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見歡》全詩賞析大全
賞析是欣賞并分析(詩文等),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nèi)容的制約,又根據(jù)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jīng)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相見歡》全詩賞析大全,歡迎大家分享。
《相見歡》全詩賞析1
[出自] 李煜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注釋
、俅苏{(diào)原為唐教坊曲,又名《烏夜啼》、《秋夜月》、《上西樓》。李煜此詞即有將此調(diào)名標為《烏夜啼》者。三十六字,上片平韻,下片兩仄韻兩平韻。
、阪i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籠罩。
、垭x愁:指去國之愁。
④別是一般:另有一種。
譯文1:
默默無語獨自登上西樓,仰視天空,缺月如鉤。俯視庭院,寂寞的梧桐樹凄慘的秋色被“鎖”于這高墻深院之中。 剪也剪不斷,理它卻還亂的是離別之愁。此時此刻,別有一番滋味涌上心頭。
譯文2:
一個人默默無語,獨自登上西樓,天邊月形如勾,在這清寒的秋夜,院子里深鎖著梧桐,也鎖住了寂寞。心中的思緒,想要減斷,卻怎樣也減不斷,想好好梳理,卻更加的雜亂,這樣的離異思念之愁,而今在心頭上卻又是另一般不同的滋味。
賞析:
首句“無言獨上西樓”將人物引入畫面。“無言”二字活畫出詞人的愁苦神態(tài),“獨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樓的身影,孤獨的詞人默默無語,獨自登上西樓。神態(tài)與動作的描寫,揭示了詞人內(nèi)心深處隱寓的很多不能傾訴的孤寂與凄婉。
“……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寥寥12個字,形象地描繪出了詞人登樓所見之景。仰視天空,缺月如鉤!叭玢^”不僅寫出月形,表明時令,而且意味深長:那如鉤的殘月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的陰晴圓缺,見證了人世間無數(shù)的悲歡離合,如今又勾起了詞人的離愁別恨。俯視庭院,茂密的梧桐葉已被無情的秋風掃蕩殆盡,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干和幾片殘葉在秋風中瑟縮,詞人不禁“寂寞”情生。然而,“寂寞”的不只是梧桐,即使是凄慘秋色,也要被“鎖”于這高墻深院之中。而“鎖”住的也不只是這滿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鄉(xiāng)的情,亡國的恨,都被這高墻深院禁錮起來,此景此情,用一個愁字是說不完的。
缺月、梧桐、深院、清秋,這一切無不渲染出一種凄涼的境界,反映出詞人內(nèi)心的孤寂之情,同時也為下片的抒情做好鋪墊。作為一個亡國之君,一個茍延殘喘的囚徒,他在下片中用極其婉轉(zhuǎn)而又無奈的筆調(diào),表達了心中復雜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與悲傷。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庇媒z喻愁,新穎而別致。前人以“絲”諧音“思”,用來比喻思念,如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無題》)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李煜用“絲”來比喻“離愁”,別有一番新意。然而絲長可以剪斷,絲亂可以整理,而那千絲萬縷的“離愁”卻是“剪不斷,理還亂”。