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中文字幕在线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男攻调教双性男总裁,热热涩热热狠狠色香蕉综合,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美術鑒賞論文

時間:2022-06-08 08:15:57 論文 我要投稿

美術鑒賞論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寫過論文,肯定對各類論文都很熟悉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yǎng)我們的科學研究能力。那么,怎么去寫論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鑒賞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術鑒賞論文

  美術鑒賞論文 篇1

  摘要:高中美術鑒賞課程對于高中生來說有增加其人文素養(yǎng)的作用,老師在對于教授鑒賞課的過程當中讓學生們能夠接觸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感受其藝術氣息的同時,還能夠拓寬學生們的視野,增加學生們的知識量,在鑒賞藝術作品的過程當中能夠讓他們對于世界的各個區(qū)域的文化產(chǎn)生敬畏感,理解藝術作品當中包含的豐富的人文情懷,經(jīng)過藝術氣息洗滌來提升了學生們的人文修養(yǎng)。

  關鍵詞:高中;美術鑒賞;人文素養(yǎng)

  高中學生正是人生觀、價值觀等建立的關鍵時期,這是需要對于學生們的人文素養(yǎng)進行培育,能夠收獲意想不到的成果。通過美術的鑒賞課能夠將美術與生活、美術與社會、美術與感情、美術與知識等方面相結合,從而達到增加學生的審美能力、藝術氣息,讓其成為一個有對于生活充滿浪漫氣息的人。同時,在高中的鑒賞課當中也能夠對于學生的性格等方面進行重塑,帶領學生去發(fā)現(xiàn)生活當中的美,去感受這種美,讓學生們的情操得到陶冶,讓學生們的靈魂得到升華。本文對于高中美術鑒賞課對提升人文素養(yǎng)的作用進行研究,筆者認為可以從如下幾個角度來培養(yǎng)學生們的人文素養(yǎng):

  一、創(chuàng)造情景,培養(yǎng)學生興趣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選修美術鑒賞的大綱當中明確表示:重視文化兩方面作用,其一為在制定的情境下讓學生們深刻理解其藝術作品要表達的信息,其二為幫助學生們在鑒賞藝術作品時能夠了解其作品當中的人文性和社會性,讓學生們能夠體會到這兩種性質是相互關聯(lián)的。例如,教師在《現(xiàn)代雕塑、繪畫與工業(yè)設計的探究》的課堂講解上,為了能夠促使學生很快進人課堂、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首先教師要有效的調節(jié)課堂氣氛,將課堂教學氣氛變得輕松、愉悅、有趣,此時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對一些感興趣的抽象畫進行鑒賞,適當加人一些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搞笑型的笑料。如,以牛吃草作為一幅具有抽象的畫,但這幅畫卻是一張白紙,于是觀眾便問畫家,而畫家卻是這樣解釋的:牛吃草,草被吃完,牛吃完草便也離開了。教學離不開教材,老師應該充分的研究教材內容,將其人文素養(yǎng)充分的濃縮提煉。在欣賞不同時期的藝術作品時,老師應該引導學生這些藝術作品代表了那一時期的文化結晶,可以說這些藝術作品就是那一時期的縮影和體現(xiàn),從而能夠讓學生們培養(yǎng)良好的鑒賞習慣以及抽絲剝繭的思維能力。老師通過對各個時期藝術作品的充分講解,可以讓學生在不同的時期當中穿梭,在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遨游,體會著不同文化氣息,陶冶情操,能夠讓學生們的人文素養(yǎng)得到培養(yǎng)。

  二、鑒賞與道德培育相結合,鑒賞作品的同時也要教學生做人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變,但與此同時,生活的壓力、社會的快節(jié)奏感也在逐漸的增加,使得素質教學的發(fā)展在漸漸受到應試教育的沖擊,不少家長和教師對孩子的成績重視度遠遠大于孩子的人文素養(yǎng)、道德情懷的發(fā)展。在美術文化教學中,不僅僅要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有所重視,還要重視美術和日常生活的相關聯(lián)系以及美術對學生全面發(fā)展所產(chǎn)生的作用。對于高中生來說,其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處于關鍵時期,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是鑄成更寬闊的人生基石。因此,高中美術鑒賞課作為學校教育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提高學生學生整體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感知能力審美能力以及高尚情操的重要課程,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高中美術教師要把我國傳統(tǒng)國學與美術鑒賞中的人文精神相結合,讓學生在鑒賞作品的同時能夠學到向善向美的情操和高尚的道德品質。

  三、在性格完善的過程中提升人文素養(yǎng)

  個性的地位在繪畫中十分重要,部分專家和學者認為在進行藝術培訓中,知名的美術家和藝術家才能夠具有獨特的個性和特點。但是實際情況,個性是與生俱來的,在繪畫作用的繪畫中。個性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靈魂,判斷藝術家繪畫特點的基礎。所以,在培訓藝術創(chuàng)作時,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個性和人文素養(yǎng)十分重要。從另一方面,學習藝術的造型表現(xiàn)隨著學習時間的正長而感悟到的特點,學生所獲得的繪畫技藝的也加強,因此這種造型表現(xiàn)和個性特點會隨著這些變化而變化。我們在進行美術鑒賞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個性的完善來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首先就應該選著一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解析給學生看,不僅要讓學生看到作品的完美性,還要讓學生感受到作品下藝術家獨特的創(chuàng)作個性和創(chuàng)作靈魂。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的美術鑒賞課堂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情懷,陶冶學生們的情操,對于其人文素養(yǎng)得到了充分的培養(yǎng),這些是和美術老師的教學理念以及思想緊密相連的,老師應該了解學生所想,挖掘學生的興趣愛好,從而讓學生們能夠積極的參加鑒賞課,并且在鑒賞課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對于人文素養(yǎng)有所領悟。

  參考文獻:

  l[]胡知凡t談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J]t課程t教材t教法t20xx(12)

  2[]周鳳云.論美術鑒賞教學對學生審美能加勺培養(yǎng)[J].平原大學學報t20xx(03)

  3[]彭西東.美術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審美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xx(03)t

  4l[曹桂生.論藝術教育與素質教育田.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01)

  美術鑒賞論文 篇2

  長期以來,美術鑒賞課一直以來就是美術教師教學上的一個難點。同時美術鑒賞課對于小學生來說也是學習上的一個難點,小學生對藝術作品缺乏真正的了解,他們對作品的理解只能浮于表面,其原因在于學生沒有主動、積極地參與到鑒賞活動中來。而在小學美術教學鑒賞中沿用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即老師以課本為主導將中外美術作品,包括繪畫,建筑,雕塑等美術作品介紹給學生,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單一,教學過于枯燥乏味,課堂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課后學生也沒有進一步探究的 。我們需要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美術課鑒賞課教學方法,從而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況。美術鑒賞課不只是向學生傳授美術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一定的美學素養(yǎng):鑒賞美、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個性品質以及課后持續(xù)探究的能力。小學生是愛美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渴望藝術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強,對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為強烈。作為小學美術教育,應當順應他們愛美的要求,采取多種形式實施美術鑒賞教學。

  一、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美術作品的文化背景

  藝術總是來源于生活的,每件藝術作品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但每件藝術作品又有其地域性、民族性和獨特性。從形式到內容又有其個性魅力。教師要通過多媒體等教學設施讓學生了解所鑒賞的美術作品的文化背景,學生用看到、聽到的信息對他們自己的疑問進行了猜測性地解答,在總結時對他們的答案和方法進行了肯定,而他們也在直觀鑒賞和討論中融入了作品的世界,從而對一個全然陌生的藝術形式產(chǎn)生了一定的審美認同。能發(fā)現(xiàn)原來世界很大,并不是只有我們的審美標準的,應該尊重理解其他地區(qū)、民族的審美趣味。首先,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內涵,需要了解作品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和相關的歷史與故事。如鑒賞拉斐爾的《雅典學院》時,就有必要介紹有關“文藝復興運動”的歷史以及“人文主義精神”。鑒賞達維特的《荷加斯兄弟之誓》時,可適當講述羅馬的歷史傳說——荷加斯家族和庫里茨亞人的姻親關系。再如,在鑒賞古希臘雕塑《擲鐵餅者》時,學生如果不了解古希臘人有裸身參加體育競技運動的風俗習慣,他們肯定對大量的人體雕塑疑惑不解,教師必須使學生明白:正是由于這一點才奠定了西方人以人體為美的傳統(tǒng)審美觀念。當然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通過各種方法來了解這些知識,如放錄像、到圖書館查資料、上網(wǎng)搜尋等。

  其次,盡可能創(chuàng)造一些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是上好鑒賞課的前提。比如,在鑒賞中國古代山水畫時,可以放一段中國古箏名曲《高山流水》,這樣一方面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使其進一步理解山水畫面的意境;如在鑒賞外國傳統(tǒng)工藝美術——具有“羅可可”藝術風格的蘇比茲公館客廳家具時,可以放一段巴洛克時代德國音樂家巴赫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這樣有利于學生加深對作品內涵的理解,使學生盡快進入到作品鑒賞的情境中來。

  二、自學新知、發(fā)現(xiàn)疑難 進行鑒賞美術作品

  以前鑒賞課學生在沒有充分觀察、感受一幅作品時,教師直接講解,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而課前預習能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參悟作品,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開始,預習題要根據(jù)本課的教學目的精心設計的一些啟發(fā)性的問題。如在《肖像藝術》一課時,預習題是:畫面中的人物性格特點、神情和動態(tài)特征你了解嗎?你知道這些畫是用什么材料畫出來的嗎?你喜歡這些畫嗎?為什么?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每一幅作品,把自己閱讀時的心得和產(chǎn)生的疑問做成小卡片記錄下來,以便課堂討論時使用。中高年級的是讓學生在閱讀時,自己尋找問題。如鑒賞《奇妙有趣的臉譜》一課時,我讓同學們先看書,圍繞“知道了些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不知道什么,很想知道什么”自我設計問題并制成小卡片,以備上課之用。一堂好的鑒賞課有時就像一個優(yōu)秀的故事,在開頭設下懸念,然后在過程中將問題一一解決。在美術鑒賞課中,我們也要通過分析、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來一步步完成對作品的鑒賞和認知,最終達到對于美的理解和感知的目的。在“我也是藝術大師”一課中,我出示畢加索的“和平鴿”,設置提問:為什么要用白鴿來象征和平?它出現(xiàn)的時代背景是什么?它表達了畫家當時一種什么樣的心情?結果大家對此都很感興趣,經(jīng)過小組討論,大家踴躍發(fā)表意見:有的說鴿子的白色代表純潔,象征和平;有的說畫家一定是個愛好和平的人。最后由我補充:這是畢加索在50年代為在巴黎召開的保衛(wèi)世界和平大會創(chuàng)作版畫,以鴿子為題材,被人們稱為“和平鴿”。畢加索還是一位雕塑家,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他的探索精神,給西方20世紀現(xiàn)代藝術以很大的推動。在整個一堂美術課上,學生發(fā)言積極,思維敏捷,而且個個神情專注。由此可見,提問是上好美術鑒賞課的一種有益嘗試,能引導學生對問題探個究竟,增強對課程的注意力,會給課堂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討論交流、適時點撥培養(yǎng)積極健康的審美情趣

  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對要鑒賞的作品有了一定的感受,這時,教師所要做的就是要讓他們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小學生感受的審美成份和質量雖然是有限的、低層次的,但確實是他們的親眼所見、親身所感。

  1、教師在教學時要給學生更大的心理空間,不以“ 視角”來審視學生的表現(xiàn);不用過于理性化、專業(yè)化、 化的書面語對作品進行分析、評點;不給學生“標準答案”,因為任何一件美術作品在不同的人看來可能有不同的評價和感受,即使是同一個人,對同一件美術作品在不同時期、不同環(huán)境、不同形式的展現(xiàn)中都可能有不同的評價和感受。也就是說要給學生營造一個更為寬松的心理環(huán)境。

  2、教師在教學時要給學生更多的參與機會,讓學生多看,讓學生多說,讓學生多討論交流。學生通過交流自己的感受,把自己對作品獨到的見解和鮮活的思維充分展現(xiàn)出來,同時也知道了自己的感受與別人的感受存在的異同,教師再適當?shù)貙ψ髌返暮x和與此對應的形式作一些規(guī)范的理性分析,從而讓學生個體感受與群體感受達成“共振”,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揮和培養(yǎng)。

  3、教師在教學時要給學生更多的鑒賞視角,教師在點撥時要教給學生鑒賞美術作品的方法,一幅作品不要孤立的去分析,可以把同一時期、同一畫派、風格近似的作品作比較鑒賞;也可把不同時期、不同畫派、風格迥異的作品作比較鑒賞等等。教師對有獨到見解的學生要給予高度的贊揚、熱情的鼓勵,培養(yǎng)他們積極健康的審美情趣和正確的審美評價標準。

