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學的“鲇魚效應”避免職業(yè)倦怠
蘭州外國語高級中學 張輔良
所謂“職業(yè)倦怠”就是指一個人長時間的在同一個單位從事某一簡單重復的工作,所產生的疲倦懈怠心理,它給一個人的學習工作帶來不良影響是巨大的。那末怎樣才能避免或改善這一現(xiàn)象呢?心理學上的“鲇魚效應”可以在一定程度避免這一心理現(xiàn)象。
“鲇魚效應”得于這樣一個故事:挪威人捕沙丁魚,抵港時如果魚仍然活著,賣價就會高出許多,所以漁民們千方百計想讓魚活著返港。但種種努力都歸失敗,只有一艘船卻總能帶著活沙丁魚回到港內。直到這艘船的船長死后,人們才發(fā)現(xiàn)了秘密:魚槽里放進了一條鲇魚。原來鲇魚放進槽里以后,由于環(huán)境陌生,自然會四處游動,到處挑起事端。而大量沙丁魚發(fā)現(xiàn)多了一個“異己分子”,自然也會緊張起來,加速流動,這樣一來,一條條活蹦亂跳的沙丁魚被運回了漁港。后來,人們把這種現(xiàn)象稱之為“鲇魚效應”。
“鲇魚效應”在管理心理學中說明了人員有目的流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人員流動是指一個人所服務的部門發(fā)生變化或轉移的現(xiàn)象,它對個人和群體都將產生積極的心理影響。對于個人來講,人員流動有助于激發(fā)人的積極性和潛力。一個人老是局限在一個單位,老從事一種工作,難免會產生一種定勢思維,閉目塞聽,思想僵化,再加之經驗的增多,就容易盲目自滿,長期停留在一個水平上,甚至會產生“磨”“!薄坝汀毙睦砗托袨。流動則會出現(xiàn)社會心理學上所說的形象管理,個人努力改變和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素質和工作態(tài)度,給新環(huán)境一個好的印象,同時環(huán)境逼人開創(chuàng)新局面,做出新的成績。許多人都是帶著開拓精神流動到另一個部門去的,到了新部門以后往往會大顯身手,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對于群體來說,人員流動有助于激發(fā)群體成員的活力和競爭意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一個部門如果人員長期固定,就少了新鮮感和活力,大家彼此心知肚明,工作交往中接納了對方的優(yōu)點也接納了缺點,對一些不和諧現(xiàn)象已見怪不怪,每個人也放松了對自己的社會形象的管理,容易產生惰性,最后造成了群體感染,成為一個沒有活力的集體。加入一些“鲇魚”,就是制造一種緊張空氣,制造一些競爭,自然群體就生機勃勃了!蚌郁~效應”給我們的管理以及打破傳統(tǒng)的用人觀念避免職業(yè)懈怠是大有啟迪意義。
在一個單位,領導的用人策略不僅表現(xiàn)在知人善任,也在于知人活用,這“活”就是引進競爭,創(chuàng)設創(chuàng)業(yè)的活力,形成一種人人有事干,個個干好事的良性發(fā)展的局面。在一個單位,最易職業(yè)懈怠的人是一些年齡較大者和一些事業(yè)成就感缺失的人,年齡較大者一般經驗豐富,在本部門本專業(yè)有一定的知名度,最易產生自滿心理,往往產生比上不足但比下有余想法;而一些成就感缺失的人,有著不正確的成敗歸因,常常將自己的失敗歸結于一些外界的不可控的因素上,單位的重要工作輪不到,即使輪到也有其他人擔綱,自己只是協(xié)助協(xié)助,大樹底下好乘涼,在工作性質的次要和管理的空間中懈怠。中年人是單位的寶貴財富,工作經驗豐富,社會閱歷深,幾十年的歷練造就了其工作作風,要盡量發(fā)揮他們的特點,年輕人思維敏捷,知識新,不足的是工作經驗和工作持久態(tài)度,他們是一個單位的主力軍和生力軍,激勵和培養(yǎng)他們就是為一個單位奠定未來,此二者在一個單位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那么誰能成為一個單位充滿活力的“鲇魚”呢?怎樣才能使一個單位產生“鲇魚效應”呢?我覺得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 引進激勵機制,獎罰分明。
