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中文字幕在线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男攻调教双性男总裁,热热涩热热狠狠色香蕉综合,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將相和》課堂實錄

時間:2024-03-08 21:08:42 好文 我要投稿

《將相和》課堂實錄(優(yōu)秀9篇)

《將相和》課堂實錄1

  一、交流資料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將相和》。大家對歷史故事特別感興趣,希望同學們在今天的課上有突出的表現(xiàn)。先請大家把收集到的有關本課的資料交流一下。

  生:我從《歷史簡明》上查到了關于藺相如的資料:藺相如,趙惠文王名臣,奉命帶和氏璧入秦,當庭力爭,使原璧歸趙。趙惠文王20年,公元前279年,秦趙澠池之會,使趙王未受辱,因功位上卿,位在廉頗之上,頗出言不遜,揚言必辱之。相如以國家安危為重,處處忍讓,終使廉頗愧悟,負荊請罪,隨成至交。

  師:你的這段材料選自《歷史簡明》,含有文言文的內容,我們把文章學完以后,你再來把這段材料介紹給大家,會讓我們感受到漢語的魅力━━這么長的課文,用你這幾句話就概括了。

  生:我從《中華上下五千年》上收集到關于和氏璧的簡歷:公元前283年,趙惠文王得到一塊玉璧,相傳為楚國人卞和采到的,所以被人們稱為“和氏璧”,此璧幾經(jīng)坎坷才被發(fā)現(xiàn)是一塊世上無雙的無價之寶。玉璧到了惠文王手里更是被萬分珍愛。

  師:你讀了課文想了解和氏璧到底是什么東西,是不是?

  生:我從《新編中華上下五千年》查到和氏璧顏色光澤、純潔無瑕,夜間生光,冬季溫暖,近旁可以不生火爐;夏季涼爽,百步之內不近蚊蠅。

  師:哎呦,很長時間以來,我只知道和氏璧是圓形的、中間有孔的玉。還不知道這塊璧有這么奇妙的特點!你今天找到相關材料了。正因為剛才三位同學說的,和氏璧這么好,還含著這樣一個故事,所以文中有一個詞可以形容它,哪個詞?

  生:無價之寶!

  師:還可以用書上沒有的哪一個成語來形容?

  生:還可以用“價值連城”來形容。

  師:從課文中什么內容可以看出來?

  生:我從“秦王寫信給趙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換這塊璧”看出來的。

  生:我收集到一些關于藺相如和廉頗的資料,由于比較長,我就不讀了,下課的時候大家可以找我來了解一下。

 。▽W生還搜集了時代背景、文章出處、和氏璧如何到趙王手里等資料,可見課前學生檢索了大量的資料信息。)

  二、初讀了解課文

  師:下面進行第二項,說一說這篇課文講了哪幾個小故事?

  生:三個故事可以分別用三個小標題概括。第一個小故事可以用“完璧歸趙”概括;第二個故事可以用“澠池之會”來概括;第三個故事用“負荊請罪”概括。

  師:怎么概括出來的?說說看。

  生:請大家把書翻到64頁第十自然段,看“這就是完璧歸趙的故事”。從這里可以看出第一個故事是“完璧歸趙”。(師:從文中概括性的句子看出來的。)“過了幾年,秦王約趙王在澠池會見!睗瞥厥沁@次會見的地點,所以可將第二個故事概括成“澠池之會”。(師:是根據(jù)地點來概括的。)根據(jù)“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這句話可將第三個故事概括成“負荊請罪”。(師:根據(jù)人物行動概括的。)

  生:我也是用同樣的三個小標題概括這三個故事的!白x寫例話”中的 “……也不會有‘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這三個故事了……”這句話直接說出了三個故事,我是從這里看出來的。

  師:你很聰明,方法很快捷,不過最好能通過讀具體的課文內容來概括。這樣更有助于提高你的閱讀能力。

  三、自讀思考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研究同學們提的一個問題,就是“藺相如為什么能做到‘完璧歸趙’?”圍繞這個問題,大家可以采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你可以是朗讀,可以是默讀揣摩,也可以勾勾畫畫。如果你覺得不吐不快,可以在書上作筆記。

 。▽W生各自讀課文并思考)

  師:同學們都讀過了,想發(fā)言的舉手示意一下。

  下面,請你圍繞剛才思考的問題,將自己想要說的內容在小組交流一下。

 。▽W生分小組交流、討論,教師相機了解、指導。)

  四、小組匯報

  師:圍繞同學們提的“藺相如為什么能做到‘完璧歸趙’?”大家采用了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朗讀,默讀揣摩,勾勾畫畫,文中筆記等等,而且在各自的小組中進行了交流,下面進行班級交流。請各組的組長先匯報一下。

  生:我們組推薦李樂同學代表我們組發(fā)言。

  生:我們組的同學經(jīng)過討論,認為藺相如之所以能完璧歸趙,這完全歸功于他的機智和勇敢。我們在課文第八與第九自然段找出的原因比較多。具體有以下這幾處:“藺相如說:‘這塊璧有點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碧A相如用這么巧妙的辦法從秦王手中理所當然地要回了和氏璧。(師:要回了和氏璧。)第二處是“他理直氣壯地說了秦王一通,然后又用自己的腦袋和璧一塊撞碎在柱子上……”這種辦法來逼迫秦王用十五座城池和他換璧。(師:要撞璧。)第三處是“藺相如說和氏璧是無價之寶,要舉行個隆重的典禮,他才肯交出來!边@是藺相如用了“緩兵之計”,拖延時間,為的是讓手下帶著和氏璧偷偷送回趙國。我們組的王若玨同學對這一點理解得比較深,下面請他說說。

  生:我認為這一處充分體現(xiàn)出了藺相如的機智。當時,和氏璧在秦王的手中,藺相如看出秦王絲毫沒有拿城池換璧的誠意,就上前一步對他說這璧有點小毛病,要指給秦王看。藺相如用這么巧妙的辦法氏和氏璧又回到了自己的手中。而且我認為藺相如對秦王說這句話的時候語氣一定是柔和的。

  師:那你來讀讀看。(生朗讀)

  生:我和王若玨同學有同感。但我覺得像藺相如這樣的愛國使臣,是不會向秦王低三下四、奉承拍馬的。

  師:也就是對王若玨同學朗讀的語氣不贊同,是嗎?

  生:是的。我覺得應當是柔中帶剛的語氣。

  師:那你來試試看!(生朗讀)

  生:我想大家都知道當時秦國最強,趙國實力相對較弱。藺相如說話的時候,只有用比較柔和的語氣,秦王聽了才會信以為真,聽得比較高興,才會把和氏璧交給他。

  師:這樣,你們兩位同學再把這句話讀一讀。如果我們大家是秦王,你感覺自己更愿意聽了誰的話后會把璧交給她。(生2、生3分別讀句子,其他同學認真聽。)

  師:大家更愿意將璧交給誰呢?

  生齊:王若玨同學。

  生:在討論的時候,我有一個疑問:藺相如在準備撞柱的時候,難道他就不怕秦王真的逼他撞嗎?如果秦王真的逼他撞,他會怎么做呢?

  師:這個問題很值得討論,我們稍后研究。

  生:藺相如之所以能完璧歸趙,有很多的原因,我們要為第一組補充。這一點在第六自然段,我們組的張元說出來的。

  生:我認為藺相如能成功“完璧歸趙”,與他所做的充分準備十分不開的。他在還沒有去秦國之前就分析了兩種可能性和兩種對策:“我愿意帶著和氏璧道秦國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成來換,我就把璧交給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來。”他想到了怎樣使秦國理屈,使秦國沒有動兵的理由。這充分體現(xiàn)了藺相如的深謀遠慮,他對于能夠“完璧歸趙”顯得胸有成竹。

  師:老師對你說的“深謀遠慮”這個詞特別感興趣,我將他寫在黑板上。

  生:剛才他們兩個組談到的內容,我們組都談到了。而且我們還在課文第九自然段找到了一個重要的原因。關于這一點,李英杰同學談得比較透徹,我們請他談一談。

  生:我認為這一點很重要:“藺相如知道,秦王絲毫沒有拿城換璧的誠意。一回到賓館,就叫手下人化了裝,帶著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趙國去了。”在這句里,“抄小路”很能體現(xiàn)藺相如的機智,“抄”是走近路的意思。藺相如之所以叫手下人抄小路有兩個原因:一是不讓自己的行動被秦國人發(fā)現(xiàn);二是能盡快將和氏璧送回趙國。

  師:我特別欣賞的是你抓住關鍵字詞理解課文內容。

  生:我想就剛才的內容補充一點:藺相如叫人化了裝也很重要。否則,或許一出門就被秦國人抓住了。

  五、自由發(fā)言

  師:下面開始,圍繞“藺相如為什么能做到‘完璧歸趙’?”這個問題自由發(fā)言。

  生:我從“藺相如捧著璧,往后退了幾步,靠著柱子站定!笨闯隽颂A相如的機智。因為從圖上可以看出藺相如身邊就是秦國的大將軍,如果藺相如直接站在秦王身邊說這一番話,一定會被搶走璧,到那時,他自己的性命也會不保。而藺相如往后退了幾步,靠近柱子站定就不同了。這樣既可以保住和氏璧,也可以讓秦王信以為真。

  師:你這種讀書的方式很好。不僅讀了課文中的文字,還聯(lián)系到文中的插圖思考。

  生:我覺得藺相如說的一段話很有作用。藺相如上前一步說:“這塊璧有點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藺相如說璧的毛病為“小毛病”,容易使秦王相信毛病很小,不易察覺,才會讓藺相如指給自己看。否則秦王也許想我怎么沒看出來,可能會對藺想如產(chǎn)生懷疑。而且藺相如對秦王說“指給你看”也容易使秦王不生疑心。

  師:哦,你也是抓住文中關鍵的字詞理解的。

  生:我從藺相如舉起璧要朝柱子上撞可以看出他的機智。因為如果藺相如只說話嚇秦王,而不做動作的話,會讓秦王認為他是只“紙老虎”。相反,當藺相如做出要撞的動作時,秦王才會真正被嚇住。我覺得藺相如對秦王說這段話時態(tài)度會非常堅決。

  師:有一個詞已經(jīng)告訴了你藺相如的態(tài)度。知道是哪個詞嗎?

  生:是“理直氣壯”。

  師:試著這樣讀讀這句話。(生讀這句話)

  師:我們就是要這樣用心去體會藺相如的理直,用聲音來表現(xiàn)氣壯。因為藺相如說得越堅決,秦王才會對他要撞璧深信不疑。我們一起通過讀來感受一下。

 。ㄉR讀體會)

  師:剛才同學們說了這么多。我們回到剛才一位同學提的問題就是:藺相如在準備撞柱的時候,難道他就不怕秦王真的逼他撞嗎?如果秦王真的逼他撞,他會怎么做呢?

  生:我想秦王是不會讓藺相如撞柱的。從“秦王雙手捧住璧,一邊看一邊稱贊”。藺相如正是抓住秦王愛璧的心理,才會這樣要挾秦王的。

  生:秦王肯定不會讓藺相如撞柱。因為秦王很喜歡這塊價值連城的璧,不會輕易就毀掉它。而且秦王用十五座城換璧,并不是誠心的,只是相騙取和氏璧罷了。如果讓藺相如撞死在秦國,別人就會說秦王因為沒有得到和氏璧而逼死趙國的使臣,到時秦王就成了天下人的笑柄。

  生:我也覺得秦王不會逼藺相如撞柱。因為從前面內容可以得知藺相如是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人物。秦王一定不會因為這個人給天下人留下議論的話柄。

  師:你從哪里知道藺相如是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人?

  生:我從“正在為難的時候,有人說有個藺相如,他勇敢機智,也許能解決這個問題!薄坝袀藺相如”意思就是好像不怎么出名。他們是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才想到藺相如的。

  生:老師,藺相如在典禮那天大大方方地對秦王說和氏璧已經(jīng)送回趙國了,他就不怕秦王殺他嗎?

  師:就是,和氏璧已經(jīng)送回趙國了,悄悄溜走算啦!行嗎?

  生:藺相如根本就不會怕秦王。因為璧已經(jīng)回到了趙國,自己心中已經(jīng)無牽無掛。

  生:我想藺相如要是不出席典禮,趙國就理屈了,作為使者,藺相如絕不會溜回趙國。否則,他就有辱趙國的顏面了。藺相如對秦王說的這段話也應當體現(xiàn)他作為趙國使臣的風范,同時也應當表現(xiàn)出他大無畏的精神。

  師:那你試著讀一讀。(生朗讀)

  師:同學們都聽出了一國使者的風范了吧!既有那種和氏璧被送回趙國后的了無牽掛,又有對秦王的毫無畏懼之情。嬉笑怒罵,皆在其中。

  附:評課稿

  聽了劉老師的課,我覺得耳目一新。當今我們的課堂是沉悶的,是高耗低效的。我們大家都覺得要轉變,關鍵在課堂上怎么體現(xiàn)呢?大家平時的討論也都形成了一個共識,課堂應該是以學生為主人的。但怎樣上課,學生才真正是課堂的主人呢?劉老師用他的課堂實踐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回答。這節(jié)課我感到學生是主人,孩子們是興致勃勃,侃侃而談。學生是輕松的、愉快的,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學習是開放的,老師解除了對他們的一些封鎖,限制,讓孩子們在課堂上做他們樂于做的事情,而又在這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到知識,得到發(fā)展。從老師來看是灑脫的,輕松的,課上得如行云流水一般。從師生之間來看是融洽的,是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老師是引導者,合作者,又是鼓勵者。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組織和鼓勵中,一步步地獲取知識,一步步地向前發(fā)展。課堂上學生是主人翁體現(xiàn)得非常突出。

  這節(jié)課之所以有這樣的突破,首先取決于劉老師的觀念。他的課明確地告訴我們,現(xiàn)代課堂教學中的師生關系應該是怎樣的,教師要弄清所處的位置和作用。他很注意教是為了學的,順應學生的學習,真正為學生服務。他不是那種把“水”倒給學生的'組織者,他是把學生組織起來,讓學生自己去“倒水”,去“找水”,一起去開掘叮叮咚咚的清泉。學生以這篇課文為載體,在生活中到處去搜集信息,他們有的找的是文章中講到的物,和氏璧是怎么得來的,是什么樣的,又是怎么到趙國去的;也有人找的是人,藺相如是怎樣一個人,為什么推薦他去出使的等;有人找的是事;有人找的是背景;有人找的是這篇文章的出處……學生到處“找水”,視野開闊,與封閉在課文中學習效果是不一樣的。這樣的組織和安排是一種學習方式的變化,不完全是接受性學習,孩子們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尋求。孩子們?yōu)榱藢W習這篇課文去尋求各方面知識的時候,他們看到知識的海洋,當尋找到自己所需的東西后,他們對這篇課文有興趣了,對語文有興趣了,對尋求知識的活動有興趣了。今天的課展示的,學生想去找,想來讀,想來交流,孩子們興致勃,不是我們所追求的境界嗎?

