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網(wǎng)
這是一部世界名著,講述一位遇險的航海商人獨自一人飄流到一座荒島。他克服種種意想不到的困難,靠自己掌握的科學知識和頑強意志,在島上生活了28年,終于遇救返回故國。
關(guān)于笛福的生平及其《魯濱孫飄流記》一書的成就,已有許多前人名家評說,我就不想多費筆墨了。一句話,笛福一生(一六六〇-一七三一),正處于資本主義發(fā)展的上升期,《魯濱孫飄流記》則形象地反映了資產(chǎn)階級處在上升時期的精神面貌,塑造了那個時期資產(chǎn)階級的一個典型人物。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他(魯濱孫)一方面是封建社會諸形態(tài)下的產(chǎn)物;另一方面他又是十六世紀以來新發(fā)展的生產(chǎn)力的產(chǎn)物!保ā恶R克思、恩格斯論文學與藝術(shù)》,弗萊維勒編,王道乾譯,一九五一,第101頁。 )
不同時代的政治家、經(jīng)濟學家、宗教人士、文學史家和文藝評論家,可以從各個角度解讀《魯濱孫飄流記》,但一般讀者,不論是青少年或中老年,都只把其作為一部冒險小說來閱讀消遣而已。這部小說之所以風靡當時而又歷久不衰,并不是因為歷代評論家的種種褒揚,而是因為在世界各地擁有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小說從初版至今,已出了幾百版,幾乎譯成了世界上所有各種文字。據(jù)說,除了《圣經(jīng)》之外,《魯濱孫飄流記》是再版最多的一本書。今天,該書被譽為英國文學史上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成了世界文學寶庫中一部不朽的名著。
但在當時,它只是一部暢銷的通俗小說,連粗通文化的廚娘也人手一冊。究其原因,我想不外乎兩點:一是故事情節(jié)引人入勝;二是敘事語言通俗易懂。因此,作為一個譯者,翻譯《魯濱孫飄流記》既要以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這部文學名著,又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一個冒險故事。這兩點是我重譯《魯濱孫飄流記》的出發(fā)點。
重譯文學名著,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有利的是有前人的譯本可參照,不論在理解和表達上均可有所借鑒;不利的是前人恰到好處的譯文難以改進。若為顯示與前人不同而硬作新譯,則反而會弄巧成拙;若沿用前人譯文,又有抄襲之嫌。重譯者就處于這種進退維谷的境地。就這一點而言,不利甚于有利。以《魯濱孫飄流記》為例,至少有三種較好的譯本:(1)林紓譯本(與曾宗鞏合譯),商務(wù)印書館一九三三年出版;(2)徐霞村譯本,商務(wù)印書館一九三七年出版;(3)方原譯本,一九七八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小說原標題為:《魯濱孫克羅索:約克郡水手魯濱孫克羅索的一生及其離奇冒險》。可是,自從林紓恰如其分地定名為《魯濱孫飄流記》之后,有誰能想出比“飄流記”這個詞更貼切的譯名呢?因此,在這方面,我的原則是寧負抄襲之嫌,也不弄巧成拙。尤其是這部小說以敘事為主,講述動作行為過程,句法變化不大,譯文也勢難多變。
[《魯濱孫飄流記》簡介]相關(guān)文章:
7.魯濱孫漂流記讀后感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