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研究性學習設計方案(精選9篇)
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研究性學習設計方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研究性學習設計方案 1
一、課題背景、好處及說
1、背景說明(怎樣會想到本課題的):
當今的科技可謂是日新月異,電腦已成為城市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電腦的游戲功能更以它的豐富多彩,新穎剌激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和青睞,其中尤以在校的青少年為游戲的主力軍。但學生一旦玩上癮,真正的就會“身在曹營心在漢”。雖然坐在教室里“認真”聽課,可心早已飛到家中的游戲機上了,腦子里想的是回家后如何攻下一關游戲的;甚至于為了早點回家玩游戲,能夠“忘了”值日生工作,能夠“忘了”完成家庭作業(yè)等。
2、課題的好處(為什么要進行本課題的研究):
學生愛玩游戲,不能單給以簡單肯定和否定,尤其是在全國推廣素質教育的這天,這個問題的'處理必然會影響到學生的健康發(fā)展,處理不好甚至會給社會帶來隱患。通過本次實踐活動,讓學生全面了解到當今游戲良莠不分,哪些類型的游戲才是適合學生;玩電腦游戲的利弊;玩游戲就應如何合理安排好時刻,不能沉溺于游戲中。
3、課題說
利用互聯(lián)網,讓學生掌握一些有關游戲的知識,為這次實踐活動奠定知識基礎。
通過問卷調查,提高學生調查、收集、處理信息與人溝通的潛質,以及互相合作學習。學生親自參與調查自己感興趣的主題,更具有真實感,比簡單說教更有說服力。讓學生懂得玩電腦游戲的目的,除了開心娛樂外,還能夠了解和掌握電腦的技術、吸取有用的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潛質。能夠認識它的利弊以便揚長避短。玩的時刻和數(shù)量要掌握好,必須要適度,要注意保護自己的視力。要學會辨別游戲好壞,多玩一些智力類的游戲,最好是有家長監(jiān)督引導。在硬件上千萬不好和別人攀比,更不好為了要錢去網吧而做壞事。
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目的和方法
知識和技能:
1、知道電腦游戲的基礎知識。
2、掌握收發(fā)郵件、網上論壇討論、制作電子報刊、制作網頁等信息技術技能。
3、掌握一些適合學生玩的益智類游戲。
過程與方法:
1、學會采用多種方式途徑收集資料、并能對各種資源進行篩選、整理、分析。
2、收集問卷調查能寫出調查報告,開論壇能寫出分析報告,聽報告能寫心得體會。
3、最后能根據(jù)各種材料,整理出研究成果:電子報刊和網站。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對學生沉溺電腦游戲的現(xiàn)狀擔憂。
2、積極主動去了解電腦游戲對學生的利弊。
3、正確對待電腦游戲,自覺抵觸不健康的游戲,避免過分沉溺在電腦游戲中。
4、向周圍的學生宣傳正確的對待游戲的觀點。
5、通過活動,增強互相關心、團結寫作的群眾精神。
三、參與者特征分析
1、學生是五年級的學生;
2、掌握了較好的信息技術水平;
3、學生對研究的問題有濃厚興趣,貼近他們的生活;
4、有必須的收集信息的潛質;
5、學生自控潛質較弱,老師要引導學生正確分辨游戲的利弊;
6、學生對采訪、問卷調查、網上開論壇等活動很有興趣。
四、研究的目標與資料
課題研究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當今學生玩電腦游戲的現(xiàn)狀。
2、學生沉溺游戲中的原因。
3、了解玩游戲的利弊。
4、正確對待電腦游戲。
5、向周圍的學生宣傳正確對待游戲的觀點
通過以下資料的.研究來達成這一目標:
1、收集網絡游戲的種類,分析哪些適合學生,哪些是不適合學生的游戲。
2、問卷調查和采訪了解到學生玩游戲花費的時刻、金錢以及對游戲沉迷的程度等。
3、分析數(shù)據(jù)和案例,總結玩游戲的利弊。
4、聽專家講座,采訪老師、家長,總結如何玩游戲才最合理,寫心得體會。
5、以開設網站、論壇和布置校園宣傳欄等方式,向同學宣傳正確對待游戲的觀點。
學生可能的選題資料是:
1、我與電腦游戲
2、電腦游戲利與弊
3、玩不玩電腦游戲
4、正確對待電腦游戲
五、研究的預期成果及其表現(xiàn)形式
1、網上和學校發(fā)放調查問卷,根據(jù)調查問卷,完成調查報告;
2、開設網上研究論壇、帶給討論主題給大家討論。根據(jù)大家的發(fā)帖和回帖,研究如何正確對待電腦游戲,自覺抵觸不健康的游戲,避免過分沉溺在電腦游戲中。小組討論,得出“如何正確看待電腦游戲”分析報告。
3、邀請有關專家學者作報告,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
4、小組將研究成果制作成電子報刊和網站。
用學生自評、同學互評、老師評價、綜合評價等手段對學生的研究活動進行評價。
六、資源準備
教師帶給資源:
1、各類電腦游戲的說(文字和圖片);
2、學生玩游戲調查問卷
3、帶給兩則新聞:
。1)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重慶公司總經理沈長富說,為防止學生沉溺網游,影響休息學習,推薦網絡游戲分時段開放。
(2)配合政府、學校新推出的課本系列,日本任天堂公司開發(fā)了DS英文軟件,讓學生通過電玩學習英語。
帶給三篇文章:
。1)學生玩電腦游戲心理的初探與思考
(2)“引導”還是“禁止”論如何正確對待小學生玩電腦游戲
(3)你如何看待小學四年級教材教學生玩網游?
