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物理實驗報告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zhì)提升,報告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物理實驗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物理實驗報告1
實驗一、長度的測量
(一)、游標卡尺的使用
【實驗器材】
游標卡尺、硬塑料管、帶凹槽的型材
【實驗內(nèi)容】
1、測量硬塑料管的內(nèi)徑D 1和外徑D 2。由于硬塑料管的粗細不可能絕對均勻,所以要在不同的橫截面處,以及每個橫截面的不同方向上多次測量,將測量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1—1中。最后分別求出內(nèi)徑D 1和外徑D 2的平均值。
2、測量帶凹槽的型材上凹槽的深度:。 【實驗器材】
一塊兩面平行的玻璃磚,白紙,木板,大頭針(4枚),量角器(或圓規(guī)、三角板),刻度尺
【實驗內(nèi)容】
1.把白紙鋪在木板上。在白紙上畫一直線aa ' 作為界面,過aa ' 上的一點O 畫出界面的法線NN' ,并畫一條線段A O 表示入射光線。
2.把長方形玻璃磚放在白紙上,并使其長邊與aa ' 重合,再用直尺畫出玻璃的另一邊bb' 。
3.在線段A O 上豎直地插上兩枚大頭針P 1、P 2,從玻璃磚bb' 一側透過玻璃磚觀察大頭針P 1、P 2的像,先后插上大頭針
P 3、P 4,使P 3能擋住P 1、P 2的像,P 4能擋住P 1、P 2的像及P 3本身。
4.移去玻璃磚,在拔掉P 1、P 2、P 3、P 4的同時分別記下它們的位置,過P 3、P 4作直線O 'B 交bb' 于O ' 。連接O 、O ' ,OO ' 就是玻璃磚內(nèi)折射光線的方向。
5.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度數(shù)。查出它們的正弦值,并把這些數(shù)據(jù)填入記錄表14-1中。
6.用上述方法分別求出入射角是30°、45°、60°時的折射角,查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記錄在表14-1中。
7.算出不同入射角時的n 值,比較一下,看它們是否接近一個常數(shù)。求出幾次實
出玻璃的折射率,并求平均值。 表14-2
【問題與討論】
1.實驗過程中,玻璃磚在紙面上的位置不可移動,為什么?
2.在用方法二時,如果沒有圓規(guī),能否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測出折射率?
3.插針P 1與P 2、P 3與P 4的間距要適當?shù)卮笮,以減小確定光路方向時出現(xiàn)的誤差。請你說說其中的道理。
4.本實驗中如果采用的不是兩面平行玻璃磚,如采用三棱鏡,半圓形玻璃磚等,能否測出它們的折射率? 【鞏固練習】
1.在用兩面平行的玻璃磚測定玻璃折射率的實驗中,其實驗光路如圖14-3所示,對實驗中的一些具體問題,下列意見正確的是
A .為了減少作圖誤差,P 3和P 4的距離應適當取大些
B .為減少測量誤差,P 1、P 2的連線與玻璃磚界面的夾角應取大些 C .若P 1、P 2的距離較大時,通過玻璃磚會看不到P 1、P 2的像
D .若P 1、P 2連線與法線NN ' 夾角較大時,有可能在bb ' 面發(fā)生全反射,所以在bb ' 一側就看不到P 1、P 2的像
2.某同學做測定玻璃折射率實驗時,用他測得的多組入射角i 與折射角r 作出sin i -sin r 圖象如圖14-4所示,下列判斷中哪些是正確的
A .他做實驗時,研究的是光從空氣射入玻璃的折射現(xiàn)象 B .玻璃的折射率為0.67 C .玻璃的折射率為1.5
D .玻璃臨界角的正弦值為0.67
3.某同學由于沒有量角器,他在完成了光路圖以后,以O 點為圓心,10.00cm 長為半徑畫圓,分別交線段O A 于A 點,交O 、O ' 連線延長線于C 點。過A 點作法線NN ' 的`垂線AB 交NN ' 于B 點,過C 點作法線NN' 的垂線C D 交于NN ' 于D 點,如圖圖14-5所示,用刻度尺量得OB =8.00cm,CD =4.00cm。由此可得出玻璃的折射率n =________。
實驗十七、練習使用示波器
【實驗目的原理】
利用示波器能夠直接觀察電信號隨時間變化的情況。振動、溫度、光等的變化,可以通過各種
傳感器轉化為電壓的變化,然后用示波器來研究,示波器已經(jīng)成為檢測和修理各種電子儀器以及科學研究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本實驗就是初步學會使用示波器。
【實驗器材】
J2459型示波器,電池,滑動變阻器,信號發(fā)生器,導線若干,電鍵
【實驗內(nèi)容】
一、熟悉示波器面板 圖示是J2459型示波器的面板,上面各個旋鈕和開關的名稱,作用如下: 1:輝度調(diào)節(jié)旋鈕 ——用來調(diào)節(jié)圖像亮度 2: 3:輔助聚集調(diào)節(jié)旋鈕 ——二者配合使用可以使電子束會聚成一細束,在屏上出現(xiàn)小亮斑,使圖像線條清晰 4:電源開頭 5:指示燈——電源接通時指示燈明亮 6:豎直位移旋鈕↑↓;7:水平位移旋鈕——分別用來調(diào)節(jié)圖像在豎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幅度。 8:Y 增益旋鈕;9:X 增益旋鈕——分別用來調(diào)節(jié)圖像在豎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幅度 10:衰減調(diào)節(jié)旋鈕——有1、10、100、1000四個擋,“1”擋不衰減,其余各擋分別可使加在豎直偏轉電極上的信號電壓按上述倍數(shù)衰減,使圖像在豎直方向的幅度依次減為前一擋的十分之一。最右邊的正弦符號“ ”擋不是衰減,而是由機內(nèi)自行提供豎直方向的按正弦規(guī)律變化的交流電壓。 11:掃描范圍旋鈕——用來改變掃描電壓的頻率范圍,有四個擋,左邊第一檔是10Hz~100Hz,向右旋轉每升高一擋,掃描頻率增大10倍。最右邊是“外X 擋”,使用這一擋時機內(nèi)沒有加掃描電壓,水平方向的電壓可以從外部輸入。 12:掃描微調(diào)旋鈕——使掃描電壓的頻率在選定的范圍內(nèi)連續(xù)變化 13:“Y 輸入”、“X 輸入”、“地”——分別是對應方向的信號輸入電壓的接線柱和公共接地的接線柱。 14:交直流選擇開關——置于“DC ”位置時,所加信號電壓是直接輸入的;置于“AC ”位置時,所加信號電壓是通過一個電容器輸入的,可以讓交流信號通過而隔斷直流成分。 15:同步極性選擇開關,其作用下面會講到。 二、示波器的使用