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所涌動的離愁別緒,是追憶“紅日已高三丈后,金爐次第添金獸,紅錦地衣隨步皺”(《浣溪沙》)的榮華富貴,是思戀“風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破陣子》)的故國家園,是悔失“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破陣子》)的帝王江山。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李煜已是亡國奴、階下囚,榮華富貴已成過眼煙云,故國家園亦是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毀于一旦。閱歷了人間冷暖、世態(tài)炎涼,經(jīng)受了國破家亡的痛苦折磨,這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詞人的心頭難以排遣。作者嘗盡了愁的滋味,而這滋味,是難以言喻、難以說完的。
末句“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緊承上句寫出了李煜對愁的體驗與感受。以滋味喻愁,而味在酸甜之外,它根植于人的內(nèi)心深處,是一種獨特而真切的感受!皠e是”二字極佳,昔日唯我獨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階下囚徒,備受屈辱,遍歷愁苦,心頭淤積的是思、是苦、是悔、還是恨……詞人自己也難以說清,常人更是體會不到。若是常人,倒可以嚎啕傾訴,而李煜不能。他是亡國之君,即使有滿腹愁苦,也只能“無言獨上西樓”,眼望殘月如鉤、梧桐清秋,將心頭的哀愁、悲傷、痛苦、悔恨強壓在心底。這種無言的哀傷更勝過痛哭流涕之悲。[5]
沈際飛在《草堂詩余續(xù)集》中評價說:“七情所至,淺嘗者說破,深嘗者說不破。破之淺,不破之深!畡e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句妙!碧乒玷霸凇短扑卧~簡釋》中說:“此詞寫別愁,凄惋已極!疅o言獨上西樓’一句,敘事直起,畫出后主愁容。其下兩句,畫出后主所處之愁境。舉頭見新月如鉤,低頭見桐陰深鎖俯仰之間,萬感縈懷矣。此片寫景亦妙,惟其桐陰深黑,新月乃愈顯明媚也。下片,因景抒情。換頭三句,深刻無匹,使有千絲萬縷之離愁,亦未必不可剪,不可理,此言‘剪不斷,理還亂’,則離愁之紛繁可知。所謂‘別是一般滋味’,是無人嘗過之滋味,唯有自家領略也。后主以南朝天子,而為北地幽囚;其所受之痛苦,所嘗之滋味,自與常人不同,心頭所交集者,不知是悔是恨,欲說則無從說起,且亦無人可說,故但云‘別是一般滋味’。”[6]
李煜的這首詞情景交融,感情沉郁。上片選取典型的景物為感情的抒發(fā)渲染鋪墊,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發(fā)真摯的感情。此外,運用聲韻變化,做到聲情合一。下片押兩個仄聲韻(“斷”、“亂”),插在平韻中間,加強了頓挫的語氣,似斷似續(xù);同時在三個短句之后接以九言長句,鏗鏘有力,富有韻律美,也恰當?shù)乇憩F(xiàn)了詞人悲痛沉郁的感情。
《相見歡》全詩賞析2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李煜《相見歡》
公元975年,南唐亡國降宋,第五代南唐國主李煜成為階下囚。
國亡了,江山易主,曾經(jīng)作為一國之主的無限風光,旦夕之間,化為浮塵,隨風逝去,李煜啊李煜,一個國家交到你手上,竟成了這般模特,這真是你所愿意看到的嗎?
你精通詩詞、音樂、書法,尤其以詞著名,后人評價你為最偉大的文學家之一。但,對于一個君主來說,這些是遠遠不夠的。一國之主,不僅要知文學,還要曉武藝。你鐘情于文學,也注定你不是一個偉大的君主,面對宋的侵犯,你為了避免戰(zhàn)爭,減少國民傷亡,率領眾大臣向宋投降,或許這樣做,會被后人用“寧愿玉碎,不為瓦全”的“大道理”來諷刺你,這時,我忍不住站出來為你鳴冤:當時的情況,你在接手南唐時,這個國家已亂成一鍋粥,面對強大的宋王朝,再發(fā)動戰(zhàn)爭無異于徒增傷亡,于是你用自己的榮華富貴,換來了百姓的平安,這才是真正的大義!
