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上岡高級中學 李正浪
《咬文嚼字》是現(xiàn)代著名學者朱光潛的代表作。課堂教學中,教者通過引導學生對文本的研讀,學生明顯增強了對語言的斟酌意識與感悟能力。在此基礎(chǔ)上,再通過對《咬文嚼字》的“咬文嚼字”,進行批判性閱讀,竟然咬出了問題,嚼出來道理,這何嘗不是一種精彩的教學生成呢?
關(guān)于“你這”句式
生:我對文中“你這”的句式的總結(jié)有不同看法。
師:說說你的看法。
生:作者總結(jié)出“‘你這’句式,大半表示深惡痛嫉,在贊美時便不適宜”。這樣的總結(jié)有失偏頗。比如,我常對我的小表弟說:“你這小淘氣,又耍什么鬼點子?”這里稱“你這”,我的心理感覺應該是又愛又氣的。
師:有理有據(jù),有說服力。誰再補充?有別的例證了嗎?
生:“你這機靈鬼,主意想得不錯呀!”說這句話,則是對面前孩子親和的稱贊。
師:這句話包含討厭的意味嗎?
生:完全沒有。
師:誰來針對對剛才的兩個例子進行總結(jié)?
(生思考)
生:當“你這”使用的對象是孩子時候,有可能包含愛意。
師:“有可能”說得準確。有沒有其它情境,也包含愛意的。
生:一個年輕女子愛上了單位的男同事,女的常常暗示,可男的就是不解風情。于是女的輕聲自言自語:“你這呆子!”(笑)
師:你的情商很高!前面舉了孩子和年輕人的例子,能不能舉個老年人的例子?
生:爺爺常會到河邊釣魚。有時,下雨天也去。每每此時,奶奶總會微笑著對爺爺說:“你這死老頭子,就是閑不下來!”
師:“微笑著”,其實已經(jīng)透出了奶奶的情感。這個例子有生活感,很好!同學們再回看課文,作者圍繞這個問題舉的例子錯嗎?
生:沒錯。
師:文中,通過郭沫若先生受一位演員的提醒,將劇本《屈原》里嬋娟罵宋玉的話“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中的“是”改為“這”。對于這一修改,作者表示贊同;將“你有革命家的風度”中的“有”也改為“這”,作者不予認同。這里作者的判斷是沒有問題的,關(guān)鍵是總結(jié)還不夠全面,沒有考慮到我們剛才遇到的情況。那誰來總結(jié)一下?
生:我覺得與“你這”后面跟的詞語的感情色彩有關(guān)。若是完全是貶義的,那么“你這”的句式便表示厭惡甚至深惡痛嫉;若是出現(xiàn)“小”、“鬼”、“呆子”“老頭子”等暗含生活中喜愛之情的字眼,那么,“你這”的句式便帶有“愛”的味道。
生:與“你這”相關(guān)的“你是”句式,我要補充。作者由“你是個好小子,出來動一動你茗大爺!”這一句總結(jié)“你是”可能含有假定語氣,也帶一點“你不是”的譏刺意味。我認為這一句除此以外還有“挑釁”的味道。
師:這個補充符合生活情境人物心情,有道理。
關(guān)于“聯(lián)想”的意義
生:在肯定了文學中聯(lián)想的積極意義之后,作者便指出了“聯(lián)想”的“流弊”,也就是所謂的“套板效應”,如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嬙、西施”,才子都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我認為這不是“聯(lián)想”的流弊,而是思維“定勢”的流弊。
師:能說說“聯(lián)想”包括哪些類型嗎?
生:關(guān)于“聯(lián)想”,我們小組進行百度搜索,查到聯(lián)想的不同類型,包括相類聯(lián)想、相似聯(lián)想、相反聯(lián)想、連鎖聯(lián)想、變形聯(lián)想等多種類型。上述問題歸罪于聯(lián)想,我覺得不妥。其實這些問題往往是低端層級的聯(lián)想導致的。
師:這個問題,用四個字概括一下。
生:以偏概全。
師:前面關(guān)于“你這”句式的判斷,也存在這樣的問題。這便是實實在在的批判性閱讀。當然,不能因為這樣的細節(jié)爭議,我們就完全否定朱老的這篇文章,否則又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當然,朱老已經(jīng)過世,無法和他商榷,但我們希望教材編者能聽到同學們的聲音。老師更希望同學們將“咬文嚼字”繼續(xù)下去,不管是誰的文章。“要讀出別人,亦不能迷失自我”,當然,得有理有據(jù)。
[對《咬文嚼字》的批判性閱讀--《咬文嚼字》精彩課堂實錄片斷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相關(guān)文章:
1.咬文嚼字教案
10.落葉精彩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