1.開啟示波器并且調(diào)節(jié)光點的聚集和位置 先把輝度調(diào)節(jié)旋鈕預置在輝度最位置,衰減調(diào)節(jié)旋鈕置于最 檔,掃描范圍開關置于 檔(即停止掃描)X 增益旋鈕置于增益最小的位置。然后接通電源開光,讓示波器 一兩分鐘。 增大輝度使屏上出現(xiàn)一個光點,亮度要適中,調(diào)節(jié)聚集旋鈕和,使光點變得 。再用兩個 旋鈕使光點移到坐標的原點上。 2.觀察示波器的掃描線 將掃描范圍旋鈕置于最低擋(即10—100Hz ),掃描微調(diào)旋鈕逆時針旋到底,此時掃描頻率最 。將X 增益旋鈕適當調(diào)大些(約三分之一處)就可以看到屏上光點從左向右移動,到右端后又立即回到左端。順時針旋轉掃描微調(diào)旋鈕以 掃描頻率,可以看到光點迅速移動而成為一條亮線,即掃描線。在掃描頻率不變的情況下,增大X 增益,可以改變掃描線的長度。 3.觀察示波器上光點的豎直偏移并用它測量直流電壓 ①把掃描范圍旋鈕置于“外X ”擋,使光點位于屏的中心,把“DC 、AC ”開關置于“DC ”位置。 ②按圖連接電路 ③逐漸減小衰減擋,觀察光點的向上偏移 ④調(diào)節(jié)Y 增益,使亮斑偏移一段適當?shù)木嚯x ④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可以看到光點的偏移隨著改變,改變電池的正負極,再重復上述實驗。 4.觀察按正弦規(guī)律變化的電壓的圖線 把掃描范圍旋鈕置于引一擋(10Hz~100Hz)。把衰減調(diào)節(jié)旋鈕置于“ ”擋,即由機內(nèi)提供
的豎直方向的按正弦規(guī)律變化的電壓。調(diào)節(jié)掃描微調(diào)旋鈕,使屏上出現(xiàn)完整聽正統(tǒng)曲線。調(diào)節(jié)Y 增益和X 增益,使曲線形狀沿豎直或水平方向發(fā)生變化。 把同步極性選擇開關置于“+”位置,正弦曲線從正半周開始,置于“-”位置,正弦曲線從負半周開始。
【鞏固練習】
如圖為示波器面板,屏上顯示的是一亮度很低、線條較粗且模糊不清的波形。 (1)若要增大顯示波形的亮度,應調(diào)節(jié)旋鈕
。2)若要屏上波形線條變細且邊緣清晰,應調(diào)節(jié)旋鈕 (3)若要將波形曲線調(diào)至屏中央,應調(diào)節(jié)旋鈕
物理實驗報告2
探究課題;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提出問題;平面鏡成的是實像還是虛像?是放大的還是縮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
2、猜想與假設;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的大小相等。像與物分別是在平面鏡的兩側。
3、制定計劃與設計方案;實驗原理是光的反射規(guī)律。
所需器材;蠟燭(兩只),平面鏡(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紙,火柴。
實驗步驟:
一、在桌面上平鋪一張16開的白紙,在白紙的中線上用鉛筆畫上一條直線,把平面鏡垂直立在這條直線上。
二、在平面鏡的一側點燃蠟燭,從這一側可以看到平面鏡中所成的點燃蠟燭的像,用不透光的紙遮擋平面鏡的背面,發(fā)現(xiàn)像仍然存在,說明光線并沒有透過平面鏡,因而證明平面鏡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是虛像。
三、拿下遮光紙,在平面鏡的背后放上一只未點燃的蠟燭,當所放蠟燭大小高度與點燃蠟燭的高度相等時,可以看到背后未點燃蠟燭也好像被點燃了。說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
四、用鉛筆分別記下點燃蠟燭與未點燃蠟燭的位置,移開平面鏡和蠟燭,用刻度尺分別量出白紙上所作的記號,量出點燃蠟燭到平面鏡的距離和未點燃蠟燭(即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比較兩個距離的大小。發(fā)現(xiàn)是相等的.。
五、自我評估。該實驗過程是合理的,所得結論也是正確無誤。做該實驗時最好是在暗室進行,現(xiàn)象更加明顯。誤差方面應該是沒有什么誤差,關鍵在于實驗者要認真仔細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時要認真測量。
六、交流與應用。通過該實驗我們已經(jīng)得到的結論是,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與物體的連線被平面鏡垂直且平分。例如,我們站在穿衣鏡前時,我們看穿衣鏡中自己的像是虛像,像到鏡面的距離與人到鏡面的距離是相等的,當我們?nèi)讼蚱矫骁R走近時,會看到鏡中的像也在向我們走近。我們還可以解釋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靜的水面其實也是平面鏡等等。
物理實驗報告3
一、實驗目的:
通過演示來了解弧光放電的原理
二、實驗原理:
給存在一定距離的兩電極之間加上高壓,若兩電極間的電場達到空氣的擊穿電場時,兩電極間的空氣將被擊穿,并產(chǎn)生大規(guī)模的放電,形成氣體的弧光放電。
雅格布天梯的兩極構成一梯形,下端間距小,因而場強大(因)。其下端的空氣最先被擊穿而放電。由于電弧加熱(空氣的溫度升高,空氣就越易被電離,擊穿場強就下降),使其上部的空氣也被擊穿,形成不斷放電。結果弧光區(qū)逐漸上移,猶如爬梯子一般的壯觀。當升至一定的高度時,由于兩電極間距過大,使極間場強太小不足以擊穿空氣,弧光因而熄滅。
三、簡單操作:
打開電源,觀察弧光產(chǎn)生。并觀察現(xiàn)象。(注意弧光的'產(chǎn)生、移動、消失)。
四、實驗現(xiàn)象:
兩根電極之間的高電壓使極間最狹窄處的電場極度強。巨大的電場力使空氣電離而形成氣體離子導電,同時產(chǎn)生光和熱。熱空氣帶著電弧一起上升,就象圣經(jīng)中的雅各布(yacob以色列人的祖先)夢中見到的天梯。
五、注意事項:
演示器工作一段時間后,進入保護狀態(tài),自動斷電,稍等一段時間,儀器恢復后可繼續(xù)演示,
六、實驗拓展:
舉例說明電弧放電的應用
物理實驗報告4
【制作方法】
1.電磁鐵:用兩個木線軸作繞線架,在一個木線軸上以直徑0.35毫米的漆包線順次繞三層,再在另一個木線軸上同樣繞三層。取一根鐵棒彎成“U”形,插入兩個木線軸的圓孔內(nèi)作為電磁鐵(如圖19.11-l(a)所示)。在電磁鐵上壓一塊長方形小木板,用木螺絲穿過木板插入兩軸之間,固定在18×10×0.8厘米3的底板上,如圖19.11-2所示。
2.銜鐵:剪一塊寬1厘米,長10厘米的`鐵片作為銜鐵。一端焊一根直徑1.5毫米的鐵絲,鐵絲的頂端彎一個小圓圈作鈴槌,另外剪一塊5厘米長的鐵片與銜鐵等寬,彎成弧形把它焊在銜鐵上,如圖19.11-1(b)、(c)所示。彎一個3厘米高的直角形支架把銜鐵鉚在支架上,再用木螺絲把支架固定在底板上,使銜鐵正對電磁鐵的兩極,但不能接觸。
3.觸點:靠近弧形鐵片處固定一個直角形鐵片,在鐵片的上端對準弧形鐵片鉆一個孔、擰一個小螺絲釘,使釘尖正觸及弧形鐵片,小螺絲可以調(diào)節(jié)接觸弧形鐵片的松緊度。在鐵絲鈴錘的旁邊固定一個鈴蓋。安裝方法如圖19.11-2所示。
【使用方法】
用手按開關使電路接通,電磁鐵應吸引銜鐵,鐵絲錘打鈴,當銜鐵被吸之后,弧形鐵片便與接觸的小螺絲釘分開,于是電流中斷,電磁鐵失去磁性、銜鐵又回復原位,此時弧形鐵片又與螺絲釘接觸,電流又接通,鈴聲又響。這樣反復不已,鈴聲就繼續(xù)不斷。
物理實驗報告5
1、提出問題:
聲音的強弱(聲音的響度)可能
1)、與聲源振動的幅度(振幅)有關;
2)、與人離聲源的距離有關。
2、猜想或假設:
1)、聲源的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2)、人離聲源的距離越近,人聽到的聲音響度越大。
3、制定計劃與設計方案(用控制變量法)如,
探究1)聲音的響度與聲源振動的'幅度(振幅)的關系:
考慮讓人與聲源的距離相同,使聲源的振幅不同, 看在聲源的振幅大小不同時,聽聲音響度大小的情況怎樣?