投降后,你被幽禁于人煙作文稀少之地,還被迫接受“違命侯”這樣一個充滿諷刺意味的封號,由一國之主躍落為階下囚,過著屈辱的生活,心中的悲恨,無限愁苦,有幾人能懂得?于是你借詩詞來略微排遣。
讀你的《相見歡》,我仿佛來到你身邊:
在凄清的夜晚,你又憶起了亡國之恨,因無可說話之人,只能默默的登上西樓,展現(xiàn)給我們一個孑然一身,“斯人獨憔悴”的孤影,抬頭一望,竟是如鉤的新月一輪,呵,連月亮也要與你作對,誰不知自古文人雅客皆以新月來喻離愁別緒呢?你的心情愈發(fā)惆悵,再望去,這栽著梧桐樹的深深院落十分寂靜,為一片清秋的孤寂氣氛所籠罩,此情此景,你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惆悵的情緒,脫口而出:“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边@種講不出,說不清的復雜微妙感受著實令人難受。
此詞感人之深,令黃升的《唐宋諸賢絕妙詞選》中贊道:“此詞最凄惋,所謂亡國之音哀以思!钡拇_如此,在我看來,你才是真正的英雄!能識時務者為俊杰,只有當兩者權衡時,取其利益最大、傷害最小的,果斷擇取,才是當今世界生存的法則。
《相見歡》全詩賞析3
遙思當日情濃,夢匆匆。
暗想低回何處伴征鴻。
含淚嘆,言辭淡,冷心融。
《相見歡》又名《烏夜啼》相見的歡愉竟然會和烏鴉夜半啼哭的凄哀相同。這個倒是千真萬確,世間的事總是在好了一時后滑到了低谷,甚至是直接墜入深淵。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所謂的我們古人說的天理循環(huán)的道理。
一個聲明極高、用了十數(shù)年堆起來的聲望,可以被一時糊涂糟蹋成一個道貌岸然的小丑;一個決定命運的時刻本來滿是希望,一段飛來的橫禍,可能留給你只有愣神的份;一個有夢的、有能力的追夢的人,見到了世事百態(tài)墮落到了混世的地步;生活往往就是這樣,一個好好的家,一些好好的人,一個美美的生活可能就會被命運設計出來的一個個突如其來、莫名其妙的鬧劇破壞的殘碎敗落。
以前聽人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我還不信以為只有自己家才有。在這難念的經(jīng)念到我頭疼得不行的時候,又聽了些朋友的故事,心里很不是滋味。記得聽人說過中國人的劣根,不擔心自己家的牛死,就怕鄰居家的牛不死。我居然也是劣根很重,聽了別人的苦,自己的負累居然覺得輕了。想想其實也并非全然如此,有人和自己一樣那不就是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淪落人,也算得上是一種知心,有了知心自己的心鎖不就解開了許多。
正月十五剛剛過完,今年年過得早,這個時候離著開學還很遠。能在這個時候回來學校,心思不全然是學習的人大概都有他們自己的故事。有個朋友很有志氣,來自重山之中卻思量著自己飛翔于四海九州之上。背負著行囊,懷揣著夢想,獨自到了四平小城,無家可歸、流浪幾日后才被特批回到寢室。她做得一切為的只是給自己的夢做得真實加上些籌碼?扌^后,留給我的是對她的欽佩。還有個朋友,含淚于破夢之刻,肩頭擔子重得千斤。在人前卻怎么也看不出她的苦楚,看到的最多也就是懷疑她家境的困難而已。這樣的人我稱之為英雄,英雄不一定要經(jīng)天緯地,英雄需要有一顆英雄的心。
對于第一個朋友我有的是慚愧,我游手好閑二十年還是沒有變化,差不多成了啃老族。對于第二個朋友,我有的還是慚愧,我怎么也沒有她那份堅強。對于她們我還同樣懷有敬佩,敬佩她們不畏千險萬難,敬佩她們不畏嚴寒身單,敬佩她們不屈不撓沒有被世俗污染的心志,敬佩她們我所沒有、所欠缺的一切。
我就是很悲情的,明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卻總是提不起勇氣去做。暗暗尋思見到了淪落天涯的朋友,卻比不上朋友們堅強的心,我的心不覺得又脆弱了些。
虞美人
風花雪月何時盡,
雙淚將心浸。
娉婷嬌燕醉夢中,
不畏天涯歧路有狂風。
天涯不過天邊遠,
能有幾多險?