  小學美術鑒賞主要通過鑒賞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獨立思考問題提高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課程。對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有著很重要的作用。隨著人們對素質教育的逐步認識和提高,美術鑒賞將成為美術教學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美術鑒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拓展學生的視野,廣博學問,更新知識,更新觀念,更科學準確地運用現(xiàn)代教育手段來施行美育工作,使美術教育真正成為素質教育的有力助手,成為啟迪心智、培養(yǎng)愛心的園地。

  美術鑒賞論文 篇3

  一、雕塑在城市景觀中的作用。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居住的環(huán)境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在城市的建設和發(fā)展中,景觀雕塑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雕塑在城市中以其鮮明的個性服務于周圍的環(huán)境,其裝飾性也在無聲無息的補充及完善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城市中的雕塑可以生動的記錄一個城市的歷史發(fā)展變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著一個城市的文化內涵和品位,也可以真實的反映出一個城市的精神氣質。世界上有很多城市都有其標志性的雕塑作品,所以在進行城市景觀設計中,一定不能忽視雕塑產(chǎn)生的作用。

  成功的城市景觀雕塑作品不僅能夠帶給人們視覺上的享受和美感,還能夠向人們傳達某種思想和情感,尤其是它置身于外界中,人們能將雕塑作品的每個部分都盡收眼底,并受到人文精神方面的熏陶。優(yōu)秀的城市雕塑作品是真、善、美的統(tǒng)一體,符合人民群眾的審美需求、精神需求,符合和諧社會的要求,而且隨著城市文化多元化的發(fā)展趨勢,雕塑作品的功能和作用也有了拓展,它的概念不再是一種單一的雕刻品,重在體現(xiàn)藝術熏陶、教育等方面的功能。而且,當前的城市景觀中的,雕塑作品不再是為宗教和政治宣傳服務,而是通過其內涵豐富、個性鮮明的樣式與城市建筑和環(huán)境相結合、相統(tǒng)一,強調雕塑作品對人們生活環(huán)境的點綴,對人們審美能力、人文精神的影響。正式由于城市雕塑有了豐富的功能,能夠記錄或再現(xiàn)城市的發(fā)展歷程,反映城市的文化面貌,所以人們對城市雕塑的美的期待和丑的批評越來越強烈。因此,可以說,一件成功的優(yōu)秀的城市雕塑,就是一個城市精神的象征、文化的代表,它作為一種紀念,可以使人們加深對一些重要事件、重要歷史時刻的記憶,大多數(shù)城市雕塑都受到了人們的喜愛和保護。

  二、雕塑在園林景觀中的作用。

  園林雕塑是屬于園林中的藝術品,一個設計精巧、造型優(yōu)美的園林雕塑猶如點綴在大地中的一顆明珠,光彩照人,對美化環(huán)境、提高人們的生活情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雕塑在園林景觀中的作用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組景作用。在園林空間中除具有自身的使用功能外,還可以把外界的景色組織起來,使其成為一個和諧的整體,在園林空間中形成無形的紐帶,引導人們由一個空間進入另一個空間,使園林從各個角度看都能構成完美的景色,讓各個角度的景色都充滿了詩情畫意。二是觀賞作用。園林雕塑小品作為藝術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審美價值,無論是其造型、色彩、尺度,還是與周圍景觀的統(tǒng)一結合,通過設計者合理的布局,每一部分都讓人贊嘆,園林中的雕塑更是一道別致的風景。所以說嗎,運用雕塑的裝飾性能夠提高園林的觀賞價值,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給人以藝術的享受和美感,它能讓平常的景色煥然一新,讓人沉浸在藝術的享受中。三是渲染作用。園林景觀中的雕塑作品可以起到渲染園林氣氛的作用。園林中石桌石凳、草坪和花叢的標識牌、燈具等,雕塑師都把這些很尋常的東西藝術化,設計的非常新穎別致,很有情趣,這些雕塑使園林更有感染力。

  三、雕塑在小區(qū)景觀中的作用。

  雕塑與周圍的環(huán)境息息相關,而且,從古至今,裝飾性都是都是雕塑的功能之一,當代社會,它的這一功能有了更多的發(fā)揮,尤其在人們的居住環(huán)境中,雕塑的數(shù)量、位置、形態(tài)對整個小區(qū)的布局,以及小區(qū)環(huán)境氣氛的營造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是因為,與其他環(huán)境相比,人們的居住環(huán)境更強調營造一個能夠便于人們交流的場所,需要一個充滿活力的場所,因此,小區(qū)景觀中的雕塑作品應當圍繞這個主題來展開創(chuàng)作。

  雕塑裝飾和點綴著住宅小區(qū)的環(huán)境,但是它不是獨立存在的裝飾品,而是讓人們觀賞,在觀賞過程中使人們的心情放松、身心愉悅,進而使雕塑作品成為人們共同的欣賞物,成為人們交流的紐帶。這樣,雕塑作品的另一種作用就體現(xiàn)了出來,即讓欣賞它的人們在鑒賞過程中相互交流和溝通,了解彼此的愛好,這樣,雕塑作品就不僅僅是一種“小區(qū)景觀”了。

  同時,正是人們的相互交流和豐富的激情感受構成了富于生機的社會生活。只要有人的存在,無論在建筑內,在居住小區(qū),在城市中心,還是在其他娛樂場所,人及其他的活動總是吸引著另外一些人。人們被另外一些人所吸引,就會聚集在他們的周圍,新的活動又會萌發(fā)。所以,人們總是愿意到有東西看,有事情發(fā)生的地方去。比如,如果有兩條道路可供選擇,一條荒蕪凄涼,一條充滿活力,那么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大多數(shù)人會選擇后者。也就是說,人是城市空間中最好的風景線。這對于居住區(qū)環(huán)境中的雕塑設計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即在設計中考慮的著重點在于創(chuàng)造富有活力的“場”環(huán)境。“場”在這里不單指雕塑本身,還指由雕塑和雕塑四周所組成的空間,還指不同具體擺放點的雕塑之間形成的無形空間。

  小區(qū)景觀中的雕塑作品要想充分體現(xiàn)出增強環(huán)境活力的作用,最好的方式就是引導和鼓勵居民近距離接觸雕塑,不僅要觀察、欣賞和觸摸它,還要鼓勵人們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它,并在使用過程中實現(xiàn)雕塑作品與居民的互動、交流。因此,創(chuàng)作者要根據(jù)實際情況精心選擇雕塑主題,因為居住區(qū)環(huán)境中不同于其他類型的環(huán)境,強調的是營造“溫馨親切”的氣氛。這顯然與商業(yè)環(huán)境的熱鬧、辦公環(huán)境的明亮、政府大樓的莊嚴等是不同的。所以這里雕塑所要表達的題材應以人們所熟悉的,所關心的和所喜愛的為主,讓人們在這一題材上“愿意說、有話可說、甚至是不得不說”,在人們的述說中交流也就開始了。

  總的來說,雕塑作為一種美術藝術形式,沒有具體的、固定的評價標準,我們需要從藝術的角度,用它所處時代的文化理念來衡量,與此同時,還要考慮它們與周邊的環(huán)境是否和諧、是否統(tǒng)一,優(yōu)秀的雕塑作品應當集藝術性、社會性、生態(tài)性等于一體。為了打造更具科學、更合理、更藝術的空間環(huán)境,當代雕塑創(chuàng)作者和環(huán)境設計者應當共同攜手,將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融入到雕塑創(chuàng)作、景觀設計中,進而打造出更具中國特色的雕塑作品,創(chuàng)設出更加宜人的城市景觀、園林景觀、小區(qū)景觀等。

  參考文獻:

  [1]陳天送。景觀設計中雕塑藝術的心得淺析[J].經(jīng)營管理者,20xx(25)。

  [2]潘騰飛。淺談景觀設計中的雕塑藝術[J].鴨綠江(下半月版),20xx(02)。

  [3]呂東辰。淺析城市雕塑在景觀藝術中的作用[D].魯迅美術學院,20xx.

  美術鑒賞論文 篇4

  中西美術文化

  從原始社會的巖壁畫研究中西方美術繪畫,可以看到最初有著的共同特征,皆線面結合為主,造行與設色從簡而有趣。到后來西方繪畫往面的方向發(fā)展,從而追求”三感”而東方繪畫則以線的造型為主體,并重視用線的精神與用墨的韻味。距離的拉大,形成了東西方不同的繪畫體系。

  在中外繪畫的史上有著許多異同:

  在中西方繪畫史上從1、畫種2、色彩3、用筆方面有著很大的相似。但在意境以及造型方面有很大差別。

  中西繪畫的畫種主要有:中國繪畫:山水、花鳥(折枝)、人物(重在內因神情)等。西方繪畫:風景、靜物,人物(結構比例)。但在畫法以及意境上有很大差別,古人認為,自然山水在空間形態(tài)上豐富多彩、千變萬化,在時間狀態(tài)上也是無比生動千姿百態(tài)的。從山石、樹木、水澤、云草中尋找人生存在的道理,寄托心靈、情感,正是中國古代藝術家創(chuàng)作山水畫本源的真實意圖。對于山水畫創(chuàng)作來說,中國山水畫的空間特征,更接近于一種時空的轉換,畫家不僅考慮的是看見了什么,更關心人自身內心的變化過程,想到什么。由于沒有象西方繪畫中光影、質感、透視的約束,中國山水畫更多地依靠虛實、遮擋以及不規(guī)范的大小比例關系來暗示行云、流水、山石、樹木的空間,而使得對自然的表現(xiàn)更加肆意、主觀、淋漓盡致。而西方繪畫為了栩栩如生的描繪再現(xiàn)自然,西方繪畫努力發(fā)明著種種技巧和手法來實現(xiàn)這一目的,尤其在以人物為題材的繪畫中表現(xiàn)突出。

  在色彩方面中國繪畫用的石色與西方的油畫顏料很相似,都具有可覆蓋性(赭石朱砂石青石綠等),而草色(花青藤黃等)具有透明性。西方繪畫中的油畫、水粉的顏色都具有很強的覆蓋能力而水彩顏色則具有透明性。

  在用筆上中西有許多相似可以互相借鑒,但造型卻有明顯差別,中國的比較飄渺,西方的比較寫實。中國畫多一山水,花鳥為主,所體現(xiàn)的宗教的主題很少,而西方繪畫總是出現(xiàn)像耶蘇,圣母等神圣的事物。而且這里也能體現(xiàn)到唯心和唯物的區(qū)別,耶蘇即使是神圣的,是所有信徒心中的神,但在所有的畫中也總是千篇一律的被釘在十字架上。如實的翻譯了圣經(jīng)中所描寫的場景。而中國的繪畫中所有的神、佛則被表現(xiàn)的多姿多彩,喜怒哀樂各無常理。中國畫從繪畫方式和色彩上說分為工筆跟寫意。而西方畫則是以色彩與素描所區(qū)分的。在從透視來說。(中國畫和西方畫最直觀的區(qū)別/中國畫是散點透視,西方畫是雙點透視,以地平線為基礎透視。中國畫很少有透視,就算有也是很簡單的。)而且中國畫越遠的東西越在畫的最高出,越近的東西越在畫的最低處。但是西方繪畫是在地平線的基礎上構成的,只是物體占畫面大小問題?傊形鞣嚼L畫各有各的特點,也有很多共同之處,很多差異之處。文化差異,社會差異,各方面的原由導致了繪畫的差異。總之中西方繪畫各有其精髓,即有其相同之處,也有很多不同之處。

  現(xiàn)在看來,中西繪畫比較欣賞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其價值在于,一方面,使受教育者得到美術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美術的發(fā)展歷程體現(xiàn)著一定社會歷史階段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fā)展進程。美術作為一種文化其外在形式具有物質性,而創(chuàng)造方式和水平又體現(xiàn)著審美的精神性,美術文化所包含的這些東西需要挖掘和揭示。二、人文精神的陶冶。雖然繪畫欣賞不同于德育課,但以德育和文化成長為中心的人文精神的教育,也是繪畫藝術教育的使命之

  一、古往今來,在時空長河中,得以積淀的美術作品,必然是人類秀文化遺產(chǎn)的代表,通過對這些作品的欣賞、挖掘和弘揚,達到揚善、育德、益智的目的。其三,繪畫欣賞的再創(chuàng)造性。賞,表面現(xiàn)象上看是一個直觀掌握的過程,實際上一件美術作品之所以流傳,除了作品