  討論性的讀他分為三個小層次。先是小組討論,給每個學生有了一個發(fā)表自已意見的機會,孩子們在小組中各抒己見。他強調孩子們在別人說的時候認真聽,平常也是這么訓練的。他反對假議,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好的合作、競爭的學習氛圍。第二個層次是把小組討論的在全班匯報。有推薦出來的代表說集體討論的概況,又推薦發(fā)言突出的同學作典型發(fā)言,有點有面,對在小組討論的學生拓寬了視野。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又向前推進了一步。第三層次是自由論壇。有了前兩個層次的鋪墊,這時候學生由于有了前面的“碰撞”,所以發(fā)言更高了一個層次。在這過程中老師是組織、引導并和孩子們一道去獲取知識。

  劉老師是把自己放在一個鼓勵者的位置。看一個老師的主導作用發(fā)揮得如何,就是看教師是否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劉老師的鼓勵是誠懇的,是熱情的,是及時的,他的鼓勵又是有分寸的。而不是鼓勵學生就是一味地廉價地表揚學生,也不是對學生的回答不置可否。鼓勵應該是讓學生感覺到在某一個方面得到肯定,進而產(chǎn)生成功的歡愉。劉老師的鼓勵有的是對學生學習行為上的肯定,有的是對學生學習熱情上肯定的,有的是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上肯定的,有的是對學生學習思考后回答的結果上肯定的,而且用詞很具體恰當。

  總之,什么叫觀念轉變,什么叫自主開放的課堂,劉老師在探索,而且取得了喜人的成績。既給了我們概念上的理解,又給了我們課堂實例。讓我們從中得到很好的啟發(fā)。

《將相和》課堂實錄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分析人物品質。

  2、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表演能力、轉述能力等。

  3、德育目標:

  學習藺相如和廉頗為國家利益著想的好品質。

  【教學重點】

  通過討論分析人物品質。

  【教學難點】

  透過人物外在分析人物心理。

  【教學方法】

  朗讀法、自學指導法、表演法等。

  【教學手段】

  液晶投影、微機、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8課《將相和》。(板書:18、將相和)

  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上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

  生:(略)

  二、廉頗的話

  師:廉頗很不服氣,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廉頗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的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臺!

  師:大家評一評他讀的怎么樣?

  生:(評略)

  師:那你來試一試?

  三、完璧歸趙、澠池之會

  師:藺相如官拜上卿,只是靠一張嘴嗎?(不是)靠的是什么?請同學分組研究課文,可以選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

  生:(研讀)

  師:藺相如到底靠的是什么?

  生:(討論、分析人物心理和品質)

  師:(相機指導藺相如語言朗讀以及《澠池之會》的表演。)

  四、負荊請罪

  師:說得對,藺相如以他的智慧和勇敢維護了趙國的利益,被趙王封為上卿,廉頗應不應該服氣?

  生:應該!

  師:是什么最終讓廉頗服氣了?

  生:藺相如說:“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合,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啊!”

  師:如果藺相如說的話沒有傳到廉頗的耳中,也就沒有負荊請罪這個故事了,你愿意做一回傳話人嗎?

  生:(轉述略)

  師:聽了藺相如的'話,廉頗是怎么做的呢?同學們,看!(出示負荊請罪圖)這時,你對他們兩人有何評價?

  生:(分析人物品質略)

  師:同學們,想一想,將相和好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答略)

  師:所以他們才能成為───

  生:好朋友!

  師:才能──

  生:同心協(xié)力保衛(wèi)趙國。

  五、總結擴展,布置作業(yè)

  師:對,他們都有著滿腔的愛國熱情,都要維護國家的利益。學了這一課,同學們受到什么啟示和教育嗎?

  生:(答略)

  師:說的真好!布置一項作業(yè)。回家后,查找一下資料,看看既然將相同心協(xié)力保衛(wèi)趙國,最終趙國為什么還是被秦國滅亡了呢?它是怎樣滅亡的?

《將相和》課堂實錄3

  總體策略、設計思路:

  1、精設導語,引入情境,讓學生深入感悟歷史故事。

  2、適時點撥,聯(lián)系實際,渲染展現(xiàn)情境。

  3、利用多媒體,介紹戰(zhàn)國背景,和氏璧的由來,感悟歷史人物司馬遷的特殊魅力,深化情境。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教材五年級下冊第十八課《將相和》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召集、大臣、允諾、廉頗、抵御、侮辱、拒絕、戰(zhàn)袍、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完璧歸趙、負荊請罪。

  2、初讀課文,了解時代背景。

  3、理清課文脈絡。

  4、在理清課文內容的過程中感受藺相如的機智勇敢、顧全大局和大將軍廉頗為了國家利益知錯認錯的優(yōu)秀品質。

  教學重點:

  了解“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的主要內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學生對歷史故事的興趣

  1、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燦爛文化,歷史長河中有許多優(yōu)秀的任務讓今天的我們依然崇敬不已。你們知道哪些歷史人物的故事,請簡單介紹一下。

  2、在我國漢代出現(xiàn)了一位偉大的歷史學家和文學家,他叫司馬遷,請同學們翻開教材,齊讀“資料袋”。(生讀。)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改編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的《將相和》。(板書課題)

  3、解題。同學們已預習完課文,“將”、“相”各是誰?“和”在這里應該是什么意思?

 。ā皩ⅰ敝复髮④娏H、“相”指上卿藺相如、“和”是指同心協(xié)力,保衛(wèi)趙國。)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將”與“相”之間為什么和好,他們之間為什么曾經(jīng)不和?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理清課文圍繞廉頗和藺相如講了幾個小故事并給每個小故事加上合適的標題。

  2、討論交流

  本文講了三個小故事。

  第一個小故事:完璧歸趙(1-10自然段)

  第二個小故事:澠池之會(11-15自然段)

  第三個小故事:負荊請罪(16-18自然段)

  教師小結:

  這篇課文通過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這三個小故事的記敘,寫出了將相之間由“不和”到“和”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果。

  3、小組學習

 。1)分別朗讀每一部分,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ハ嗉m正其中的錯誤。

 。2)認清字形,比較形近字。璧(壁)、秦(奏)、歸(舊)。

 。3)體會詞語完璧歸趙、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負荊請罪、同心協(xié)力的意思,找出課文中帶這些詞語的句子讀一讀。

  4、教師介紹時代背景。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抓住故事矛盾,理解三個故事內部聯(lián)系,體會“和”的重要性,體驗閱讀歷史故事的樂趣。

  2、抓住人物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感受人物形象,體會課文中主要人物語言描寫的表達效果。

  3、有感情地朗讀描寫主要人物語言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析題質疑,激活閱讀期待

  1、我們繼續(xù)學習歷史故事《將相和》。一般情況下,這個故事應該寫什么內容?課文中哪一個故事直接寫了這個內容?認真看看板書,你有什么疑問嗎?(學生針對三個故事的聯(lián)系質疑。)

  過渡:這節(jié)課,我們就是要弄清楚文中三個故事到底有什么聯(lián)系。我們先看前兩個故事主要寫了誰?快速默讀故事“完璧歸趙”,把你認為寫藺相如寫得最精彩的語句勾畫出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質疑,以解決“三個故事有何聯(lián)系?”為抓手,串起全文教學。

  二、品味語言,感悟人物形象

 。ㄒ唬┭凶x“完璧歸趙”

  語段一:他理直氣壯地說:“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現(xiàn)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撞碎在這柱子上!”

  1、理直氣壯是什么意思?藺相如的理由到底充分在哪里?指導讀。

  2、藺相如說:“現(xiàn)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撞碎在這柱子上!边@句話的意思就是——

 。ǔ鍪荆含F(xiàn)在璧在我手里,你不能強逼我。)

  比較兩個句子在表達上有何不同?同一個意思,藺相如為何不直接說,而要用表示假設關系的句式來說?

  3、多么智慧的外交辭令!指導讀

  4、小結過渡:抓住人物的語言讀歷史故事,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像這樣用表示假設關系的句式來寫藺相如的語言,在這個故事中還有幾處,找出來讀一讀,再感受感受。

  語段二:藺相如想了一會兒,說:“我愿意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來換,我就把璧交給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來。那時候秦國理屈,就沒有動兵的理由!

  從這兩個表示假設關系的句式中,我們又能感受到藺相如的什么?

  小結過渡:正是用假設的方式來說理,趙王才會信任他,把無價之寶交給他帶到秦國去。還有這樣的句子嗎?

  語段三:到了舉行典禮那一天,藺相如進宮見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說:“和氏璧已經(jīng)送回趙國去了。您如果有誠意的話,先把十五座城交給我國,我國馬上派人把璧送來,絕不失信。不然,您殺了我也沒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國是從來不講信用的!”

  1、用這樣的方式和秦王講道理,你認為有什么好處?

  2、讀到這里,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藺相如?

  抓聯(lián)系一:藺相如“完璧歸趙”,取得對秦外交的.勝利,回國后被封為上大夫。這為說明將相“失和”埋下伏筆。

  【設計意圖】將閱讀目標指向言語表現(xiàn),抓住作者用假設句式描寫藺相如語言的文本特點,由扶到放,一步步感受藺相如作為外交家作為文臣言語委婉但立場鮮明的外交智慧,滲透抓人物語言讀懂歷史故事的方法。

  過渡:“澠池之會”又寫了藺相如的什么呢?

 。ǘ┭凶x“澠池之會”

  語段四:藺相如說:“您現(xiàn)在離我只有五步遠。您不答應,我就跟您拼了!

  1、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句子省略了哪個詞?(如果)

  2、藺相如憑什么敢和秦王去“拼”?指導讀。

  3、小結:讀歷史故事不僅要關注人物形象,更要關注作者是用怎樣的表達方法寫活這個人物的。

  抓聯(lián)系二:藺相如在澠池會上,再次用假設的方式講道理,以弱勝強,維護了趙國的尊嚴,被趙王封為上卿。這就為說明將相“失和”進一步做好鋪墊。

  總結:不寫這兩個故事,我們就不清楚藺相如為趙國究竟立下了怎樣巨大的功勞。而這些,正是廉頗沒有想到的,正是導致將相“失和”的直接原因。

  【設計意圖】仍然抓住藺相如用假設句說理的語言特點,感受藺相如的語言特色,同時抓住“拼”字品味揣摩人物內心,感受人物形象。

 。ㄈ┭凶x“負荊請罪”

  語段五:廉頗很不服氣,他對別人說:“我廉頗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臺!”

  1、從廉頗的角度來看,他說得也不無道理。請看《史記》對廉頗的介紹。

  2、看來,將相之間的矛盾已到了非常突出的地步了。藺相如聽到這樣的話后,怎么說的?

  語段六:藺相如說:“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呀!

  1、自由讀讀藺相如的話,看看在表達上又有什么特點?

  2、不管用什么表達方式,藺相如就是想強調為了國家安危,“將”和“相”應該和好,為了趙國,就應該“將相和”。

  過渡:這話傳到廉頗的耳朵里,他立刻想到了自己的不對。

  語段七:于是,他脫下戰(zhàn)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

  1、這就是成語負荊請罪的來歷。課文寫廉頗負荊請罪只有簡單的一句話,但京劇卻把當時的場景還原了出來

  2、你對廉頗有了什么新的認識?

  過渡:一個知錯就改,另一個真誠相待,都是多么的難能可貴!從此過后

  預設八:從此以后,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xié)力保衛(wèi)趙國。

  師:同心協(xié)力的意思濃縮為一個字,就是課題中的——和。正因為將相二人同心同德、和衷共濟保衛(wèi)趙國,秦國很多年都不敢再進攻趙國。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設計目的一是繼續(xù)揣摩藺相如的言語特點和人物個性;二是感受廉頗作為一個愛國武將知錯能改、和而不同的耿直性格及人格魅力。

  三、評價人物,理清故事聯(lián)系

  1、讀到這里,你明白三個故事之間的聯(lián)系了嗎?“完璧歸趙”“澠池之會”是矛盾產(chǎn)生的——直接原因,“負荊請罪”就是矛盾的——**和結局,三個故事共同突出了“和”對國家的重要性。

  2、評價人物

  藺相如: 勇敢機智,不畏,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大局,識大體

  廉頗:威震朝野,耿直暢快,知錯能改

  小結:家和萬事興,國家也是同樣,一個國家既要有驍勇善戰(zhàn)的武將,又要有能言善辯的文官,大家團結一致,國家才能興旺發(fā)達。

  板書設計:

  將相和

  完璧歸趙 澠池之會 負荊請罪

  藺相如: 勇敢機智,不畏,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大局,識大體

  廉頗:威震朝野,耿直暢快,知錯能改

《將相和》課堂實錄4

  探究教學在自然科學的課程中運用較多,對于注重情感熏陶、講究體驗感悟的語文學科來說,還沒有形成積極的模式。筆者在閱讀、作文、活動等課型中曾作過研究,主要體會是:小學語文探究教學應該巧設問題情境,比較遴選方案,體驗探究過程,尊重事實結論,加強合作學習。語文是人文性很強的學科,聯(lián)想思維是典型特征,在討論、爭論、辯論、實驗的過程中去親身體驗很重要,這個體驗往往帶有“獨特的個人色彩”,即使結論有失偏頗,也應該予以尊重。下面以人教版六年級《語文》第十二冊第12課《將相和》教學實錄為例,加以說明,展示講讀課型中探究教學的一般模式。

  一、從讀切入,初步感悟人物

  師:同學們讀完課文后,已經(jīng)了解了故事內容。你能評價一下文中的某個人物嗎?

  生:藺相如機智勇敢。

  生:藺相如愛國。

  生:廉頗知錯就改。

  生:趙王民主,能聽大臣的意見。

  生:藺相如手下人愛打抱不平。

 。ㄒ皇て鹎永,學生思維的火花被點燃了。除了陰險狡詐的秦王外,學生對文中其他人物皆有感悟,尤其是后兩位同學獨特的視角令人稱道。但是對藺相如的認識是概念化的、淺層的,尚需引導。)

  二、自主選讀重點句段,引導感悟重點人物

  師:(笑)同學們的感受不少啊!藺相如這個人貫穿三個小故事的始終,我們先進一步了解他,好嗎?

  生:(微笑)好!

  師:我們把藺相如與其他人對比一下,進一步感悟他的個性。同學們要抓住別人是怎樣說怎樣做的,而藺相如又是怎樣說怎樣做的,把有關句子找出來讀讀。

 。▽W生讀書、批注、討論。)

  (這段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教學民主。如何提升學生對藺相如的認識,是本課難點,老師沒有硬灌輸結論,而是讓學生假定探究方案,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精神。同時引導得出“性格決定行動”這一認識,實在可貴。)

  三、讀讀議議,從對比中感悟將、相、王

  師:同學們讀書很認真,你們想把藺相如與誰對比呢?