誰人看劍挑明燈,
不棄相隨攜我踏征程。
《相見歡》全詩賞析4
賞析
詞名《相見歡》詠的卻是離別愁。此詞寫作時期難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詞中的繚亂離愁不過屬于他宮庭生活的一個插曲,如作于歸宋以后,此詞所表現(xiàn)的則應當是他離鄉(xiāng)去國的錐心愴痛。起句“無言獨上西樓”,攝盡凄惋之神!盁o言”者,并非無語可訴,而是無人共語。由作者“無言”、“獨上”的滯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見其孤獨之甚、哀愁之甚。本來,作者深諳“獨自莫憑欄”之理,因為欄外景色往往會觸動心中愁思,而今他卻甘冒其“險”,又可見他對故國(或故人)懷念之甚、眷戀之甚。“月如鉤”,是作者西樓憑欄之所見。一彎殘月映照著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著他視線難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陣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憶?而俯視樓下,但見深院為蕭颯秋色所籠罩!凹拍嗤┥钤烘i清秋”,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還是作者,已無法、也無須分辨,因為情與景已妙合無垠。過片后“剪不斷”三句,以麻絲喻離愁,將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歷來為人們所稱道,但更見作者獨詣的還是結句:“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詩詞家借助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來表現(xiàn)離愁時,或?qū)懗钪,?strong>李白《遠離別》:“海水直下萬里深,誰人不言此愁古”; 或?qū)懗钪L, 如李白《秋浦歌》:“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或?qū)憫僦,?strong>李清照《武陵春》:“只恐雙溪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或?qū)懗钪啵?strong>秦觀《千秋歲》:“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李煜此句則寫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卻根植于作者的內(nèi)心深處,無法驅(qū)散,歷久彌鮮;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訴諸人們的視覺,而直接訴諸人們的心靈,讀后使人自然地結合自身的體驗而產(chǎn)生同感。這種寫法無疑有其深至之處。
李煜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蓮峰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后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wèi)上將軍、違命侯。后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為“千古詞帝”。
《相見歡》全詩賞析5
原文: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相留一作:留人)
譯注參考:
陸林編注 .宋詞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2年11月版 :第1-2頁 .
譯文:
樹林間的紅花已經(jīng)凋謝,花開花落,才有幾時,實在是去得太匆忙了。也是無可奈何啊,花兒怎么能經(jīng)得起那凄風寒雨晝夜摧殘呢?飄落遍地的紅花,被雨水淋過,像是美人雙頰上的胭脂在和著淚水流淌;▋汉蛻z花人相互留戀,如醉如癡,什么時候才能再重逢呢?人生從來就是令人怨恨的事情太多,就像那東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無盡頭。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當作于公元975年(北宋太祖開寶八年)李煜被俘之后。南唐滅亡,李煜被俘北上,留居汴京(今河南開封)二年多。待罪被囚的生活使他感到極大的痛苦。他給金陵(今江蘇南京)舊宮人的信說“此中日夕,只以眼淚洗面”(王铚《默記》卷下)。此詞即寫于作者身為階下囚時期。
鑒賞
南唐后主的這種詞,都是短幅的小令,況且明白如話,不待講析,自然易曉。他所“依靠”的,不是粉飾裝做,扭捏以為態(tài),雕琢以為工,這些在他都無意為之;所憑的`只是一片強烈直爽的情性。其筆亦天然流麗,如不用力,只是隨手抒寫。這些自屬有目共見。但如以為他這“隨手”就是任意“胡來”,文學創(chuàng)作都是以此為“擅場”,那自然也是一個笑話。即如首句,先出“林花”,全不曉畢竟是何林何花,繼而說是“謝了春紅”,乃知是春林之紅花,——而此春林紅花事,已經(jīng)凋謝?梢娺@所謂“隨手”“直寫”,正不啻書家之“一波三過折”,全任“天然”,“不加修飾”,意欲成“文”,誠夢囈之言也。
且說以春紅二字代花,即是修飾,即是藝術,天巧人工,總須“兩賦而不來”方可。此春紅者,無待更言,乃是極美好可愛之名花無疑,可惜竟已凋謝。調(diào)零倘是時序推遷,自然衰謝,雖是可惜,畢竟理所當然,尚可開解;如今卻是朝雨暮風,不斷摧殘之所致。名花之凋零,如美人之夭逝,其為可憐可痛,不止倍蓰。以此可知,“太匆匆”一句,嘆息中著一“太”字;“風雨”一然,憤慨中著一“無奈”字,皆非普通字眼,質(zhì)具千鈞,情同一慟矣。若明此義,則上片三句,亦千回百轉(zhuǎn)之情懷,又匪特一筆三過折也。講說文學之事,切宜細思尋玩,方不致誤認古人皆荒率淺薄之妄人,方能于人于己兩有所益。
過片三字句三疊句,前二句換暗韻仄韻,后一句歸原韻,別有風致。但“胭脂淚”三字,異樣哀艷,尤宜著眼。于是讓人們想到杜甫的名句“林花著雨胭脂濕”(《曲江對雨》),此乃南唐后主也熟讀杜詩之證也。后主分明從杜少陵的“林花”而來,而且因朝來寒“雨”竟使“胭脂”盡“濕”,其思路十分清楚,但是假若后主在過片竟也寫下“胭脂濕”三個大字,便成了老大一個笨伯,鸚鵡學舌,難有意味。他畢竟是藝苑才人,他將杜句加以消化,提煉,只運化了三字而換了一個“淚”字來代“濕”,于是便青出于藍,而大勝于藍,便覺全幅因此一字而生色無限。
“淚”字已是神奇,但“醉”亦非趁韻諧音的妄下之字。此醉,非陶醉俗義,蓋悲傷凄惜之甚,心如迷醉也。
末句略如上片歇拍長句,也是運用疊字銜聯(lián)法:“朝來”“晚來”,“長恨”,“長東”,前后呼應更增其異曲而同工之妙,即加倍具有強烈的感染力量。顧隨先生論后主,以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其美中不足在“恰似”,蓋明喻不如暗喻,一語道破“如”“似”,意味便淺。按這種說法,則“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恰好免去此一微疵,使盡泯“比喻”之跡,而筆致轉(zhuǎn)高一層矣。學文者于此,宜自尋味,美意不留,芳華難駐,此恨無窮,而無情東逝之水,不舍晝夜,“淘盡”之悲,蘇軾亦云,只是表現(xiàn)之風格手法不同,非真有異也。
《相見歡》全詩賞析6
原文:
微云一抹遙峰,冷溶溶,恰與個人清曉畫眉同。
紅蠟淚,青綾被,水沉濃,卻與黃茅野店聽西風。
譯文
遙遠的山峰上飄著一抹微云,冷溶溶的遠山,那一抹微云的遠山像極了她清曉畫的眉形。
妻子一人孤獨凄清的盞著紅蠟,蓋著青菱被,任那水沉香的香氣沉暈。但此時自己身在遠方,停宿黃茅野店,耳畔是西風獵獵,感到凄遲傷感。
注釋
、傥⒃埔荒ǎ杭匆黄⒃啤K吻赜^《滿庭芳》詞:“山抹微云,天粘衰草!
