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教學設計
《論語》選讀之《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教學設計
課程特點與教學建議
我們今天要講的是關于選修課《先秦諸子選讀》中《<論語>選讀》單元的教學內容。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選修課也是基礎教育課程的一部分。設計選修課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讓學生有選擇地學習,為學生有個性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先秦時期是我國思想文化取得輝煌成就的時期,出現(xiàn)了許多學派,他們的論著代表著中華文化精神,對后世發(fā)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開設《先秦諸子論著選讀》課程,對繼承和發(fā)揚我國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進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形成積極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好學深思的探究態(tài)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課程的開設方式,是采用綜合性的模塊,即從先秦諸子各學派代表人物(如孔子、孟子、墨子、老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的著作中,選擇有代表性的文章或片段,進行閱讀探究。在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通過學習、閱讀和分析文本,來體會諸子言論及文章的妙處,來感受他們的深刻思想和智慧,來品味他們多彩的性情和個性。要落腳到人的成長與發(fā)展、立身處世、應對種種社會人生問題上,把對先秦諸子的學習,跟學生面臨或關注的人生問題結合起來,啟發(fā)學生多做相關性的思考。注意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討論和交流,充分挖掘先秦諸子那些具有藝術魅力的要素,把對先秦諸子的學習和必修語文課的學習結合起來。
教材分析
本單元內容共有七節(jié),每一節(jié)基本圍繞一個主題來選擇和編排《論語》中的材料,所選擇的材料往往是學習古代漢語的經(jīng)典篇章,而且具有很高的鑒賞價值。第一節(jié)《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主要內容是孔子勇于擔當社會責任的精神。第二節(jié)《當仁,不讓于師》,主要內容是孔子與弟子的關系。第三節(jié)《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主要內容是孔子的生存智慧。第四節(ji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要內容是孔子的“仁”的學說,亦即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第五節(jié)《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主要內容是孔子對“義”的持守。第六節(jié)《有教無類》,主要內容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第七節(jié)《好仁不好學,其弊也愚》,主要內容是孔子“學”這一概念的特殊意義。本單元采用現(xiàn)在這種形式編排,是為了使學生對《論語》及孔子有一系列專題性的了解,也是為了把《論語》中最精華的部分呈現(xiàn)給學生。
學情分析
對于孔子和《論語》,學生是比較熟悉的。初中學過《<論語>十則》和高中必修一的“名著導讀”部分,把《論語》列為必讀的內容。近年來,福建省高考把《論語》列為必考“三大文化經(jīng)典”之一,學生從思想上極為重視。所以,學習本單元,學生不僅有興趣,而且有基礎。但是,《論語》內容言簡意豐,博大精深,學生理解存在一定困難,需要老師有效地指導。
教學目標
1、學生學習選文,在學習中涉及材料的思想、表達藝術及詞匯等多方面的問題。
2、引導學生通過學習選文,比較深入地了解孔子的思想,尤其是了解他對社會人生問題的思考。
3、使學生通過了解孔子的思想、通過了解孔子對社會人生問題的思考,找到立身處世的借鑒。
教學過程
本節(jié)主要內容是了解孔子“學”這一概念的特殊意義。分兩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
我們學習了第1-5則。以下是內容:
1、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論語季氏》)
2、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論語述而》)
3、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論語公冶長》)
4、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薄熬樱∥嵴Z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論語陽貨》)
5、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于親,則民興于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論語泰伯》)
一、疏通了字面意思,理解了并概括了每一則的內容。
第1則,孔子從人們獲取知識的角度把人分為四個層次:上也、次也、其次也、下矣。
第2則,孔子說 “我非生而知之者”,而是“敏以求之者也”。
第3則,孔子說自己是個“好學”的人。
第4則,孔子好學可以去除“六弊”。
第5則,孔子說有禮可以去除四害。
孔子以好學自許,選文第3則就說到這個問題。但是,他所說的“學”跟我們現(xiàn)在常說的不同。
第4則選文,提到了“六言”和“六弊”!傲浴敝傅氖橇N德行,即“仁”“知”“信”“直”“勇”“剛”六種德行;而“六弊”則是六種弊病,即“愚”“蕩”“賊”“絞”“亂”“狂”六種弊病。從一般意義上說,但是如果偏執(zhí)于德行而不好學,就會產(chǎn)生種種弊端?鬃诱J為好學就可以防止這些弊病,這意味著他所說的“學”,主要是一種道德修養(yǎng),簡單地說,學的基本內容是學禮、修身,二者密不可分,甚至可以互相包含。
第5則內容則是對第4則的補充,突出學禮的重要性,其中的“勇而無禮則亂”和“直而無禮則絞”,則是直接對應第4則中“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
可見,孔子所謂的“好學”很大一方面是指:學禮!
