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內鄉(xiāng)縣內鄉(xiāng)職業(yè)中專普高文科 龐運鵬
高中第四冊安排了一個小說單元,四篇均為明清小說,四篇小說均選自明清小說,既因為它是小說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階段,也因為在古典小說中明清小說的藝術成就最高。我國的古典小說多少年來在社會上廣泛流傳,影響深遠,作為高中學生,不管以后是進入高校繼續(xù)深造,還是直接步入社會,讀一定量的古典小說,尤其是讀其中的精華明清小說都是完全必要的。
不同文化層次的人,面對同一文體閱讀的層次是很不相同的,鄉(xiāng)間不識字的老太太和大學里的教授在聽《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時都會同情杜十娘,怒斥李甲、孫富。而不同在于鄉(xiāng)間老太太沒有教授更深入的從社會學、美學等方面去思考它的價值。讀小說的人愛從小說中看“熱鬧”,這就是小說廣為流傳的原因,而鑒賞則必須跳出“看熱鬧”的境界。
明清小說對于今天的學生而言,雖然有一定的市場,但其魅力肯定不如現(xiàn)當代小說,只要看一看古典名著和小小說各自在柜臺的行銷量就知道了,而存在的讀者群中基于“古典名著”去讀的也遠大于了喜愛的理由。為什么學生缺乏對古典小說的熱情呢?古典小說包括明清小說與現(xiàn)代社會的距離感造成了很大的閱讀不適應,有學生在閱讀《紅樓夢》時,就奇怪,寶、黛整天除了吃喝,就不見他們學習,也不明白寶、黛的愛情價值究竟有什么值得稱道。這是清代作品,寫于1757至1778年左右,距離不過三百年間的時間,到底是什么發(fā)生了變化呢?
學生閱讀的困難首先來自語言障礙,雖然這些作品使用的基本為當時白話,但對于今天的學生而言,已基本上相當于閱讀淺易文言文了。更大的障礙來自生活情景的改變,由明清到今天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的學生很難想象三五百年前的人們是如何生活的,甚至于每一個生活細節(jié)上都無法想象。學生對明清時代社會風尚、社會生活的認識,大多來源于真真假假戲說性的明清電視劇中,可靠程度有限,有時甚至有錯誤認識的可能性。
由此推出這樣的結論是必然的,我們要鑒賞明清小說第一要務在于認識明清時代的社會生活。明清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整體處于較為穩(wěn)定的時期。封建的政治體制更加成熟、完備,專制主義更加加強。同時也正走向沒落和衰敗,此時農耕文明高度發(fā)達,而商品經濟在富庶的地方日益萌芽,在城鎮(zhèn)中出現(xiàn)了大量的手工業(yè)者和商人,城市中一種有別于農耕社會的新的群體----市民階層正在興起。而同時屬于這個階層的思潮也漸興起。如在清乾隆年間,山西就出現(xiàn)這樣的情形,地方官員向皇帝稟告此地民風,第一流的子弟不再走科舉之路,又往往都送去學經商,在明清小說中這樣的離子當然就屢見不鮮了,如《白秋練》的男主人公,就是父親不想讓他走科舉之路,轉而經商,于閑暇讀玩詩書引出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重商輕農甚至蔑視科舉這樣的思想,雖然是一種“叛經離道”,這種思潮雖然在沖擊著封建體制的大局。有了這種認識我們在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時就會明白杜十娘為什么沒把百寶箱的秘密告訴給李甲,直到被李甲出賣,十娘想用這些財寶去撬布政使老爺的家門,使他能接受自己,想用錢財打破封建門閥制度的壁壘,這種思想不但十娘有,《白秋連》中的女主人公被公公認可,原因也是白秋練善于玩期貨,能預測物價跌落,一句話,能賺錢。
