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中文字幕在线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男攻调教双性男总裁,热热涩热热狠狠色香蕉综合,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2-07-01 18:26:42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通用15篇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口算一位數(shù)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shù),一位數(shù)除幾百幾十(或幾千幾百)。

  2、使學生經(jīng)歷一位數(shù)除多位數(shù)的筆算過程,掌握一般的筆算方法,會用乘法驗算除法。

  3、使學生能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除法估算,會表達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習慣。

  4、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筆算除法。

  第一課時

  口算除法(分成了兩個課時上完)

  教學內容:13-15頁圖示和例1

  教學目標:

  1、在實踐操作活動中理解掌握一位數(shù)除法(被除數(shù)各個數(shù)位上的數(shù)都能被除數(shù)整除的)口算方法。

  2、能正確、熟練地口算簡單的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

  3、在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中學會傾聽與反思。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分木棍的實踐操作活動,讓學生理解、掌握幾十幾除以以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1

  1、出示60個小木棍。觀察:這里有幾個小木棍?(學生數(shù),并口答。)

  2、如果要把這些小木塊平均分成3份,你打算怎樣分?怎樣列式?每份有多少?(學生實踐操作,得出結論。)

  3、分好后在小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合解雇。

  4、如果不分小木塊棍,我們又怎樣口算60÷3能?

  結合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這樣算6÷3=2

  60÷3=20

  6、試一試、(學生獨立完成)

  80÷4

  60÷2

  (1)口算寫出結果。(2)說說口算方法。

  二、教學例1

  第二個問題

  1、出示第二個(2)問題

  600÷3你能口算得出結果嗎?

  先獨立思考,然后在組內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結合學生匯報,出圖驗證并板書:這樣算6÷3=2 600÷3=200

  3、試一試。

  360÷6 640÷8

  三、教學例1第三個問題

  1、出示第三個問題240÷3你能口算得出結果嗎?

  先獨立思考,然后在組內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結合學生匯報,出圖驗證并板書:這樣算24÷3=8 240÷3=80

  四、鞏固練習

  1、口算下列各題,并說說口算的方法。

  40÷5 640÷8

  2、課堂小結

  在這堂課上你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17頁1、2

  第二課時

  筆算除法

  教學內容:19頁例1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分小棒地過程理解合掌握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地計算順序和商地定位方法。

  2、學會一位數(shù)除法(被除數(shù)每一位商地數(shù)都能被除數(shù)整除)地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3、在實踐操作活動中學會思考,學會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以表內除法的筆算、一位數(shù)除兩、三位數(shù)的口算基礎上,進行一位數(shù)兩位數(shù)(被除數(shù)每一位上的數(shù)都能被除數(shù)整除)的筆算除法,難點是著重幫助學生理解被除數(shù)的哪一位,就把商寫再哪一位上面。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打開課本第3頁,在里填上正確地數(shù)。 60÷3= 9÷3=

  —— 69÷3= 80÷2= 6÷2=

  —— 86÷2=

  二、新授

  1、出示例1,三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你會列式計算嗎?

  2、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3、如果用豎式計算你會嗎?(教師巡視指導)

  4、讓板書的學生說說理由。根據(jù)他的回答,同學們用小棒代替書,分一分?纯此@樣計算與思考對嗎?

  5、有疑問嗎?(如果學生提不出問題,教師可以提問。)

  6、試一試。

  三、鞏固練習

  第21頁第2題。前兩題

  四、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2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掌握兩個積(商)之和(差)的三步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會正確地進行脫式計算.

  2.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3.通過教學,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溝通.

  教師出示:

  164+18 18+46

  693-14 50-355

  先說出每題的運算順序,再分組計算,看哪組算得又對又快.

  學生獨立計算,然后訂正.

  二、創(chuàng)設情境.

  問:同學們都去過商店買東西吧,要算一算買來的東西共花多少錢用什么方法計算?

  師:今天,我就要去商店去買兩樣東西,請你們幫我算一算需要用多少錢?

  出示動畫混合運算,問:看圖誰能先說說我要買些什么,然后列個算式表示要花的錢數(shù)?

  學生匯報并列式,引出例1.

  三、自主探索,領悟算理.

  1.嘗試計算:164+63

 。1)學生獨立試算,教師巡視指導.

 。2)小組討論,交流算法.

 。3)學生匯報,研究算法.(可能出現(xiàn)以下情況)

  164+63 164+63

 。64+63 =64+18

  =64+18 =82

 。82

  (4)比較異同,總結算法.

  分析比較以上兩種計算方法,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結算法:求兩個乘積的和,要先算出兩個積后才能相加,所以加號后面的乘法可以和前面的乘法一起脫式運算,這樣會更簡便.

  2.改變例題,學習例2.

 。1)將例1 164+63變?yōu)椋?/p>

  164-63 164+63

  164+63 164-63

  (2)學生獨立選做,可任選一題,也可全做.

 。3)匯報交流計算方法.

  3.歸納推理,總結規(guī)律.

  討論:觀察比較,例題中的4道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總結:通過比較,我們知道,求兩個乘積的和(或差),求兩個商的和(或差)以及一積一商的和(或差)的混合式題,都要先算出積,或商,兩個乘法可以同時脫式,兩個除法也可以同時脫式,一乘一除.

  4.初步練習,深化提高.

  計算:5887-292=?并思考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三、應用方法,強化知識.

  1.計算下面各題.

  393+486 244-423

  174-124 813+46

  2.小強買3支鉛筆,2本寫字本.看圖算出買鉛筆和寫字本各用了多少錢,一共用了多少錢?

  四、質疑,全課總結.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接龍游戲

  游戲目的

  使學生進一步熟悉混合運算順序.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3

  新知識點:

  1、理解面積的含義

  2、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

  3、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掌握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要求:

  1、結合實例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測量圖形的面積

  2、體會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重要怕,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頃,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3、熟悉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4、使學生探究并掌所到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獲得探究學習的經(jīng)歷;會使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能估計所給的長方形、正方形面積

  教學建議:

  1、豐富學生的直接經(jīng)驗,加強直觀教學

  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應加強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通過手、口、眼、耳多種感官的協(xié)同活動,特別是通過動手操作,在做中學,有利于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有效地提高知識攝取的效果。在本單元的教學中,還應注意選擇各種直觀手段的優(yōu)勢,根據(jù)教學內容恰當選擇教具或課件,從中讓學生對所學內容具有更真實的感受,獲得實實在在的直接經(jīng)驗,更有利于表象的形成。

  2、變機械的學習為有意義的學習

  機械的學習往往體現(xiàn)在概念教學中,機械的學習是指學生僅能記住數(shù)學概念的描述、符號,卻不理解它們的內在含義,不理解有關概念的聯(lián)系,更不會靈活地運用。有意義的學習是指學生不僅能記住概念的描述或符號,而且理解它們的內在含義,了解相關數(shù)學概念的實質性聯(lián)系,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3、讓學生主動探究,獲取結論

