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的寫作意圖
嚴永發(fā)
《蘭亭集序》不但是書法藝術(shù)中的瑰寶,而且其文在思想、語言上也具有獨特價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確立了它在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但在對本文為散文作序的寫作意圖上,筆者認為值得推敲。本文是作為《蘭亭集序》的序言而誕 生 的,這就決定了本文不能擺脫序言的性質(zhì)。序,可以敘事,也可以議論,但敘事與議論是為序服務的,它是一種伴隨性文體,是不能夠脫離原作而獨立存在的。這并不是說一篇序文不能夠獨立存在于世,而是說,序文之所以稱其為序文,其產(chǎn)生前提是存在依附性的。這種依附性因素,我們在認識序文價值時必須給予充分的肯定。否則,脫離這種依附性,孤立地去認識、分析、評價序文,則往往會斷章取義,發(fā)生曲解,甚至誤解。
作為一篇序言,《蘭亭集序》交代了此次集會的時間、地點、緣由、人物、環(huán)境以及人物的心情。作者由此展開筆墨,寫世人性情與人生的異中之同,感慨快樂年華的易逝,借古人“死生亦大矣”的感慨,引出作者對人生的痛惜,充分肯定了“死生之大”的觀點。《蘭亭集序》寫作的時間、地點、緣由、人物、環(huán)境以及人物的心情與本文為序有直接的關(guān)系。但接下來論述不同人的性情與共同的人生感慨與本文為序有何關(guān)聯(lián)呢?是作者故意借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還是這個觀點與本文為序有關(guān)系呢?行文至此,我們不能定論,還要聯(lián)系下文來全面認識。
文章最后一段,我個人這樣認為:作者對古人面對死生發(fā)出如此相同的感慨而不明其因,進而引出本來就是錯誤荒誕的“一死生”“齊彭殤”的觀點,從而加以批判,透視千古,讓后人明白:后代人看我們今天,如果也像我們看待古人一樣,那是一件可悲的事。當時玄談之風甚重,而“一死生”“齊彭殤”是其中的重要內(nèi)容。時人和古人一樣就已可悲,后人如果還如此,那是多么大的悲哀啊!此處如此理解“悲夫”,尚可以講解得通,否則,在“悲夫”的含義理解上就有困難。而作者之所以在“悲夫”后用“故”字句作結(jié),是為了明確本文為序的目的,是讓后人明白:“我們”之所以抒發(fā)情懷,是因為人們的情致相同啊,從而會對這些詩文有所感悟,不必如作者一樣,對古人的“興感之由”“若合一契”而“不能喻之于懷”;也不至于像時人一樣模仿古人,同古人犯一樣的錯誤?梢,作者真正的目的是借本序讓后人明白本詩集的作用。雖然蘭亭詩的價值沒有作者想得那么高,但我們不能苛求作者,因為作者無法退居千年之后來加以評判。而當時與會的41人竟都是當時名士,作者給予這么高的評價也是情有可原的。所以,我們應當這樣理解本文為序的寫作意圖:要明確本文為序的作用,而不是論證“死生之大”的觀點。論證“死生之大”是作者的兼顧,是為本文為序之目的與作用服務的,是能聯(lián)系實際的有力的論證材料。作者是為了明確地讓后人明白我們“其致一也”的原因,不至于再發(fā)生“不能喻之于懷”的遺憾,而并非所謂的“死生之大”。
總之,筆者從本文為序與原作的聯(lián)系上認識了本文的寫作意圖,同時也解決了教學中的難題。
評《蘭亭集序》
陳友康
長期以來,人們在解讀這篇杰作時,要么指責它情調(diào)消極,要么泛泛而論,未能揭示它內(nèi)蘊的精神。
魏晉時期通常被認為是我國歷史上人的自覺和文的自覺的時代。魏晉人對人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觀世界都有深廣精微的體認和探求,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中充溢著濃郁的人生意識和宇宙情調(diào),從這一角度去解讀,能使我們更趨近于文本的內(nèi)在精神。