  本身所具備的品質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欣賞者的主觀態(tài)度。它需要想象力、體驗力和感悟力,通過對作品語言的應悟,把作品所包含的內容復顯出來。而這個過程必然滲透著欣賞者個體的人格特征、心理內涵和精神理解,這種特殊的心理活動,獨特的心理感受和情感意志,甚至欣賞者所處的時代特性,都會使得美術作品本身有新的開拓補充,甚至是重構,從而使藝術形象成為活的有生命的形象。

  美術鑒賞論文 篇5

  【摘要】所謂美術鑒賞課,就是以欣賞交流單元為基礎的體驗活動,其核心動機在于強化中專生審美意識和美術專業(yè)素養(yǎng)水準,督促教師靈活地將以往熟知的生活文化要素,灌輸?shù)秸n堂教學體系架構之中,令學生主觀能動性得到多方位地激活改善。因此,筆者決定針對目前我國中專美術鑒賞課堂內部既有的體驗教學形式,加以客觀論述;同時,制定科學化教學引導方案,力圖為相關美術鑒賞課教師,提供合理數(shù)量的指導性建議。

  【關鍵詞】中專 美術鑒賞課 體驗 教學措施 探索

  1前言

  視覺體驗對于廣大社會大眾來講,是一類生活常態(tài),為了系統(tǒng)化貫徹素質化教育方針,中專美術鑒賞課指導教師,應當靈活改造并科學沿用各類視覺文化要素,尊重個體主觀思維發(fā)散延展規(guī)則基礎上,及時穩(wěn)定課堂內部和諧交流氛圍,確保為學生群體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指導服務。歸根結底,美術鑒賞課原本就不是單純樣式的知識傳授行為過程,可以說其對于新時代文化傳遞和中專生情感科學培養(yǎng)工作,情有獨鐘。作為內部專業(yè)化實踐指導人員,必須運用各類先進技術和實踐經(jīng)驗,引領學生群體積極感受宏觀、微觀角度下的世界,為其標準化審美素養(yǎng)和人文情懷舒展,奠定和諧適應性基礎。

  2現(xiàn)階段我國中專美術鑒賞課教學狀況的闡述

  所謂美術欣賞教學,就是通過感性直觀和富有啟發(fā)性的教育手段,把抽象的藝術理論與藝術知識融入在對具體作品的分析講解之中,使學生掌握對藝術美的欣賞能力,讓學生在欣賞作品中能夠將自己的知識和經(jīng)驗充分調動起來,達到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高度。長期以來,涉及教師課堂之上主導性行為尚未根除,同時此類人員經(jīng)常拘泥于教材內容之上,為了盲目跟進教學進度,對于學生健全形式的審美情趣可以說不聞不問,無法積極響應新時代背景下的中專美術鑒賞課規(guī)范準則。首先,教師自身美術鑒賞知識結構過于陳舊。長期以來,我國中專美術鑒賞課程教科書內容幾乎千篇一律,只是單純地針對知名畫作、雕像、藝術家背景等,加以敘述;加上課時數(shù)量的日漸減少,使得學生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研究其余高深審美內容。長此以往,教師工作內容便呈現(xiàn)出僵硬化形態(tài),日常工作中也難免引起不良惰性效應,無疑徒增學生的身心壓力,遏制其科學形態(tài)的情感價值觀、人生觀的衍生效率。其次,大部分中專領導都本能地認定,美術鑒賞課不過是一類興趣輔助類媒介,為了不影響學生最終應試成績,而強行地進行美術指導教師工作量化改造,課時數(shù)量不會超過其余正常課程的一半,某種層面上極大削減了教師的積極從業(yè)態(tài)度。任何課程,不單單需要尊重學生主體適應地位,同時需要教師提供精確化指導,如若負責解惑的教師都處于懈怠散漫狀態(tài),那么受教群體想要在今后獲得高效發(fā)展成就,就更加不現(xiàn)實了。

  3日后我國中專學校布置與拓展美術鑒賞課程體驗教學方式的策略內容解析

  這里深入強調的體驗教學方式,實質上就是鼓勵學生群體主動邁出課堂空間,到美術館、展廳等精細化觀賞各類名作,同時結合自身美術技能和經(jīng)驗,獨立完成相關繪畫挑戰(zhàn)項目,從中獲得前所未有的美學感知成就。截至至今,此類實際體驗教學指導方式,已然成為一類時尚之舉,理應得到各類中專學校領導、教師的全面認可和大力規(guī)劃布置。

  3.1聯(lián)合學生思路延展訴求進行美術鑒賞趣味性單元靈活布置

  主要就是迎合學生好奇心理進行教學指導單元科學化設計,確保學生最終建立起獨特樣式的審美情趣和繪畫操作技巧。例如:教師可以考慮組織名人名作鑒賞交流活動。首先,依照大眾化教學規(guī)則進行作品文化背景介紹,驗證不同繪畫手法的美感彰顯效果。其次,結合藝術家傳奇人生經(jīng)歷進行作品諸多細節(jié)品味,同時鼓勵學生將心中的疑問一一列出,促進師生之間和諧交流氛圍,為此類鑒賞課內容更深層次地拓展,奠定和諧適應基礎。

  3.2利用優(yōu)質化美術作品進行學生各類感官體驗潛質有序激活

  一旦說中專生主動構筑起一類科學化欣賞理念過后,教師就應該借助日漸發(fā)達的多媒體技術設備,著手進行不同知名美術作品影像資料搜集播放,使得教科材料中深入闡述的鑒賞規(guī)則,都能夠和學校實際教學狀況緊密銜接。如在繪畫訓練環(huán)節(jié)中,學生時常觸碰的構圖原理、筆觸規(guī)則、色彩背景、情感文化等知識原理,都會在任何一幅演示作品中得以清晰映射和呈現(xiàn)。另外,教師應該系統(tǒng)化貫徹自身職責效應,積極組織中專生體驗繪畫期間任何一類單元結構,掌握任何細節(jié)對畫面整體美感效果的影響。這樣,不但能夠科學鑒賞不同類型的美術作品,并且從中積累并完善自身繪畫知識結構。另一方面,中專生普遍對于形體、色彩等,具有高度敏感性的,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學生的這一特性,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發(fā)現(xiàn)美術作品中的亮點。同時鼓勵學生大膽地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自己最真摯的感受,這對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表達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結語

  綜上所述,涉及中專美術鑒賞課程的體驗教學方式,歸根結底,是借助教師專業(yè)化指導手段,向學生提供各類美術作品和趣味性感知情境,使得中專生主動在課后搜集各方面資料,完成優(yōu)質化美術作品欣賞經(jīng)驗梳理任務。相信長此以往,必將能夠朝著專業(yè)化方向不斷過渡扭轉,最終為社會主義文化事業(yè)作出應有的輔助性貢獻。

  參考文獻:

  [1]朱曉宏.重新理解教師之愛—基于舍勒的情感現(xiàn)象學視域[J].教育研究,20xx,13(11):122~145.

  [2]蔡春.現(xiàn)象學精神及其教育學意蘊[J].教育研究,20xx,23(08):44~49.

  [3]張敏.藝術世界中的體驗與藝術體驗中的世界[J].美與時代(下),20xx,18(04):187~194.

  作者:李桂婷 單位:德化職業(yè)技術學校

  美術鑒賞論文 篇6

  摘要:近年來學前教育專業(yè)深受社會各界的關注,隨著各省市地區(qū)幼兒園的快速發(fā)展,對學前教育美術教學方向的師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然而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教學普遍注重繪畫和手工技能,卻忽視了對學生美術鑒賞教學能力的引導和培養(yǎng)。本文以貴州省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鑒賞教學為研究對象,進一步探討其中存在的問題與相應對策。

  關鍵詞:學前教育;美術鑒賞;幼兒教師

  1貴州省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鑒賞教學的發(fā)展現(xiàn)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人們對待教育的觀念也在不斷地轉變和更新,其中幼兒教育的發(fā)展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和家長的重視,家長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因此,作為培養(yǎng)幼兒教師的搖籃,高職院校對幼兒師資的培養(yǎng)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學前教育專業(yè)課程設計與開展引起了相關教育部門的重視。因為幼兒美術教育教學是學前教育課程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藝術領域的重要分支,能夠比較直觀地引起幼兒的興趣。因為美術鑒賞教學與幼兒審美能力的提升息息相關,是學前教育專業(yè)“幼兒美術教育活動指導”和“美術基礎”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未來的幼兒教師具備較高的審美和鑒賞能力,才能更好地組織幼兒美術鑒賞活動,從事后期的幼兒教育工作,促進美育的進一步開展。目前貴州省有多所高職院校開設學前教育專業(yè),如貴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銅仁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畢節(jié)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和黔南民族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都開設了相關專業(yè)。筆者對幾所貴州省高職幼師學校進行實地調研和走訪,并且和多所幼兒園相關教師進行座談和交流。通過調研得知學前教育專業(yè)中的美術鑒賞教學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主要立足于貴州省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鑒賞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解決對策。

  2貴州省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鑒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美術實操教學課程模式過于傳統(tǒng)和滯后,教材設計與教學內容不符

  據(jù)筆者觀察,由于受到其他專業(yè)課程的嚴重擠壓,學生美術實操課程的課時量明顯不夠,造成老師和學生對美術鑒賞教學不夠重視,影響了該課程在幼兒園的開設質量。多數(shù)高職院校大一上半學期開設的“美術基礎”課程包括繪畫、手工和欣賞三大基礎課程;大一下半學期開設“幼兒美術教育活動指導”包括繪畫活動、手工活動、欣賞活動等實踐課程。在這兩類課程中,繪畫和手工技能課程很受同學們的歡迎,他們從中很容易獲得成就感。而在美術鑒賞教學活動中,學生因為并非美術專業(yè)出身,相關知識薄弱,難以獲得較大成就感,導致課堂教學氣氛不活躍,很難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因此該課程逐漸被邊緣化。當今社會處于一個信息多元化的時代,雖然美術課程的教材眾多,教材內容豐富多樣,電子版本的素材也很多,但是專門針對美術鑒賞教學活動的專業(yè)教材較少,教材質量一直都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另外,美術教材的內容安排及圖片編排都過于落后,不符合該專業(yè)的標準化要求,內容缺乏趣味性和實踐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興趣不濃,容易喪失學習的積極性。

  2.2師生缺乏教學實踐經(jīng)驗,教學評價體系不夠完善

  教師在整個美術教育教學中容易忽視對美術鑒賞教學的實踐指導,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在講授課堂內容的同時往往無法給學生留出足夠的實踐時間,學生在課下自行組織的教學實踐活動也缺乏老師的指導。學前教育專業(yè)很多科目都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美術鑒賞教學更是如此。在分組教學中多數(shù)學生偏愛繪畫和手工教學活動,極少數(shù)同學選擇美術鑒賞實踐活動,他們欠缺對該課程的認知、思考和自我反思能力,不能很好地掌握美術鑒賞的教學技能,久而久之喪失了對美術鑒賞實踐教學的興趣。教學評價是了解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傮w來說,貴州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基礎課和專業(yè)課涵蓋內容較多和課后作業(yè)較多,教師很難把握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他們在對學生的作業(yè)及美術教學實踐活動進行評價之后,學生往往不能以正確的態(tài)度反思自己的不足,由此也導致授課老師收到的反饋信息不夠,對自己的教學成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沒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教學評價的不完善影響了教師的教學反思,也不利于學生美術鑒賞水平的提高。大多數(shù)教師的教學時間和精力相對有限,對學生評價體系的制定也不夠完善。因此應該出臺一套監(jiān)督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評價方式。

  3針對貴州省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鑒賞教學存在問題的相應對策

  3.1整合高職院校學前美術鑒賞課程資源,開展因材施教的課堂教學

  為了更好地讓每一位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教師必須更新美術鑒賞教育教學理念和課程設計。理論課程的優(yōu)化與整合都要以學前教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為中心,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專業(yè)特點來統(tǒng)籌規(guī)劃。教師要有注重前期“姊妹”課程的銜接和鋪墊,為后期美術鑒賞教學活動做好充分的準備,注重通過對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教學實踐及活動創(chuàng)新來優(yōu)化理論課程建設。根據(jù)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通過調整課堂教學模式,不斷提高教師教學技能和水平,加強與其他科目的互動,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說在進行美術鑒賞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故事情節(jié)或者背景音樂進行課程導入,給學生預留充分的想象空間,加強對他們表現(xiàn)力的培養(yǎng),讓他們在美術鑒賞教學中不斷成長。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教學水平,使他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啟發(fā)幼兒潛在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等美術鑒賞能力。因為每個學生的都是一個個體,在學習能力和思考方式上都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盡量兼顧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既要重視對基礎薄弱同學的培養(yǎng),又要加強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的指導。一方面教師可以采用開放式的教學方法,只對美術鑒賞的主體進行要求,而對作品的分析、講解及風格則由學生自主發(fā)揮,充分釋放學生美術鑒賞的天性,使他們通過這種方式重新認識自己。教師再通過對學生的講解、分析,做出正確的教學引導和梳理,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思維能力,激發(fā)他們對美術鑒賞教學的興趣。另一方面,教師一定要意識到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引導他們大膽參與教學實踐活動,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還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3.2豐富新課改教學實踐,完善教學評價

