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縣白湖中學徐少華
【定向】1、引導學生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云南歌會的特點。
2、學習多角度、多手法描寫事物的方法。
3、品味文中質(zhì)樸、自然的語言和所展示的優(yōu)美圖畫,感受作者所抒寫的自然美、風情美、人性美。
【自學】
1、根據(jù)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字注音。
蹲踞( ) 荊條( ) chún樸( ) 糯米( ) pì喻( )
晨光xī微( ) 迤西( ) 龍吟鳳噦( )忌諱( )( )
即物起興( ) chù( )起頭頂花冠
2、解釋下列詞語
生面別開: 蹲踞:
酬和: 引經(jīng)據(jù)典:
啞口無言: 悠游自在:
若無其事: 即物起興:
熹微: 龍吟鳳噦:
淳樸: 忌諱:
3、自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課文主要寫了在三種不同場合聽到的民歌演唱,其演唱的內(nèi)容和演唱的方式都不相同,請你說說。
(2)“山野對歌”是種生面別開的場所,請閱讀第2自然段完成下面的填空。
“對歌”的地點:
“對歌”的對象:
“對歌”的內(nèi)容:
“對歌”的方式:
(3)課文第四段用許多筆墨描寫由呈貢進城時一路的景色,這與“趕馬女孩”的歌唱有什么關系?作者寫這些有何用意?
(4)“金滿斗會”的目的是什么?(或作用是什么)在寫“金滿斗會”時,作者不厭其煩地介紹參加“金滿斗會”的村民所從事的職業(yè),這樣寫有何用意?
4、小組合作探究
(1)“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卻有種種不同的方式”,中的“多”字是否可有可無?種種不同方式具體指什么?
(2)“小時候常聽老太婆口頭語,‘十年難逢金滿斗’,意思是盛會難逢,參加后才知道原來如此!敝小霸瓉砣绱恕敝甘裁矗
(3)聯(lián)系上下文,請你對下列句子進行品析。
①于是輕輕地打了個吆喝,表示勝利結(jié)束,從荊條叢中站起身,理理發(fā),拍拍繡花圍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
②最有意思的云雀,時常從面前不遠草叢中起飛,一面扶搖盤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藍天空中鉆去,仿佛要一直鉆透藍空。
③聲音雖極其輕柔,合起來卻如一片松濤,在微風蕩動中舒卷張弛不定,有總龍吟鳳噦意味。
【互動】師生共同完成自學部分。
【檢測】
1、找出下列詞語中的錯別字并把它們改正后寫在后面的括號中。
引今據(jù)典 貫串古今 開朗活潑 美妙有情 ( )
模仿天成 呼朋喚呂 銳耳好聽 扶搖盤旋 ( )
相互應和 出口自然 淳樸本色 張弛不定 ( )
2、將下列句子中畫線的部分用相應的成語替換。
(1)也有唱其他故事,從古代唱到現(xiàn)代,引用經(jīng)典中的語句或故事,當事人照例一本冊,滾瓜熟,隨口而出。( )( )
(2)那次聽到一個年輕婦女一連唱敗了三個對手,逼得對方象啞巴一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
(3)不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個村子里去打秋千,蹬個十來下就可平梁,還悠游自在,象沒有哪回事一樣。( )
3、下列標點符號錯誤的一項是( )
A.寫研究性文章跟文字創(chuàng)作不同,不能攤開稿紙搞“即興”。(其實文學創(chuàng)作也要有素養(yǎng)才能有“即興”。)
B.不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個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馬皮做成三丈來長的秋千條,懸掛在高樹上),蹬個十來下就可平梁,還悠游自在,若無其事!
C.除了愛情故事,此外嘲笑煙鬼,罵財主,樣樣在行,真象個“歌庫”。(這種人在我們家鄉(xiāng)叫做歌師傅)
D.更多的自然是趕馬女孩子、不同年齡的農(nóng)民和四處飄鄉(xiāng)趕集賣針線花樣的老太婆,原來熟人其不少!
4、閱讀第5自然段,回答“僅是這個唱法就極其有意思”中“這個唱法”指什么?