  在本單元中,有些內容探究的難度不大,結論比較容易發(fā)現(xiàn),而且便于展開直觀操作,因此是小學數(shù)學中比較適宜讓學生探究的課題,老師應當充分發(fā)揮教學內容的特點,組織學生形展探究學習。

  4、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因此本單元的教材對面積的估算給予較多的關注,不僅在“做一做”中有所體現(xiàn),在練習中也有較多反映,如很多計算面積的練習,都要求學生先估計,再測量計算出面積。所以重視估測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有助于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安安排:

  面積和面積單位1課時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1課時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1課時

  公頃、平方千米1課時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2、培養(yǎng)學生的估計和解決與千克、克有關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掂一掂、猜一猜中幫助學生建立千克、克的質量概念。 4、培養(yǎng)學生與人友好合作的學習態(tài)度。教學重點:進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教學難點:正確估計生活中一些常見物品的質量。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老師昨天上超市買了一些大小差不多的蘋果。估計一下:幾個蘋果大約重1千克?

  學生隨意估計的結果可能是雜亂、盲目的,在此矛盾的基礎上,教師提問:怎樣估計才能盡量使結果準確一些呢?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學生分四人小組討論:怎樣估計才能盡可能使結果更準確一些?

  學生的估計方法可能看有:拿出一個蘋果稱一稱,再根據(jù)這個蘋果的質量去進行推算;先稱好了1千克重的物品,用手掂一掂,再去掂蘋果,看幾個蘋果的質量掂起來和前面的感覺相似;直接用秤稱等。

  2、全班交流。

  3、教師根據(jù)學生提出的估計方法帶領學生進行驗證。問題:從錄像中你明白了什么?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學生再次用彈簧秤稱出1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一掂,然后猜一猜,哪樣的物品的質量重1千克。

  2、第2題。先讓學生拿出一枝鉛筆估一估,再用天平稱一稱。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1、總結:說一說估計一樣物品的質量要使結果盡量準確必須注意什么?

  2、想一想,學生回答并說明理由。教學反思:

  1噸有多重(12)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噸的質量觀念。

  2、掌握“1噸= 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結合具體情境,提高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噸的質量觀念。教學難點:掌握“1噸= 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教學用具:各種秤、幻燈、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今天小明遇到難題了,他不知道大象大約有多重。大家愿不愿意幫幫他?

  二、探索新知:

  1、猜一猜。讓學生猜一猜大象的質量,引出質量單位“噸”。

  2、看一看,算一算。利用圖片逐一出示一個個情境,讓學生看一看,算一算,再說一

  3、說一說。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質量單位要用噸。教材中的例子讓學生看一看,第一幅圖的意思是這座橋最多能承受“50噸”的質量。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5

  教學內容:課本P8--P9

  教學目標:

  1.能獨立分析和解決用小數(shù)加減計算可以解決的簡單問題,并能正確處理小數(shù)加減計算過程中需要進位或退位的算法問題。

  2.體驗只需估算就能解決的那些問題的特征,培養(yǎng)估算意識,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教學重點:探索小數(shù)加減法(進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教學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笑笑要到郵局去寄書,請同學們算算她的郵費是多少?

  二、玩中學。

  1.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問題。

  學生獨立觀察,理解題意,列出算式。

  2.結合情境進行估算,解釋估算的過程。

  (1)學生估算大約一共需要付多少元的郵費?在多少元和多少元之間?

 。2)同伴一起討論剛才自己思考的結果,解釋估算的過程。

  以往學生的估計沒有太多的限制,這次讓學生說出估計的結果在多少元至多少元之間,也可以說一定不會多于多少元,一定不會少于多少元,有個別學生可能會有困難,要注重方法的指導。

  (3)全班交流估算的結果。

  3.探究小數(shù)加減法(進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1)學生自主選擇算法,獨立計算1.6元+12.4元。

  (2)比一比計算與估算的結果。

  (3)議一議計算小數(shù)進位加法時應注意的問題。

  (4)完成“試一試”第1題,再說一說計算小數(shù)退位減法時應注意什么。

  (5)完成“試一試”第2題。

  三、學中做。

  1.完成“練一練”第1題。

  鼓勵學生先用心算寫出結果,再用豎式進行驗算。

  2.森林醫(yī)生。完成“練一練”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完成“練一練”第3題。

  關注有多少學生自覺選擇估算來解決問題。

  將問題改為“小明帶40元買這兩本書,還剩多少錢?”讓學生進行計算。

  四、做中得。

  1.完成“練一練”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說一說解題思路。

  2.完成“練一練”第5題。

  學生提問時,鼓勵學生從新的角度提出新穎的數(shù)學問題。這些問題包含了更多的信息,也許

  提出的問題暫時解決不了,但解決問題的愿望會成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數(shù)學的動力。

  五、總結。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二級運算的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學會計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帶有小括號的三步式題.

  2.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提高計算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學精神,訓練學生養(yǎng)成認真審題、仔細驗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混合運算順序,能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探索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口算引入.

  【演示動畫“混合運算”】

  出示:

  8+3×7 9×2+4×3 6×(50-46)

  36÷3-5 63÷9×6 (48+32)+5

  教師提問:以上各式中都含有哪些運算?它們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使學生明確:當只有加減或乘除法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

  當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減法;

  如果有小括號,先算括號內后算括號外.

  二、學習新知.

  1.出示例1:計算74+100÷5×3

  (1)請學生讀題,教師提問:看到題目后你想給同學提出哪些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①這道題包含哪些運算?

 、诎凑找郧皩W習的運算順序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學生分小組討論上述問題并匯報

  (3)學生動手獨立完成例1,全班共同訂正:

  教師提問:你能按照這道題的運算順序讀題嗎?

  請學生兩人一組用數(shù)學術語嘗試讀題.

  教師訂正:74加10 0除以5所得的商再乘3的積,和是多少?

  (4)教師將上題變成74+100×3÷5和74—100×3 ÷5兩題.

  教師提問:誰能按照運算順序讀出題來?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為什么?

  (5)先說出下面每道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指名板演并訂正)

  65-6×4÷2 38+56÷7×3

  引導學生思考:通過演算這幾道混合運算式題,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使學生明確:在一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的混合式題里,應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乘除連在一起,或加減連在一起,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2.出示例2:計算(440-280)×(300—260)

  (1)學生自讀題目:440減280的差乘300減260的差,積是多少?

  (2)引導學生思考:這道題含有哪些運算,與前邊的習題比較有什么不同?應該怎樣計算?

  (3)學生試做.

  可能出現(xiàn)兩種不同解法,板貼出來:

  讓學生比較評議以上兩種解法,哪種解法更簡便?

  教師提問:看到這道題的簡便解法你聯(lián)想到什么?這種格式與復習的哪道題相似?

