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 了解這首元散曲的主旨及藝術(shù)手法。
2. 對元散曲小令的相關(guān)知識進行梳理和總結(jié)。
3. 初步掌握鑒賞散曲小令的能力。
說明:
《醉太平》是九年級新教材第四單元《散曲小唱》的最后一課。這一單元選取了關(guān)漢卿、白樸、馬致遠、張養(yǎng)浩和無名氏的六首散曲小令,合稱為《散曲小唱》,其編排用意是很巧妙的。首先,這是學生第一次大量的、比較系統(tǒng)的接觸散曲這一文學樣式,因此選取了幾位具有代表性的散曲作家,并以散曲創(chuàng)作時期為序的編排方式。其次,考慮到初中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和教材的篇幅限制,因此選用簡短的小令作為領(lǐng)路人,帶領(lǐng)學生跨進元代散曲欣賞的大門。在組織《醉太平》的教學時,既要考慮這首散曲的教學,也要關(guān)照本單元的小結(jié),注意引導學生對所學的散曲的知識進行梳理和總結(jié),從而進一步獲得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通過閱讀分析和對這首曲的歷史背景的了解,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難點:通過對元曲一般特征的把握初步掌握鑒賞散曲小令的能力。
說明:
與本單元前幾首散曲相比,《醉太平》在思想內(nèi)容上更具有社會現(xiàn)實性,它直接揭發(fā)和諷刺了元代的罪惡統(tǒng)治。要理解這首散曲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可以通過組織學生朗讀和討論來解決文本的字面意思,并結(jié)合師生所了解的元代歷史知識進行背景分析。要提高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首先必須讓學生了解散曲的一般特征。在本單元的學習基礎(chǔ)上,通過本課學習,對散曲的藝術(shù)特色有進一步的了解,從而提高鑒賞能力。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預設(shè) 學生活動預設(shè) 設(shè)計意圖
設(shè)疑導入
了解背景 1.人們常說“唐詩宋詞元曲”。其中可見元代散曲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王國維說過,一代有一代之文學。 那么,散曲為什么會在元代興盛起來,而不是在別的朝代呢?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評價和點撥,主要從兩個方面引導學生理解散曲在元代成熟的原因:一方面元代統(tǒng)治者對戲曲的愛好與元雜劇的繁榮有密切的關(guān)系。史料記載元代統(tǒng)治者對獨具特色的戲曲大多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和愛好。這對于促進元曲的繁榮起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元代科舉的廢止也是助長戲曲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原因。蒙古滅金以后,科舉中斷了七十多年,堵塞了知識分子通過科舉考試入仕做官的道路。中國古代社會自唐宋以來知識分子通過科舉入仕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元初廢科舉,知識分子的才力得不到施展,感到?jīng)]有出路,他們既不能從事生產(chǎn)又很難得到富貴功名,只好寄情于詞曲之上,而當時雜劇正好作為一種新興體裁,既便于反映現(xiàn)實生活,描寫故事,又可以作為娛樂的實用藝術(shù),也可以通過為藝人寫劇本而解決生活問題,所以文人多將才力施展在戲曲之上。現(xiàn)代著名學者王季思認為:“如果蒙古民族侵入中原后即繼續(xù)開科取士,關(guān)漢卿、王實甫等人都考取了狀元、進士。做了官,元代前期就不可能出現(xiàn)戲曲繁榮的景象”。
2.由此可見,文學的發(fā)展與社會的變化是息息相關(guān)的?梢哉f,文學源于生活,也反映生活。今天要學習的這首小令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生活呢?請同學帶著疑問走入課文。 1.學生議論并自由發(fā)言。有的學生可能會提到歷史政治原因,但不詳細清楚。
2.學生閱讀思考。 設(shè)置疑問,目的在于引發(fā)學生思維。第一個問題不是局限于一首散曲,希望以此引起學生思考并了解:文學發(fā)展與社會歷史政治的變遷是不可分割的。正是在元代這一特殊的歷史時期,散曲才枝繁葉茂,開花結(jié)果。簡而言之,它是金元之際民族大融合所帶來的樂曲的變化,表現(xiàn)了傳統(tǒng)思想、觀念的相對松弛,知識分子由于地位的下降更加接近民間,以及市民階層的壯大。第二個問題順延了第一個問題的思維,直接引導學生去讀這首散曲,讀懂內(nèi)容,這也是讓學生理解通過閱讀能夠代表一個時代的文學作品可以了解這個時代廣闊的社會生活。
朗讀散曲
解讀文本 1.請同學們朗讀這首小令,注意體會感情。教師指導朗讀。
2.這首小令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xiàn)狀呢?
