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思想教育必要性與教育者角色分析論文
對社會角色的認同有助于人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留學生思想教育者對自身角色的認識是做好留學生思想工作的前提,認識到自己在留學生思想教育中擔負的組織管理者、服務者、引領者、糾偏者的角色有助于使留學生思想教育工作達到更好的效果。
角色,原指戲劇、電影、電視劇中的人物,在中國的戲曲理論中也指演員的專業(yè)分工,如京劇中的生、旦、凈、丑等角色。美國人類學家林頓于1936年在其所著的《人的研究》中首先提出了“社會角色”概念。他將社會角色與人在社會中所處的位置聯(lián)系在一起,認為社會角色是由一定的社會地位所決定的、符合一定的社會期望的行為模式,是人的多種社會屬性或社會關系的反映(胡榮,2009)。
社會為所有身在其中的人提供了一個“劇本”,指導著不同社會成員的不同角色扮演,不同社會角色行為要符合社會對該角色的期待或規(guī)范(戴維·波普諾,2007)。如果說,解決社會角色問題是人們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基本要求,對人的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那么,充分認識留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必要性,解決留學生思想教育者的社會角色問題,則有助于解決當前留學生思想教育面臨的諸多問題,對留學生個體發(fā)展和我國留學生教育事業(yè)都將起到重要作用。
一、留學生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一)留學生思想教育是國家留學生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要求
當前,來華留學生規(guī)模呈迅猛發(fā)展之勢。一是,隨著中國政治改革的深入推進和市場經濟的蓬勃發(fā)展,我國的綜合國力呈現(xiàn)出持續(xù)增強的趨勢,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因此,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留學生來我國深造;二是,隨著國際形勢的發(fā)展和留學生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我國逐漸認識到了留學生教育事業(yè)的重要性,并將其納入到我國教育事業(yè)當中,在宣傳和招收留學生方面做出了極大的努力。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制定的《留學中國計劃》指出,將采取措施,開設新課程、增加外語授課、增設獎學金等,努力使2020年在華留學人員達到50萬。特別是“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提出,可以預見,相關國家的留學生來華規(guī)模將呈現(xiàn)跨越發(fā)展。
但是,長期以來,我國的留學生教育注重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管理上以一般日常行政管理為主,生活上盡可能為留學生提供較好的食宿條件,但在思想教育方面近乎空白,少有關注。在中國知網以“留學生思想教育”為關鍵詞搜索,搜到論文僅有59篇,相關的只有52篇。我國開展留學生教育這么多年,理論探索尚且如此,實際工作中對留學生思想教育的關注更可想而知。這與我國當前的留學生教育事業(yè)現(xiàn)狀不相符,與我國向留學生教育大國、強國發(fā)展的趨勢不相符。
(二)留學生思想教育是教育活動的應有之義
教育的本義在“教”在“育”,教育之義應大于、高于教學。長期以來,只注重科學文化知識傳授的留學生教育主動放棄了思想上育人的“陣地”,使留學生教育成了留學生“教學”,也大大削弱了我國留學生教育應有的國際社會效益。
實際上,留學生遠離故鄉(xiāng)親人來到中國學習,面對陌生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心理上容易產生緊張。大部分留學生都非常年輕,雖然意識形態(tài)與社會文化背景不同,但在思想與心理上與我國初入校門的年輕大學生類似,對周圍紛繁復雜的社會缺乏正確的認識與判斷,需要通過一定的思想教育幫助他們解除疑惑,做出符合留學生社會角色身份的行為選擇。
(三)留學生思想教育是建設和諧校園的有益補充
生源的國際化是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標志之一。在我國高校努力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的過程中,各國留學生必將越來越多的出現(xiàn)在校園里。文化背景多元、個體差異明顯的眾多留學生成為校園獨特風景線,但同時,留學生個體素質的高低之分、良莠之別也客觀存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師生之間、中外學生之間、留學生之間的文化分歧和矛盾頻繁出現(xiàn)。
在建設和諧校園過程中,針對留學生的思想教育,在平等尊重、求同存異前提下,在化解文化分歧與矛盾、提升留學生整體思想道德素質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成為建設和諧校園環(huán)境、營造友好氛圍的重要手段,也為高校走向世界、走向一流發(fā)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留學生思想教育者的構成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guī)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的社會、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王思斌,2002)
留學生思想教育者是指具備一定素質,能用積極的思想觀念、優(yōu)良的道德規(guī)范對留學生施加有目的、有計劃的影響,使留學生形成符合國家、社會和校園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者。廣義上說,凡是能夠對留學生在思想道德上進行教育及產生積極影響的人員,都是留學生的思想教育者,除了對留學生直接進行管理教育的班主任、輔導員等人員外,還有對留學生進行言傳身教的教師、留學生教育管理部門工作者、能夠對留學生產生影響的中外同學,甚至食堂宿舍的后勤保障人員、在日常生活曾對留學生思想道德產生積極影響的校外人士,以及留學生自己。
從狹義上說,留學生思想教育者應是類似班主任、輔導員崗位等對留學生直接進行管理教育的人員,以及對留學生有直接影響的教師。因為這類教育者都是在教學、管理工作中有意識、有目的地對留學生施加影響,進行思想教育,教育效率和效果一般遠高于其他類型人員。國家和院校應從留學生教師和思想政治教師隊伍中選擇業(yè)務能力強、道德修養(yǎng)高、作風素質硬、熱愛留學生思想教育事業(yè)的人員組成留學生思想教育隊伍。
