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學(xué)目標
1、 掌握主要的文言詞語:其、之、而、從、少、誠
2、 掌握文中特殊句式:狀語后置句及省略句
3、 體會作者屢遭貶謫、懷才不遇而渴望改變的情懷
二、 教學(xué)重點
掌握重點文言詞語
三、 教學(xué)難點
體會作者屢遭貶謫、懷才不遇而渴望改變的情懷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 導(dǎo)入新課
唐宋山水游記中,《永州八記》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高峰,它們寫于柳宗元參加政治革新失敗后,被貶官到永州的十年之間。我們曾學(xué)過《小石潭記》,這是作者寫水的,那我們今天來看《永州八記》中的最后一篇《小石城山記》,看作者是如何去寫山的。
二、 推進新課
作者簡介及背景介紹(略)
1、 多義詞
其一西出(其中的)
有積石橫當其垠(它的)
其
其疏數(shù)偃仰(它們)
又怪其不為之中州(它,指造物者)
尋之無所得(西路,代詞)
其上為睥睨、梁釃之形(的,結(jié)構(gòu)助詞)
之
吾疑造物者之有無久矣(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是二者,余未信之(它們,指示代詞)
其一少北而東(表順承關(guān)系,可譯為“義”
而 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可譯為“卻”
益奇而堅(表并列關(guān)系,可不譯)
投從小石(把,用,介詞)
從
從慰夫賢而辱于此者(用來,介詞)
2、 活用詞
(1) 自西山道口徑北(北:向北走,名用作動)
(2) 其一西出,尋之無所得(西:向西,名作狀)、
(3) 又怪其不為之中州(怪:以。。。。為怪,認為。。。。奇怪)
(4) 楚之南少人而多石(少、多:多出,多產(chǎn))
(5) 環(huán)之可上(上:登上,名用作動)
3、 特殊句式
(1) 介賓短語后置句
投以小石,洞然有水聲
(2) 省略句
又怪其不為之(于)中州,而列是(于)夷狄
三、 小結(jié)
四、 布置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 導(dǎo)入新課
略
二、 推進新課
師:我們在介紹山水游記的文體特征時講到,作者描繪景物的關(guān)鍵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那么,在這篇文章里,作者抓住小石城山的什么特點來描繪的?
生:“奇”
師:小石城山之“奇”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生:三個方面。小石城山的形狀,山洞的深窈,山石樹木分布的情態(tài)。
師:小石城山的美景在作者眼里真是開然造化、鬼斧神工,在這樣偏僻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如此美景,作者發(fā)出了怎樣的感嘆?
生:類智者所施設(shè)也。
師:作者在第二段中對造物者有無的懷疑經(jīng)歷了哪幾個階段?
生: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一是久疑;二是誠有;三是果無。
師:什么原因使作者由相信造物者確實“有”又懷疑造物者是否真的存在呢?
明確:那是因為造物者將本來應(yīng)該放置在中州的山水放置在了偏僻的永州,這種安排對于像小石城山這種不公平的安排懷疑造物者是否真的存在。
師:可以看出,作者在這里關(guān)沒有給出關(guān)于造物者有無的確切答案,也許作者的用意并不在于討論造物者的有無。那么,作者的用意何在呢?
生:作者是以小石城山的奇石自比,抒發(fā)了個人的身世之嘆,憤懣之情。
師:本段還有一個句子表明了作者的態(tài)度“是二者,余未信之”,作者為何這樣說?
生:柳宗元不相信這兩種說法,這兩種安慰之詞都不能代替或者撫平柳宗元心中最真實的想法。柳宗元不相信第一種說法,表明他并不滿足于在游山玩水中優(yōu)游度日,對這種生活現(xiàn)狀他是不滿意的,他想擺脫現(xiàn)狀;柳宗元不相信第二種說法,那是他不承認永州只有奇石而沒有人才,他覺得永州也有人才,比如說柳宗元自已,他應(yīng)該到中州施展他的抱負。所以,我們看到在抒發(fā)身世之嘆憤懣之情之后,作者還在議論中寄托了他的志向和人生態(tài)度,那就是雖然處于逆境,但仍堅持自己的人生理想。
三、 小結(jié)
四、 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shè)計
交代小石城山的方位
寫景 土堡的形狀
描繪山石的瑰瑋 山洞的深窈 景色奇麗
山石的分布
相信確有造物者
議論 懷疑造物者是否真有 懷才不遇
否定當?shù)貎煞N說法
吳日妹
[《小石城山記》(粵教版高二選修教案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1.粵教版選修唐詩宋詞散曲選讀教案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