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古村落走訪記散文
乙未年4月11日,余等19位文友乘車走訪社城鎮(zhèn)一道溝之古村落。所到之處,不甚感慨,遂留碎記。
一、山道之險(xiǎn)
因雙峰水庫屯水,舊道斷阻,遂繞道而行。卻不識路途,一路詢之。終于行上正道,卻令人恐懼。但見小道倚山而劈,如巨龍盤踞于重山峻嶺之間。道邊,皆為亂石深谷。墜之,當(dāng)為齏粉也。不禁吟道: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余等下車步行而爬坡,道之陡,道之“之”形回轉(zhuǎn),引得濃趣。少者情致高昂,老者氣喘吁吁,皆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韓師言,“走訪之意不在遠(yuǎn),在乎行于山水之樂賞也”。寶銀對余曰,山勢之險(xiǎn),汝當(dāng)大筆付詞也。余笑而應(yīng)允。至山巔,見翠松與藍(lán)天白云相連,疑聞天宮仙語。而滿山杏桃爭艷,集紅、白、藍(lán)、綠、青于畫間,偶有黃花,甚是“江山如此多嬌”。有人舞起會旗相呼,爭相拍照。遠(yuǎn)望似紅絹揮舞。驀然風(fēng)起,處處伴隨花雨。余不禁苦吟,得詞一首。因恭疏淺才,不甚惶恐,幸承澤露,敢竭鄙懷,莫笑余愚也。詞為[青玉案]盤山道感懷:
疑盤蜀道驚魂懼。路陡轉(zhuǎn)、聞仙語。但見低云摘可取。忽傳鳴翠,不知深處,松海鉆天宇。
多情吟誦詩仙句,眾欲臨宮喚娥女。速下山間當(dāng)對侶。驀然風(fēng)起,有人揮絹,舞動桃花雨。
二、石會
下高山,過溪水,沿山溝故道而行。未久,至石會村。
夫石會村距社城鎮(zhèn)約15公里。曾聞,因“多石山名石匯,后改為石會!睂(shí)為謬也。其名之來歷,相傳與后趙皇石勒手下之大將石會關(guān)聯(lián)。石會于村附近占山為王,后歸屬后趙皇,村民為感其恩念其功,故名,可見悠久而神秘哉。
夫倚山而筑,前臨清溪,夾于山溝叢林之間。惜土屋殘敗不堪,衰落之景,令人扼腕興嗟,很是凄惋,潸然感嘆。尋其民,甚是稀少。概因多為外出打工爾。僅留數(shù)十老者或婦幼者看守,十分冷落孤寂。若石會再生,豈不悲哉。又見處處牛、羊、雞糞,使人堪憂。偶有犬吠,似在訴說這里還有人煙,卻不是桃源。相傳,此為古榆社之驛道也。當(dāng)年之繁華已然殆盡,豈不痛鳴。喜少數(shù)鄉(xiāng)民,不忍背井離鄉(xiāng),堅(jiān)守耕耘、放牧,得以繁衍生息,留下一點(diǎn)希望,當(dāng)贊。少傾,余等離去。余不免吟道:
悲乎敗景痛憂傷,古月焉何忘故鄉(xiāng)。
若使當(dāng)年石會在,不知是否慟凄涼?
三、水澤村
離開石會,沿山溝砼路向前,仍是崎嶇難行而一路顛簸。少焉,行約三四里,至水澤村。
見村口有四個(gè)村民,余等甚是歡喜!坝信笞赃h(yuǎn)方來,不亦樂乎?”村民更是喜上眉梢,可見少有外人光顧。余深挖記憶庫,年少時(shí)戀人即為此村者,遂倍覺親切。曾有一次路過,卻未得駐足,留有遺憾。數(shù)十載后親臨,余溫尚存,但不知芳齡少女,為何容貌,似乎淡忘。余對眾友曰,此乃戀人之故鄉(xiāng)也,眾皆笑。笑中或羞或甜或隱,皆等不覺。
余細(xì)觀之,該村與石會所筑風(fēng)水無異。唯其村口,有一古老石閣門,最引人注目,卻不知何年所建。從其斑闌花紋,磨褪之隱痕,或可見證蒼老,或在訴說著久遠(yuǎn)之史。村民言,倭寇曾從門中走過,多虧山上消息樹傳遞及時(shí),才免遭生靈涂炭。門后,有數(shù)個(gè)體育器材,靜靜閑置在小廣場上,顯示著現(xiàn)代氣息。更喜聞安有電話。然出門時(shí),唯有步行至幾十里外而坐火車,甚是艱難。經(jīng)詢,村中尚有二十余人口,算是不多見也。余等入村,見數(shù)十座空屋,荒蕪不堪,殘不忍睹。更有古老之屋,或言財(cái)主之屋,處在風(fēng)雨飄搖之中。倒是盡見牲畜之糞,何言清潔。余心悲鳴,不禁呻吟:
曾是夢中留戀處,忍堪破敗目難容。
倚托古老傳說事,日月何時(shí)復(fù)照中?