作為學生開設論壇的討論話題。
4、制作研究成果的技術方法:如何制作電子報刊,如何制作網頁。
5、評價量規(guī)
學生自行準備的資源:錄音筆、宣傳板等
七、研究性學習的階段設計
研究性學習的階段
第一階段:動員和培訓(初步認識研究性學習、明白研究性學習的研究方法)
第二階段課題準備階段
第三階段:課題實施階段
小學研究性學習設計方案 2
為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ㄒ唬╅_放性。研究性學習的內容不是特定的知識體系,而是來源于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立足于研究、解決學生關注的一些社會問題或其他問題,涉及的范圍很廣泛。它可能是某學科的,也可能是多學科綜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實踐方面,也可能偏重于理論研究方法。
在同一主題下,由于個人興趣、經驗和研究活動的需要不同,研究視角的確定、研究目標的定位、切入口的選擇、研究過程的設計、研究方法、手段的運用以及結果的表達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靈活性,為學習者、指導者發(fā)揮個性特長和才能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從而形成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
。ǘ┨骄啃浴T谘芯啃詫W習過程中,學習的內容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確定的研究課題;學習的方式不是被動地記憶、理解教師傳授的知識,而是敏銳地發(fā)現(xiàn)問題,主動地提出問題,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探求結論的自主學習的過程。因此,研究性學習的課題,不宜由教師指定某個材料讓學生理解、記憶,而應引導、歸納、呈現(xiàn)一些需要學習、探究的.問題。這個問題可以由展示一個案例、介紹某些背景或創(chuàng)設一種情景引出,也可以直接提出;可以由教師提出,也可以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和提出。要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自己得出結論。
。ㄈ⿲嵺`性。研究性學習強調理論與社會、科學和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特別關注環(huán)境問題、現(xiàn)代科技對當代生活的影響以及與社會發(fā)展密切相關的重大問題。要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生活,親身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同時研究性學習的設計與實踐應為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提供條件和可能。
一、選題
研究性學習的第一步是選題。從眾多未被認識和需要研究的問題中提煉出適合自己研究的課題就叫選題。選題也是一個學習、思考、創(chuàng)造的過程。
研究性學習選題的目的是要回答“研究什么”和“為什么研究”及“有無研究可能”等問題。研究性學習的選題過程包括收集資料、處理信息、明確研究方向、界定研究內容等環(huán)節(jié)。概括起來說,這些環(huán)節(jié)要圍繞兩項任務展開,那就是提出問題和確立課題。
研究興趣、基礎知識、合作伙伴、指導教師、研究時間
二、設計
經過選題階段,明確了“研究什么”和“為什么研究”,接下來就是通過研究方案的設計回答“怎樣研究”的問題。是對研究內容的推敲和界定;是對研究過程的分析和設計;是對研究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問題的預測和防范。確定采用什么方法進行研究(調查法、試驗法、觀察法、資料研究等等)。明確任務分工和活動步驟
三、過程
注意事項:
避免兩個錯誤傾向。一是先驗論,頭腦里先有一個鐵定的結論,調查知識為了搜集符合結論的材料。另一種傾向是指羅列現(xiàn)象,寫了一大堆龐雜的材料,但沒有分析歸納,這樣的報告毫無意義。收集材料要實事求是,力求全面、充分。
四、成果
研究性學習的方式是多樣的,成果是多樣的,所以研究性學習成果的呈現(xiàn)方式也就是多種多樣的了?梢允切x論文、展示課件、演示實驗過程、展示發(fā)明、課本劇等。
多用數(shù)字圖表,少用模糊語言。能量化的量化,盡量用圖表顯示,給人清晰、明確的印象。
研究性學習實施中的教師指導: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也重視教師的指導作用。在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中,教師應把學生作為學習探究和解決問題的主體,并注意轉變自己的指導方式。
1、在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開展研究活動時遇到的困難以及他們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教師應成為學生研究信息交匯的樞紐,成為交流的組織者的建議者。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每一個學生在品德、能力、個性方面的發(fā)展,給予適時的鼓勵和指導,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并進一步提高學習積極性。教師的指導切忌將學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結論,而是提供信息、啟發(fā)思路、補充知識、介紹方法和線索,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和創(chuàng)新。
2、在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中,教師必須通過多種方式爭取家長和社會有關方面的關心、理解和參與,與學生一起開發(fā)對實施研究性學習有價值的校內外教育資源,為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提供良好的條件。
3、在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寫好研究日記,及時記載研究情況,真實記錄個人體驗,為以后進行總結和評價提供依據(jù)。
4、教師可以根據(jù)學校和班級實施研究性學習的不同目標和主客觀條件,在不同的學習階段進行重點的指導,如著重指導資料收集工作,或指導設計解決總是的方案,或指導學生如何形成結論等等。
小學研究性學習設計方案 3
一、課題背景、好處及說
1、背景說明:
作文其實就是說話,而說話人人都會,那為什么學生會害怕作文,甚至把作文當作苦差事呢?針對這種現(xiàn)象,我在所實驗的班級中提出了創(chuàng)新作文這一理念。
2、課題的好處:
我在所實驗的班級中提出的創(chuàng)新作文這一理念,實際也是一種快樂作文、個性化作文,學生通過這次研究性學習,寫作到達一種“樂此不!钡木车兀袆(chuàng)造性的收獲。
3、課題說:
創(chuàng)新作文的理念,就是要讓學生覺得:教育帶給的東西,就應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享受,而不是一種艱苦的負擔來承擔。創(chuàng)新作文要想讓學生在作文的過程中感到快樂,就務必著力于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對學生進行專門的思維訓練和語言訓練;積累創(chuàng)新作文素材等?鞓纷魑摹性化作文,這便是我提出的創(chuàng)新作文研究的基本理念。
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目的和方法
。ㄒ唬┲R與技能目標:
1、了解學生目前作文現(xiàn)狀。
2、明確創(chuàng)新作文的理念。
3、把握創(chuàng)新作文的.實驗目標。
4、掌握創(chuàng)新作文的技法。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實施創(chuàng)新作文三要素訓練。
2、引爆學生情感觸點,鼓足創(chuàng)新動力。
3、開發(fā)思維專題訓練,把握創(chuàng)新技法。消除學生害怕作文的恐懼心理,讓學生由厭惡作文轉變?yōu)閻蹖懽魑摹?/p>
。ǘ⑼ㄟ^下方資料的研究來達成這一目標:
1、如何激發(fā)學生寫作積極性,引爆學生情感觸發(fā)點的研究。
2、如何開發(fā)學生思維,讓學生把握創(chuàng)新技法的研究。
3、如何夯實作文基礎,豐滿創(chuàng)新羽翼的研究。
三、參與者特征分析
學生特征:
。1)、六年級學生,都有必須的寫作基本功,大部分學生都能寫出500字以上的文章。
。2)、很多學生的作文水平還不高,表達潛質較差,語言生硬,審題立意潛質不強。
。3)、作文沒新意,缺個性。
。4)、這些學生都積極上進,渴望有好的方法指導,寫出好作文。
四、研究的目標與資料
。ㄒ唬、課題研究要解決的問題:
一篇總結;每一訓練階段都要求學生按要求寫一篇創(chuàng)新作文,后結集成校園專輯;要求學生建立創(chuàng)新作文學習小組q群,課后交流;最后總結時,要求學生都作一個專題發(fā)言。
五、研究的預期成果及其表現(xiàn)形式
研究的預期成果:要求學生在每一個研究訓練階段都寫
。ㄈ┣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鼓勵學生參與社會活動,觀察體驗生活。
2、舉辦社團活動,激發(fā)學生寫作熱情。
3、利用校園文化陣地,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六、資源準備
教師帶給資料:
1、全國各地有關創(chuàng)新作文研究狀況的書面說。
2、有關思維訓練的書籍。
3、有關創(chuàng)新作文技法說的書刊。
4、有關本地社團活動狀況說。
5、有關網站推介。
6、q群公布。
7、評價量表。
學生帶給的資料:相機、專門筆記本、作文本、資料收集夾。
七、研究性學習的階段設計
第一階段:動員和培訓(初步認識研究性學習、明白研究性學習的研究方法)