教師抓住學生回答中概括的要點,有針對性的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緊扣文本閱讀?梢蕴岢鲆韵聨讉小問題,依次推進,視學生的回答及時調(diào)整提問順序和方式。如:
(1)社會秩序混亂、社會腐敗體現(xiàn)在哪里?教師要點明“賊做官,官做賊,混賢愚”一句是具體地闡述了“奸佞專權(quán)”的惡果,吏治腐敗,朝綱不正才導致了社會混亂。
(2)作者在曲中指出了當時兩種特殊的社會現(xiàn)象,并說是“禍根源”?是哪兩種?怎么理解“禍根源”一說?對于“禍根源”的理解,教師可以補充介紹歷史背景:元朝末年,朝政腐敗,災害頻繁。國庫也日漸空虛。為了彌補財政虧空,元政府除了加重賦稅以外,還發(fā)行新鈔“至正寶鈔”并大量印制,致使嚴重的通貨膨脹,導致民不聊生。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順帝征調(diào)農(nóng)民和兵士二十余萬人治理黃河水患。黃河兩岸農(nóng)民本已飽受災荒之苦,在治河工地上又橫遭監(jiān)工的鞭打,被苛扣口糧,非常憤怒。于是,“治河”和“變鈔”就成為民變的導火線,導致紅巾軍起義的爆發(fā)。
(3)老百姓過著怎樣的日子?受到了哪些壓迫和剝削?教師應引導學生理解“官法濫,刑法重”說明百姓受到嚴酷的政治壓迫,一個“濫”字說明統(tǒng)治和壓迫百姓的法令之多,一個“重”字簡明形象地概括說明了百姓受到的統(tǒng)治壓迫之殘酷。百姓的生活貧困,甚至到了饑不擇食,“人吃人”的地步,可見社會倫常已經(jīng)敗壞,社會階級矛盾尖銳,整個社會動蕩不安,隨時有崩潰的危險。
(4)官逼民反,“黎民怨”,最終“惹”來了“紅巾萬千”。對這一點,同學們可以借助注釋,聯(lián)系所學的歷史知識理解。那么,作者在曲末嘆道“哀哉可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曲中寫出了元蒙統(tǒng)治下的整個社會面貌,以及人民為了生存,英勇地拿起武器進行革命斗爭的原因。聯(lián)系全文來理解“哀哉可憐”一語,就能體會出作者這句話不是同情的聲音,而是諷刺這個充滿著罪惡的社會,呼應了開頭“堂堂大元”。 1.學生齊讀,個別讀。
2.學生交流,各自發(fā)表看法。學生可能會概括地說元代社會秩序混亂,社會腐敗,百姓苦不堪言等。
(1)學生進一步思考,用文中詞語回答:奸佞專權(quán)……官法濫,刑法重……賊做官,官做賊,混賢愚。
(2)學生很容易找到“開河”和“變鈔”,并能借助注解基本理解其意。
(3)對第三個問題學生容易混淆,可能答民不聊生之類,或找到“人吃人”的詞句。
(4)學生對“哀哉可憐”的理解可能會有誤區(qū),認為是作者同情當時的黎民百姓生活疾苦的表達。 讀課文是理解文章的基礎(chǔ),初三學生可能更傾向于默讀,因此課堂上多朗讀是必要的,所以導入中提出的第二個問題到這一環(huán)節(jié)才交流。對問題的解答要緊扣文本,深入分析,追本溯源,不可膚淺地停留在字面上。
品讀語言
把握特征 在本單元的學習中,從關(guān)漢卿的堅韌叛逆到白樸的清麗淡雅,從馬致遠的蒼涼蕭瑟到張養(yǎng)浩的真樸醇厚,我們初步領(lǐng)略了散曲小令的文學魅力。在《醉太平》這首散曲小令的學習中,你感受到無名氏的語言魅力了嗎?舉例說明。
