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家寨》教案
教學目的:
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結構層次并概括層意。
2、找出文中的景物描寫,了解漢家寨荒涼、死寂的環(huán)境特征。
教學重點:理清文章結構層次并概括層意。
教學難點:了解景物描寫在文中的作用。
教學方法:講讀法、討論法、歸納法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充滿詩情畫意卻又富含哲理的散文天地里,如果說我們在老舍樸素平實的散文中明白了游子對故鄉(xiāng)的眷戀之情,在陸蠡含蓄雋永的散文中體會到生命的抗爭力量,在劉亮程極具鄉(xiāng)土氣息的散文中了解到生活的艱難,那么,今天我們將在張承志的《漢家寨》中看到些什么?
(觀察三幅關于沙漠地形的圖片,說說感受。)
二、出示學習目標:
1.理清文章結構層次并概括層意。
2.找出文中的景物描寫并了解其作用。
三、學生自主學習:
1.走進作者:
張承志,青年作家、學者,1948年生于北京,原籍山東濟南。華附中畢業(yè)到內蒙古烏珠穆沁旗插隊4年。1978年開始筆耕,F為自由的職業(yè)作家、中國作家協會理事。曾獲第一屆全國短篇小說獎,第二、第三屆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及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獎。
張承志真正為所稱道的,不僅僅是他的小說的獨有的藝術魅力,而是熔鑄其中的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表現出了強烈的生命意識、不斷進取的開拓精神和堅強的民族骨氣,是八十年代理想主義的一面高高飄揚的旗幟。
2.閱讀提示:
(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的結構。
(2)仔細閱讀文本,圈點勾畫文章的景物描寫,了解其作用。
四、反饋評價:
1.基礎過關
褶(zhě)皺 腳踝(huái) 暈眩(yùn)(xuàn) 俯瞰(kàn) 咀嚼(jǔ)(jué) 白熾(chì) 砦(zhài)
2.理清層次:
(1)“走近漢家寨”,主要寫漢家寨地處的地理環(huán)境和自然條件--空寂、蒼涼、荒蕪、殘酷。
(可通過抓住“我在曝曬中暈眩了,怔怔地覺得馬的腳踝早已被那些尖利的石刃割破了”及“我覺得自己渺小得連悲哀都是徒勞”等作者主觀感受的語句,感受漢家寨生存環(huán)境的惡劣。)
(2)“走進漢家寨”,主要寫了在漢家寨的所見所感--神秘、隔絕、真實、堅忍。
(可通過“猛然間感到所謂‘大漠孤煙直’并沒有寫出一種殘酷”“在那塊絕地里,他們究竟怎樣生存下來,種什么,吃什么,至今仍是一個謎”及“但是這不是幻覺也不是神話”“從宋至今,漢家寨至少已經堅守著生存了一千多年了”來引導學生初步感受漢家寨所體現出來的“堅守”精神。)
(3)“離開漢家寨”,主要寫了作者離開漢家寨時的感受和離開漢家寨之后思想的變化--遺憾、不舍、回憶、堅守。
(可通過“我只是隱隱感到了人的堅守,感到了那堅守如這風景一般蒼涼廣闊”“遙遙地,我看見了那堆泥屋的黃褐中,有一個小巧的紅艷身影,是那小女孩的破紅棉襖。那時的天山已經完全升起于北方,橫擋住大陸,涼峰和干溝裸谷相映襯,向著我傾瀉般伸延的,是漢家寨那三岔戈壁的萬噸鐵石”及“也是從那一日起,無論我走哪里,都在不知不覺之間,堅守著什么”進一步感受漢家寨體現的“堅守”精神對作者的影響。)
{注:因為最后一部分是作者情感的集中體現點,因此在第二課時中要讓學生集體朗讀,反復品味,留適當的時間給學生自由品讀。}
3.賞析寫景的語言:
從文章中找出你最欣賞的寫景句子或段落,說說它們好在哪里。
賞析示例: 第一段所見景物:
空山絕谷 不毛之地
鐵色戈壁 酥碎的巖石
淡紅色的焦土 獰惡的尖石棱
歸納漢家寨的特點:孤單、貧瘠、荒蕪
景物描寫的作用:向讀者傳達了一種蒼涼、空寂、荒蕪、廣袤、慷慨悲涼的情緒,突出漢家寨生存環(huán)境的惡劣。
五、思考探究:
根據自己的閱讀經驗,歸納景物描寫在散文中的作用。
景物描寫的作用主要有:
(l)寫景烘托形象、襯托作者內心世界,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題;
(2)寫景點明時令、地點,渲染氣氛。
六、分層訓練:
情景模擬:
如果給你一個機會,讓你到漢家寨體驗生活,請你根據文本信息,進行景物描寫。注意體現自己的情感。
學生展示成果(略)
七、小結:
漢家寨荒涼、死寂的環(huán)境描寫,讓我們初步領略了漢家寨人所具有的堅守的精神.漢家寨能生存一千多年,憑的就是這種堅守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支撐著他們歷經千年而依然固守在這片土地上,也正是這種精神哺育了我們的民族,乃至于整個人類。相信,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著自己的“堅守”,那就繼續(xù)吧,它將使我們的生命更有價值。下節(jié)課我們就討論一下“堅守”的現實意義。
八、布置作業(yè):課后練習三。
[漢家寨(粵教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粵教版選修唐詩宋詞散曲選讀教案參考
2.九寨溝教案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