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這土地》課堂實錄
一、 導入:
穿越時空,只有一種感情能將民族的心聯(lián)系起來,那就是對祖國深深地愛戀。早在1938年,著名詩人艾青就眼含熱淚對祖國母親唱了一首深情的贊歌--《我愛這土地》,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感受詩人澎湃的靈魂。
二、 學習目標:
1、 通過反復朗讀,感受詩人真摯的感情。
2、 品味詩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領會其象征意義。
(請同學們齊讀學習目標)
三、 整體感知:
(一) 作者介紹(要走近詩歌,我們先走近詩人)
--有沒有同學能更多地介紹一下詩人艾青?
--那么一起看大屏幕(請一位同學讀一下艾青簡介)
(二) 朗讀環(huán)節(jié):
1、 自由朗讀:(請同學們放聲朗讀,提出兩點要求:(1)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2)要注意語氣、語速、重音、停頓等朗讀技巧的處理)
2、 哪位同學談談詩人的感情。
一學生:有悲憤,還有愛國的情感。
師:有沒有不同意見?
生:沒有。
師:針對這種情感,我們應如何來朗讀?
生:語氣--沉郁;語速--舒緩;還應注意準確的停頓;恰當?shù)闹匾簟?/p>
3、 誰來試著朗讀?
一學生朗讀。
4、 評價朗讀(誰來評價一下剛才這位同學的朗讀?--能夠真誠的贊揚和批評他人,對他人是一種幫助,對自己是一種進步)
一學生:我覺得他讀得語速過快,味道不足。
師:你愿意為大家朗讀一遍嗎?
生讀。
師:誰再為剛才的朗讀進行一番點評?
一學生:我感覺停頓、重音都沒問題,就是感覺拿捏得不夠到位。
師:評價是比較中肯的。那么你能為大家朗讀一遍嗎?
此生讀。
師:大家認為他讀得怎樣?
學生:好。
師:有沒有再進步的空間呢?
生:有
師:我們還是來欣賞一下錄音朗讀吧?
5、 聽錄音朗讀(注意在課本上標注停頓及重音)
師:同學們剛才聽的非常投入,有沒有同學愿意再次朗讀?即使是剛才讀過的同學也可以重試一次!這可是一次機會,一次鍛煉自己的機會!向勇氣挑戰(zhàn)!
剛才已經讀過的一位同學又一次舉手。
師:哇,某某同學又把手筆直的舉起來了!(故意停頓一下)嗯,估計下面會有掌聲響起!
學生熱烈鼓掌,某生朗讀。
(三) 品味環(huán)節(jié):
師:朗讀水平不可能一下子就提高到我們期望的高度,那么本節(jié)課剩下的時間,我們還是一起來品味詩歌,看作者怎樣把抽象的感情形象的表達出來。要讀懂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弄清楚兩個問題。哪兩個問題呢?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第一個問題:詩中具體歌詠的是什么?
生:土地。
師:僅僅指土地嗎?
生:祖國
師:嗯,祖國,也就是中華民族。那么詩中那些詩句描繪了中華民族的形象?
生: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師:這三句話塑造了怎樣的民族形象?
生:……
師:我們逐句理解一下。先理解“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這句,要理解這句,哪個詞是關鍵詞?
生:關鍵詞是“暴風雨”,塑造了一個倍受蹂躪的民族形象。
師:受誰的蹂躪?
生:日本。
師:如何知道?
生:在詩的最后面有一個時間1938年。
師:可見,寫作年代和時代背景對理解文本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第一句寫出了一個飽經苦難的民族形象,第二句呢?
生:一個不屈不撓的中華民族。
師:“不屈不撓”這個詞用得真好。你從哪幾個關鍵詞讀出這個民族形象?
生:從“悲憤、激怒、永遠、無止息”讀出
師:這四個詞我們是否給他們劃為兩組理解,思路會更清晰!氨瘧、激怒”兩詞寫出了不屈的情感、抗爭的精神,而“永遠、無止息”兩詞寫出了這種抗爭精神的程度,像滔滔江水永不停息。可見,中心詞前面的修飾成分對把握文本也起著重要的作用。還是一個怎樣的民族呢?
