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 教學設(shè)計(王麗)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掌握“囿”“鈸”“招徠”“鐵鉉”“餑餑”“秫秸稈”“隨機應(yīng)變”“合轍押韻”“油嘴滑舌”等詞的讀音、詞義。
2.掌握作者的基本資料,揣摩作者對吆喝的品味分析。
能力目標
1.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整體把握文意,學習作者合理介紹說明紛繁復(fù)雜事物的方法。
2.揣摩語言,體會吆喝聲的濃郁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寫“吆喝”時的內(nèi)在情感。
3.積極開展記錄街頭吆喝聲并整理的語文活動,為搶救文化遺產(chǎn)做貢獻。
德育目標
樹立文化大觀念,品味日常生活的動人底蘊,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學重點
1.把握文章的結(jié)構(gòu),學習作者剪材組材的技巧。
2.品味語言,理解作者的內(nèi)心感受。
教學難點
開展語文活動,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教學方法
1. 情景教學法。
2.討論點撥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示范朗讀磁帶、街頭吆喝錄音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設(shè)計思路
朗讀課文,積累字詞,整體感知文意;把握文章結(jié)構(gòu),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口語訓練,揣摩描寫吆喝的語言,體會其濃郁的地方特色;體驗與反思,記錄整理家鄉(xiāng)的吆喝聲,為拯救文化遺產(chǎn)做貢獻。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shè)計
設(shè)計(一)
同學們,一年四季,一天從早到晚,你聽到街上的吆喝聲了嗎?請大家模仿一下。(學生自由發(fā)言,表演)這是老師收集的吆喝聲,我們來聽聽,看誰學得最像,最有蘊味。(教師播放街頭吆喝錄音帶,學生品評)
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一篇專門介紹街頭巷尾經(jīng)常回蕩著的吆喝聲的文章,它就是著名記者、作家、文學翻譯家蕭乾先生的《吆喝》。
設(shè)計(二)
街上每天都有“民間藝術(shù)家”免費演出。那或悠長 或短促或生動或沙啞的吆喝聲,在無心人聽來或許頓生厭煩,而在有生活情趣的人聽來,卻是優(yōu)美動人的音樂。這不,在蕭乾的筆下,街頭吆喝就有了動人的意蘊。
設(shè)計(三)
吆喝聲,是“生活交響曲”,質(zhì)樸簡單但趣味良多。如果時光倒流,在舊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們經(jīng)常可以聽到商販叫賣的各種吆喝聲。如今,這些清脆悠揚的叫賣聲大多已經(jīng)淹沒在都市的喧囂聲中,但聽一聽蕭乾的《吆喝》,依舊能引發(fā)我們無盡的遐思,那往昔的生活片斷,人生的種種印象仿佛都隨著這吆喝聲而鮮活起來。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教師提示一些字詞的讀音:
囿 鈸 招徠 鐵鉉 荸薺 秫秸稈
2.學生交流初讀課文的感受。
生l:古人有“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我認為“世間萬物皆學問,零零總總成文章。”生活即文章,就連街頭吆喝都能寫得如此有滋有味,確實神奇!
生2:我只想用一句話來概括我的閱讀感受,那就是: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
生3:如今有一種大文化觀,吆喝也是一種文化,對吆喝的品味分析就是對文化的賞析。文章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動幽默的語言介紹了舊北京街上動人的一景,使人仿佛置身于街市, 吆喝聲不絕于耳。
教師總結(jié):本文介紹了舊北京街大街小巷各種吆喝聲。圍繞吆喝聲,介紹了吆喝聲所代表的經(jīng)營品種、介紹了各種吆喝聲的具體內(nèi)容、表現(xiàn)方式以及音韻節(jié)奏等。
三、合作探究,深入研讀,把握文章結(jié)構(gòu),理解文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1.學生精讀課文,對文章進行圈點勾畫,提出疑難問題。
2.就疑難問題小組成員展開討論,合作探究,共同解決。如有同學不能解答的疑問,以提交紙條的形式向老師提問。
3.教師總結(jié)歸納共性問題,并板書,全班共同討論解決。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 題有:
(1)課文的總體結(jié)構(gòu)是怎樣的?作者是如何介紹繁復(fù)多樣的吆喝聲的?
(2)為什么介紹“從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時主要介紹賣什么而很少介紹怎樣“吆喝”?這會給你什么樣的啟示?
(3)為什么“我”聽到“賣蕎麥皮”的吆喝聲會嚇個馬趴?這一定是夸張嗎?
