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 朗讀并背誦詩歌,體會作者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2.描寫,敘事、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的運用。
合作探究
1.誦讀全詩,.請給四個段落各加一個小標題?
2.詩中采用了哪些表達方式?試舉例說明。并找出文章的主旨句,此句體現(xiàn)了詩人怎樣思想感情?
3.請從煉字的角度對詩歌進行賞析?
4.你還知道哪些具有濟世胸懷的名人及他們憂國憂民的名句?
導入:
同學們,老師來說兩句詩,大家判斷一下是哪位詩人寫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這些詩句,體現(xiàn)了詩人怎樣思想感情?
明確:憂國憂民
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杜甫,學習他的詩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板書課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介紹背景
杜甫43歲時,爆發(fā)了安史之亂,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飽受戰(zhàn)亂之苦,寫下了許多反映當時社會現(xiàn)狀的詩篇,因此他的詩被稱為史詩。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親告友,費盡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蓋起了一座茅屋,暫時結束了輾轉飄零的流浪生活,到了八月,一陣秋風掀去了屋頂上的茅草,杜甫一家只好在風雨中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于是他感慨萬端,寫下了一首千古傳誦的不朽之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1.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為難辨字注音。
1.檢查預習情況
(1)字詞
怒號(háo)三重(chóng)布衾(qīn) 大庇(bì) 突兀(wù)見此屋
師提醒:大家誦讀時,要特別注意這些字
(2)解釋下列字詞:
秋高(秋深) 三重茅(幾層茅草) 灑(散落) 冒(掛) 忍能(這樣) 俄頃
(一會兒) 漠漠(灰蒙蒙的) 向昏黑(漸近,將近) 衾(被子) 喪亂(戰(zhàn)亂,指安史之亂) 何由徹(徹曉,到天亮) 寒士(貧寒) 突兀(高聳的樣子) 見(同“現(xiàn)”)
2.讓學生齊讀,并提醒學生在齊讀時注意字的讀音,初步感知這首詩的思想感情。(學生齊讀完后,教師指正“俄頃”、“喪亂”、“突兀”、“見此屋”等詞的正確讀音。)
3.齊讀之后,再讓一個同學單獨朗讀。(學生讀完,教師應肯定其能根據詩歌感情的需要處理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的優(yōu)點。
1.誦讀全詩,.請給四個段落各加一個小標題
(1.)設計問題④:給此段加一個什么小標題?
討論明確:“秋風破屋”(板書)
這節(ji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痛惜)你能把詩人的這種心情讀出來嗎?(生齊讀)(教師進一步強調朗讀時要重點突出這些詞語,注意體會其運用的妙處。)
群童為何抱茅?
(2.)找同學誦讀第二小節(jié),給此段加一個什么小標題?
討論明確:“群童抱茅”(板書)
(3)賞析第三詩節(jié)
詩的前三節(jié)寫出了詩人的不幸遭遇和沉重悲苦的心情,讓我們再齊讀前三節(jié),體會詩人的感情。(生齊讀)
過渡問題: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學生回答:下雨,結果秋雨還是不請自來了,滿屋漏雨,沒有干爽的地方。)
設計問題①:給此段加一個什么小標題?
討論明確:“夜雨濕屋” (長夜沾濕、屋漏難眠) (板書)。
(4)賞析第四詩節(jié)
設計問題①:面對這重重的不幸,詩人在漫漫長夜,無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很自然引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討論明確:“祈求廣廈”(板書)
(2)詩中采用了哪些表達方式?試舉例說明。并找出文章的主旨句,此句體現(xiàn)了詩人怎樣思想感情?
(明確)詩中采用的表達方式有:①描寫,如第一段“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把秋風擬人化,寫出了狂風肆虐的景象。“茅飛渡江酒江郊……下者飄轉沉塘拗。”描繪了茅屋為秋風摧殘的慘態(tài),再如第3段“俄頃風定云墨色,秋風漠模向昏黑!睂懗隽私咏頃r的凄涼,渲染烘托詩人凄慘暗淡的心境。
②敘事,如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歸來倚杖自嘆息。”一個“自”字,總收一二兩段,寫出了詩人在茅草被搶之后的孤獨、悲苦。再如第三段“布衾多年冷似鐵,……長夜沾濕何由徹!”詩人從風雨飄搖的茅屋想到了國家的安危。
③抒情,如第四段。在前三段的敘事兼描寫的基礎上直接抒情,情不自禁地說出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安得廣廈千萬間,……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表現(xiàn)了詩人憂國憂民、推己及人的闊大胸襟,此句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畫龍點睛,水到渠成。
3.請從煉字的角度對詩歌進行賞析?
設計問題①:作者是哪些詞語描述秋風的威力?
(學生很快回答出來“怒號”“卷”。)
討論明確:“怒號”說明風之大,風之猛烈和無情,又運用了擬人化手法。
“卷”字好在很形象化,有力度。
設計問題③:后面的動詞有哪些?用法有什么好處?
討論明確:后面還有“飛”-“灑” -“掛 ” -“飄轉” -“沉”等動詞,生動形象地刻畫了茅草飛揚的動感畫面。
②:看看第三段中,哪些詞語用得好,找出來賞析一下。
討論明確:“雨腳如麻”的“麻”字說明雨點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袄渌畦F”中的“鐵”字說明被子很破舊,很臟--長期顛沛流離,沒有時間洗,或者沒有錢買,只有一床被子,沒法拆洗;很冷,很硬,并且還破了,這說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體會杜甫“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語言錘煉功夫。
4.找出文章的主旨句,這句體現(xiàn)了詩人怎樣思想境界?
討論明確:主旨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多么深切的期望!它把詩人舍己為人,至死無悔的高尚情懷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是全詩主旨所在,也是最動人,感召力最強之處。詩人的大聲疾呼,正是他熾熱的憂國憂民的情感流露和推己及人的人道主義寬廣胸襟的展示。這是何等恢弘的氣度,何等博大的襟懷,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杜甫的這首詩之所以光焰萬丈,千古不朽,原因就在于此。)
板書:憂國憂民
5.你還知道哪些具有濟世胸懷的名人及他們憂國憂民名句?
(四)總結、擴展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自己的茅屋被秋風摧殘后的窘況。在雨夜屋漏、長夜難眠之際,詩人心憂天下,想到的是普天下的受苦人,而寧可舍棄自己。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作者的不幸遭遇令人同情,而他那“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崇高理想,“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博大胸襟更令人肅然起敬。全詩語言淺顯,卻有極強的震撼力。
憂國憂民的句子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孟子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專利國家,不為身謀。--司馬光
報國之心,死而后已。--蘇軾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憲成
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已。--顧炎武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梁啟超
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做鬼魂.____陸游<書憤>
國恥未雪,何由成名?____李白<獨漉篇>
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____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_____杜甫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蔽天下寒士俱歡顏.____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位卑未敢忘憂國--宋.陸游《病起書懷》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三國.魏.曹植《白馬篇》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唐.王昌齡《出塞》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唐.杜牧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曹操
測的內容:
基礎訓練:156頁,第二大題。
師對答案。
5.生再讀詩歌,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6.小組推薦一名成員參加感情朗誦詩歌競賽。
7.集體背誦詩歌。
板書
十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秋風破屋
群童抱茅
夜雨濕屋
祈求廣廈
沉郁頓挫
解釋】:郁:低沉郁積。指詩文的風格深沉蘊籍,語勢有停頓轉折。
劉小華
[古代詩歌欣賞--《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公開課教案 (蘇教版九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5.雨巷公開課教案
6.《雨巷》公開課教案
8.小班的公開課教案
10.小班識字的公開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