  美術鑒賞的教學實踐和教學評價對教學有著重大的意義。根據(jù)學生的實踐情況,教師可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他們的發(fā)展也起到更好的引導作用。新課改要求美術教師不僅要提升學生對美的理解和感受能力,還要提升學生的教學實踐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作為學前教育專業(yè)的美術教師要善于將理論知識和實習實踐相結合。首先,他們應該摒棄傳統(tǒng)的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形式,用新課改的理念指導美術鑒賞教學活動,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采取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動手實操能力。其次,教師應該依據(jù)美術鑒賞課堂教學的特點,采取主體性教學,使美術鑒賞教學更具針對性和目的性。再次,加強學校和幼兒園實習基地的合作,給學生提供有效的實踐機會和平臺。因為提升學生美術鑒賞能力和美術修養(yǎng)最重要的途徑就是實習和實踐,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相關負責人加大對美術教育教學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使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有更好的實習和實踐的場地,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提供更好的平臺。在美術鑒賞教學活動中,評價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因此,高職院校在對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進行教學評價時,要對他們的創(chuàng)新和實用能力進行有效的評價與指導。這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在平時試講或考評時,突出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自我評價、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等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激勵。與此同時根據(jù)學生的平時表現(xiàn)和試講情況來進一步判斷其綜合能力,這種更有利于優(yōu)化教學課程內容,有助于觀察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專業(yè)能力;另一方面,在課堂上進行教學評價時,教師一定要根據(jù)學生試講情況進行及時分析、評價和總結,重視對學生每一次試講情況的分析,對他們的不足之處進行改進,充分發(fā)揮教學評價的實效性。完善的評價方式不僅能夠優(yōu)化提升學生的專業(yè)性,而且能夠豐富他們的美術鑒賞能力和美術素養(yǎng),全面提高學生的美術實踐能力。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教學實踐和教學評價是一個需要不斷調整和完善的系統(tǒng)工程。教師不僅要善于發(fā)現(xiàn)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還要針對問題多想解決的辦法,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學生的實習實踐,并建立合理、科學的評價體系,只有這樣美術鑒賞教學才能更好地發(fā)展和完善。綜上所述,美術鑒賞對學生終身發(fā)展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是美術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發(fā)展和審美能力的提升。學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也會影響周圍的人,并影響他們對美的認識和感受,特別是對幼兒美術教育發(fā)展和引導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幼兒美術鑒賞教學中,幼兒教師根據(jù)幼兒的發(fā)展狀況因材施教,利用各種有效的方法開展幼兒美術鑒賞活動。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是否具備美術鑒賞能力直接影響到幼兒美術鑒賞活動的開展。長期以來,學前教育專業(yè)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注重技法訓練,忽視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思維,影響著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的發(fā)展,同時也影響了幼兒的美術欣賞能力。所以作為高職幼師教師一定要重視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的提升?傊,藝術是讓人們感受美、表現(xiàn)美同時創(chuàng)造美的形式,也是表達自身對周圍事物認識的態(tài)度。對于幼兒教育來說,相關教育部門提出教育的目的是要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到藝術的美好,引導他們積極參加藝術活動,并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這對于在校學生和幼兒教師的審美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更要重視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未來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幼兒教師。

  參考文獻

  [1]林琳,朱家雄.學前兒童美術教育與活動指導[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

  [2]柳國梁.學前教育教師發(fā)展:取向與路徑[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xx.

  [3]孔起英.學前兒童美術教育[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

  [4]黃小麗.基于幼兒體驗的繪畫欣賞教學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xx.

  [5]吳麗芳.對學前兒童美術欣賞教育的人文思考[J].學前教育研究,20xx.

  美術鑒賞論文 篇7

  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往往是形容我國古代藝術文化、悠久歷史的最佳詞匯。一個線條,一個輪廓,一抹色彩,看似簡簡單單的幾筆,畫家卻能夠用遠近呼應、以動襯靜等手法將人物、山水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唯妙唯俏,這就是我們中國古代繪畫的精髓所在!

  從遠古的陶瓷繪畫,到魏晉的墓室彩繪磚,再到隋唐的壁畫,個人感覺,相比較于西方油畫的死板,我們中國美術講究的是形散神聚,畫家們舉手投足之間一揮筆墨,就能表達自己對人物、事物的態(tài)度與看法——不論是一種巫術,還是諷刺官僚、表現(xiàn)民生疾苦,抑或是細致刻畫某種動物等等。通過這幾次選修課,我覺得古代的畫家不僅僅是畫家,他們往往能夠用筆墨批判現(xiàn)實或者是表達某種愿望或抱負,總之,繪畫的目的已經(jīng)遠遠超越了欣賞,我們能夠從眾多的繪畫之中感受到它們所帶來的內涵美、意境美,這也是值得我們去欣賞、去研究的地方!

  在美術鑒賞這門課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顧愷之大師。顧愷之,字長康,晉陵無錫(今江蘇無錫)人。顧愷之博學有才氣,工詩賦、書法,尤善繪畫。精于人像、佛像、禽獸、山水等,時人稱之為三絕:畫絕、文絕和癡絕。謝安深重之,以為蒼生以來未之有。顧愷之與曹不興、陸探微、張僧繇合稱“六朝四大家”。

  顧愷之作畫,意在傳神,其“遷想妙得” “以形寫神”等論點,為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老師上課細心地講述了洛神賦的故事, 《洛神賦》是古代有名的詩人曹植用神話隱喻著失落了愛情的感傷的詩篇《洛神賦》,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一篇重要作品。曹植所愛的女子甄氏,在他的父親曹操的決定下,為他的哥哥曹丕奪去。甄氏在曹丕那里,沒有得到穩(wěn)固的愛情死得很慘,她死后,曹丕把甄氏遺留的玉鏤金帶枕給了曹植。曹植在回歸他自己的封地的路上經(jīng)過洛水,夜晚夢見了甄氏來會他,悲痛之余作了一篇《感甄賦》,塑造了洛神的動人形象,也就是被他美化了情人的形象,甄氏的兒子曹睿將它改名為《洛神賦》。

  愷之知識淵博而有才氣,擅長詩賦、書法,尤其精通繪畫。工人像、佛像、禽獸、山水等。當時有“才絕、畫絕、癡絕”之稱。他的畫師法衛(wèi)協(xié)而又有所變化,他的畫有敷染容貌,以濃色微加點綴,不求暈飾;筆跡周密,緊勁連綿,如春蠶吐絲,春云浮空的特點。史有以曹不興、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合稱“六朝四大家”。精通畫論,其“遷想妙得”、“以形寫神”等論點,對我國傳統(tǒng)繪畫的發(fā)展,影響很大。

  而在我國古代鼎盛的唐朝唐太宗時期,也不乏優(yōu)秀的作品出現(xiàn)。比如在《步輦圖》中,唐太宗被一群宮女所環(huán)繞、包圍起來,并且就連座椅都是宮女們抬起來的,這些許表現(xiàn)了閻立本對當時唐太宗、當時整個唐朝的不滿與諷刺,但同時,從來使的衣著與恭敬地神情以及唐太宗面龐的豐潤、目光深邃、神態(tài)威儀而不失和藹也能充分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風范、一種神圣不可侵犯的威嚴所在?芍^是既表現(xiàn)了對吐蕃的蔑視,又在表現(xiàn)唐太宗風貌的同時表達了自己對唐朝不敢與吐蕃對抗的看法和諷刺。

  古代繪畫給我留下無窮的回味,而當代大師的作品亦能展現(xiàn)出中華民族的靈魂所在。

  “癡于繪畫,能書。偶為辭章,頗抒己懷。好讀書由,略通古今之變!币淮鷷嬅曳对眠@二十四個字評價自己。

  范曾,字十翼,別署抱沖齋主,江蘇南通人,當代中國著名的國畫大師,開人物畫一代風氣之先。作品熔山水花鳥人物于一爐,集詩、書、畫三絕于一身,在繪畫語言上有創(chuàng)新,功力不凡。他的古代人物畫,識者謂其氣韻生動,神彩飛揚,精湛嫻熟,筆力遒勁,線條簡括,形象生動。

  《鬼才范曾》封底上的那幅《鐘馗雅趣圖》,正是范老“鬼才”的一個集中表現(xiàn)。范老擅作寫意人物潑墨人物,力追古代梁楷、法常諸人,筆墨渾厚,造型生動。他繼承了南宋梁楷以來簡筆潑墨的手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其人物作品之傳神,固出于其才氣之敏悟與博學好思之修養(yǎng),至于其筆墨之能得其神,則應出于其鍥而不舍的勤奮和努力。這幅《鐘馗雅趣圖》

  1.筆法洗練、形象生動豪放。簡單幾筆構型有狀,神采豪放,線條有樣,生動鮮活。鐘馗的坦胸開衫的簡潔筆法將健碩灑脫的形象描繪得入木三分。臥蠶雙眉,紅臉多髯,使鐘馗的戾氣漸隱,英氣伶伶俐俐的流露出一點點,不可謂不惟妙惟肖。頸肩與手部的洗練線條使人物更具質感,躍然紙上。

  2.用墨有方,濃淡變化得體,則墨色活潑精神,有光彩,妙趣橫生。前人論畫謂“氣韻生動”,常以用墨佳劣為主要衡量標準不是沒有道理的。當然,一幅畫是否達到“氣韻生動”,還包括畫體的內在精神刻畫,作者情感的傳遞,以及用筆能否恰如其分地再現(xiàn)主客體的諧調一致。所有這些最終還是要靠墨色的變幻來體現(xiàn)的。

  這幅《鐘馗雅趣圖》用墨也是十分精巧。墨色豐富,“墨分五色”既有變化又有統(tǒng)一。鐘馗的衣衫以淺淡與中度墨色為主,將白衫的褶皺與光影差別以不同于西方素描的寫意手法行云流水般的表現(xiàn)出來。而濃密的髯發(fā)更是展現(xiàn)出范老用墨的不俗功底,糾結濃密卻不凌亂,恣意張揚卻不繁雜,漸變與層次感以一種特有的手法顯露,下筆猶如閑庭信步一氣呵成。最可賞的便是范老整個人物的筆觸與構圖,人物有骨有肉,多利豐筋,形象飽滿。

  3構思精巧,構圖簡潔爽利,人物神態(tài)傳神,別有妙趣。范老多畫鐘馗,這幅卻備受矚目,這和此幅鐘馗的“與眾不同”大有干系,是范老的“鬼氣”賦予了此畫別樣的感受。范老打破傳統(tǒng),一改鐘馗兇神惡煞的民間形象,以雅趣為旨,將鐘馗塑造成一位氣質介于文人與武將之間的另類,使人頓感新意。而右肩上的小鬼不再抱頭鼠竄而是站在肩頭搔弄。舊往打鬼擒妖的鬼判官鐘馗,在畫中以這些情態(tài)出現(xiàn),詫異者有之,不解者有之,無奈者有之,最終卻化作一笑,獨品出另一味道。這種超脫出傳統(tǒng)拘泥的作品,不愧為鬼才的畫作。

  其實,個人認為,我覺得中國繪畫是最能彰顯我國文化特色的歷史產(chǎn)物,我國擁有著五千年的深厚底蘊,這不僅僅包括歷史,更囊括著我國五千年來的文化積淀。

  面對文化,我們要有一種使命感,維護我國文化積淀、傳承我國文化瑰寶;面對藝術,我們要有一個積極的心態(tài),發(fā)現(xiàn)生活之美、感受來自于藝術的強大力量;面對美術,我們要有一個欣賞的思想,發(fā)現(xiàn)生活的不同、感受來自美術的無限魅力。

  美術鑒賞論文 篇8

  《洛神賦圖》為東晉顧愷之所畫。 畫面內容根據(jù)曹植的《洛神賦》創(chuàng)作而成,描繪的是曹植與洛神相逢,但是洛神確無奈離去的情。分享了洛神賦圖美術的鑒賞論文給大家欣賞!