【鏈接中考】
陜北,歌的高原
我喜愛欣賞陜北民歌。那委婉的《繡荷包》,那纏綿的《走西口》,那含情脈脈的《藍花花》,那意趣盎然的《三十里鋪》,常把我的情思牽往那質(zhì)樸而佼美的高原。
在縈繞于溝壑山谷間的黃土小路上,毛驢兒駕著車子前行著。驢鈴叮當,車兒悠悠,趕車人輕甩著紅纓纓鞭子,扯嗓子唱起了《腳夫調(diào)》。于是,歌聲和轍印、蹄跡,便撒在那彎彎小徑上了。
山峁上,站著個牧羊少年。他倚著羊鏟,俯瞰著山坡上浮動的羊群,又抬眼望見秋空中的大雁,馱著白云從頭頂飛過,便順口唱出一曲《信天游》來,要讓大雁捎上高原的歌,寄到遠方去。
雨天,雪天,莊稼人不上地了,或是在傍晚,秋夜,土窯腦畔上炊煙裊裊。那些婆姨、女子們聚在了一起,納鞋底、挑花,嘻笑一陣,就你一句我一句地唱起《對花》;蛘,一個人兒在土坑上、窯窗下,織布,紡線,縫補衣裳,輕輕地哼起了《盼五更》、《送大哥》。她們用歌兒,寄托著心底的愛戀和對生活的信念。
而在黃河灘上,聽到的則是船工們雄渾的《船夫曲》。歌手們有著黝黑發(fā)亮的臉和縱橫深邃的皺紋,有著健壯魁梧的身板,在與激流惡浪搏擊著,吶喊著。那高亢的船工號子,溶在了波濤里,撞擊在河岸上,回環(huán)在群山和峭壁之間,是怎樣的磅礴、壯美!這里有如公園蕩舟的愉快,更多的是帶有飽滿的勞動情緒。
在山溝里,可以聽到粗壯的《打夯歌》。這勞動的歌聲,更有著與勞動相適應的節(jié)奏特點。四個人持著一個木樁或石硪,領頭人掌握著方向、速度和力度。一呼眾合,號子聲聲,木樁或石硪上下飛動,其節(jié)奏鏗鏘有力。歌聲,在集中著、組織著力量,調(diào)整著情緒的變化。而這歌聲,本身又是人民在勞動中所創(chuàng)造的。其節(jié)奏的音型,是自然的,和諧的,其情感是樸素而真摯的。內(nèi)容又是在不斷翻新,而充滿時代的鮮活氣息。
到了正月扭秧歌的紅火日子里,在日常生活中膾炙人口的,更多的便是那些優(yōu)美、雋永的傳統(tǒng)情歌。這純樸、詼諧又幽雅的情歌,是昨天、前天的高原兒女們,用愛的心,蘸著蜜糖和苦汁作就的。有如新女婿趕腳去到定邊一帶馱鹽了一走便是許久,少婦孤守空閨,難免傷感,坐在織布機上,便邊飛梭織布,邊唱出了內(nèi)心的情思:“腳踏踩桿手搬扣,我與哥哥沒盛夠”。還有如那“羊羔上樹吃柳梢,拿上個死命和你交。雞蛋殼殼點燈半坑明,燒酒盅盅掏米也不嫌來窮”,充滿對封建舊禮教的反抗情緒和對愛情自由的追求。還有如那“五谷子,田苗子,數(shù)上高粱個高;一十三省的女兒,數(shù)上藍花花好”,形容心中女子的美麗,其形象新鮮生動,既樸素又感人。這些情歌之中,又有多少愛的傳奇和可歌可泣的故事,顯現(xiàn)了多少勇敢、美麗的靈魂,以至在今天仍被流傳著,陶冶著高原兒女們的情操和風韻。
這里,曾是一塊苦難的土地,留下了凄清悲涼的《攬工調(diào)》。這里,又曾是一塊紅色的土地,產(chǎn)生了《劉志丹》、《騎白馬》。在這高原的晨曦里,由一位普通莊稼人吟出的“東方紅,太陽升”,已從山溝里傳遍全國,以至宇宙太空,大洋彼岸。
這里,確是民間音樂藝術的寶庫。最近,僅榆林地區(qū)為《中國民歌集成陜西卷》選送的民歌,就有千余首之多,堪稱精華薈萃,是夠浩如煙海的了。今天的歌,明天的歌,也正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孕育著,誕生著。陜北,歌的高原!
(1)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
山峁( ) 俯瞰( ) 高亢( ) 打夯( )
(2)將文章劃分成三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意思。
①
②
③
(3)全文都寫了哪些陜北民歌?哪些段落寫出了唱歌的時間、環(huán)境,又寫出了唱歌人的活動和心情?
(4)文中穿插了不少作者對陜北民歌的議論和評價,在這些文字下面打橫線。
(5)找出文中的感受最深的一語句,并說說理由。
徐少華
[《云南歌會》學教練 導學案(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2.云南的歌會課件
3.《談中國詩》導學案
5.《云南的歌會》讀后感
6. 云南的歌會教案設計
10.鑲邊與剪紙的導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