  (4)教師讓學生先按照運算順序用數(shù)學用語讀題再獨立完成.

  (59+21)×(96÷8) (220-100)÷(15×2)

  教師提問:通過計算這三道題,你又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嗎?

  三、鞏固提高.

  1.計算下面各題(試著用術語讀出下面各題)

  700-8×5×4 (275-35)÷(17+43)

  480÷(96÷16+6) (15×40—360)÷6

  注意強調運算順序和書寫格式.要明確:括號里有兩級運算,同樣先算乘除法,后做加減法,小括號要照抄下來.

  2.按照各圖制定的運算順序,在□里填上得數(shù).

  填數(shù)后,根據(jù)運算順序列出綜合算式,訂正.

  四、課堂小結.

  要完成一道混合運算,它的計算步驟是:

  ①審題,看清運算符號、數(shù)字、有沒有小括號,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②計算.

 、蹤z驗,包括運算順序,計算是否正確.

  五、布置作業(yè).

  14+16×4-50 74+(96÷6-8)

  72-45+121÷11 2520÷18×(806-799)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通過調查與交流,使學生了解常用的質量單位及計量工具。

  2.在估一估、稱一稱、掂一掂的實踐活動中感知1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克”的概念。

  3.培養(yǎng)學生對物品質量的估計能力,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建立“克”的概念。

  教學準備

  1毖生進行課前調查,了解一些物品的質量及秤。

  2弊急柑炱健⒌繾映印2分硬幣、1克鹽及一些較輕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組織交流,了解單位與工具

  1繃私庵柿康ノ

  課前,老師請大家去了解一些物品有多重,誰愿意把了解到的信息與大家交流?

  學生交流。

  老師把學生說的物品的質量寫在黑板上:如,200克、280克、1 000克、2公斤、1千克、2斤、1斤、10克、50克、4噸……

  教師指出:這里的克、公斤、千克、斤、噸都是計量物品輕重的單位。其中的公斤、斤、兩是中國傳統(tǒng)的計量單位,一直沿用至今?恕⑶Э、噸是國際通用的計量單位,是咱們將要研究的內容。

  2比鮮豆ぞ

  在調查活動中,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工具可以稱出物品有多重?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隨機出示教科書第1頁圖上的各種秤,并作必要的補充與說明。

  二、動手操作,認識克

  1苯淌Τ鍪疽恍∩籽危ㄖ1克),估一估它的質量

  請學生想一想,要用什么工具來稱?

  經(jīng)過討論,學生確定要用天平來稱。

  2苯檣芴炱

  出示天平,介紹天平的使用方法(強調指針左右擺動得一樣就平衡了)。

  3背蒲

  教師示范用天平稱出這一小勺鹽的質量是1克。

  用手掂一掂1克的鹽,說一說感受。

  4蹦闃道2分的硬幣有多重嗎?誰來估一估

  學生用天平稱出2分的硬幣重1克。用手掂一掂,說一說感受。

  5畢胍幌耄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大約重1克

  拿出學生能想到的一些輕的物品。

  6碧致郟耗閎銜什么情況下使用克作單位

  三、課堂活動

  1狽腫榛疃:稱學習用品

  先估一估,再稱一稱,然后用手掂一掂,并填寫記錄單。

  2倍懶⒆饕擔看圖,填一填(教科書第2頁)

  指導學生看清每格表示100克。

  四、全課小結(略)

  五、課后延伸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8

  一、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本單元的學習是以第一單元為基礎,學生已經(jīng)學習和掌握了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進行熟練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90%以上的學生能夠熟練的運用乘法口訣進行口算,基本掌握了表內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學生具有一定的主動探究的學習能力,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參與探索的過程,基本達到獨立完成探究簡單問題的水平。

  由于學生從二年級開始,非常熟悉乘、除法之間的關系,因此,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的內容安排做了相應的調整。將第五冊的第一、四、六單元乘除法部分的知識做為一個整體進行教學。

  二、單元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感知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能正確列豎式計算兩、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除法,會用乘法驗算除法,逐步養(yǎng)成驗算的習慣。

  3、能結合具體情境和計算過程,發(fā)展估算意識和能力。

  4、理解連除、乘除混合的運算順序,能夠正確運算。

  5、能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并運用除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6、經(jīng)歷觀察、操作、實驗、推理等活動,并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三、單元學習內容的前后聯(lián)系

  三年級上冊已經(jīng)學習相關內容:

  1、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及其運用

  2、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及其應用

  3、混合運算(需要具體說明嗎?)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

  1、兩、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

  2、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

  3、除法的驗算

  4、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后續(xù)學習的相關內容:

  四年級上冊

  1、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及其應用

  2、混合運算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掌握列豎式計算兩位數(shù)、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方法,并能正確的計算。

  2、在問題情景中理解并掌握連乘、乘除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探索并掌握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時,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五、單元評價要點

  1、能正確計算兩、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除法。

  2、能正確運用估算,進行正確試商。

  3、能用乘法驗算除法,養(yǎng)成驗算的習慣。

  4、理解連除、乘除混合運算順序,能夠正確運用。

  5、結合具體情景,提出問題并選擇適當?shù)姆椒ń鉀Q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六、各小節(jié)教學目標及課時安排

  本單元原計劃課時數(shù):10節(jié),實際課時為14課時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計劃

  課時

  實際課時

  備注

  一、分桃子

  P56練習

  1、在分桃子的具體情境中,初步掌握用豎式計算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方法,能正確計算方法。

  2、結合具體的情境,逐步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

  3

  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增加一個專項練習的課題,對除法豎式進行針對性的練習。

  淘氣的猴子

  練習七的部分練習

  1、在現(xiàn)實情境中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都得0”意義。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時,商中間有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3、掌握用乘法驗算除法的方法,逐步養(yǎng)成驗算的習慣。

  4、能經(jīng)歷與他人交流想法的過程,逐步學會合作學習。

  2

  2

  課時沒有變化

  送溫暖

  P62~63練習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被除數(shù)最高位上的數(shù)比除數(shù)。┑挠嬎惴椒ǎ⒛苷_計算和驗算。

  2、逐步掌握估計商是幾位數(shù)的試商的方法,結合具體的情境進行估算。

  3、培養(yǎng)學生估算的習慣,鼓勵學生運用估算的方法進行驗算,逐步提高估算的能力。

  1

  2

  增加1練習課時

  買新書

  P64~65練習

  1、在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中理解連除、乘除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能夠正確運算。

  2、能靈活運用不同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體驗算法的多樣化,理清算理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在問題情景匯總探索、交流、推理等活動,激發(fā)探索數(shù)學世界的熱情。

  1

  3

  改變教學內容,增加應用題專題練習1課時,混合運算1課時。

  練習八

  1、熟練掌握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除法,包括被除數(shù)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

  2、能靈活的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體驗生活與數(shù)學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性。

