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十五年讀后感
翻開《萬歷十五年》這本奇特的歷史讀本,我們可以看到在萬歷一朝的時代風貌,甚至可以推測出明朝中晚期的時代發(fā)展。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了關(guān)于萬歷十五年讀后感,歡迎大家欣賞。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1
《萬歷十五年》這本書就不僅僅是超出我自身能力的30%了,在此之前除了唐太宗本紀宋美齡全紀錄之外我就基本沒有讀過任何與歷史相關(guān)的書籍,中國的沒有,外國的就更沒有了。我是個外文盲,外文音譯過來的名詞記起來特別困難,所以看得很少很少。
神奇的是這本《萬歷十五年》雖然閱讀周期間隔較長,但真正集中看下來的時間加起來應(yīng)該還算比較短的。當然,這個“快速閱讀”的感覺讓我在翻完最后一章看到其他學者所寫的評論后有些許不安——我是不是看漏了什么?有哪些信息是我在閱讀當下沒有提煉到的?
可一時半會兒我還不太想看第二遍。于是讀后感的梳理工作就從我印象最深的部分寫起。
這本書選取了公元1587年中國明朝的七個人物——皇帝、首輔、官僚、將領(lǐng)以及一個思想家?并以這七個人物為引子從上至下的描述了明代社會各個領(lǐng)域所存在的各種現(xiàn)象,并于其中闡述了作者自己對于政治、經(jīng)濟及軍事等等領(lǐng)域的思考。
史學家,見微知著。人物相,眾生相。
作者仿佛先知般的展現(xiàn)了我們這個年代從未見過卻又似曾相識的一個處在某種社會制度盡頭的國家究竟是何種模樣——百足之蟲,未死先僵。
令人印象最深的是作者關(guān)于海瑞的描寫。需要說明的是我雖明白歷史絕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論調(diào),但仍多年深受“贏家抒寫歷史”版本的荼毒。比如像海瑞這樣一個以清廉嚴政著稱的正面官員形象,作者給予了“傳統(tǒng)”教材中鮮有的評價——“古怪”。這令在我初次看到時感到十分的訝異。
“古怪”在放在這里主要意味著——“不合時宜”。也就是書中所寫——“他雖然被人仰慕,但是沒有人按照他的榜樣辦事!睘槭裁礇]有人按照他的榜樣辦事?——海瑞之所以能夠做到“嚴格”,根本原因是在他心目中所秉承的“律例準則“極為清晰,但這個”履歷準則“基本皆是出自于”四書“的訓示,及其所延伸的個人對于善、惡的”直覺“。而他“這種服務(wù)于公眾而犧牲自我的精神實際作用至為微薄”也正是因其”個人道德職場,仍不能補救組織和技術(shù)之短“。所以,這種幾乎全權(quán)依靠個人自覺修養(yǎng)的做法,沒有一個標準統(tǒng)一且更為強大的約束力加持他人誰能習得?而又如何習得?
回過頭來說,何謂“時宜”?拆解一下即為個人所處的時代,當前時代的社會制度,當前制度下的組織技術(shù)乃至物質(zhì)文化需要。海瑞“將洪武皇帝提倡的原則奉為金科玉律”,為官期間又慣以綱常善惡代替“成約”行事——“政府不用技術(shù)和經(jīng)濟的力量扶植民眾,而單純依靠政治上的壓力和道德上的宣傳,結(jié)果只能是事與愿違。”看到這里有沒有覺得有種熟悉的感覺?號召女性回歸家庭,鼓勵生育二胎,以及前不久央視那個“彩衣娛親”的公益廣告......歷史往往都有著驚人的相似,而這樣看來以史為鑒真心不是憑空說說而已。
說到家庭,海瑞曾結(jié)過三次婚,前兩位夫人皆因與“婆婆不和”被休身出戶,第三位夫人早逝。按照心理學中原生家庭的理論挖掘挖掘這其中的悲劇根源應(yīng)該很有意思。結(jié)合其官場上“膠柱鼓瑟”般的履行職責甚至犯言直諫的表現(xiàn),你能肯定說這不是另一只中國古代版俄狄浦斯的化身?
想起某次課堂上的爭辯,導(dǎo)師引出世人皆凡人,都擁有善惡兩面。臺下立刻有人不服舉出孔子海瑞甘地等等古今中外的先賢做例子,導(dǎo)師耐心解釋道,這些“圣人”把“善”留給了大多數(shù)人,而把“惡”留給了身邊最親近的人。于是眾人低頭默默思忖間四座啞然無聲......
事后再想想,我們膠著于人性深處一定擁有“惡”的一面與執(zhí)著于尋找的“圣人”時的那種心態(tài)其實并無二致,但凡陷入“絕對”圈圈中的同時,我們也就等于框死了自己。執(zhí)惡如何?執(zhí)善又如何?一個人活在世,終究擺脫不了他所誕生的社會,所成長的環(huán)境,所“被傳承“的思想和意識,正所謂”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人性的復(fù)雜程度又豈可是為善與作惡這么簡單的標簽可以概括的。而在現(xiàn)實中與人交往,彼此合力構(gòu)筑默契與信任,那又需要經(jīng)年累月花費多少抽絲剝繭般的細膩、耐性與熱忱。也不知是否正因如此才有佛家出來將世人于這繁雜繚繞的虛妄表象中度化,將世間的眾生百態(tài)剝離的只留下一個個單純的內(nèi)核以及無數(shù)的”善行“與”惡行“......