激勵機制是調動人們積極性的主要手段,按心理學的原理,每個人都有被人尊敬的需要,而激勵機制的核心就是滿足每個參與者的尊重需要,肯定每一次進步,即使這進步有時很小,這樣才能激發(fā)人的工作的熱情,讓每個人看到努力工作就有成績。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在對激勵問題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在一般情況下,一個人要是得不到激勵,他僅能發(fā)揮能力價值的20%-30%,而受到充分激勵后,其能力價值可發(fā)揮到80%-90%,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賞識。對于學校而言,激勵機制的關鍵就是教育教學的績效,學校工作的特點不同于其他單位,它有著它的工作特點和工作方法。學校的教育教學激勵應著眼于眼前更要著眼于長遠,不論是實驗班還是平行班,起點不同,也許結果不同,但進步是相同的,所付出的努力也是相同的。給每一個班級制定短期和長遠目標,達到了就給予獎勵。要獎罰分明,如果在這點上模糊或不公平,就會影響一大片,讓認真工作的人感到失望,更讓一些不認真工作的人產生僥幸心理,達不到推動工作,引起競爭的作用,所以公平的激勵就是“鲇魚”,能給工作帶來活力,給團體帶來競爭。
二、 靈活引進和使用人才,知人善任。
人才是一個團體一個單位發(fā)展的基礎,一個優(yōu)秀的人才能帶動一大批人才追求上進,因為群體有模仿作用,如果這個人的群體影響力大,其作用就也將會更大。對于人才的任用應該有個底線,但不能求全責備。司馬光在《資治通鑒》
說:“德才兼?zhèn)錇槭ト,德大于才為君子,才大于德為小人,無才無德為愚人。圣人愚人少,更多的人要么是德大于才者,要么是才大于德者,在沒有圣人的情況下,寧用德大于才的君子,也不用才大于德的小人!睂W校是一個教書育人的地方,教師本身就是對學生言傳身教的立體教材,同時學校是知識分子聚合的地方,大家都有思想,如果在任用老師尤其是一些部門的領導時不能從德才兩個方面考慮,勢必會影響老師的工作信心,工作情感,導致職業(yè)的懈怠。要看到工作才能,更要看到做人的品德,這是任人的底線。
三、 重樹高標,給大家一個新的奮斗目標
許多職業(yè)倦怠的原因是職業(yè)目標的缺失和低層次,滿足本身就是目標缺失的表現(xiàn)。社會在發(fā)展,知識在更新,作為教師更應該不斷進取,掌握新知識,學習新方法,才能適應不斷發(fā)展的教育教學的需要。有機構做過調查,目前教師的進取心在全國范圍內有下滑的趨勢,不讀書,不進修,知識老化,知識面窄。越是如此越是固步自封,越是固步自封越是目光短淺,滿足現(xiàn)狀,自高自大,自以為是,不能接受新的知識,認為給中學生上課,自己的知識綽綽有余,在自我陶醉中倦怠,在倦怠中落后。所以學校應制定教師進修計劃,不能一刀切,要分層次,根據學校的迫切需要制定,有目的的發(fā)揮老師的智慧,挖掘他們的經驗,為學校的教育教學提供不同層次的研究,教育科研不要緊盯著獲獎,實際上每個學校有每個學校的亟待解決的難題,這就是研究的課題,如我校學生校內外形象一致性教育的研究,學生對學校情感狀況研究等等,學?梢愿阕约旱目蒲性u獎,和老師綜合評價掛鉤,解決實際問題。大家有事干,有目標去奮斗,就要去學習,去鉆研,就有了活力,自然就不可能倦怠,有事干就是激發(fā)活力的一條“鲇魚”。
職業(yè)倦怠是每個單位都要遇到的難題,也是每個人都要遇到的職業(yè)心理狀況,作為單位應盡可能地制定對策,提前應激,正確引導;作為個人,要時刻給自己一個目標,用學習充實自己,這樣職業(yè)倦怠就將不會發(fā)生。
[用心理學的鲇魚效應避免職業(yè)倦怠(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8.心理學的論文內容
9.心理學的相關論文
10.關于心理學的學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