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了之
牐犇閬笏們一樣了不起 --伍爾芙筆下的英國女作家
許多時候,作為讀者的我們更象是個不怎么優(yōu)秀的拜訪者。書頁沙沙響,我們打開一扇門,合起一扇門,目光游離,急不可耐的去接受或者遺棄。有時我們?nèi)缤巴忭恋拇笱,蠻橫無禮地敲擊著門板或窗戶,毫不顧惜主人家的顏面;有時我們又把自己看得太低,要低到塵埃里去,不為開出花,卻是要甘心變做客室里的一塊基石。即刻我們?nèi)裟艹樯沓鰜,定會發(fā)現(xiàn)枝椏間那密涅卡的貓頭鷹正投來輕蔑的一瞥--是了,我們的理性該快快醒來了。
側(cè)耳傾聽吧或細心摸索,運氣好些,我們會留意到過往優(yōu)秀的訪客所帶來的些微美好氣息:一陣充滿儀式感的跫音,門扇微啟時的嘆息聲,回廊里閃現(xiàn)同情的目光,客廳里火盆旁飄溢著肉香的歡聲笑語......這時,你也許會象我一樣,對那些優(yōu)秀的訪問者充滿好奇,驚訝于他(或她)如何做到了這一點,如何與每扇門背后的世界和諧相融。你也許會象我一樣,忍不住頻頻向那些氣氛熱烈的客廳里張望,終于被其中的一位訪問者迷住--弗吉妮婭伍爾芙,以及她在拜訪那些特別的廳室--英國女作家的文字--時所留下的優(yōu)秀品質(zhì):充滿歷史感的移情,洋溢著溫柔、同情的洞察力......
伍爾芙慣于作一個快樂的“普通讀者“,而不是一位正襟危坐的評論家。她會說自己“首先是出于一種本能“,從閱讀中拾取碎片,為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不那么嚴整的構(gòu)架--之上,描畫一個人的肖像,一個時代的速寫,樂此不疲并能得到暫時的滿足?墒,她也許忽視了,正是在她豐饒理解力而缺少野心的細致工作中,時代的廣袤性反而慢慢被打開了。一組零碎片斷,訴說著令人信服的真誠與智慧;幾筆細膩的描畫,讓人不禁輕聲贊嘆,生怕驚動了裊繞在文字間的和諧氣息。尤其是她評述英國女作家的篇什,那溫柔、體諒的筆觸,準確、獨到的視角,叫人忍不住懷疑,莫非伍爾芙確曾進入過她們的心靈。
似乎女性的書寫,歷來都要伴隨著異樣復(fù)雜的目光,并因此而被打上折扣。如是,為了提高個人或作品的聲名,她要花更多(但未必被認可)的力氣,要更注意自己的姿態(tài)。要衣著鮮亮,卻不免被斥為艷俗;要潑辣堅強,卻不免被責為粗鄙;要行為貞潔,仍不免被視為做作迂腐。在評論集《普通讀者》中,伍爾芙提到的第一位女作家,便是一位時常要面臨如此窘境的伊麗莎白時代的貴婦人,紐卡斯爾公爵夫人瑪格麗特凱文迪什。從伍爾芙的敘述中我們了解到,瑪格麗特自小便擁有愉快的家庭生活,接受封閉又自由的培養(yǎng),“本來可能造就出一位有學(xué)問的老處女“,但是,“對奢華和名聲的迷戀“卻讓她走上另一條道路。先是宮廷生活,瑪格麗特遭受了第一次智力上的窘境,“男人嫉妒女人有頭腦;女人懷疑同性的智力“。在伴隨公爵經(jīng)歷漫長的流亡歲月之后,她終于可以靜心寫作,并展現(xiàn)出在戲劇、詩作、哲學(xué)上多方面的質(zhì)樸才華。但她仍然受著嘲諷,因為“一本又一本,充滿著一種擴散的、不安的、扭曲的活力,秩序、連貫、論點的邏輯發(fā)展是她所不知道的!叭欢,瑪格麗特與批評家的沖突,在伍爾芙筆下絮絮道來,竟淡抹一道體諒的粉紅色彩--她體諒瑪格麗特的雄心與快樂,寬容瑪格麗特在改變文風時遇到的不協(xié)調(diào),“她的簡單是如此公開,她的智力如此活躍,她對仙女和動物的同情是如此真摯而溫柔“。嘲笑聲并不全在批評家一邊,有人還是念著她精靈古怪的好,并愿意為此辯護。
我們在《紐卡斯爾公爵夫人》最后,逢著一段對瑪格麗特的細致肖像描繪。仿佛我們也應(yīng)邀與伍爾芙一同造訪那個陌生的時代--候在公園等瑪格麗特經(jīng)過,在匆忙的一瞥間留下喧鬧的印象,揣測是什么帶給她的儀態(tài)與作品,“某種過分講究的和奇異的東西“以及“帶著自信流芳百世的平靜“。
生活并不是一連串左右對稱的車燈,總射出筆直平穩(wěn)的燈光,而是一團模糊的光暈,其中充滿各色難料的矛盾,有時真顯得有些瘋狂。萊蒂西婭披爾金頓小姐--“游蕩作樂的城里女人和有教養(yǎng)的女士的奇異混合“,展現(xiàn)出予人歡樂的《回憶錄》與讓人傷心的命運--伍爾芙對她給予了更多的同情與理解。于是在文本與作者之間,伍爾芙頻頻把溫柔的目光投向后者,更多的用敦厚的筆觸揭示了萊蒂西婭凄慘生活與寫作困境之間的百般糾葛,“她揉著眼睛,強抑著痛苦,請我們原諒她太失風度,這只有一生的磨難......“。而作為英國女文人的偉大傳統(tǒng)的一部分,萊蒂西婭卻是把一切苦難遮掩起來了,“款待是她的職責,掩飾是她的本能“。