(一)澄懷者眼里的自然
本文開頭以簡凈雅潔、鏗鏘有致的語言寫出蘭亭宴集之時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和融和的天氣,這些景物,清澈明朗,晶瑩亮麗,生機盎然,反復吟詠,讀者的心胸也會變得靈秀爽快。這里的自然是經(jīng)過王羲之心靈漱滌過的自然,是澄懷者眼里的自然。王羲之以高潔脫俗的情懷、美好自由的心靈去領(lǐng)悟客觀世界,自然在他的眼里就有了活潑的生機和靈性。
(二)深情者眼里的自然
《蘭亭集序》主旨在于探索人生哲理,發(fā)表對人生憂樂和生死問題的看法,即所謂“暢敘幽情”。深情的人對事物往往別有一種敏銳、深刻的感受,對人生更有一份特別的熱愛和執(zhí)著。
文中王羲之思考并揭示了人生憂患的來源,首先來自外在世界的流轉(zhuǎn)不定,難以依恃,其次來自個體生命的短暫有限,第三來自生命本體永不滿足的內(nèi)在欲望。他的這種認識、關(guān)注,使人們對探尋生存的意義和價值保持敏感和熱情,使人們對生命擁有清醒的認識,從而揚長避短,在有限的人生中進行無限的價值創(chuàng)造,因此這種喟嘆不能認為是消極的。
(摘自《名作欣賞》1997.4)
書法家王羲之
王羲之是晉朝著名的中國書法家,其書法風靡于世,被后人尊稱為“書圣”。他不但以革新書法聞名于世,而且也因為他畢生獻身于中國書法,建立了劃時代的功績而流芳百世。
王羲之在公元303年生于東晉,在7歲時就開始學書法。他的啟蒙老師是他的伯父及著名的女書法家衛(wèi)鑠夫人。
王羲之先學正楷,所謂正楷,就是用正體的筆畫把文字寫出來。
在他年紀比較大的時候,他開始創(chuàng)立自己的風格,他的字自成一體,獨創(chuàng)一格。他的行書生動活潑,充分表現(xiàn)出他的感情。他最著名的書法作品是《蘭亭序》。這是他在公元353年完成的作品,那時候,王羲之邀請了41位親戚朋友(其中包括當朝的書法家和詩人),在鄉(xiāng)間的蘭亭舉行野外盛會。他們列在溪水兩旁,把羽觴(一種輕便的酒杯)放在水上,順水而下,每人順序取觴飲酒做詩。寫不出詩的人,都要被罰酒,當天有26人做詩,一共寫了35首。大家也都喝了不少酒。
王羲之帶著醉意,即席揮毫,為這些詩作序,寫成《蘭亭序》。據(jù)說,他在幾天后再重寫近百次,但是總比不上他當天即興完成的作品。
《蘭亭序》被譽為中國書法史上最偉大的作品,它的原本后來被唐太宗取去。唐太宗很喜愛這幅作品,就命令朝廷最好的幾位書法家臨摹許多副本,原本則留下來作為自己的陪葬物。
《蘭亭序》的原跡雖然在公元650年失傳,但王羲之的字體后來對中國書法卻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唐太宗對蘭亭序的偏愛,促使更多書法家學習和臨摹王羲之的字體。
王羲之父子一生勤學書法,他們的專心與毅力,以及他們在書法上的成就,得到了世人的推崇和景仰。每當人們提到他們的名字時,都會聯(lián)想到他們的耐心和勤勞。
一個好的書法家不但能通過書法表達他的思想,而且他所寫出來的字也必須充滿生氣、活力并具備完美的形體。書法是一門藝術(shù),它需有清醒的頭腦以及對毛筆有全面的掌握,才能夠把字寫好。這需要很多年的精心磨煉才會有成就。
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他的第七個兒子)也是很勤于練字。他在12歲那年,把一個經(jīng)過父親改寫過的字拿去給母親看。他的母親也精于書法。她一看就認出丈夫所寫的那一幅。
王獻之因此體會到自己的書法還差,不能與父親的相比。他決心勤練,要把字練好。他找到十八口缸,盛滿了水,下定決心,要拿缸里的水磨墨練字,不把它用完,絕不罷手。
王羲之當過官。他是一個心腸很好的人,他曾勸過同僚,對人要公正仁慈。王羲之后來因為生病而辭官,在公元361年去世,享年58歲。
[《蘭亭集序》的寫作意圖(人教版高一必修備課資料)]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