  摘 要:《洛神賦圖》是最早的以繪畫的方式再現(xiàn)一個文學作品的繪畫,將一個浪漫主義題材的名篇轉化成了繪畫史上的杰作,表達出原文中的似幻似真的場景,將洛神無可名狀的美麗描繪的令人神往,帶給人以無限的美的享受。

  《洛神賦》這一千古名篇的作者,是魏晉時期,三曹之一的曹子建所創(chuàng)作的一篇名篇!堵迳褓x》它的原名其實應該是《感甄賦》,這篇賦文所采用的是一種幻覺效果的形式,所敘寫的內容是人神相戀,最終是因為人神道殊,只好含情痛別。或以為假托洛神,寄心文帝,抒發(fā)衷情不能相通的政治苦悶。全篇賦文中,將洛神的美極力描繪出來,洛神的形象隱隱躍于眼前。其中的格調顯得有點凄艷哀傷、詞采華茂。洛神,相傳是洛水的一位女神,是伏羲氏的女兒宓妃,在洛水淹死后的化身。也有人說他是曹植愛上了自己的嫂嫂,不能表達感情,于是寄情于詩。 關鍵詞:洛神賦;洛神繪畫

  他用這篇美文,形容他心目中的美人,“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秾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聯(lián)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瓌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tài),媚于語言……”這樣一篇美文,受到世人的喜愛和追捧。也激起了當時的繪畫奇才顧愷之的創(chuàng)作想象。因而有了這樣一幅美輪美奐的《洛神賦圖》。依照文中描述的場面,轉化為視覺的美景。

  這幅畫卷所描繪的是,曹植從洛陽到他的封地,這段路途中經(jīng)過洛水的時候看見到洛神女的情景。雖然說是一個虛構出來的夢幻境地,但是,畫卷所忠于的是賦文的結構順序,選擇比較重要的內容來進行描繪,并且用具體生動的形象,依照賦文來給觀者講述,洛神賦中所要講述的故事的全部過程,成為了一幅千古流傳的佳作。在畫中,曹子建帶著自己的隨從,在洛水之濱,凝神張望,好像看見了思念很久的洛神。遠處凌波而來的洛神,她的衣帶飄逸,動態(tài)委婉但是從容,她的目光凝注,表現(xiàn)出來了關切以及遲疑的神情,曹子建與洛神這二人的思念之情,全部都在卷面中展現(xiàn)出來,令人動情。全圖絹本設色,艷麗明快,線條準確流暢,充滿動感,富有詩意之美。

  在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的時期就是魏晉的這一段時期,同時,中國古代的美術史,在這個時期也是有著重要的發(fā)展以及過度。在思想上,因為玄學的興起,其中的文人學士所崇尚的是“清談”,對于名教是藐視的,比較喜歡將自己的個性張揚出來,這就是魏晉時期文人的風度。他們在創(chuàng)作繪畫的時候,會賦予進去他們自己本身的一種世界觀、審美觀以及價值觀。在這樣的大時代背景下,他們不被一些世俗的觀念所限制住自己的思想,從而有許多非常著名的畫家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誕生,著名的畫家中顧愷之就是其中的一名,并且,這一幅《洛神賦圖》可以說是在這個時期,非常重要的代表作品。

  從《洛神賦圖》中可以看出,它所采用的造型以及設色的方式都是古代壁畫的一種,它其中對于內容的構圖中,是與漢代的一些畫像石的布局非常類似的,就好像是今天我們所常見的一種連環(huán)畫。在《洛神賦圖》中的主人公以及對于故事情節(jié)的講述都是在山水樹木這一個場景中開展出來的。雖然說這幅圖主要的是人物畫,但是其中的背景是大量的山水圖畫。從這幅圖中,我們可以在其中領略到中國古代比較早期的一種山水畫雛形。山石無皴擦,樹木如張扇,布局平列,有些"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味道。比較早期的研究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以及理論的著名大家中,顧愷之也是在這其中。所以,在《洛神賦》這幅圖畫中,可以看出山水部分的畫法,在當時是具備了大眾的審美意象以及藝術形式的。

  用繪畫的形式將一個文學作品再現(xiàn)出來,《洛神賦圖》這是最早的一幅繪畫。在這個時期之前,美術作用所體現(xiàn)出來的功能主要還是非新商品,其中的作品很大部分都是歷史的典故、忠臣烈士之類的作品,其主要的目的還是在于“歌功頌德”、“成教化、助人倫”,主要的還是為統(tǒng)治階段作為服務的,對于《洛神賦圖》的出現(xiàn),那就顯得了格外的珍貴,具有著非凡的意義。

  在繪畫的意境上,體現(xiàn)出展現(xiàn)出詩的氛圍和情趣。該圖在表現(xiàn)原詩的內容上有過之而無不及,所帶給人們的形象就是一種“視覺詩”這是一種從未有過的形象,并且更是畫與詩相互結合的一個典范。其次的一點,就是書法在這幅畫中的地位以及作用。書畫同源雖然說比《洛神賦》出現(xiàn)得晚,但是,這幅畫其中的筆法遒勁有力,揮灑自如,將書法的功底完美得展現(xiàn)出來。

  在傳統(tǒng)的中國畫中,這種畫與詩歌、書法,三種藝術形式相互結合起來,使得了中國畫更凸顯了精神性文化的內涵!爱嬍菬o聲的詩,詩是無形的畫”這給予了無限的想象空間。

  在魏晉南北朝的這個時期中,《洛神賦圖》可以說是這個時期的一幅曠世奇畫,同時也是詩與畫相結合的一個重要典范,并且在當時,這幅畫也具備了當時所普遍認同的一個美學特征,同時也可以代表中國在那一個時期,繪畫的最高水準。這幅畫卷從各個方面上來看,無論是對于內容的構圖還是藝術結構或者還是對于人物、環(huán)境的刻畫等等,種種表現(xiàn)出來的形式,都不愧于是中國古典繪畫中的瑰寶。

  參考文獻:

  [1]雷灝.感動中國的100幅古典名畫[M].武漢:武漢出版社,20xx(4).

  [2] (晉)顧愷之繪周殿富.洛神賦圖人物傳[M].安徽人民出版社, 20xx.

  美術鑒賞論文 篇9

  摘 要:中西繪畫交流早在明萬歷年間就有,而清初的郎世寧則是公認的傳入西畫技法的第一人。郎世寧帶來的西方繪畫美學思想獨特的魅力在于融合了傳統(tǒng)宮廷畫思想,成就了郎世寧特殊的作品風貌。

  關鍵詞:郎世寧;傳統(tǒng)中國畫;中西文化

  Giuseppe Castiglione,漢名郎世寧,意大利米蘭人,生于1688年7月19日,是18世紀以西法作中國畫最有成就的畫家。由于對東方文化極度熱忱,促使他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來中國傳教。最初以傳播教義為目的他為了獲取傳播天主教的便利和權益入職內廷,為帝王作畫,并逐漸受到賞識和器重,至乾隆三十一年六月十日在北京病逝,他在中國的藝術生涯長達五十年。他的作品為了迎合當時封建君主的喜好,不斷在中西文化的撞擊中成熟,對當時的宮廷繪畫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因其畫風受中西方繪畫的共同影響,所以采用中西摻和的畫法,縱觀郎世寧的作品繪畫風格特點可從以下幾類作品中比較與傳統(tǒng)宮廷畫的差異。

  一、人物肖像畫

  郎世寧在人物肖像畫方面,以當時先進于中國的解剖學作為造型依據(jù),加之擅長運用逼真畫法描繪人物,體現(xiàn)出較強的寫實能力,因而受到好奇西方學術、藝術和科技的清朝皇帝的器重。郎世寧的肖像作品追求立體感、準確性、比例合理、暈染精細、凹凸分明。這一類作品的特點可以從他幾幅比較重要的作品當中如體現(xiàn)出來,其中比較典型的是《乾隆朝服像》《乾隆大閱圖》《孝賢純皇后像》《平安春信圖》等。他的肖像作品最具特點之處在于對光源的處理方面,他采用正面光源,拋棄西畫過強的光影對比,迎合傳統(tǒng)中國畫,這樣的革新使人物面部整體感覺更柔和更清晰,這是郎世寧歐洲畫法融合中國傳統(tǒng)技法的再創(chuàng)造。

  二、紀實畫

  郎世寧的紀實畫作品主要有《馬術圖》《萬樹園賜宴圖》《平定西域戰(zhàn)圖》《平定西域回部戰(zhàn)圖》《叢薄行詩意圖》《哈薩克貢馬圖》等。

  這些大型紀實畫不僅拋棄了紀實畫常用的長卷形式,也拋棄了傳統(tǒng)中國畫因封建等級制度而過度夸大帝王地位的畫法,改為適當?shù)娜宋锉壤,但在構圖中將主要人物置于顯著位置或者加強對主要人物的刻畫來強調君主或主要人物的身份特殊性。其特點表現(xiàn)在主要人物具有肖像特征,對人物服裝以及背景描繪具體而細致,層層渲染。郎世寧的紀實畫不僅在繪畫風格技法上有所改變,最重要的是在構圖上都有別于傳統(tǒng)中國畫。

  郎世寧紀實畫的構圖中將人馬、聚散、景物處理的富有節(jié)奏感,體現(xiàn)了畫面的虛實、物象的繁復,但又融洽和諧的關系,具有明顯的歐洲畫風。同時,他在繪畫中也嘗試從創(chuàng)作中爭得自由,盡量避免把近景遠景結合在同一個畫面中,紀實畫多采用宏觀遠視的方法,不僅使整個畫面感覺有縱深感,還使人物和周圍的環(huán)境符合實際比例,同時兼顧了中國人的視覺習慣又不違背西方人的作畫習慣。

  三、花鳥走獸畫

  在花鳥走獸類繪畫作品中,《嵩獻英芝圖》《聚瑞圖》《孔雀開屏圖》《九犬圖》《百駿圖》《五馬圖》《柳蔭雙駿圖》《萬卉同春圖》《仙萼長春冊》等是其主要代表作。在繪制這一類作品時,郎世寧發(fā)揮了他高超的寫生技法,用筆精到,宛然若生,利用西方透視和明暗作水墨畫。不管是馬匹、樹木、水流、土坡,還是花枝、鳥雀等,都非常注重質感的細膩表現(xiàn)。

  他在運用西方寫生技法畫蘊含傳統(tǒng)中國元素的作品過程中適當添加了光影處理和明暗交界線的運用,使得花鳥走獸有了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感覺。

  在郎世寧的這類作品中,他更多的是來塑造形體,減弱了筆墨線條獨立的審美意義,然而筆墨線條是中國繪畫和書法造型的基礎,對于受西方繪畫影響較深的郎世寧自然難以體會筆墨線條的微妙樂趣,更多的是在意形體結構的把握,所以筆法全無。雖然如此,但是也給予了這個外國人改變中國傳統(tǒng)中國畫更大的發(fā)展空間。這種作畫方式使他的畫體積感和真實感以及空間感更強。這種有別于傳統(tǒng)的繪畫技法,是對傳統(tǒng)中國畫的一種補充,也是一種沖擊,在畫壇中開拓了嶄新的藝術天地。

  四、郎世寧繪畫風格對傳統(tǒng)中國畫的影響

  郎世寧在進入中國前學到的西方繪畫特點是寫實、寫生、忠于自然、忠于光源、忠于黃金分割、忠于人體解剖,力求再現(xiàn)生活;同時,他也被中國畫所體現(xiàn)的意境所吸引。因此,他嘗試著適應中國的欣賞習慣和宮廷的需要用西法畫中國畫,郎世寧學習中國畫技巧并不斷用中西不同的觀察方法和表現(xiàn)方法改造傳統(tǒng)中國畫。

  總之,他致力于中西畫法的變通與折衷,對傳統(tǒng)中國畫來說不失為一種很好的突破和嘗試。雖然我們可以站在中國傳統(tǒng)繪畫或西方傳統(tǒng)繪畫各自的角度來評價郎世寧的繪畫,但是我們也應該認識到他的作品所呈現(xiàn)出的這種特殊面貌中中西碰撞的藝術價值。

  他的中國畫中和了中西方的差異,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中國人的審美趣味,因此要將他的作品放在特殊的歷史文化背景下研究,郎世寧的畫代表著一種新的審美趣味和一個新的畫派,對后人在中國畫探索新的技法或表達形式上有所啟迪并產(chǎn)生深遠而積極的影響。另外,郎世寧曾與中國士大夫年希堯探討西法透視,并用年之筆撰寫了《視學》,這也是一部詳細介紹郎世寧西法繪畫技巧的理論著作,也是最早介紹西方透視法的著作。而且,郎世寧的油畫功底深厚,還給中國宮廷培養(yǎng)了一批學習油畫的宮廷畫家,對中國傳統(tǒng)繪畫與西方技法的融合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蒲松年.中國美術史教程[M],西安: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xx.