探究2)響度與人離聲源距的離大小關系
考慮讓聲源的振幅相同,使人離聲源距離不同,看在人離聲源的距離大小不同時,聽聲音響度大小的情況怎樣?
4、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
探究1)選一只鼓,在鼓上放一小紙屑,讓人離聲源的距離0.5米(不變)
(1)第一次輕輕地敲擊一下鼓,看到小紙屑跳起(如0.5厘米),聽到一個響度不太大的聲音;
(2)第二次重重地敲擊一下鼓,看到小紙屑跳起(如1.5厘米),聽到一個響度很大的聲音。
結論:人離聲源的距離相同時,聲源的振幅越大,聲音的響度越大。
探究2)的實驗過程與上類似
結論是:聲源的振幅相同時,人離聲源的距離越近,人聽到的聲音響度越大。
5、自我評估:
這兩個結論經(jīng)得起驗證。如,我們要讓鈴的聲音很響,我們可以用力去打鈴;汽車鳴笛,我們離汽車越近,聽到的聲音越響。
6、交流與應用
如果我們聲音小了,聽眾可能聽不見我們的說話聲,我們可以考慮:
1)讓說話的聲音大一些(聲帶的振幅大了);
2)與聽眾的距離近一些。
物理實驗報告6
1、繪制在p下環(huán)已烷—乙醇雙液系的氣————液平衡圖,了解相圖和相率的基本概念掌握測定雙組分液系的沸點的方法掌握用折光率確定二元液體組成的方法
2、在測定沸點時,溶液過熱或出現(xiàn)分餾現(xiàn)象,將使繪出的相圖圖形發(fā)生什么變化?壓力和溫度的測量都有隨機誤差,試導出H的誤差傳遞表達式。討論本實驗的主要誤差來源。
3、繪制在p下環(huán)已烷—乙醇雙液系的氣————液平衡圖,了解相圖和相率的`基本概念掌握測定雙組分液系的沸點的方法掌握用折光率確定二元液體組成的方法
4、在測定沸點時,溶液過熱或出現(xiàn)分餾現(xiàn)象,將使繪出的相圖圖形發(fā)生變化?討論本實驗的主要誤差來源。目的要求用熱分析法測繪鉛—錫二元金屬相圖,了解固—液相圖的基本特點學會熱電偶的制作,標定和測溫技術掌握自動平衡記錄儀的使用方法儀器與試劑實驗數(shù)據(jù)及其處理在測定沸點時,溶液過熱或出現(xiàn)分餾現(xiàn)象,將使繪出的相圖圖形發(fā)生變化?討論本實驗的主要誤差來源。
物理實驗報告7
一、提出問題:
平面鏡成的是實像還是虛像?是放大的還是縮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
二、猜想與假設:
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的大小相等。像與物分別是在平面鏡的兩側。
三、制定計劃與設計方案:
實驗原理是光的反射規(guī)律。
所需器材:蠟燭(兩只),平面鏡(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紙,火柴,
實驗步驟:
1.在桌面上平鋪一張16開的白紙,在白紙的中線上用鉛筆畫上一條直線,把平面鏡垂直立在這條直線上。
2.在平面鏡的一側點燃蠟燭,從這一側可以看到平面鏡中所成的點燃蠟燭的像,用不透光的紙遮擋平面鏡的背面,發(fā)現(xiàn)像仍然存在,說明光線并沒有透過平面鏡,因而證明平面鏡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是虛像。
3.拿下遮光紙,在平面鏡的背后放上一只未點燃的蠟燭,當所放蠟燭大小高度與點燃蠟燭的高度相等時,可以看到背后未點燃蠟燭也好像被點燃了。說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
4.用鉛筆分別記下點燃蠟燭與未點燃蠟燭的位置,移開平面鏡和蠟燭,用刻度尺分別量出白紙上所作的記號,量出點燃蠟燭到平面鏡的距離和未點燃蠟燭(即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比較兩個距離的大小。發(fā)現(xiàn)是相等的。
四、自我評估:
該實驗過程是合理的,所得結論也是正確無誤。做該實驗時最好是在暗室進行,現(xiàn)象更加明顯。誤差方面應該是沒有什么誤差,關鍵在于實驗者要認真仔細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時要認真測量。
五、交流與應用:
通過該實驗我們已經(jīng)得到的結論是,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與物體的連線被平面鏡垂直且平分。例如,我們站在穿衣鏡前時,我們看穿衣鏡中自己的像是虛像,像到鏡面的距離與人到鏡面的距離是相等的,當我們?nèi)讼蚱矫骁R走近時,會看到鏡中的像也在向我們走近。我們還可以解釋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靜的水面其實也是平面鏡,等等。
物理實驗報告8
用驗電器演示導體和絕緣體
【器材】
驗電器(或自制驗電器),有機玻璃或橡膠棒,絲綢或毛皮,被檢驗的物體:鐵絲、銅絲等金屬絲,陶瓷、松香、玻璃、橡膠等。
【操作】
。1)將絲綢摩擦過的有機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與驗電器接觸,使驗電器帶電,金箔張開一定的角度,然后用手接觸一下驗電器上的小球,金箔馬上合攏。這表明手碰了小球后,驗電器上的電荷通過手和人體傳給大地了,這證明人體是導體。
(2)用上述方法使驗電器重新帶電。手拿鐵絲和銅絲等金屬絲用它們?nèi)ジ鷰щ姷尿炿娖餍∏蚪佑|,可以看到金箔也會合攏,表明驗電器上的電荷通過金屬絲和人體傳到地球上去了,金屬絲是導體。當手拿陶瓷、玻璃、松香等用它們?nèi)ジ鷰щ姷尿炿娖餍∏蚪佑|,金箔仍張開并不合攏,表明驗電器上的電荷沒有通過陶瓷、玻璃、松香等傳到地球上,說明陶瓷、玻璃松香等是絕緣體。
【注意事項】
被檢驗的絕緣體的`表面要清潔干燥,以免表面漏電。
實驗目的:觀察水的沸騰。
實驗步驟:
、僭跓锓湃脒m量水,將燒杯放在石棉網(wǎng)上,然后把溫度計插入水里。
②把酒精燈點著,給燒杯加熱。
③邊觀察邊記錄。
④做好實驗后,把器材整理好。
觀察記錄:
、偎疁卦 60℃以下時,隨著水溫不斷升高,杯底上氣泡越來越多,有少量氣泡上升。
、谒疁卦60℃~90℃之間時,杯底氣泡逐漸減少,氣泡上升逐漸加快。
、墼90℃~100℃之間時,小氣泡上升越來越快。
、芩诜序v時,大量氣泡迅速上升,溫度在98℃不變。
、菀谱呔凭珶簦序v停止。
實驗結論:
、俜序v是在液體表面和內(nèi)部同時進行的汽化現(xiàn)象。
②水在沸騰時,溫度不變。
XXX
20xx年X月XX日
物理實驗報告9