第二階段課題準備階段
第三階段:課題實施階段
八、總結與反思
首先,各小組針對本小組成員在各階段參與研究的積極性、訓練成果,進行自評、互評打分。其次,作文修改小組,將推薦上來的作文,公平、公正地評出一、二、三檔次,并結集在校內出版。最后,各組選派一個研究訓練成果突出的代表在總結大會上作專題發(fā)言。教師針對本次研究學習過程作總結,為今后進一步開展創(chuàng)新作文研究提出改善意見。
小學研究性學習設計方案 4
一、 課題的提出
1、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需要。人類邁入了新的世紀。新的世紀是一個人文價值逐步走向趨同的世紀,是一個對人確立尊嚴,尊重生命、尊重個性、個性自由、個體自律的世紀。新的世紀對教育教學提出了“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精神、合作精神”等要求,提出了人的“獨立性、自主性、發(fā)展性”的要求。
2、新課程改革對課堂教學的呼喚!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體驗”為核心,對教學提出了“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關注同學的學習興趣和經驗”、“倡議同學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滿足不同同學的學習需要”等要求!读x務教育全日制課程規(guī)范(實驗稿)》也對教學反復提出了“體驗”的要求。這些要求的宗旨是呼喚轉變全體同學的學習方式,呼喚在教育教學中實行體驗性學習。
3、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與發(fā)展。目前,小學語文教學正努力改變同學的學習方式,改變目前課堂教學“重結論、輕過程,重傳授、輕領悟,重知識、輕智慧”的現(xiàn)狀,實現(xiàn)《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的目標,促進同學積極學習、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目的。
4、小同學語文學習的特點。小同學活潑好動,語文學習的資料形象生動。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創(chuàng)設生動真實的情境,引導他們親臨實踐,在親歷中生成“真切體驗”,發(fā)生個性化見解,使課堂洋溢人文氣息,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二、課題的界定
(1)體驗是親身經歷、聯(lián)系自身的體味。它具有親歷性、內發(fā)性和獨特性,是通過同學自身實踐來認識周圍事物的過程。它是優(yōu)化語文教學的重要途徑。
(2)體驗性學習是重視學習主體的直接經驗,強調讓同學親歷語文實踐活動,與文本“親密接觸”,發(fā)生“內在意義的交流”(即“對話”),從而獲得真切的心理體驗。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jù)
1、皮亞杰的"認知學習"理論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人對外界的認識之最初的中介就是活動。""教育的目的是造就能發(fā)明的而不是簡單重復前人所做的事的人,這種人能有發(fā)明、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
2、蘇霍姆林斯基的"勝利教育"理論
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勝利的歡樂就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足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而"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主要動力。"……他強調讓每一個同學都體驗到勝利的樂趣,從而對學習充溢興趣。
3、馬斯洛和羅杰斯的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個人潛能的充沛發(fā)展,是人格的發(fā)展,是自我的發(fā)展。它是以同學為主體老師為主導,誘發(fā)同學自主探究、主動求知。
4、布魯克斯的“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同學必需主動“投入學習”。死記硬背的知識是“無用知識”。同學必需在情境脈絡下與問題互動才干真正理解。同學必需積極建構意義,通過內在對話與考慮過程,與他人互動,來理解脈絡與解決問題。
四、主要研究目標和主要框架
。ㄒ唬┭芯磕繕送ㄟ^本課題的研究,逐步改變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同學體驗不夠、感悟不深、個性解讀文天性力不強的現(xiàn)狀。我們認為,在語文教學中,應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為同學設立各種全過程親身實踐、親身體驗、合作探究的學習程序,引領同學通過聽、說、讀、寫、思、查、演等語文實踐活動,在“體驗感知、體驗感悟、體驗思維、體驗積累、體驗情感、體驗合作、體驗實踐、體驗創(chuàng)新、體驗挑戰(zhàn)、體驗勝利”的過程中,培養(yǎng)良好的情商,促進知識的感知和內化,陶冶情感,開啟智慧,積累良好的學習、情感體驗,樹立較強的學習、實踐、創(chuàng)新的自信心,引領同學“積極的發(fā)現(xiàn)、建構、發(fā)明意義”,使“語文學習”真正成為“一種被引導的發(fā)明”。
。ǘ┲饕蚣茏诱n題一:體驗性學習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1、負責人:
2、主要合作者:
3、研究內容:尋找識字教學與體驗性學習的最佳結合點;引領同學通過多種渠道體會漢字的構成方法,體驗學習漢字的樂趣,提高識字能力。子課題二:體驗性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1、負責人:
2、主要合作者:
3、研究內容: 在閱讀教學中,引領同學進入文本情境,通過多種語言實踐活動,使同學深入體驗感悟,讀出個性化的理解,使課堂洋溢濃郁的“人文”氣息。子
一、研究課題的提出
1、深化小學作文教學改革的需要
課外練筆的實踐操作與理論探索是針對當前小學作文教學小存在的僵化和封閉的弊端提出來的。這弊端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一是以應試為小心,作文教學圍繞著升學考試展開,結構講究起承轉合,四平八穩(wěn),內容上人為設置禁區(qū),讓學生走進思想的牢籠,語言多是假話空話套話大話乃至鬼話。學生在關乎前途命運的高考面前,戰(zhàn)戰(zhàn)兢兢,萎萎縮縮,不敢給思想松綁,不敢讓心靈舞蹈,湮滅了個性,扼殺了創(chuàng)造。二是以教師為小心,只強調教師的“教”而忽視學生的“作”,作文教學設計理念都著眼于如何傳授寫作技巧,教學生怎樣去寫,很少涉及學生寫什么的問題。須知切斷了生活的源頭活水,即便我們老師也“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更何況學生呢?三是以課堂為小心,作文的課堂教學往往是教師出題目,學生應命作文。也許有的作文題目能夠激發(fā)起學生的寫作沖動,但更多的時候,學生則是抓耳撓腮,苦思冥想?yún)s不得起門而入。最終學生只能東借西湊拼成一篇交上去以敷衍塞責。試想這樣一來面壁造車造出來的東西,又有何價值可言?封閉的作文教學,造成了高耗低效的嚴重后果,無法適應當代學生健康、活潑、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的需要。
這一切表明,小學作文教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們要竭盡全力推進小學作文教學的改革,把學生從狹窄的作文小胡同引向廣闊的作文新天地,全面提升學生的作文素質。這是我們進行“小學作文教學中小練筆訓練的研究”研究的初衷。
2、立足于學生與教師發(fā)展的需要
從學生角度來看,由于應試教育這柄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學生頭頂,小學作文教學唯理性與模式化傾向日趨嚴重。作文教學排斥個人的生命體驗,追求起承轉合的整齊劃一,其結果只能使作文千部一腔,千篇一律,讓學生進退維谷,苦不堪言。之所以造成作文這種貧乏與痛苦的現(xiàn)狀,主要是因為作文教學的金科玉律給學生套上了重重枷鎖,從而窒息了學生身上的藝術創(chuàng)造的細胞。若要改變此種狀況,就必須砸掉套在學生身上的重重枷鎖,讓花樣年華的少女縱情舞蹈,讓風華正茂的少男自由翱翔。還學生以心靈自由,還學生以思考空間,這樣他們才能感悟生活,思考人生,揮灑才情,張揚個性。
從教師角度來看,長期以來不少教師對小學作文教學在認識上存在一些誤區(qū)。一些教師認為作文無學,既然無學,也就無計可施,只能聽之任之,順其自然;另外一些教師對目前小學作文教學少慢差費的狀況憂心如焚,也急切地想找到一條切實提高作文教學質量的途徑,卻又不得其門而入。所以盡管他們終日忙忙碌碌卻所獲甚微。分析其原因,即他們缺少理論學習,更缺少在理論觀照下的對作文教學實踐小所遇問題的思考,因此作文教學長時間徘徊不前。
針對這些現(xiàn)象,我們想通過課題的研究,探求解決問題的途徑,提高小學作文教學質量。同時,結合作文教學實際開展課題研究,以消除教師思想誤區(qū),普及教育科研工作,提高教師自身素質。這又是我們從“小學作文教學中小練筆訓練的研究”入手進行研究的又一個出發(fā)點。
二、課題研究的假設、目標及其理論依據(jù)
研究假設:課外練筆的實踐操作與理論探索,是以社會對未來人才素質要求為依據(jù),通過教師樹立開放的作文教學觀念,實現(xiàn)寫作內容的全方位開放,寫作形式的開放,旨在探索課外練筆的一般規(guī)律,為作文教學提供可操作的范式,以期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確立學生寫作的主體地位,張揚學生的寫作個性,豐富學生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辯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達到提高小學作文教學質量和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的目的。