  2

  2

  無增減課時

  單元測試

  1

  1

  測試情況

  反饋

  1

  1

  合計

  10

  14

  增加4課時

 。ㄒ唬┙虒W反思與回顧:

  一、《分桃子》

  1、《分桃子》是本單元的一個重點,是學習除法的豎式計算,它不象乘法豎式那么可以從加法中類比得來,學生也容易在此出現(xiàn)錯誤。為了突破這一難點,首先就要鼓勵學生自己探索豎式的寫法。我在課前布置了一個與例題相類似的情景,讓學生在老師沒有講解前自己探索豎式的寫法,允許學生運用各種方法。學生在本冊教材之前已經(jīng)接觸了除法豎式,他們是有認知基礎的,學生能夠自己探索出豎式的法。雖然學生的方法有可能是錯誤的,但是教師至少是給學生提供了充分思考、探索的空間,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探究的能力。

  2、借助實際情境、實物操作、口算等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豎式寫法的道理。例如,P54每只猴子分多少個?的問題中,引導學生觀察現(xiàn)實分東西的過程:4筐里每人2筐(每筐10個),另有8個每人4個。學生在形象觀察的同時,可以運用口算得出結果,口算的方法實際上與豎式是一致的。將實際操作、口算與豎式加以比較,學生會容易體會到豎式每一步書寫和計算的合理性,從而加深了學生對豎式的理解。

  3、學生在第一課時的學習后,在作業(yè)中存在以下問題:

  錯誤一:XX

  錯誤二:XX

  為此,我在這個內容之后增加了一節(jié)除法豎式的練習課。讓學生和老師一起收集作業(yè)中存在的錯題,以4人小組的形式分析每種錯題的出錯原因并且提出改正意見,說清每一步的計算過程和原理。只有充分的暴露錯誤才能使教學具有針對性,在對比分析中學習的效果是更明顯的。在當天的作業(yè)中出現(xiàn)這種錯誤的學生明顯減少了。有時,學生還會出現(xiàn)與常規(guī)不一樣的“寫法”,如果讓他們放棄自己認為合理的寫法,而學習大家已經(jīng)共認的寫法,需要老師花一點心思和時間。但強迫他們放棄自己的想法是不明智的,在后續(xù)的練習與復習中提供適當?shù)那榫呈顾麄冋J識到豎式寫法的優(yōu)越性。

  4、教師要鼓勵學生運用估算、乘法驗算等辦法檢驗結果的合理性。(教材在《送溫暖》部分才介紹用乘法驗算除法,這里可以提前介紹給學生。)

  5、P56的2、3、4三道題目,學生獨立完成有一定的難度,教師需要在布置學生完成前做適當?shù)囊龑。這三道練習題我原來是布置讓學生在家里完成的,但是當天晚上和第二天早上就有家長反饋這三到題目太難。臨時決定將這三到道題作為一節(jié)練習課的內容進行講解。

  第2題計算需要黃氣球和藍氣球的數(shù)目。

  本道題的目的不僅僅是計算,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探索幾種顏色氣球排列的規(guī)律,同時用適當?shù)男问奖硎具@一規(guī)律,這是課程標準要達到的一個重要目標。教參介紹的方法一: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各色氣球的排列順序是:1藍、2黃、4紅后,就能得到買黃氣球的數(shù)量是:48÷2=24(只),買藍氣球的數(shù)量是:48÷4=12(只)。

  學生的方法二:將教材通提供題圖的14個氣球看成一份,一份里面有8個紅氣球,需要購買的48個紅氣球里就有六個這樣的一份,就能得到買黃氣球的個數(shù)量是4×6=24(只),買藍氣球的數(shù)量是2×6=12(只)。

  第3題引導學生理解“實際上72元能夠買多少瓶?”

  第4題

  課前檢查時,大部分的學生能根據(jù)題目理解得到式子:98÷5=19......3。于是我利用這道題目,做了一個知識的拓展。首先讓學生利用5的乘法口訣填空: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5×10=()

  再讓學生觀察每個積的個位上的數(shù)有什么特點?學生在指向性很教強的引導下能夠得出結論,進而引出一個數(shù)能夠被5整除的特征。教師要適當?shù)睦媒滩闹械念}目,在學生能夠接受的情況下給以可發(fā)展的空間。

  二、《淘氣的猴子》

  1、這部分的內容按原來的計劃用了2課時完成。第一課時是重點解決在“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都得0”意義以及探索并掌握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時,商中間有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在第四單元“0乘以任何數(shù)都得0”的教學中,我已經(jīng)將有關于0的除法問題進行了滲透。因此在教學中我安排了大量的時間讓學生理清豎式每一步書寫和計算的合理性上。但在作業(yè)中,學生仍然出現(xiàn)了被除數(shù)哪一位上的數(shù)不夠除的時候,不會用0來占位的現(xiàn)象,商直接將中間的0省略不寫(約有7個學生)。

  2、練習七P60.9,

  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乘、除法之間的關系過渡到數(shù)量關系“單價×數(shù)量=總價,總價÷單價=數(shù)量,總價÷數(shù)量=單價”的學習。

  三、《送溫暖》部分安排了2課時,比原計劃增加一個課時。

  1、本節(jié)主要內容是解決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被除數(shù)的最高位比除數(shù)小的計算方法。結合“送溫暖”的問題情景,可以引導學生先估一估大約能夠分到多少本書?再組織學生交流怎樣求出準確商。將教材中的練習題分成3類(被除數(shù)最高位上的數(shù)大于除數(shù)、被除數(shù)最高位上的數(shù)等于除數(shù)及被除數(shù)最高位上的數(shù)小于除數(shù)),先讓學生計算出正確答案后,再引導學生觀察總結規(guī)律:被除數(shù)最高位上的數(shù)大于或等于除數(shù),商是三位數(shù);否則商是兩位數(shù)。

  2、在練習P624、5兩到題目強調了估算在實際中的運用。注意加強學生對估算的認識,發(fā)展估算意識。

  四、《買新書》

  1、《買新書》的教學中,增加了一節(jié)應用題練習課和混合運算的專題練習課,比原計劃增加2課時。

  2、允許學生分步列式,并引導學生寫小標題,寫出每一步表示求什么。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問題角度的不同,計算方法多樣化是必然的。借助寫小標題,既能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又能幫助學生優(yōu)選方法,提升選擇方法正確解決問題的能力。

  3、P64第2題,理解“來回”的意思。

  4、P65第3題的連一連,需要幫助學生理解題意,避免學生理解錯誤將題目當成普通的計算題完成。

  5、第4題

  在講解的過程中,我同樣引用了“3的乘法口訣”以及整除的概念引導學生,并借機小結了能被3整除的數(shù)的特征(大部分學生能接受)。同時引入用英文字母X來表示不知道的這個數(shù):X×3=(?)。

  (二)教學建議及存在問題

  1、合理的整合教材,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實際情況合理的整合教學內容。

  2、將整個單元的練習進行整理分類,安排專題性的練習課,合理安排練習時間,讓學生的學習具有針對性和目的性,更容易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3、要求學生堅持做課堂筆記,幫助學生逐步養(yǎng)成整理知識點、抓住重點,掌握學習的方法。

  4、本單元教學內容的難點是掌握用豎式正確的計算,乘法口訣及口算的準確率就成為正確筆算的保證。建議可以將書本上的口算題讓學生制作成口算卡片,每天堅持做1分鐘口算練習。抓好了計算,至少能夠保證學習困難的學生在計算題上拿到相應的分數(shù),基本上能保證及格率。

  5、教學中存在學生經(jīng)常抄錯數(shù)字的確問題,經(jīng)過我反思和專門輔導教育,還是有部分學生沒辦法糾正。希望各位同行能提供幫助!