  [2]潘耀昌.西法中國畫的先行者 紀念郎世寧誕生三百周年[J],新美術,1987(4).

  [3]程敏.郎世寧中西合璧繪畫與中國傳統(tǒng)工筆畫之比較[M],北京:首都師范大,20xx.

  [4]賴守亮.從中西畫法結合看郎世寧繪畫作品的藝術魅力[J],藝術百家, 20xx (4).

  [5]崔人元.盛世畫風――郎世寧的院體畫[J],世界博覽,20xx(3).

  美術鑒賞論文 篇10

  美術鑒賞課對提高學生的感知、審美、創(chuàng)新等能力有著重要意義,緊靠教師的講解和培養(yǎng)的遠遠不夠的,所以在開展鑒賞活動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構建出輕松和諧的自主課堂,使學生能夠自覺主動的去分析、鑒賞和創(chuàng)造,讓學生在自主鑒賞過程中,深刻感受到美術作品的魅力,以及接受美術教育的意義,從而對學習美術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一、構建美術鑒賞自主課堂的重要性

  美術鑒賞課程是高中美術教育的關鍵組成部分,也是美術教育課程的進一步拓展和補充,它將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思想活動和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讓學生在對美術作品進行鑒賞、評價過程中,不斷的提升自身的審美意識,深刻感受到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魅力,并且能給予西方文化足夠的理解和尊重。新課標也在不斷強調,教師要多開展與美術鑒賞課程相關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進行獨立的思考和鑒賞,并且能夠對鑒賞內容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和評價,從而獲得不同層面的啟發(fā)和感受[1]。另外,美術鑒賞課程的開展,也能夠幫助學生不斷鞏固所學到的美術知識和鑒賞技能,在欣賞美術作品過程中,也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形成積極的個人情感和價值觀。自主課堂的主要學習形式,就是組織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對美術作品進行自覺主動的探究學習,從而讓學生在輕松、自由、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習和積累美術知識。

  二、高中美術鑒賞自主課堂的實施策略

  1、提高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鑒賞興趣和積極性

  興趣是學生學習美術知識,參與鑒賞活動的關鍵動力,也是實施自主課堂,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探究、鑒賞能力的重要前提。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及時的更新教學理念,根據(jù)教學內容和要要求,開展不同形式的自主課堂,讓學生成為鑒賞課堂真正的主人,使學生在鑒賞、評價過程中感受到藝術作品的魅力,從而促進學生自覺主動的參與到鑒賞活動中[2]。例如:在帶領學生鑒賞印象派作品時,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一般都是先由教師為學生講解作品是藝術境界和創(chuàng)作手法,以及創(chuàng)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在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進一步的欣賞。這樣的方式雖然能夠讓學生積累到豐富的寫作手法,但單一鑒賞方式不免會讓學生覺得過于枯燥。在開展自主鑒賞課堂時,教師可以提前讓學生搜集關于印象派代表人物的背景資料和生平事跡,讓學生對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然后再讓學生在課堂上對于作品內容進行自主的鑒賞和評價,之后再給予每位學生固定的時間,讓學生發(fā)表自己了解作品背景和鑒賞過后的感受和啟發(fā),最后再由教師做最終的指導和補充,以及對學生的自主鑒賞結果和方法,給予客觀的評價和指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對藝術作品進行鑒賞,從而對作品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和啟發(fā)。另外,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自主鑒賞課堂,調動學生的鑒賞積極性。例如:在引導學生對陶瓷作品進行鑒賞時,學生對陶瓷的了解都比較少,教師的講解也無法讓學生透徹的理解。在自主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人鬼情未了》中男女主角制作陶瓷作品的片段,使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對陶瓷產(chǎn)生感性的認識,從而能夠帶著濃厚的求知欲去進行陶瓷作品的鑒賞,也能夠深刻感受到作者想要傳達的歷史文化,以及藝術情感。這樣能夠使學生的鑒賞積極性被充分的調動起來,從而在今后的鑒賞學習中,能夠更加主動的參與到鑒賞活動中。也讓學生在自主鑒賞、分析、體會過程中,不斷拓寬自身藝術視野,自主觀察、分析、感知能夠也得到不斷的提升。

  2、開展合作學習,提升自主鑒賞課堂的學習效果

  在開展自主鑒賞課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不斷更新學習方式,從而營造出輕松、和諧高校的自主鑒賞課堂。合作學習法是開展自主鑒賞課堂,以及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談及能力的關鍵方式。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成幾個小組,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開展合作鑒賞學習,使學生通過互相配合、幫助,去共同發(fā)現(xiàn)和解決在鑒賞過程中遇到的難題,運用團隊的力量為本小組贏得榮譽,從而提高學生參與合作鑒賞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以及溝通和創(chuàng)新能力[3]。例如:在講解“圖像與眼睛”一課時,可以給個小組分發(fā)不同的圖像案例,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對圖像案例進行分析、對比,并總結出具象、意象和抽象的含義、特征和區(qū)別。小組討論結束后還要引導學生將討論結果在班級內部進行共享,在學生陳述結論過程中,教師還要給予適當?shù)闹笇Ш驮u價,使學生能夠對本小組的結論進行不斷的完善,對鑒賞內容也有更深刻的認識和印象,從而不斷提升自主鑒賞課堂的學習效果。

  3、開展課外活動,拓展課堂鑒賞知識

  藝術源于生活,高中美術鑒賞課堂的開展緊靠書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因此美術自主鑒課堂的構建不能局限于學校,還要適當?shù)耐卣沟綄W生的實際生活中去,不斷為學生延伸課外知識,使學生能夠不斷的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受到藝術的熏陶,引導學生自覺主動的去欣賞和感受生活中的美,從而構建出生活中的自主鑒賞課堂。例如:在帶領學生鑒賞《清明上河圖》時,就可以引導學生去搜集和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風俗習慣,并結合我們現(xiàn)代的實際生活習慣進行鑒賞;在鑒賞《蒙娜麗莎》時,可以為學生播放相關的影視作品,從而使學生對作品有更直觀的感受。這樣使美術鑒賞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生活中的一部分,也使學生的鑒賞、觀察、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不斷的提升。

  三、結語

  美術教育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藝術修養(yǎng)有著重要意義。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為學生構建自主鑒賞課堂,能夠為學生欣賞美術作品,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學生也能夠自由的發(fā)表自身對作品的獨特的看法和感受,也有助于提升美術鑒賞課堂的教學質量,使學生的審美、探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和發(fā)展,同時也促進高中美術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

  美術鑒賞論文 篇11

  摘 要:達芬奇是意大利文藝復新時期最負盛名的藝術大師,科學家。達芬奇《蒙娜麗莎》是一幅享有盛譽的肖像畫杰作,它代表達芬奇的最高藝術成就。從整體上來看蒙娜麗莎這副畫,她的微笑很動人,這是一個安詳、自信的古典女性形象!睹赡塞惿返囊饬x在于:她繼承了古典主義莊重、典雅、均衡、穩(wěn)定和富有理想化和理性化的行為規(guī)范。但是進一步突破了希臘古典主義藝術在人本質上的局限,為使后來的藝術走向現(xiàn)實,走向客觀,走向更深層,更內在,更微妙的表現(xiàn)樹立了楷模!睹赡塞惿肪瓦@樣占據(jù)著人們的心靈。

  關鍵詞:《蒙娜麗莎》;藝術特征;對后世的影響

  一、達芬奇及其繪畫特點

  達芬奇是意大利文藝復新時期最負盛名的藝術大師、科學家。他生于佛羅倫薩郊區(qū)的芬奇鎮(zhèn),卒于法國。其父為律師兼公證人,母為農(nóng)婦,他15歲來到佛羅倫薩,學藝于韋羅基奧的作坊。1472年入畫家行會。70年代中期個人風格已趨成熟。1482--1499年間一直工作于米蘭,主要為米蘭公爵服務,進行了廣泛的藝術和科學活動。

  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熱心于藝術創(chuàng)作和理論研究,他研究如何用線條與立體造型去表現(xiàn)形體的各種問題;另一方面他也同時研究自然科學。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科學性的表現(xiàn),滲透到細致入微的繪畫風格上。達芬奇的畫中,他將兩者融為一體,它們是完整的結構整體,他的畫中,充分表現(xiàn)著和諧的比例和各個形象之間的平衡感。如眾所周知的黃金分割。

  二、《蒙娜麗莎》的創(chuàng)作背景

  達芬奇《蒙娜麗莎》是一幅享有盛譽的肖像畫杰作,它代表達芬奇的最高藝術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chǎn)階級的婦女形象,是文藝復興時期作品。這幅畫畫的是佛羅倫薩一皮貨商的妻子,畫家畫她的時候,她才二十四歲,這位婦女剛失去了自己心愛的女兒,常常悲哀抑郁。畫家在畫她的肖像時,為了讓她面露微笑,想出種種辦法:請樂師給她奏樂唱歌,或說笑話,讓歡快的氣氛幫助她展現(xiàn)笑容。畫上的蒙娜麗莎呈現(xiàn)的笑容雖是微弱的,但可以從她的眉宇間看出只心的愉悅,一絲微笑似乎剛從她的臉上掠過。稍翹起的嘴角和舒展的笑肌,可以讓人微微感覺到這位婦人在被畫的時刻的心情。但她那安詳?shù)膬x態(tài),表明她的微笑是平靜的,不致引起情緒上的波動,這是一種古代婦女的矜持的美的表現(xiàn)。由于蒙娜麗莎的微笑顯得富有魅力,不少美術史家稱它為“神秘的微笑”。(《達芬奇的一生》)

  三、從多方面簡析《蒙娜麗莎》(光線、色彩、人物表情等)

  從整體上來看蒙娜麗莎這副畫,她的微笑很動人,這是一個安詳、自信的古典女性形象。作品聯(lián)想:這種微笑征服了幾個世紀的人們,很多人都在這種微笑面前浮想聯(lián)翩。達芬奇在人文主義思想影響下,著力表現(xiàn)人的感情。在構圖上,達芬奇改變了以往畫肖像畫時采用側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習慣, 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構圖,透視點略微上升,使構圖呈金字塔形,蒙娜麗莎就顯得更加端莊、穩(wěn)重?臻g:左邊的視點是平視,右邊的是俯視。形體:造型比例準確,半身像,雙手交疊在腹部。色彩:深褐色為主色調。明暗:過渡柔和,明暗轉移法(或稱漸隱法,暈涂法)。藝術觀念:現(xiàn)實主義的繪畫觀念,真實客觀地表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的場景與人物的內心世界。社會學式鑒賞人物裝束:發(fā)際線較高,額頭較寬,沒有眉毛,反映了當時的`審美標準。文化背景:文藝復興盛期,16世紀初。社會基本價值觀: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中世紀教會和宗教思想的控制,強調人本主義的思想。畫家生平:達芬奇的生平和藝術思想。

  (一)下面讓我們從各個角度去分析這副畫

  這是一幅大家都非常熟的名畫。畫中人物坐姿優(yōu)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盡致地發(fā)揮了畫家那奇特的煙霧狀“空氣透視”般的筆法。畫家力圖使人物的豐富內心感情和美麗的外形達到巧妙的結合,對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邊等表露感情的關鍵部位,也特別著重掌握精確與含蓄的辯證關系,達到神韻之境。從而使蒙娜麗莎的微笑具有一種神秘莫測的千古奇韻。500年來,人們一直對《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觀者或在不同的時間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時覺得她笑得舒暢溫柔,有時又顯得嚴肅,有時像是略含哀傷,有時甚至顯出譏嘲和揶揄。在一幅畫中,光線的變化不能像在雕塑中產(chǎn)生那樣大的差別。但在蒙娜麗莎的臉上,微暗的陰影時隱時現(xiàn),為她的雙眼與唇部披上了一層面紗。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現(xiàn)在眼角和嘴角上,達芬奇卻偏把這些部位畫得若隱若現(xiàn),沒有明確的界線,因此才會有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我們會長久端詳著畫面,不忍轉移視線。我們首先會被那絕妙的光影效果所折服,層層退暈呈現(xiàn)出豐富的空間以及逼真的質感,無界線的形體轉折及色彩變化,比同時代人領先了幾個世紀。真正讓人驚嘆的還不是技巧,那時隱時現(xiàn)的神秘微笑才令人銷魂。那笑容太淺淡了,離得再近也看不真切;然而,只要你看到畫,無論距離多遠,都能感到微笑的存在。微笑不僅體現(xiàn)在翹起的嘴角,而是遍及臉上每一部分肌膚,甚至畫面的各個角落,以至觀者在欣賞蒙娜麗莎的同時,內心也裝滿了微笑。面對真跡的感受是別處無法取代的,盧浮宮的《蒙娜麗莎》注定會被永久保存。確實,在不同角度不同光線下欣賞這幅畫,人們都會得到不同的感受。那微笑時而溫文爾雅,時而安詳嚴肅,時而略帶哀傷,時而又有幾分諷嘲與揶揄,神秘莫測的微笑顯露出人物神秘莫測的心靈活動。

