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一中 鄧金平
錢鐘書在《讀<伊索寓言>》中一氣舉了十幾個寓言故事,如果讓我們來一一對應(yīng)社會中的人事,一時之間似乎還有一些困難。偶然中發(fā)現(xiàn)阿Q這一世界文學(xué)中的經(jīng)典形象,和這些寓言竟然有許多相同或者相似之處,我們舉幾個例子一起來看一看。
例如蝙蝠的故事:蝙蝠碰見鳥就充作鳥,碰見獸就充作獸。錢鐘書說人比蝙蝠就聰明多了。他會把蝙蝠的方法反過來施用:在鳥類里偏要充獸,在獸類里偏要充鳥。阿Q就正是這樣一個人。在未莊的貧民面前,他宣稱他和趙太爺原來是本家,也很鄙薄城里人。而進(jìn)過城,又說未莊人真是不見世面的可笑。
螞蟻和促織的故事:一到冬天,螞蟻把在冬天的米粒出曬;促織餓得半死,向螞蟻借糧,螞蟻說:“在夏天唱歌作樂的是你,到現(xiàn)在挨餓,活該!”阿Q也是喜歡唱唱戲文的,如“小孤孀上墳”、“手執(zhí)鋼鞭將你打”之類,不過阿Q并不象促織一樣只知道整天沉溺于藝術(shù)而不事勞作,其實他是很能做的,可終于還是出現(xiàn)生計問題,餓得半死。錢鐘書說的促織餓死后,本身就做螞蟻的糧食;同樣,生前養(yǎng)不活自己的大作家,到了死后偏有一大批人靠他生活。單看那些老師們每年白沫橫飛地講論阿Q,掙得尋可憐的工資來養(yǎng)家糊口,就知所言非虛了。
狗和他自己影子的故事:不自知的東西,照了鏡子也沒有用--譬如這只銜肉的狗,照鏡以后,反害他大叫大鬧,空把自己的影子,當(dāng)作攻擊狂吠的對象。阿Q也是有一個影子的,這個影子就是同樣靠短工生活的小D。當(dāng)阿Q發(fā)現(xiàn)小D竟謀了他的飯碗去后,同樣把他當(dāng)作攻擊狂吠的對象,還進(jìn)行了一場“龍虎斗”!
天文家的故事:錢鐘書說,有人下去以后,決不說是不小心掉下去的,只說有意去做下屬的調(diào)查和工作。譬如這位天文家就有很好的藉口:坐井觀天。阿Q被糊里糊涂地送去去殺頭的時候,也有一個讓他處之泰然的很好的藉口,那就是“人生天地間,大約本來有時也未免要殺頭的”。而且成為任人宰割的魚肉之后,還說出“過了二十年又是一個……”的話來,可見他不僅是“下去以后,眼睛還是向上看的”,而且是殺頭之后,還想著來世又成為一條好漢的。
烏鴉的故事:烏鴉借來的羽毛全給人家拔去,現(xiàn)了原形,老羞成怒,提議索性大家把自己天生的毛羽也拔個干凈。阿Q因為假洋鬼子不準(zhǔn)他“革命”,滿心痛恨起來,于是要反過來告假洋鬼子 “革命”的狀,抓去嚓嚓殺頭,并且還要滿門抄斬。那么這就不僅僅是錢鐘書所說的“遮羞”那么簡單了,這種惡毒陰暗的事情連阿Q都想得到,其他人做得到當(dāng)然也就是輕而易舉的了。
牛跟蛙的故事:世界上沒有自認(rèn)為一無可愛的女人,沒有自認(rèn)為百不如人的男子。這樣,彼此各得其所,當(dāng)然不會相安無事。阿Q雖然一向是不被未莊人看在眼里的,但他也有他引為自豪的東西--虱子,只可惜他身上的虱子既沒有王胡身上的多,咬得也沒有王胡的響。不過他可以十分得意地摸小尼姑新剃的頭皮,擰小尼姑滑膩的臉蛋,而酒店里的人只能在一旁九分得意地笑,這不就足以證明他阿Q也是不可小覷的人物嗎。
老婆子和母雞的故事:如錢鐘書所說,大胖子往往是小心眼,那他另一方面的意思,當(dāng)然就是瘦子往往是大心眼了。以這條標(biāo)準(zhǔn)來對應(yīng)阿Q,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也許你會疑問:“阿Q窮得連褲子都沒一條,他又怎么做慷慨大方呢?”阿Q未莊賽神的晚上贏而又贏,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錢不知為什么就不見了,雖然似乎有些痛苦,可用力的在自己臉上連打了兩個嘴巴,便心平氣和起來,心滿意足的得勝的躺下睡著了。這難道不足以證明他雖然非常瘦小但心胸卻極為開闊嗎?而且阿Q進(jìn)城發(fā)財,衣錦還鄉(xiāng)之后,藍(lán)綢裙、洋紗衫,只以極低的價錢近乎于送給了淺閨中的鄒七嫂之流,并不像那些大胖子們奇貨可居,哄抬物價,“無商不奸”在阿Q身上是看不到一些痕跡的?梢灶A(yù)見,阿Q要是能發(fā)展到做起大買賣的話,非得在商界掀起一場大革命不可。
狐貍和葡萄的故事: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阿Q沒追到吳媽就嫌她腳太大,得不到女人就說她們假正經(jīng),在女人這個關(guān)口上阿Q卻顯得小心眼,實在有損其大度的形象,不過“這也足見異端之可惡”( 阿Q語)了。
驢子跟狼的故事:狼被驢子踢傷逃去,因此嘆氣說:“天派我做送命的屠夫的,何苦做治病的醫(yī)生呢!”這當(dāng)然幼稚得可笑,他不知到醫(yī)生也是屠夫的一種。同理,天派阿Q做安分的奴隸,何苦做革命的刁民呢!革命革命,就是要革掉你阿Q的性命呀!
有人說“人性是永恒的”,伊索的寓言和魯迅的阿Q以及眼前的你我的精神的相通,就是很好的證明。不過這樣準(zhǔn)確無誤的證明我倒希望它是錯誤的,人性如果真的還是幾千年不變化,那我們理想中的完美的人性、完美的世界,不是永遠(yuǎn)也不可能出現(xiàn)了嗎?錢鐘書樂觀地相信今人無論在品格上還是精神上都是勝過古人的,看來正如他自己所言,也有好多淺薄的見解,非加以糾正不可呀。
[用阿Q解讀《伊索寓言》(人教版高三必修)]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