二、課上聯(lián)系個人生活體驗,交流了學習感受。知道了:
(1)“好學”可以讓人們--仁而不愚、知而不蕩、信而不賊、直而不絞、勇而不亂、剛而不狂
(2)“學禮”則可以讓人們--恭而不勞、慎而不葸、勇而不亂、直而不絞
三、布置完成課后習題一,寫一篇讀書札記。
【第二課時】
一、溫習舊課,交流讀書札記。(5分)
二、學習新課,逐則疏通與概括段義。
6、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論語學而》)
譯文:子夏說:“一個人能夠看重賢德而不以女色為重;侍奉父母,能夠竭盡全力;服侍君主,能夠獻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恪守信用。這樣的人,盡管他自己說沒有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已經(jīng)學習過了!
段解:本則選文記錄子夏的話,說的是德先而文后的學習觀。子夏說,如果一個人能夠做到四點:即尊重賢德之人,孝順父母,盡忠君主,取信朋友,那么這樣的人就是學習過的人?梢姡f的學的內涵主要是指品行修養(yǎng)方面。
7、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論語學而》)
譯文: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段解:本則選文記錄孔子的語錄。這是對“什么是好學”的又一種回答。他認為一個好學的人要做到以下括四個方面:尚儉,敏事,慎言,向道德高尚的人學習并隨時改正自己的缺點。本章重點提到對于君子的道德要求。作為君子應該克制追求物質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質方面,這是值得借鑒的。
8、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論語雍也》)
譯文: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學生中誰是最好學的呢?”孔子回答說:“有一個叫顏回的學生好學,他從不遷怒于別人,也從不重犯同樣的過錯,不幸短命死了,F(xiàn)在沒有那樣的人了,沒有聽說誰是好學的!
段解:這里,孔子極為稱贊他的得意門生顏回,認為他好學上進,自顏回死后,已經(jīng)沒有如此好學的人了。在孔子對顏回的評價中,他特別談到“不遷怒、不貳過”這兩點,也從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學生,重在培養(yǎng)他們的道德情操。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
9、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論語憲問》)
譯文:孔子說:“古代的人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而現(xiàn)在的人學習是為了給別人看!
