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充分利用積極情感因素論文
蘇霍姆林期基說:“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個土壤上!闭n堂教學過程正是師生情感流動的過程,如果缺少了情感,課堂教學將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序化,那么就會缺少生氣和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zhàn)和對好奇心的刺激,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上也得不到充分發(fā)揮,進而使教學本身成為導致學生厭學、教師厭教的因素!蔽覀儜撁靼祝呵楦锌梢詾榉e極情感和消極情感。積極情感有快樂、喜悅、自豪等,它們與某種需要滿足相聯(lián)系,通常會伴隨著一種愉悅的主觀體驗,并能提高人的積極性和活動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積極情感,使之作為課堂教學的動力。
一、激發(fā)興趣、陶冶情操
學習興趣是掌握知識、獲得實際技巧的動力,而它的源泉在于能為學生揭示一種新的東西,激發(fā)學生在自然界、人類社會奧秘面前的驚奇感,并使學生把掌握的知識加以運用,從中體驗到一種理智高于事實和現(xiàn)象的權力感。譬如:筆者在教朱自清的散文《春》一文時,先并不急于要求學生讀課文、分層次、概括層意等,而是借助現(xiàn)代教學媒體,播放一段描繪春天來臨、大地萬物復蘇的錄像,讓學生觀察后,復述見到的情境。學生對錄像片中的優(yōu)美圖景、動植物的勃勃生機,充滿了新奇感,觀后學生爭先恐后的舉手發(fā)言,暢談看到的錄像。同學之間相互補充,相互糾正發(fā)言中的不足和錯誤,但這時學生的發(fā)言多是客觀的敘述,缺少生動具體的描繪,不能使人領略到錄像中的美感,這是什么原因呢?那么,怎樣才能傳達出錄像中的美感呢?于是在此基礎上,引出課文,請同學們找出文中有關春天來臨之后的景物描寫的語句,并分析它們運用了什么手法。通過尋找和分析,學生明白了朱自清先生主要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使得景物描寫生動、傳神,充滿了情趣和美感。明白了這一點之后,又讓學生看錄像,并要求學生給錄像片配上生動具體的`解說詞,學生運用剛學到的景物描寫方法進行寫作。學
生交流后,再播放錄像中的解說詞,并進行比較,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學生的剖析與原解說詞有許多語句是相同的。同學們從中意識和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了創(chuàng)造的快樂,課堂上學生帶著這樣的情感再進行學習和思考,主動性大大加強了,學習興趣也深厚了,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并且,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有意識地把我們的生活帶進去,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去解答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把接受問題的新鮮感和親切感轉(zhuǎn)化為興奮和新奇,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拓展思維,調(diào)動情感
在課堂教學中,筆者認為教師要完成兩個任務:一是給學生一定范圍的知識,二是使學生變得越來越聰明?墒牵覀兤綍r經(jīng)常聽到有老師抱怨說,現(xiàn)在的學生越來越笨,許多知識講了好幾遍就是不能掌握;許多淺而易見的道理就是不能理解;許多感染力極強的情感就是不能接受。筆者認為這一現(xiàn)象的癥結(jié)在于學生在課堂上只是做識記、保持、再現(xiàn)等枯燥乏味的勞動,而沒有借助于人的積極情感,把學習過程與思維發(fā)展結(jié)合起來。我們相信,如果教師把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成功感、緊張感等積極情感因素引到課堂教學之中,只有這樣,學生的思維定能綻放出耀眼的光芒,學生一定會變得更加“聰明”。譬如:一位老師在教授《菜園小記》一文時,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片斷: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觀看“大生產(chǎn)運動”的錄像片斷和播放作者吳伯簫反映同一時期的姊妹篇《記一輛紡車》一文的朗讀錄音,引導學生比較閱讀。由于這一教學設計新奇而富有挑戰(zhàn)性,觸發(fā)了學生的情感,調(diào)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促使學生由樂思到善思,再善思而更加樂思。學生在情感支配下,形成了思維的良性循環(huán)。但是,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有差異的,這就要求教師能根據(jù)教學目標,設計有層次性、啟發(fā)性的思考題,讓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促使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教學中來。當然,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中,調(diào)動情感因素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時應適度,在過度的情感刺激下不可能進行正常的思維活動。
三、架設橋梁,溝通情感
課堂教學是教師將人類積累的認識、思想觀點等精神產(chǎn)品轉(zhuǎn)給學生的傳遞過程,完成這一過程的介質(zhì)是情感因素。語文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古今中外的文章,由于學生與作者寫作的時代有一定的距離,再加上知識的局限,生活體驗的缺乏,即使最優(yōu)秀的文藝作品,學起來也會興致不高。但是,如果教師先深刻領會作品的思想情感,然后帶著深厚的情感色彩去誘發(fā)學生的主觀感受,使學生的感情和作品中的節(jié)拍起伏跳蕩,并創(chuàng)立美的情境,從而使學生更深一層明確情理,這樣,學生學習便會有趣味,并會將積極健康的情感不斷強化,不斷升華。譬如:一位教師在教學《棗核》一文時,將“清靜、悲涼”的情感貫穿教學的始終。教學中又成功地運用了一些教學手段,讓學生領悟到了這一情感,并補充交代了有關背景知識,激起了學生的愛國主義火花。又如在教《背影》一文時可用“凄楚、感傷”的情感;教《最后一課》一文時可用“悲憤、激越”的情感等。語文教材中,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以其進步的思想和完美的藝術形式的有機統(tǒng)一,謳歌了真、善、美,鞭撻了假、惡、丑,情感色彩十分強烈。因而教師應以情感為橋梁,去溝通作者、教者、學者形成一條和諧的、暢達的感情通道。
總而言之,情感因素是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關鍵因素,希望我們教育者在課堂教學中能夠切合實際地加以運用。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充分利用積極情感因素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情感因素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論文03-13
如何落實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論文02-02
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3-25
非智力因素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教育論文01-11
初中語文教學中審美情感的培養(yǎng)的教育論文01-09
教學中如何搭建情感體驗的平臺教育論文01-01
小學體育教學中情感因素的融入論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