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傳
教學目標:
1、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與作者的用意
2、認識方山子始俠后隱的行徑與神情風貌
3、學習本文的寫作技巧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教學過程:
一、作者介紹: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學家、書畫家,與父蘇洵、弟蘇轍并稱“三蘇”。蘇軾二十一歲中進士,神宗時期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在黃州四年多曾于城東之東坡開荒種田,故自號“東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并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貶惠州、儋州。大赦北還,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郟縣,追謚文忠公。
二、寫作動機:
作者選擇某人作為傳主,一定是對方的身上有著某些令他特別感興趣的東西,方山子棄榮利功名而自甘淡泊貧賤的行動,對大難不死的蘇軾有不少的觸動,作者結(jié)合自己當時被貶黃州的處境,于文字之外,又寓有自己之情,是借他人之酒澆自己胸中之塊壘。寫方山子未嘗不是自悲不遇,本文可以說是作者在黃州心態(tài)的一種形象的折射。
三、研讀課文;
1、 鑒賞提示可知在方山子身上最能打動作者的是他的“異”,那么方山子的“異”表現(xiàn)在哪呢?
明確:(一)是他與常人不同的生活道路:
少年--血氣方剛,一身俠氣
成年--折節(jié)讀書,有志用世
晚年--無所遇合,遁于光、黃間
(二)是生活態(tài)度的獨特:庵居蔬食,棄車馬,毀冠服,徒步往來山中,所著帽,方屋而高
(三)是待人接物的方式:不與世相聞,人莫識也
(四)是其家庭情況及其大氣、大方的行為作風:
世有勛閥,歲得帛千匹
少時使酒好劍,用財如糞土
第一自然段簡介方山了生平,并說明得此稱號的緣由
2、第一自然段哪句話可以看出作者與方山子有共同的遭遇?
明確: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
3、在第二、三自然段以今昔兩次邂逅作對比,指出方山子并非尋常的隱逸之輩,兩次邂逅所見有何不同?從文中找出相關(guān)的語句
4、思考:為什么方山子聽了蘇軾的遭遇后,表現(xiàn)出“俯而不答,仰而笑”的情態(tài)?
明確:這既表現(xiàn)了方山子對于黑暗腐敗的世道的熟悉,因為他是過來的,所以見怪不驚。又極含蓄地表現(xiàn)了他對作者的理解、同情以及對打擊誣蔑蘇軾的那些奸邪小人的蔑視。
5、第三自然段用的是什么表達方式?(倒敘方山子少年時豪俠之氣)
6、第四自然段為什么要交代方山子的家世背景?
明確:為了突出其“異”于常人之處,甘心放棄顯赫的家世而庵居蔬食必有其自得之處。作者在此極度贊頌方山子超脫世俗的高尚美德,直接贊語僅最后“此豈無得而然哉”!
最后作者以光、黃其他“陽狂垢污“的異人來反襯方山子,表達了作者對方山子及其同類人生活的向往。所謂異人的“陽狂”之行乃是一種掩飾,是為了壓抑心中的激情,平息心中的矛盾。方山子不也正是如此嗎?作者以疑似的口吻問他是否見過“陽狂垢污”的異人,其實,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他自己就是這樣的一個異人。
四、概括主旨
表彰方山子淡泊自守的高潔品德,借此流露出同為不遇的感慨。
五、關(guān)于本文的構(gòu)思見教參p68
六、參考譯文
方山子,是光州、黃州一帶的隱士。年輕時,仰慕漢代游俠朱家、郭解的為人,鄉(xiāng)里的游俠之士都尊奉他。年歲稍長,就改變志趣,發(fā)奮讀書,想以此來馳名當代,但是一直沒有交上好運。到了晚年才隱居在光州、黃州一帶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與社會各界來往。放棄坐車騎馬,毀壞書生衣帽,徒步來往于山里,沒有人認識他。人們見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說:“這不就是古代樂師戴的方山冠遺留下來的樣子嗎?”因此就稱他為“方山子”。
我因貶官居住在黃州,有一次經(jīng)過岐亭時,正巧碰見了他。我說:“啊喲,這是我的老朋友陳慥陳季常呀,怎么會住在這里的呢?”方山子也驚訝地問我到這里來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訴了他,他低頭不語,繼而仰天大笑,請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蕭條,然而他的妻兒奴仆都顯出怡然自樂的樣子。我對此感到十分驚異。
回想起方山子年輕的時候,曾是個嗜酒弄劍,揮金如土的游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下,見到方山子帶著兩名騎馬隨從,身藏兩箭,在西山游獵。只見前方一鵲飛起,他便叫隨從追趕射鵲,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緊砩,獨自躍馬向前,一箭射中飛鵲。他就在馬上與我談論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敗之事,自認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過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氣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間顯現(xiàn),這怎么會是一位蟄居山中的人呢?br>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勛之家,例應有官做,假如他能廁身官場,到現(xiàn)在已得高官榮名了。他原有家在洛陽,園林宅舍雄偉富麗,可與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還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絲帛收入,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樂了。然而他都拋開了,偏要來到窮僻的山溝里,這難道不是因為他獨有會心之處才會如此的嗎?
我聽說光州、黃州一帶有很多奇人逸士,常常假裝瘋顛、衣衫破舊,但是無法見到他們。方山子或許能遇見他們吧。
七、作業(yè)
課后練習二
[方山子傳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guān)文章:
1.《方山子傳》翻譯
3.方山子傳閱讀答案
7.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8.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10.我喜歡教學設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