萊蒂西婭順著社會階梯一路下滑,伍爾芙從她的《回憶錄》中溫柔地拾掇碎片,擺在我們面前。那些敘述性的文字透露一絲令人溫暖的光芒,但是它倏忽便落入萊蒂西婭無情的生活激流中,閃爍,沖擊,消失不見。她曾“年輕,活潑,酷愛寫詩和讀書“,但這一切也“就是她的倒霉根源“。因讀書她被丈夫誤解,因?qū)懽魉龝r常承負社會的冷眼,為了生活,“她越來越瘋狂地絞盡腦汁搜尋軼事、回憶、丑聞、關(guān)于大海深不可測、大地不可燃燒的觀點......“書寫的姿態(tài)始終讓這個“流浪女“保持了“快樂的精神,幾分女士的教養(yǎng),還有她的豪放“--這莊正的形容也莫不是伍爾芙對她所致以的誠摯敬意。
接下來,我們與伍爾芙一起把目光投向這位偉大的作家簡奧斯丁。在《簡奧斯丁》的開篇,伍爾芙不無慶幸地表示了對奧斯丁姊妹的謝意--她們終于沒有一把火,將奧斯丁的信件統(tǒng)統(tǒng)焚毀--保留下的信件,或多或少滿足了我們的“窺探欲“。她在還是小姑娘的時候做著什么?伍爾芙絲毫不掩飾自己的好奇心,嘩啦啦將少年奧斯丁的生活一股腦傾倒出來。她“迷人而生硬,受人喜愛而令陌生人懼怕,言辭犀利而內(nèi)心溫柔“,十二歲,她被稱作古怪做作的的小姑娘;十五歲,“她在她的角落里嘲笑世界!澳莻逐漸長大的小姑娘,有人說她是最漂亮、最傻氣、最做作、一心想找丈夫的花蝴蝶?墒锹斆羧缥闋栜秸邊s是懂得她的冷靜與野心,時不時在行文間流露對這位偉大作家的欽服甚至小小的嫉妒,“肯定有一位守在搖籃邊的仙女在她出生后帶她在世上飛了一圈。被放回搖籃時,她不僅知道了世界是什么樣子,而且已經(jīng)選擇了自己的王國。“
盡管奧斯丁的天才“異乎尋常地均衡“,并能不斷掘出日,嵤碌纳羁绦,但是她的才華同樣難逃人類無以避免的暇斑。她是整個文學(xué)史上最一貫的諷刺作家,卻也流言四起說她的文字生硬、刻板、沉默寡言--這些亦是有跡可尋的!啊段稚患摇繁孔镜拈_頭幾章證明她不是那種熱情奔放的天才......她總是謙卑快樂地撿拾著搭巢用的樹枝和稻草......“呵,伍爾芙不就是一只聰敏的百靈鳥,專注于人類優(yōu)秀的文明成果,也不忘以形象而中肯的比喻來善意地評述它們的創(chuàng)造者。伍爾芙捕捉到奧斯丁“給外表瑣碎的生活場景賦予最持久的生命形式“,“所表現(xiàn)的情感比表面上深刻的多“,“與才智相配的是她那完美的鑒賞力“,“她對習俗也不僅僅是口頭上的表示尊敬;她不僅接受,而且相信它們“......伍爾芙在細致評價奧斯丁的天才品質(zhì)的同時,也不經(jīng)意間呈現(xiàn)出自己那豐富、準確的感受力。偉大的作家讓人心存感激,偉大的“普通讀者“亦如是。
守望文學(xué)。浪漫地把自己想象成一個救援者,“舉燈走過荒蕪的歲月,去拯救一些被困的幽靈“--如此的姿態(tài)畢竟不是古物收藏家一廂情愿的固執(zhí),而是憑借自己綿密細致的感受,在傳統(tǒng)與當下之間一種心靈的互動。過往作家的優(yōu)美文字,依舊會給人留下細微的、奇異的、倏爾而逝的或是鋼刀刻下般的印象;它們乘著迢遙的風,穿過百千年的歲月紛繁墜落,依舊那么真實,依舊讓我們想見它最初時光鮮的發(fā)膚。如此所帶來的歡樂,也許恰是伍爾芙或我們悉心去閱讀、評述作家與讀本的原因。伍爾芙,她細膩的文字一定惹的蝴蝶翩飛,那些幽靈可會為一個百年后的知己而有所感?她熱烈地為勃朗特姊妹的天才而振奮、她毫不遲疑為喬治愛略特獻出敬意與同情,對一生多病深居簡出的勃朗寧夫人的強烈認同感,時常讓她激動得面返紅潮。她總是絮絮贊嘆著英國女文人的偉大傳統(tǒng),但是可曾有誰在她耳畔低語,與她說,“親愛的弗吉妮婭伍爾芙,你也是最棒的,你象她們一樣了不起......“
[評人當如伍爾芙]相關(guān)文章:
1.如什如什么如什么造句
2.如泣如訴造句
3.唐詩如酒
4.目光如炬的造句
5.栩栩如生造句
6.用猶如的造句
9.用猶如好像造句子
10.用如癡如醉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