教師應提醒學生緊扣文本,舉例說明自己的感受。如“語言簡潔明快”,可以舉曲中多用三字成句為例。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前面所學的幾首散曲,從而歸納出散曲的一般特征之一:靈活多變伸縮自如的句式。散曲與詞一樣,采用長短句句式,但句式更加靈活多變。明顯具有讓語言口語化、通俗化,并使曲意詼諧活潑、窮形盡相的作用。
除此之外,還應明確這首散曲的表達上具有其他一些特點,如鋪陳敘事,直接抒情。這也是散曲的一般特征之一,即多借用“賦”的鋪陳白描的表達方式,可以隨意增句和增加襯字,可以有頂針、疊字、短柱對、鼎足對等多種手法,顯得明快顯豁自然酣暢。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赡芨爬ǔ觥昂喢鳌、“短促”等特點。 從文本的思想內(nèi)容到語言形式,這是語文課的必要流程,也是語文學習的本質(zhì)之一。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導語試圖讓學生體會到不同作家具有不同的風格,不同的文學形式有不同的特點,我們閱讀文本時就應抓住這些不同之處進行鑒賞,讀出作家的個性魅力,讀出散曲的藝術(shù)特色。當然,對于初中學生而言,教學中不必講得太深,如“襯字”的用法一筆帶過即可。把握特征時要注意聯(lián)系舊學,進行梳理和歸納,掌握散曲的一般特征。
拓展閱讀
鑒賞運用 中呂十二月過堯民歌 別情
王實甫
自別后遙山隱隱,
更那堪遠水粼粼。
見楊柳飛綿滾滾,
對桃花醉臉醺醺。
透內(nèi)閣香風陣陣,
掩重門暮雨紛紛。
怕黃昏忽地又黃昏,
不銷魂怎地不銷魂。
新啼痕壓舊啼痕,
斷腸人憶斷腸人。
今春香肌瘦幾分?
摟帶寬三寸。
問題:試著說說你在閱讀中的獨特感悟和發(fā)現(xiàn)。(可隨意選取一個角度進行鑒賞)
分析:(1)“自別后遙山隱隱,更那堪遠水粼粼!边@兩句景中蘊情,寄托深沉婉轉(zhuǎn)。(2)視線由遠山、碧水觸及婀娜楊柳,滾滾飛絮,最易惹人愁思,讓人生出幾許悵惘。桃花之艷麗明亮,最易讓人興時光易逝之感。香風、暮雨適足以增其愁緒。此處“滾滾”“醺醺”“陣陣”“紛紛”等疊詞的使用,渲染自然界細微之變化,強調(diào)人世的無常與驚心動魄。(3)“怕黃昏忽地又黃昏,不銷魂怎地不銷魂。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文句點化自李清照“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和江淹“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此處不避重復,化熟為生,化俗為雅!芭隆币鉃閾奶旌,暗含相思之苦,“又”表明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在相思中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黃昏!靶绿浜邸薄芭f啼痕”,表明整日以淚洗面,著一“壓”字,更是寫絕了凄苦!皵嗄c人憶斷腸人”指明雙方的相思之苦,可謂“一種相思,兩處閑愁”;與柳永“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有異曲同工之妙。反復的使用,強化了主人公的愁緒。此作巧妙地運用疊字詞和復字句,更增強了曲子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斷腸人憶斷腸人”堪稱絕唱。 學生閱讀思考,不理解處可小組討論。把自己的感受寫出來,200字左右。