  生:與秦王比。

  生:與廉頗比。

  生:與藺相如的手下人比。

  生:跟趙王比。

  生:跟趙國的文武大臣比。

  師:好,有相同體會的同學再到一起討論一下。

 。ㄍ瑢W下位,重新組成學習小組,爭論得很熱烈。)

 。ò颜n堂還給了學生,讓有相同感悟的同學下位,重新分組互動學習,看似散堂,實則一種大膽的探索。)

  師:同學們爭論得很熱烈,現(xiàn)在可以把感受對大家說說嗎?

  生:(舉手)我們組先來。

  師:這樣吧,老師先出道題,哪個組答出,哪個組先說。(課件出示:魏無忌長孫無忌彼無忌此亦無忌藺相如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

  生:這副對聯(lián)中有四個人名,很有趣。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古代有個司馬光,還有《百家姓》中有“鐘離宇文,長孫慕容”句。

  師:小小年紀學問不淺哪!瞧瞧,藺相如被人寫進對聯(lián)里,足見他大名鼎鼎啊!

  (借學生爭先恐后的情境巧設謎團,引導學生認識了“瑟”字,為后文鋪墊,同時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也豐富了學生的語文知識。)

  生:我們組討論的是,藺相如與趙國文武大臣對比,可以看出藺相如膽識過人。

  師:(故做疑惑)我怎么就沒體會到呢?(板書:膽識過人)

  生:(急了,補充)老師,您想想,和氏璧至少值十五座城,趙王怎么舍得給秦王呢?可他們都怕秦王啊!

  師:課文怎么說?要言之有理啊!

  (學生讀課文“趙王接到了信非常著急,立即召集大臣來商議。大家說秦王不過想把和氏璧騙到手罷了,不能上他的當,可是不答應,又怕他派兵來進攻!保

  生:秦國以大欺小,經(jīng)常發(fā)動戰(zhàn)爭。因為課文說“秦國最強,常常進攻別的國家。”

  師:你很會說話!先說自己的看法,再讀課文中的句子。

  生:秦國恃強凌弱,就像現(xiàn)在的美國,很多小國都怕他打。趙國也不例外。

  生:藺相如愿意去秦國就不簡單,說明他不怕。別人保舉他時,課文是這樣寫的:“有個藺相如,他勇敢機智。”

  生:他胸有成竹,口頭保證了兩條:一定把璧送回來,而且秦國不會對趙國開戰(zhàn)。這兩條正是趙王和大臣們所擔心的。

  師:說得好!你能帶大家讀一下課文嗎?(生齊讀第六自然段)

  生:藺相如是“想了一會”才說,說明他是經(jīng)過慎重考慮的。

  生:其實趙王他們也將信將疑,因為文章說“只好派他去”。

  師:在這種情況下,藺相如為什么還出使秦國呢?

  生:為了國寶呀!

  生:為國家的安寧、和平。

  師:說得好!你們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聯(lián)系上下文看問題。聽你們這么一說,我也體會到了藺相如確實膽識過人,同學們體會到了嗎?

  生:(齊聲)明白了。(這組學生很得意)

 。ㄟ@段教學是學生和老師的辯論,學生言之成理,言之有據(jù)。為其他組發(fā)言提供了示范。)

  生:我們組把藺相如與秦王比,覺得秦王陰險狡詐,而藺相如能洞察人心。

  師:“洞察人心”是什么意思?(板書:洞察人心)

  生:學《草船借箭》時學到的,指對人的心理很了解。

  生:在第一個故事中,寫秦王一見到和氏璧就愛不釋手(讀“秦王雙手捧住璧,一邊看一邊稱贊。”),因為沒提防,才被藺相如用計要回了璧。

  生:他要撞碎璧,是利用了秦王的貪心。(生讀“他理直氣壯地說:‘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現(xiàn)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說著,他舉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連忙說一切都好商量。”)

  生:要秦王舉行典禮,是藺相如的緩兵之計,因為秦王要講究大國的外交禮節(jié),所以藺相如才跟他討價還價。

  師:“緩兵之計”是什么意思?

  生:想拖延時間。(讀課文:“一回到賓館,就叫手下人化了裝,帶著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趙國去了。”)

  生:藺相如說“您殺了我也沒用”,他抓住秦王想稱霸天下的野心,因為統(tǒng)一天下要講信用。

  師:(笑)你長大了可以做外交家。

  生:在第二個故事中,他逼迫秦王擊缶,因為他知道秦王怕死。(生讀“藺相如說:‘您現(xiàn)在離我只有五步遠。您不答應,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沒法,只好敲了一缶!保

  師:對呀!兵書上說“知己知彼……”

  生:百戰(zhàn)不殆。

  師:看來藺相如不僅如人所言勇敢機智,在與秦王的較量中,他善于抓住對方的心理,才取得斗爭的勝利。

 。▽W生能把《草船借箭》的學法遷移到本課,是能力的飛躍。教師適時點撥,并且引用兵書上一句話,實為畫龍點睛。)

  生:我們組把藺相如跟廉頗對比,覺得廉頗這個人很孤傲,瞧不起人。

  生:說人家一個上卿竟用“爬”字,真不文明。都說封建士大夫講究繁文縟節(jié),我看并非如此!

  師:你也很孤傲,瞧不起那些士大夫們。(學生笑)你很有學問,能說說“士大夫”和“繁文縟節(jié)”是什么意思嗎?

  生:士大夫就是做官的人,繁文縟節(jié)就是禮節(jié)很多。

  生:但是廉頗對趙國也是功不可沒的。(讀“秦王沒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頗已經(jīng)在邊境上做好了準備,不敢拿趙王怎么樣,只好讓趙王回去!薄按蠹抑,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

  生:我覺得廉頗比較爽快,像他這樣一個高官能負荊請罪,也不容易啊!

  生:藺相如真是個寬宏大量的人,俗話說“惹不起還躲不起呀”,真要計較起來,吃虧的'還是廉頗,他官小。

  師:(板書:寬宏大量)寬宏大量表現(xiàn)在哪里?(生讀“這話傳到了藺相如耳朵里,藺相如就請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頗見面。有一天,藺相如坐車出去,遠遠看見廉頗騎著高頭大馬過來了,他趕緊叫車夫往回趕!保

  生:廉頗吃小虧,國家吃大虧呀!藺相如見了廉頗就躲,正是為了趙國的安寧啊!

  生:特別是廉頗認錯時,藺相如能夠出門熱情迎接,做到這點可不容易,我要學他嚴格對己、寬以待人。

  生: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學生能批評廉頗不講文明,要學藺相如寬以待人,說明他們的情感已經(jīng)受到陶冶。沒有體驗何來德育?人們常說語文教育要潛移默化,即此意也。)

  生:藺相如跟他的手下人對比更有意思。我們組覺得那個手下人很會討好上司。

  生:(反駁)那個人并不是拍馬屁、討好上司,確實是廉頗錯了嘛。

  生:我倒覺得那個人很有正義感。因為文章說“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順眼了”。

  師:什么是正義感呀?

  生:正義感就是對的敢支持,錯的敢反對。

  師:好,你們接著說下去。

  生:他畢竟是個小人物,只盯著小問題,把個人恩怨放在第一位。

  生:(附和)就是嘛,鼠目寸光。

  生:藺相如實在是高瞻遠矚。

  師:“高瞻遠矚”這個詞用得好。(板書:高瞻遠矚)

  生:藺相如是大人物,當然目光遠大。

  生:他知道不團結會削弱趙國的力量,所以不跟廉頗計較。

  (我們常提互動課堂,學生之間師生之間語言的交鋒、思維的碰撞、認識的升華、情感的交流,在這段爭論中可見一斑。教師適時進行評點,充分肯定學生的見解,幫助學生提高了語文素養(yǎng)。)

  師:《將相和》是流傳千百年的動人故事,藺相如也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你們明白了為什么嗎?

  生:(齊聲)明白了!

 。▽W生明白了什么?教師沒有給出固定的答案,也沒有做任何小結,可是言已盡而意未窮。學生在問題情境中,反復讀書思考、討論、爭論、辯論,既認識了人物性格的多樣性,又學會了全面看問題?傊,這個片段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精神,是探究教學的典型案例。)

  點評:

  以讀為本,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理念。如何引導小學生讀《將相和》?如果只要求一般的讀懂故事情節(jié)并不難,但要真正讀懂藺相如,讀懂廉頗,讀懂秦王、趙王,還需要下番工夫。本課例采用對比法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中的人物,是一種成功的探索。其一,讀與評的思路清晰。首先從讀切入感悟幾個人,這可算是整體感悟,但這種感悟還是初步的、表層的;再就是感悟重點人物藺相如;最后以重點人物為主軸,引發(fā)對比,從對比中加深對人物的感悟。其二,讀與評的關系處理得恰到好處:以讀帶評,以評促讀,體現(xiàn)了“讀”是內化的吸收,“評”是外化的表達。其三,讀與評收效顯著。學生讀懂了人物的品質:藺相如大智大慧,有勇有謀,臨危不懼;廉頗驍勇豪爽,知錯就改,開了“負荊請罪”的先河;秦王恃強凌弱,驕橫霸道,貪小便宜,怕丟面子。(點評者:洪一陽)

《將相和》課堂實錄5

  一、揭題導入

  師:話說藺相如在澠池又立了功,被封為上卿,廉頗心理舒服嗎?

  從哪里可看出?

  先別急著告訴我。請大家默讀課文,把課文中寫他們矛盾的句子畫出來。

  生:不舒服

  師:什么原因?

  二、讀廉頗,想發(fā)生矛盾有幾個原因。

  生:他覺得自身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

  師:出示相關句子

  “我廉頗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

  師:什么叫“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

  生:打戰(zhàn)沒有不勝利的,沒有不攻克的

  師:我們可用一個什么詞概括?

  生:戰(zhàn)功赫赫

  師:讀一讀句子,想想廉頗說這句話時是什么神態(tài)?用我們剛學過的一個成語概括。

  生: 居功自傲

  師: 廉頗不服,僅僅是這個原因嗎?

  生: 他覺得藺相如僅靠一張嘴,就爬到他頭上了。

  師:出示句子:

  “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的頭上去了。”

  師:讀一讀,想象一下,說這話時廉頗什么語氣?

  生:看不起

  生:蔑視藺相如

  生:嗤之以鼻

  師:讀一讀,體會一下

  師:在廉頗的眼里,藺相如是個怎樣的人?

  生:沒有真才實學的人

  生:沒有真本領

  師:廉頗覺得自身說的有道理嗎?

  生:很有理

  生:理直氣壯的

  師:連起來讀一讀,體會體會。把廉頗那種不服氣的感覺讀出來。

 。ㄗx書,能體會到其中蘊涵著怎樣的感情,這叫做會讀書)

  三、讀藺相如,他該怎么做好?

  師;廉頗的話,站在藺相如角度看,還那么有道理嗎?

  生:考慮

  師:自由讀一讀,有哪些破綻?

  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

  生:藺相如立下大功,靠他的膽略,膽識

  生:是他以命相拼得來的,不只靠一張嘴

  生:還需要腦子,有勇有謀

  師:假如廉頗再直率些,當著藺相如面提出,藺相如該怎么反駁?

 。w會藺相如的性格)

  生;和氣地說:我立下大功,不完全靠一張嘴

  師:事實上,廉頗沒有當面說,藺相如無法說清。這該怎么辦呢?藺相如有幾種對策?

  生:避

  生:寫信

  師;這方法很棒

  生:談

  師:很好的'方法,用“斗”好不好?

  生;不好

  師;為什么?

  生:會兩敗俱傷

  生:那會“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師:漁翁是誰?

  生齊說:秦王

  師:我們分析一下,這些方法的優(yōu)點、缺點。

  生:四人一小組討論

  師:古人把方法分為三等:好的為上策,壞的為下策,一般為中策。你覺得上策是什么?有什么優(yōu)點?

  下策是什么?有哪些缺點?

  生:我認為上策是寫信,他可以防止面對面爭吵

  生:我覺得是坐下來談

  四、藺相如的對策

  師:藺相如的上策打動廉頗了嗎?自由讀,找到答案。

  生:打動了,廉頗覺得自身很不應該

  師;藺相如的那句話打動了廉頗?

  生:我之所以避著廉頗,為的是趙國的利益。

  師:廉頗知道自身錯了,他可以有哪些做法?

  生;托人道歉

  生;寫信說

  生:負荊請罪

  師:解釋“負荊請罪”,那種方法最好?

  生:四人小組討論優(yōu)、缺點。

  師;假如是你,你會怎么做?

  生;送禮物給他

  生:當面向他道歉

  五、廉頗和藺相如鬧了這么大的矛盾之后,為什么還能和好?

  師:從廉頗的角度分析。

  生:知錯就改,勇于承當責任

  師:從藺相如的角度看。

  生:顧全大局,會退讓

  師總結:這個故事給你什么啟發(fā)?

  生:做錯了事,要道歉

  生;道歉可以讓朋友之間消除誤會,重歸于好

  六、安排作業(yè):

  假如將相換成古代的諸葛亮或林沖,又會有什么故事,請大家新編《將相和》。

  課后反思:

  如何引導小學生讀《將相和》?假如只要求一般的讀懂故事情節(jié)并不難,但要真正讀懂藺相如,讀懂廉頗,讀懂秦王、趙王,還需要下番工夫。我在這方面嘗試采用對比的方法,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中的人物,是一種探索。其一,學的思路清晰。首先從讀切入感悟幾個人,這可算是整體感悟,但這種感悟還是初步的、表層的;再就是感悟重點人物藺相如和廉頗;最后以重點人物為主軸,引發(fā)對比,從對比中加深對人物的感悟。其二,讀與評的關系處置得恰到好處:以讀帶評,以評促讀,體現(xiàn)了“讀”是內化的吸收,“評”是外化的表達。其三,讀與評收效顯著。學生讀懂了人物的品質:藺相如大智大慧,有勇有謀,臨危不懼;廉頗敢做敢當,知錯就改,開了“負荊請罪”的先河。

《將相和》課堂實錄6

  教學目的

  1. 理解課文主要內容。感受藺相如的機智勇敢、顧全大局和廉頗知錯就改的優(yōu)秀品質。

  2.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各段之間的聯(lián)系及各段與整篇的關系,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和務求理解的讀書習慣。

  3. 懂得遇事要顧大局、識大體、講團結的道理。

  4. 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重點、難點

  感悟人物特點,理清各段內容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教學方法

  自讀感悟,討論交流,寫話。

  課時安排

  3 課時(展示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板書課題

  交流課前搜集的故事背景資料。

  二、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三、初讀課文,學生自悟

  1. 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讀中存在的問題。

  2. 速讀課文,討論交流。

 。1)在書上畫出“將”、“相”分別指誰?“和”是什么意思?

