǒng)構形理論的相關基礎知識。

  2、了解典型字形的構形方法及理據(jù)。

  3、給學生布置課前預習。

  【學習評價】

  1、能用自己的話簡單概述漢字來源的幾種傳說。

  2、掌握“日”“上”“武”“江”等典型字形的構形方法及理據(jù),并能用自己的話進行分析。

  3、能通過對漢字構形方法的分析,理解漢字的本義。

  【課前預習】

  試著填寫下列表格: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導語:

  正如同學們所知道的,語文學習中,甚至是日常生活中,字、詞是無處不在的:大家的課本上充滿了字詞;我們的教室里貼滿了字詞;我現(xiàn)在在給大家上課,開口說出的是字詞,PPT上展示出來的是字詞,在黑板上寫下的也是字詞。一個個方塊字組成了詞,一個個詞語匯聚成了詞語家族?墒,我們的詞語家族究竟是怎么來的呢?第八單元就是要帶著大家來認識詞語家族。因為詞語也是由漢字組成的,今天第一堂課,我們就從了解漢字開始。

  2、學習原因:

 。1)從現(xiàn)實的角度來說,高考會考察,強基計劃有古文字學要求……

  (2)從歷史的角度來說,漢字的紐帶作用維系著中國由秦以來的大一統(tǒng)局面。

  3、課程的理論基礎:

  王寧《漢字構形學導論》:漢字的個體字符既不是孤立的,也不是散亂的,而是相互關聯(lián)的、內(nèi)部呈有序性的符號系統(tǒng)。

  如云南納西族的東巴文:不是系統(tǒng)的,是孤立的',表意極其局限。

  二、漢字的起源——造字傳說

  1、圣人造字說/倉頡造字說

 。1)傳說。

  《呂氏春秋君守》:“倉頡作書,后稷作稼。”

  《淮南子?本經(jīng)訓》:“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薄@天地泣鬼神

  《說文解字》:“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憲象。及神農(nóng)氏結繩為治而統(tǒng)其事,庶業(yè)其繁,飾偽萌生。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薄恢箓}頡一個人/也有說伏羲和倉頡是同一個人的

  (2)評價。

 、偬峁┝藙(chuàng)造文字的條件(史官、眼力)和效果,具有一定合理性。

  ②文字不可能由一個人創(chuàng)造。

  2、河圖洛書說/文字神賜說/八卦說

 。1)傳說。

  《尚書顧命傳》:“伏羲王天下,龍馬出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謂之河圖。”(龍馬:古代傳說中龍頭馬身的神獸。)

  《河圖玉版》:“倉頡為帝,南巡守,發(fā)陽虛之山,臨于無扈洛洞之水,靈龜負書,丹甲青文,以授之!薄獜陌l(fā)明到發(fā)現(xiàn)的區(qū)別

 。2)評價

  ①八卦符號各代表一定物象又相互區(qū)別,這和早期文字有相通之處。

 、谖淖稚褓n不可信;時間錯亂,哲學意義上的八卦到西周及春秋時期才形成;八卦形體過于簡單,區(qū)別度小。

  3、結繩說。

 。1)傳說。

  《周易正義》:“古者無文字,其有約誓之事,事大大其繩,事小小其繩,結之多少,隨物眾寡;各執(zhí)相考,亦足以相治也!薄局贿m合記錄數(shù)字

  (2)評價。

  ①結繩記事與發(fā)明文字的想法是一致的,具有約定俗成的性質(zhì)。

 、诮Y繩是一種實物性記號,自身不能說明自身,不可能成為記錄語言的工具;結繩的區(qū)別性低。

  4、刻契說。

 。1)傳說。

  《周易》:“上古結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薄皇且环N書寫方式

  (2)評價。

  ①刻契具有約定俗成的性質(zhì);刻契帶有“書寫”的性質(zhì)。

 、诳唐醯臉嬓翁唵,與復雜的文字構形不相類。

  三、漢字的形成——造字方法——傳統(tǒng)構形理論

  1、《說文解字》。

  簡稱《說文》,是由東漢經(jīng)學家、文字學家許慎編著的漢語工具書著作。它是中國最早的系統(tǒng)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書,也是世界上很早的字典之一。

  2、許慎對漢字構形的說解。

  《說文解字敘》: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武信是也;五曰轉(zhuǎn)注,轉(zhuǎn)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