海瑞一生清貧無子,牢牢守住了“忠孝廉儉”的聲名。——古人對于“聲名”的追求,卻又是令我感到驚詫的另一處。書中描寫過當朝官員會因力諫天子被批判為“嘩眾取寵”。即在那樣的年代里人們竟然甘愿冒著失去性命的風險去掙得一個在歷史上的聲名。這點的確令我有些難以想象。但若換個角度想想,千年大國,假借儒術(shù)的維穩(wěn),這些忠臣飛蛾撲火般的做法,也很難說是不是對一個泯滅掉個性的民族一種極致的反抗。
《萬歷十五年》這本書從一個更為廣闊的視角,更加豐富的還原了這樣一個歷史人物。海瑞的廉儉和自制在當今社會仍然是被用于宣傳和歌頌的品質(zhì),但回歸現(xiàn)實生活,作為一個擁有著血肉之軀的個體,他有著自己的性格缺陷和思維局限。當然,這也幾乎是每一個存活在世的個體所同樣需要面對的現(xiàn)狀。我們在為其所處時代的沒落感到惋惜的同時,也應(yīng)冷靜反觀自己所處的社會當下走到了哪里?而未來又將要走向哪里?
寫到這里想起前幾期《奇葩說》,黃執(zhí)中帶有人本主義價值體系的辯詞引得觀眾垂青卻令高曉松在內(nèi)一部分參演者感到恐慌。但即使拋卻辯論者被賦予的立場,其實也真的大可不必如此敏感。借用心理學反向成型的觀點——“過度的禁止等于提倡。”對于某一件事情感到恐慌,其實往往是因為在內(nèi)心里已經(jīng)將這件事情進行過逼真的預(yù)演,同時對于這件事發(fā)生的可能性也給予過相當分量的肯定。那么既然都是真實的可能,為什么我們不能攤開了說明白,思考過后再來做選擇呢?比如超級英雄那一期,“偉大”這件事本身也可以被“討論”,這本身就是一個時代成熟的標志,F(xiàn)場的高票并非簡單蒙昧或是跟風,是對過度宣揚的一方觀念習以為常的麻木,也是對壓抑過久的另一種真實觀點新鮮出爐的欲渴。但需要相信的是,在這種種之后,一定會有思辨,一定會有選擇。所以,沒有必要在現(xiàn)實還沒邁開腳步的之前就擔憂前路二次元的陷阱。
我們說進步,正是源于對于自身局限的時時覺察,以及對于現(xiàn)有的和未來的可能性永不休止問詰。
而在這一切之后又是什么?我想,應(yīng)該是全然明了的一種釋然。重新審視這些歷史人物,我們不會因其情懷與修養(yǎng)被時代辜負而陷入長久扼腕,也不會再譏誚其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愚勇。寬容和原諒的基礎(chǔ)是理解,但其實理解到了,也就不所謂寬容和原諒了。這些歷史上的人和事,終究成為了可有可無的一種存在,而曾經(jīng)因其所起的種種情緒就如同窗欞間的一抹薄塵,你知它來自于空氣,拂去與否,已然無差。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2
《萬歷十五年》雖然以此為題,但實際上萬歷十五年不過是個引子,黃仁宇只是借在這一年發(fā)生的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展開文章,把萬歷十五年作為敘述的線索和落腳點,全面地展示了明代后期萬歷年間從皇帝到官員國家暗藏的癥結(jié),顯示了在落后的制度里無論怎樣的個人,身處在何等位置,做出怎樣的努力,無論是他個人,還是他所想改變和擺脫的社會環(huán)境,都被沉重的制度牢牢禁錮著,讓個人成為了這制度的犧牲品。既然個人憑一己之力已無法做出任何改變,這制度讓明王朝離開了世界的中心,甚至無法跟上白山黑水邊上一個小部落的節(jié)奏,明王朝已經(jīng)到了沉沒的邊緣,落日沉沉,敗落已經(jīng)是無可奈何的事了。
看起來黃仁宇只是選擇了幾個獨立的人物作為章節(jié)來撰寫,而實際上他選擇的這些人頗具代表性,作者總是把他們放在一個更大的社會制度與背景中來敘述,他們看起來是個人,他們認識到了自己時代前進與滯后的碰撞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也付出自己的努力,他們都是作者認為那個時代中的佼佼者,但無論是堅持道德的力量維持復(fù)古亦或是某種程度追求自由和變革,結(jié)果對于個人命運或者個人的社會追求來說都是失敗的。因為單憑一己之力無法對抗制度,每個人都是制度鏈條中的一分子,當他想改變這鏈條時,他無疑會被鏈條上的其他人所殘酷打壓,維持守舊平衡的集體力量是強大的,而想阻擋時代的前進也是個人辦不到的。因此即使某個人意識到了現(xiàn)實與社會制度的格格不入,他也無法把自己的想法付諸實際,只能感受著社會的暗流涌動而束手無策。