 。2)本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3. 理清脈絡,概括段意。

 。1)本文講了幾個小故事?找出每個故事的起止,并用一個合適的小標題概括每個小故事的內容。

  (2)討論交流。

  4. 再讀故事,明晰每個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

  四、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 板書課題后提問: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藺相如從一介布衣升為上卿,可謂平步青云,廉頗對此很不服氣,那么,他是怎么說的?

  請快速從課文中找出這段話。誰來讀一讀?

  2. 我廉頗功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臺!

  (1)你從這句話中都讀明白了些什么?

 。2)誰來讀一讀這句話?

  3. 這樣下去,廉頗和藺相如遲早會鬧僵,為了能使將相和,你現(xiàn)在的任務是勸勸正在氣頭上的廉頗。愿意承擔這個重任嗎?

  二、解析“完璧歸趙”

  (一)自讀故事,感悟人物特點。

  1. 大家先讀讀“完璧歸趙”這個故事,看看藺相如到底有什么能耐。為了使你的勸說詞更具說服力,老師建議你把藺相如與文中其他人物作作比較,看看在秦趙兩國圍繞和氏璧發(fā)生的這一外交事件中,其他人都是怎樣說怎樣做的,而藺相如又是怎樣說怎樣做的,把有關句子勾畫下來,讀一讀,通過比較你或許很快就能發(fā)現(xiàn)藺相如的過人之處。

  2. 自己就近找有相同體會的同學一起討論討論,通過和這些人物的比較,你發(fā)現(xiàn)了藺相如的哪些過人之處,依據(jù)是什么?

 。ǘ┘w交流,深化認識。

  1. 藺相如與趙王及文武大臣對比,你得出了什么結論?

  2. 點撥要點:

 。1)趙王接到了信非常著急……

  a. 趙王為什么非常著急?

  b. 播放課件,學生體會秦趙雙方實力差距。

  c. 想象一下趙王能急成什么樣,誰能用自己學過的詞語形容一下?

 。2)藺相如想了一會兒,說:“我愿意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來換,我就把璧交給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來。那時候秦國理屈,就沒有動兵的理由!

  a. 藺相如說話前為什么要“想一會兒”?

  b. 稍加思索便成竹在胸,讀一讀這句話,想想強調哪些詞,才能讀出這種胸有成竹的從容。自己先練一練。指名讀。

  3. 教師小結。

  4. 藺相如與秦王比,你得出了什么結論?

 。1)生闡述結論,師追問:課文中哪些描寫表現(xiàn)出了這一點,要言之有據(jù)呀!

 。2)學生自由回答,師相機點撥。要點:

  他理直氣壯地說∶“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現(xiàn)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

  a. “理直氣壯”什么意思?藺相如為什么能“理直氣壯”?

  b. 藺相如真的要把“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嗎?

  c. 誰來讀一讀這句話,讀出“理直氣壯”的語氣來。

  藺相如捧著璧,往后退了幾步,靠著柱子站定。這句話中有一處細節(jié)充分體現(xiàn)了藺相如不僅膽大而且心細,發(fā)現(xiàn)了嗎?

 。3)體會藺相如洞察人心,秦王的映襯作用。

  秦王雙手捧住璧,一邊看一邊稱贊,絕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秦王聽他這么一說,就把和氏璧交給了藺相如。

  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連忙說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圖,把允諾劃歸趙國的十五座城指給他看。

  秦王只好跟他約定了舉行典禮的日期。

  a. 王老師有個疑問,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誰?主人公是藺相如,大家來看這個重點段,一共三百來字,其中近一百五十字用來寫秦王,作者這樣寫秦王,是不是有點喧賓奪主呀?(課件展示描寫秦王的語句)

  b. 認為這樣安排不合適的請舉手,認為這樣安排挺好的請舉手。好,真理愈辯愈明,我們開一個小型辯論會,請大家各抒己見。

  c. 學生討論。

  d. 這樣的描寫故事中還有嗎?讀一讀,你有什么感悟?

  5. 讀完這個故事,了解了藺相如,你會怎么勸廉頗呢?誰來說說?

  三、解析“澠池會見”

  藺相如從一介布衣升為上大夫,升官比坐電梯還快。不久,他在澠池會上又立新功。那么這一次是不是如廉頗所言:“沒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呢?”

  澠池會見時廉頗并不在現(xiàn)場,你能不能給他講一講當時都發(fā)生了什么?為了讓大家更能入戲,請你從“趙王、趙王侍從、趙國大臣”這三個角色中選擇一個,以這個角色的口吻給廉頗講講故事中你印象深刻的情節(jié),幫他分析分析藺相如在這一事件中表現(xiàn)出了哪些過人之處。老師還專門為大家節(jié)選了一段《史記》中關于這件事的記錄,大家可以作為參考。(課件展示《史記》片段)

  學生根據(jù)發(fā)言提綱準備發(fā)言,師巡視。

  集體交流。

  這場斗爭,趙國和秦國是打個平手,還是趙國占了上風?為什么?

  你能用自己學過的詞語和句子來形容秦王的失敗嗎?

  四、小結全課

  這節(jié)課,通過同學們自己的閱讀,感悟,探究,我們深刻體會到藺相如兩次為趙國立下大功,絕不僅僅只耍些嘴皮子功夫,那張嘴后面是拳拳的愛國忠心,是超過常人的智慧和膽識。聰明的廉頗在冷靜下來以后定然會明白這一點,接著還會發(fā)生什么呢?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文分解,下課。

  板書設計

  將相和

  嘴?

  膽識過人舍生忘死忠君愛國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都了解到藺相如的哪些過人之處?

  二、講授新課

 。ㄒ唬⿲W習“負荊請罪”

  默讀這個故事,勾畫語句,體會藺相如的過人之處——顧全大局。

  讀一讀書上描述負荊請罪的句子。

  引導學生看插圖,書上只說:“他脫下戰(zhàn)袍,背上荊條,親自到藺相如門上請罪。

  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廉頗負荊請罪一直被后人傳為美談,他們當時一定說了許多感人的話。你能不能替作家把他們當時說的話還

  原出來。

  學生寫作,交流。

 。ǘ├砬逭n文條理。

  課文的結構特點,是由三個相對獨立的故事組成,三個故事之間的聯(lián)系是怎樣的,

  們與全文的關系又是怎樣的?

  三、總結提升,課后延伸

  學完了課文,請你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你喜歡哪個人物,為什么?

  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課后去閱讀有關的書籍,了解一下后來秦國滅了六國,趙國也包括在內。那么趙國為什么最終也逃脫不了被滅亡的命運呢?

  《將相和》教學實錄

  陜西西北工業(yè)大學附屬小學 王廣智

  課前交流:

  師:請同學們觀察大屏幕上的課件畫面,看看你想到了什么詞?

  (學生在音樂聲中觀察思考。)

  師:好,誰說說你想到了什么詞語?

  生:我想到了歷史名城。

  師:為什么?

  生:因為那有很多古代的建筑。

  師:那是哪,知道嗎?

  生:不知道。

  師:不知道,說明沒有仔細看,畫面上有一行小字,知道這是哪嗎?

  生齊答:西安。

  師:我就是西安的,西安這個地方可不一般,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到中國來訪問,第一站就來到西安。誰通過觀察畫面,還能再說個什么詞,為什么?

  生:我想到了歷史悠久,博大精深。

  師:為什么?

  生:我覺得西安的歷史很多,而且學到的知識很豐富,很有趣。

  師:非常好,應該說西安的歷史文物、歷史遺跡很多,歷史故事也不少。二是呢,我發(fā)現(xiàn)今天大家都有點嚴肅,一個個眼睛瞪著我,把我嚇著,笑著說行不行,先給我笑一笑,我看看。

 。▽W生臉上露出一點笑容)

  師(笑著說):笑的有點假,發(fā)自真心的笑一笑,笑一下。

 。ㄉ谛Γ

  師:還是有點假,可能是我沒有雄老師長的那么好看,看著有點難過。

  (師生都笑了)

  師:誰再說說?

  生:我想到了美如仙境。

  師:美如仙境?

  生:因為我感覺前幾幅圖好象是神仙住的地方。

  師:我聽了之后,心里就是用東北話說“賊美賊美的”。我就是從仙境來的。好了好了,因為時間的關系,我希望一會兒大家發(fā)言的時候,心情放松一些,就和平常上課一樣,別瞪著我,我膽比較小,好不好?

  生齊答:好!

  師:我沒聽清,好不好?

  生齊答:好!

  師:坐好了,我們準備上課!

  上課,師生問好!

  學習過程:

  師: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將相和”(師板書)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經(jīng)過“完璧歸趙”和“澠池會見”藺相如從一介布衣升為上卿,可謂平步青云。廉頗這時很不服氣,他說,請大家看題目,請自己出聲地讀一讀這段話,你能從這段話中讀明白些什么?出聲地讀一讀,開始。

  生:讀“我廉頗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只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

  師:反復地讀一讀,讀明白些什么?

  師:好,誰來說一說?

  生:我感覺廉頗他很氣憤,因為藺相如是爬到比他的職位還高。

  師:非常好,誰能再補充?

  生:我感覺到廉頗很妒嫉藺相如。

  師:為什么?

  生:他說“他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

  師:好,(指名補充)

  生:我覺得廉頗非?床黄鹛A相如。

  師:為什么?

  生:因為他說他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藺相如有什么能耐。

  師:好,就靠一張嘴,誰能說一說嘴在這里是什么意思?(指名說)

  生:就是跟秦王交涉。

  師:好,還有誰來補充?(指名說)

  生:我覺得就是光會說話,一點武力都沒有。

  師:對,廉頗覺得自己能當上大將軍,那是腦袋別褲腰帶上,一仗一仗實實在在打過來的,而藺相如呢,就靠一張嘴皮子,這當官也太容易了。那誰來讀一讀廉頗說的這段話,怎么讀呀,我看你長得高大威猛,很像廉頗,來,你來讀。

  生:讀“我廉頗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臺!

  師:非常好,我聽了有一種不服氣,還有一種酸溜溜的味道!

  師:你看把廉將軍氣的。誰再來(指名讀)

  生:“我廉頗戰(zhàn)無不勝”(讀錯)

  師:別急,慢慢來!。

  生:“我廉頗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臺!

  師:嗯,廉頗氣的,這樣下去呢,廉頗和藺相如的關系呢,遲早會鬧僵,為了能使將、相和,你們現(xiàn)在的任務是勸勸正在氣頭上的廉頗。廉頗可是一員虎將,性子直,脾氣大,現(xiàn)在心情還不太好,你們敢勸他嗎?

  生:敢(小聲)

  師:敢不敢?

  生:敢(大聲)

  師:好,要想讓這位戰(zhàn)功顯赫的老將軍心服口服,我們先好好地讀一讀“完璧歸趙”這個故事,看看藺相如到底有什么能耐。老師建議大家,在閱讀的過程中,把藺相如和故事中的其他人物作個比較,可以同桌一塊讀,一個人讀廉頗的表現(xiàn),一個人讀故事中其他人物的表現(xiàn)。通過表現(xiàn),一個人讀故事中其他任務的表現(xiàn),通過比較,你們或許很快就能發(fā)現(xiàn)藺相如的過人之處,F(xiàn)在把課文打開,同桌、小伙伴,現(xiàn)在自己放聲地讀,開始。

  生:讀課文……(4分鐘)

  師:讀完了同桌可以說一說,你們讀完之后的感悟和結果是什么,可以互相說一說。

  生:互說……

  師:好,抓緊時間。

  坐好,我在這里頭很高興,第一,我覺得學得很投入。第二個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是很聰明的。有的人呢,把藺相如和秦王作了比較。那么誰來說一說,通過你把藺相如和趙王作比較你有什么感悟。誰來說?(指名小伙子)

  生:我認為我把藺相如和趙王作了比較發(fā)現(xiàn)趙王和藺相如比較實在是太懦弱,就是他一接到秦王的一封信后就立即召集大臣們來商議,而實際藺相如是非常機智勇敢,因為他想了一會兒就說了“我愿意帶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來換,我就把璧交給他。這樣我覺得他非常機靈果斷,他愿意拿璧到秦國去。

  師:好,誰來補充(指名說)

  生:我覺得藺相如和趙王一比,我覺得趙王一接到信以后,那就是非常著急,而藺相如就是處事不驚,在這種情況下能冷靜下來思考。

  師:對,那么秦趙兩國之間當時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局面呢?大家看書。

  趙王接到了秦王的信,他的難處是什么呀?誰來根據(jù)課文,結合資料分析分析(我希望同學們說話的時候可以傳話筒啊,你說完了,可以傳給別人不要讓我一個人跑啊)接下來要注意發(fā)言(指名說)

  生:我覺得趙國跟秦國和那個齊國中間,如果趙國不把那個璧跟秦國的城來換,秦國就會進攻趙國。趙國就會被打敗,如果不送給他的話,他就不會把十五座城交給趙國,所以趙王很無奈。

  生:我覺得當時大家都知道秦王要把和氏璧騙到手,他們正想不出辦法,不答應怕他來進攻,答應的話又怕他交不出十五座城。

  師:好,非常好!你們二位可以當外交家了。給他舍不得,不給他,又怕挨打。趙王的處境用成語來說,怎么說?

  生:“進退兩難“

  師:什么?

  生:進退兩難

  師:對,進退兩難。趙王接到秦王的信,其實不愿意,藺相如又是什么反映呢?誰找課文中的句子來讀一讀?(指名讀)

  生:讀“藺相如想了一會兒,說:‘我愿意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來換,我就把璧交給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來。那時候,秦國理屈,就沒有動兵的理由。’”

  師:別著急坐。藺相如,你說讓你去哪呢?

  生:秦國。

  師:秦國可是個虎狼之國呀!此一去兇多吉少,你為什么還愿意去?

  生:因為如果我不去,就是我們理屈。而我去了,他不交出十五座城,那就是他們理屈,所以我愿意去。

  師:說得非常好。ㄖ该僬f)

  生:我感覺就是因為藺相如……

  師:(打斷生語)不,你現(xiàn)在就是藺相如,你為什么愿意去?

  生:假如我去的話可能把那個和氏璧搞破。假如我不去的話,國家會遭到攻擊。假如送給秦國,那不就等于我們自己的國家吃虧了嗎?

  師:對,我要換回和氏璧。他稍加思索卻胸有成竹。誰來再讀一讀這段話,讀出他那種胸有成竹、從容鎮(zhèn)定(指名)。

  生:“我愿意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秦王真拿十五座城來換,我就把璧交給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來。那時候秦國理屈,就沒有動兵的理由。”

  師:藺相如呢,讓我們一起為他表一表決心。(老師讀開頭部分)“藺相如想了一會兒說。(學生接讀……)

  師:作者的表現(xiàn)手法真高明,這么一對比束手無策、左右為難的趙王;遇事不慌、膽識過人的藺相如和秦王比,你又有什么感悟呢?(指名說)

  生:我感覺秦王那人感覺特別貪,而藺相如是一個特別機智勇敢的人。

  師:那么,在藺相如到秦王這段話中,哪些句子直接表現(xiàn)了藺相如的機智勇敢?誰來讀一讀?(指名讀)

  生:讀“藺相如捧璧往后退了幾步,靠著柱子站定,他理直氣壯地說:‘我看您并不想交出十五座城,現(xiàn)在璧就在我手里,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撞碎在這柱子上。說著,他捧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

  師:好,你能不能說一說這句話為什么能體現(xiàn)出他的機智勇敢?