  3、傳統(tǒng)構形理論——六書。

  現(xiàn)采用許慎的取名、班固的順序: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為造字方法,轉(zhuǎn)注、假借為用字方法(清戴震:“四體二用”說)。

  (1)象形: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特點:圖畫式的造字方法;都與先民的生活緊密相連。

  例:

 。2)指事: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

  特征:多表示抽象事物;有指事符號。

  例:

 。3)會意:比類合誼,以見指?,武信是也

  特征:兩個及以上的義符組合而成,但不是義符意義的簡單相加。

  例:

 。4)形聲: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特征:由聲符(聲旁)與義符(形旁)組成。

  例:

  ——補充注意:

  <1>不要把形聲字講成會意字,不然容易牽強附會、鬧笑話(蘇軾與王安石之間的笑話):

  《說郛調(diào)謔編》:東坡嘗舉坡字問荊公何義。公曰:“坡者土之皮!睎|坡曰:“然則滑者水之骨乎?”荊公默然。

  <2>以“門”串起四種造字方法:

  門:象形閂:象形/指事/會意

  現(xiàn)有多種說法闖閑間:會意聞問:形聲

  <3>開:會意→開:?

  辨認造字方法需恢復古形,才能還原本義

 。5)轉(zhuǎn)注: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含義:意義相同或相近,在《說文解字》中互相注釋。

  例:

  (6)假借: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

  含義:想要表達某個意思,但沒有專為這個意思造的字,于是借來別的字,來表示這個意思。

  例:

  注意:許慎所舉的例子“令”“長”其實是本有其字的,即字形與其本義可以一一對應。所以要么是許慎所說的“假借”和我們所理解有差別,要么是許慎舉錯例子了。

  4、對六書的評價。

 。1)對漢字的構形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性的闡述。

 。2)“六書”中的各書并不在同一個平面上(四體二用)。

  造字系統(tǒng)在嚴密性和明確性方面尚有缺陷(合體象形與會意有所交叉);

  建立在小篆的形體基礎之上,并不具普遍的適應性(六書是專為分析小篆字形出現(xiàn)的,不能用于分析所有的甲骨文、楷書)。

  所以!辨認造字方法需恢復古形,才能還原本義!

  四、學以致用

  1、分一分:描、刃、山、水、本、花、亦、休、采、想、中、舟、門、集、囚、圍。

  象形:山、水、舟、門

  指事:刃、本、亦、中

  會意:休、采、囚、集

  形聲:描、花、想、圍

  2、選一選:選出全是形聲字的一組(B)

  A、信劣明眾

  B、避怒伸硝

  C、他慈牧爸

  D、功尖好圍

  3、填一填:

  五、總結

  漢字記錄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維系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脈,傳承了中華民族終古常見而光景常新的文化。學習好漢字,是我們身為炎黃子孫義不容辭的責任。

  六、作業(yè)

  1、回顧復習第一課時。

  2、完成第二課時預習。

  試通過下列字形答:這是什么字?它的本義是什么?這個字的構形有什么特點?

漢字的起源12

  人類有了語言,就可以積累知識,形成文化。有了文字,就可以記錄語言、交流信息。語言把人和動物區(qū)分開來,文字把人類社會的原始階段和文明階段區(qū)分開來。文字更打破了語言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限制,將語言傳送到遠方,擴大了語言的交際功用。

  有關漢字起源的說法繁多,有結繩說、八卦說、河圖洛書說、倉頡造字說和圖畫說等。

  結繩說

  《北史·魏本紀》說:北朝魏的先世“射獵為業(yè),淳樸為俗,簡易為化;不為文字,刻木結繩而已。”記錄了原始社會部落或中國一些少數(shù)民族,在文字出現(xiàn)之前,以結繩記事的方法,把戰(zhàn)爭、獵獲、會盟、選舉、慶典、聯(lián)姻、生育、疾病和災害等大大小小的事件記錄下來。

  過去亦有學者據(jù)《周易·系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钡恼撜f,推斷“文字起源于結繩”。

  八卦說

  孔安國《尚書》序(屬偽作,但年代甚古)里說:“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易緯·干·鑿度》認為:干卦,天字的古文;坤卦,地字的古文;離卦,火字的古文;坎卦,水字的古文;巽卦,風字的古文;震卦,雷字的古文;艮卦,山字的古文;兌卦,澤字的古文。

