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亮生
一位教師上公開課,誤將“詳細”寫成“祥細”。要下課了,這位老師才發(fā)現(xiàn)寫錯了,但他沒有一改了之,反而提問:“哪位同學能指出老師板書的錯誤?”同學們來了興趣,有人說是“別字”。老師問:“哪位同學能說說為什么‘詳細’只能用‘言’字旁而不能用‘示’字旁?”同學們答不出。
教師因勢利導,以形聲字為例講述了有關構字法的知識。本來是教師的一次意外失誤,但由于教師的機敏,巧妙地利用失誤,既掩蓋了窘態(tài),又傳授了新知識,取得了一石二鳥的效果。
一、導致意外失誤的原因
1.教師準備不周,知識面窄,又喜歡信口開河,是導致課堂意外的最主要原因。有位教師講煉字,舉了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為例,卻將作者說成李白,課堂立即嘩然。
2.學生錯誤也是導致課堂出現(xiàn)意外的重要原因。記得在80年代初期聽了一節(jié)課,內容是學習毛澤東同志的《蝶戀花答李淑一》。教師問:“為什么說‘吳剛捧出桂花酒’,而不說其他什么酒?”有位學生搶答:“因為買桂花酒不用糧票!鳖D時引起哄堂大笑。學生這么離譜的答案,倒令教師瞠目結舌了。
3.學生故意搗蛋,影響正常教學秩序。這種情況一般比較少,一旦出現(xiàn),教師往往措手不及。有位教師講課,提到不要怕失敗。他說:“因為失敗是……”他故意把“是”的讀音拉長,讓學生把下面的話說出來。一位學生便故意大聲喊:“是成功的媽!”課堂秩序大亂。
4.客觀環(huán)境發(fā)生意外。教室外有大聲吵鬧等意外情況發(fā)生,轉移了學生的注意力。
二、對意外情況的處理
1.將錯就錯。將“詳”誤寫為“祥”的那位教師,用的就是將錯就錯的應變方法。但運用這種方法一定要言之成理,變通巧妙,否則會弄巧成拙。
2.坦然承認自己的失誤。如前面舉的例子,教師誤將王安石的詩說成是李白的詩。發(fā)現(xiàn)錯了,應當誠懇承認自己的錯誤,任何狡辯只會更沒面子。
3.因勢利導。教學環(huán)境出現(xiàn)意外,有時可以“將計就計”,利用意外因素巧妙地為教學服務,有時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位教師在講解副詞時,剛好外面有只公雞打鳴,學生注意力分散了。上課的教師很機敏,他知道公雞打鳴一般要連叫幾次。這位教師立即說:“它會又叫一次!”公雞果然叫起來,同學們大笑。公雞第二次叫聲停下,他又說:“它還會叫一次!”話音剛落,公雞又叫了。同學們樂不可支。最后,這位教師指出,“又”、“還”都是副詞,并分析了副詞的特點和功用。經過這個小插曲,學生對副詞的印象一定很深。
4.掌握分寸,適當批評。學生在課堂上故意搗亂,影響教學秩序,教師批評要掌握分寸,適可而止。如有位學生的座位下突然有小雞的叫聲,課堂秩序大亂。原來是這位同學買了只小雞當玩具帶進教室。教師很生氣,嚴厲斥責這位學生,并責令該生立即將小雞扔出了教室。那位學生哭了。全班同學開始是對違犯紀律的同學不滿,后來卻是不滿教師,認為教師沒愛心,小雞太可憐了!如果教師不采取過激手段,一定能得到全班同學的支持。
三、處理意外情況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不要望文生義。教師如果有意無意在學生面前充當無所不知的角色,有時難免鬧笑話。一次,上閱讀指導課,有位學生突然問教師“不刊之論”是什么意思。教師冷不防,又不愿承認自己也不太清楚,便根據(jù)字面意思解釋說是不能刊登的言論。有位學生指出教師的錯誤,弄得教師相當尷尬。
2.要敢于正視自己的錯誤。中小學生對教師很尊重,教師應自重自愛,若真的錯了,就要敢于承認,不要蠻不講理,固執(zhí)己見。
3.正視失誤,不要裝傻。有些教師以為學生指出自己的失誤,改了就行,不必“擴大化”,采取不置可否的態(tài)度,結果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有位數(shù)學教師在黑板上演算時常出現(xiàn)錯誤,學生主動指出,但每次教師都不吭聲,只一改了之。久了,學生懶得講了。有次,這位教師演算一道題,寫了一大版,最終解不出。檢查了,才發(fā)現(xiàn)在計算第一步時便出錯。學生早就看出了,但就是不講,看教師出丑。如果這位教師平日能肯定學生的積極性,就不會發(fā)生學生等著“看戲”這樣的事了。
[處變不驚 揮灑從容--淺談上課隨機應變的藝術]相關文章:
1.從容的近義詞
3.從容不迫造句
5.有關從容的近義詞
6.揮灑汗水的語錄
8.氓的上課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