  生:因為我覺得他首先說他用腦袋和璧一塊撞碎在柱子上,那就說明他一點也不怕死,他覺得為了國家做什么都行。而且他還非常能猜透秦王的心思。然后他知道秦王不愿意他把這塊璧撞碎,所以他才這么說。

  師:嗯,誰來補充,對這句話還有新的理解(指名說)。

  生:我覺得藺相如不僅機智勇敢黑體現(xiàn)在知道秦王肯定不會讓他把璧撞碎的,畢竟……

  師:(接)他抓住秦王愛璧的心,是不是?那么你能不能像藺相如一樣來讀一讀這段話。咱倆合作一下,我來讀作者敘述的話,你來讀藺相如。來,咱們倆一塊啊。(師生互讀)

  師:理挺直,但我覺得氣還不夠壯。誰再來讀一讀這段話。你來(指名讀)咱倆配合啊。師讀“他理直氣壯地說”生接“我看您并不想……柱子上”

  師:好一個藺相如,掌聲鼓勵一下。男生一起來就像他這樣讀(師生互讀)。

  師:還有哪些句子,表現(xiàn)出藺相如機智勇敢呢?(指名說)

  生讀:“這塊璧有點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

  師:那你能說一說這句話哪最能體現(xiàn)出他的聰明?

  生:這塊璧本來沒什么小瑕疵,他就說這塊璧上有一個小毛病,讓我給您看看,免得您以后,拿到后吃虧。

  師:那后來秦王你把璧給不給他?

  生:給。

  師:為什么?

  生:因為如果這塊璧真的有毛病的話,我拿十五座城交換以后我不就虧了嗎?

  師:這個秦王的心理,你和藺相如一樣。還有哪些句子表現(xiàn)出藺相如的機智勇敢呢?(指名說)

  生讀:“藺相如說和氏璧是無價之寶,要舉行個隆重的典禮,他才肯交出來。”

  師:這是個什么計法?

  生:這是個拖延。叫他好把這個璧送回趙國,秦王不給他十五座城。

  師:對,緩兵之計,是吧。以上大家的發(fā)言很精彩,不過王老師有個疑問,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誰呀?

  生:(齊答)藺相如。

  師:那么大家看這個重點段,這段話其中有近150字是寫秦王的,作者為什么要花這么多筆墨來寫秦王呢?請同座位同學討論討論

 。ㄉ懻摚

  師:誰來給給王老師答疑解惑(指名說)。

  生:因為藺相如已經(jīng)想到秦王有什么反映,然后他說完話以后,肯定……

  師:你的意思是說秦王特別聽話?

  生:不是,藺相如已經(jīng)料到秦王會有什么反映。

  師:料事如神是吧,誰來補充(指名說)

  生:我覺得是因為這些話呢更加真實地表現(xiàn)出秦王被藺相如逼得沒有辦法的表現(xiàn),然后能從側面能體現(xiàn)出藺相如的機智勇敢。

  師:嗯,你可以當作家了。誰再來分析(指名分析)

  生:我感覺這個可以突出藺相如的機智勇敢,這樣會更加體現(xiàn)出藺相如的機智勇敢。

  師:秦王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生:貪婪(齊)

  師:陰險、狡猾,而且是大國之君。就這么一個人對藺相如好像言聽計從是吧,這就表現(xiàn)出了藺相如的什么呀?非同一般,是不是?

  秦王越陰險狡猾就越能體現(xiàn)出藺相如的非同一般,這種手法叫“反襯”。請大家再快速地讀一讀“完璧歸趙”,看后面還有沒有這樣的句子,看誰找得快。

  有沒有,找到的請舉手(指名讀)

  生讀:“到了舉行典禮那一天,藺相如進宮見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說:‘和氏璧已經(jīng)送回趙國去了,您如果有誠意的話,先把十五座城交給我國,我國馬上把璧送來,絕不失信。不然您殺了我也沒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國是從來不講信用的!

  師:找的.非常好,那么你沒發(fā)現(xiàn)你讀的這段話中有兩個詞特別有意思,找到了嗎?找到了誰來說?(指名說)

  生:我覺得是“大大方方”和“只得”。因為“大大方方”則體現(xiàn)出了藺相如理直氣壯!爸坏谩蔽乙搀w現(xiàn)出了秦王被逼得沒有辦法。

  師:誰大大方崗?

  生;藺相如(齊答)

  師:秦王呢?

  生:只得

  師:只得怎么樣呢?客客氣氣的。藺相如是一個小國的使者,而秦王是個大國之君,藺相如大大方方,秦王客客氣氣。你從這兩個詞能體會到什么呢?同桌再說一說。

  生:互說

  師:有同學已經(jīng)舉手了,有兩個詞(指名說)。

  生:我能看出來秦王很無奈,因為他一個小國的使者,能把你這個這么大的一個君王給壓下去,讓你給他客客氣氣的。而這里也能看出來藺相如很臨危不懼,而且不怕秦王敢對他怎么樣,而且秦王也不會對他怎么樣,而對待秦王照樣大大方方的。

  師:嗯,那我就奇怪了,你把他殺了,不就完了嗎?生這份氣呢!(指名說)

  生:因為如果秦王殺了藺相如的話,那天下人都會知道秦王是不守信用的。

  師:還有誰補充(指名說)

  生:我覺得要是秦王殺了藺相如的話,他會在天下人面前失去誠信。

  師:對,這個藺相如多厲害。(指名接著說)

  生:如果秦王冠把藺相如給殺了,藺相如就會把那個璧給毀壞掉……

  師:(喊停)看來你沒有深入課文,這塊璧哪去了已經(jīng)?

  生:趙國(齊答)

  師:完璧歸趙了是吧,這位同學再細心點啊,還有補充的(指名說)

  生:秦王把藺相如給殺了的話──第一,秦王在天下人面前就沒有信用了;第二,他也得不到那塊璧了。

  師:你看,作者的表現(xiàn)手法多高明呀!藺相如可真厲害,是吧!那么了解完“完璧歸趙”的故事,你現(xiàn)在會怎樣勸廉頗呢?廉將軍哪,藺相如完璧歸趙不是靠一張嘴,靠什么呢?(指名說)

  生:我覺得他靠的是機智的頭腦還有到處留神。

  師:(讓學生把詞語寫上,然后再指名說)他靠的是什么?

  生:我覺得他靠的是勇敢

  師:勇敢,來寫上。還有誰要說靠的是什么?

  生:靠的是機智的頭腦

  師:對,寫上。還有誰要說他靠的是什么?(指名說)

  生:我覺得他靠的是智慧。

  師:“智慧”,很好。(再指明說)

  生:靠的是藺相如的機智勇敢和冷靜的耐心。

  師:“冷靜的耐心”,還有誰要說(指名)

  生:我覺得靠的是藺相如的臨危不懼。

  師:“臨危不懼”寫上,很好。完璧歸趙以后,藺相如被趙王封為什么呀?

  生:齊說“上大夫”,藺相如升官比做電梯還快。

  師:過了幾年,廉頗和藺相如在澠池會上又立新功。不過遺憾的是廉頗沒在場,是吧,廉頗在哪呢?

  生:邊境。

  師:邊境,帶著重軍是吧?老師想請你們給廉頗講一講藺相如在澠池會上的表現(xiàn),愿不愿意呀?

  生:愿意(齊說)

  師:好,現(xiàn)在請大家把發(fā)言提綱拿出來,自己看看有什么疑問,有什么疑問,自己看看。

  有疑問的就舉手。好,下面我們來看一下老師給大家節(jié)選的《史記》的一段原文。(教師讀《史記》原文):藺相如前曰:“趙王竊文秦王善為秦聲,請奏盆缻秦王,以相娛樂!鼻赝跖,不許。于是相如前進缻,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缻。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

  師:現(xiàn)在同桌、前后位也可以自由結合,根據(jù)發(fā)言提綱結合《史記》的原文來討論一下,給廉頗講一講藺相如在澠池會上的表現(xiàn),現(xiàn)在開始討論。

  生:討論中……(3分半鐘)

  師:誰來講一講,我就是廉頗,老將廉頗,戰(zhàn)功顯赫,大暴脾氣,誰敢勸我(有同學舉手),你們和藺相如一樣勇敢,為了趙國的利益,顧大局,誰來講?(指名講,并要求看一看提綱)

  生:廉將軍啊,在澠池相會過程中,我印象最深的情節(jié)是藺相如逼迫秦王擊缶,秦王不同意,藺相如說“大王和我之間只有五步,如果你要是再不同意的話,我就過去跟您拼了。這時候,秦王兩邊的護衛(wèi)帶著刀被藺相如給拿下,藺相如瞪著眼睛對他們大聲地說了許多。然后,后來秦王兩邊的護衛(wèi)全部給嚇退了,這時候秦王置于無奈擊了一下缶。

  師:很好,掌聲鼓勵一下。別急,別急,咱倆同朝為奴,我有一事不明,秦王侮辱趙王的時候,你心情怎樣?

  生:我心情不好。

  師:不好,僅僅是不好嗎?能不能說說詞?

  生:我很憤怒。

  師:你很憤怒,那你為什么不上。

  生:如果我上的話,我怕對自己生命造成危險。

  師:藺相如上去了,你覺得藺相如的過人之處是什么?

  生:他勇敢,臨危不懼。

  師:對,很好。誰再來講,就照他這樣子,實話實說(指名說)就講你準備的這個環(huán)節(jié)。

  生:廉將軍啊,在澠池相會過程中,我印象最深的情節(jié)就是藺相如逼迫秦王擊缶,經(jīng)過是這樣的:藺相如看見秦王這樣的侮辱趙王很生氣,于是他想要是不讓秦王聽從趙王的吩咐,他得還一下。于是藺相如對秦王說“請您擊缶”,秦王說我是一國之君,怎么能為其他人擊缶呢?藺相如跪下說“請您隨趙王擊缶”,秦王說“我和趙王都是一國之君,但是我們的國家起碼比他們的國家大,為什么要我隨他擊缶。秦王當時特別憤怒。藺相如說”如果您再不擊缶,我就跟您拼了!边@時,秦王左右的侍衛(wèi)都拔出刀,想往前面沖,藺相如大聲說“誰敢跟我拼”于是他就叫他的左右侍衛(wèi)都退回去了,秦王無奈擊了一下缶。

  師:很好,掌聲鼓勵一下!非常好,我還有一個問題,我是廉頗,有問題請教諸位,藺相如在逼迫秦王的時候底氣很足,是不是?他哪來的這么足的底氣呢?(指名說)

  生:我覺得是因為秦王已經(jīng)先讓趙王為他鼓瑟了,并且記錄下來。要侮辱了趙王,藺相如就覺得既然他這樣侮辱趙王,我也可以這樣侮辱秦王。

  師:理直所以氣壯,是吧!那么還有什么原因呢?(指名說)

  生:他侮辱了他們的一國之長,所以他很氣憤,他必須要侮辱他的人也受一番氣,讓他嘗嘗是什么感覺。

  師:對,很好。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往前看看。我現(xiàn)在作為廉頗,我有點不高興了。還有個重要原因,他氣很足,除了秦王理虧,還有我愛國,我要怎么樣,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指名說)

  生:我感覺是因為他知道秦王的心理活動是怎么樣的,要不他不可能底氣那么足,他還那么大聲,那么堅定地說這種話。

  師:秦王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呢?別望著我,我是廉頗。再往前看(指名說)。

  生:因為他想讓秦王知道我趙王不是好惹的,我不怕你們。

  師:往前看。我這個老將軍好傷心啊,在澠池會上,難道我寸功未立嗎?(指名說)

  生:那個廉將軍還在邊境上等著呢,即使打起來,秦國的士兵可能準備也沒那么好,可能也打不贏。

  師:對,是啊──人心齊,泰山移。正是趙國文臣武將的團結一心,藺相如才有如此足的底氣,是不是?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藺相如逼迫秦王的話(教師讀“藺相如再要求,秦王還是拒絕,藺相如說”……學生接讀“您現(xiàn)在離我只有五步遠,您不答應,我就跟您拼了!保

  師:這節(jié)課通過同學們自己閱讀、感悟、探究,我們充分地體會到藺相如能為趙國立下大功靠的絕不僅僅是一張嘴,這張嘴后面是拳拳的愛國之心,是過人的膽識和智慧。聰明的廉頗在冷靜下來之后,定然會明白。接著還會發(fā)生什么呢?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下課,同學們再見!

《將相和》課堂實錄7

  上課,師生問好!

  學習過程:

  老師: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將相和”(師板書)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經(jīng)過“完璧歸趙”和“澠池會見”藺相如從一介布衣升為上卿,可謂平步青云。廉頗這時很不服氣,他說,請大家看題目,請自己出聲地讀一讀這段話,你能從這段話中讀明白些什么?出聲地讀一讀,開始。

  學生:讀“我廉頗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只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

  老師:反復地讀一讀,讀明白些什么?

  老師:好,誰來說一說?

  學生:我感覺廉頗他很氣憤,因為藺相如是爬到比他的職位還高。

  老師:非常好,誰能再補充?

  學生:我感覺到廉頗很妒嫉藺相如。

  老師:為什么?

  學生:他說“他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

  老師:好,(指名補充)

  學生:我覺得廉頗非常看不起藺相如。

  老師:為什么?

  學生:因為他說他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藺相如有什么能耐。

  老師:好,就靠一張嘴,誰能說一說嘴在這里是什么意思?(指名說)

  學生:就是跟秦王交涉。

  老師:好,還有誰來補充?(指名說)

  學生:我覺得就是光會說話,一點武力都沒有。

  老師:對,廉頗覺得自己能當上大將軍,那是腦袋別褲腰帶上,一仗一仗實實在在打過來的,而藺相如呢,就靠一張嘴皮子,這當官也太容易了。那誰來讀一讀廉頗說的這段話,怎么讀呀,我看你長得高大威猛,很像廉頗,來,你來讀。

  學生:讀“我廉頗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臺。”

  老師:非常好,我聽了有一種不服氣,還有一種酸溜溜的味道!

  老師:你看把廉將軍氣的。誰再來(指名讀)

  學生:“我廉頗戰(zhàn)無不勝”(讀錯)

  老師:別急,慢慢來!。

  學生:“我廉頗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臺。”

  老師:嗯,廉頗氣的,這樣下去呢,廉頗和藺相如的關系呢,遲早會鬧僵,為了能使將、相和,你們現(xiàn)在的任務是勸勸正在氣頭上的廉頗。廉頗可是一員虎將,性子直,脾氣大,現(xiàn)在心情還不太好,你們敢勸他嗎?