  在受基督教禁欲主義控制的年代里,婦女的舉止是要受到許多的約束的,最重要的是她也表現(xiàn)了19世紀人的思想解放、反對宗教。她們不能放肆地表現(xiàn)自己的歡樂與痛苦,不然,就是對上帝的“褻瀆”,在一般上層婦女中,也不允許肆意地哭與笑。所以中世紀的肖像畫,一般都被畫得呆板、僵硬,面部毫無表情。達芬奇在人文主義思想影響下,開始為表現(xiàn)人的感情而費盡心機,為了畫出蒙娜麗莎的真實形象.他還從解剖和生理學上理進行研究,探索隱藏在皮膚下的臉部肌肉的微笑狀態(tài),研究人在輕松愉快時的心理變化與反應過程。在構圖上,達芬奇改變了以往肖像畫多采用側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習慣,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構圖,透視點略微上升,使構圖呈金字塔形。這樣“蒙娜麗莎”就顯得更加端莊和穩(wěn)重。蒙娜麗莎”沒有華麗的服飾,一條深褐色的頭紗上,也不帶任何裝飾品;衣紋的自然褶襞被子畫得很仔細。他用一調膠的顏色來表現(xiàn)軟緞的質感。袒露的胸部顯不了這位婦女的健康、華貴和青春的美。在背景的處理上,達芬奇運用的是“空氣透視法”,反后面的出崖、小徑、石橋、樹叢與潺潺的流水,都有推向遙遠的深處,仿佛這一切都被籠罩在薄霧里,以此來加強“蒙娜麗莎”形象地位。這樣一幅不大的肖像畫竟用去他四年的時間,這說明達芬奇不是僅僅為了畫好一個貴夫人的肖像,在藝術上有所追求的是他也表現(xiàn)了19世紀人的思想解放。

  (二)對《蒙娜麗莎》神秘微笑探討

  哈佛大學神經(jīng)科專家利文斯通認為,蒙娜麗莎微笑的時穩(wěn)時現(xiàn),其實是我們的眼睛運動的結果。當人們觀察別人時,常常注視對方的眼睛。在欣賞《蒙娜麗莎》這幅畫時,當觀察者眼睛的中心區(qū)在蒙娜麗莎的眼睛上時,蒙娜麗莎的笑容時現(xiàn)時隱,完全是因為觀察者的視線在其臉上游動產(chǎn)生的效果。利文斯頓解釋人的視覺系統(tǒng)有兩個觀察區(qū),一個負責辨色和觀察亮點稱為中央?yún)^(qū),一個負責黑白色并觀察陰影和運動稱為外部區(qū)。為證明她的理論,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她掃描了一張照片,去除陰影,從中央?yún)^(qū)觀察,就看不到笑容,加上陰影,從外部區(qū)就可以觀察到笑容。

  四、《蒙娜麗莎》對后世的影響

  《蒙娜麗莎》的意義在于:她繼承了古典主義莊重、典雅、均衡、穩(wěn)定和富有理想化和理性化的行為規(guī)范。但是進一步突破了希臘古典主義藝術在人本質上的局限,為使后來的藝術走向現(xiàn)實,走向客觀,走向更深層,更內在,更微妙的表現(xiàn)樹立了楷模!睹赡塞惿肪瓦@樣占據(jù)著人們的心靈。幾個世紀過去了,《蒙娜麗莎》幾乎成了一項法則,為無數(shù)藝術家所遵循。就這樣,一幅畫成了一門學科,許多人愿意耗費畢生的精力。未來的科學研究也許會為我們解答許多關于此畫的疑問,然而神秘一旦消失,一切便如同猜破的啞謎般索然乏味。畢竟,《蒙娜麗莎》是一幅畫,一幅美麗的肖像,我們帶著虔誠,也帶著無需解答的疑問去欣賞她,這就夠了。

  參考文獻:

  [1]唐納德 薩松著.周元曉,趙永健譯.蒙娜麗莎微笑五百年[M].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20xx.

  [2]克列斯喬恩.周元曉譯.達芬奇的一生[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美術鑒賞論文 篇12

  初等教育專業(yè)美術專修生將在日后的教育工作中擔負著小學美術的教學工作。小學美術教育除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作畫能力外,更多的將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興趣,建立審美意識,學會如何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因此,這就要求小學美術教師不僅具有較強的繪畫實踐能力,而且更要具有很強的發(fā)現(xiàn)美和認識美的能力,不斷引導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審美認識,這一能力的獲得就必須要求美術專修生有正確的、全面的、較強的對美術作品和美術現(xiàn)象的鑒賞能力。

  在美術教育工作中發(fā)現(xiàn),很多美術專修生通過一段時間的專業(yè)技能訓練,畫面表達能力有較大提升。同時也經(jīng)常反饋這樣的信息:畫的真好,某某物體畫得真像;也有學生將自己的作品給我點評,當我反問學生,你覺得自己的畫怎樣時,學生就傻了眼,除了對表面的形體、體積、空間的判斷,然后就無法深入的思考與認識,當面對梵高的《向日葵》、羅中立的《父親》等這樣的經(jīng)典作品更是無法鑒賞。教師平時可能一味注重繪畫技能的訓練,忽視了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造成了“眼低手高”的局面,這樣下去學生的畫面會越來越“匠氣”,學生會嚴重缺乏正確的審美認識與藝術創(chuàng)新意識,也將無法適應美術教育工作。

  下面就如何加強學生鑒賞能力培養(yǎng)淺談我的看法:

  一、加強美術理論學習,建立審美體系

  在目前的美術教學中,美術史論的教學是相當薄弱的,無論是課程設置還是教師教學本身。往往只注重了繪畫技能的培訓,造成了普遍的“眼低手高”的僵局。

  加強美術史論的學習,全面了解中外美術的起源、發(fā)展、演變、流派等,讓學生建立基本的審美意識和完整的審美體系。當然,這種理論的學習是比較枯燥的,教師應當結合當時社會環(huán)境、社會反應和社會影響來教學。例如:唐代張萱的《搗練圖》,描繪了當時貴族婦女的生活風俗;閻立本的《步輦圖》描寫了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這一漢藏兩族通婚的史實;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把汴京的繁華景象,汴河上下的各種人物、景物等社會生活風貌無不具體而生動、真實地展現(xiàn)給我們,在繪畫史上具有重要的價值;吳道子所畫的人物頗有特色,筆不周而意足,貌有缺而神全;他還善于輕重頓拙似有節(jié)奏的“蘭葉描”,筆勢圓轉,衣帶飄舉,盈盈若舞,形成“吳帶當風”的獨特風格,風行一時……徐悲鴻畫的馬、鄭板橋畫的竹、李可染畫的山等等,除了給我們以美的享受,還讓我們了解歷史,認識社會,向我們傳達了一種精神。通過教師將作品、人物、社會背景進行有機結合,將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美術史論的興趣,幫助學生逐步建立審美體系。

  二、賞析經(jīng)典作品,強化審美意識

  教育學家第斯多惠在教師規(guī)則中講過:“我以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沒有興奮的情緒怎么激勵人?怎么喚醒沉睡的人?”學生閱歷、知識、經(jīng)驗的不足,很難對美術作品積極主動地欣賞。這就要求教師在美術鑒賞教學中對學生作適當?shù)囊龑Ш图ぐl(fā)。

  于此,教師應經(jīng)常性賞析一些不同類型的經(jīng)典作品讓學生感受、體驗、分析、判斷,而獲得審美享受和美術知識,強化審美意識。教師可幫助學生分析美術作品的形象、情節(jié),特別是一些引人入勝的細節(jié),如父親耳朵上的筆、蒙娜麗莎的神秘的微笑等等,再通過生動恰當?shù)恼Z言描述,以此為突破口引發(fā)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

  美術作品一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文化情境是指一件美術作品被創(chuàng)作出來的時候所依托的文化環(huán)境、條件及其特征。因此,在美術鑒賞教學時,不僅講技法,更要把作者、美術作品所處的時代背景交代清楚。例如凡高的《星空》就有必要介紹有關凡高生平的一些故事,欣賞畢加索的《格爾尼卡》時,學生就應該了解歷史背景。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對畫內畫外進行自主思考。

  另外,學生受文化修養(yǎng)、社會背景的差異影響,審美需求和角度也不一樣。教師要能容忍和接受學生的各種見解和感想,對學生的審美傾向和差異持有正確的態(tài)度。

  三、提高習作質量,滲透審美情感

  在日常的繪畫中,不僅是提高繪畫表現(xiàn)技法的學習,更是進行審美滲透的好時機。那怕是一個簡單的陶罐,一幅普通的風景,也要求學生對客觀物象進行概括、提煉,滲透進自己對物象的審美情感,甚至可以通過物象表達對社會狀態(tài)及人物情緒的表現(xiàn)。通過這種長期的思考與練習,讓學生不由自主地將繪畫練習與審美情感相融合,以此來建立良好的審美認識。

  我想,通過以上方法的教學與實踐,定會讓初等教育美術專修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得到較大提高,當學生建立了完備的審美體系和較強的審美能力后,對畫面本身也有大幅的提升。

  總之,美術不僅屬藝術范疇,它是學術,是社會科學,以學術啟發(fā)技術,點石成金,技進乎道,庶幾不惑,則更易于成為藝術。

  美術鑒賞論文 篇13

  美術鑒賞是運用感知、經(jīng)驗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lián)想、分析和判斷,獲得審美享受,并理解美術作品與美術現(xiàn)象的活動。從不了解美術,到懂得欣賞美術;從無視美的存在,到學會發(fā)現(xiàn)美;從對美術不感興趣,到喜歡上美術,這就是這學期學習“中外美術作品賞析”的最大收獲。美術鑒賞活動能幫助我們在欣賞、鑒別與評價美術作品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審美能力,形成熱愛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態(tài)度。美術欣賞課將我?guī)У搅艘粋全新的世界,帶到了一個我以前從未涉足過的領域,帶到了藝術的殿堂,我可以說出那些美麗的作品的故事,它讓我發(fā)現(xiàn)原來世界是這么美,原來一個人的思想可以這樣表達,原來先代們是那么的智慧。

  從先民們樸素而不成熟的美的作品到現(xiàn)代人獨特的表達思想的繪畫方式,中間的發(fā)展過程是豐富和復雜的。從稚嫩的遠古美到沉雄博大的秦漢藝術,到文人登場的魏晉南北朝,到雄渾壯麗的隋唐氣象,從繼往開來的五代到宋元意象,到畫派林立的明清,再到新舊交替的中西交融,最后到個性十足的現(xiàn)代,每個時期都呈現(xiàn)出獨特的繪畫特點,都留下了一批優(yōu)秀的畫作,讓后人去贊嘆。

  繪畫是造型藝術中最主要的一種藝術形式。它是指運用線條、色彩和形體等藝術語言,通過造型、設色和構圖等藝術手段,在二維空間(即平面)里塑造出靜態(tài)的視覺形象,以表達作者審美感受的藝術形式。

  就像凡高的藝術是偉大的然而在他生前并未得到社會的承認。(或者說是在其兄長的欺瞞下,其自我認知自身的作品不被他人承認)他作品中所包含著深刻的悲劇意識其強烈的個性和在形式上的獨特追求遠遠走在代的前面的確難以被當時的人們所接受。他以環(huán)境來抓住對象他重新改變現(xiàn)實,以達到實實在在的真實,促成了表現(xiàn)主義的誕生,在人們對他的誤解最深的時候,正是他對自己的創(chuàng)作最有信心的時候。他畫的或許不是自然的真實寫照,卻是他生命與精神的自我流露,是他似火一般的熱情為生活高唱的贊歌。凡高的藝術中那種狂放不羈的風格,那種充滿激情的色彩,那種暢神達意的線條,脫卻了自然物象的束縛,而進入了頗為自覺的藝術狀態(tài)。因此才留下了永遠的藝術著作。