段解:本則主要說求學目的的不同。
10、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論語學而》)
譯文:孔子說:“弟子們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順從師長;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寡言少語;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后,還有余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
段解:本則提到孝悌的問題,孔子要求弟子們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謹信、愛眾、親仁,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如果還有閑暇時間和余力,則用以學習古代典籍,增長文化知識。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為中心,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德行修養(yǎng),而對于書本知識的學習,則擺在第二位。
孔子辦教育,把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觀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學習只是第二位的。事實上,教育都是為其政治服務的,尤其重視學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現(xiàn),把“德”排在“識”的前面,這是需要。他們就是要培養(yǎng)適應本階級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11、陳亢(gāng)問于伯魚曰:“子亦有異聞(2)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粚W《詩》,無以言!幫硕鴮W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粚W《禮》,無以立!幫硕鴮W禮。聞斯二者!标惪和硕苍唬骸皢栆坏萌。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3)其子也! (《論語季氏》)
譯文:陳亢問伯魚:“你在老師那里聽到過什么特別的教誨嗎?”伯魚回答說:“沒有呀。有一次他獨自站在堂上,我快步從庭里走過,他說:‘學《詩》了嗎?’我回答說:‘沒有!f:‘不學《詩》,就不懂得怎么說話!一厝ゾ蛯W《詩》。又有一天,他又獨自站在堂上,我快步從庭里走過,他說:‘學禮了嗎?’我回答說:‘沒有!f:‘不學禮就不懂得怎樣立身!一厝ゾ蛯W禮。我就聽到過這兩件事!标惪夯厝ジ吲d地說:“我提一個問題,得到三方面的收獲:聽了關于《詩》的道理,聽了關于禮的道理,又聽了君子不偏愛自己兒子的道理。”
段解:本則選文通過一個有趣的故事介紹了孔子所說的“學”的兩項具體內容。孔子的弟子陳亢懷疑孔子為兒子開小灶,就問孔子的兒子孔鯉有沒有從孔子那里得到與眾不同的傳授,孔鯉回答沒有,并講了關于學《詩》、學《禮》的兩件事,陳亢聽后卻非常高興,說自己明白了學習《詩》和《禮》的意義?梢,孔子是拿《詩》《禮》等典籍教育后輩,其重點還是在立身處世方面。
可見,孔子所說的“好學”主要是從人格修養(yǎng)、道德實踐的意義上說的,跟現(xiàn)在通常所理解的喜歡學習知識或技能不同。
三、思考探究:
1、孔子所謂的“好學”的內涵:學禮、修身,借“好學”來完善個人品德修養(yǎng)。孔子的“學”的內容非常豐富,我們試把本課中出現(xiàn)的加以具體概括:
對賢人--敬、對父母--孝、對君主--忠、對朋友--信、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事慎言、就有道、正己過、不遷怒、不貳過、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親仁人、學《詩》以言、學《禮》以立、……
2、我們知道,孔子不僅這樣要求自己,還是這樣要求學生,更是這樣要求他的兒子。那么,作為一個當代求學的青年,你是怎么看待這樣的“好學”呢?請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說說你的理解或感受。對照一下,你覺得自己是個好學的人嗎?
四、司馬遷對孔子的評價。
原文:
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háng)行止!彪m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祗(zhī,恭敬)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 孔子布衣,傳十余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判斷)于夫子?芍^至圣矣!
(《史記孔子世家》)
譯文:
太史公說:《詩》中有這樣的話:“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讓人遵循!彪m然我不能達到這種境地,但是心里卻向往著他。我讀孔子的著作,可以想見他的為人。到了魯?shù),參觀了孔子的廟堂、車輛、衣服、禮器,目睹了讀書的學生們按時到孔子舊宅中演習禮儀的情景,我懷著崇敬的心情徘徊留戀不愿離去。天下的君王直到賢人也夠多的了,當活著的時候都榮耀顯貴,可是一死什么也就沒有了。孔子是一個平民,他的名聲和學說已經(jīng)傳了十幾代,讀書的人仍然崇他為宗師。從天子到王侯,全國談六藝的人,都把孔子的學說做為判斷衡量的最高準則,可以說孔子是至高無上的圣人了。
五、課外繼續(xù)閱讀《史記孔子世家》,熟悉孔子的生平。結合自己的閱讀體會,以《雖不能至,心向往之--讀孔子》為題,寫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讀書札記。
平時可以經(jīng)常訪問我們學校的語文組網(wǎng)站,這里有我們試卷、周練的電子版和答案,有同學的優(yōu)秀的作文和讀書札記,還有老師的文章。
追憶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二選修)]相關文章:
5.化學選修5試題及答案
10.人教英語選修8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