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夜行船·正月十八日聞賣杏花有感
夜行船·正月十八日聞賣杏花有感1
史梅溪曾是權(quán)相韓侂胄門下掾吏,極受倚信,韓伐金敗后,梅溪亦受牽連被貶出京,作者正當(dāng)中年,故詞中多悱惻悲怨之情。
首句極寫春日無聊況味!安患舸荷馈,有兩重意:一是無人為剪春衫,一是無意出外春游。作者在《壽樓春·尋春服感念》詞中寫道:“裁春衫尋芳。記金刀素手,同在晴窗!贝藭r心事重重,意趣索然,唯有閉門不出!俺钜鈶B(tài)”三字,補足句意。次句轉(zhuǎn)接得極妙。仿佛是由于春寒料峭才不剪春衫,用意便覺渺遠(yuǎn)!笆諢簟,宋代習(xí)俗,正月十五日元宵節(jié)前后數(shù)日燃燈縱賞,賞畢收燈,市人爭先出城探春。可是,作者卻無心探春,只輕點一筆“有些寒在”,便把詞人難以為懷的境況托出,為下片追憶往事作了鋪墊。接以“小雨”三句,寫聽到賣杏花的情景。盡管詞人意緒寥落,不愿出門探春,可是,春天的信息還是傳到這無人的深巷中。寫杏花之詩,宋人多有佳句,陳與義云:“杏花消息雨聲中”,陸游云“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皆膾炙人口,而此詞云“小雨空簾,無人深巷,已早杏花先賣”,余韻悠長,卻是典型的詞語。在惱人的春寒中,簾外,飄灑著絲絲細(xì)雨,深巷里闃寂無人,忽然,傳來了叫賣杏花的.聲音,勾起了詞人無名的悵惘。情與景遇,一拍即合,下文便轉(zhuǎn)入感慨與追憶。
“白發(fā)潘郎寬沈帶”,是關(guān)鍵之筆。晉潘岳《秋興賦》中說自己三十二歲時便鬢發(fā)斑白,南朝梁沈約在寫給徐勉的信中說自己因病消瘦,腰帶也覺得寬了。潘鬢沈腰,是詩詞中常用的典實。點出愁怨與無奈,芳節(jié)重臨,年華荏苒,索居憔悴,往事凄迷——“怕看山、憶他眉黛”,至此方轉(zhuǎn)入正題,點出佳節(jié)不出的真正原因,與上文“不剪春衫”等語相呼應(yīng)!段骶╇s記》描寫卓文君“眉色如望遠(yuǎn)山”,故詩詞中常將佳人之眉與青山互喻。作者《綺羅香》詞云“隱約遙峰,和淚謝娘眉嫵”,而此詞說怕看山而想起伊人的眉黛,當(dāng)有同樣的感受。末三句,盡態(tài)極妍,辭情俱到,誠為妙筆。念念不忘的是伊人當(dāng)年在故園中踏青挑菜的情景;她那綠如芳草的羅裙,拖曳在如茵的芳草地上;春日的艷陽,透過煙靄,斜照著她如云的鬢發(fā)。結(jié)句為全詞著意所在。二月二日,為“挑菜節(jié)”,城中士女相率到郊外或園林中游現(xiàn)戲樂,這也是男女約會幽歡的好時機(jī)。題中“聞賣杏花有感”之意,至此全出。正月十八收燈之后,再過十多天便是挑菜節(jié),賣花聲聲,觸起心中的隱痛,中年情懷,就更是難堪了。上下片今昔對比,均以清麗之筆出之,寫芳春景物情事,風(fēng)致嫣然,唯于兩片首句略點愁意,正見梅溪詞筆高處。張镃評梅溪詞“奪苕艷于春景,起悲音于商秦,有環(huán)奇警邁,清新閑婉之長,而無論蕩污淫之失”,至為切當(dāng)。
夜行船·正月十八日聞賣杏花有感2
夜行船?正月十八日聞賣杏花有感
史達(dá)祖
不剪春衫愁意態(tài)。過收燈①、有些寒在。小雨空簾,無人深巷,已早杏花先賣。
白發(fā)潘郎寬沈帶②。怕看山、憶他③眉黛。草色拖裙,煙光惹鬢,常記故園挑菜。
【注釋】
、偈諢簦赫率迦赵(jié)前后街市點起花燈,供人觀賞,數(shù)日后將燈收起。
②白發(fā)潘郎寬沈帶:潘郎,西晉文學(xué)家'潘岳。他在《秋興賦》中說:“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保ㄎ胰䴕q時就鬢發(fā)斑白。二毛,黑白二色的頭發(fā),即鬢發(fā)斑白。)沈,南朝梁文學(xué)家沈約,他在寫給友人的信中說自己因病消瘦,腰帶也覺得寬了。潘鬢沈腰,是古詩詞中常用的典故。
、鬯杭础八,古代無“他”“她”之分。
8.上片中的“愁意態(tài)”因何而起?請簡要分析。(5分)
答: 。
9.下片開頭引用典故,表達(dá)什么意思?詞人為什么“怕看山”?請簡要分析。(6分)
答: 。
【答案及解析】
8.①妻子(情人、伊人、心上人等均可)不在身邊,無人為自己縫制春衫,詞人感到孤獨,因此滿臉愁態(tài)(2分)。②元宵節(jié)過后,花燈已收,雖然春寒未退,但人們已開始賞春,小巷深處已有人賣杏花,詞人卻倍感寂寞、冷清,因此滿面愁容(3分,緊扣詞意作答,將“愁意態(tài)”的原因基本說清即可)。