②溶溶:寬廣溫潤之意。[宋]晏殊《寓意》:“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③個人:猶言那人,指意中人。此句謂一抹微云的遠山恰似那人清晨所畫的眉毛。
、墚嬅迹罕扔鞣蚱薷星楹。出自《漢書·張敞傳》,張敞,漢時平陽人,宣帝時為京兆尹。據(jù)說,張與妻同村,兒時張頑皮,一次投擲石塊,誤傷其妻,但當時逃逸了,長大做官后,聽家人說起其妻因此一直未能出嫁,便上門提親,自此,每日為妻畫眉,并且畫的眉毛很嫵媚。后被后人評為古代四大風流韻事之一,指夫妻恩愛。
⑤蠟淚:蠟燭燃燒時,油脂熔化,好似淚流,故稱蠟淚。
、耷嗑c(líng)被:青色薄布縫制的被子。
、咚粒杭此料,古時多陳設于閨房。
、帱S茅野店:即黃茅驛,此處泛指荒村野店。王彥泓《丁卯首春余辭家薄游》:“明朝獨醉黃茅店,更有何人把燭尋。”
賞析:
創(chuàng)作背景:這首詞有解為是思念妻子的作品,時間尚存爭議,但大抵認同創(chuàng)作于邊塞。納蘭是個多情之人,對所愛之人往往用情很深。在早年與相戀的表妹失之交臂后,二十歲的納蘭性德娶兩廣總督、兵部尚書盧興祖之女盧氏為妻。少年夫妻無限恩愛,可惜好景不長,美好的生活只過了短短三年,愛妻便香消玉殞了。那種“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的深厚情感一直使納蘭無法自拔。納蘭雖只有三十余年生涯,但可以肯定的是,步過了坎坷的感情經(jīng)歷,他可謂已熟諳人生,對于生涯中美好的悲劇性追憶,成為他詞中主旨。
賞析:秋色濃郁,遠山連綿,一抹淡淡的云彩,籠罩在遠山周圍。秋氣乍起,升起一陣陣涼意。遠山、微云,似乎也冷溶溶如水。這般景致,與作者所思戀的那位女子在清早畫眉相像。清晨微涼,一派凄美銷魂,是那一豆殘焰也令蠟燭顧影自憐,起了思念,不然它如何會流下殷紅的淚水來,沾濕自己的全身。青色絲被任它不整,也不管它可否蓋在身上,沉水香裊繞出濃濃的香煙。這般景致,卻如何只我一人獨自念想。猛地回頭,仍舊獨自在這野店茅屋中聽得西風一陣緊、一陣嚴。
詞的上闋借景物起興,抒發(fā)離情。詞人在旅途之中見到了那被一抹微云遮掩著的遠山,恰似清晨閨中妻子梳妝時所描畫出的蛾眉,不由得開始懷念家中的妻子。
下闋以“紅蠟淚”三句描繪想象中妻子孤獨凄清的情景。妻子正獨守空閨,對著紅燭沉香,孤寂難眠;而此時的自己卻停宿在這荒村野店中,耳畔西風獵獵,臥聽西風,怎能不凄遲傷感,孤清寂寞?寥寥數(shù)筆,兼寫了妻子和自己的孤寂之情,哀怨至極。
這首詞意象選用亦頗為著力,詞整體的意象“溫度”有一番清涼微冷的感覺,情感上則營造了一種悲哀的秋氛。意象呈現(xiàn)方式也是素描與工筆結合。素描如:微云一抹,霧嵐菲薄,山如眉黛,斯人獨立,黃昏野店,秋葉西風;工筆如:紅燭泣淚,青綾不整。意象上,覺出了它“溫度”的冷,情思上,讀之則感同身受,納蘭詞的“真”,其感染力便是如此淋漓痛徹。
《相見歡》全詩賞析7
原文:
相見歡·花前顧影粼
清代: 毛奇齡
花前顧影粼粼。水中人。水面殘花片片繞人身。
私自整,紅斜領,茜兒巾。卻訝領間巾里刺花新。
譯文:
花前顧影粼粼。水中人。水面殘花片片繞人身。
私自整,紅斜領,茜兒巾。卻訝領間巾里刺花新。
注釋:
花前顧影粼(lín)粼。水中人。水面殘花片片繞人身。
粼粼:水清澈而微湍。
私自整,紅斜領,茜(qiàn)兒巾。卻訝領間巾里刺花新。
茜:茜草根紅,可為染料。此指絳色。訝:驚奇。此處意為令人心動。
賞析:
此詞以景襯人,景與人融為一體。構思新巧,極富生活情趣;ㄓ鞍甙,清水粼粼,映襯著女子娟秀的體貌;ㄆ嗣嬖谒腥诤、蕩開,色彩繽紛,妖冶多姿。女子頷首整衣,顯出了領間襟里所繡的新式花朵。全詞清新婉麗,曲折有致。
《相見歡》全詩賞析8
原文:
相見歡·年年負卻花期
清代:張惠言
年年負卻花期!過春時,只合安排愁緒送春歸。
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
譯文:
年年負卻花期!過春時,只合安排愁緒送春歸。
年復一年,總是辜負了百花盛開時節(jié),春天過去,只好帶著惆悵送別春天。
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
梅花傲雪,梨花映月,至今令人思念不已。真是春天來時不知不覺,春天去時令人惋惜。