摘要:熱敏電阻是阻值對溫度變化非常敏感的一種半導體電阻,具有許多獨特的優(yōu)點和用途,在自動控制、無線電子技術、遙控技術及測溫技術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本實驗通過用電橋法來研究熱敏電阻的電阻溫度特性,加深對熱敏電阻的電阻溫度特性的了解。
關鍵詞:熱敏電阻、非平衡直流電橋、電阻溫度特性
1、引言
熱敏電阻是根據(jù)半導體材料的電導率與溫度有很強的依賴關系而制成的一種器件,其電阻溫度系數(shù)一般為(-0.003~+0.6)℃-1。因此,熱敏電阻一般可以分為:
Ⅰ、負電阻溫度系數(shù)(簡稱NTC)的熱敏電阻元件
常由一些過渡金屬氧化物(主要用銅、鎳、鈷、鎘等氧化物)在一定的燒結條件下形成的半導體金屬氧化物作為基本材料制成的,近年還有單晶半導體等材料制成。國產(chǎn)的主要是指MF91~MF96型半導體熱敏電阻。由于組成這類熱敏電阻的上述過渡金屬氧化物在室溫范圍內(nèi)基本已全部電離,即載流子濃度基本上與溫度無關,因此這類熱敏電阻的電阻率隨溫度變化主要考慮遷移率與溫度的關系,隨著溫度的升高,遷移率增加,電阻率下降。大多應用于測溫控溫技術,還可以制成流量計、功率計等。
Ⅱ、正電阻溫度系數(shù)(簡稱PTC)的熱敏電阻元件
常用鈦酸鋇材料添加微量的鈦、鋇等或稀土元素采用陶瓷工藝,高溫燒制而成。這類熱敏電阻的電阻率隨溫度變化主要依賴于載流子濃度,而遷移率隨溫度的變化相對可以忽略。載流子數(shù)目隨溫度的升高呈指數(shù)增加,載流子數(shù)目越多,電阻率越校應用廣泛,除測溫、控溫,在電子線路中作溫度補償外,還制成各類加熱器,如電吹風等。
2、實驗裝置及原理
【實驗裝置】
FQJ—Ⅱ型教學用非平衡直流電橋,F(xiàn)QJ非平衡電橋加熱實驗裝置(加熱爐內(nèi)置MF51型半導體熱敏電阻(2.7kΩ)以及控溫用的溫度傳感器),連接線若干。
【實驗原理】
根據(jù)半導體理論,一般半導體材料的電阻率 和絕對溫度 之間的關系為
。1—1)
式中a與b對于同一種半導體材料為常量,其數(shù)值與材料的物理性質(zhì)有關。因而熱敏電阻的電阻值 可以根據(jù)電阻定律寫為
(1—2)
式中 為兩電極間距離, 為熱敏電阻的.橫截面, 。
對某一特定電阻而言, 與b均為常數(shù),用實驗方法可以測定。為了便于數(shù)據(jù)處理,將上式兩邊取對數(shù),則有
。1—3)
上式表明 與 呈線性關系,在實驗中只要測得各個溫度 以及對應的電阻 的值,
以 為橫坐標, 為縱坐標作圖,則得到的圖線應為直線,可用圖解法、計算法或最小二乘法求出參數(shù) a、b的值。
熱敏電阻的電阻溫度系數(shù) 下式給出
。1—4)
從上述方法求得的b值和室溫代入式(1—4),就可以算出室溫時的電阻溫度系數(shù)。
熱敏電阻 在不同溫度時的電阻值,可由非平衡直流電橋測得。非平衡直流電橋原理圖如右圖所示,B、D之間為一負載電阻 ,只要測出 ,就可以得到 值。
當負載電阻 → ,即電橋輸出處于開
路狀態(tài)時, =0,僅有電壓輸出,用 表示,當 時,電橋輸出 =0,即電橋處于平衡狀態(tài)。為了測量的準確性,在測量之前,電橋必須預調(diào)平衡,這樣可使輸出電壓只與某一臂的電阻變化有關。
若R1、R2、R3固定,R4為待測電阻,R4 = RX,則當R4→R4+△R時,因電橋不平衡而產(chǎn)生的電壓輸出為:
。1—5)
在測量MF51型熱敏電阻時,非平衡直流電橋所采用的是立式電橋 , ,且 ,則
。1—6)
式中R和 均為預調(diào)平衡后的電阻值,測得電壓輸出后,通過式(1—6)運算可得△R,從而求的 =R4+△R。
3、熱敏電阻的電阻溫度特性研究
根據(jù)表一中MF51型半導體熱敏電阻(2.7kΩ)之電阻~溫度特性研究橋式電路,并設計各臂電阻R和 的值,以確保電壓輸出不會溢出(本實驗 =1000.0Ω, =4323.0Ω)。
根據(jù)橋式,預調(diào)平衡,將“功能轉換”開關旋至“電壓“位置,按下G、B開關,打開實驗加熱裝置升溫,每隔2℃測1個值,并將測量數(shù)據(jù)列表(表二)。
表一 MF51型半導體熱敏電阻(2.7kΩ)之電阻~溫度特性
溫度℃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電阻Ω 2700 2225 1870 1573 1341 1160 1000 868 748
表二 非平衡電橋電壓輸出形式(立式)測量MF51型熱敏電阻的數(shù)據(jù)
i 9 10
溫度t℃ 10.4 12.4 14.4 16.4 18.4 20.4 22.4 24.4 26.4 28.4
熱力學T K 283.4 285.4 287.4 289.4 291.4 293.4 295.4 297.4 299.4 301.4
0.0 -12.5 -27.0 -42.5 -58.4 -74.8 -91.6 -107.8 -126.4 -144.4
0.0 -259.2 -529.9 -789 -1027.2 -124.8 -1451.9 -1630.1 -1815.4 -1977.9
4323.0 4063.8 3793.1 3534.0 3295.8 3074.9 2871.692.9 2507.6 2345.1
根據(jù)表二所得的數(shù)據(jù)作出 ~ 圖,如右圖所示。運用最小二乘法計算所得的線性方程為 ,即MF51型半導體熱敏電阻(2.7kΩ)的電阻~溫度特性的數(shù)學表達式為 。
4、實驗結果誤差
通過實驗所得的MF51型半導體熱敏電阻的電阻—溫度特性的數(shù)學表達式為 。根據(jù)所得表達式計算出熱敏電阻的電阻~溫度特性的測量值,與表一所給出的參考值有較好的一致性,如下表所示:
表三 實驗結果比較
溫度℃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參考值RT Ω 2700 2225 1870 1573 1341 1160 1000 868 748
測量值RT Ω 2720 2238 1900 1587 1408 1232 1074 939 823
相對誤差 % 0.74 0.58 1.60 0.89 4.99 6.20 7.40 8.18 10.00
從上述結果來看,基本在實驗誤差范圍之內(nèi)。但我們可以清楚的發(fā)現(xiàn),隨著溫度的升高,電阻值變小,但是相對誤差卻在變大,這主要是由內(nèi)熱效應而引起的。
5、內(nèi)熱效應的影響
在實驗過程中,由于利用非平衡電橋測量熱敏電阻時總有一定的工作電流通過,熱敏電阻的電阻值大,體積小,熱容量小,因此焦耳熱將迅速使熱敏電阻產(chǎn)生穩(wěn)定的高于外界溫度的附加內(nèi)熱溫升,這就是所謂的內(nèi)熱效應。在準確測量熱敏電阻的溫度特性時,必須考慮內(nèi)熱效應的影響。本實驗不作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