【審題突破】從“春衫”二字上突破。春衫,即春天穿的服裝,表明時令已進(jìn)入春天,該換上春裝,興致勃勃地出門尋春、賞春了。但詞人卻“愁意態(tài)”,原因顯然就在于“不剪春衫”,即沒有人為我縫制春衫。由此看出這首詞寫的是離別之情,相思之苦,然后結(jié)合詞的內(nèi)容做些具體分析,詞人產(chǎn)生“愁意態(tài)”的原因就清楚地呈現(xiàn)出來了。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意境,把握詞人的感情基調(diào)。這是高考中常見的題型,有較強(qiáng)的訓(xùn)練針對性。解題時,要充分利用詞中所寫的重要景物,將其與詞人的感情結(jié)合起來分析,例如,“小雨空簾”“ 無人深巷”等,營造的是凄清而孤寂的意境,情感基調(diào)是孤獨、惆悵。
9.①表達(dá)相思之苦,對妻子深切的思念使詞人頭白身瘦(2分)。②詞人“看山”,就會想到妻子的眉黛(1分),進(jìn)而想到她的羅裙拖曳在芳草上,春日的煙光映著她的鬢發(fā),讓人時常記起她當(dāng)年在故園中踏青挑菜的情景。思念是最折磨人的,所以詞人“怕看山”(3分,對詞意的解讀基本正確即可)。
【審題突破】從詞人所引用的典故上突破!鞍装l(fā)潘郎寬沈帶”,已經(jīng)做了較詳細(xì)的注釋,這是本題的'破題要點。詞人引用這個典故,形象地表達(dá)了對妻子深切的思念,以至頭發(fā)白了,腰帶寬了,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之妙。后面的“怕看山”,是“白發(fā)潘郎寬沈帶”的具體化,因思念太深,連山都不敢看,可見對妻子的思念到了何等程度。故從典故切入,本題即被突破。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核心句子,分析思想感情的能力!鞍装l(fā)潘郎寬沈帶”,是全詞的關(guān)鍵之點,詞人的思想感情凝聚于此。答題時,把景物和人物的情態(tài)結(jié)合起來,使詞人的思念具體化、形象化,
賞析
這首詞抒寫離別之苦,表達(dá)對伊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上片運用對比、襯托手法,表現(xiàn)孤獨、凄涼的心境。正月十八日,元宵節(jié)后的第三天,花燈已收,雖然春寒未退,但人們已開始賞春,小巷深處已有人賣杏花,但詞人卻因伊人不在身邊,沒有人為自己縫制春衫,因此滿臉愁態(tài),無意賞春。小雨空簾、無人深巷、賣花人的叫賣聲等景物,把詞人的心境襯托得更加寂寞冷情。
下片極寫相思之苦。首句用典,“白發(fā)潘郎寬沈帶”,極言思念伊人之苦,以至像潘岳那樣年紀(jì)輕輕就白了頭發(fā),像沈約那樣因病消瘦,腰帶變寬!芭驴瓷、憶他眉黛”,詞人思念的伊人由此正式登場。他,即伊人,照應(yīng)上片的“不剪春衫”,使詞人無意賞春的凄寒心境落到了實處!芭驴瓷健,是理解下片詞意的關(guān)眼。古代詩詞中常將女子之眉與青翠之山互喻,“怕看山、憶他眉黛”,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詞人如果“看山”,就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妻子的眉黛,進(jìn)而想到她的羅裙拖曳在芳草上,春日的煙光映著她的鬢發(fā),讓人時常記起她當(dāng)年在故園中踏青挑菜的情景。而思念是最折磨人的,所以詞人“怕看山”。至此,題目“正月十八日聞賣杏花有感”,意蘊全出。
史達(dá)祖是南宋詞人,字梅溪,其詞奇秀清逸,狀物盡態(tài)極妍,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價值,常與周邦彥、姜夔并論,對后世詞壇有較大影響。這首《夜行船》對其特色有一定的體現(xiàn)。但詞中的“他”,不知所指何人,故不必死摳,理解為妻子、情人、心上人等均可,或籠統(tǒng)地以“伊人”代之。
【夜行船·正月十八日聞賣杏花有感】相關(guān)文章:
鵲橋仙·夜聞杜鵑原文翻譯09-12
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譯12-08
正月十五夜燈原文及賞析12-18
《正月十五夜燈》原文賞析02-28
正月十五夜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水龍吟·淮河舟中夜聞宮人琴聲12-18
水龍吟·淮河舟中夜聞宮人琴聲_宋詞精選12-18
師作舟揖徒行船作文07-16
杏花的作文11-25
平安夜賣什么賺錢好-圣誕節(jié)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