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民族。
師:從哪里讀出的?
生:“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這句看出。
師:讀到“黎明”時,你眼前浮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
生:一輪紅日噴薄而出,沖破黑暗,露出曙光,迎來嶄新的一天。
師:是呀,我們民族迎來了美好的未來。抬頭看黑板,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概括中華民族的形象:她是一個飽經苦難的民族,
但,她是一個不屈的民族,
最終,她是一個有著光明未來的民族!
師:把民族形象的句子朗讀一遍
生:齊讀
師:中華民族的形象是借助誰之口展現(xiàn)出來的呢?
生:鳥
師:鳥是怎樣的形象呢?
生:……
師:要理解“鳥”這個形象 ,首先找出描寫鳥的形象的詩句。
生:“我也應用嘶啞的喉嚨歌唱”和“--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我覺得這是一個革命者的形象。
師:對,是一個義無反顧樂于犧牲自己的革命者的形象。但,我又有一個疑問:一般我們都愛用“悅耳、珠圓玉潤”來形容歌唱,為何詩句要用“嘶啞”?
生:因為它為飽受磨難的祖國焦灼憂慮
生:聯(lián)系上下句,他不停的呼喊,把嗓子累啞了。
師:是呀,從嘹亮唱到嘶啞唱到死,一個杜鵑啼血般的奉獻者的形象,它愛這土地,生于斯,死于斯,甚至葬于斯,連“羽毛也腐爛在這土地里”,是一種怎樣的大無畏的犧牲精神,不由讓我們想起龔自珍的《己亥雜詩》中的名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師:看黑板。前一豎排的事物叫“意象”,后一豎排是他們“象征義”,因此,本詩是運用了象征手法。
師:正因為有這樣無畏的這樣英勇的人民,我們的祖國才是有希望的。因此艾青才如此深情唱到:(請齊讀)
生:(齊讀)為什么我的眼里長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師:這僅僅兩句詩歌,有沒有疑問?
生:為什么愛得深沉,就要常含淚水?
師:沒有同學來為他解答一下?
生:我認為他是為祖國難過而哭泣。
師:有沒有補充的?
生:……
師:這個回答你滿意嗎?
生:還可以吧。
師:“還可以吧”表示不是很滿意,對不?
生:點頭
師:僅僅是悲傷的淚嗎?聯(lián)系民族形象來理解。
生:(恍然大悟)為磨難的祖國流下悲傷的淚水
為不屈的祖國流下堅強(悲壯)的淚水
為希望的祖國流下憧憬的淚水
師:是的。不論祖國在怎樣的情景中,詩人都表現(xiàn)了與祖國不棄不離榮辱與共的愛戀之情。請同學們把這小節(jié)再飽含深情誦讀一遍。
生:齊讀
師:我還有一個疑問,這小節(jié)可不可以刪掉?
生:不可以
師:為什么?
生:前一部分是描寫性的記敘,這一小節(jié)是直接抒情,畫龍點睛,深化主題,感情也得以升華。
師:非常好。請再把這首詩齊讀一遍。好不好?
生:大聲齊讀。
四、拓展提高;
師: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一下我們同學。假如陶淵明文天祥同時與艾青相遇,艾青更容易和誰心心相?為什么?
生:和文天祥。因為他們都是愛國詩人。
師:對。都生活在國難當頭之際,都有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和愛國熱情。
愛國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你積累了哪些愛國?
生:死去無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示 兒》(陸游)
生: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書 憤》(陸游)
生: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蛾P山月》(陸游 )
師; 這樣的詩句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多,我們無須再列舉。請飽含深情再齊聲朗讀一遍《我愛這土地》
生:齊讀
師:最后兩句味不夠濃,再讀一次“為什么--……”
生:再次朗讀讀后兩句。
五:作業(yè)
假如詩人還健在,面對繁榮昌盛的祖國,還用《我愛這土地》抒情,他會怎樣寫?
[《我愛這土地》(魯教版九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我愛這土地》教案
7.九年級人教版《 雨說》教案
9.《我愛這土地》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