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時報 2002-10-03 紫藤
長期以來,中國孩子接受的是灌輸教育,美國孩子則不同。一般說來,考試中國孩子勝過美國孩子,但輪到動手或研究時往往就不如美國人了。實際情況又是如何呢?筆者發(fā)現(xiàn)在美國的孩子看上去是在無憂無慮中長大的。孩子小的時候功課很少,回家主要是以玩為主,到了該上大學(xué)之時,也不必像國內(nèi)高中生那樣必須走那道高考獨木橋,美國孩子要想上大學(xué)只需憑學(xué)校的積點、老師的推薦以及社會活動的表現(xiàn),就可申請大學(xué)。錄不錄取,全憑大學(xué)對人才的需要。孩子用不著為上大學(xué)而擔心,因為這所大學(xué)不錄取,那所大學(xué)也能錄取,可謂是條條道路通羅馬。
雖然美國孩子的成長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但筆者通過與當?shù)孛绹私涣靼l(fā)現(xiàn),美國家長在如何讓孩子盡早具有獨立性和智力的潛質(zhì)開發(fā)方面獨具匠心,下了很大的功夫。有人說中國孩子是抱大的,而美國孩子則是爬大的,這種說法一點也不為過。在美國,無論在哪里,都可看到蹣跚學(xué)步的孩子。如果孩子跌倒了,父母一般不會主動跑上前去,彎腰伸手扶起孩子,而只是叫一聲起來,小孩看到?jīng)]有大人扶,就只好自己站起來,除非摔得個頭破血流。無論在公園里,還是在街頭抑或是飛機的過道上,都可以看到小孩在前面搖搖晃晃地走,父母在后跟著跑的驚險鏡頭。
美國的父母對與孩子的交流也十分重視。筆者一次乘機從紐約到明尼那波利,途中整整5個小時,坐在后排的母親一刻也沒有停止與自己2歲和5歲的孩子進行交流,孩子有問必答,同時母親也像一個循循誘導(dǎo)的教師一樣,與孩子促膝談心,就像是兄弟姐妹那樣,非常平等,尊重彼此,沒有凌駕于孩子頭上的架勢。途中孩子問的問題十分有趣,如飛機為何在雪上飛?飛機在飛的時候怎么不動?飛機上的窗子為何不能打開等等?
我的一位美國朋友告訴我,美國家長十分注意與孩子的交流。當孩子呱呱落地時,做父母的就試著與呀呀學(xué)語的孩子交流,將父母的感情傳給孩子。打開美國的報章,也有鼓勵家長與孩子交流的文章,稱美國的父母已達成共識,想要培育出一個聰明可愛的孩子,首先應(yīng)學(xué)會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和寶寶交流。父母不用擔心這種交流會變成單方面的意愿,因為寶寶一出生就有了與人交往的能力,而且愿意和你們交往。
媽媽是寶寶第一個和接觸時間最多的交流對象,母子間目光相互注視就是交往的開端。母親還可利用一切機會與寶寶交流,如:喂奶、換尿布或抱寶寶之際都會和他說話,并展出微笑的面容,說一些諸如“看看媽媽”“寶寶真乖”等親密的話語。如果寶寶在吃奶時聽那些話,就會減慢甚至停止吸吮的速度,說明寶寶在聽媽媽講話。
交流的方式可以是多樣化的,除了和寶寶“交談”,還可以和寶寶逗樂,比如摸摸寶寶的頭、輕輕撓寶寶的小肚皮,以引起寶寶的注意,并逗引他微笑。當嬰兒微笑時,要給予夸獎,更別忘了媽媽那輕輕一吻也是給寶寶的美好獎勵。
利用一切機會和寶寶交往,讓孩子在和父母的交往中辨別不同人的人聲、語境,認識不同人的臉、不同表情,維持愉快的情緒。筆者認為,美國孩子為何長大上大學(xué)后獨立性強、具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塑性大,這與父母對幼兒的語言開發(fā)是分不開的。
據(jù)美國朋友介紹,美國孩子很小就與父母分開住,孩子單獨睡一個房間。當然也會有孩子怕寂寞,這也好辦,就讓他從小與小狗為伍。無怪當小狗失蹤或去世時,很多孩子都哭得悲痛欲絕,因為孩子與狗的感情勝過了父母!孩子到了18歲時,就得自己掙錢解決生計,這倒不是父母沒錢,而是讓孩子自己掙錢早日獨立。美國孩子從小就經(jīng)常聽到父母的口頭禪:“自己照顧好自己”、“讓你的生活明天變得更美好”。美國父母是這樣看的,讓孩子自己掙錢,是讓孩子知道掙錢的辛苦和不易,以及掙錢的價值。
上大學(xué)后,孩子就可申領(lǐng)信用卡,這是學(xué)會理財?shù)牡谝徊,支付賬單,如果不及時付賬單,個人信譽就有污漬,以后就會遇到許多麻煩。在臨近大學(xué)畢業(yè)時,汽車銷售商就會到學(xué)校推銷汽車。孩子租車后,開始自己租公寓,打零工,不過這時孩子還沒有固定工作,買大件得有人給你擔保,讓你知道這錢不是白掙的。然后,畢業(yè)后可以找到固定的工作,隨著時間的流逝,收入增長,就會買房子、汽車,以及進一步改善生活,這種體制可以讓孩子盡早地適應(yīng)社會獨立的生活。
筆者認為,這種培養(yǎng)孩子成才的體制對中國父母培養(yǎng)孩子不妨是一個良好的借鑒。
[美國人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相關(guān)文章:
3.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耐心?畢老師教大家?guī)渍?/a>
8.怎么培養(yǎng)孩子的情商?父母們學(xué)起來!
10.如何寫孩子的個人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