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一中 張含光
1、 著重考查常用實詞的運用,F(xiàn)代漢語實詞數(shù)量巨大,高考著重考查考生對常用詞語正確、熟練、有效運用的能力。這不是要求考生準確無誤地記住某個實詞的詞典意義,而是要求考生能夠將其放到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把握其在實際運用中的動態(tài)意義、語境意義。 2.著重考查近義詞的辨析。有些近義詞之間的差別相當細微,這就需要考生具備相應的辨析能力。
3.在命題形式上,有時是單獨考查實詞,有時是把實詞與虛詞結合起來考查,有時是把實詞與成語結合起來考查。 4.試題的考查不僅有詞語使用是否正確的問題,還有使用
得是否恰當?shù)膯栴}。
5.考查的往往是報刊中使用頻率較高的詞語。 6.虛詞比較常見的考查內容有關聯(lián)詞語的運用、助詞的使用或省略、介詞的使用和選
擇、副詞使用的合理性判斷等方面?疾樾问街饕沁x擇題和填空題,并且虛詞多和實詞、熟語結合在一起考查。 從2009年高考看,該考點主要考查實詞與虛詞的選擇。2009年山東、天津、北京、江
西專門設題考查。前兩年全國卷曾針對虛詞主要是關聯(lián)詞語設填空題予以考查。從備考角度而言,掌握其基本知識與基本方法即可。 高考對正確使用實詞的考查,重點是近義詞的辨析和多義詞的運用,因此,我們辨析的著重點也是這兩類詞語。
辨析使用近義詞的方法多種多樣,下面從尋求詞語差異、回歸具體語境、確定選項三個方面作簡要分析。
實詞辨析的方法 1.尋求詞語差異
高考詞語運用題主要以近義詞辨析為主,因此,我們首先應該從下列角度尋求近義詞的不同點: (1)范圍大小不同。如“戰(zhàn)爭”“戰(zhàn)役”“戰(zhàn)斗”這一組近義詞,“戰(zhàn)爭”指民族之間、國家之間、階級之間或政治集團之間的武裝斗爭,它不專指某一具體的戰(zhàn)事,而是包括了在這個時間、空間里所發(fā)生的一切戰(zhàn)事,范圍最廣,如“抗日戰(zhàn)爭”。 “戰(zhàn)役”指為實現(xiàn)一定的戰(zhàn)略目的,按照作戰(zhàn)計劃,在一定的方向上和一定的時間內進行的一系列戰(zhàn)斗的總和,范圍較小,如“上甘嶺戰(zhàn)役”。“戰(zhàn)斗”指敵對雙方所進行的武裝沖突,范圍最小。 (2)語意輕重不同。如“優(yōu)良”“優(yōu)秀”“優(yōu)異”三者都有“好”的意思,但語意有輕重之分,如“小明成績優(yōu)秀”要比“小明成績優(yōu)良”語意重一些,若說“小明成績優(yōu)異”,那語意上就更重了。 (3)適用對象不同。如“愛護”和“愛戴”,“愛護”可以用于人,也可以用于物。用于人時,一般用于上對下、長輩對晚輩或者同學之間,如 “同學 之間要互相愛護”。“愛戴”只能用于人,而且只能用于下對上、群眾對領導,如“周總理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愛戴”。 (4)色彩不同。包括感情色彩不同、語體色彩不同、謙敬色彩不同。如“成果”“后果”“結果”這三個詞都有“結果、結局”的意思。不同的地方是:“成果”指取得的成績、成就,是褒義詞;“后果”指不好的結果,是貶義詞;“結果”指事情發(fā)展所達到的最后狀態(tài),是中性詞,它既可以用于好的方面,又可以用于壞的方面。 (5)搭配對象不同。如“發(fā)揚”和“傳統(tǒng)”搭配,“發(fā)揮”和“作用”搭配。
(6)詞性和語法功能不同。如“阻礙”和“障礙”,前者是動詞,后者是名詞,詞性不同,用法自然就不同了;“逃跑”和“逃脫”,前者不可帶賓語,而后者卻可以。 2.回歸具體語境
即回到具體的題目,回到上下文的語境中,找出詞語和語境之間的照應點。另外,要特別注意多義詞的本義、引申義和比喻義。 3.確定選項
也就是說根據(jù)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特點,結合語境,確定哪一個空缺應選用哪一個詞語,或者一定不用哪一個詞語,從而對四個選項進行篩選,用排除法先去掉錯誤的選項,依次縮小選擇的范圍,然后作出合理的推斷,得出正確的答案。 1.梳理虛詞難點
(1)關聯(lián)詞語
①所選關聯(lián)詞語要符合語句表達的內容以及語句結構所表達的意義關系。
