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課》的啟示
王振明
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是判定一堂課好壞的客觀標準,如何提高教學效率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所積極努力、為之奮斗的目標。那么,我們如何來提高課堂效率呢?
課堂教學效率的決定因素很多,從根本上來說,不外這兩方面:首要的是作為教學主體的學生是否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之中,是否他們的思維活動都隨著老師的講解在積極的運轉。如果是,那么課堂教學效率肯定會高。另一方面,作為教學主導的老師,能否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是否能激發(fā)、引導并保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能動性。如果這個問題解決得不好,學生再愿意學,身心再投入,教學效率也不會高。在這兩方面,法國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課》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
一、發(fā)揮主體的能動性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是否在積極主動的學習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學生上課時是否把全副精力用在了學習上,是否把課外的一切都已丟棄在教室外面,如課前打了個臭球、中午要吃螃蟹、上學路上的一只漂亮小狗等,這些信息是否全清除掉了,注意力是否放在聽課上了。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已經調動起來了,學生的學習也就投入了;否則,老師講的再好,也是沒有用的。就如一個瓶子,蓋著蓋,或里面裝滿了別的東西,你再往里面倒水,也是無濟于事的。如果學生把課外的一切都清除掉了,全部精力都用在課堂學習上了,他們的頭腦就如一個開機的雷達,時刻在接受著外部的信息,并經調控對準一個目標進行接收,排除其它干擾,那么學習的效率肯定是滿意的。
《最后一課》里的小弗朗士,是一個調皮搗蛋的學生,經常逃學、曠課,不好好學習。那天早晨起來后,因為怕韓麥爾先生提問他頭疼的分詞用法,想再次逃課。外面的風景,在他看來實在太美了,“比分詞用法有趣多了”。但是,在課堂上,當他知道了這是最后一堂法語課、自己的學校將只能學德語、自己將淪為亡國奴時,他覺醒了, 愛國主義情感在他內心涌動、升華,使他后悔、自責。所以他對接下來的這節(jié)課,特別的珍惜。這一課上,他全身心的投入,學習起來容易的多了,用他自己的話說,“真奇怪,今天聽講,我全懂。他講得似乎挺容易,挺容易!保鋵,老師還是韓麥爾先生;學的還是分詞用法,只是因為他全副身心都用在學習上,他的大腦高度集中,緊張而靈活、清晰,聽課的效果當然就好了。作為一個學生,如果都能在思想上達到這一步,那么學習效率肯定會高,學習成績肯定會不斷上升。
二、教師的主導作用是學生主體能動作用發(fā)揮的必要條件
如果要想很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必須有適當的外部作用、影響。所以課堂的諸種因素,如室內的環(huán)境布置、學生的情緒、課堂氣氛、教師的外部形象、教師的語言、教具的使用等,都在制約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
1、教師敬業(yè)、愛生是一堂好課的基礎。只有老師熱愛祖國、忠于教育事業(yè)、關心愛護學生,他才能把自己的教學工作重視起來,認真?zhèn)湔n,對自己的課了如指掌,知識運用自如,對學生慈愛如子,那么在授課時就會揮灑自如、滿面春風、信心百倍。這樣,一方面,使學生在精神上受到感染,對學習充滿自信、情緒高漲;另一方面,在情感上受到教師關切,更加熱愛他的老師,更愛上他的課!蹲詈笠徽n》中韓麥爾先生由于有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所以在這最后一課上充滿激情,善始善終,這種精神與品質深深感染著小弗朗士,和藹的態(tài)度、慈祥的目光溫暖著小弗朗士,促他自新,促他奮進。所以這最后一課,才能有這么好的效果。
2、特殊服飾在創(chuàng)設學習氛圍上的作用。有一個老教育工作者這么說,在你還沒有開口講話的時候,你的穿戴就已經講話了。最后一課中韓麥爾先生“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綠色禮服”,“只有在督學視察或發(fā)獎的日子才穿戴!保@首先就給人一種不同尋常的感覺,再加上“后排一向空著的板凳上坐著好些鎮(zhèn)上的人……個個看來都很憂愁”,再加上上課前不平常的嚴肅氣氛當韓麥爾先生講清這其中的原因之后,一股激憤、悲壯的氛圍在教室中波動。在這種情緒下,小弗朗士由一個不愛學習的孩子變成了愛學習的好學生,環(huán)境氣氛充分地調動起他的主觀學習的意愿。
3、教師的語言要抓住學生思維的方向。課堂教學,大部分的信息都要通過老師的話來傳達出去。老師的話能否抓住學生并帶動學生積極的思維,語言運用起著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師的語言要親切感人,使學生能夠完全接受,這就應做到生動活潑、維妙維肖、絲絲入扣、入情入理。再就是教師的語言要適應學生的思維方式。用形象的語言,把學生帶到知識的海洋里,用他們自己的思維去自由沖浪。韓麥爾先生在最后一課上,語言“又親切又嚴肅”,充滿感情,語重心長,循循善誘。對自己,嚴于剖析,以情動人;對學生、對家長直接而和善地提出批評,以理服人;對法語、對祖國無限熱愛;為不能再在此地教授法語而悲痛欲絕。這些都深深地打動了學生的心靈,使學生能學之于情,全身心地投入到這最后-課。
4、注意教法的靈活、結構的變化。學生如果一直在一種情景下學習,他們的注意力會分散,并且精神也容易疲憊。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有適當的氣氛變化、節(jié)奏的調整和目標的轉換,以保持學生的注意力不分散,精神能始終活躍,隨著老師的思路不斷地進行學習!蹲詈笠徽n》中韓麥爾先生就注意到來這一點,“語法課完了,我們又上習字課,習字課完了又上了一堂歷史課”,使學生的思想一直處于積極靈活的狀態(tài),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5、選用適當的教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選用適當的教具,能使教學目標更明確、更形象,便于學生的接受。另外,更重要的是能調整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一課》中韓麥爾先生選用了字帖,“這些字帖掛在我們的課桌的鐵桿上,就像許多面小國旗在教師里飄揚”無形中激發(fā)著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更加努力地去學習、上好這最后一課。所以我們上課時也應選用適當的教具,把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到最大限度。
在大力提倡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的今天,我們應該注意到人的因素應始終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說“如何發(fā)揮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的積極性”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傊n堂教學的奧秘很多,筆者從《最后一課》悟出的啟示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更多的東西等待我們去探索!
[《最后一課》的啟示(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9.教師德育演講稿
10.教師愛學校的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