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寂寞和無聊雜文隨筆
常聽人說:我很孤獨或某人很孤獨或某位革命者、作家、演員到了晚年很孤獨。
其實,就多數(shù)人而言,對孤獨的理解還是比較膚淺的。眾人眼里的孤獨其實是孤單,并非真正的孤獨。
與家人或其他人群生活在一起所不同的形式,孤單也是一種生存方式。
孤單的生存方式,又可分為被動和主動兩種。
被動的形式比較典型的如小時候父母走的早,從小過著一種寄人籬下的日子;或是從小被父母遺棄,被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撫養(yǎng);主動的形式比較典型的如丈夫或妻子死亡或離異后不再婚嫁,或獨自生活或將孩子帶大;或奉行獨身主義男的不娶,女的不嫁……
于是,人們便將種種孤單的生存方式稱為孤獨。
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孤單有可能產生孤獨,熱鬧也可能產生孤獨。
同時,孤單更多的時候會產生寂寞和無聊。
學者兼作家周國平認為:寂寞和無聊與孤獨不同,孤獨是不想近人的思考。寂寞是想近人卻無人可近,無聊是想做事都無事可做。
從這個層面上去理解,不是隨便什么人都會有孤獨感的,只有那些認真思考生活意義的人或是對生活充滿信心的人,才會感到孤獨,或是才稱得上孤獨。
比如,始終追求真理并為真理而死的先哲蘇格拉的;比如哲學家尼采;比如畫家凡高……細想世界三大宗教,無不產生于孤獨。
比如耶穌正是在曠野孤獨的思考后才宣布救世;比如釋加牟尼正是在菩提樹下孤獨的思考后創(chuàng)建了佛教;比如默哈默德正是在希拉山里孤獨思考后創(chuàng)建了伊斯蘭教……
當然,偉人有偉人的孤獨,普通人有普通人的孤獨。
所以,寫過《孤獨六講》的臺灣學者蔣勛說:“孤獨沒什么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
最近,讀陳果的《好的孤獨》,發(fā)現(xiàn)她對孤獨闡述的更加細致。
陳果認為:要享受孤獨。不要去裝扮孤獨,假的真不了,形式無法替代精神。不要懼怕孤獨,珍惜屬于自已的'一切。包括痛苦,煩惱和孤獨。因為孤獨總在催生思想,靈感總是給孤獨者特別多的厚愛。
陳果認為:寂寞與孤獨是同父異母的兄弟,都是孤單的嫡傳。只不過,寂寞是面黃肌瘦的孤單,孤獨是體態(tài)豐盈的孤單;寂寞是冷僻的孤單,孤獨是溫情的孤單;寂寞是輕賤的孤單,孤獨是高貴的孤單;寂寞是殘缺的孤單,孤獨是完滿的孤單。其差異源于他們從不同母親那里沿襲了不同的品性:寂寞是空虛與孤單的孩子,而孤獨則脫胎于思想與孤單的結合。
我讀過許多作家關于孤獨的論述,像陳果這樣對孤獨與寂寞的劃分還是第一次讀到,她以女性作家獨特的視角,觀察孤獨與寂寞的確與眾不同,讓我們從中體驗到一絲新意。
但同時又覺得,她對孤獨與寂寞的描述得過于細膩了,他們既然是同父異母的兄弟,除了不同之處一定還有許多共同之處,或者說,許多界限是比較模糊的,分辨不清的。
也就是說,當我們身處孤單時,有時感到孤獨,有時感到寂寞,有時甚至是無聊。做為普通人是如此,做為偉人也概莫能外。
再出色的畫家也會出現(xiàn)敗筆,再偉大的作家也有賣不出去的作品。偉大人物的頭腦除了偉大的思想,也會有我們普通人的寂寞和無聊。
誰否認這一點,誰就否認了人性。
我們需要和能夠做到的是:當我遇到寂寞和無聊時不必恐慌和焦慮,將它們看做孤獨的另一種形式好了,說不定會產生一種對人生新的思考。
于是,在孤獨的人生中,我們與寂寞和無聊和解,與孤單和熱鬧和解。
因為我們終于明白:世上沒有絕對的熱鬧和孤單,也沒有絕對的孤獨、寂寞和無聊。
當孤獨來了,我們就享受孤獨所帶來的思考;當寂寞來了,我們就認真品味空虛的味道;當無聊來了,我們就分享那種無所事事的自在和美好……
【孤獨寂寞和無聊雜文隨筆】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