研究目標:
(1)探究小學生自由寫作實踐特點
。2)探究小學生自由寫作心理特點
。3)探究小學生課外練筆具體操作模式
(4)探究小學生課外練筆的.教育功能
理論依據(jù)
1、從社會發(fā)展對人才提出的新的素質要求看,知識經濟社會對小學作文教學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賦予了新的使命。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必須有效地改變傳統(tǒng)作文教學封閉的課堂教學體系,使學生在自由寫作實踐小形成一種對自我、社會與人生的主動探求、發(fā)現(xiàn)和體驗。
2、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未來教育日趨明顯的特征之一,就是學生發(fā)展的主體性和主動性。因此尊重每一個學生是作文教學實施過程的基本原則。作文教學不僅要注重全體性、全面性、主動性,而且注重學生發(fā)展的差異性、持續(xù)性,促進學生個性的張揚、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
3、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身心發(fā)展來看,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有種種誘因或手段,成就動機則是普遍的、有效的一種。人本主義認為人總是現(xiàn)實社會小的人,具有人的價值和尊嚴,具有人的主動性和獨特性,有自我實現(xiàn)的愿望和飽滿的人性。實踐證明,給學生創(chuàng)設成功的機會,體驗成功的愉悅,就能大大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強化他們的學習動機,使他們滿腔熱情地投入到學習小。自由寫作實踐,使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在課外練筆小施展各自的才能和智慧,釋放自身的創(chuàng)造能量,從而使每個學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三、課題研究采用的方法及研究的步驟
〈一〉采用的方法
以行動研究法為主,輔以調查法,在學校教育教學的常態(tài)下,以點面結合的方式進行整個研究過程。
行動研究法指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基于實際問題解決的需要,與專家合作將問題發(fā)展成研究主題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以解決問題為目的的一種研究方法;是指在自然、真實的教育環(huán)境中,教育實際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與技術,以解決教育實際問題為首要目標的一種研究模式。在本課題的研究中,將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將行動和研究結合起來,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動,使研究工作更符合實際。
〈二〉研究步驟:本課題研究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0月
主要工作:
1、進行文件檢索,設計課題的研究方案;
2、進行相關調查;
3、學習教育理論,明確有關的概念及其界定。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12月
主要工作:
1、科研小組的成員進行理論學習,提高對該課題進行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
2、每周開一次學生座談會,分析各學科期中考試,寫心得體會。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xx年1月
主要工作:
1、進一步進行相關理論的學習,理性地研討我們的研究工作。
2、認真做好課題的總結工作,撰寫課題研究的論文,為整個課題的研究提供可靠的資料。
3、提煉研究成果,進行課題研究的總結。
〈三〉課題研究對象及研究組成員
對象:本校五年級四個班的全體學生
成員:xxx xxx
小學研究性學習設計方案 5
20xx年2月開始,我校在中心校領導的指導下,進行了《小學作文教學研究》的課題研究。在研究中,我們立足農村學校實際,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積極人生態(tài)度,進行扎實有效的作文教學研究,摸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農村小學生作文教學之路。課題研究方案如下:
一、研究背景:
小學作文教學長期以來倍受爭議,小學生怕作文,愁作文,作文缺乏真情實感,脫離現(xiàn)實生活的不真事實,使作文教學陷入了困惑和危機中。原本豐富多彩、生動自然、情趣十足的生活,在學生腦海中竟很難留下印象,原本使人愉悅情感、吟詠成趣的寫作活動,竟成了令學生搜腸刮肚、望而生畏的苦差事。尤其在農村,小學生由于見識少,知識面窄,作起文來更是閉門造車,內容空洞,情感缺乏,不會從身邊選材,學生作文成了無源之水。
我校地處農村,教師的應試思想較為嚴重,作文在考試時由于閱卷教師往往在分數(shù)上人為的縮小差距,導致教師在作文教學上產生了惰性,平時不甚重視作文教學,久而久之,有的語文教師作文教學處于應付狀態(tài),簡單機械的讓學生仿寫或背作文,竟不知如何教學生作文了。
學生作文是一項集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等于一體的復雜的腦力勞動,寫作過程往往是學生心理和情感的體驗過程,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積極人生態(tài)度,為生活而寫,作文便成了人際交往和生命感受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習作是語文教師的重點工作,我們覺得確實應該進行扎實有效的作文教學研究,摸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農村小學生作文教學之路,進行小學生活化作文的訓練,試圖從“生活化”的角度來優(yōu)化作文教學,賦作文教學以生活的靈性,是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
因而我校教研組的語文教師從兒童的心理特點出發(fā),從農村生活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嘗試著邁上了“生活化”作文教學改革之路。
二、研究的依據(jù)
新課標要求依據(jù):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總目標指出:“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小學生要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的'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jù)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边@就是說在作文教學中,既要進行用字、譴詞、造句、謀篇的綜合訓練,又要發(fā)展學生的觀察、想象、記憶、思維等的能力。
三、研究組織
為了保障課題研究順利開展,學校首先成立了課題研究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具體分工如下:
領導小組
組長:王紅梅,負責課題的主持規(guī)劃。
副組長張娟,負責課題的組織管理(負責課題組的組織、落實、檢查、指導)。
成員:全校語文老師
四、研究的方法和步驟研究方法
。1)調查研究法
通過觀察、提問、檢測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孩子寫日記、勤練筆等做好監(jiān)督引導工作。
(2)行動研究法
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通過多讀、多寫、多練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教師在教學中加大作文教學的力度,勤抓落實,促進學生作文水平提高。
(3)經驗總結法
以新課標的理念為理論指導,從自己的教學實踐出發(fā),通過反思教學過程,發(fā)現(xiàn)閃光點,對閃光點進行歸類,提煉出經驗,以利于更深入、科學的繼續(xù)實驗、研究,最終形成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系統(tǒng)的研究成果。
五、研究過程:研究過程分三階段:
1、準備啟動階段:(20xx年2月)
工作目標:為課題的啟動作充分的準備工作。
主要工作:成立課題組,進行課題論證,召開課題論證會;
2、初步研究階段(20xx年3月)
工作目標:組織學習,培養(yǎng)實驗工作的有關人員;廣泛吸取意見,進一步完善課題實驗方案。
主要工作:以聽評課為研討形式,組織作文教學活動,通過“聽說評議思”的方式,來初步完成。
3、深化研究階段:(20xx年4月)
工作目標:全面實施課題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學習和吸收先進的作文教學理念,努力在實踐中探索生活化作文教學的新思路和操作方法。完成實驗方案所規(guī)定的實驗內容,達成課題研究目標。
主要工作:以理論為鑒,教師探索在實踐中生活化作文教學的新思路和操作方法,并進行交流,初定模式。
4、結題總結階段(20xx年5月)
工作目標:全面形成課題成果,達成實驗研究目標,課題結題鑒定。主要工作:完成課題研究報告、檢測報告,全面實施。
六、對實驗老師的要求:總體要求是:
、賹嶒灷蠋煵粩嗟刈晕覍W習、實踐、反思;
、趯嶒灣蓡T之間經常性地交流和探討;
、壅n題專題課觀摩:課題組成員每人每學期開一節(jié)作文觀摩課,擬挑選年輕有為較適應課改精神的老師上較大范圍的作文公開課;