  河圖洛書說

  《易·系辭上》: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

  《河圖·玉版》:倉頡為帝,南巡狩,發(fā)陽虛之山,臨于元扈洛I之水,靈龜負書,丹甲青文,以授之。

  “圖”、“書”出自河洛,其事何其神秘!神秘主義正是此說的一大特點。虛而言之,可以理解為圖畫與書錄,實而言之,可以理解為《易經(jīng)》與《尚書》。

  《辭!贰昂訄D洛書”條下說:傳說伏羲氏時,有龍馬從黃河出現(xiàn),背負“河圖”;有神龜從洛水出現(xiàn),背負“洛書”。伏羲根據(jù)這種“圖”、“書”畫成八卦,就是后來《周易》的來源。一說禹治洪水時,上帝賜給他以《洪范九疇》(《尚書·洪范》),劉歆認為《洪范》即洛書。

  揭開此說的神秘面紗,不難發(fā)現(xiàn),它真實的核心就是算數(shù),能對照“九宮”算法。所謂“九宮”,在讖緯家來說,是八卦加上中件,合為九(“五”位于中央,還可以和五行聯(lián)系起來);在術數(shù)家眼中,則其數(shù)橫、豎、斜偏、相加得數(shù)恒為15。

  倉頡造字說

  “倉頡造字說”在戰(zhàn)國時即已流行!秴问洗呵铩ぞ亍氛f:“倉頡作書,后稷作稼!薄盾髯印、《韓非子》也有記載!痘茨献印ば迍沼枴犯哒T注說:倉頡“生而見鳥跡,知著書”。到了秦漢時代,這種傳說更加盛行。許慎《說文解字·敘》:“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

  倉頡到底是什么人呢?傳說他是黃帝的史官,黃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聯(lián)盟的領袖,由于社會進入較大規(guī)模的部落聯(lián)盟階段,聯(lián)盟之間外交事務日益頻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盟聯(lián)共享的交際符號,于是搜集及整理共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倉頡的手上了。

  宋代淳化年間,有一部著名的書法集子叫《淳化閣帖》,其卷五載有古篆書二十八字,傳說是倉頡所寫。

  經(jīng)過人民長期摸索、反復試用、逐漸完善起來的約定俗成的漢字體系,絕不會是一人之力所能創(chuàng)出的.。不過,如果說有如倉頡這樣的人物,曾在漢字的發(fā)源階段進行過收集整理、推廣應用之類的工作,是大有可能的。

  圖畫說

  現(xiàn)代學者認為:漢字真正起源于原始圖畫。

  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劃的圖形,很可能與文字有淵源關系。公元前4,000年左右,出土于陜西華縣泉護村遺址、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彩陶盆上(性質(zhì)應是此地原始氏族的徽號,當時正處在母權制向父權制過渡的氏族社會階段),有四個鳥形圖案,與古漢字中的“鳥”(上行)和“隹”(下行)對照,十分相似!墩f文》說,“隹”是短尾鳥的總名。

  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盆上,和晚商青銅器上的魚形圖案,形態(tài)逼真,栩栩如生。拿它們與古漢字中的一些"魚"比較,其相似的程度,足以使人確信漢字是從原始圖畫演變出來的。

漢字的起源13

  一、說教材

  《漢字的起源》是新課標高中語文選修板塊的學習內(nèi)容。漢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漢字有著無法比擬的神奇力量,它的教材編寫意圖主要有以下幾點:

  1、從整體上了解漢字,了解漢字所承載的文化底蘊。

  2、積累并梳理漢字的相關知識。

  3、嘗試從漢字的構造來探究漢字的意義。

  要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對多年積累的零散語文知識進行系統(tǒng)整理,對知識有新的認識和體驗,并從中掌握一些規(guī)律。也可以使學生在廣闊的生活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豐富他們的知識,提高他們的語文實踐能力,把學生今天的學習與未來的發(fā)展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據(jù)此,我將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教學過程、課后反思等幾個方面來進行說明。

  二、說學情

  作為高二學生,對漢字已很熟悉,并且有了一定的.領悟能力,能寫字,會讀音,理解字義,有一定的語文素養(yǎng),。根據(jù)這一情況,我適當補充相關內(nèi)容,加以引導點撥,給學生提供一個自我發(fā)現(xiàn)的平臺,增加其對漢字的了解,進一步培養(yǎng)其對漢字的熱愛。

  三、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新課改倡導我們“注重語文應用、審美和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結合教材解讀、學情分析,我設置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1、積累并梳理漢字的起源、形體、構成、文化等知識。