6、實驗小結
通過實驗,我們很明顯的可以發(fā)現(xiàn)熱敏電阻的阻值對溫度的變化是非常敏感的,而且隨著溫度上升,其電阻值呈指數(shù)關系下降。因而可以利用電阻—溫度特性制成各類傳感器,可使微小的溫度變化轉變?yōu)殡娮璧淖兓纬纱蟮男盘栞敵,特別適于高精度測量。又由于元件的體積小,形狀和封裝材料選擇性廣,特別適于高溫、高濕、振動及熱沖擊等環(huán)境下作溫濕度傳感器,可應用與各種生產(chǎn)作業(yè),開發(fā)潛力非常大。
參考文獻:
[1] 竺江峰,蘆立娟,魯曉東。 大學物理實驗[M]
[2] 楊述武,楊介信,陳國英。普通物理實驗(二、電磁學部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大學物理實驗》編寫組。 大學物理實驗[M] 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4] 陸申龍,曹正東。 熱敏電阻的電阻溫度特性實驗教與學[J]<
物理實驗報告10
一、實驗目的
1.了解數(shù)碼照相的基本原理、基本結構及一些重要概念;
2.學習數(shù)碼相機的基本操作;
3.學習數(shù)碼相機在科學技術照相中常用的一些高級功能。
二、實驗原理
數(shù)碼相機的原理結構:主要是利用CCD/CMOS傳感器的感光功能,將來自被拍攝物體的光線通過
光學鏡頭成像于光電轉換器CCD(或CMOS)的.感光面上。經(jīng)由CCD直接輸出的是模擬信號,由A/D轉換
器轉換成數(shù)字信號,經(jīng)數(shù)字信號處理器DSP的處理,將圖像保存到存儲器中。
原理光路(在圖上標出:光闌直徑、進光面積、成象面積各量)
光圈(光圈指數(shù)):光圈是限制光束通過的結構。光圈能改變能光口徑,控制通光量。光圈指數(shù)是衡
量光圈大小的參數(shù),數(shù)值越小表示光圈的孔徑越大,所對應成像面的亮度就越大;反之,數(shù)值越大,表
示光圈的孔徑越小,所對應成像面的亮度就越小。
H=Et
快門速度(時間):決定曝光時間,速度越快則曝光時間越短。
景深:拍攝有前后縱深的景物時,遠景不同的景物在CCD上能夠清晰成像的范圍。
3.成像曝光量H與光圈指數(shù)F及快門開啟時間t間的關系:光圈指數(shù)越大,快門開啟時間越久,則
2曝光量越大;反之,光圈指數(shù)越小,快門開啟時間越短,則曝光量越小。即H∝(1/F)t
三、照片及分析評價
項目一
拍照模式:自動 ISO:500(自動產(chǎn)生) 快門:1/30(自動) 光圈:4.5(自動) 白平衡:Auto,0 曝光補償:±0.0
評議:畫面較暗,曝光量不足、顏色偏黃,白平衡調(diào)節(jié)不當、畫面不夠清晰,聚焦不準,可能是操作不當。在此場景下全自動拍攝結果不盡人意。
項目二
拍照模式:P ISO:HI-1 快門:1/125(自動) 光圈:5.6白平衡:Auto,0 曝光補償:±0.0
拍照模式:P ISO:HI-1 快門:1/125(自動) 光圈:5.6白平衡:白熾燈 曝光補償:±0.0 評議:白平衡為白熾燈時效果更自然,白平衡自動時背景失真。
項目三
拍照模式:A ISO:200 快門:1/3(自動) 光圈:9 白平衡:陽光 曝光補償:±0.0
拍照模式:A ISO:200 快門:1/3(自動) 光圈:9 白平衡:陽光 曝光補償:±0.0
評議:經(jīng)過多次光圈調(diào)整,對比所拍攝照片可以發(fā)現(xiàn):當光圈較。ü馊χ笖(shù)較大)時,景深較長。
項目四
拍照模式:自動 ISO:320(自動產(chǎn)生) 快門:1/125(自動) 光圈:5.6(自動) 白平衡:Auto,0 曝光補償:±0.0
拍照模式:P ISO:200(自動產(chǎn)生) 快門:1/20(自動) 光圈:4.5(自動) 白平衡:陽光 曝光補償:+2.7
評議:無曝光補償時,拍攝背景較亮的景物,物體顯得十分昏暗。
物理實驗報告11
一、實驗目的
、賲⑴c實驗操作過程,熟悉相關實驗儀器的使用,探究實驗操作和數(shù)據(jù)處理中的誤差問題,領會實驗中的設計思想,并對相關問題進行深入思考。
②深入理解實驗原理,與高中物理知識相聯(lián)系,探討學生分組探究實驗的教學方法,提高師范技能。
、墼谂c他人的交流討論中培養(yǎng)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實驗器材
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的測定:電壓表、電流表、電阻箱、1.5V干電池、開關、導線若干條。
油膜法測分子直徑:油酸—水溶液、注射器、帶方格的塑料水盆、痱子粉。
三、實驗原理
(1)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的測定1.安阻法
如圖1所示連接好電路,改變電阻箱R的阻值,測出不同阻值時對應的電流表的示數(shù),并記錄數(shù)據(jù)。設被測電源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分別為E、r,設電流表的內(nèi)阻RA可忽略,則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得:E=I(R+r)。處理數(shù)據(jù)時的方法有兩種:①計算法
在實驗過程中測得一組電流的值Ii和接入的電阻箱的阻值Ri。設其中兩組分別為R1、I1和R2、I2。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得:
E=I1(R1+r)(1)E=I2(R2+r)(2)聯(lián)立(1)、(2)可得EI1I2(R1R2)I1R1I2R2r,I2I1I2I1將實驗得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兩兩比較,取平均值。
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得:E=I(R+r),將其轉化為1REr(3)I1根據(jù)實驗所得數(shù)據(jù)作出R曲線,如圖2所示,此直線的斜率為電源電動勢E,I對應縱軸截距的絕對值為電源的內(nèi)阻r。
2.伏阻法