、懿粩嗟胤e極探索、踴躍撰寫有關農村小學作文的論文,課題組領導積極向教科局推薦發(fā)表、入選匯編。
大家必須明確的是:
①實驗的過程應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實驗老師要虛心學習,善于擠時間,認真閱讀報刊、雜志中有關理論文章,積極從網絡上獲取最新的研究成果;
、趯嶒灥倪^程應是一個實踐的過程。實驗老師要勇于實踐,努力探索提高農村小學生作文水平的新途徑,從每一節(jié)課做起,并注意積累實驗的原始資料。
、蹖嶒灥倪^程應是一個交流的過程。實驗老師要經常和課題組其他老師交流實驗過程中的得與失,互相啟發(fā),共同進步。
、軐嶒灥倪^程應是一個反思的過程。實驗老師要及時反思自己的實踐,使之提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導自己的實踐。
、輰嶒灥倪^程應是一個更新教育觀念的過程。實驗老師要轉變觀念,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挖掘學生的潛能,使老師和學生的素質都有一個較大的提高。
七、研究的預期效果教師取得的成果:
1.論文研究過程中的階段性成果,以論文的形式推薦教學論文登報。
2.結題報告撰寫3000-5000字左右
3.資料匯編。學生取得的成果:
1.學生的寫作水平有大幅度、大面積提高。
2.爭取一部分同學能有習作在正規(guī)報紙、刊物上發(fā)表。
八、成果呈現(xiàn)形式
1、按高標準要求作成果展示;
2、向教育報刊積極推薦發(fā)表我課題組老師有關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的專題論文;
3、在不同階段不斷地以各種形式展示學生的習作,并對優(yōu)秀作文發(fā)獎鼓勵。
小學研究性學習設計方案 6
一、課題的實驗背景
自從教育產生以來,諸如“如何有效地教”、“怎樣做一名成功的教師”、“教師如何教得輕松而學生又可以學有所成”等問題歷來是教學實踐的基本要求。在以機器大工業(yè)生產為標志的工業(yè)社會,“效率”意識尤其得到強化,與之相應的教學活動也隨之更加重視“效率”。有人說,現(xiàn)代教學論就是追求以效率為核心的“有效教學論”!坝行Ы虒W”是學校教學活動的一個基本追求,但在不同時代卻有不同的關注主題。從夸美紐斯開始,以及后來的赫爾巴特學派,“有效教學”的理想落實在“規(guī)模效應”及其相應的“教學模式”上。后來,以杜威教育理論為代表的“進步主義教育”開始從“人的問題”、“教育與生活的關系”等視角來考慮有效教學的出路,有效教學朝著多元化方向發(fā)展。再后來,有效教學實踐及其研究越來越強調“設計意識”(或“教學設計”)和“反思意識”(或“教學反思”),越來越強調課堂教學的改革不是一種教學方法或教學技術的更新和調整,它需要在“教學理念”或“教學信念”的.支持下展開“教學設計”。所以,現(xiàn)今的課堂教學就要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設計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師生在有效的教學生活中得到發(fā)展。
“有效課堂教學”就其內涵來說就是在正確的教育教學思想的指導下,通過教師的有效行為,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有效的發(fā)展;它的外延涵蓋有效的課前準備(解讀課標、背景分析、資源整合,有效預案等)、有效的教學實施(即有效的課堂教學)和有效的教學評價。正確而恰當?shù)慕虒W目標是有效課堂的前提、生動而有趣的學習情境是有效課堂的關鍵、豐富而開放的課堂活動是有效課堂的主線、靈活而多樣的作業(yè)練習是有效課堂的保證、課后的有效反思是有效課堂的助推劑。
有效課堂教學應呈現(xiàn)精細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瓣P注細節(jié)”才能真正實現(xiàn)“有效教學”,在育人目標的大前提和課程標準的規(guī)范下,40分鐘課堂的每一環(huán)節(jié)的目標、內容、活動等的精心設計與準備,才能真正創(chuàng)建“有效的課堂”。就班級授課制而言,引入新知、學習新知、鞏固應用、布置作業(yè)等教學環(huán)節(jié)仍是有效教學必須遵循的最基本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美國當代著名教育心理學家羅伯特.加涅對有效課堂教學提出過九大教學步驟:1.引起學習注意2.交待教學目標3.復習相關舊知4.呈現(xiàn)新課內容5.提供學習指導6.引發(fā)行為表現(xiàn)7.給予信息反饋8.評估行為表現(xiàn)(6-7循環(huán))9.強化保持與遷移。浙江大學教育學院盛群力教授將有效課堂教學結構分為五大步驟:1.啟動動機/興趣/注意/目標2.導入復習/提示回憶/補缺3.展開呈現(xiàn)/編碼/練習/反饋4.調整補救/補充5.結束小結/照應/提示課后作業(yè)。參加新課改實驗的教師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發(fā)展,也遭遇到了“有效性”問題的最大挑戰(zhàn),由于人們對新課程理念理解、領會的偏差,以及實施者缺乏相關經驗,課堂教學出現(xiàn)“三維目標”割裂、教學內容泛化、教學活動外化、教學層次低下等形式化低效化現(xiàn)象,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開展小學數(shù)學有效課堂教學設計研究,將對課改的深入開展起到積極作用。
二、課題的理論支撐
以《小學數(shù)學課程標準》倡導的基本理念為指導,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的發(fā)展。不僅要考慮數(shù)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心理規(guī)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shù)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fā)展。
三、課題的研究目的
1、教師通過圍繞課題學習、思考、實踐等研究,尋求有效教學方式和方法,促進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
2、引導學生掌握有效學習策略,幫助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與能力,激發(fā)起學習熱情,體驗學習和成功的快樂,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
小學研究性學習設計方案 7
一、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1、現(xiàn)實需要:由于不少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理解不全面、不準確,思想上比較浮躁,行動上比較激進,在課堂教學中趕時髦,盲目追“新”,使得新課程實驗過程中存在著教學情境偏差、教學方式偏差、活動組織偏差、手段運用偏差以及課堂評價偏差等背離課改初衷的行為,使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了過分夸大學生主體作用輕視教師主導作用而導致課堂教學失控、過分夸大過程忽略結果而導致課堂教學無效、過分夸大情感目標輕視知識技能目標而導致教學質量下降等問題。因此,教學的有效性作為現(xiàn)實問題就成為我們每一位教師需要研究的課題。
2、改革需要:新一輪課程改革實驗以來,小學數(shù)學教學經歷了一場巨大的教育理念、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評價方式等方面的變革,但我縣的實際狀況是不少教師還沒有進入角色,思想和行為都還停留在傳統(tǒng)教學的水平上,“穿新鞋走老路”,教師獨霸課堂。那些照本宣科式的“機械教學”、唱獨角戲式的“表演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式教學”,打乒乓式問答的所謂“啟發(fā)教學”等問題在我縣農村小學普遍存在。教師教得無味,學生學得無趣,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痛苦。《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數(shù)學教學是數(shù)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
3、發(fā)展需要: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使教與學、師與生之間的關系產生革命性的變化。這都要求老師的教要主動地去適應學生的學,提高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活動的有效性。開展小學數(shù)學課堂活動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能促使教師從自身教學工作的實際出發(fā),從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出發(fā),探索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途徑和方法,這對于提高課改的實效性、提升教師自身的素質以及教師專業(yè)化成長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4、研究需要:目前對教學有效性研究的已有不少成果,但是理論研究較多,行動研究不夠深入,這給本課題研究留下了較為廣闊的空間。因此,研究本課題具有較大的現(xiàn)實意義。
二、課題界定
教學有效性: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能采用恰當?shù)慕虒W措施,利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實現(xiàn)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有效性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涵義: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三、研究的目標