  總結語:如果教師在上課前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備課,考慮周到點、細致點,學生肯定能夠學有所成。以上只是個人的一些淺薄的看法,希望各位有經(jīng)驗的老師能多多指教!謝謝!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9

  單元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和幾何直觀圖,使學生了解小數(shù)的含義,能認、讀、寫不超過兩位的小數(shù),并能運用小數(shù)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感受小數(shù)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使學生經(jīng)歷比較的過程,學會比較一位小數(shù)的大小,能解決簡單小數(shù)的比較問題。

  3.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小數(shù)加、減法的算理,會正確計算一位小數(shù)加、減法,并能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教材分析

  小數(shù)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認識小數(shù)對學生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包括:小數(shù)的認識,小數(shù)的大小比較,簡單的小數(shù)加、減法,小數(shù)加減的實際應用。這些內容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jīng)見過小數(shù)甚至用過小數(shù)的基礎上學習的,教材旨在將日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使學生初步了解小數(shù)的含義,初步認識一位小數(shù)、兩位小數(shù),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確地運用小數(shù)進行簡單的比較和加、減法的計算。

  學情分析

  這部分內容的教與學是在學生認識了萬以內的數(shù),會計算三位數(shù)的加、減法,初步認識了分數(shù),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并且學習了常用計量單位的基礎上進行的。這里是學習小數(shù)的初步認識,教材中出現(xiàn)的小數(shù)的小數(shù)部分都只有一位或兩位,小數(shù)的計算也只涉及一位小數(shù)的加減,這兩部分教學內容之間的關系是小數(shù)的初步認識為小數(shù)加、減法的學習做準備,而在小數(shù)加、減法的學習中,學生對小數(shù)的認識更加深刻,為今后系統(tǒng)地學習小數(shù)打下初步基礎。

  課標分析

  1.經(jīng)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shù)的過程,初步認識小數(shù),發(fā)展數(shù)感。

  2.能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小數(shù),能讀、寫小數(shù),會比較兩個一位小數(shù)的大小,會進行一位小數(shù)的加、減運算。

  3.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和提出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并嘗試解決,并能對結果的實際意義作出解釋。

  4.了解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5.了解數(shù)學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0

  教學內容:

  教材第13頁例6及試一試。

  教學目標:

  1. 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一次進位)的筆算方法。

  2. 引導學生由復習遷移、類推到新知的學習。

  3. 引導學生通過筆算,感覺美源于生活。

  教學重點:

  掌握計算方法,理解“滿十向前一位進一”和“滿幾十向前一位進幾”的算理。

  教學難點:

  理解“滿十向前一位進一”和“滿幾十向前一位進幾”的算理。

  教學準備:

  師生各準備小棒8捆(每捆10根)又7根。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筆算(指名學生板演):

  24×2= 213×3=

  二、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提出問題。

  教師出示情景圖:(課本13頁例6)

  2.抽學生回答從情景圖中獲得哪些數(shù)學信息。(學生觀察并自由發(fā)言)

  灰天鵝:48只;

  白天鵝:是灰天鵝的2倍;

  三、探索新知,解決問題

  1.探討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一次進位的筆算乘法

  根據(jù)情景圖讓學生提出問題后出示完整題目:

  湖里有48只灰天鵝,白天鵝的只數(shù)是灰天鵝的2倍。白天鵝有多少只?

  (1)請學生思考,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列出算式:48×2

 。2)動手操作,理解算理。

  板書:48×2=

  (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樣計算呢?)

  ①學生估算48×2的積大約是多少?為什么?

  ②師生共同活動,演示操作,第一行擺4捆,另擺8根,表示48。接著再擺同樣一行小棒。要求2個48根一共是多少根,就是要先算出2個8根是多少,再算出2個40是多少,最后把兩次乘的結果加起來。先算2個8根是16根,把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放在2行小棒的下面,另外6根放進這捆小棒的右邊:再算2個4捆是8捆,一共是9捆又6根,那么48×2=96是怎樣算出來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③豎式計算。

  問:怎樣計算呢?借助直觀操作、邊講解邊板書豎式。

  4 8

  × 2

  1 6----------8×2

  8 -----------40×2(8為什么寫在十位上?)

  9 6 ---------(積的十位上為什么是9?)

  然后指出,為了書寫簡便,以上豎式可簡寫為:

  4 8

  × 1 2

  9 6 (進位的表示什么?)

  (3)嘗試討論,掌握算法。

  2 8 4 3

  × 2 3 × 1 3

  8 4 1 2 9

  引導學生比較:這兩題與例題,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怎樣處理進位的數(shù)?使學生明白乘數(shù)乘被乘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積滿十,向十位進1;如果積滿二十,應向十位進2,積滿三十呢?如果十位上滿十就向百位進位。

  ①歸納:用一位數(shù)乘被乘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積滿幾十,就向十位進幾。

  ②注意:告訴學生,為了防止忘記,進位數(shù)可寫小一些記在橫線上。

  2.探討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一次進位的筆算乘法

  出示試一試:4×152=

  引導學生列出算式。

 。1)估算出大約的積是多少?

 。2)請一名學生在黑板上寫出豎式,其它同學在練習本上完成。

 。3)指名讓學生說一說:積的百位上寫幾?為什么?

  小結:引導學生歸納乘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乘法計算方法,說明乘的順序及進位法則。用豎式計算時,注意什么?

