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
作文指導:用詩化的語言評述歷史人物
教學目的:
指導學生學習在作文中運用詩化語言的技法
教學重點:
詩化語言的運用指導
教學難點:
詩化語言的特點和寫作要領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 展示一篇用詩化語言評述歷史的滿分作文:《項王若奈何》(江蘇)
項王若奈何
(一)
四面楚歌。
漫山遍野的凄涼的歌聲侵入項王的腦海里,四年的刀光劍影在眼前閃爍不定,他想起了自己手握長劍馳騁沙場的雄姿,想起了劉邦俯首稱臣的委瑣的樣子,想起了虞姬含情脈脈的眼神……
他望著虞姬,悲嘆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二)
美人自刎烏江邊。
鮮血從虞姬的蒼白的肌膚中流下,開出絕艷的玫瑰,在那團紅色中,虞姬的眼神絕望而又飽含期望,手指如絲綢般滑落。項王一手托著虞姬,單膝跪下,一手將劍深深地扎向泥土,看著虞姬漸漸暗淡的眼神,他仿佛明白了什么。
烏江亭長在旁勸項王快渡烏江。項王輕輕放下虞姬,突然起身,長劍直指青天。清風吹拂著他的長發(fā),他的身影愈發(fā)顯得高大威武,四面的楚歌也仿佛在替他宣召著:“劉邦小賊,待我卷土重來之時,用你的頭顱為虞姬祭奠!
(三)
又到兵荒馬亂時。
煙塵滾滾,殺聲滔天。
項王揮舞著長劍,劍刃飛快地掠過一個又一個頸喉,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紅光一閃,劉邦人頭落地。
夕陽照著項王的臉,剛毅的面龐上刻滿了滄桑與寂寞。他的眼前浮現(xiàn)出虞姬清澈的眼眸和干凈的笑容。他輕聲說道:“虞,我回來了!
(四)
我迷迷糊糊地睜開眼,桌上仍攤著那本書,那篇文章叫《烏江自刎》。
我一直固執(zhí)地認為項羽應成為真正的霸王。他有著過人的才智和勇氣,他有著震驚天地的英雄氣概。但為何要覺得無顏以對江東父老,他完全可以回去休養(yǎng)生息,重振旗鼓。而他恰恰就缺少了這份靈動。有了這份靈動,他仍可保持他的英雄本色,而且可以成為一個成功的英雄,一個被千古傳誦的英雄。
靈動的水,仍可保持一片蔚藍;
靈動的智慧,仍可造就一個英雄!
二、 指導學生為這篇文章評分并說明評分理由,引導學生鑒賞這篇文章的一個重要的特點:用詩化的語言評述歷史人物。
三、 指導學生分析理解什么是詩化的語言
1.舉余秋雨《道士塔》為例:
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車,又一大車。都裝好了,扎緊了,吁--,車隊出發(fā)了。
沒有走向省城,因為老爺早就說過,沒有運費。好吧,那就運到倫敦,運到巴黎,
運到彼得堡,運到東京。
王道士頻頻點頭,深深鞠躬,還送出一程。他恭敬地稱斯坦因為“司大人諱代諾”,
稱伯希和為“貝大人諱希和”。他的口袋里有了一些沉甸甸的銀元,這是平;壓茈y
得到的。他依依惜別,感謝司大人、貝大人的“布施”。車隊已經駛遠,他還站在路口。
沙漠上,兩道深深的車轍。
2.舉滿分作文《項王若奈何》為例:
烏江亭長在旁勸項王快渡烏江。項王輕輕放下虞姬,突然起身,長劍直指青天。清風吹拂著他的長發(fā),他的身影愈發(fā)顯得高大威武,四面的楚歌也仿佛在替他宣召著:“劉邦小賊,待我卷土重來之時,用你的頭顱為虞姬祭奠。”
3.概括詩化的語言的特點:
(1)語言形象、生動、含蓄、凝練。
(2)以描述代替一般的敘述。
(3)在描述的過程中表達出作者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或態(tài)度。
四、 練習:
1.材料:天寶元年(742),李白被玄宗召入長安,曾寫出“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詩句。在長安擔任過供奉翰林,作為文學侍從之臣,參加草擬文件等工作。此間寫出過“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句子。不滿兩年,即被迫辭官離京,四處游歷,寫了很多詩,其中有大家熟悉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等名句。
2.要求:用詩化的語言評述李白的這段經歷。
五、
六、 課外作文題:
自己查找蘇軾的有關資料,自選角度,用詩化的語言評述蘇軾的一生,寫成一篇700字以上的作文。
[作文指導:用詩化的語言評述歷史人物作文指導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2.作文課指導教案
8.看圖作文指導課件
10.小學作文寫作指導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