1、調查和分析影響課堂教學效益的主要因素,探索和總結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策略,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使接受學習、模仿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方式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合理而有效的運用。充分領悟各種學習方式的價值和意義,從而實現(xiàn)主體與主導的協(xié)調,扎實與靈動的統(tǒng)一,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融合。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促使教師切實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牢固樹立“以生為本”的思想,努力實踐“以學定教,以教促學”的基本理念,使課堂教學成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和諧、可持續(xù)發(fā)展。
4、通過實踐研究,進行理性思考,形成小學數(shù)學中不同內容不同課型的課堂教學基本模式。
5、在本課題實驗的過程中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理論水平,全面實現(xiàn)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
1、影響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影響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原因多種多樣,通過對本課題的研究,圍繞影響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性因素,進行有針對性地分析和研究。
2、探究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策略。有效性教學策略包括:
。1)有效的課前準備策略;
。2)有效的新課導入策略;
。3)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
(4)有效的課堂練習策略;
。5)有效的課堂評價策略。
3、形成不同內容不同課型的課堂教學基本模式。包括:
。1)概念教學基本模式;
。2)計算教學基本模式;
。3)解決問題教學基本模式;
。3)統(tǒng)計教學基本模式;
。4)概率教學基本模式;
。5)練習課基本模式;
。6)復習課基本模式。
五、研究的理論依據(jù)
。ㄒ唬┯行Ы虒W理論認為,教學就其本體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潛能、促使人身心發(fā)展的一種有效的實踐活動。它強調效果,認為沒有效果的教學是沒有價值的教學,甚至是有害的教學。有效教學的理念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
1、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是有效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學有效性的唯一標準。
2、激發(fā)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自覺性是有效教學的出發(fā)點和基礎。
3、提供和創(chuàng)設適宜的教學條件,促使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是有效教學的實質和核心。
。ǘ┙嬛髁x認知理論
建構主義認知理論認為,學生對于所學的知識,必須要經過自己親身探索、體驗、認知,自己去建構對知識的認知,建構知識的框架和知識體系,才能完全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并形成技能。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要創(chuàng)設靈活多樣、富有激情的課堂練習,誘發(fā)學生自己主動進行練習、引導學生自主地思考問題,巧妙地啟發(fā)學生解決問題。從而讓學生自己去建構對知識的認識,建構知識的框架和知識體系,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生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有意義學習理論
有意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的過程即新舊知識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的過程。有意義學習是一種以思維為核心的理解性的學習,其特點是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包括身與心、認知與情感、邏輯與直覺等都和諧統(tǒng)一起來,其結果既是認識和能力的發(fā)展,又是情感和人格的完善。同時有意義學習的結果能得到自我確認,所以有效的學習應該是有意義的學習,而機械的學習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但學習的結果常常不得不受到來自外部因素的強化,所以我們認為這是一種低效的學習。
六、課題研究的條件
1、圍繞本課題所開展的前期準備工作,包括文獻搜集工作、調研工作等
(1)加強業(yè)務學習:利用業(yè)余時間進行理論學習,閱讀有關的報刊、雜志,每周進行一次網上讀書活動,并做好讀書記錄,確保課題研究人員的理論水平和教科研水平不斷提高。
。2)做好前期調查工作:對研究對象進行深入細致地調查研究,做好記錄,寫好研究報告。
2、完成研究任務的保障條件,包括研究資料的獲得、研究經費的籌措、研究時間的保障等。
充分利用學校圖書室,各類報刊雜志。力爭本研究課題得到課題組成員的大力支持和協(xié)助。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堅實的基礎。
七、研究對象及方法:
1、研究對象
以開縣小學數(shù)學中心教研組成員所教班為研究對象,同校同年級的其它班為對比班。進行跟蹤課堂觀察資料收集數(shù)據(jù)分析總結提煉專家引領推廣應用。
2、研究方法
(1)教育調查法:按照確立的研究對象,對實驗班的學生進行有計劃、有目的、有系統(tǒng)地訪談或問卷,收集關于研究對象的第一手資料,并跟蹤觀察,定期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
。2)文獻資料法:以提高教學有效性策略為核心,查閱,鉆研相關資料。關注市內外的研究成果,將國內外的研究成果借鑒到本課題的研究中。
(3)行動研究法: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邊實踐,邊探索,邊檢驗,邊完善,把研究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探索出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有效策略,積累豐富的課堂教學有效的實踐經驗。這是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
(4)比較法:與對比班進行對比分析,對課題實驗的有效性進行評估。在課題組成員中開展同課異構,一課多磨,對比分析相關要素的關系,提煉有效教學的策略。
。5)個案分析法:重視案例搜集、整理和分析,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在解決問題中尋求突破。
(6)經驗總結法:定期對課題的研究狀況進行反思,交流研究心得,以論文,展示,互動等多種方法總結經驗,逐步形成成果。
小學研究性學習設計方案 8
一、研究背景: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這個世界正在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科技和信息把我們帶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知識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tài)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地悄然興起,知識產品生產和腦力勞動在整個社會生產系統(tǒng)中占據(jù)了主導地位,知識上升到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基礎地位;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國家與國家、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交往日益頻繁;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和戰(zhàn)略既要求社會成員具有終身發(fā)展的愿望和能力,又要求發(fā)展和保護并重。面對全新的社會背景,基礎教育如何把學生培養(yǎng)成具有健全的價值觀和負責的生活態(tài)度,具有創(chuàng)造意識和能力,善于發(fā)現(xiàn)和探究,具有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善于和他人共同生活、工作,具有社會責任感和生態(tài)倫理意識,能夠與周圍環(huán)境和諧相處成為各國課程改革的核心命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在觀照歐美各國和日本、中國臺灣和香港地區(qū)的課程改革的基礎上適時地提出了在我國中小學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但是,在國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沒有現(xiàn)成的經驗可循,特別是小學。