  四、鞏固、拓展練習

  1.完成課本第14頁1、2題

  獨立完成,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2.完成課本14頁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五、課堂總結,課后延伸

  1.歸納一下本節(jié)課所學的算理。

  2.歸納一下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筆算乘法應注意的地方。

  六、作業(yè)

  課本14頁第3、4題。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1

  目標:

  1、理解分數(shù)幾分之一的具體含義,建立分數(shù)的概念。

  2、知道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幾分之一的分數(shù)。

  3、培養(yǎng)學生在觀察分析和動手操作中,正確地理解分數(shù)的概念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幾分之一。

  教學難點:

  理解幾分之一的具體含義,建立分數(shù)的。初步概念。

  教學關鍵:

  使學生理解幾分之一的具體含義并形成表象。

  教具學具的準備:

  教師準備:

  課件

  學生準備:

  紙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由分月餅不公平,引出“平均分”;把一個月餅分成大小的不一樣的2份,不公平,再次強調“平均分”;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2份,引出“一半”,不能用以前學過的數(shù)進行表示,引出課題,并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一)認識1/2的意義和讀、寫。

  (二)認識1/3的意義。

  (三)概括分數(shù)的意義并敘述幾分之一。

  (四)折紙游戲,補充分數(shù)的意義。

  (五)引出分數(shù)的概念。

  (六)自學分數(shù)的各部分名稱并指生匯報。

  三、鞏固練習(闖關游戲)

  第一關:考查分數(shù)的讀法。

  第二關:看圖寫分數(shù),并說理由。

  第三關:判斷涂色部分能用分數(shù)表示嗎?

  四、全課總結

  這一節(jié)課你們都有哪些收獲?

  五、拓展升華

  分數(shù)在生活中的運用,以班級人數(shù)為例,每個學生是班級人數(shù)的幾分之一,培養(yǎng)學生的班級榮譽感。

  六、布置作業(yè)

  請同學們下課后觀察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分數(shù)表示,回家后說給你的爸爸、媽媽聽,好嗎?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經(jīng)理多種算法交流的過程,并能正確地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重點:

  能計算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

  教學難點:

  經(jīng)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教具準備:掛圖、幻燈、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暑假里,有三個小朋友,來到了美麗的大海邊。出示掛圖:同學門自己觀察這幅圖把你看到的說給同桌聽一聽。

  二、探索新知:

  1、描述情境圖,并根據(jù)圖提出問題。

  2、小組交流各自的問題,并試著解決問題。

  3、引出: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

 。1)列式計算,小組交流。

  引導學生根據(jù)問題獨立列出乘法算式:12 × 3 =(2)全班交流算法。

  組織學生交流計算方法,學生們可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

  4、解決問題:買3個球需要多少錢?

  每個學生先獨立列出乘法算是,嘗試解決,再交流、匯報。

  5、引導學生說一說怎樣口算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

  三、拓展應用:

  1、13×3 70×5 24×2 15×3 31×3 34×2 24×4 13×5 2、

 、、一共有多少塊餅干?

 、、每個小朋友15塊,分給6個小朋友,夠分嗎?

  四、小結

  在這節(jié)課中,你學會了什么?要注意什么問題?

  五、作業(yè):作業(yè)本中的相關作業(yè)。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3

  一、設計思想

  本節(jié)課是一節(jié)計算課,傳統(tǒng)的計算教學是枯燥乏味的,為了打破傳統(tǒng)的計算教學方法,突出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時,我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以湖塘的大香林桂花節(jié)為背景,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感受知識的發(fā)展過程,體驗、經(jīng)歷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不進位)的計算過程,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算法的多樣化,并注意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有這樣幾個特點:

  1、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入手,注意知識的遷移。

  2、通過合作交流,突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實現(xiàn)算法的多樣化。

  3、設計多種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

  二、教材分析

  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不進位的乘法,是學生在掌握了整百、整十數(shù)乘一位數(shù)口算的基礎上,探討每一數(shù)位上的積都不滿十的任意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并引出乘法豎式的書寫格式。通過計算使學生懂得任意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都是把這個數(shù)每一位上的數(shù)分別乘這個一位數(shù),再把所得的積相加。這一內容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因為它體現(xiàn)了多位數(shù)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了它,多位數(shù)乘法就可以在此基礎上遷移、類推。而且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熟練程度還會影響到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試商的準確率和速度。因此,一定要讓學生掌握好這部分知識。

  三、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習本課之前,一般是不會列出乘法筆算豎式的,許多學生都會利用口算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筆算豎式是計算的通法,是學生今后進一步學習多位數(shù)乘法的基礎。因此,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列出乘法豎式。剛開始用豎式計算的時候,有的學生可能會從高位算起,這時教師不必急于去糾正,這個問題可以留待以后學習進位乘法時再加以解決。

  四、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不進位)的計算過程,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2、初步學會乘法豎式的書寫格式,了解豎式每一步計算的含義,理解并掌握其計算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和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同時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五、重點難點

  重點: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及乘法豎式書寫的格式,并能正確計算。

  難點:使學生學會乘法豎式的書寫格式,理解并掌握其計算法則。

  六、課前準備

  教學掛圖

  七、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小朋友們,金秋十月,丹桂飄香,我們家鄉(xiāng)美麗的大香林景區(qū)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桂花節(jié)。十一長假,小明一家也來到了大香林,他們買了3張門票,每張30元。請問:一共要付多少錢?怎么解決這個問題?(30×3)為什么用乘法計算?(因為是求3個30)怎樣計算?(復習整十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

  師:景區(qū)內真是人山人海!入口處,3輛電動車正忙著把游客載往桂花林,(出示掛圖)請小朋友仔細觀察,說一說圖上都告訴了我們什么?(有3輛電動車,每輛電動車上最多可以坐12名游客。)根據(jù)這些信息,你想提一個什么問題呢?(3輛車一共可以坐多少名游客?)板書問題。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先請小朋友估計一下,3輛車大約可以坐多少名游客?

  2、師:如果我們要知道準確的人數(shù),該怎么辦呢?

  怎樣算一共可以坐多少人?(12×3)

  為什么用乘法計算?(因為是求3個12是多少)

  3、探討交流

  1)12×3等于幾?你想怎樣計算?寫在草稿本上。

  2)學生獨立思考,請不同算法的學生板演。

  3)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算法。

  4)請板演的學生給大家介紹自己的算法。

  方法1用加法算:12+12+12=36

  方法2口算:10×3=30 2×3=6 30+6=36

  方法3:列豎式 1 2

  × 3

  3 6

  4、數(shù)形結合,理解算理。

  師指著豎式問:大家看懂了嗎?6怎么來的?為什么寫在個位上?表示什么?十位上的3怎么來?表示什么?

  有這么多種算法,它們之間肯定是有聯(lián)系的。這個6在第二種算法里表示什么?你能在圖中把它圈出來嗎?

  出示: ○○○○○○○○○○ ○○

  ○○○○○○○○○○ ○○

  ○○○○○○○○○○ ○○

  "3" 你能圈出來嗎?

