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國也》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2.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3.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4.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5.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
6.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
7.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8.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勸學(xué)》
1.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2.木直中繩,輮以為輪。
3.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4.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6.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
7.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8.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9.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qiáng),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過秦論》
1.外連衡而斗諸侯。
2.蒙故業(yè),因遺策。
3.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4.秦?zé)o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已困矣。
5.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
6.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吞二周而亡諸侯。
7.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
8.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9.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10.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
11.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12.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13.然后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
14.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師說》
1.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2.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3.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4.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5.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6.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yuǎn)矣,而恥學(xué)于師。
7.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8.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9.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xué)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10.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11.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1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
13.不拘于時,學(xué)于余。
人教語文必修三重要文言句子翻譯答案:
《寡人之于國也》
1.戰(zhàn)鼓冬冬敲響,兵器剛一接觸,有些士兵就拋下盔甲,拖著兵器向后逃跑。
2.不可以,只不過他們沒有跑到一百步罷了,但這也是逃跑呀。
3.大王如果懂得這個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鄰國多了。
4.如果拿著斧頭按季節(jié)入山砍伐樹木,木材就會用不盡。
5.糧食和魚鱉吃不完,木材用不盡,這就讓百姓對生養(yǎng)死葬沒有什么遺憾了。
6.認(rèn)真地辦好學(xué)校,把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的大道理反復(fù)地講給百姓聽,那么,須發(fā)花白的老人也就不會在路上背負(fù)或頂著重物行走了。
7.這樣做了還不能稱王的,是從來不曾有過的事。
8.這種說法和拿著刀子殺死了人,卻說‘這不是我殺的而是兵器殺的’,又有什么不同呢?
《勸學(xué)》
1.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2.一塊木材很直,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線,假如用火烤使它彎曲做成車輪。
3.君子廣泛地學(xué)習(xí)而且每天對自己檢查省察,就能聰慧明達(dá),行為就會沒有過錯。
4.借助車馬的人,并不是腳走得快,但是能達(dá)到千里之外。
5.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會游泳,但是能橫渡長江黃河。
6.積土成為山,風(fēng)雨就會從那里興起。
7.所以不積累小步,就沒有借以遠(yuǎn)達(dá)千里的辦法。
8.雕刻一下就放掉它不刻,腐朽的木頭也不能刻斷;雕刻不停(的話),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9.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堅強(qiáng)的筋骨,卻能上吃泥土,下飲地下水,這是用因為心思專一的緣故。
《過秦論》
1.對外實行連衡策略,使山東諸侯自相爭斗。
2.繼承已有的基業(yè),沿襲前代的策略。
3.諸侯恐慌害怕,開會結(jié)盟,謀求削弱秦國的辦法。不吝惜奇珍貴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饒的土地,用來招致天下的優(yōu)秀人。
4.秦人沒有丟失一支箭那樣的消耗,天下的諸侯(卻)已陷入狼狽不堪的境地了。
5.秦有富余的力量利用對方弱點來制服他們,追趕(九國的)敗兵,百萬敗兵橫尸道路,血流(成河),大盾牌也漂浮得起。
6.到始皇的時候,他大大地發(fā)展了前六代君主的功業(yè),揮舞著長鞭來駕馭全中國,將東周、西周和各諸侯國統(tǒng)統(tǒng)消滅。
7.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劃為桂林郡和象郡。
8.接著就廢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燒諸子百家的著作,為的是使百姓變得愚蠢。
9.收繳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陽,去掉刀刃和箭頭,用來鑄成十二個金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
10.砍下樹木作武器,舉起竹竿當(dāng)旗幟,天下人如同云一樣聚集起來,回聲似的應(yīng)和他,都帶著糧食,影子似地跟著他。
11.崤山以東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齊起事,消滅了秦的家族。
12.然而秦憑借著它的區(qū)區(qū)之地,發(fā)展到兵車萬乘的國勢,招致八州的列國諸侯來朝拜自己,已有一百多年歷史
13.然后將天下作為一家私產(chǎn),用崤山、函谷關(guān)作為宮墻
14.一個戍卒發(fā)難就毀掉了天子七廟,皇子皇孫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恥笑,是什么原因呢?就因為不施行仁義而使攻守的形勢發(fā)生了變化啊。
《師說》
1.古代求學(xué)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傳授道理,教授學(xué)業(yè),解決疑難問題的人。
2.有疑惑卻不跟從老師學(xué)習(xí),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終不能解決了。
3.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跟從他并拜他為師。
4.我學(xué)習(xí)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
5.因此,不論地位顯貴還是地位低下,不論年長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6.現(xiàn)在的一般人,他們跟圣人相比相差很遠(yuǎn)了,卻以向老師學(xué)為羞恥。
7.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8.圣人之所以成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大概都是這個原因引起的吧!
9.不理解文句,疑惑得不到解決,有的向老師學(xué)習(xí),有的卻不向老師求教(意思是不知句讀的倒要從師,不能解惑的卻不從師),小的方面學(xué)習(xí),大的方面卻放棄了,我看不出他們有什么明智的呢。
10.醫(yī)生、樂師及各種工匠,士大夫之類的人是不屑與他們?yōu)槲榈,現(xiàn)在士大夫們的智慧竟不如他們。真是奇怪的事。
11.孔子曾經(jīng)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
12.因此學(xué)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弟子強(qiáng),聽聞道理有先有后,學(xué)問和技藝上各有各的主攻方向,像這樣罷了。
13.不被世俗的限制,向我學(xué)習(xí)。
梁山現(xiàn)代高中張繼全整理2017.3.22
張繼全
[人教語文必修三重要文言句子翻譯(有答案)]相關(guān)文章:
4.文言文句子翻譯
6.三鏡的文言文翻譯
10.有富室文言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