如圖3所示連接好電路,改變電阻箱R的阻值,測出不同阻值時對應的電壓表的示數(shù),并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設被測電源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分別為E、r,電壓表U
的內(nèi)阻RV可忽略,則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得:E(Rr)R處理數(shù)據(jù)時的方法有兩種:①計算法在實驗過程中測得一組電壓的值Ui和接入的電阻箱的阻值Ri。設其中兩組分別為R1、U1和R2、U2。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得:3
。2)油膜法測分子直徑
對于物質(zhì)分子大小的測量,利用現(xiàn)代技術,像離子顯微鏡或掃描隧道顯微鏡已經(jīng)能觀察到物質(zhì)表面的分子。但是,這畢竟離中學物理太遠,用油膜法估測分子的大小這一學生實驗,不僅可以讓學生形成一定的微觀物質(zhì)模型,而且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習一種方法,即用宏觀手段來研究微觀問題,因此指導學生做好這個實驗是十分有意義的。
油酸分子式為C17H33COOH。是一種結構較為復雜的高分子。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C17H33是不飽和烴具有憎水性。另一部分是COOH對水有很強的親和力。被酒精稀釋過的油酸滴在水面上時,油酸溶液會在水面上很快散開,其中酒精先溶于水,并很快揮發(fā),最后在水面上形成一塊純油酸薄膜。
要做好油膜法測分子直徑這個實驗,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需注意以下兩個個主要問題。一、粉的厚度
粉的厚度實驗中痱子粉的作用是界定油膜大小的邊界,痱子粉過厚,油膜不易擴散,使水面的痱子粉開裂,痱子粉太少,油膜邊界不清。因此如何將痱子粉均勻地撒在水面上是關鍵,在實驗的過程中輕敲裝有痱子粉的塑料瓶,在水盆里撒上均勻的、很薄的一層痱子粉,具體撒多薄的痱子粉才能成功要經(jīng)過反復的試驗。
二、點的滴法
實驗時,拿到配好濃度的油酸溶液用注射器抽取一定的體積,然后一滴一滴地滴回瓶子中,訓練準確、均勻地滴點,并記下滴完這部分油酸溶液的滴數(shù)。接下來把一滴油酸溶液滴入撒好痱子粉的水面中央,因張力作用油酸立即向四面八方散開,在水中形成一個近似圓形的薄膜油膜,邊緣與痱子粉形成一個分界線。首先,在滴的過程中手的力道要與之前數(shù)滴數(shù)時相同,另外油滴下落點不能離液面太近也不能太遠,下滴點距水面約2至3cm左右為宜。
四、實驗過程
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的測定:
1、選用一只電阻箱、一只電流表按照安阻法原理圖連接好電路,電流表的量程選擇0.6A。閉合開關,改變電阻箱的阻值,記錄下不同阻值R對應的電流表的示數(shù)I。
2、選用一只電阻箱、一只電壓表按照伏阻法原理圖連接好電路,電壓表的量程選擇3V。閉合開關,改變電阻箱的阻值,記錄下不同阻值R對應的電壓表的示數(shù)U。
3、選用一只滑動變阻器、一只電壓表、一只電流表按照伏安法,分別采用內(nèi)接法和外接法連接好電路,電流表的.量程選擇0.6A,電壓表的量程選擇3V。閉合開關,滑動滑動變阻器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的阻值,記錄下不同阻值對應的電壓表的示數(shù)U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I。
油膜法測分子直徑:
1、用注射器吸取0.5ml1:1000的油酸酒精溶液,隨后一滴滴地滴回瓶中。數(shù)出0.5ml約108滴左右。每滴含油酸體積V為0.5ml/108×1/1000≈4.63×10-6ml
2、在塑料水盆中倒入適量的水,約為容器的1/3,水面完全穩(wěn)定后均勻的撒上痱子粉。
3、等粉完全靜止后開始滴油酸溶液。下滴點距水面約2至3cm左右為宜。過幾分鐘后油酸薄膜的形狀趨于穩(wěn)定。
4、把玻璃板蓋在塑料盆上。用彩筆把油酸薄膜的形狀勾勒在玻璃板上。
5、以超過半格算一格,沒超過半格舍去的方法,數(shù)出油酸薄膜所占的格數(shù),根據(jù)每格面積為1cm2,進而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積S。
。丁⒏鶕(jù)每一滴油酸的體積V,和薄膜的面積S即可算出油酸薄膜的厚度d=V/S,即油酸分子直徑的大小。
五、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及分析
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的測定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①安阻法
物理實驗報告12
實驗課程名稱 近代物理實驗
實驗項目名稱 蓋革—米勒計數(shù)管的研究
姓 名 王仲洪
學 號135012012019
一、實驗目的
1.了解蓋革——彌勒計數(shù)管的結構、原理及特性。
2.測量蓋革——彌勒計數(shù)管坪曲線,并正確選擇其工作電壓。
3.測量蓋革——彌勒計數(shù)管的死時間、恢復時間和分辨時間。
二、使用儀器、材料
G-M計數(shù)管(F5365計數(shù)管探頭),前置放大器,自動定標器(FH46313Z智能定標),放射源2個。
三、實驗原理
蓋革——彌勒計數(shù)管簡稱G-M計數(shù)管,是核輻射探測器的一種類型,它只能測定核輻射粒子的數(shù)目,而不能探測粒子的能量。它具有價格低廉、設備簡單、使用方便等優(yōu)點,被廣泛用于放射測量的工作中。 G-M計數(shù)有各種不同的結構,最常見的有鐘罩形β計數(shù)管和圓柱形計數(shù)管兩種,這兩種計數(shù)管都是由圓柱狀的陰極和裝在軸線上的陽極絲密封在玻璃管內(nèi)而構成的,玻璃管內(nèi)充一定量的某種氣體,例如,惰性氣體氬、氖等,充氣的氣壓比大氣壓低。由于β射線容易被物質(zhì)所吸收,所以β計數(shù)管在制造上安裝了一層薄的云母做成的窗,以減少β射線通過時引起的吸收,而射線的貫穿能力強,可以不設此窗
圓柱形G-M計數(shù)管
計數(shù)管系統(tǒng)示意圖