  5、強調豎式的寫法,師生共同完成,師邊講解邊板書。

  12×3=36,在寫豎式時,先寫第一個因數(shù)12,再寫乘號,然后寫第二個因數(shù)3,注意3要寫在哪兒?乘的時候,要先從個位乘起,用3和個位上的2相乘得幾?6寫在哪兒?表示什么?乘完沒有?還要再用3乘十位上的1,得3。這個3表示什么?要寫在什么位上?現(xiàn)在豎式算完沒有?如果百位上還有數(shù),還要怎么樣?乘得的積要寫在(百位上)。小朋友們請看,在乘法豎式里,12叫什么?3呢?最后乘得的結果36就是它們的(積)。豎式算完了,一定要記住在橫式上寫出得數(shù)。這道題的單位是什么?一起口答。

  6、揭示課題:剛才我們在計算12×3等于幾時,不但可以用口算的方法,而且還探討了用豎式來計算,這就是我們今天新學的筆算乘法。

  板書課題:筆算乘法(齊讀課題)

  三、反饋練習,鞏固新知。

  1、做一做

  3 2 3 1 2 3

  × 2 × 2 × 2

  學生獨立完成。

  師:你發(fā)現(xiàn)這3道題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第一個算式,第一個因數(shù)是1位數(shù);第二個算式,第一個因數(shù)是2位數(shù);第三個算式,第一個因數(shù)是3位數(shù)。)

  這3道題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先乘個位,再乘十位,最后乘百位,這是筆算乘法的基本方法。)

  2、小明一家乘著電瓶車來到了桂花林,他們看見路邊放著許多花。每一邊都放了342盆,兩邊共放多少盆?

  你能列式解答嗎?是怎樣計算出結果的?和同桌說一說。

  指名匯報。

  3、小明一家去了釣魚池釣魚,小明和媽媽分別釣了14條魚,爸爸釣了16條,一家人一共釣了多少條魚?

  4、小朋友真能干!現(xiàn)在老師要考考大家,難一點的題目會不會做?

  □ 2 □ 2 □ □

  × 3 × □

  □ □ 9 8 □ □

  師:看清題目中隱含的條件。第1題你會先解決哪一個數(shù)?接著填哪一位?還有不同填法嗎?

  師:第2題你會先填哪一位?為什么?

  5、小明一家在大香林游玩了一圈,要回家了。小明想給阿姨家的2個妹妹帶一件紀念品回去。媽媽給了小明50元錢,讓小明自己挑選禮物。(出示圖片:木掛件11元/個,竹水槍22元/支,風箱24元/只),小明會挑什么禮物?一共要花多少錢?還有錢多嗎?多多少?

  四、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八、板書設計

  筆算乘法

  3輛車一共可以坐多少名游客?

  12×3=36(名)

  1 2……因數(shù)

  × 3……因數(shù)

  3 6……積

  九、問題探討

  1、教學中,教師是否能夠充分放手,讓學生獨自經(jīng)歷探索多種算法和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享受成功的快樂?

  2、學生是否真正懂得了乘法豎式中每一步計算的含義?

  十、作業(yè)設計

  1、先說一說計算順序,再計算。

  3 1 1 2 2 4 1 3 1 1 2

  × 3 × 4 × 2 × 4

  2、解決問題。

 。1)黃花有32朵,紅花的朵數(shù)是黃花的2倍。紅花有多少朵?一共有花多少朵?(2)三年級有3個班,2個班都是42人,另一個班有45人。三年級一共有多少人?

  3、你能寫出多少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和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不進位乘法算式?并計算出結果。比一比,看誰寫得又快又多。寫好后,同桌互相交流。

  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不進位乘法:

  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不進位乘法:

  你還能寫出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不進位乘法算式嗎?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4

  一、說教材

  這節(jié)是小學數(shù)學第五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節(jié),這部分三步式題是在學生學過乘加、乘減,除加、除減的三步式題以及帶小括號的兩步式題的基礎上教學的。例1著重說明乘除法連在一起的12053要先算,這與已學過的 1834乘除兩步混合式題一樣,仍然是從左到右進行。在第三冊學過了帶有一個小括號的兩步式題。這里在一個算式里出現(xiàn)兩個小括號,要仿照第四冊學過的乘加(減)乘的運算順序,脫括號要同時進行。

  二、說教法

  通過教師講解和學生練習相結合,重點要放在學生對運算順序的掌握和計算上,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啟發(fā)式和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

  三、說學法

  放手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注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脫式計算三步式題。

  四、說教學過程

 。ㄒ唬、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回憶學習了哪些混合運算,說出他們的運算順序。

  2、課件出示::8+27 93+23 50-30+24

  183-4 (440-280)30 12053

 。ǘ、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訂正12053后,教師向學生說明: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種新的混合運算,看誰能以前學過的知識,學得又對又快。然后,出示課件在12053前面添上74+。并讓學生自己想一想,這道題應該怎樣算。

  教師啟發(fā)學生思考并提問:這道題里有手括號嗎?這道題里有哪些運算?這道題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算什么?

  可讓學生適當討論,教師說明并用課件出示運算的步驟,帶領學生一步步進行計算。

  師把53改成53問學生該怎樣計算。

  2、教學例2。

  課件出示560-28070-30,讓學生說出計算順序后,再課件演示為:(560-280)(70-30)讓學生說說在計算時應該注意什么?

  師問:這道題應該怎樣算呢?應先算什么?

  讓學生自己解答,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訂正。

  3、練習:

  課件出示:(440-280)(300-260)把例題改為練習題來做。

  4、引導學生小結:在沒有括號的式子里應先算什么?如果乘除連在一起應先算什么?在有括號的算式里應先算什么?如果有兩個括號應先算什么?

 。ㄋ模、鞏固反饋,深化練習

  1、我會說!

  課件出示:說說下面各每道題的運算順序,再算出來。

  65-642 38+5673

  2、我會做!

  課件出示:

  (59+21)(968) (220-100)(152)

  3、我能行!

  課件出示:

  在下面的算式中,適當?shù)丶由侠ㄌ,使等式成立?/p>

  (1)126+84=20

  (2)126+84=42

  (3)126+84=96

  4、我會改!

  課件出示:判斷.(準備)

  (1)48+20xx (2)320-154+40

  =48+20xx =320-60+40

  =48+1 =320-100

  =49 =220

  ( )( )

 。ㄎ澹、小結、作業(yè)

  練習二十一的1-5題。

  五、說板書設計

  通過簡單的板書讓學生能一目了然的看到今節(jié)課所學習的內容。學生易于掌握和理解,又對學生知識的系統(tǒng)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5

  第3課時

  24時計時法

  教學導航:

  【教學內容】

  24時計時法(教材第82~83頁及相關習題)。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24時計時法,知道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的關系,會進行兩種計時法之間的轉換。

  2.經(jīng)歷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感受24時計時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提高生活能力。

  3.在探索活動中,發(fā)展空間想象力,培養(yǎng)探索精神,逐步養(yǎng)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重點難點】

  1.會用24時記時法表示時刻。

  2.掌握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記時法的互化方法。

  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

  師:孩子們,喜歡猜謎語嗎?

  生:喜歡。

  師:劉老師今天想考考大家的猜謎能力,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謎語。

  生:鐘表。

  師:同學們的能力可真強,現(xiàn)在鐘面上是幾時(課件出示:鐘表9時),你可能在做什么事情?

