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前預習:
1.搜集并了解作者南帆的有關資料。
2.朗讀課文,標出文中生字詞及褒揚人的詞語。
相關課程標準:
“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薄岸嘟嵌扔^察生活,發(fā)現生活的豐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認識,表達力求有創(chuàng)意。”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體會作者所發(fā)出的感慨。
2.欣賞并學習文中對螞蟻傳神生動的細致描寫。
3.掌握文中由螞蟻引發(fā)思考的感悟式寫法。
4.借助文章,加深對生存、生命的感悟。
評價任務:
1.通過朗讀,改過本文主要內容,體會簡潔美。
2.再次朗讀課文,感受作者如何能把螞蟻寫的如此傳神,生動形象的。
3.結合自己生活體驗,談談對作者獨特的內心感受的理解,感悟生之機趣,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
教學過程:
激情導入
播放兒歌《螞蟻搬豆》,讓學生回味兒時童趣,有什么感觸?會想到什么?(引導學生自由聯(lián)想、想象,充分調動積極性。)教師隨機解說:假如你面前出現一只螞蟻,為一粒餅干屑而奔忙,你會想些什么呢?讓我們一起隨南帆走近螞蟻,去認識它,思考它。(板書課題與作者,讓學生談談對南帆的了解)
一、感知螞蟻形象美
請同學們大聲用兩分鐘時間朗讀課文,然后解決下面問題:
1.用最簡潔的語言概過課文內容。提示:可按照“本文通過對 的生動細致的描寫,引發(fā) ”的句式來概括。
(此題意在讓學生感知文章內容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再次體會簡潔美)
學生思考后回答。明確:本文通過一只小螞蟻發(fā)現桌面上的餅干屑并在我的面前扛著餅干屑離開的故事,由此引發(fā)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悟。
2.想一想這是怎樣的一只螞蟻?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
學生獨立思考后,與同組同學交流討論,明確:膽小而又自足的螞蟻。語句“一只螞蟻畏畏縮縮地爬上了我的書桌,如同一個成功的偷渡者”“ 這只孤獨的螞蟻有一點膽怯。它謹慎地左顧右盼,慢慢地朝一個方向邁出了幾步,隨后又不放心地退了回來,往另一個方向試探”等。
二 、感受描寫細致美
點名學生朗讀課文前五段,其他同學聽讀,并思考下面問題:
3.為什么作者能把螞蟻寫的如此傳神?請選擇你認為最生動傳神的語句,說說你的感受。
4.結合練習題(一):文中運用了一系列擬人化的詞語來寫螞蟻是為了贊揚螞蟻嗎?目的是什么?
(從修辭的運用、詞語的表達效果、作者的情感等角度去體會。此題意在引導學生知道作者怎樣寫的同時,了解體會掌握文章的表達技巧。)
(學生交流)明確:3.因為作者采用擬人化手法,生動刻畫了螞蟻的動作、神態(tài)、心理。
請選擇你認為最傳神生動的詞句,說說你的感受(詞句品味)。(可結合課后“詞句品味與積累”,交流展示。
4.不是為了贊揚螞蟻。在文中作者只是一個冷靜的旁觀者。目的是為了傳神生動地描寫螞蟻,同時有一定的幽默感(如:義無反顧、重大判斷等)。
總結:作者采用“放大”的方法,大詞小用,大膽的“想象”,刻畫了它們的“動作,語言,心理,神態(tài)”等方面。使內容更加細致,突出了細致之美。那么作者怎樣選擇切合點,展現他的機趣美?
三、感悟作者機趣美
學生齊讀6-9段,然后探究下面內容:
5.雖然螞蟻在人類的眼中是個十分渺小的事物,然而我發(fā)現此時我們與螞蟻卻有著驚人的相似,這說明了什么道理?
6.在文中找出作者獨特的內心感受的句子,結合自己生活體驗,談談你的理解。
(學生合作交流)明確:5.往往自足于眼前的幸福,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從整個生物界來說,我們與螞蟻一樣只是生物鏈中的一個因素,我們何嘗不也是一只渺小的螞蟻!
6.示例:“它的幸福是貨真價實的”,站在螞蟻的角度,這當然是真的,因為螞蟻并不知邁步的幸福頃刻間就可能被比它強大得多的人類毀滅。站在人的角度,前文已述,螞蟻的幸福是渺小的,甚至是虛無的。所以不能簡單地對這個問題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重要的是,這句話使我們感到螞蟻沉浸在自己認為的貨真價實的幸福中,而毫不知道隨時可能降臨到它頭上的危險。正是作者關注到了這種情況,就引出了文中更重要的一句話:“我實在不忍心伸手戳破它的快樂!边@表現了作者的悲憫情懷。
小結:從《螞蟻》一文可知,感悟式寫法必須借助聯(lián)想,同時聯(lián)想還得有恰當的契合點。本文就以“自足于眼前幸福,無法主宰命運”為契合點。感悟還要有特殊性,不要落入俗套。作者南帆就是這樣。我們要像作者一樣,采用擬人化的手法,賦予動物以人的情態(tài)、心理,你筆下的動物就可能寫得生動形象、活靈活現。但這必須建立在細心觀察的基礎上。
四、領略自我觀察美
作業(yè):根據平時的觀察,選擇你熟悉的一種動物,寫一篇文章,展現你的機趣美。
要點:細心觀察,對象人格化(賦予動物以人的情態(tài)、心理)
教學反思:
1.這篇文章篇幅短小,學生較容易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把握作品形象,但對于后文作者的感悟學生理解起來有一些難度,我通過讓學生從修辭的運用、詞語的表達效果、作者的情感等角度去體會,來引導學生知道作者怎樣寫的同時,了解體會掌握文章的表達技巧。從而降低難度,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2.讀與寫是語文學習的兩大手段,而提高讀寫能力又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目標。作業(yè)布置就結合本文及“表達交流”,突出讀寫結合的特點。但在文本講解過程中體現還不足。
3.學生對于感悟式寫法借助聯(lián)想,尋找恰當的契合點還難免落入俗套,不能別出心裁,這需要在增加學生觀察能力的基礎上注意體驗生活。
蘇倫
[《螞蟻》 教案教學設計(北師大八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螞蟻搬豆教案
2.北師大跳繩教案
10.《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