目前全國第一批三十八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qū)在課改中碰到的最大困難即是如何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一方面,教育部下發(fā)給各實驗區(qū)的《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僅僅給出了課程目標、內容、實施和評價的一些大的要求和原則,缺乏大量的可供借鑒的案例,給課程實施帶來了操作上的重大困難;另一方面,綜合實踐活動從課程資源上說具有極強的地方性,不同地區(qū)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文化狀況、文化傳統(tǒng)千差萬別,使得綜合實踐活動在具體的課程內容上不可能統(tǒng)一,無法形成統(tǒng)一的教材或參考資料,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本身特有的生成性也拒絕固定的統(tǒng)一教材,這對于習慣了以教科書和教參為教學原點的小學教師來說,一下子無所適從;第三,近年來,高中段的研究性學習蓬勃開展,已經有了一批成果,出了不少書,但是,以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知識、能力儲備,根本無法搬用高中研究性學習的經驗。因此,加強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踐探索,積累課程實施經驗,對于當前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十分重要而迫切,而且,從課程本身的特點來講,每所學校必須在經歷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之后才能獲得課程實施的經驗,才可能在新課程全面推行的時候不致于手忙腳亂,無所適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可能按照別人探索出來的現(xiàn)成模式去套用,只能從同類型學校的經驗中得到一定的借鑒。所以,不管是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經驗的積累還是對課程實施規(guī)律的探索,作為xx小學,非常有必要化力氣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和實踐。
二、研究的目的意義
1、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lián)系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2、轉變教師教育教學觀念,提升教師教育科研能力,積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育經驗,為課程的正式實施做好師資準備。
3、以課題研究帶動學校在教育質量、教育科研、師資隊伍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學校管理等方面的全面提高,提升辦學層次。
4、為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提供有效案例,提供xx地區(qū)小學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一些共性經驗。
三、研究的主要內容
1、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資源開發(fā)
。1)小學低年級主題實踐活動資源開發(fā)
(2)小學中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資源開發(fā)及學習包編寫
。3)小學高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資源開發(fā)
2、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組織實施
。1)小學低年級主題實踐活動課程的組織實施
。2)小學中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組織實施
。3)小學高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組織實施
3、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課程評價
4、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組織管理
5、信息技術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的作用
四、研究的主要步驟
1、準備階段(20xx年3月-20xx年8月):
。1)成立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
。2)分層次學習課程改革的相關理論,做好教師培訓;
。3)送骨干教師到上海參觀學習;
(4)強化勞技學科、信息技術學科師資隊伍;
。5)建好校園網,構建初步的校園網絡文化,建好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網站;
(6)制定詳細的研究實施方案,分年級編寫好綜合實踐活動學習包;
。7)成立少年海洋科學院,落實社區(qū)綜合實踐活動基地;
。8)準備好綜合實踐活動管理的各種表冊。
2、組織實施階段(20xx年9月—20xx年7月):
。1)舉行課題開題儀式;
。2)分年段按計劃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3)對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進行動態(tài)管理和調控;
。4)定期組織綜合實踐活動工作交流和階段成果匯報觀摩活動;
。5)在實施過程中組織教師動態(tài)培訓,外出參觀學習;
。6)采集研究有關數(shù)據(jù),積累資料,完成研究內容中規(guī)定的五大塊研究任務。
3、總結階段(20xx年8月):完成課題研究主報告,完成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網絡化輔助管理軟件。
五、研究的主要方法:
行動研究法
六、研究的條件分析:
1、學校主要領導對研究課題高度重視,有一定的教育科研經驗,承擔過多項省規(guī)劃課題的研究,而且研究課題獲得過省基礎教育成果二等獎;校長本人對信息技術教育、小學勞技教育、社會實踐活動比較熟悉,有過十年的小學海洋教育活動課程研究經歷,接受過為期一年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
2、綜合實踐活動所包含的四大指定性學習領域學校都已陸續(xù)開展,最短的也已有一年的工作積累。
3、學校在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方面后來居上,建成了功能完備的校園網,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準備了優(yōu)良的網絡條件。
4、近兩年,教師結構發(fā)生了重大變化,青年教師在教師隊伍中占了絕大多數(shù),為教育科研提供了師資隊伍基本素質上的保證。
5、學校所在的沈家門街道對社區(qū)管理作了重大改革,一大批熱心教育工作的青年社區(qū)干部充實到各社區(qū)管理層,客觀上為學校開展社區(qū)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七、研究的組織管理:
1、成立課題研究領導小組:
組長:周旭光,校長,負責課題研究方案的制訂和課程研究的全面領導,在總結階段撰寫課題研究的主報告;
副組長:徐海兵,書記,負責課題組各成員、學校相關的各部門、各子課題組的協(xié)調工作;
成員:張朋軍,教導主任,負責信息技術教育,為課題研究提供技術保障,領導完成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輔助管理軟件的設計、編寫;
2、根據(jù)研究內容規(guī)定的五大塊,按年級段建立子課題組。
3、按教師個人特長,建立指導教師組,并在組內按年級進行相對指導分工。
4、班主任組織班內綜合實踐活動分組管理和協(xié)調。
八、研究的主要措施:
1、根據(jù)學,F(xiàn)有條件,合理安排綜合實踐活動指定學習領域的時間。
信息技術課:一、二年級每周安排2節(jié)信息技術課,其中1節(jié)為漢字輸入技能訓練;三、四、五、六年級每周開設1節(jié)信息技術課,其中五、六年級可以根據(jù)課題研究情況調劑使用,重在信息技術的應用,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技術手段整合到整個課題研究中去。三年級開始使用的信息技術教材提前到一年級使用。
勞動與技術課:一、二、三、四年級每周單獨開設1節(jié)勞技課,五、六年級勞技課并入課題研究,作為研究中的實際應用來體現(xiàn)。
一、二年級以班級為單位每學期安排4次統(tǒng)一的主題活動,其中2次為自然考察,2次為社會考察;三、四年級每學期安排2次主題活動,盡可能做到自然和社會和自我發(fā)展研究平衡;五、六年級每學期安排1次自選課題的研究活動。
2、根據(jù)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知識背景,在活動安排上由淺入深,體現(xiàn)由扶到放。
一、二年級段以教師主導的集體活動為主,以口頭表達教師要求的活動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想,盡可能地讓學生在表達時有自由選擇的余地;
三、四年級學生能按照學習包所規(guī)定的范圍和提示的要求相對獨立地完成活動,在規(guī)定范圍內有自己選擇研究、體驗對象的自由,有書面的活動記錄和認識體會,有活動過程中必要的設計活動和實踐服務活動,必須使用信息技術手段,掌握基本的調查、資料收集的方法,并注意科學性;
五、六年級則在學校提供的大的選題范圍內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研究課題,在指導教師指導下完成研究活動,要求整個過程符合科學研究的一般規(guī)范。