  學生:敢(小聲)

  老師:敢不敢?

  學生:敢(大聲)

  老師:好,要想讓這位戰(zhàn)功顯赫的老將軍心服口服,我們先好好地讀一讀“完璧歸趙”這個故事,看看藺相如到底有什么能耐。老師建議大家,在閱讀的過程中,把藺相如和故事中的其他人物作個比較,可以同桌一塊讀,一個人讀廉頗的表現(xiàn),一個人讀故事中其他人物的表現(xiàn)。通過表現(xiàn),一個人讀故事中其他任務的表現(xiàn),通過比較,你們或許很快就能發(fā)現(xiàn)藺相如的過人之處,F(xiàn)在把課文打開,同桌、小伙伴,現(xiàn)在自己放聲地讀,開始。

  學生:讀課文……(4分鐘)

  老師:讀完了同桌可以說一說,你們讀完之后的感悟和結果是什么,可以互相說一說。

  學生:互說……

  老師:好,抓緊時間。

  坐好,我在這里頭很高興,第一,我覺得學得很投入。第二個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是很聰明的。有的人呢,把藺相如和秦王作了比較。那么誰來說一說,通過你把藺相如和趙王作比較你有什么感悟。誰來說?(指名小伙子)

  學生:我認為我把藺相如和趙王作了比較發(fā)現(xiàn)趙王和藺相如比較實在是太懦弱,就是他一接到秦王的一封信后就立即召集大臣們來商議,而實際藺相如是非常機智勇敢,因為他想了一會兒就說了“我愿意帶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來換,我就把璧交給他。這樣我覺得他非常機靈果斷,他愿意拿璧到秦國去。

  老師:好,誰來補充(指名說)

  學生:我覺得藺相如和趙王一比,我覺得趙王一接到信以后,那就是非常著急,而藺相如就是處事不驚,在這種情況下能冷靜下來思考。

  老師:對,那么秦趙兩國之間當時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局面呢?大家看書。

  趙王接到了秦王的信,他的難處是什么呀?誰來根據(jù)課文,結合資料分析分析(我希望同學們說話的時候可以傳話筒啊,你說完了,可以傳給別人不要讓我一個人跑。┙酉聛硪⒁獍l(fā)言(指名說)

  學生:我覺得趙國跟秦國和那個齊國中間,如果趙國不把那個璧跟秦國的城來換,秦國就會進攻趙國。趙國就會被打敗,如果不送給他的話,他就不會把十五座城交給趙國,所以趙王很無奈。

  學生:我覺得當時大家都知道秦王要把和氏璧騙到手,他們正想不出辦法,不答應怕他來進攻,答應的話又怕他交不出十五座城。

  老師:好,非常好!你們二位可以當外交家了。給他舍不得,不給他,又怕挨打。趙王的處境用成語來說,怎么說?

  學生:“進退兩難“

  老師:什么?

  學生:進退兩難

  老師:對,進退兩難。趙王接到秦王的信,其實不愿意,藺相如又是什么反映呢?誰找課文中的句子來讀一讀?(指名讀)

  學生:讀“藺相如想了一會兒,說:‘我愿意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來換,我就把璧交給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來。那時候,秦國理屈,就沒有動兵的理由。’”

  老師:別著急坐。藺相如,你說讓你去哪呢?

  學生:秦國。

  老師:秦國可是個虎狼之國呀!此一去兇多吉少,你為什么還愿意去?

  學生:因為如果我不去,就是我們理屈。而我去了,他不交出十五座城,那就是他們理屈,所以我愿意去。

  老師:說得非常好。ㄖ该僬f)

  學生:我感覺就是因為藺相如……

  老師:(打斷生語)不,你現(xiàn)在就是藺相如,你為什么愿意去?

  學生:假如我去的話可能把那個和氏璧搞破。假如我不去的話,國家會遭到攻擊。假如送給秦國,那不就等于我們自己的國家吃虧了嗎?

  老師:對,我要換回和氏璧。他稍加思索卻胸有成竹。誰來再讀一讀這段話,讀出他那種胸有成竹、從容鎮(zhèn)定(指名)。

  學生:“我愿意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秦王真拿十五座城來換,我就把璧交給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來。那時候秦國理屈,就沒有動兵的理由!

  老師:藺相如呢,讓我們一起為他表一表決心。(老師讀開頭部分)“藺相如想了一會兒說。(學生接讀……)

  老師:作者的表現(xiàn)手法真高明,這么一對比束手無策、左右為難的趙王;遇事不慌、膽識過人的藺相如和秦王比,你又有什么感悟呢?(指名說)

  學生:我感覺秦王那人感覺特別貪,而藺相如是一個特別機智勇敢的人。

  老師:那么,在藺相如到秦王這段話中,哪些句子直接表現(xiàn)了藺相如的機智勇敢?誰來讀一讀?(指名讀)

  學生:讀“藺相如捧璧往后退了幾步,靠著柱子站定,他理直氣壯地說:‘我看您并不想交出十五座城,現(xiàn)在璧就在我手里,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撞碎在這柱子上。說著,他捧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

  老師:好,你能不能說一說這句話為什么能體現(xiàn)出他的機智勇敢?

  學生:因為我覺得他首先說他用腦袋和璧一塊撞碎在柱子上,那就說明他一點也不怕死,他覺得為了國家做什么都行。而且他還非常能猜透秦王的心思。然后他知道秦王不愿意他把這塊璧撞碎,所以他才這么說。

  老師:嗯,誰來補充,對這句話還有新的理解(指名說)。

  學生:我覺得藺相如不僅機智勇敢黑體現(xiàn)在知道秦王肯定不會讓他把璧撞碎的,畢竟……

  老師:(接)他抓住秦王愛璧的心,是不是?那么你能不能像藺相如一樣來讀一讀這段話。咱倆合作一下,我來讀作者敘述的話,你來讀藺相如。來,咱們倆一塊啊。(師生互讀)

  老師:理挺直,但我覺得氣還不夠壯。誰再來讀一讀這段話。你來(指名讀)咱倆配合啊。師讀“他理直氣壯地說”生接“我看您并不想……柱子上”

  老師:好一個藺相如,掌聲鼓勵一下。男生一起來就像他這樣讀(師生互讀)。

  老師:還有哪些句子,表現(xiàn)出藺相如機智勇敢呢?(指名說)

  生讀:“這塊璧有點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

  老師:那你能說一說這句話哪最能體現(xiàn)出他的聰明?

  學生:這塊璧本來沒什么小瑕疵,他就說這塊璧上有一個小毛病,讓我給您看看,免得您以后,拿到后吃虧。

  老師:那后來秦王你把璧給不給他?

  學生:給。

  老師:為什么?

  學生:因為如果這塊璧真的有毛病的話,我拿十五座城交換以后我不就虧了嗎?

  老師:這個秦王的心理,你和藺相如一樣。還有哪些句子表現(xiàn)出藺相如的機智勇敢呢?(指名說)

  生讀:“藺相如說和氏璧是無價之寶,要舉行個隆重的典禮,他才肯交出來!

  老師:這是個什么計法?

  學生:這是個拖延。叫他好把這個璧送回趙國,秦王不給他十五座城。

  老師:對,緩兵之計,是吧。以上大家的發(fā)言很精彩,不過王老師有個疑問,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誰呀?

  學生:(齊答)藺相如。

  老師:那么大家看這個重點段,這段話其中有近150字是寫秦王的,作者為什么要花這么多筆墨來寫秦王呢?請同座位同學討論討論

  (生討論)

  老師:誰來給給王老師答疑解惑(指名說)。

  學生:因為藺相如已經(jīng)想到秦王有什么反映,然后他說完話以后,肯定……

  老師:你的意思是說秦王特別聽話?

  學生:不是,藺相如已經(jīng)料到秦王會有什么反映。

  老師:料事如神是吧,誰來補充(指名說)

  學生:我覺得是因為這些話呢更加真實地表現(xiàn)出秦王被藺相如逼得沒有辦法的表現(xiàn),然后能從側面能體現(xiàn)出藺相如的機智勇敢。

  老師:嗯,你可以當作家了。誰再來分析(指名分析)

  學生:我感覺這個可以突出藺相如的機智勇敢,這樣會更加體現(xiàn)出藺相如的機智勇敢。

  老師:秦王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學生:貪婪(齊)

  老師:陰險、狡猾,而且是大國之君。就這么一個人對藺相如好像言聽計從是吧,這就表現(xiàn)出了藺相如的什么呀?非同一般,是不是?

  秦王越陰險狡猾就越能體現(xiàn)出藺相如的非同一般,這種手法叫“反襯”。請大家再快速地讀一讀“完璧歸趙”,看后面還有沒有這樣的句子,看誰找得快。

  有沒有,找到的請舉手(指名讀)

  生讀:“到了舉行典禮那一天,藺相如進宮見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說:‘和氏璧已經(jīng)送回趙國去了,您如果有誠意的話,先把十五座城交給我國,我國馬上把璧送來,絕不失信。不然您殺了我也沒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國是從來不講信用的。’”

  老師:找的非常好,那么你沒發(fā)現(xiàn)你讀的這段話中有兩個詞特別有意思,找到了嗎?找到了誰來說?(指名說)

  學生:我覺得是“大大方方”和“只得”。因為“大大方方”則體現(xiàn)出了藺相如理直氣壯。“只得”我也體現(xiàn)出了秦王被逼得沒有辦法。

  老師:誰大大方崗?

  生;藺相如(齊答)

  老師:秦王呢?

  學生:只得

  老師:只得怎么樣呢?客客氣氣的。藺相如是一個小國的使者,而秦王是個大國之君,藺相如大大方方,秦王客客氣氣。你從這兩個詞能體會到什么呢?同桌再說一說。

  學生:互說

  老師:有同學已經(jīng)舉手了,有兩個詞(指名說)。

  學生:我能看出來秦王很無奈,因為他一個小國的使者,能把你這個這么大的一個君王給壓下去,讓你給他客客氣氣的。而這里也能看出來藺相如很臨危不懼,而且不怕秦王敢對他怎么樣,而且秦王也不會對他怎么樣,而對待秦王照樣大大方方的。

  老師:嗯,那我就奇怪了,你把他殺了,不就完了嗎?生這份氣呢。ㄖ该f)

  學生:因為如果秦王殺了藺相如的話,那天下人都會知道秦王是不守信用的。

  老師:還有誰補充(指名說)

  學生:我覺得要是秦王殺了藺相如的話,他會在天下人面前失去誠信。

  老師:對,這個藺相如多厲害。(指名接著說)

  學生:如果秦王冠把藺相如給殺了,藺相如就會把那個璧給毀壞掉……

  老師:(喊停)看來你沒有深入課文,這塊璧哪去了已經(jīng)?

  學生:趙國(齊答)

  老師:完璧歸趙了是吧,這位同學再細心點啊,還有補充的(指名說)

  學生:秦王把藺相如給殺了的.話──第一,秦王在天下人面前就沒有信用了;第二,他也得不到那塊璧了。

  老師:你看,作者的表現(xiàn)手法多高明呀!藺相如可真厲害,是吧!那么了解完“完璧歸趙”的故事,你現(xiàn)在會怎樣勸廉頗呢?廉將軍哪,藺相如完璧歸趙不是靠一張嘴,靠什么呢?(指名說)

  學生:我覺得他靠的是機智的頭腦還有到處留神。

  老師:(讓學生把詞語寫上,然后再指名說)他靠的是什么?

  學生:我覺得他靠的是勇敢

  老師:勇敢,來寫上。還有誰要說靠的是什么?

  學生:靠的是機智的頭腦

  老師:對,寫上。還有誰要說他靠的是什么?(指名說)

  學生:我覺得他靠的是智慧。

  老師:“智慧”,很好。(再指明說)

  學生:靠的是藺相如的機智勇敢和冷靜的耐心。

  老師:“冷靜的耐心”,還有誰要說(指名)

  學生:我覺得靠的是藺相如的臨危不懼。

  老師:“臨危不懼”寫上,很好。完璧歸趙以后,藺相如被趙王封為什么呀?

  學生:齊說“上大夫”,藺相如升官比做電梯還快。

  老師:過了幾年,廉頗和藺相如在澠池會上又立新功。不過遺憾的是廉頗沒在場,是吧,廉頗在哪呢?

  學生:邊境。

  老師:邊境,帶著重軍是吧?老師想請你們給廉頗講一講藺相如在澠池會上的表現(xiàn),愿不愿意呀?

  學生:愿意(齊說)

  老師:好,現(xiàn)在請大家把發(fā)言提綱拿出來,自己看看有什么疑問,有什么疑問,自己看看。

  有疑問的就舉手。好,下面我們來看一下老師給大家節(jié)選的《史記》的一段原文。(教師讀《史記》原文):藺相如前曰:“趙王竊文秦王善為秦聲,請奏盆缻秦王,以相娛樂!鼻赝跖辉S。于是相如前進缻,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缻。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

  老師:現(xiàn)在同桌、前后位也可以自由結合,根據(jù)發(fā)言提綱結合《史記》的原文來討論一下,給廉頗講一講藺相如在澠池會上的表現(xiàn),現(xiàn)在開始討論。

  學生:討論中……(3分半鐘)

  老師:誰來講一講,我就是廉頗,老將廉頗,戰(zhàn)功顯赫,大暴脾氣,誰敢勸我(有同學舉手),你們和藺相如一樣勇敢,為了趙國的利益,顧大局,誰來講?(指名講,并要求看一看提綱)

  學生:廉將軍啊,在澠池相會過程中,我印象最深的情節(jié)是藺相如逼迫秦王擊缶,秦王不同意,藺相如說“大王和我之間只有五步,如果你要是再不同意的話,我就過去跟您拼了。這時候,秦王兩邊的護衛(wèi)帶著刀被藺相如給拿下,藺相如瞪著眼睛對他們大聲地說了許多。然后,后來秦王兩邊的護衛(wèi)全部給嚇退了,這時候秦王置于無奈擊了一下缶。

  老師:很好,掌聲鼓勵一下。別急,別急,咱倆同朝為奴,我有一事不明,秦王侮辱趙王的時候,你心情怎樣?

  學生:我心情不好。

  老師:不好,僅僅是不好嗎?能不能說說詞?

  學生:我很憤怒。

  老師:你很憤怒,那你為什么不上啊?

  學生:如果我上的話,我怕對自己生命造成危險。

  老師:藺相如上去了,你覺得藺相如的過人之處是什么?

