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記》教學設(shè)計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愛因斯坦
教學目標:
1、 積累詞語,理解文意。
2、 品味語言, 認識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卓越技藝。
教學設(shè)想:
1、 教學目標1、2是教學重點。圍繞怎樣的中心來進行說明,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2、 運用道具課件配合教學,以使學生有直觀印象,加深理解并記憶。
教學步驟:
一、 導入新課
(課件:微雕作品展示)
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富有智慧的民族。一起來看幾幅能工巧匠的作品。(圖片)如今有人能在米粒大小的地方雕刻全部《紅樓夢》,甚至能在頭發(fā)絲上雕刻唐詩三百首。像這樣的民間藝術(shù)叫作“微雕藝術(shù)”。今天我們要學的一篇古文《核舟記》,就是介紹一件微雕藝術(shù)精品--用一只桃核雕成一個小船,生動展現(xiàn)了歷史上一個著名的文學故事。請同學們打開書,我們一起來欣賞我國民間藝人巧奪天工的技藝吧!
(設(shè)計意圖:激發(fā)興趣,奠定學習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
二 、整體感知,疏通文意。
1、 教師范讀。
要求:(1)給文章生字注音。
(2)注意朗讀的正確停頓,用斜線隔開。
(課件:讀準字音:
1、 八分有奇。
2、 峨冠。
3、 兩膝,衣褶。
4、 椎髻仰面。
5、 勾畫了了。
6、 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難句斷句:
a)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
b) 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c) 虞山/王毅/叔遠甫/刻。)
2、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根據(jù)以往學習文言文的經(jīng)驗,你認為這篇課文我們要探究哪些內(nèi)容?
(板書:體驗 探究:
l 積累詞語,理解文意。
l 品味語言, 認識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卓越技藝。)
教師根據(jù)學生所提要點總結(jié)歸納。
3、學生自由大聲朗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好停頓。選出你最喜歡讀的段落。
4、學生個人讀。師生評價。
三、研讀文章,合作探究。
1、小組合作學習,疏通文意。
課件:結(jié)合注釋,疏通文意。
要求:
l 小組內(nèi)先自學,標出不理解的字、詞、句。
l 自學完后,小組內(nèi)交流疑難問題。
l 小組內(nèi)不能解決的問題,提出大家一起解決。
師生討論。
(課件:理解下列句子、詞語:
l 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l 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
l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
l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3、 假如核舟就在你眼前,請你想象一下,核舟上有什么? “雕刻者是如何精當巧妙地安置這些人物的?理清寫作順序,進一步理解文意。(圖片)
(設(shè)計意圖:發(fā)揮學生想象能力,說明文的枯燥與呆板的感覺一掃而盡,蕩然無存,而對藝人的高超技藝的驚嘆與欽佩充溢心間。)
3、研究核舟大小。
師:“核舟有多大呀?”
生:學生們一時竟說不上來。再看教材,寫的是“長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
師:“請同學們用紙疊一個這樣大的東西!
生:大家疊出來了,長不及半支粉筆,高不及粉筆直徑的一半。
師:“請同學們在這上面畫五個人,八扇窗……”
生:同學們當然畫不出來,而古代藝術(shù)家,不是畫,而是刻,而且人物栩栩如生,神情畢肖。
(設(shè)計意圖:這樣設(shè)身處地地想來,自然激發(fā)了學習興趣。)
4、文中點明主旨的是那句話?“技亦靈怪矣哉!”請在文中找出寫出雕刻技藝精巧的句子并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作出解釋。
l 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窗戶能開能閉并刻有膾炙人口的詩句,情趣之妙,出神入化、精妙絕倫。
l 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xiàn)右足,魯直現(xiàn)左足,各微側(cè),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粒粒數(shù)也。--既有粗筆勾勒,又有工筆細描,人物坐得各有特色。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神情氣質(zhì)各不相同,雕其貌而刻其神。
l 細若蚊足,勾畫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 ,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顏色搭配,細致入微。體現(xiàn)工藝品的完整性。
(設(shè)計意圖:發(fā)揮學生想象能力,在“船頭”領(lǐng)略文人的雅致與瀟灑,在“船尾”玩味童仆的悠閑與隨意。而對藝人的高超技藝的驚嘆與欽佩充溢心間。)
四、 提出你對課文獨特的思考。質(zhì)疑討論。
例如:
1、刻畫最逼真的人物是誰?
根據(jù)以往的閱讀經(jīng)驗,學生都回答說是“蘇東坡”,而且理由還相當充分--核舟的主題是“大蘇泛赤壁”。但這種認識與事實并不相符。學生發(fā)現(xiàn):文中刻畫蘇東坡的僅二十余字,而刻畫佛印的則達四十余字。自然,他們由此恍然大悟:文章刻畫最逼真的是佛印而非“大蘇”。但是,很多同學又提出疑問:“可是如果是這樣的話,文章主題與具體描寫之間豈不矛盾了?”讓學生感受并發(fā)現(xiàn)蘇軾“賦”中所表達的曠世達觀的處世態(tài)度與佛印那種灑脫超凡的氣質(zhì)竟是如此的和諧一致。
2、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頭--船艙--傳尾”的順序?qū),而將船頭和船艙的順序顛倒,請?zhí)骄窟@樣寫的原因。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點撥:原因大概有兩個,一是核舟的中間部分是船艙,高起而寬敞,十分引人注目,艙邊的窗又可以關(guān)閉,這樣說可以引發(fā)讀者的興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蘇軾《赤壁賦》《后赤壁賦》中寫景的名句,可以使讀者通過想象感知蘇軾當年泛游赤壁時的優(yōu)美環(huán)境。如果我們把核舟比作一幅圖畫的話,船艙無疑就是背景部分了,先說背景,不僅可以引人入勝,而且可以使讀者初步感受到這個環(huán)境中的特殊氛圍。
3、關(guān)于“船背”的理解。
“船背”指“船頂”,古時動物的背向上,“背”即“上面”;白居易《舟中夜雨》詩中“夜雨滴船背,風浪打船頭。”
五、總結(jié)。談?wù)勀銓W習課文后的感悟與收獲。
例如:
1、 王叔遠巧妙的藝術(shù)構(gòu)思和精湛的雕刻技藝。
2、 刻畫如此細致,得益于作者細致的觀察。
3、 我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4、 如何寫介紹工藝品的文章。
根據(jù)學生討論情況,品析課文與談感悟也可以連起來說。
六、推薦作業(yè):
按空間順序向同學口頭介紹你家里的一件工藝品。
[核舟記 教案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1.《核舟記》教案
4.核舟記原文及翻譯
6.核舟記原文及譯文
7.核舟記教學課件
10.科海泛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