注釋:
年年負卻花期!過春時,只合安排愁緒(xù)送春歸。
負卻:猶辜負。只合:只得,只當。
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
賞析:
此詞寫春過惜春。作者以惋惜的心情埋怨自己年年錯過花期?此菩攀帜閬,卻是耐人尋味!按簛聿挥X去偏知”一句,更揭示了人之常情,即諸事往往在時過境遷之后,才倍覺珍貴。春如此,人生亦如此。全詞語淺意深,新穎自然。
《相見歡》全詩賞析9
[宋]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
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
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
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
注釋:
【1】相見歡: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又名“烏夜啼”、“秋夜月”、“上西樓”等。三十六字,上片平韻,下片兩仄韻兩平韻。
【2】金陵:南京。
【3】城上西樓:西門上的城樓。
【4】倚清秋:倚樓觀看清秋時節(jié)的景色。
【5】中原亂:指公元1127年(宋欽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亂。
【6】簪纓(zān yīng):當時官僚貴族的冠飾,這里代指他們本人。
【7】收:收復國土。
【8】倩:請。
【9】揚州:地名,今屬江蘇,是當時南宋的前方,屢遭金兵破壞。
作品賞析:
此詞是作者南渡后登金陵城上西樓眺遠時,抒發(fā)愛國情懷的詞作,全詞氣魄宏大,寄慨深遠,凝聚著當時廣大愛國者的心聲。
上片寫金陵登臨之所見。開頭兩句,寫詞人登城樓眺遠,觸景生情,引起感慨。金陵城上的西門樓,居高臨下,面向波濤滾滾的長江,是觀覽江面變化,遠眺城外景色的勝地。李白曾在這里寫下了《金陵城西樓月下吟》詩,抒發(fā)的是對南齊詩人謝朓的懷念。
朱敦儒這首登樓抒懷之作,既不是發(fā)“思古之幽情”,也不是為區(qū)區(qū)個人之事,而是感嘆國家生死存亡的命運。
接下來,作者寫自己在秋色中倚西樓遠眺!扒迩铩倍,容易引起人們產(chǎn)生凄涼的心情。詞中所寫悲秋,含意較深,是暗示山河殘破,充滿蕭條氣象。
第三句描寫“清秋”傍晚的景象。詞人之所以捕捉“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的意象,是用落日和逝水來反映悲涼抑郁的心情。
下片回首中原,用直抒胸臆的方式,來表達詞人的亡國之痛,及其渴望收復中原的心志!棒⒗t”是貴族官僚的服飾,用來代人!棒⒗t散”,說他們在北宋滅亡之后紛紛南逃!皫讜r收”,既是詞人渴望早日恢復中原心事的表露,也是對南宋朝廷不圖恢復的憤懣和斥責。
結尾一句,用擬人化的手法,寄托詞人的亡國之痛和對中原人民的深切懷念。作者摒棄直陳其事的寫法,將內(nèi)心的情感表達得含蓄、深沉而動人。人在傷心地流淚,已經(jīng)能說明他痛苦難于忍愛了,但詞人又幻想請托“悲風吹淚過揚州”,這就更加表現(xiàn)出他悲憤交集、痛苦欲絕。揚州是當時抗金的前線重鎮(zhèn),過了淮河就到了金人的占領區(qū)。風本來沒有感情,風前冠一“悲”字,就給“風”注入了濃厚的感情色彩。
此詞將作者深沉的亡國之痛和慷慨激昂的愛國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感人肺腑,讀后令人感到蕩氣回腸,余味深長。
【《相見歡》全詩賞析】相關文章:
《相見歡》原文翻譯及賞析08-09
李煜相見歡詩詞賞析11-25
《相見歡》閱讀答案對比賞析12-28
李煜詩詞《相見歡》原文賞析03-17
李煜《相見歡》原文與注釋翻譯賞析03-17
相見歡的閱讀答案以及翻譯賞析08-07
相見歡 教案12-05
《相見歡》李煜12-24
相見歡散文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