  學生:他勇敢,臨危不懼。

  老師:對,很好。誰再來講,就照他這樣子,實話實說(指名說)就講你準備的這個環(huán)節(jié)。

  學生:廉將軍啊,在澠池相會過程中,我印象最深的情節(jié)就是藺相如逼迫秦王擊缶,經(jīng)過是這樣的:藺相如看見秦王這樣的侮辱趙王很生氣,于是他想要是不讓秦王聽從趙王的吩咐,他得還一下。于是藺相如對秦王說“請您擊缶”,秦王說我是一國之君,怎么能為其他人擊缶呢?藺相如跪下說“請您隨趙王擊缶”,秦王說“我和趙王都是一國之君,但是我們的國家起碼比他們的國家大,為什么要我隨他擊缶。秦王當時特別憤怒。藺相如說”如果您再不擊缶,我就跟您拼了。”這時,秦王左右的侍衛(wèi)都拔出刀,想往前面沖,藺相如大聲說“誰敢跟我拼”于是他就叫他的左右侍衛(wèi)都退回去了,秦王無奈擊了一下缶。

  老師:很好,掌聲鼓勵一下!非常好,我還有一個問題,我是廉頗,有問題請教諸位,藺相如在逼迫秦王的時候底氣很足,是不是?他哪來的這么足的底氣呢?(指名說)

  學生:我覺得是因為秦王已經(jīng)先讓趙王為他鼓瑟了,并且記錄下來。要侮辱了趙王,藺相如就覺得既然他這樣侮辱趙王,我也可以這樣侮辱秦王。

  老師:理直所以氣壯,是吧!那么還有什么原因呢?(指名說)

  學生:他侮辱了他們的一國之長,所以他很氣憤,他必須要侮辱他的人也受一番氣,讓他嘗嘗是什么感覺。

  老師:對,很好。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往前看看。我現(xiàn)在作為廉頗,我有點不高興了。還有個重要原因,他氣很足,除了秦王理虧,還有我愛國,我要怎么樣,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指名說)

  學生:我感覺是因為他知道秦王的心理活動是怎么樣的,要不他不可能底氣那么足,他還那么大聲,那么堅定地說這種話。

  老師:秦王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呢?別望著我,我是廉頗。再往前看(指名說)。

  學生:因為他想讓秦王知道我趙王不是好惹的,我不怕你們。

  老師:往前看。我這個老將軍好傷心啊,在澠池會上,難道我寸功未立嗎?(指名說)

  學生:那個廉將軍還在邊境上等著呢,即使打起來,秦國的士兵可能準備也沒那么好,可能也打不贏。

  老師:對,是啊──人心齊,泰山移。正是趙國文臣武將的團結一心,藺相如才有如此足的底氣,是不是?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藺相如逼迫秦王的話(教師讀“藺相如再要求,秦王還是拒絕,藺相如說”……學生接讀“您現(xiàn)在離我只有五步遠,您不答應,我就跟您拼了!保

  老師:這節(jié)課通過同學們自己閱讀、感悟、探究,我們充分地體會到藺相如能為趙國立下大功靠的絕不僅僅是一張嘴,這張嘴后面是拳拳的愛國之心,是過人的膽識和智慧。聰明的廉頗在冷靜下來之后,定然會明白。接著還會發(fā)生什么呢?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下課,同學們再見!

《將相和》課堂實錄8

  第一板塊 梳理文章 練習歸納

  師: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題目是《將相和》。大家已經(jīng)讀過課文,文中的將和相分別指誰?

  生:將指的是廉頗,相指的是藺相如。

 。ò鍟傲焙汀疤A”,講解容易寫錯的筆畫。)

  師:《將相和》是一個大故事,里面包含了三個小故事。第一個故事是什么?

  生:完璧歸趙

  師:第二個故事呢?

  生:澠池會上

  師:你也用了四個字,很好。還有其他說法嗎?

  生:澠池之會

  師:你的說法更好,加上一個“之”字讓我們感受到這是一個古代的故事。第三個故事是什么?

  生:負荊請罪

 。ń處熞来伟鍟祟})

  師:能不能針對“完璧歸趙”提幾個問題?

  生:為什么要把和氏璧還給趙國?

  生:誰讓和氏璧回到了趙國?

  生:和氏璧如何回到趙國?

  生:和氏璧怎么會送到秦國去的?

 。ń處熾S機板書:誰 如何做 結果 原因)

  師:我們學著剛才的樣子再針對澠池之會提問。

  生:誰和誰相會?

  生:相會時做了些什么?

  生:為什么會在澠池相會?

  生:澠池相會的結果是什么?

  師:針對第三個故事可以怎么問?

  生:誰負荊請罪?

  生:在哪里請罪?

  生:請什么罪?

  生:如何請罪?

  生:請罪的結果是什么?

 。ń處熾S機板書:誰 做了什么 結果 原因

  誰 如何請罪 結果 原因 地點)

  師:請大家觀察板書,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每組問題中都有人物,都有原因,都有結果。

  師:是的。所以當你在歸納一個故事的大致內容時可以從以上幾個角度思考,組織語句。接下來,請大家從三個故事中選擇一個,同桌合作將其大意寫下來。

 。▽W生練習)

  生:我寫的負荊請罪的故事。廉頗覺得自己為了爭一口氣,不顧國家利益很不應該,所以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家里請罪。最后他們成為了好朋友。

  師:如果你能把廉頗怎么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寫出來,就更好了。

  生: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里,廉頗覺得自己不顧國家的利益是不對的,于是背著荊條來到藺相如的面前請罪,最后他們成了好朋友,齊心協(xié)力保衛(wèi)趙國。

  師:藺相如到底說了什么話呢?

  生:廉頗因為職位比藺相如低所以不服氣要和藺相如作對。而藺相如說,不能因為私人恩怨影響國家利益。后來廉頗覺得自己做錯了,就到藺相如家負荊請罪。

  師:請大家把掌聲送個這位同學。

 。▽W生鼓掌)

  師:大家知道為什么要為他鼓掌嗎?

  生:因為他把故事的前因后果還有過程都交代得很清楚。

  師:誰來交流完璧歸趙的故事大意。

  生:藺相如奉趙王之命帶著和氏璧來到秦國,但是他看出秦王沒有用璧換城的誠意,于是用自己的機智保住了和氏璧,也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師:掌聲送給這位同學。哪位同學來交流澠池之會的大意。

  生:秦王約趙王在澠池相會。秦王為了羞辱趙王,叫趙王鼓瑟,藺相如為了挽回趙王的面子,逼秦王為趙王擊缶。結果秦王沒有占到便宜。

  師:剛才發(fā)言的幾位同學都能利用我們講過的方法,將故事大意歸納得非常好。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進一步了解藺相如和廉頗的.特點。

  第二板塊 比較句子 感受人物

 。▽W生朗讀句子:

  廉頗很不服氣,他對別人說:“我廉頗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臺!”)

  師:從這段話中,你覺得廉頗是怎樣的人?

  生:廉頗對自己很自信。

  生:廉頗爭強好勝。

  生:廉頗有些小氣

  師:大家是怎么得出這些結論的?

  生:我從“很不服氣”這個詞中感受到廉頗好勝心強。

  師:你依據(jù)文中字詞談感受,真不錯。

  生:我從“戰(zhàn)無不勝”這個詞語中感覺到廉頗有些驕傲自大。

  生:我從“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中的“他”感受到廉頗的爭強好勝。

  師:你對語言真敏感。這句話中多一個“他”和小一個“他”,讀出來效果完全不一樣。

 。ń處煼蹲x,學生比較。)

  師:類似的不起眼的字還有,請大家關注這個“爬”字。從這個字里,你們能感受到什么?

  生:可以感受到廉頗的不屑。

  師:是啊,藺相如出身卑微,廉頗很瞧不起他。讓我們帶著這些閱讀體會再讀句子。

  (學生朗讀)

  師:請大家再讀描寫藺相如的句子。

 。▽W生讀:這話傳到了藺相如耳朵里,藺相如就請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頗見面。)

  師:大家讀這句話時,聲音怎么變輕了?

  生:因為廉頗的話要讀出不服氣,所以讀得響。藺相如不愿意和廉頗發(fā)生沖突,所以要讀得輕一點。

  師:從這句話中,你能感受到藺相如的什么特點?

  生:我覺得藺相如有些膽小,竟然為了不和廉頗見面而不上朝。

  師:你的感覺很對。藺相如不僅不敢上朝,他還怎么做?再讀下面句子——

  有一天,藺相如坐車出去,遠遠看見廉頗騎著高頭大馬過來了,他趕緊叫車夫把車往回趕。

  師:從句中找出描寫藺相如膽小的詞語。

  生:我從“遠遠”中感覺,兩個人離得很遠時,藺相如就已經(jīng)害怕了。我從“趕緊”中感受到藺相如當時很緊張。

  師:你分析得真清晰。所以我們在讀文章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這些細節(jié)描寫,因為它們能將人物特點表達出來。

  藺相如真的是一個膽小的人嗎?請大家讀句子——

  他理直氣壯地說:“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F(xiàn)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

  師:這話是對秦王說的,秦國當時是個大國,而藺相如只是趙國一個小官。他居然敢這樣對秦王說話,說明他的膽子并不小。再請大家讀句子——

  藺相如說:“您現(xiàn)在離我只有五步遠。您不答應,我就跟您拼了!”

  從這句話中你能感覺到藺相如膽小嗎?

  生:不能。

  師:非但不能,還能感覺他的膽子——

  生:很大。

  師:甚至連——

  生:死都不怕。

  師:再次讀這些句子。

 。▽W生朗讀)

  師:作者先是寫藺相如膽子大,后來又寫他膽子小。藺相如到底是膽大還是膽?

  生:我覺得藺相如膽子很大。

  師:下面我來扮演藺相如手下的小官,請同學來扮演藺相如,解釋一下膽大膽小的問題。

 。S機挑選學生)

  師:藺大人,你連秦王都不怕,怎么現(xiàn)在會這樣怕廉頗呢?

  生: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

  師:你太厲害了,用課文中的句子就解答了疑問。通過比較句子,我們對藺相如有了更清楚的了解。請大家再找出一些前后對比的句子,分析一下廉頗的特點。

  (學生找句子)

  生:我找到了“廉頗靜下心來想了想,覺得自己為了爭一口氣,就不顧國家的利益,真不應該。于是,他脫下戰(zhàn)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焙汀拔伊H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臺!”前面一句寫出了廉頗覺得自己錯了,后面一句寫廉頗高傲。

  師:如果能按照句子在文中出現(xiàn)的順序來分析,會更好。

  生:“我廉頗攻無不克”這句話寫出了廉頗一開始自大好勝的一面。而后面的句子則讓我們感受到他知錯能改。

  師:你分析得真棒。通過比較句子,我們對廉頗和藺相如有了更真切的感受,感受到一個人物身上存在著多種特點。

  再請大家讀句子——

  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職位比廉頗高。

  廉頗很不服氣。

  能否用關聯(lián)詞將這兩句話連接起來?

  生:因為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職位比廉頗高。所以廉頗很不服氣。

  師:課后有道習題問我們,三個故事是什么關系,現(xiàn)在你們看得出第二個故事和第三個故事之間的關系了嗎?

  生:是因果關系。

  師:因為藺相如立功被封賞,所以引起了廉頗的妒忌所以第一第二個故事和第三個故事形成了因果關系,正是有了這層關系,三個故事也就能合在一篇文章中。這些結論都是我們通過仔細品讀句子得到的。可見,抓住關鍵詞讀懂句子是閱讀的一個好方法。

  第三板塊 比較原文 拓展視野

  我還找到了這三個故事的原文,選了一段給大家看看:

  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奏盆缶秦王,以相娛樂!”秦王怒,不許。于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缶。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

 。▽W生結合注釋自學)

  師:這段話與那段話相對應?(交流,出示相應課文)原文比課文多出了什么內容?

  生:多了“左右欲刃相如”。

  師: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說旁邊的衛(wèi)士要殺藺相如。

  生:還多了“左右皆靡”。

  師:請解釋一下。

  生:旁邊的衛(wèi)士都退下了。

  師:為什么會退下?

  生:因為他們被藺相如無畏的樣子震懾住了。

  師:“相如張目叱之”就是這個意思?梢姡膶懙酶鼮榧氈戮。司馬遷還說,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泰山,其處智勇,可謂兼之矣!如果大家有興趣,以后可以買王伯祥先生注譯的《史記選》來讀。

  最后留兩項作業(yè)給大家,同學們可以從中挑選一個來完成。

  作業(yè):

 。ǘx一)

  1、引用文中語句或依據(jù)資料寫一段話,從智和勇兩個角度分析一下藺相如,寫出自己的感受。

  2、引用文中語句或依據(jù)資料寫一段話,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一下廉頗,寫出自己的感受。

  簡潔而靈動 巧妙而適度

  附《將相和》評課稿

  《將相和》是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經(jīng)典課文,它是根據(jù)《史記》中的相關記載改寫的歷史故事,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組成,故事環(huán)環(huán)相扣,人物個性突出,形象鮮明。朱煜老師執(zhí)教本課時,對教材進行了大膽的裁剪,教學設計充滿新意,看后頗耐人尋味。

  一、大道至簡,教學明快、靈動

  縱觀整節(jié)課的教學,可以用“大道至簡”四個字概括。首先,整節(jié)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不多,朱老師用三個板塊完成了這篇課文的教學,一梳理文章,練習歸納;二比較句子,感受人物;三比較原文,拓展視野。三個板塊的教學由淺入深,從最基本的讀懂課文內容,整體了解課文大意,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入手,然后逐步深入,在語言文字的學習感悟中體會人物的特點,并始終圍繞“語言文字”,進行有的放矢的訓練。

  很多老師教《將相和》一課,總是圍繞三個故事逐一講述,逐一分析,而朱老師這一課的教學摒棄了這些繁瑣的人物分析,沒有就一事、一句、一詞進行瑣碎而概念化的講解,也沒有在人物形象上作標簽式的解讀,而是將課文作為一個整體,抓住人物言行,引導學生走進人物的內心 “你覺得廉頗是怎樣的人?”“大家是怎么得出這些結論的?”讓學生從扁平式的認識中走出來,從課文中尋找依據(jù),從語言文字中找到理由,從而近距離地感受人物的特點。

  二、尋找規(guī)律,引導學生習得學法

  朱老師在教學本課時善于讓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總結學法,讓教學走進真正有意義的境地。比如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朱老師設計了“歸納小標題——針對小標題提問——梳理規(guī)律——歸納故事大意”等教學環(huán)節(jié)。首先在預習的基礎上讓學生歸納這三個故事的小標題,一般的教學也就此打住,以為學生都能概括課文的大意了,但朱老師沒有淺嘗輒止,而是讓學生針對小標題提問,在學生提問的基礎上板書“誰 如何做 結果 原因”等詞語,引導學生從泛泛的無意識的提問中尋找規(guī)律,最終得出歸納一個故事內容的大致方法。

  品味人物的性格、特點時,朱老師啟發(fā)學生依據(jù)文中的字詞談感受,他或鼓勵學生“你對語言真敏感”,或直接拋出問題,或啟發(fā)學生深入思考,其目的在于教給學生學習此類課文的方法,即抓住關鍵詞語,特別注意細節(jié)描寫,是閱讀的好方法。

  三、巧用對比,深入體會人物形象

  在本課教學策略的選擇上,朱老師用“對比”貫穿全課,在句子的比較中體會人物形象,感知人物特點。首先是藺相如和廉頗之間的對比,學生從字里行間讀出了廉頗的“爭強好勝”、“驕傲自大”,而和廉頗相比,藺相如頗有些“膽小”。其次是藺相如和秦王的比較,看起來有些“膽小”的藺相如卻是連死都不怕。課堂上,學生通過讀書、討論、交流、表演等方式,在句子的比較中體會人物形象,人物的特點也真正從字面上跳了出來。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朱老師安排學生運用“對比句子”的方法自己學習,找到前后對比的句子,分析描寫廉頗的句子,鞏固習得的體會人物形象的閱讀方法。學生從“我廉頗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臺!”和“廉頗靜下心來想了想,覺得自己為了爭一口氣,就不顧國家的利益,真不應該。于是,他脫下戰(zhàn)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這些句子的對比中體會到了廉頗之前的狹隘和之后的知錯就改。

  四、適度拓展,提高學生鑒賞能力

  最后,朱老師出示了“完璧歸趙”這個故事的原文,要求學生在讀懂的基礎上,找出“原文比課文多出了什么內容?”,從而進一步體會了故事的生動性,藺相如這一人物形象也深深地刻在學生的欣賞,進而提高了學生的鑒賞能力。

  朱煜老師執(zhí)教的《將相和》一課,以歸納課文主要內容和學習通過比較句子體會人物形象作為核心內容,教學環(huán)節(jié)簡潔,教學方法靈活,教學效果明顯,不失為閱讀教學的又一成功之作。

《將相和》課堂實錄9

  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分析人物各自的美好品質和共同具備的品質。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激活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訓練說、寫能力。

  教學實錄如下:

  一、復習導入,整體入手,直奔重、難點,激發(fā)學生讀書興趣。

  師(問):在上節(jié)課的學習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在上節(jié)課的學習中,我知道了課文是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這三個故事組成的。

  生2:我知道了“將”是廉頗,“相”是藺相如,他們之間有矛盾,后來又和好了。

  師(問):廉頗、藺相如同為趙國大臣,為什么會有那么大的矛盾?