②在運用和填充關聯(lián)詞語時,要把握關聯(lián)詞語成對成套的特點,如果隨意改變其前后呼應的詞,就會引起意義和關系上的混亂。
突破虛詞辨析難點 ③如果要求填充的是由幾個復句組成的較 長的文字,那么就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是綜觀全題,分清這段文字有幾個復句、幾個分句;二是在綜觀全題的基礎上再推敲同一復句中各分句的意義關系,復句與復句的層次關系,然后根據(jù)不同的關系,選用不同的關聯(lián)詞語。 (2)助詞
助詞分為結構助詞、時態(tài)助詞和語氣助詞三類,特別是結構助詞,多一個或少一個,有時候似乎沒有什么表達上的區(qū)別,而有時候卻會產(chǎn)生迥然不同的效果。 比如“的”字,“超過去年的20%”和“超過去年20%”所表達的意思就完全不同,前一種說法表示的是比去年的20%多,而后一種說法則是達到了去年的120%。 時態(tài)助詞的使用,一定要注意動作的時態(tài)。如:我讀過這本書。這里“過”表示動作完成。而“我讀著這本書”,這里“著”則表示動作正在進行。一字之差,兩句話所表達的意思則完全不同。 (3)介詞
介詞不能獨立運用,必須結合代詞、名詞,以介賓詞組的形式出現(xiàn)在文中,作定語、狀語,或補語。因此要注意其與句中各成分的搭配問題。 例如:臺北地區(qū)初中的模擬試題,是由各初中依地域或其他因素分成的若干組群中的相關學校老師輪流出題后,再從不同出版社印刷。這里的“從”應改為“由”,“由不同出版社印刷”,這樣搭配才合乎習慣。 (4)副詞
副詞使用的合理性原則往往和邏輯思維有關。比如范圍副詞的使用,是用“有一些”還是“全部”,“許多”還是“絕大多數(shù)”,該不該使用限制范圍的副詞,都需要用邏輯思維來指導自己。程度副詞的運用也如此。 2.歸納辨析角度
(1)從詞性的角度辨析。如“固然”和“誠然”,前者只能作轉折連詞,后者除有同樣的性質、功能外,還可以作副詞,如“他誠然是一名優(yōu)秀的小品演員”“誠然,你的意見是對的”。 (2)從詞語的適用對象、場合、范圍等角度辨析。如介詞“對”和“對于”,前者使用范圍比后者廣,一般而言,用“對于”的地方都能換用“對”,但用“對”的句子,有些不能換用“對于”。①表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只能用“對”。 如“小王對我笑了笑”“我們對你完全信任”。②強調動作行為的方向、目標或含有“對待”意味的,只能用“對”。如“他對工作很負責”“老師對我們好極了”。 ③“對”可用在助動詞前、副詞前或后,也可用在主語前(有停頓),意思相同。如“我們會對這件事作出安排的”“對這件事我們會作出安排的”!皩τ凇辈荒苡迷谥鷦釉~、副詞之后。 (3)從詞語搭配的角度辨析。許多關聯(lián)詞語的搭配是固定的。如:表并列關系的“也……也……”“既……又……”等;表遞進關系的“不但……而且……”“不僅……還……”“連……也……”等;表選擇關系的“不是……就是……”“寧可……也不……”“與其……不如……”等; 表轉折關系的“雖然……但是……”“盡管……卻……”等;表假設關系的“如果……就……”“即使……也……”“倘若……便……”等;表條件關系的“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無論……都……”等;表因果關系的“因為……所以……”“既然……那么……”等。 (4)從表達關系的角度辨析。如“進而”與“從而”,前者一般表示遞進關系,后者一般表示承接或因果關系!爸灰迸c“只有”,前者所強調的是充分條件,后者所強調的是必要條件。 (5)從語氣的角度辨析。主要指語氣副詞和助詞。如“難道”與“莫非”,前者多用來加強反問語氣,后者多用于揣測語氣,有時也用來加強反問語氣,但不及前者強烈。 3.辨析方法集錦
(1)造句法
當有些虛詞在意義和用法上比較模糊時,用它們各造一個句子,那么其意義和用法就會一目了然。如表選擇關系的幾組關聯(lián)詞的區(qū)別,可造句如下:
①不是老于戶牖,就是戰(zhàn)死沙場。
②與其老于戶牖,不如u
[2011高考語文第一輪總復習提分卡:實詞(一)(高三必修備課資料)]相關文章:
10.正確使用實詞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