有網(wǎng)絡(luò)教室條件的,可請學生上傳,全班互相交流,共享資源。 給學生補充閱讀,既可以馬上檢測出學習效果,又能給學生展示風格不同的作品,也為綜合性學習做鋪墊。由閱讀到分析,從分析到寫作,學生在離開了教師一步一步的指導外自己獨立鑒賞一首散曲,無論鑒賞哪一句,哪一字,只要有個人獨特思考的,都應當給予肯定。教師應對學生的課堂作業(yè)立即做出反饋,或肯定或修正,或點撥思路,或追問質(zhì)疑啟發(fā)思考。
課后作業(yè)
學習反饋 1.熟讀這首曲。(必做)
2.自選題:
(1)了解元散曲作家、作品的情況。
為學生設(shè)計好表格,可讓他們課下查找:名(姓名、字、號、謚號)、時(生卒年、時代背景)、地(籍貫、主要生活地區(qū))、著(代表作、作品集、名句)、評(后世的評論、作家的創(chuàng)作風格)。
(2)摘錄一首你喜歡的作家的散曲作品,并寫寫喜歡的理由,字數(shù)不限。 學生按照要求,自主選擇完成作業(yè)。 作業(yè)的多元化設(shè)計可以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以選擇的余地,以便學生更好地完成。第2題(1)讓學生了解和積累更多作家作品,也是為綜合性學習做鋪墊。(2)題則是課堂學習的順延,學生可以更自由地讀,更自由地表達思想感情。
思路點撥
在梳理和歸納散曲的一般特征時,還可以抓住散曲的名稱,以此為突破口引起學生思維。散曲之所以稱為“散”,是與元雜劇的整套劇曲相對而言的。如果作家純以曲體抒情,與科白情節(jié)無關(guān)的話,就是“散”。他是一種可以獨立存在的文體。其特性有三點:一是他在語言方面,即需要注意一定格律,又吸收了口語自由靈活的特點,因此往往會呈現(xiàn)口語化以及曲體某一部分音節(jié)散漫化的狀態(tài)。二是在藝術(shù)表現(xiàn)方面,他比近體詩和詞更多的采用“賦”的方式,加以鋪陳敘述。三是散曲的押韻比較靈活,可以平仄通壓,句中還可以襯字。北曲襯字可多可少,南曲有“襯不過三”的說法。襯字,明顯的具有口語化,俚語化,并使曲意明朗活潑,窮形盡相的作用。散曲之“曲”體現(xiàn)在他與音樂相生相伴。元曲無論是散曲或雜劇,都是配合樂譜演唱的文辭,一定要符合音樂格律的要求,受到宮調(diào)和曲牌的限制。宮調(diào)規(guī)定樂調(diào)的高低和音樂的情感。曲牌是每首曲的樂譜名稱,相當于宋詞的詞牌。應當指出:概括和歸納散曲的一般特征必須緊密和散曲的閱讀結(jié)合在一起,避免生硬的和脫離文本的知識灌輸,以學生的發(fā)現(xiàn)為線索,適當補充和引導。
練習舉隅
1. 在本單元中認識到的這幾位散曲作家中,你更欣賞哪一位的作品?試舉例說說理由。
2. 比較白樸的《天凈沙秋》和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說說作者各自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你還可以和同學一起探討其他作品,并進行簡單的比較。
3. 讀了這些精美之作,你是不是也有創(chuàng)作的沖動呢?拿起筆,選擇一個曲牌名,仿照格式,寫一寫自己的生活吧。
[醉太平(滬教版九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