三、留學生思想教育者的角色
(一)思想教育的組織管理者
留學生思想教育者是思想教育的主導,制訂各種適合留學生特點的思想教育計劃,合理協(xié)調思想教育資源,組織各類思想教育活動。教育者既有良好的大局觀,又能對具體的過程環(huán)節(jié)進行控制;既有豐富的常規(guī)思想教育的組織管理經驗,又有較強的臨場處置能力。
思想教育主體的組織管理者角色相比思想教育客體角色——留學生,在教育活動中處于優(yōu)勢地位,相應的,對組織者與管理者的思想教育工作素質與能力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者只有具備了較強的業(yè)務素質與能力方能勝任角色要求。另外,教育影響不僅發(fā)生在具體的思想教育過程中,教育者自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可能對留學生產生影響。所謂言傳身教,身教比言傳影響更深遠。
(二)思想教育活動的服務者
思想教育者是思想教育活動的`具體實施者;顒訌囊(guī)模上來說有大小之分。一些規(guī)模較大、參與人員較多、社會影響較大的思想教育活動,能在較短時間內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能夠突出教育者的優(yōu)勢社會角色地位。特別是有留學生參與的活動,因為往往與“國際”結合起來,更受到一些教育管理者的重視與青睞。
但在實踐中,對留學生思想教育產生積極深遠影響的卻大多是在一些日常小事、瑣事中,比如思想教育者耐心細致的關懷、疏導。在這種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思想教育活動中,教育者具備較強的服務意識。傳統(tǒng)的思想教育強調灌輸,強調令行禁止,漸漸忽略了思想教育塑造人、引導人的社會功能,思想教育者也漸漸淡忘了自身思想服務者的社會角色。
在新時期,隨著留學生教育事業(yè)進入新局面,應加強和改進思想教育方法,強化思想教育者的服務意識,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以服務為切入點,引導留學生達到對思想教育的共識,提高留學生思想教育的實效性,避免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在思想教育過程中,教育者應善于創(chuàng)造條件、創(chuàng)造機會,提高自身能力素質,積累思想教育經驗,創(chuàng)新思想教育方法,以服務者的角色幫助留學生解決思想問題,對其留學生學業(yè)與在華生活產生積極影響。
(三)思想道德傾向的引領者
當前,世界正面臨全球化進程加速的時代背景,中國也正處于社會轉型、改革深化歷史階段,各種文化、思想相互碰撞激蕩,思想教育面臨的形勢復雜艱巨,加上留學生自身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道德標準、價值傾向呈現(xiàn)多元復雜局面,針對留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難度更大。
首先,教育者應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提升理論文化修養(yǎng),深入學習掌握思想教育的理論方法,特別是要熟悉有關留學生教育管理的國家政策法規(guī),在留學生思想教育中要有理論高度和思想深度。其次,深入全面地了解教育對象,了解文化宗教背景,了解道德價值取向,了解教育對象的內心世界,消除誤解,善于溝通,使教育對象認同教育者傳達的內容,理解教育者的善意。第三,在方法論上以國家法律學校制度為底線教育,將留學生思想教育引導到中國社會傳統(tǒng)美德上來,引導到留學生完成學業(yè)的最終目標上來,以厚德載物、包容并蓄的中華文化胸襟教育留學生和諧融入中國社會。
關于來華留學生的思想教育,大多數學者都指出應當本著尊重友好的原則,不能將對中國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方法強加于留學生。這種態(tài)度當然是正確的,但只是做到不強加于人,對思想教育者來說顯得過于保守了。留學生思想教育者應當更為積極地成為留學生思想道德上的引領者。
比如,結合留學生日常具體的學習和生活內容,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載體,適時向留學生介紹我們所倡導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價值觀,無須刻意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概念,只需具體介紹詞語的意思,贏得他們的價值認同,理解中國社會的價值取向,積極引導留學生確立正確的思想道德傾向。
(四)不良思想道德的糾偏者
來華留學生在對外交往中因為不了解中國的法律,不了解中國社會的風俗習慣,不了解其他留學生的宗教信仰與習俗,可能在交往中產生誤解和矛盾。思想教育者要有相關知識的儲備,及時向留學生介紹相關法律知識與宗教習俗知識,及時糾偏,消除誤會,化解矛盾。隨著留學生規(guī)模的擴大,來華留學生的道德素質是參差不齊的。一是少數留學生法制觀念淡薄,不知法律的界線,甚至有的無視法律,認為法律會對外國人網開一面;二是缺少對彼此的了解,對他人的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缺少了解,產生不尊重的現(xiàn)象;三是有的留學生道德素質確實存在很大問題,不尊重學習的國度、人民以及其他留學生(王春剛,2012)。
思想教育者必須及時向留學生宣講中國的法律、學校的管理制度,引導留學生換位思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努力幫助留學生糾正不當言行,提升思想道德水準,將留學生的認識引導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氛圍中來。
總之,留學生思想教育者因為教育對象的特殊性,不同于一般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增強角色意識,提高角色素養(yǎng),在我國留學生教育發(fā)展的大局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留學生思想教育必要性與教育者角色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西線工程的必要性分析論文06-26
關于水庫建設必要性分析的論文04-10
海綿城市建設的必要性及特點分析論文04-26
社區(qū)體育文化傳播角色定位分析論文10-04
師生權力與角色分析12-06
小學體育課堂安全教學必要性分析論文01-22
分析財務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及意義論文08-12
基于社會角色理論的網絡人際關系分析的論文11-06