在放射性強度不變的情況下,改變計數(shù)管電極上的電壓,由定標器記錄下的相應計數(shù)率(單位時間內(nèi)的計數(shù)次數(shù))可得如圖所示的曲線,由于此曲線有一段比較平坦區(qū)域,因此把此曲線稱為坪特性曲線,把這個平坦的部分(V1-V2)稱為坪區(qū);V0稱為起始電壓,V1稱為閾電壓,△V=V2-V1稱為長度,在坪區(qū)內(nèi)電壓每升高1伏,計數(shù)率增加的.百分數(shù)稱為坪坡度。
G-M計數(shù)管的坪曲線
由于正離子鞘的存在,因而減弱了陽極附近的電場,此時若再有粒子射入計數(shù)管,就不會引起計數(shù)管放電,定標器就沒有計數(shù),隨著正離子鞘向陰極移動,陰極附近的電場就逐漸得到恢復,當正離子鞘到達計數(shù)管半徑r0處時,陽極附近電場剛剛恢復到可以使進入計數(shù)管的粒子引起計數(shù)管放電,這段時間稱為計數(shù)管的死時間,以td來表示;正離子鞘從r0到陰極的一段時間,我們稱為恢復時間,以tr表示。在恢復時間內(nèi)由于
電場還沒有完全恢復,所以粒子射入計數(shù)管后雖然也能引起放電,但脈沖幅度較小,當脈沖幅度小于定標器靈敏閾時,則仍然不能被定標器記錄下來,隨著電場的恢復,脈沖幅度也隨之增大,如果在τ時間以后出現(xiàn)的脈沖能被定標器記錄下來,那么τ就稱為分辨時間。
示波器上觀察到的死時間及分辨時間
在工作電壓下,沒有放射源時所測得的計數(shù)率稱為G-M計數(shù)管的本底。它是由于宇宙射線、空氣中及周圍微量放射性以及制作管子用的物質(zhì)中放射雜質(zhì)所引起的。所以我們要在實驗測量的計數(shù)率數(shù)據(jù)中減去本底計數(shù)率才能得到真正的計數(shù)率。
實驗證明,在對長壽命放射性強度進行多次重復測量時,即使條件相同,每次測量的結果仍然不同;然而,每次結果都圍繞著某一個平均值上下漲落,服從一定的統(tǒng)計規(guī)律。假如在時間τ內(nèi),核衰變平均數(shù)是n,每秒核衰變數(shù)為n的出現(xiàn)幾率p(n)服從統(tǒng)計規(guī)律的泊松分布
四、實驗步驟
1.測量G-M計數(shù)管坪曲線。
(1)將放射源放在計數(shù)管支架的托盤上,并對準計數(shù)管的中央部位,在測坪曲線的整個過程中,放射源位置保持不變。
。2)檢查連接線及各個開關位置無誤后,打開定標器的電源開關,將定標器預熱數(shù)分鐘,然后將高壓細調(diào)旋扭開關旋到最小,打開高壓開關,細調(diào)高壓值,使計數(shù)管剛好開始計數(shù)。
(3)將定標器的甄別閾調(diào)0.2伏,細調(diào)高壓,仔細測出起始電壓(測量兩次,取平均值),然后電壓每升高10伏測量十次,每次測量時間為10秒鐘,直到發(fā)現(xiàn)計數(shù)增加時(坪長已測完),應立即降低工作電壓,以免發(fā)生連續(xù)放電,將計數(shù)管損壞。
。4)將實驗數(shù)據(jù)列入表中,取十次平均值,并用坐標紙畫出該計數(shù)管的坪曲線,確定其起始電壓,坪長度和坪坡度,然后選定其工作電壓。
2.雙源法測計數(shù)管分辨時間τ。
(1)準備好兩個放射性強度大致相等的源,
(2)測本底300s。
(3)放上放射源1,測其放射強度1000s。
。4)放上放射源2,測量源1加源2的放射強度20xxs(放上放射源2時切勿碰動源1所在的位置)。
。5)取出放射源1(切勿碰動源2),測源2的放射強度1000s。
。6)取出源2,再測本底300s。
。7)根據(jù)公式(5—3)求出計數(shù)管分辨時間τ。
3.驗證泊松分布:用本底計數(shù)來驗證泊松分布,時間以3秒為單位,測量次數(shù)為500次,用實驗所得的平均值n,根據(jù)泊松公式作出泊松分布的理論曲線,并將實驗曲線與理論曲線比較。
五、注意事項
(1)使用放射源應按規(guī)定操作,不得馬虎。不能用手直接接觸放射源,要移動放射源時,一定要用夾子。
(2)注意保護計數(shù)管。計數(shù)管的高壓不要超過450伏,以免燒毀計數(shù)
物理實驗報告13
探究課題: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一、提出問題:
平面鏡成的是實像還是虛像?是放大的還是縮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
二、猜想與假設:
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的大小相等.像與物分別是在平面鏡的`兩側.
三、制定計劃與設計方案:
實驗原理是光的反射規(guī)律.
所需器材:蠟燭(兩只),平面鏡(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紙,火柴,
實驗步驟:
1.在桌面上平鋪一張16開的白紙,在白紙的中線上用鉛筆畫上一條直線,把平面鏡垂直立在這條直線上.
2.在平面鏡的一側點燃蠟燭,從這一側可以看到平面鏡中所成的點燃蠟燭的像,用不透光的紙遮擋平面鏡的背面,發(fā)現(xiàn)像仍然存在,說明光線并沒有透過平面鏡,因而證明平面鏡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是虛像.
3.拿下遮光紙,在平面鏡的背后放上一只未點燃的蠟燭,當所放蠟燭大小高度與點燃蠟燭的高度相等時,可以看到背后未點燃蠟燭也好像被點燃了.說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
4.用鉛筆分別記下點燃蠟燭與未點燃蠟燭的位置,移開平面鏡和蠟燭,用刻度尺分別量出白紙上所作的記號,量出點燃蠟燭到平面鏡的距離和未點燃蠟燭(即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比較兩個距離的大。l(fā)現(xiàn)是相等的.
四、自我評估:
該實驗過程是合理的,所得結論也是正確無誤.做該實驗時最好是在暗室進行,現(xiàn)象更加明顯.誤差方面應該是沒有什么誤差,關鍵在于實驗者要認真仔細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時要認真測量.
五、交流與應用:
通過該實驗我們已經(jīng)得到的結論是,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與物體的連線被平面鏡垂直且平分.例如,我們站在穿衣鏡前時,我們看穿衣鏡中自己的像是虛像,像到鏡面的距離與人到鏡面的距離是相等的,當我們?nèi)讼蚱矫骁R走近時,會看到鏡中的像也在向我們走近.我們還可以解釋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靜的水面其實也是平面鏡.等等.