第一章從小事切入萬歷的宮廷生活和處處被安排好的成長環(huán)境,他最終清算了自己堅持原則的老師和首輔張居正,想獲得自主的權(quán)力,最后發(fā)現(xiàn)皇帝只不過是制度的執(zhí)行者而已,并不具備自主權(quán)。而第二章里繼任的首輔申時行則努力在皇帝與文官集團之間折中共濟,小心謹慎地維持文官集團內(nèi)部的平衡,使國家機構(gòu)能夠正常運轉(zhuǎn),但這種處世態(tài)度并不為文官集團接受。第三章皇帝為立儲一事與群臣對抗,認清了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個人意志,最終對百官采取疏遠、消極應(yīng)付的態(tài)度,由此帶來的后果就是百官失去了效忠的意義,也采取消極敷衍的做事態(tài)度。第四章進一步借內(nèi)外政的大事表明了皇帝不能以個人意志做出決定而實際決定于群臣,活著的皇帝個人和他已死去的祖宗沒什么區(qū)別。第五章清官海瑞希望恢復(fù)洪武皇帝時的制度和風氣,然而這樣做無疑與社會時代相悖離,雖然道德值得敬佩但無法真正施行。第六章從一代抗倭名將戚繼光的角度敘述了明朝武官處于被文官壓制的境地,而無法有所作為。第六章社會名人李贄的思想與社會的沖突,其實是儒家內(nèi)部思想派生出的心學與傳統(tǒng)朱熹理學的對立,然而李贄的思想雖然批判時弊,但并不能建立新的思想體系,故而本質(zhì)上無法改變社會反而顯得自相矛盾。
總而言之,作者的觀點是認為明代當時的制度已然極為落后,財政與組織上極為松散,導(dǎo)致國家實力名不副實,而微薄的薪水也導(dǎo)致文官陽為道德,陰為私利,實際主導(dǎo)國家的文官集團都處在此種陰陽沖突之中不能自拔,而任何企圖的改變都遭到了強烈的攻擊和反對。皇帝、首輔張居正和申時行、海瑞、武官戚繼光、思想家李贄從個人的角度面對混亂的現(xiàn)狀希望有所突破和改變或者憑借道德的力量恢復(fù)平衡,但種種努力在對抗現(xiàn)實的龐大群體時都顯得無可奈何和無能為力,因為他們既然無法改變制度,就無法避免的遭到來安于此制度的文官的攻擊,所以即使是小的改良也無法推行,小心謹慎地保持平衡也不可能,國家此時的衰落已不可避免,唯一的問題只是時間而已。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3
宋明兩朝江南經(jīng)濟都是很活躍的,但是經(jīng)濟上的發(fā)達被沒有倒推政治上的破局,展現(xiàn)出死局。其實是缺乏張居正那樣的經(jīng)世之才的破局者。張死后一直沒有掌控全局的首輔,可以避免皇帝與大臣之間的內(nèi)耗。申時行作為太極高手,非常清楚自己面臨的現(xiàn)實,在皇帝與大臣之間充當和事佬。其后的首輔們均不能做到如此。內(nèi)耗不斷,君臣二心,再加上大臣之間的派系爭斗,使得朱家朝廷沒有能力從民力發(fā)達的江南抽取資源。先是改革與守舊之爭,后是宦官與東林黨人,尤其是后者。需要注意的是魏忠賢這個人,官方定位大奸大惡之徒。我認為是片面的,實際上他是張死后唯一可以掌控一切的人,因為碰上了一個熱心建筑事業(yè)的皇帝。
仔細看看魏忠賢“專權(quán)時代”,大明朝雖然天災(zāi)不斷,后金叛亂不斷,但至少可以控制的局面,朝廷可以從江南收取民力資源。崇禎拿下魏忠賢也沒有錯,但是沒有魏忠賢掌控資源的能力,他收回了魏忠賢的權(quán)力,但是沒有收回魏忠賢收取資源的能力。這就悲劇了,崇禎太操之過急了,這與他性格有關(guān)。權(quán)力之所以誘人,是因為權(quán)力背后獲取資源的能力。魏之后,東林黨人上臺,這是一群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娼女盜之徒,根本無能力掌握時局。事實上這些出至江南的東林人,本身就與江南作坊主有緊密關(guān)系。
中國古代,大多數(shù)讀書人都是有錢人家,貧苦人是沒機會、沒資源、沒能力讀書的。這樣的東林人又怎么會從南方汲取民力、財力以支援北方的戰(zhàn)時呢。實際上宋明兩朝,包括后來的大清朝,江南民間都有豐富的民力、財力,只是中央沒有汲取資源的能力,亡國已成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