(4)全文流露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酌情點撥。
明確:
(1)理清行文思路,劃分文章結(jié)構(gòu)時,一定要注意語段之間的銜接過渡語句,它們像路標一樣,標示作者的思路。閱讀時要搞清楚它們承轉(zhuǎn)了哪些內(nèi)容。如本文銜接過渡的語句有:
①“囿于語言的隔閡,洋人只能欣賞器樂。其實,更值得一提的是聲樂部分--就是北京街頭各種商販的叫賣!边@一句很自然地將話題由北京商販運用“樂器”招徠顧客轉(zhuǎn)到口頭叫賣,扣住了文章標題“吆喝”。
②“可夜晚過的,并不都是賣吃食的。”從賣吃食的轉(zhuǎn)而談?wù)撊N夜間吆喝:唱話匣子、算卦盲人、乞丐。
③“四季叫賣的貨色自然都不同!睆摹耙蝗铡鞭D(zhuǎn)到“一年”。
④“叫賣實際上就是一種口頭廣告。”是對吆喝的一種評論、概括。對吆喝的敘述介紹自此開始轉(zhuǎn)向?qū)汉鹊脑u價品析。
基于以上分析,課文的總體思路是這樣的:課文先從北京商販運用“樂器”招徠顧客寫起,轉(zhuǎn)到口頭叫賣,第4段總領(lǐng)全文,“我小時候,一年四季不論刮風下雨,胡同里從早到晚叫賣聲沒個!币痪鋸膬蓚方面為全文立下了“主腦”。一是“從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按“從早到晚”的順序,作者介紹了“大清早賣早點的……然后是賣青菜和賣花的……白天就更熱鬧了……到了夜晚的叫賣聲也十分精彩”。按“一年四季”的順序,作者介紹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各種不絕于耳的吆喝聲。最后,作者又介紹了各種吆喝的主要內(nèi)容、聲調(diào)變化、音韻節(jié)奏,使讀者對這吆喝 有了較為全面深入的理解,經(jīng)過作者的精心組織,紛紜雜亂的吆喝聲頓時“秩序井然”。
全文結(jié)構(gòu)圖如下:
(2)在這一部分只介紹了“賣餛飩、賣硬面餑餑、算卦、乞討者、賣柿子、賣糖葫蘆等多種吆喝 聲,其余的都只簡單介紹賣什么。因為各種吆喝實在太多,作者不可能也無必要一一介紹,只需交代出有哪些叫賣者,讀者自能體味到此起彼伏的叫賣聲。于是作者只是擇其要者加以簡介。同時在最后四段對種 種吆喝聲做了一番 歸類概括的工作。
從全文看,作者有較高的對材料加工裁剪的寫作功夫。如何合理介紹說明紛繁復(fù)雜的事物,本文為我們做出了示范。
(3)作者上文有交代“我怕聽那種忽高忽低的”,對賣荷葉糕 的吆喝聲“特別害怕”,所以當有人在背后突然發(fā)一聲喊,自然很可能會“嚇了個馬趴”。這樣寫也有一些幽默調(diào)侃的用意。“等我站起身來,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 蕎麥皮耶’”一句就十分幽默風趣。
(4)在緩緩的追憶語調(diào)中流露出的是愉悅和懷想,那種對往事的美好回憶,那種至今想來仍忍俊不禁的情態(tài)也流露在字里行間。
四、品讀課文,揣摩語言,體味作者的語言風格
1.教師提示:本文是用地道的北京口語寫的,特別是描寫吆喝的語句,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試找?guī)桌,仔細品讀,體會其中的意味。
教師可就語音、語調(diào)、語速以及動作談自己的認識和看法。也可播放影視作品中有關(guān)吆喝的片斷供學生觀摩。
學生自由表演,其余同學評點。
教師也可選課文中的 例子示范,如“餛飩喂--開鍋!”“硬面--餑餑”“行好的--老爺--太(哎)太--有那剩飯--剩菜--賞我點兒吃吧!”“蒸而又炸呀,油兒又白搭。面的包兒來,西葫蘆的餡兒啊,蒸而又炸”“鹵煮喂,炸豆腐喲”……
2.品味本文語言平易而又不乏生動幽默的特點。
學生自選例品評。
如:“白天就更熱鬧了,就像把百貨商店和修理行業(yè)都拆開來, 一樣樣地在你門前展銷”運:用生動的比喻,形象再現(xiàn)了街頭的熱鬧。
“‘算靈卦!’我心想:‘怎么不先替你自己算算!”’幽默的語言寫出了兒童特有的心理。
“我對賣蛤蟆骨朵兒(蝌蚪)的最有好感,一是我買得起,花上一個制錢,就往碗里撈上十來只;二是玩夠了還能吞下去。我一直奇怪它們怎么沒在我肚子里變成青蛙!”風趣的言語中透著小孩特有的頑皮和幼稚。
五、課堂小結(jié),遷移拓展
同 學們,聽馮驥才先生這么一介紹,還真讓我們咂摸出吆喝聲的一些味道來。吆喝是一種口頭文化,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這些聲音將被淹沒在都市的喧囂聲中,我們應(yīng)搶救。這種具有獨特價值的傳統(tǒng)文化,請大家走出教室,走向社會,開展對街頭吆喝聲的調(diào)查記錄工作。然后對所搜集的材料加以分析、整理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
調(diào)查方法,有問卷調(diào)查、訪問座談、查閱文獻、攝影錄像等。
以四人一組為宜,以論文的形式上報自己的調(diào)查結(jié)果。
六、布置作業(yè)
1.把文章改寫成一個相聲腳本,然后在 班內(nèi)表演。
2.課后搜集整理街頭吆喝聲,體味“吆喝”的韻味。
王麗
[吆喝 教學設(shè)計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相關(guān)文章:
1.吆喝的閱讀答案
3.八年級物理人教版下冊《機械能及其轉(zhuǎn)化》教案
10.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期中考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