四、琵琶窯
帶著心堵之糾結(jié),離開水澤,續(xù)向前行。不久,至琵琶窯山口。
從山口沿山谷石徑順溪邊步行而入。一路上,蒼松翠柏夾著青叢或杏花桃花,彌漫在疊山之中。間有翠鳴,有黃鸝、小麻雀,更有野鳳雀、鶴唳,令人驚喜而倍增情趣。山崖下青苔上,間隱冰凌,為歸春少有。余不禁吟七絕以憐冰凌:
塵風(fēng)吹盡雪花溶,堪奈殘凌退谷苔。
長恨清冰無覓處,誰知隱入此中來。
途中,又見數(shù)處荒廢之石院落,間有石碑,為光緒年立,字跡已殘損不可讀,甚是可惜。不覺行五、六里,到琵琶窯。
琵琶窯,乃榆社最北端偏僻山莊,距縣城80華里,處太行西麓,橫亙百里之八賦嶺腳下。夫“環(huán)滁皆山也”,僅不足20米之狹口相通,內(nèi)寬約百米,縱深約五百米,似頭南尾北而置之琵琶。山民倚山擇地而居,皆為石窯,故名琵琶窯。聽聞,此曾為官驛商道之站,其興盛時(shí),居民近20戶80余口。據(jù)言,琵琶窯一財(cái)東曾養(yǎng)有80余頭駱駝,加之驢騾馬共有百余“高腳”,專事轉(zhuǎn)運(yùn)生意。有數(shù)家客棧酒肆,很是紅火。此地耕田稀缺而生意興隆,可見當(dāng)年之繁華,也似世外桃源,而今已無人居也。空遺一片亂石殘屋殘?jiān)。濁漳河正源溪流,婉蜒涓涓穿過,將村莊一分為二。清一色之殘跡石砌建筑,或三合院或四合院,皆為石券窯,雕琢整齊精美,門、窗頂部為拱形,有花紋或淺浮雕。主體有分間縱券,有數(shù)間通貫橫券,結(jié)實(shí)堅(jiān)固。配房、倉庫、茅房、圍墻、畜圈皆為石壘石砌。同石碾、石磨、石鋪街道,仿佛進(jìn)入石雕世界,令人嘆為觀止?上巳ジG空而漸盡毀。僅有牛糞,似在訴說蹤跡。古老之駝鈴、騾驢馬之蹄,古老之氣息,皆湮沒在亂石荒草之下,甚是悲嘆不絕。遂吟:
琵琶窯下盡空屯,但見一堆破古村。
孰道當(dāng)年衰興事?石中探索隱遺痕。
時(shí)已午,小憩以充饑,而后攀登八賦嶺。
五、八賦嶺
沿琵琶窯往北,踏小橋,從道光年間碑旁走過,盤山而行走在“州八道”之古道上。
官方及民間曾數(shù)次開拓穿山越嶺之道,沿途每八里設(shè)一驛站,古稱“州八道”。踏著約四米寬之古老圓石山徑,隱隱似聞駝鈴、騾驢馬之聲。輾轉(zhuǎn)七、八里,至八賦嶺。八賦嶺屬于三縣垴山系,濁漳河源頭,海拔1553米。三縣垴,因位于縣境榆社、榆次、太谷3縣交界處而故名,海拔1740米。此外,有強(qiáng)盜圪塔(1687米)、人頭山(1690米)、大圪塔(1712米)、百崖山(1566米)等諸峰。交通閉塞之古代,這是一條繁華之官商通道。南來北往之駝隊(duì),夜間于琵琶窯歇腳,白日行走,山谷里之鈴聲,經(jīng)久不息。忽見一只斑蝶于綠松旁翩翩起舞,眾皆笑也。
余等站立于八賦嶺上,取出會旗揮舞,爭相拍照,興奮之情難表。余縱聲高吼《黃河謠》曲,其聲嘹亮,回音繚繞不絕,從而吐盡淤愁,快哉!諸友乘興,或吟詩或高唱或朗誦,達(dá)到極點(diǎn)。惜有老者,未能登頂,豈不遺憾哉。尤其山巔中,一條可通車之穿山“之”路,如蛇形,盤踞于重山翠松之間,不知始也不知終處。只嘆疲累而無力前往,留下遺憾。