物理實驗報告14
一、實驗目的:
掌握用流體靜力稱衡法測密度的原理。
了解比重瓶法測密度的特點。
掌握比重瓶的用法。
掌握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實驗原理:
物體的密度,為物體質(zhì)量,為物體體積。通常情況下,測量物體密度有以下三種方法:
1、對于形狀規(guī)則物體
根據(jù),可通過物理天平直接測量出來,可用長度測量儀器測量相關長度,然后計算出體積。再將、帶入密度公式,求得密度。
2、對于形狀不規(guī)則的物體用流體靜力稱衡法測定密度。
測固體(銅環(huán))密度
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中的物體要受到液體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為。如果將固體(銅環(huán))分別放在空氣中和浸沒在水中稱衡,得到的質(zhì)量分別為、,則
·物理實驗報告 ·化學實驗報告 ·生物實驗報告 ·實驗報告格式 ·實驗報告模板
、 測液體(鹽水)的密度
將物體(銅環(huán))分別放在空氣、水和待測液體(鹽水)中,測出其質(zhì)量分別為、和,同理可得
、 測石蠟的密度
石蠟密度
---------石蠟在空氣中的質(zhì)量
--------石蠟和銅環(huán)都放在水中時稱得的二者質(zhì)量
--------石蠟在空氣中,銅環(huán)放在水中時稱得二者質(zhì)量
3、用比重瓶法測定液體和不溶于液體的固體小顆粒的密度
、贉y液體的密度
。
--------空比重瓶的質(zhì)量
---------盛滿待測液體時比重瓶的.質(zhì)量
---------盛滿與待測液體同溫度的純水的比重瓶的質(zhì)量
.固體顆粒的密度為。
----------待測細小固體的質(zhì)量
---------盛滿水后比重瓶及水的質(zhì)量
---------比重瓶、水及待測固體的總質(zhì)量
三、實驗用具:TW—05型物理天平、純水、吸水紙、細繩、塑料杯、比重瓶
待測物體:銅環(huán)和鹽水、石蠟
四、實驗步驟:
調(diào)整天平
、耪{(diào)水平 旋轉底腳螺絲,使水平儀的氣泡位于中心。
⑵調(diào)空載平衡 空載時,調(diào)節(jié)橫梁兩端的調(diào)節(jié)螺母,啟動制動旋鈕,使天平橫梁抬起后,天平指針指中間或擺動格數(shù)相等。
用流體靜力稱衡法測量銅環(huán)和鹽水的密度
⑴先把物體用細線掛在天平左邊的秤鉤上,用天平稱出銅環(huán)在空氣中質(zhì)量。
、迫缓笤谧筮叺耐斜P上放上盛有純水的塑料杯。將銅環(huán)放入純水中,稱得銅環(huán)在水中的質(zhì)量。
、菍⑺芰媳械乃沟簦瑩Q上鹽水重復上一步,稱出銅環(huán)在鹽水中的質(zhì)量。
、葘y得數(shù)據(jù)代入公式計算。
測石蠟的密度
測量石蠟單獨在空氣中的質(zhì)量,石蠟和銅環(huán)全部浸入水中對應的質(zhì)量,石蠟吊入空中,銅環(huán)浸入水中時的質(zhì)量。代入公式計算。
4、用比重瓶法測定鹽水和不溶于液體的細小鉛條的密度
、艤y空比重瓶的質(zhì)量。
、茰y盛滿與待測鹽水同溫度的純水的比重瓶的質(zhì)量。
⑶測盛滿鹽水時比重瓶的質(zhì)量。
⑷測待測細小鉛條的質(zhì)量。
、蓽y比重瓶、水及待測固體的總質(zhì)量。
5、記錄水溫、濕度及大氣壓強。
五、數(shù)據(jù)及數(shù)據(jù)處理:
。ㄒ唬┯昧黧w靜力稱衡法測定銅環(huán)、鹽水和石蠟的密度
水溫 水的密度 濕度
大氣壓強
136.32 120.55 119.76 49.24 118.74 170.25
銅塊密度
鹽水密度
石蠟密度
。ǘ┯帽戎仄糠y密度
測定鹽水的密度
水溫 水的密度 濕度
大氣壓強
26.55 74.57 76.27 0.05
待測鹽水的密度
測定細小鉛條的密度
水溫 水的密度 濕度
大氣壓強
32.36 74.57 104.20 0.05
待測鉛條的密度
六、總結:
通過實驗掌握了用流體靜力稱衡法測定固體、液體密度的方法。
掌握了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操作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
掌握了采用比重瓶測密度的方法。但讓液流沿著瓶壁慢慢地流進瓶中,避免在瓶壁產(chǎn)生氣泡較難。
通過處理數(shù)據(jù),進一步熟悉了有效數(shù)字、不確定度等基本物理概念,并掌握了其計算方法。
物理實驗報告15
探究課題: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提出問題:平面鏡成的是實像還是虛像?是放大的還是縮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
2.猜想與假設: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的大小相等.像與物分別是在平面鏡的兩側。
3.制定計劃與設計方案:實驗原理是光的反射規(guī)律。
所需器材;蠟燭(兩只),平面鏡(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紙,火柴。
實驗步驟:
一.在桌面上平鋪一張16開的白紙,在白紙的中線上用鉛筆畫上一條直線,把平面鏡垂直立在這條直線上。
二.在平面鏡的一側點燃蠟燭,從這一側可以看到平面鏡中所成的點燃蠟燭的像,用不透光的紙遮擋平面鏡的`背面,發(fā)現(xiàn)像仍然存在,說明光線并沒有透過平面鏡,因而證明平面鏡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是虛像。
三.拿下遮光紙,在平面鏡的背后放上一只未點燃的蠟燭,當所放蠟燭大小高度與點燃蠟燭的高度相等時,可以看到背后未點燃蠟燭也好像被點燃了.說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
四.用鉛筆分別記下點燃蠟燭與未點燃蠟燭的位置,移開平面鏡和蠟燭,用刻度尺分別量出白紙上所作的記號,量出點燃蠟燭到平面鏡的距離和未點燃蠟燭(即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比較兩個距離的大小,發(fā)現(xiàn)是相等的。
5.自我評估。
該實驗過程是合理的,所得結論也是正確無誤.做該實驗時最好是在暗室進行,現(xiàn)象更加明顯。誤差方面應該是沒有什么誤差,關鍵在于實驗者要認真仔細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時要認真測量。
6.交流與應用。
通過該實驗我們已經(jīng)得到的結論是,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與物體的連線被平面鏡垂直且平分。例如,我們站在穿衣鏡前時,我們看穿衣鏡中自己的像是虛像,像到鏡面的距離與人到鏡面的距離是相等的,當我們?nèi)讼蚱矫骁R走近時,會看到鏡中的像也在向我們走近.我們還可以解釋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靜的水面其實也是平面鏡.等等。
【物理實驗報告】相關文章:
物理實驗報告12-01
物理實驗報告02-04
物理實驗報告07-21
初中物理實驗報告-實驗報告08-17
物理實驗報告格式11-04
初中物理實驗報告06-06
【推薦】物理實驗報告10-13
【薦】物理實驗報告11-14
物理實驗報告【熱】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