社會生活的改變,使作家們的思想也在發(fā)生變遷。在思想文化領域受社會生活的影響,這種崇拜圣賢,提倡個性解放的思潮興起。這使得文學觀念也有了新的特質。于是我們在《三國演義》里看到了具有草根文化特質的“忠義”的極力歌頌。甚至極有點個人恩怨色彩的華容道放操也被作為忠義精神極力推崇。而在《水滸傳》中我們看到的是“官逼民反”“亂自上作”的社會現(xiàn)實的強烈批判,而對造反作亂的農民起義的英雄極力歌頌。在《西游記》中給人留下印象最深的也是那個自稱“齊天大圣”公然叫嚷“皇帝輪流做”的孫悟空,而整個的《紅樓夢》更具全身心的為那追求個性解放,要求自由平等,反對包辦的命運的寶、黛的謳歌。課本中選取的小說甚至片段里都包好著嶄新的思想的因子,如在《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里我們不僅看到了杜十娘向封建倫理價值的抗爭,也看到杜十娘面對金錢對人性尤其對美好感情的沖擊所選擇的最為悲壯的投水作為她的最后的反擊。
把握時代特征,了解作者的思想,可以使我們在鑒賞明清小說時化陌生感為親切感,這當然需要量化積淀逐步達到。而一般的鑒賞,我們除了需注意以上兩個方面外,還需要知道中國明清小說的淵源與傳統(tǒng)有哪些,中國明清小說與中國現(xiàn)當代小說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甚至知道與西方小說比有哪些異同。明清小說的源頭可以上溯到神話傳說,如在《西游記》中我們可以找到大量遠古神話的遺跡,西王母、玉帝等,在《水滸傳》的開端也以神話方式開始,而《紅樓夢》的本名《石頭記》之石頭原本出自“女媧補天”神話,神話傳話的一支發(fā)展為史傳文學,而《三國演義》從內容到形式都深受陳壽的史傳《三國志》的影響。說唱文學戲劇也是中國明清小說的重要母源。如三國故事,在《世說新語》里就有一些人物奇聞佚事的記載,隋唐以后大量的三國故事就在話本和雜劇中存在,元雜居保存的有三國戲劇劇目就有三十多種“桃園結義”“過五關斬六將”“三顧茅廬”等重要情節(jié)已經大體具備。明清小說受這些文學式樣的影響,寫作手法、語言風格等受其啟發(fā)和影響也是自然的,如說唱文學講究精巧的布局,誘人的情節(jié),語言生動簡潔,這都可以在《三國》及《水滸》中找到。明清小說受前代各種文學式樣的影響,它也在深刻的影響著中國近代乃至現(xiàn)代當代小說。這里沒辦法詳加舉例,但平常如果留心做一點這方面的對比研究,肯定會受益匪淺。
而與西方小說相比,明清小說洋溢著濃郁的東方文化的氣息和色彩,從文化心態(tài)、價值取向到審美角度各有異趣。通過對比,我們會發(fā)現(xiàn)故事情節(jié)的完整和人物形象的豐滿是充滿了東方智慧的寫作模式。一部紅樓人物四五百,各具神采,梁山好漢一百零八單,個個英雄。這種既有縱覽又不失細微的大手筆的人物塑造在西方小說中極難見到。而像《簡愛》《安娜》等西方名著中大量的長篇累牘的心理描寫在我們的明清小說中也是極少見到的,像伍爾芙等西方現(xiàn)代派小說的意識流的創(chuàng)作方法在中國明清小說中根本不存在.明請小說中以故事來實現(xiàn)對人物思想與智慧的揭示,命運與現(xiàn)實的關注,繪聲繪色,惟妙惟肖,極具感染力,這充分顯現(xiàn)了東方民族的想象力和智慧力.對比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基于兩種不同文化土壤中生長出的不同文學樣式,即使面對同一母體,也呈現(xiàn)出萬般不同。同樣是歷險小說,《西游記》中的猴子再頑皮,有一點不變,聽師傅的,孝敬師傅,《堂吉柯德》中的桑丘.潘沙即使做上了總督,也念念不忘擺脫貧困,讓老婆可以坐上金光閃閃的馬車.因為是以農耕文明為基礎,所以師徒關系始終制約人物的命運,所謂"三綱五常"是不可能被廢棄的;工業(yè)文明為基礎,人物的潛在意識是擺脫常規(guī),打破舊有的東西.所以呈現(xiàn)出來的保守與開放就明顯了.
歷史是一面鏡子.從歷史小說中我們可以明得失,知利害,增見識,最終要把厚厚的歷史讀透讀薄,而運用于我們的思想之中.鑒賞明請小說,更要從小說的思想性出發(fā),從歷史的,唯物的,辨證的角度來看,學會正確評價歷史,評價人物,這是鑒賞的要義之所在.
2004.9.17.
作者郵箱: pypxy2003@tom.com
[高中第四冊明清小說鑒賞淺談(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2.關于高中詩歌鑒賞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