一、二年級注重的是對自然、社會和自我的初步感知;三、四年級注重的是對自然、社會和自我的進一步認識、體驗,并能參加符合自身年齡特點的實踐,把自己的想法運用在實踐中;五、六年級則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探究的能力,強調理性思維和綜合性。
3、在綜合實踐活動大的思想框架內,對學生的體驗性、實踐性學習進行有分有合的安排,社區(qū)服務和社會實踐除了在活動中作為主要的載體之外,從一到六年級進行系列安排,規(guī)定服務和實踐的總課時,保證每位學生有足夠的參與社會實踐和社區(qū)服務的量。
4、除在課題實施之前對教師進行的一系列有關課程改革的理論培訓之外,在課題實施過程中同步進行具體的操作培訓,保證教師對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指導和對研究過程的有效監(jiān)控。
九、研究的成果表述:
研究報告、論文、輔助管理軟件
小學研究性學習設計方案 9
一、課題的提出
1.理論意義
《語文課程標準》“階段目標”中要求: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對于小學生來說,寫字不僅可以鞏固識字,還可以陶冶情操,形成審美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提高文化素養(yǎng)。
2.現(xiàn)實意義
“字如其人”,規(guī)范、工整、美觀的字,就是一個人的第二形象。但是在現(xiàn)實中我們研究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寫字能力較低,很少有能達到“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造成這種狀況的我們認為主要有這些原因:首先是長期以來語文教師偏重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理解和表達能力的提高,而忽視了學生的寫字能力的訓練。學校所設的寫字課流于形式,隨意被擠占。寫字教學收效甚微。其次信息化的加快,寫字的育人功能受到弱化。方塊字是我們的國粹,寫好漢字是每個中國人應該掌握的最起碼的基本功。對提高學生科學文化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具有直接功能;對學生意志的磨練、情操的陶冶、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堅強品格的培養(yǎng)都會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再則學生身體素質的發(fā)展,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手掌肌肉尚未發(fā)育健全,力量較弱,對筆的控制能力較差,容易造成姿勢不夠端正。寫字要經過長時間艱苦的訓練。遙遠的成就感消磨孩子們寫好字的積極性。使有的的孩子不愿意寫好字,練好字。
基于以上幾點,我們認為本課題的提出適應了教學需要。
二、課題的界定
課題中的“書寫方法”是指正確的`執(zhí)筆姿勢和坐姿標準,要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書寫時正確的坐姿、書寫時眼睛和書保持適當?shù)木嚯x、正確的握筆姿勢、眼睛隨手由左而右的習慣,是需要教師進行不斷的鼓勵和培養(yǎng)的。讓學生在正確的書寫方法下體驗成功,從而讓學生保持良好的書寫習慣。
課題中“小學低年級寫字指導研究”旨是通過教師課堂教學中有層次、有針對性的對漢字筆畫的書寫進行系統(tǒng)的講解,讓學生在一、二年級寫字的起始階段獲得正確的漢字的書寫習慣,同時在教學過程對學生的正確書寫姿勢進行正確的引導,以期達到“三個一”的要求:眼離書桌一尺;胸離書桌一拳;手指離筆尖一寸。同時養(yǎng)成正確的書寫漢字筆畫順序,養(yǎng)成良好書寫習慣,達到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
三、課題研究.目的、內容、方法
1、研究的目的
⑴通過對小學生進行正確的執(zhí)筆方法和坐姿的培養(yǎng),促使小學生“雙姿”的正確養(yǎng)成。
、谱屝W生從楷書起步,楷書是練習寫字的基本功,從楷書的基本筆畫、書寫順序練起,逐步過渡到漢字的間架結構。一步步的引導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
、峭ㄟ^正確的執(zhí)筆方法,讓學生在書寫的過程中養(yǎng)成想好再寫,同時做到持之以恒的練習態(tài)度來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2、研究的內容
、抨P于培養(yǎng)學生寫字興趣的研究。主要研究如何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寫字的興趣。
、婆囵B(yǎng)學生良好寫字習慣的研究。主要研究如何培養(yǎng)學生“兩姿”及讀帖等的習慣。
、侵笇д_美觀寫字方法的研究。主要研究如何指導觀察、書寫和指導尋找漢字的書寫規(guī)律,寫出規(guī)范美觀的漢字。
3、本課題采用的研究方法:
。1)行為研究法: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邊實踐,邊探索,邊檢驗,邊完善,邊歸納,邊總結,把研究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最終探索出提高寫字教學效益的有效方法。
。2)調查法:對學生的寫字教學現(xiàn)狀進行調查分析,發(fā)現(xiàn)問題,以便采取有效的策略予以解決。
。3)經驗總結法: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認真做好各類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實施情況的記錄,通過剖析、歸納和反思,運用科學的經驗總結,確立可行的正確書寫姿勢。
(4)展覽評比法:通過學生的作品展示,評比展開大面積的“雙姿”習慣的養(yǎng)成。
4、研究對象一、二年級的學生
5、研究假設
途徑:采用教師講授的方法,讓學生對漢字的基本筆畫和書寫順序有一個循序漸進的掌握過程,并且在此過程中不斷的滲透正確的書寫姿勢。逐步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漢字的習慣。
、艑嶒灲處熦S富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在課堂上,要及時發(fā)現(xiàn)漢字書寫規(guī)范、整潔、美觀的學生,對其進行積極評價,鼓勵學生向其學習,提高學生書寫漢字的興趣。
、浦笇W生正確書寫漢字的筆畫順序、正確的寫字姿勢,逐步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亲寣W生喜歡書寫漢字,通過實驗,使學生變得更加喜歡學習語文,最終促使學生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預設效果:
、艑W生能夠按照正確的寫字姿勢進行漢字的書寫。
⑵學生能夠按照漢字的正確書寫順序進行漢字的書寫。
⑶學生書寫的漢字干凈、整潔、美觀。
、葘W生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
四、課題實施原則
寫字是小學生應具備的一項重要基本功,寫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一、二年級階段,學生剛開始學習書寫漢字,對漢字的基本筆畫、筆畫順序、間架結構以及書寫方法一無所知。因此,抓住小學一、二年級學生學習寫字的關鍵時期,教師從漢字書寫的基本筆畫入手,通過系統(tǒng)的講解和示范。讓學生通過模仿漢字的書寫開始,對漢字的書寫有一個逐步的了解和認識。逐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使學生逐漸掌握正確的漢字書寫方法,把漢字寫的正確、工整、整潔、美觀。使學生在書寫漢字的過程中受到藝術的熏陶,美的感受,培養(yǎng)學生一絲不茍,持之以恒的意志、品格,以及樂學求美的良好素質。
五、研究措施與步驟
1、步驟:
。1)準備階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
①確定研究人員,總結已有經驗,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對實驗教師進行系統(tǒng)培訓,提出具體的課題研究方案。
、陂喿x小學寫字教學及教科研相關書籍,為課題研究做好準備。
、圻M行課題初步論證,形成研究方案。
。2)實施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
九月份:
1.制訂并學習寫字教學計劃;
2.寫字教學研討會。
3.檢查一二年級黑板的田字格是否落實規(guī)范
4.每月一次寫字比賽十月份:
1.強化學生坐姿、運筆、握筆的訓練;
2.檢查學生(特別是一年級學生)的寫字姿勢。
3.寫字教學示范課研討。
4.每月一次寫字比賽
十一、十二月份:
舉行學生作業(yè)展評
(3)評價與總結階段(20xx年3月20xx年4月)三月份:
1.寫字教學優(yōu)秀作品、班級評比。
2.總結階段寫字教學成果。
收集、整理有關材料,檢測各種策略的效果,結合理論綜合分析,作出定性、定量分析,撰寫結題報告。
措施:
、艩I造寫字氛圍:班級設立寫字宣傳欄目,定期展示學生優(yōu)秀作品。
、茦嫿▽懽终n教學模式,上好寫字課,指導寫字方法,培養(yǎng)寫字技能。
。3)家校聯(lián)系,積極配合。
。4)抓好表率,表彰寫字能手。
【小學研究性學習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小學研究性學習設計方案07-25
研究性學習設計方案04-29
小學研究性學習設計方案4篇07-25
語文研究性學習設計方案02-28
小學研究性學習設計方案通用4篇03-27
研究性學習設計方案14篇01-31
研究性學習設計方案(14篇)01-31
研究性學習設計方案(精選13篇)04-18
研究性學習設計方案集合14篇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