  生1:上午9時,我在上課。

  生2:晚上9時,我在睡覺。

  師:原來一天中有兩個9時,一個是上午9時,一個是晚上9時,(隨機板書:上午9時晚上9時)像這樣,在9時的前面加上上午或者晚上的詞語,這種計時法叫做普通計時法。

  師:誰能再舉一個用普通計時法表示的時刻。

  生:凌晨3時早上6時中午12時下午4時晚上11時

  師:同學們對普通計時法已經(jīng)掌握了。

  【新課講授】

  1.認識24時計時法。師:老師知道大家很喜歡看電視,中央臺今天有哪些精彩的節(jié)目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課件出示:中央臺節(jié)目單。

  師:觀察這個節(jié)目單,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獲取信息,發(fā)言。

  師:同學們的眼睛可真亮,你們有問題要問嗎?

  生1:為什么這些時間的前面沒有加“上午、下午、晚上”的詞語?

  生2:16時是幾時?

  生3:《美術星空》和《七巧板》間隔多長時間?

  師:同學們提的問題都非常有價值,先猜想一下16:00是幾時?(課件出示)

  生1:4時。

  師:是4時嗎?

  生:下午4時。師追問:16:00為什么是下午4時?

  生:時針第一圈走了12個小時,再走4小時就是16時。16時就是下午4時。

  師:真聰明,不愧是我們班的小數(shù)學家。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研究這種新的計時法。(板書:24時計時法)

  2.感知24時計時法。

  師:課件出示(晚上12時),這是幾時?

  生:晚上12時。

  師:對,當我們沉睡在夢鄉(xiāng)時,新的一天開始了。晚上12時它既是前一天的結束,也是新的一天的開始,也可以說成是0時。(課件演示:0時)

  師:請把你鐘面上的時刻調到0時,利用鐘表學具,從0時開始,邊撥邊數(shù),研究一下從0時往后是幾時?然后把你的發(fā)現(xiàn)與小組內的同學說一說,咱們看哪個小組的研究最深入,發(fā)現(xiàn)最多!學生匯報研究結果。

  師:每個小組的研究發(fā)現(xiàn)都非常了不起,現(xiàn)在我們來證實一下你們的想法。開始一天的旅程吧。ㄕn件出示)

  師:可以跟著數(shù)。一天結束了嗎?

  生:沒有。

  師:從0時到12時,時針走了幾圈?是幾小時?

  生:1圈,12小時。

  師:時針繼續(xù)轉動,現(xiàn)在是幾時?

  生:13時。追問:為什么是13時?

  生:時針已經(jīng)走了12個小時,再加上1小時就是13時。

  師:說得真好,掌聲送給他。老師希望其他同學也能像他一樣認真聽講,積極思考。

  師:繼續(xù),現(xiàn)在是幾時?

  生:17時,我正在寫作業(yè)。

  師: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現(xiàn)在是幾時?

  生:24時。(0時)我們正在睡覺。

  師:一天結束了嗎?(結束了)

  師:從12時到24時,時針走了幾圈?是幾小時?

  生:1圈,12小時。(課件出示:一天的時間。)

  師:小博士告訴大家,這種從0時到24時的計時法叫做24時計時法。

  師:根據(jù)剛才的研究探索,(課件出示:鐘表)想一想,外圈數(shù)和內圈數(shù)有什么關系?

  生1:內圈是時針走第1圈的時間。外圈是時針走第2圈的時間。

  生2:外圈數(shù)比內圈數(shù)多12。

  3.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的互換。

  師:同學們已經(jīng)會用24時計時法計時了,想不想做小主持人預報節(jié)目?正好我們學校的紅領巾廣播站正在招聘小廣播員,條件是要用24時計時法預報,你想試試嗎?老師相信你能行!課件出示:紅領巾廣播站節(jié)目預報。學生自己練習播報。

  師:誰第一個來應聘?(指名播報)生生互評、學生自評、根據(jù)學生表現(xiàn)師小結。

  師:現(xiàn)在我們來思考一下:普通計時法是怎樣轉化成24時計時法的?你有什么好辦法?

  生:如果是第一圈的時間,直接把前面的詞語去掉。如果是第二圈的時間,把前面的詞語去掉,還要在幾時的基礎上再加12。

  師:24時計時法又是怎樣轉化成普通計時法的?

  生:如果是第一圈的時間,直接加上前面的詞語。如果是第二圈的時間,把前面的詞語加上,還要用幾時減掉12。

  師:同學們已經(jīng)掌握了這兩種計時法之間的轉化。24時計時法因為使用方便,被廣泛的應用于交通、郵電、廣播等許多部門。生活中你還在哪見過用24時計時法表示的時刻?

  生:電話、萬年歷、手機、電視……

  師:同學們真愛動腦筋,能大膽的發(fā)表自己的想法,真了不起。那趕緊來挑戰(zhàn)一下!

  【課堂作業(yè)】

  教材第83頁“做一做”。

  【課堂小結】

  同學們,一節(jié)課40分鐘就在我們的研究、討論、交流中,不知不覺地過去了。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對自己的表現(xiàn)滿意嗎?

  【課后作業(yè)】

  1.教材第85頁“練習十八”第1題。

  2.完成《典中點》中本課時的練習。

  教學板書:

  24時計時法

  24時計時法:在一天里,鐘表上的時針正好走兩圈,共24小時,采用從0時到24時的計時法,叫做24時計時法。從凌晨0:00到中午12:00,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相同,中午12:00以后,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的對應時刻相差12小時。

  教學反思:

  24時計時法是一種比較重要的計時方法。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運用得比較多的還是普通計時法。如何使學生接受24時計時法并學會用它來計時,是這節(jié)課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本節(jié)課的教學,從以下幾方面展開教學。

  1.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

  課前猜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觀察鐘面,說說你可能在做什么事情?

  通過對普通計時法的簡單介紹,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為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的互換做鋪墊。數(shù)學教學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了中央臺精彩的電視節(jié)目,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提出了有價值的問題,為24時計時法的學習做好鋪墊。

  2.充分利用生活資源,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

  三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比較關注自己周圍有趣的事物。因此,應緊密結合學生身邊的事物,選取生動有趣、與兒童生活背景有關的素材,開展數(shù)學活動,使學生初步感受到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豐富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認識和體驗。在本課的教學中,以課本中小明一天的作息時間為教學資源,通過畫面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使學生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鐘面上的時刻,使學生經(jīng)歷了生活問題數(shù)學化的過程,體驗到了數(shù)學學習的價值。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數(shù)學教案三年級上冊08-26

三年級趣味數(shù)學教案12-27

三年級下冊的數(shù)學教案01-14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07-01

三年級下冊的數(shù)學教案01-14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2-17

小學三年級的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03-04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02-24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3-09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人教版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