  2、培養(yǎng)學生對漢字鑒賞、思考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漢字的情感,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傳統(tǒng)。

  4、重點:了解漢字的起源、構造方法。

  5、難點:欣賞漢字的形體美,解決在生活實踐中遇到的漢字問題。

  四、說教法

  新課標特別注重學生的興趣、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創(chuàng)新意識和合作探究精神的培養(yǎng),學法方面,我指導學生在課文中自我發(fā)現(xiàn)漢字的構造。教法方面,我將主要采用圖片展示,使學生之間能積極探究、碰撞思維并加深興趣。同時我將適時輔以講授法和問答法,以更好地引導他們欣賞漢字。

  五、說教學過程

  以語文的學科特性、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學的互動性為教學的出發(fā)點,我將教學過程設置如下:

  1、課堂導入,用故事和字謎的方式來導入,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2、探究漢字起源,為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漢字知識,同時鍛煉學生迅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幻燈片視圖的方法進行。

  3、了解漢字的構造方法。漢字是表意文字,探究漢字構造可以判斷漢字的意義,我結合成語及相關詩句,從構造方面推斷字義,即增強學生辨析字義的能力,為高考做準備,又可激發(fā)學生對漢字意義了解的欲望,提高學習興趣。

  4.、在探究中體悟漢字的魅力,都說“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漢字的魅力無處不在。探究練習需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生將會有更大的興趣。因此本環(huán)節(jié)從對聯(lián),書法藝術方面加以欣賞,解讀出漢字造字的獨具匠心,尤其是漢字形體美和意蘊美。

  5、感受漢字形體美,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我將用自己設計制作的PPT展示漢字形體演變的過程,學生們在觀賞中感受漢字演變“由繁到簡”的發(fā)展規(guī)律,領悟古人造字的智慧;同時在課件上展示名家書法作品和列舉書法名家,讓學生領略到多姿多彩的書法藝術之美。學生們在興奮的同時,也就加強了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直觀地體會到了漢字的演變之美、構成之美和書法之美,意蘊之美也蘊含其中了!

  6、課堂練習以“北京奧運會的徽標”為內(nèi)容,及展示漢字之美,又與高考相接,學練結合。

  六、課后反思

  1、課程導入字謎部分有點多,使本堂課的時間略顯緊張。

  2、課堂練習中我認為學生見過這個題,處理的有點快,應讓學生動手寫一下對徽標的認識。

  3、漢字的演變雖然不是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僅僅屬于了解,但處理的有點簡單。

  讓學生在語文課上“活”起來,既有文學熏陶,又有語言運用,是我本堂課希望達到的教學效果。

漢字的起源14

  一、漢字的起源

  漢字的起源有種種傳說,中國古書里都說文字是倉頡創(chuàng)造的。說倉頡看見一名天神,相貌奇特,面孔長得好像是一幅繪有文字的畫,倉頡便描摹他的形象,創(chuàng)造了文字。有的古書說,倉頡創(chuàng)造出文字后,由于泄漏了天機,天落下了小米,鬼神夜夜啼哭。還有一種傳說,說倉頡觀察了鳥獸印在泥土上的腳跡,啟發(fā)了他發(fā)明文字的靈感。這種種傳說都是靠不住的。文字是廣大勞動人民根據(jù)實際生活的需要,經(jīng)過長期的社會實踐才慢慢地豐富和發(fā)展起來的'。

  從1954年秋至1957年夏,中國考古工作者多次發(fā)掘了半坡遺址(今西安市東郊半坡村北),發(fā)現(xiàn)了早在6000年左右半坡人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chǎn)實踐中,創(chuàng)造了具有文字性質(zhì)的劾劃符號和繪畫、雕塑、裝飾品等藝術作品。半坡人的刻劃符號多保留在彩陶上,這可以看作是原始的中國文字。

  近年來,中國在山東莒縣陵陽河大汶口文化晚期的一處遺址里發(fā)現(xiàn)了一批墓葬(距今已有4500多年),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在一些陶尊上各刻有一個圖象文字,共發(fā)現(xiàn)了10多個單字。這些文字是按照實物的形狀描繪出來的,所以稱為“象形字”。字體的結構與甲骨文上的象形字十分相似,但比甲骨文要早1000多年。因此,“象形字”是中國最早的文字,它已具有了文字的特征。

  二、漢字的構成主要有三種方法:

  1、象形法

  這是形成漢字的最早方法,因此創(chuàng)造了最原始的文字,例:“日”寫成,“月”寫成,水寫成,牛寫成等等。這些象形字經(jīng)過逐漸的演變,到后來都改變了原字的形體,變成了后來方正的字體,有的筆畫減少了,有的筆畫增添了,由不規(guī)則變成了有規(guī)則的字體。

  2、會意法

  象形字比較容易看出造字的道理,但它們不能表達抽象的意思。古人便創(chuàng)造了另一種造字法——會意法。就是用不同的符號或借用“象形字”加上一些符號來表達一個抽象的意思。例:“明”字寫成,意為“日”和“月”帶來光明!暗弊謱懗,(意為太陽出地平線而升起。

  3、形聲法

  象形字和會意字都能從字形上看出字的意義,但卻不能讀出聲音。因此又創(chuàng)造了形聲法來造字。把表示聲音的聲旁和表示意義的形旁搭配起來,組成很多新字。例:“爸”字是表音的“巴”字和表形的“父”字的結合;“芭”字是由“巴”和“++”搭配而成。這樣文字越造越多,據(jù)統(tǒng)計,形聲字占漢字的90%左右。漢字的形成和發(fā)展,成為人們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適應了人類社會生活的需要。

漢字的起源15

  我們都知道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也是世界上最有趣的文字之一。漢字的形態(tài)優(yōu)美,內(nèi)涵豐富,韻味無窮,它總是給人以無盡的詩意與情趣。正是因為有了漢字的產(chǎn)生,才讓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得以傳承。

  屈原用漢字書寫了《離騷》,才有了中國最長的抒情詩;司馬遷用漢字書寫了《史記》,才有了后世的文化瑰寶;魯迅用漢字書寫了《吶喊》,才喚醒了中國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漢字讓我們領略到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風騷,也讓悠久輝煌的華夏文明得以代代相傳。

  漢字到底是如何起源的呢?在沒有漢字出現(xiàn)的時候,我們的祖先通常都是通過結繩記事來記錄發(fā)生的事情。但是后來我們的祖先發(fā)現(xiàn)這種方法并不能夠詳細的記錄每一件事情,而且還容易出現(xiàn)混淆的局面。他們?yōu)榱四軌蚋忧宄挠浀檬虑榈陌l(fā)生,就想到了用畫圖的方式來記錄事件。

  但是圖畫的方式雖然記錄了事情,可是卻十分的繁雜,而且還是不能夠全面完整的表達他們地思想。經(jīng)過不斷的積累和實驗,他們發(fā)現(xiàn)每一種事物都可以找到一個固定的形狀來表示,于是最早的造字方法就應運而生了。這種方法就是象形。

  但是我們祖先發(fā)現(xiàn)象形并不能夠概括所有的事件和思想,于是另一種造字方法也產(chǎn)生了,那就是會意法。會意法就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文字結合在一起,用來表示一種新的意義的造字法。比如兩個木合在一起就是林,三個木合在一起就是森,這都是使用會意法造出來的漢字。

  漸漸的,我們的祖先發(fā)現(xiàn)文字主要是用來記錄會話的,他們覺得文字與聲音有關,所以就又出現(xiàn)了形聲字造字法。

  雖然形聲造字法出現(xiàn)的'最晚,但它也是應用最廣泛的方法,中國有90%的漢字都是根據(jù)形聲造字法創(chuàng)造出來的,這種方法造出來的漢字,音、義俱全,不僅方便簡潔,而且降低了人們實際漢字的難度。

  漢字的創(chuàng)造者,我們已經(jīng)無法追溯了,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就是漢字為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在科技發(fā)展的今天,我們已經(jīng)很久沒有用筆真正的書寫漢字了。想想你已經(jīng)多久沒有用筆來寫字了呢?那漢字就要落寞了嗎?不,并不是。我們依然欣賞著書法,用漢字書寫著一個個有趣的故事。

  版權作品,未經(jīng)《》書面授權,嚴禁轉(zhuǎn)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漢字的起源】相關文章:

漢字的起源03-12

(必備)漢字的起源03-12

人類起源作文10-07

人類的起源作文07-16

戲劇的起源作文07-15

茶樹的起源及演變05-02

寒衣節(jié)節(jié)日的起源03-03

人類起源的傳說作文07-15

(精品)戲劇的起源作文07-17

哪吒是誰起源如何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