  《向日葵》就是在陽光明媚燦爛的法國南部所作的。 畫家像閃爍著熊熊的火焰滿懷熾熱的激情令運動感的仿佛旋轉不停的筆觸是那樣粗厚有力色彩的對比也是單純強烈的。然而在這種粗厚和單純中卻又充滿了智慧和靈氣。 觀者在觀看此畫時無不為那激動人心的畫面效果而感應心靈為之震顫激情也噴薄而出無不躍躍欲試共同融入到凡高豐富的主觀感情中去。我突然想起法語中對向日葵那近乎宗教虔誠般的稱謂:“落在大地上的太陽”。正如美術評論家休斯對凡高《向日葵》的評價:“直到現(xiàn)在,所有人都能聽到它”。 我想這些向日葵,已不再是我記憶中曾經(jīng)的那幅畫,甚至它也不再是一朵花了。對凡高而言,藝術作品對他具有更為特別的意義。正如凡高的崇拜物向日葵,在他眼里,向日葵不是尋常的花朵,而是太陽之光,是光和熱的象征,是他內心翻騰的感情烈火的寫照。他的筆觸堅實有力,大膽恣肆,把向日葵絢麗的光澤,飽滿的輪廓繪畫得淋漓盡致。“他感到大自然生命中具有一種神秘的升華,他希望將它捕捉。這一切對他意味著是一個充滿狂熱和甜蜜的謎,他希望他的藝術能將其吞沒一切的熱情傳達給人類” 《西洋巨匠美術叢書-凡高》

  總之凡高筆下的向日葵不僅僅是植物;而是帶有原始沖動和熱情的生命體。我更愛看窗外那一片向日葵,愛看她們在陽光下開出燦爛的笑容。我不敢展示真正的我,我也不知道真實的我是什么樣。在向日葵面前,我有一種自信的感覺,展示著那個成功、全新的我;我在看見向日葵時,心里總有種暖洋洋的感覺。

  繪畫藝術之于凡高,意味著情感和生命。因為他有愛,他們在奮斗。為了能更充分地表現(xiàn)內在的情感,凡高探索出一種所謂表現(xiàn)主義的繪畫語言。他認為:“顏色不是要達到局部的真實,而是要啟示某種激情!痹谒嬛校瑵庵仨懥恋纳蕦Ρ韧_到極限。而他那富于激情的旋轉、躍動的筆觸,則使他的麥田、柏樹、星空等,有如火焰般升騰、顫動,震撼觀者的心靈。在他的畫上,強烈的情感完全溶化在色彩與筆觸的交響樂中。他的畫熟練奔放。明確的輪廓,不帶陰影的光線,明亮的純色:朱紅、普蘭、翠綠,以及作為太陽光環(huán)的神圣黃色。拋棄了印象派的華美,拒絕了分色主義的點彩,不再作分裂的素描和追求色調的微妙變化。他以剛勁、準確、肯定的手法抓住對象的內部結構。

  顯然他的一生經(jīng)歷坎坷,痛苦、悲劇,精神喪失平衡。或許正是因為看到自己處于無法擺脫的疾病威脅之中,他才以更大的狂熱投身繪畫。藝術使他高居自己之上,克服身體上的衰竭,這個不穩(wěn)定的、過度緊張的、著了魔的人,在與社會、與自己不斷地沖突之中,通過目的和方法的完美結合,創(chuàng)造出的杰作。因此他的每件作品都是思想、決定、嚴肅而非離奇的愿望所產(chǎn)生的結果。

  作為一個因不平等和社會罪惡而發(fā)瘋的失敗的“傳教士”,凡〃高是19世紀寫實主義的替罪羊之一,而他稱為“可怕的清醒”的心境的調子卻又是那么高,直到現(xiàn)在,所有人都能聽到它,這正是為什么他的《向日葵》《星夜》等作品直到現(xiàn)在都深受人們所喜愛的,凡高也因此被人們稱為“表現(xiàn)主義,真實描述自己的心靈世界”的先驅。

  我看見梵高背著畫夾,在向日葵叢中專心致志地畫著那幅熱情奔放的向日葵。我看著向日葵明朗的臉,眼睛一亮。我對樊高喊道:“你必須面對自我,絕不能逃避。不管這有多么困難,需要多大勇氣!”其實這句話不僅是對樊高說的,也是對我說的。雖然樊高已經(jīng)成為過去,而我卻可以改變。我要感謝的不僅是那扇窗,更要感謝窗外精彩世界為我?guī)淼拿篮缅谙搿?/p>

  美術鑒賞涉及到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風格,不同流派,我們在欣賞中提高,在比較中進步。其欣賞價值,文化價值都是不容忽視的,廣泛地汲取人類一切文化成果中的養(yǎng)分,不斷地拓寬我們的視覺的感受領域,是提高和完善我們美術欣賞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美術藝術是不分國界的,了解博大精深的美術藝術是一種修養(yǎng),可以提高我們的綜合素質。

  美術有時會讓我們從精神上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圍墻,把視野投向另一個關于美的美術世界。它最奇妙的力量在于讓我們日益緊張的靈魂有放松的感覺,擴充我們生命的寬度和深度,尋找到生命的精神支柱,找到我們心靈的歸屬。

  所以我們要熱愛生活,熱愛美術,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絢麗多彩。最后的最后不得不由衷感謝給我?guī)砣绱耸斋@的這門課程——中外美術作品賞析和教授我的老師陳冉。

  美術鑒賞論文 篇14

  一、平衡好美術專業(yè)學科特征和社會學(史學)特征的關系

  一方面,教師要防止過分強調美術的學科的特征、課堂上大量使用美術專業(yè)名詞、技術術語,將本該賞心悅目的美術欣賞課,上成生澀枯燥的“學術研究課”,要知道所面對的是沒有任何專業(yè)基礎的高中生,結果必然是學生們不明所以、興趣盡失。有一句玩笑話這么說:“如果你不喜歡一本書就把它變成一本教科書”,這固然是句玩笑話,F(xiàn)行教材求大求全、內容龐雜廣博,融古今中外于一篇,偏重理論說教而欣賞愉悅指數(shù)偏低;當然,教科書的編寫必定有它的原因,但現(xiàn)行教科書語言之拗口,專業(yè)名詞之多,枯燥無味是客觀事實,教師作為教科書和學生之間的紐帶,怎樣結合學生自身條件而選擇合適授教方式就應該是現(xiàn)今每一個高中美術任課教師不得不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其實,每一位任課教師心里都清楚,我們所面對的幾乎都是非專業(yè)的學生,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要想讓這些可能連愛好者都算不上的高中生達到藝術品欣賞者的層面,我們就要學習白居易,去干“老嫗能懂”的活,專業(yè)知識要盡量通俗化,避免把美術作品神圣化,用生活化的講解讓美術作品更容易理解,如果我們一味的講構圖講比例、講透視講線條、講造型講光影、講色彩講表現(xiàn)……那么對應起每一件作品時,都會是翻來覆去那幾句,自己都覺得無聊,又怎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還要防止一味迎合學生興趣,將美術鑒賞課上成歷史課或社會學課而失去學科特征。那么,從作品歷史背景到專業(yè)技術技法再到理論知識,教師把所有都講一遍應該不大現(xiàn)實,如何平衡幾者之間的關系則考驗授課教師的技巧和水平。美術作品的欣賞固然離不開社會學式鑒賞;有時作為一種主要的鑒賞方式又必不可少,但是如果脫離美術學科知識,是不是覺得社會學或者史學老師更適合?那么美術老師本身的優(yōu)勢又在哪里?社會學式的鑒賞是要著重與當時的社會背景與文化背景,一件作品的誕生離不開它所依托的社會和文化背景,談及作品本身必然無法繞開作品背景,把美術鑒賞課、美術理論課與美術技法課以及相應的社會、文化、政治、宗教等與作品相關的知識實現(xiàn)無縫對接需要的是一個復雜而龐雜的體系,一個高中美術教師能否積累起與之對等的知識積累,本身就是一個考驗,基礎教育的缺失,歷史的欠賬又太多,小學階段覺得美術學科專業(yè)知識太難懂不提、興趣第一;初中美術老師認為理論不必太多,興趣和實踐就好;到了高中鑒賞課匯集到一起時,尷尬的局面可想而知。在實際的教育教學活動里,我們既不能忽視課程本身的專業(yè)性,也不能刻意淡化作品本身社會學和歷史學的作用和地位,進而忽視了學生在專業(yè)上的深度和廣度上的探索,稱職的專業(yè)教師應該平衡好幾者關系,這也是展現(xiàn)一名高中階段美術老師的獨特魅力所在。

  二、把握好基礎知識學習和作品欣賞并重的關系

  作品欣賞重在感受美,基礎知識重在研究如何到達理想之美。因此,在教學中通過運用美術基礎知識對作品進行理性的分析,美術欣賞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美術欣賞課教學要合理使用現(xiàn)代教學技術。教師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課堂教學給美術欣賞教學帶來的生機和活力,這種融聲音、圖象、文字、動畫、視頻于一體的教學技術,彌補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不足,有許多教學的重點難點、單用語言難以表達的感受就會迎刃而解。在了解到國外(如意大利)的一些高中里,美術史與藝術史的教育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在藝術教育中,這種課程安排較之于國內是有所不同的,一般的美術史的教育分為古代美術史、現(xiàn)代美術史與當代美術史(中世紀美術史在宗教學中會另開展)。這種系統(tǒng)美術史論學習所需研讀的書籍量相對較多,會耗費學生大量時間,所以國內尚不實際;但不可否認的是,系統(tǒng)的史論教育是連接文化背景與作者、作者與作品、作品與作品之間的橋梁,對于從宏觀角度看待美術現(xiàn)象是不可或缺的知識儲備。審美教育要與愛國教育相結合,是要通過了解自身的文化背景中美好精致的元素來建立民族認同感,不知道、不了解又何談認同?現(xiàn)代社會已經(jīng)很大程度的改變了幾千年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也隔斷了一些傳統(tǒng)文化的連續(xù)性,現(xiàn)代人想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和審美逸趣只有通過學習,獲取與之相對應的審美能力,正是這樣,基礎教育中的審美教育有可能激發(fā)受教育者對審美活動與審美能力學習的自覺性,進而在諸多紛亂復雜的文化現(xiàn)象中過濾出屬于適合自己的部分既文化認同,藝術教育對于連接幾千年燦爛的華夏文明是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

  三、處理好生活與藝術的關系

  其實,無論從遠古到現(xiàn)代,自人類社會伊始,美術現(xiàn)象就隨之出現(xiàn),其功能歸根結底就是裝扮人們的生活,從王侯將相到平民百姓——衣食住行是也;除了那些大師經(jīng)典之外,美術教師也要注意引導學生多去注意身邊生活中的審美、諸如城市景觀、園林建筑、家居家具,工業(yè)產(chǎn)品、服裝服飾、廣告裝潢等社會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形式現(xiàn)象及普通生活用品去中發(fā)掘和發(fā)現(xiàn)具有審美價值的元素,要讓學生體會到美術不單是形而上、愉悅視覺的精神藝術,其實它更多是可使用的藝術,人們常說: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實反過來,藝術又影響著生活——即藝術的生活(有品位的生活)!芭f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美術的發(fā)展,一如人類社會的發(fā)展,美術作品最終走下神壇,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雖然現(xiàn)代社會的日益商業(yè)化和快節(jié)奏已經(jīng)和古代社會大不相同,可文化注定要延續(xù)下去,在古典與現(xiàn)代之間搭建起某種聯(lián)系,讓古典藝術與現(xiàn)代設計之間巧妙的轉換、古為今用、西為中用、學生要知道有多少古典藝術精品至今仍在影響著現(xiàn)代人的生活。高中的美術教師就應該搭建起這樣一座橋梁,讓正處于現(xiàn)代社會里的現(xiàn)代青年了解他們有可以選擇的生活方式;藝術的生活其實無處不在,它不是海市蜃樓、望而不及高不可攀,在更多時候,它只是一種個人的選擇,當前高中階段美術鑒賞的真正意義應該在于盡最大程度努力,對學生生活中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方式加以引導,讓學生們知道,其實不論將來他們成為什么樣的人,都需要了解人類社會幾千年一路走來的初衷:生活需要藝術之美來裝扮美即是生活藝術的生活!

【美術鑒賞論文】相關文章:

美術鑒賞論文(精選23篇)04-22

美術鑒賞課程論文3000字01-23

大學美術鑒賞課程論文3000字01-23

大學生美術鑒賞論文3000字01-23

美術鑒賞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12-26

詩歌鑒賞中的鑒賞技巧08-18

《大車》鑒賞05-13

《詩經(jīng)》鑒賞11-25

《詠柳》鑒賞10-03

《鄉(xiāng)愁》鑒賞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