返歸時(shí),楊師提議,另擇道而返。于是,余與之二人,行走于山梁,隱有小徑,卻鉆入林中。索萋草而下,荊棘叢生,甚是難行。經(jīng)數(shù)轉(zhuǎn),終至琵琶窯。從琵琶窯而出,忽聞羊叫,只聞其聲,不見其蹤。路陡轉(zhuǎn),恰逢牧人高坐于山上,而羊群鮮見,似如“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
先出山口者,小憩而等待后者。余獨(dú)自到溪邊清洗污足,雖寒意襲人,卻清爽而便于輕身上路矣。然未知,后者以為還有后者也。往來疲憊尋找,甚是焦急,深怕出事。以此當(dāng)鑒,行前須約制哉。余等欠下一杯酒,以謝疲憊尋找者。上車時(shí)苦得一詩:
眾友登臨八賦嶺,紅旗舞在最高峰。
吟詩唱曲觀山下,誰曉林間盡古蹤?
六、焦紅寺
從琵琶窯山口向前,行二、三里,至焦紅寺。
焦紅寺乃“州八道”之另一驛站也。其出口方向?yàn)楹晚樋h。村里有山神廟、龍王廟、奶奶廟、爺爺廟等,惜已殘損。道之正中有一古戲臺,甚是蒼老而搖搖欲倒,令人惋惜。曾聞,每逢佳節(jié),必唱戲。加之通衢要道,往來行人,人山人海而絡(luò)繹不絕。
夫仍倚山而筑,概為狹窄之長廊所限,而兩山夾村之間寬不足百米,且多為石徹,敗落不堪。長廊數(shù)百米間,盡是亂石破屋。村前有小河,河邊便是大山。
有一牧羊女言,曾有兩百多人口,今僅有五人居住。伊言滔滔不絕,恐怕勝過一年之語,可見孤寂。婦言,其有兩百多只羊,三個(gè)兒女已婚,盡在外地生存。余等問之,因何而不出外謀生?答曰,一為還債,二為子女賺錢,二老無所求也。夫?yàn),何其偉哉。余問之,深夜可懼?然。曾有花豹出沒,噬之羊,卻未見蹤影。余等又試問,可為客者備食呼?然。純樸之心,盡顯。
沿鋪滿畜糞之石街而觀賞。忽驚喜,余見一臨溪之院,似曾相識。經(jīng)詢,乃摯友之所。故人之老者西去時(shí),余曾前來悼念,遂感親切。而對面山上,一條冰瀑靜默,引人注目。余甚是興奮,登石堰而留影。滿山羊兒與蒼松為證,不甚歡喜。
離時(shí)已至而村民不舍。從焦紅寺再往前約五里,為大牛村,且翻過山便是和順縣,惜未去。留詩一吟以抒感慨:
踏遍山溝覓古蹤,焦紅寺里盡遺痕。
長嘆人間多變換,興衰只看有無人。
須臾,余等乘車離去,留下車后一片塵埃。
【古村落走訪記散文】相關(guān)文章:
我向往的古村落大三學(xué)生散文04-25
沂蒙山區(qū)古村落利山澗散文04-29
描寫古村落的詩03-30
拔牙記經(jīng)典散文04-23
涼粉記散文04-26
散文:煙花記01-28
種花記散文04-27
雙搶記散文05-05
打井記散文05-02
白眼記散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