  生(概括):廉頗認為自己為趙國立下了許多汗馬功勞,而藺相如卻只是一個文人,沒有打過一場勝仗,只靠一張嘴,卻爬到他的頭上。

  師:廉頗是怎么說的?從課文中找出廉頗說的這段話。

 。ㄕn件出示1):(生說后出示課件后再齊讀)

  “我廉頗功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了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的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去!”

  師(問):從這段話中你讀懂什么?

  生1:我讀出了廉頗內心的強烈不滿。

  生2:我讀出了他當時十分生氣。

  生3:我讀出了廉頗想尋找機會報復,以除心頭之恨。

  生4:我讀懂了廉頗功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戰(zhàn)功赫赫,居功自傲。

  師:大家各抒已見,說得很好,這段話中,哪個字最能說明他的情緒?

  生(齊):爬

  師:對!想當年,廉頗在沙場上,所向披靡,橫掃千軍,為趙國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而如今他覺得藺相如一張嘴就一步登天,廉頗他心里一肚子氣呀,誰能讀出他滿肚子的氣。

  生(讀):略

 。ㄔu價:讀得有感情,掌聲送給他)

  師:同學們,假如說廉頗整天這樣生著悶氣,整天想著怎樣給藺相如下不去,整天想著怎樣尋機報復,后果會怎樣?

  生1:他們可能會鬧翻。

  生2:他們的矛盾可能激化,給趙國帶來不穩(wěn)定,從而削弱趙國的力量。

  生3:秦王可能會從中漁翁得利,一舉消滅趙國。

  二、整體閱讀,主動探究。

  師:正如同學們所說的,這樣下去,廉頗和藺相如遲早有一天會鬧僵,到那時,趙國可能將國不國了。俗話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F(xiàn)在你們都是廉頗的屬下,你們有責任阻止這次災難的發(fā)生。我相信你們都是心明眼亮的,看看藺相如是不是真的靠一張嘴,沒什么能耐?

  師:大家快速默讀課文,哪些地方你看出了藺相如并不僅僅靠一張嘴,他是有能耐的。

  找出重點句子或重點詞揣摩人物特點,感悟人物形象。

  邊讀課文、邊思考,說自己的看法。

  生述1:我是從“完璧歸趙”中藺相如的語言和動作體會到他是個勇敢機智的人。

  師:請讀出具體的句子。

 。ɑ脽舫鍪2)句子:

  生述2:我愿意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來換,我就把璧交給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要把璧送回來。那時候秦國 理屈,就沒有功兵的理由。

  師:藺相如說這話是在什么情況下說?

  生(預設):在趙國的君臣都很為難,想不出辦法的時候。

  師:用一個詞就是——臨危受命。

  師:不錯,在危難之際,藺相如能挺身而出,擔當重任,此勇氣,的確令人佩服!你們還從哪里感受到了他的勇敢機智呢?

 。ɑ脽舫鍪揪渥3)

  生:藺相如看這情形,知道秦王沒有拿城換璧的誠意,就上前一步,說:“這塊璧有點兒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

  師:這情形指什么?——(生:絕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師:絕口不提是什么意思?那也就是說換城是假的,騙璧是真的。課文哪句話照應了這點?大家讀出(生讀)——大家說秦王不過想把和氏璧騙到手罷了,不能上他的當。(師)——所以藺相如想了什么辦法?(生讀)說這塊璧有點兒毛病,讓我指給您看。

  師:這怎么能叫“騙”呢?這塊璧原來就是趙王的啊,誰的行為才是騙呢?

  生(齊):秦王的行為才是“騙”。

  師:你們說得好,秦王不守信用,可用貶義詞“騙”來形容,那么我們應該用哪個詞來概括藺相如的所作所為。

  [板:勇敢機智]

 。◣熾S機點撥:我們還可用足智多謀,隨機就變等詞概括藺相如的行為)

  師:文中還有哪些地方表現(xiàn)出藺相如勇敢機智?

  生:(幻燈出示句子4):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現(xiàn)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這柱子上。

  師:這段話哪個字最能體現(xiàn)他勇敢行為?(撞)

  師:藺相如會不會真的撞到柱子上去呢?

  生1:(齊),不會,他只是嚇唬秦王。

  生2:他答應趙王會把璧安全送回去。

  師:同學們都認為藺相如不會撞上柱子,那秦王認為藺相如會不會撞上柱子?(學生紛紛點頭)

  生1:秦王認為藺相如會撞上去,因為課本里面寫到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連忙說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來地圖,把允諾劃歸趙國的十五座城指給藺相如看。并約定舉行個隆重的典禮來換璧。(評價:分析得有道理)。

  生2:我還感受到了秦王對和氏璧愛不釋手,他舍不得這無價之寶就這樣眼睜睜地破碎。

  師(評價學生回答問題):真是會讀書的孩子,會讀書的孩子是最幸福的。

  師:如果這時秦王硬逼的話,會怎樣?

  生1 :藺相如會撞上柱子。因為藺相如是不會把璧給秦王的,干脆與璧同歸于盡。

  生2:藺相如會撞柱子后沒死,但卻被殘暴的秦王殺了。

  師:大家想問題很周到。我們中國有句話: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藺相如為了國家利益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我們可用哪些詞來概括藺相如的品質?

  [板:不畏強暴]

  生還會說:視死如歸、不畏強權、臨危不懼、英勇無畏。

  師:大家來把這段話讀一讀。

  課文還有個地方表現(xiàn)了他勇敢,不畏強暴?

  生:(幻燈出示句子5)

  藺相如看了秦王這樣侮辱趙王,生氣極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說:“請您為趙王擊缶”。藺相如說:“您現(xiàn)在離我只有五步遠,你不答應,我就跟你拼了!”

  師:真聰明!“缶”是古代一種樂器,藺相如為什么一定要秦王擊缶呢?

  生1:因為秦王和趙王都是國家之君,秦王要趙王為他鼓瑟,這就是侮辱了趙王;課文又說“秦王叫人記錄下來,記錄下來就是作為一種歷史資料記載,流傳給后人知道,這不僅侮辱趙王,也就是侮辱了趙國,有損國家尊重和民族的自尊心”,為了維護趙國的尊嚴,他是勇敢的。

 。◣熢u價:你的心真細,也是一個小藺相如)

  生2:藺相如請秦王擊缶是以牙還牙,讓秦王明白:秦國和趙國是平等的。

  師:藺相如說這句話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堅定)

  師:用堅定的語氣讀這段話。

  師:秦王擊缶后,為什么不敢拿趙王怎樣?

  生:因為廉頗帶著軍隊在邊境上作好了準備。

  師:怪不得廉頗心理不服,澠池會上他也有一份功勞。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藺相如是不是只憑一張嘴爬到了廉頗的頭上呢?生:齊(不是)那廉頗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了嗎?(有),那就出現(xiàn)了哪個故事?(負荊請罪)

  師:分析到這,我們也就明白三個故事的關系?誰知道?

  生:第一個故事是起因,第二個故事是發(fā)展,第三個故事是結果,它們形成了因果關系。

  師:藺相如除了勇敢機智,不畏強暴的品質外,還具有哪些品質。(小組討論)

  生:不計較個人得失,識大體,顧大局的人。

  師:何以曉得?

  生:有一天,藺相如坐車出去,遠遠看見廉頗騎著高頭大 馬過來,他趕緊叫車夫往回趕,還說:“秦王我都不怕……為的是趙國;藺相如回避廉頗不是怕他,而是為了國家的利益,不與他針鋒相對!

  師:說得好,話傳回廉頗耳里,廉頗猛然醒悟到自己的錯誤。于是有了動人的負荊清罰這一幕。

  師:書上是怎樣描述負荊請罪的?(課件出示負荊請罪的圖)引導學生看插圖;(書上說:他脫下戰(zhàn)袍,背上荊條,親自到藺相如門上請罪。藺相如見廉頗來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

  師:從這可看出廉頗是一個怎樣的人?(板:知錯就改)

  師:同學們,一位功勛卓著,叱咤風云的老將軍,他能脫下戰(zhàn)袍,露著脊背,赤著腳,背上荊條,跪在相府門前認錯,這需要何等的胸襟和氣魄。∷杂芯渌渍Z叫:宰相肚里能撐船——誰都對上后半句——將軍背上能插荊。

  師: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你為趙王感到幸運嗎?

  師:將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板:愛國)

  師:廉頗負荊請罪一直被人傳為美談,我想他們當時一定說了許多感人的話,你能不能替作家把他們當時說的話還原出來,大家討論(指導生看圖說出)

  生:廉頗來到相府門前,“撲通”跪下,“藺老弟,我向你請罪來了!”,藺相如忙向前扶起廉頗,說“廉兄何罪之有?快快請起!”廉頗嘆了口氣,道:“哎,我真是不應該,在國家危難之際,我卻為了個人的名譽和你斤斤計較。而你處處為國家著想,一而再,再而三地忍讓。與你相比,我真是無地自容!”藺相如扶起廉頗說:“你可不要這么說,你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我們只要同心協(xié)力,保衛(wèi)趙國,趙國一定能富強起來!绷H聽了連連點頭。(其余學生略)

  (師:誰能評價一下剛才的同學)(生評價):語言流暢,條理清楚,都說到我的心坎里啦。

 。ù蠹艺坡曀徒o兩位同學)

  課件出示6:想象說話:如果當時圍觀的百姓看到這動人的一幕,他們會說什么什么?這件事傳到趙王或秦王的耳朵里,他們可能會說些什么?廉頗的屬下或藺相如的屬下看到大將軍廉頗負荊請罪又有何感想?今天的你看到了這動人的一幕,你們會說什么?請你任選一個角色說一說。(配樂)自由準備——同桌互說——指名說。

  生(百姓):我們趙國有這樣的兩位寬宏大量,一心為國的大臣,真是我們的福氣呀!看來,我們以后就可以安居樂業(yè),過上幸福的日子了。

  生(秦王):真可惜,錯過了一次好機會!本來我可以坐收魚翁之利的,廉頗和藺相如竟然和好了,趙王真是如虎添翼呀,今后攻打趙國可謂難上加難!

  生(趙王):哈哈——我手下的將士竟有如此廣闊的胸懷,只要有廉頗和藺相如在,我們趙國怎不強盛?秦王,我們趙國不會再怕你了!來人哪!快昭兩位愛卿晉見,本王重重有賞!

  生(屬下)大人,你們都是我們心中的英雄,佩服,佩服!

 。◣熢u價)大家想象豐富,說話合情合理,老師為你們驕傲)

 。◣熜〗Y:多么感人的一幕呀1將是那樣的誠懇、坦率,相是那么樣的襟懷寬廣,為了國家利益,將相不計前嫌,握手言和,成為流芳千古的美談)

  三、總結提升,課后延伸。

  師:同學們,今天,你學了這課,有什么收獲嗎?

  生:我們做人要心胸寬闊,不能為了一點小事斤斤計較。

  生:我開始很不喜歡廉頗,因為他居功自傲。但學了課文,我覺得廉頗這人挺好的,一個大將軍能負荊請罪,多不容易!

  生:我覺得我們應該向廉頗學習,平時我們犯了錯,總把責任推到別人的身上,連承認錯錯誤的勇氣都沒有。其實,一個人犯錯是不要緊的。關鍵是勇于承認錯誤,改正錯誤。

 。◣熢u價:說得好!當你和他人發(fā)生磨擦時,請不要沖動,想這句俗語——宰想肚里能撐船,將軍背上能插荊,心情就會平稱很多)

  生:我知道了,團結就是力量,只有團結一致,同心協(xié)力,沒有辦不好的事。

  生:我懂得了“家和萬事興”,明白了人和國興旺。

  (師評價:對!人民團結起來,國家才能強大,國家才能興旺。一個班集體,一個學校,只有“和”的強大力量,它就更進長,更文明,更向上。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孩子們,這就是歷史故事帶給我們的啟示)。

  四、總結和布置作業(yè)。

  1、同學們,閱讀古典名著不僅能讓我們學到豐富的知識,更多的是能夠提升我們的思想,把知識轉化為智慧,從而指導我們快樂地學習和生活;厝ヒ院,把這三個故事告訴給家人和朋友聽。

  2、以《我喜歡的歷史記人物》為題,寫200字左右的小練筆,寫清楚喜歡他的原因。

  板書設計:

  18、將相和

  將 相

  廉頗

  (知錯就改)

  和

 。◥蹏

  藺相如

 。C智勇敢

  不畏強暴

  顧大局)

  完璧歸趙

  澠池之會

  負荊請罪

【《將相和》課堂實錄】相關文章:

《將相和》課堂實錄03-08

將相和作文04-13

將相和縮寫12-19

《將相和》縮寫12-19

將相和作文09-23

《將相和》課文03-04

【優(yōu)選】將相和作文11-05

縮寫《將相和》作文04-17

縮寫將相和作文08-23

縮寫《將相和》作文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