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德義
本詞采用七月七日之夜牛郎織女相會于天河鵲橋的傳說。“七月七日,世謂織女牽牛聚會之日,是夕陳瓜果于庭中以乞巧。”(《荊楚歲時記》)內(nèi)容切合題意,所描寫的雖是天上景象,實(shí)際上是詞人七夕仰觀星空時的所見和所思。首三句先形容秋云纖薄,并在不斷飄動中變化出繁多而巧妙的花樣,這讓人聯(lián)想起織女靈活的雙手。再看織女牽牛兩顆星星不停地閃爍,似乎蘊(yùn)含著無限悵恨,他們所恨的大概是各處一方,難得相會吧!疤鎏鰻颗P牵ê訚h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jī)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fù)幾許。盈盈-水間,脈脈不得語。”(《古詩十九首》)只有在七夕,才能互訴衷曲,“七月七日牽牛織女會天河!(傅玄《擬天問》)“銀漢”即是天河,“暗度”,不僅寫夜幕沉沉、星光微茫,而且還傳出他們兩人相思不得相見,如今匆匆會面又即將分離的萬千愁緒!敖痫L(fēng)”兩句,點(diǎn)出季節(jié)。牛郎織女相逢于秋風(fēng)颯爽,白露初降之際:“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fēng)玉露時!(李商隱《辛未七夕》)“一相逢”與上面的“恨”字相呼應(yīng),但詞人并不僅僅著眼于“恨’字,卻反而認(rèn)為這“一相逢”能勝過人間的不分離。這樣,就為下片的描敘起著過渡作用。
下片首三句展開想象。詞人設(shè)想兩星相會于鵲橋的情景。他倆情意綿綿,互傾衷曲,真是銀漢迢迢、兩心悠悠,而七夕佳期,又是瞬息即逝,如同夢幻泡影一般,轉(zhuǎn)眼即將賦別離!叭填櫋,即怎么忍心顧。鵲兒行將遠(yuǎn)飛,歸路也就斷絕,在匆匆話別后,真不忍回顧那踽踽獨(dú)自返歸的身影。末句跳出俗套,立意較高,即認(rèn)為兩情的久長與否,并不在于能否朝暮相會。這種看法勝過白居易《長恨歌》以永遠(yuǎn)相愛不相離為愛情的最高愿望,“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碧K軾的中秋詞《水調(diào)歌頭》末兩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笔菑脑掠嘘幥鐖A缺聯(lián)系到人有悲歡離合,繼而又將手足之情擴(kuò)大而為“月常圓,人長久”的美好祝愿,與之相較,本詞雖較一般戀情詞高出一籌,但也僅止于男女之愛的范疇,因此就不及蘇軾中秋詞的博大高遠(yuǎn)。
[《鵲橋仙》鑒賞]相關(guān)文章:
2.影視鑒賞教案
3.《鑒賞家》的教案
10.元曲《天凈沙·秋思》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